现实当中的泰坦尼克号是不是和电影一样从中间折断了?有没有幸存者证词?

泰坦尼克沉没已经过去了105年,而电影的上映也过去了近20年。 Jack和Rose的浪漫爱情故事就这样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 人们或许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渐渐忘却这场悲剧, 但这段历史背后的种种真实细节依旧令人动容,值得拼味… 一、 过去,泰坦尼克号一张头等舱票价2560美金,这相当于现在的61000美金(约42万人民币) Cardeza表示,在头等舱,你可以拥有一个三居室的套房,包括两间卧室,一间起居室,两个衣柜,一个浴室,以及一条50英尺长(约15米)的专属私人散步甲板。 Cardeza认为在这样的私人空间里,不仅可以避免和“下层”人士打交道,也免去了和富豪阶级的寒暄。 同时,如果头等舱的顾客对饮食有任何不满,强大的备选餐单包括牡蛎、鲑鱼、鸡肉、羊肉、小鸭、乳鸽、上等牛肉….总之你想得到的美味,这里应有尽有。 二、 这是一封写于泰坦尼克沉没当天的信,在悲剧中幸存了下来 幸存者Esther Hart在印有泰坦尼克邮轮标记的信笺上回忆了沉船前一天晚上的音乐会,她和自己的女儿都被邀请登台献唱。 信中还写道“水手们告诉我,一切都非常顺利,我们有了一次美好的旅程,天气很好,不会有暴风雨,预计会提前到达纽约。” 然而…后来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 Esther Hart和女儿幸运的活了下来,而她的丈夫Benjamin Hart不幸葬身大海。 三、 曾随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小提琴在2013年被拍出了170万美金(约1200万人民币)的高价 拍卖行的Henry Aldridge和儿子花了近7年时间证明,这把小提琴正是属于当时船上的乐队指挥Wallace Hartley。 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并开始下沉后,Hartley和他的乐队成员在甲板开始演奏音乐以平复旅客情绪,以便他们登上救生艇,许多生还者称他和其他7位乐队成员演奏音乐直到最后终结。 就在船首沉没那一刻,Hartley还在高呼“先生们!我们永别了!!” 四、 1912年4月11日,沉船3天前,二等乘客的食物包括玉米粥、熏肉,炸土豆,荞麦饼等等… 相比头等舱,二等舱的餐点相对就少了许多,去掉了冷盘,以热菜为主。而且大部分主菜以肉类为主,有鸡肉、火鸡等相对便宜的肉类,羊腿、海鲜类就都没有了。 救生艇的设置和别的客轮一样,泰坦尼克号也把它们安排在了头等舱和二等舱附近,这么安排的目的,其实也是以降低富人和中产阶级乘客对航海风险的担心。 泰坦尼克号航行过程中,一位船员对曾二等舱女乘客西尔维亚·考德威尔说:“就是上帝亲自来,他也弄不沉这艘船。” 五、 泰坦尼克号的额定救生艇是64艘,但那次航行中只搭载了20艘 这种救生艇数量被人为缩减的说法历来已久,但未经严谨地考证,依据并不足,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艇数量事实上是符合当时的设计法规的。 按照当时的游轮制造法规,泰坦尼克号只需配备16艘总共可搭载962人的救生艇即可,而泰坦尼克号实际配备了20艘总共可搭载1178人的救生艇,满足要求。 事实证明,当时的法规已严重落后于造船技术,对于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大船,并不适用。 六、 这是当时船上的一件救身衣 这件救生衣属于幸存者Laura Mabel Francatelli,获救后,与Laura同船的所有幸存者都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目前世界上仅存有6件泰坦尼克沉船救身衣。 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曾有这样一段令人泪目的情境,一位老绅士在船沉没之际,服务员要他穿上救生衣,他却回答:让我们盛装以待吧… 七、 当泰坦尼克即将沉入大海时,一位勇敢跳入海水的幸存者形容那一刻的心情:“我在冰冷的海中里,身体像被尖刀滑过,一波又一波的巨浪感觉就像上千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 幸存者埃达·玛丽·韦斯特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 “或许是为了让大家不那么痛苦,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负责操作救生艇的船员敦促艇上乘客一起唱歌,以掩盖落水者的惨叫。” 八、 好时巧克力(Hershey)的创办人Milton Hershey,原本已经买了泰坦尼克号的船票,但因为临时商务会议,他改乘了早一班的邮轮。 在泰坦尼克号出海之前,能够登船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一些没能登上船的人则为自己的错失而懊恼不已。 事件发生后,那些错过登船的人也许才发现,得与失的转换竟然那么轻而易举。 约翰·莫特是1946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他也曾“错失“登上泰坦尼克号的机会,事后他表示: “也许仁慈的上帝留给我们更多的工作去做。” 九、 最后的幸存者Millvina Dean已于2009年去世,享年97岁。 Dean是当时最小的生还者,获救时仅仅只有9周大。 触击冰山后,她被装在一条麻袋里随同母亲和哥哥获救,父亲却和其他1500多名乘客一同遇难。 由于支付不起养老院的费用,米尔维娜被迫拍卖一些珍贵的沉船纪念品。其中包括一个装满旧衣物的箱子以及一些“泰坦尼克号”的罕见照片。 Jack和Rose的扮演者李昂纳多和凯特,在得知老太太的困境后都曾慷慨捐助,帮助Dean安度晚年。 十、 船上配有先进的健身设施 泰坦尼克号有一流的体育馆、健身房。从划船机和自行车运动到骑马模拟器,不过,这些设备只提供给头等舱乘客使用。 上午9点到12点为女性开放,下午2点到6点是男性使用时间,小孩则可以在下午1点玩到3点。 除此之外,船上还有一个游泳池,它位于中间甲板上。 十一、 一名叫Violet Jessop的女性不只逃过泰坦尼克号船难,之后还在姊妹船布列坦尼号船难中幸存。 Violet出生于1887年,她的母亲是一位乘务员,长大后也追随母亲的脚步当上了乘务员。 1912年,25岁的Violet开始在泰坦尼克号上班,结果上班还不到4天泰塔尼克号就出事了,最后她坐着救生船逃生的时候手里还抱着一名婴儿。 泰坦尼克号的可怕经历并没有影响她继续自己的事业,后来她又登上了布列坦尼号服务于船上的红十字会,然而却在1916年再次遭遇了船难,好在她再次幸运获救... Violet也被称为“永不沉没小姐”,据说她很喜欢这个称号。 十二、 纪录片《泰坦尼克号》:新的证据推测一场火灾可能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虽然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是专家们依旧醉心于探求泰坦尼克号上的秘密。最近的证据显示,当年甲板下面的大火加速了这艘世纪巨轮的下沉。 爱尔兰记者兼作家Senan Molony认为船体上的伤痕没准来自甲板下面的大火,船体因为遭到了削弱,所以才失去了抗击冰山的能力。 十三、 船上最富有的乘客是John Jacob 阿斯特四世 当时Jacob正和第二任妻子Madeleine Astor度完蜜月返程中。 1912年4月15日,船难发生,确定妻子上了救生艇后,阿斯特四世回到船上,点了雪茄,向妻子挥手套告别,最后,阿斯特四世和仆人,Victor Robbins均在船难中丧生... 4个月后,他的妻子Madeleine生下了遗腹子,John Jacob Astor VI。 十四、 最后,泰坦尼克号的残骸直到1985年才在海底被发现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以后,关于打捞的动议就没断过,但是直到1985年,人们才真正找到残骸。这时,距离事故发生之日已经整整73年… 尽管它所处的环境使它衰败的速度得到极大的降低,但是在2010年,人们从残骸遗址的铁锈中发现了一种变形菌... 它的名字为盐单胞菌,它的存在和生存意味着泰坦尼克号的残骸正在逐渐被侵蚀。科学家目前估计,到2030年我们将看到泰坦尼克号出现完全解体。

《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电影,对中国观众来说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1998年,它曾以3.6亿票房横扫内地,占据内地票房榜冠军长达11年。

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更是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2012年《泰坦尼克号》3D版本重映,又一次在中国狂揽9.46亿票房。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场二十世纪最大的海难中,竟还有六名中国幸存者。

也很少有人知道,在《泰坦尼克号》的删减片段中,曾有中国幸存者的身影。

这六个中国人,他们不仅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求生经历还遭到西方媒体的诋毁。

此后的一百多年,泰坦尼克号相关的记载中,几乎不见这六人的踪影。

英国导演罗飞决定把他们的故事搬上银幕,揭秘这个延续百年的时代秘密。

今天时光君要给大家介绍的,正是这部将在本周五上映的,由卡梅隆监制的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让我们先来回顾下历史。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轮船,在它的第一次航行中就撞上冰山,仅2小时40分后,游轮沉没。

这是20世纪最惨烈、最广为人知的海难事故。

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生还机率仅有31%。

在乘客中一共有8名中国人登船,最终有6名中国人幸运地活了下来。

美国海事历史学家史蒂文·施万克,带领来自中、美、英等国的十几人,组成了这支纪录片的调查小组。

他们决定展开抽丝剥茧式的调查。

第一步,就从船票开始。

通过船票,查到这八位中国乘客都是男性,年龄在24岁至37岁之间,职业都是海员。

他们的名字,被登记在同一张3等舱的船票上。

调查组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首先是确认这些中国人的身份。

他们在外国轮船上,干最脏最累的活——锅炉工,工资只有同工种白人船员的五分之一。

但登记的名字是英文,对应的中文名是什么?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有几十个同名同姓的。

直到他们在网上,发现了一个自称“FangLang是我爸爸”的网友。

这位名叫Tom Fang的网友提供的信息,吸引了调查组的注意。

他说父亲名叫“方荣山”,父亲从来没有和家人说自己是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只是偶尔提过曾在海上求生。

母亲20岁时嫁给60岁的父亲,对此也一无所知。

但方荣山曾经在一次宴席上,对友人的小儿子说,自己曾坐过一艘大船,撞上冰山,他抓住门板才活下来。

据当年一位搭救过中国幸存者的救生员透露,有个中国人在获救时,把自己和一具浮尸的皮带绑在一起,然后趴在一扇门上,直到获救。

卡梅隆导演也在采访中,提到过这位“趴在门板上的中国幸存者”。

卡梅隆说,“据我所知,那名中国人可能是最后一个被救的人,这也是露丝最后获救情节的灵感来源。”

甚至在《泰坦尼克号》电影的删减片段中,也有中国人获救的场景,在3D增补版上映时,这个镜头又被恢复。

那么方荣山就是名单里的“FangLang”吗?为什么名字对不上呢?

随着调查组的探索,这些真相被逐渐揭开历史的面纱。

登船的这8个中国人,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雇来的华工。

由于当时的英国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他们变得无工可打,只能乘坐当时唯一一艘能从英国到美国纽约的邮轮,在船上做锅炉工。

为了节省成本,公司给8个人买了一张团体票。

在当晚泰坦尼克号和冰川相撞后,所有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大量乘客第一时间涌向船尾。

在泰坦尼克号的700多名幸存者中,头等舱生还率62.2%,二等舱生还率41.5%,三等舱生还率仅有25.2%。

当时很多三等舱的乘客甚至被铁门困住,如果你看过电影中,应该会对这一幕印象深刻。

而这些中国华工虽然住在三等舱,但都曾做过职业水手,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

所以他们没有跟随众人往船尾方向跑,而是经过冷静分析,沿着船的右舷往船头方向跑。

活下来的中国幸存者中,一人搭上了一艘救生艇,另外四人登上了位于右舷的最后一艘破损的救生艇。

另外还有三名幸存者根本就没搭上救生艇,他们掉入海中,有两人不幸遇难。

获救的一人,就是在漂浮的门板上被发现的Fang Lang。

对于这6位幸存者,最常见的质疑是,这么多乘客都遇难了,为什么偏偏是中国人,活下来的这么多?

据泰坦尼克号主人布鲁斯·伊斯梅说,他在C号救生艇上时,有四个中国人或菲律宾人,藏在救生艇的座位底下。

甚至很多西方媒体说,这些中国男人,是占了妇女和小孩的救生船位。

甚至有的人说他们装扮成女人,坐进救生艇……

为了求证他们会不会藏在座位底下逃生,纪录片调查组特意按照1:1 的比例,还原了一艘和救生舱一模一样的船。

调查组发现,中国人登上的是最后几艘救生艇,这几艘船是在船头船尾悬挂的小型简易救生艇。

座位有的是用纸盒子叠成的,所以不存在他们可以躲进底下的情况。

即使他们能藏在座位底下逃生,也只能以平躺的姿势保持全程,这很难做到。

当时的左舷救生艇“仅限妇女儿童上船”,右舷强调“妇女儿童优先”。

中国幸存者赶到的右舷船上,在妇女儿童坐不满的情况下,是允许男性乘客登船的。

事实上这艘救生艇,到最后都没有坐满。泰坦尼克号的20艘救生艇,都在未满员的状态下驶离,不存在“抢座位”一说。

至于“装扮成女人坐进救生艇”,可能因为事发当时是在深夜,由于乘客视线角度不同,中国人体型较小,穿中式衣服造成的误会。

你还记得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结尾,那个返回出事地点,成功救走女主角露丝的军官吗?

他的原型人物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五副哈罗德·罗威,也正是他,救起了中国幸存者Fang Lang。

在当时多位幸存者的叙述中,都提到了这件事。

二等舱幸存者夏洛特·科列曾回忆说,他们看到海中漂浮的Fang Lang时:“都以为他死了,我们朝他大喊,但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罗威和乘客们把Fang Lang拖上船后,他已经被冻得快要失去知觉,但很快就恢复了体力。

由于Fang Lang做过船员,看到船员已经体力不支,他还自告奋勇帮忙划船,直到所有人被大船救起。

世人很难想象,Fang Lang以怎样顽强的意志,拼命抓住了近乎于零的生机。

中国有句古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但对这六人来说,人类史上最大的海难,只是他们人生中的小坎坷。

在所有泰坦尼克号的幸存者,都被鲜花簇拥的时候,只有这六人被禁止入境美国。

多年后的相关史料记载,更是几乎抹去了他们的踪迹。

这一切源于美国从1882年开始推行的《排华法案》。

该法案禁止华人劳工入境,非劳工身份华人来到美国也会受到重重阻碍。

这是美方第一部针对特定国籍族群的移民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

在这长达60年里,华人劳工在当地都是被打压、歧视的对象。

泰坦尼克号上的六名中国幸存者,只好在抵达纽约的第二天搭上“安妮塔号”,在古巴一艘水果船(又叫香蕉船)上工作,继续做最苦最累的锅炉工。

一战后,很多英国商船上缺水手,他们中的一些人又辗转来到了英国,不久后又再次被英国政府驱逐。

纪录片后半段,尽力追溯到了这六个人的人生结局。

他们中有的人死于肺炎葬在英国,有的在印度失联,有的被遣返回香港后消失,有的人因重名太多线索难寻。

LeeBing去加拿大开了一家名为“白玫瑰”的咖啡馆,当地曾有人听过他讲当年在泰坦尼克号上的故事。

FangLang从泰坦尼克号获救后,从英国辗转回到了香港,后来又漂洋过海移民美国,60岁后再婚生子。

多个线索指明,FangLang很有可能就是后来的方荣山(又名方森),那他为什么要隐藏身份并改名呢?

受到《排华法案》的限制,华裔移民极难获得合法身份,历史上一些华裔移民被称为“paper sons”,又叫“供纸移民”或“纸生仔”,专门钻移民政策的漏洞。

这些以买来的假身份进入美国的华人,会对自己的真实身份讳莫如深。

改名后的方荣山(方森)以商人身份移民美国,他60岁再婚后,连家人都对他的过往一无所知。

调查组通过方荣山的后代,查找到他的祖籍是中国广东省台山市,这里也是中国最知名的侨乡之一。

他们在当地找到一位老伯,他的外公曾是方荣山的好友。

在两人的通信中,意外发现了方荣山写的一首打油诗:

天高海阔浪波波一条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几个抹干眼泪笑呵呵

好一个“抹干眼泪笑呵呵”,经历九死一生的海难,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豁达!

这首诗如此形象地总结了方荣山的生平故事,而老伯对调查组所做的工作毫不知情。

在影片的尾声,泰坦尼克号五副罗威的后代与方荣山的后代相见,隔着近100年的时光,两人紧紧相拥。

在这一刻,历史的这个圆,终于没有缝隙地拼合到了一起。

六位中国幸存者虽早已逝去,但他们的求生经历、他们遭受的百年污蔑,每一位中国同胞都不应遗忘。

他们都是自己人生中最彪悍的勇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坦尼克号是个阴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