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周星驰?

吹自家偶像没问题,但总是限制这限制那的尬吹就很让人无语了。根据豆瓣贴吧虎扑等各路大神总结过的数据,星粉尬吹能总结成这几种。

大家也见过星粉吹90年代周星驰在香港的票房是独孤求败,可有个前提:只准吹90到93年,或者只能强调92年。星粉们,90年代一共有多少年啊?为什么94到98年的香港票房他们从来不敢和不准提?因为那几年,周润发和成龙的香港票房都反杀了周星驰,那10年香港票房最高的华语片前三,周星驰一个没捞着,因为没有一部过5000万,那几年他在香港最高票房是《食神》的4086万,要吹不是尬吹,而是笑柄了都。
那6年周星驰拍了13部电影在香港上映,没有一部超过发哥《赌神2》的5223万港币,更别说成龙最高《白金龙》的5752万港币,尤其后者,那几年有4部戏超过4500万港币,周星驰一部都没有,这种“独孤求败”不嫌自己丢脸?

说句可能进一步刺激星粉,香港电影最辉煌的8、90年代,按票房数字论,都被成龙和发哥统治,不信?

80年代香港华语片票房前三:《八星报喜》3709万、《赌神》3624万、《龙兄虎弟》3547万
90年代香港华语片票房前三:《白金龙》5752万、《红番区》5691万、《赌神2》5223万

星粉会说,00年代周星驰香港票房也是《功夫》和《少林足球》前二,数字上不否认你们,可是当时香港电影市道已经成了什么鸟样你们没点13数吗?说“含金量”,00年后这香港票房比起8、90年代低不是一个档次,要说人次,《少林足球》香港票房6074万港币,看似“破纪录”,但观影人次是101万啊星迷们,80年代周润发和成龙这三部前三电影,观影人次都超过210万啊,占了全香港总人口的1/3啊,你们看票房不看票价加价、市场扩张和通货膨胀的?照照镜子,自己好笑不?

2、把香港当全宇宙吹。
所谓香港“92周星驰年”被星粉到处嚷着吊打,结果早被人扒出来前五的累计票房还没成龙的《超级警察》全球票房高,香港难道还比全球大不成?再说,香港电影8、90年代虽然在亚洲范围内很火,但香港在亚洲各市场里是偏小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票房一加就能比香港高出一截,台湾日本韩国市场更是比香港大很多,尤其台湾,1990年仅台北一地的票房就过亿台币,香港怎么比?
更重要是,当时香港电影要只靠本地市场根本不能赚钱,要“卖埠”,开拍前先靠一个阵容亚洲跑一圈,就有当地片商愿意出钱投资,拍摄后再在港台东南亚上映一轮,才能收回成本及赚钱,说白了那时的港片根本没法只倚赖香港市场,星粉却把香港当全世界最大的票房市场来尬吹周星驰,说真的连台湾都比不过还吹个卵?

有星粉吹1993年华语电影全球票房冠军是《唐伯虎点秋香》,结果早被扒出来是《霸王别姬》,星粉不服之下,居然说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段子:《霸王别姬》有些市场是1994年上映的(如英国),《唐伯虎点秋香》基本是93年拿的票房,所以《霸王别姬》的部分票房不能算93年,这样加起来可能就没《唐伯虎点秋香多》...
恕我直言,我笑了整整一个小时,请问各位星粉,《少林足球》和《功夫》的绝大多数海外票房,难道不是2002年和2005年以后才拿的?要这么算你这两部戏的全球票房还很低呢!

4、94年开始才有全球票房。
有星粉说,1994年内地电影市场改革,开始实行票房制,才有真正的“华语电影全球票房”,之前的都不算。所以1994年至今,他们的星爷已经拿了4次华语全球票房冠军...
注意,4次哦,第一次是《少林足球》,想请问星粉,这部戏有在内地上映吗?既然没有,何来“华语全球票房冠军”?这时星粉怎么不说必须算内地票房了?但如果说全球票房3次冠军,星粉答应不?按素质肯定不答应。既然没内地票房也应该算华语片全球票房年冠,那么周星驰4次,成龙可是至少13次,你们还有脸尬吹吗?

5、“星爷”无敌多么寂寞。
这两三年怎么被《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等国内轮流围攻就不说了,市场扩张的事实摆在这只有星粉不信。但我想转载贴吧某大神数据,看看星粉吹周星驰上天,华语片全球票房不说总冠军,前三总可以有吧?结果呢?

90年代华语片全球票房前三:红番区、白金龙、一个好人
00到09年代华语片全球票房前三:卧虎藏龙、英雄、赤壁
10到19年代华语片全球票房前三:战狼2、流浪地球、红海行动

看看,这30年是周星驰大红的30年,华语片主流也经历了港片到合拍大片再到国产工业大制作的形式转变,但共同点都是:周星驰没有在任何一个十年拿到华语全球票房前三!
星粉肯定会扯文化差异星爷是搞喜剧的出不了海外巴拉巴拉——拜托,你们吹周星驰华语全球票房纪录的时候怎么又提全球了?就拿卧虎藏龙举例,星粉吹《西游降魔篇》破了它全球票房,你隔了13年才比别人多200万美元,还是搭了内地市场井喷的顺风车,就值得星粉高潮?当年《卧虎藏龙》内地票房才1500万人民币,全年内地总票房才8亿多人民币,到《西游降魔篇》的时候全年票房已经扩张到270多亿人民币,星粉吹这个不嫌自己偶像难看吗?

6、要比就比香港,要比就比华语片
看星粉神论里,跟成龙李连杰周润发比票房,肯定会有这一条:只限比香港,只限华语片。原因?他们的星爷没去好莱坞发展,所以不能比西片的海外票房;而且要比华语片全球票房,只能比新世纪巴拉巴拉。
你没去好莱坞所以不准人家比外语片票房,你新世纪后片子才能卖海外,所以不准人家比新世纪前的电影?第一,那你还吹什么“92周星驰年“?第二你没本事去还要人家“降格”跟你比?《功夫》当年北美找的哥伦比亚索尼公司发行,给了2500家影院上映,比《卧虎藏龙》和《英雄》还多,结果《卧》1.28亿美元,《英》5300万美元,《功夫》1710万美元,这就是你没本事的证明,谁还带你玩?
反过来,成龙李连杰周润发都能去好莱坞,凭什么要回头跟你比香港?2001年前后,成龙《尖峰时刻2》北美2.26亿美元,李连杰《致命罗密欧》北美5600万美元,周润发《卧虎藏龙》北美1.28亿美元,你周星驰《少林足球》全球票房4000多万美元,跟你比华语片票房,你知道成龙《尖峰时刻2》的全球分红比你全球票房还高么?既然知道,你比个毛?
顺带一提,《少林足球》如果当时不是米拉麦克斯做全球发行,你认为有这票房?大家都有好莱坞发行商做全球市场,星粉别尬吹《少林足球》多么平地起高楼,很丢人的!

7、新世纪后周星驰如何“吊打”其他三位。
星粉尬吹周星驰时,一定喜欢从新世纪开始,说得好像成龙李连杰周润发跟他都是1990年大红一样。
第一,人家去好莱坞就不是龙杰发了?再拍西片也是那个拍华语片出来的华人明星,别拿好莱坞发行做挡箭牌,《功夫》北美2500馆收1710万美元票房已让索尼大呼见鬼;
第二星粉要不回答一下,成龙1978年凭《醉拳》大红,李连杰1982年凭《少林寺》大红,周润发1986年凭《英雄本色》大红时,周星驰在干?什?么?不尊重前辈的粉丝,本来就只配让人耻笑。

8、我们“星爷”的网络播放量无敌
星粉们,知道有个词叫“变现”吗?用周星驰网络播放量说吊打成龙李连杰周润发,请问弹幕多少钱一条?点击一次你们星爷的电影周星驰有1000块吗?能的话你们不妨多吹。
但只是给你们一个数据,成龙和李连杰光在北美的影音制品租售量,分别超过10亿和7亿美元(当中包括多部华语片北美上映后的影音制品),所以他俩每年都能拿几百万美元的影音收入分红,对着这“变现”能力,吹网络播放量能换来几个几百万美元?

有了这些前科,星粉给新喜的海外票房造假,有什么奇怪?

妹妹:“年初一,我们去看什么电影?”

我:“我们先来看一遍所有电影的预告片吧。”

我:“我要买《新喜剧之王》电影票。”

妹妹:“为什么?你也是像别人说的那样,因为欠星爷一张电影票才去的吗?”

“星爷的电影,不存在我们欠不欠他的一张电影票。我不在那个年代,所以小时候的我也只能在电视上一次次看他的旧电影。新电影的预告片戳中了我的痛点和笑点,所以我就想去看。”

当电影都放完了,我们整个影厅都还有很多人,依旧坐在位置上不肯走。

也许还在想着刚刚电影里王宝强的夸张表演,

也许还想着女主角鄂靖文头上插着一把刀的搞笑造型,

也许还为女主角父亲满眼泪水而感动。


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看懂了周星驰的电影,那些小人物屡败屡战,努力奋斗的精神吧。

我们这些平凡的观众呀,笑着笑着,就哭了。

有人吐槽《新喜剧之王》,“卖情怀”、“炒冷饭”、“不够搞笑”。

但现在,究竟有什么电影,才能满足每个观众的要求?

有人讽刺:“这是只拍了两个月的电影,怎么会好?”

所以电影拍摄时间一定是越长越好?

星爷花了三年时间构思这部电影,集中火力在两个月内拍摄一部无特效的电影。

给我们造过梦的星爷,如今老了,戴着一顶帽子遮住满头白发,穿着朴素的衣服,继续说这句名言:

“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何分别?”

《新喜剧之王》女主角的名字叫如梦,因为人生如梦。

有人评价星爷是江郎才尽,旧梗新用。

1999年,当《喜剧之王》上映时,星爷还是面对了观众的质疑和差评:

“不如以前的电影好笑”;“江郎才尽”;......

当时票房未超过3000万港币。

其实星爷一直都是在被骂、被吐槽中,拍出一部部电影。


有人问:“为什么把《新喜剧之王》设定为女性主角的电影?”

“其实是因为我时常会觉得女人更坚强,所以很想为女性拍一部作品。我觉得她们的强大比男人更低调。”

这部《新喜剧之王》,是喜剧还是悲剧?

星爷早在多年前回复我们了:

“我想,正剧、喜剧、悲剧,可能有一天不存在这些区别,喜剧和悲剧是一体两面,电影没有绝对的喜或悲。我看自己的电影时,从来不把它当悲剧和喜剧来看,我对悲喜剧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这不是脑残剧,也不是玛丽苏剧,能真实地让我们心疼小人物,心疼自己。

女主角鄂靖文在影片中饰演的如梦,边送外卖边跑龙套,她努力了十几年,得到的却是生活的一次次暴击。

女主化着死尸妆,还能一本正经地和父母说:

“我跑龙套也可以自食其力。”

导演和其他人一次次嘲笑她:

“就凭你,也配做电影明星的梦?““你永远都没有机会,直到宇宙毁灭。”
“那么宇宙毁灭之后呢?”

这是意料之中的台词,但却令我们心酸不已。

当如梦给父母打电话,对老妈说:“我爱你们”。

妈妈赶忙把电话递给爸爸,让如梦把这四个字再重说一遍。

结果,还没说出“我爱你们”,旁边工作人员就喊一句“去你妈的”。

起初我觉得很搞笑,但后来觉得心酸:

我们想要对生活说“我爱你”,但生活不也是一次次对我们说,“去你妈”的吗?

理想很美好很温柔,现实很残酷很真实。

2014年,鄂靖文是真的拿到了《我为喜剧狂》总冠军

但现实很残酷,此后她还是一直给大片,跑龙套。

在《催眠大师》里,她演一个被剪掉的未知人物;而在《西游伏妖篇》,她有点成功,饰演一个没有台词的吃瓜群众。据说,《新喜剧之王》在筹备时,鄂靖文接到电话,对方说周星驰要找她演女主角。鄂靖文的第一反应是,挂掉对方的三次电话,认为这是诈骗。

如梦父母遇见了在影片中饰演过气明星、七八年没有工作、刚被告知终止合作的王宝强,希望王宝强能劝说如梦。

结果王宝强慢慢地,一个一个字儿地说:

“她很努力,她会成功的。”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如果你还能坚持下去,成功就在眼前。

能让我泪目的剧情,总是和亲情有关。

世界上总有那么两个人,无论嘴上说着是多么地嫌弃你,但始终是这个世界上最支持你的人。


影片中如梦的父亲,为了女儿,在片场里狠打自己,为女儿争取公道。女儿高兴地吃着盒饭,还以为自己的好运气到了。

父亲应该就是那种,“我想把这辈子所有的好运气,都给你”。

父亲是毫无条件地支持女儿继续追梦,当他听说女儿要重新去北京选角时,二话不说订机票、给现金。

自己家里条件是什么,一眼也看完了,破旧的房子,简单的饭菜。

但父母的爱,深如海,重如山,看不到爱的尽头。

在颁奖典礼上,人人都因女主角以往跑龙套的角色而笑起来,但只有父亲,满眼泪水。

谁心疼我家姑娘,她可是我的心肝肉啊。

当看到王宝强以白雪公主形象出场时,全场开始有笑声。

当看到助理夸张地一路给王宝强开路时,全场阵阵笑声。

当看到王宝强用极其浮夸的表演,全场笑声不断。

当看到王宝强被“女鬼”如梦吓到尿裤子时,全场爆笑。

我曾经依靠网上评分来决定自己对产品的第一印象,但渐渐少了自己的第一体验。


虽然电影中如梦的男友演技让人出戏,如梦看似突然成功的剧情安排得很突兀,但这并不妨碍整体观影感受。

这部电影拍了一个在底层翻滚十几年、被男人骗、被人一次次嘲笑和打击的女主终走向成功的故事。

有人说俗套,但现实中总有人是这样一直努力着。


很多人问:“为什么找鄂靖文?”

星爷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之前,那时候我还在跑龙套。
当时有部戏,我只有一句台词,说完我就回家了。
但回家后,我觉得那句台词说得不好,又立马打车回去,跟导演说能不能重拍一次。
导演说不行,我就跪下来求他。
最后,导演很不耐烦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星爷说完后,一旁的鄂靖文哭了。


本文图片来源:《新喜剧之王》微博,豆瓣

周星驰是明星中的明星,偶像中的偶像。在娱乐圈里,不少男艺人都是他的忠实支持者。

今天我们来盘点15位男明星,看看他们眼中的星爷,都是什么样子的。

刘德华和周星驰,都是圈里长红不倒的巨星级人物,影坛的至尊王者。

他们两人之间,抛开客串性质的《豪门夜宴》,正儿八经的合作只有两次,分别是1990年的《赌侠》和1991年的《整蛊专家》。

客观讲,两次的合作,都在周星驰的擅长领域,他的星光完全压过了刘德华。

通过这两次的同场竞技,刘德华彻底被周星驰征服,早在90年代,就表示非常喜欢他的电影,几乎每一部作品都看过。

几十年之后,当好友向太炮轰周星驰,刘德华又站出来撑他,说:周星驰是我的偶像,过去、现在、未来,我都是他的影迷。

许冠文是香港影坛的喜剧大师,号称“冷面笑匠”。

在周星驰横空出世前,他是第一代“喜剧之王”。他和弟弟许冠杰拍摄的电影作品,多次夺得香港年度票房第一名。

1991年,两位巨星一起参演《豪门夜宴》,为了一块鸡肉到底是鸡头还是鸡屁股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段很有意思的画面,被认为是两代喜剧之王的仪式交接。这部作品,也是两大喜剧王者之间唯一的一次合作。

许冠文对周星驰评价很高,说他演技特别好,时间节奏把握很棒,而且演得很自然,你并不觉得他在引你发笑。许冠文说,即便他不演喜剧,演别的类型电影,一样能演好。

周润发是和周星驰并驾齐驱的顶级巨星,他的戏路宽广,演技精湛,江湖人称“发哥”。

他和周星驰之间,只在《赌侠》里有过一次客串式的合作。

在周润发的眼中,电影票房为王,周星驰已经超越了自己。

张家辉是香港新一代演技派影星,他从拍电视剧起步,1989年起开始参演电影,先后给刘德华、周星驰等当红明星配戏,后来逐渐成长为实力派男主角、港片的新一代扛旗者之一,曾经两次夺得金像影帝奖。

早在1990年,张家辉就和周星驰有过合作,在电影《风雨同路》里,周星驰是主角,张家辉跑龙套。

到了1999年的《千王之王2000》,王晶准备把张家辉培养成“周星驰接班人”,特意安排他当主角,星爷给他当绿叶。

但星爷终究不可代替,张家辉没有在喜剧上接班,反而远离喜剧,逐渐主攻警匪片和黑帮片。

张家辉认为,星爷的天分,在喜剧当中是不可能被挑战的。

吴孟达是周星驰演艺生涯中最重要、合作次数最多的搭档,星电影里的头号钻石配角。

他们从电视剧年代开始正式合作,一共搭档了二十多次,成就了华语影坛最无可替代的黄金组合。在星爷最重要的作品里,几乎都能看到吴孟达的身影。

吴孟达演技成熟,戏路很广,不管任何角色,他都能驾驭自如,是华语影坛极少数能够接得住周星驰戏路的万能配角,也是极少数凭借配角角色持续走红的明星。

作为头号黄金搭档,吴孟达对周星驰评价极高,说星仔聪明绝顶,脑筋转得极快,想的东西很特别。他的风格独一无二,全香港没有任何人可以模仿。我认识他几十年,他从来没有骂过我,他在片场骂人,都是对事不对人,是因为要求高、别人达不到才发脾气。

刘青云是香港影坛公认的实力派演员,其表演风格松弛自然,又富有爆发力。

他一共获得过16次影帝提名,是提名次数最多的男演员,并两度成为最佳男主角,有“市民影帝”的美誉。

从1986年开始,刘青云先后拍摄了超过100部影片,但和周星驰竟然从来没有搭档过!唯一的一次正式合作,在1990年的电视剧《孖仔孖心肝》里,两人都是主演。

刘青云说,周星驰是一个富有天分的喜剧演员,他很有创意,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很搞笑的一个人。

陈国坤是香港男演员,因为外形酷似李小龙,被周星驰发掘并重用,在《少林足球》和《功夫》里,都饰演了重要的角色,还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虽然拍的戏不算多,但陈国坤很维护星爷,说:星爷是我的绝对伯乐,绝对恩人,没有他,我不会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也很好合作,对演员只有一个要求:你认真。

对于许多人非议周星驰的现象,陈国坤还表示:骂他的人都不懂他,懂他的人只会说谢谢。

田启文绰号田鸡,曾经是周星驰公司的核心负责人之一,参演过10部星爷作品,包括《九品芝麻官》、《少林足球》等,是黄金配角之一。

田启文追随周星驰多年,认为周星驰其实不难相处,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他,他只是对于脑筋转得慢的人,不太看得上眼。

他说其实周星驰对任何一个人,肯定好过对我,因为他从来没给我加薪,只有减薪,但我觉得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高手,大家理念相同,是很难得的,不一定用物质来衡量。

黄一山外号“细龟”,他个子矮小,长着一张辨识度很高的娃娃脸,非常适合演喜剧,是星爷早期电影里的重要配角,一共参演了7部周星驰电影,包括《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等。

黄一山说,对我来讲周星驰很好相处,从来没有骂过我,都是骂其他演员,每当他准备发脾气时,我就赶紧开溜了。

黄渤是内地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电影巨星之一,和沈腾并称为内地喜剧的“绝代双骄”。

他和周星驰合作过一次,就是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在戏里饰演孙悟空,周星驰曾经演过的角色。

黄渤对周星驰的演绎推崇备至,说他是一座翻不过去的高山,甚至一度压力很大,想辞演这个角色。

邓超是内地一线男演员、导演、高人气偶像。

2016年,他在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里担当男一号,和星女郎林允搭档,谱写了一出现代童话故事,在内地大卖33亿人民币,成为周星驰票房最高的作品。

邓超对周星驰十分佩服,他说:别人封我为新一代喜剧之王,这是天大的笑话,真正的喜剧之王只有周星驰,他用一生的时间制造快乐,已经深深住在大家的心里。

叶竞生外号“八两金”,是香港长相最具特色的演员,从发型、五官到身材,都与众不同,曾经得过“最丑男人选举冠军”。

不过,他并不介意当丑角,在周星驰的《食神》、《行运一条龙》、《喜剧之王》等多部电影里担当配角,其丑爆天际线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周星驰改变了八两金的人生,所以他说我很感恩周星驰,我和他完全没有隔膜。

释行宇,又叫释延能,释彦能,是少林寺弟子,中国内地功夫男演员。

2003年,经朋友介绍,他去《功夫》剧组面试,结果被选上,受到星爷的重用,饰演苦力强的角色。

释行宇因为《功夫》而走红,后来又接拍了星爷导演的《西游降魔篇》,所以对周星驰感恩戴德,说他是自己的伯乐。

谢霆锋是香港娱乐圈后“四大天王”时代的顶级偶像,在歌坛和影坛,都取得很好的成绩,拿过无数的音乐奖项,留下了许多传唱金曲,也夺过金像影帝的奖杯。

他比周星驰年轻22岁,和星爷从来没有合作过。但他也是星爷的影迷,说第一次看《大话西游》会发笑,第二次重温,却把自己看哭了。

沈腾是内地新一代的喜剧领军人马、卖座巨星,他参演的电影,其累计总票房,已经超过200亿人民币,在华人影星中数一数二。

在不少人眼中,沈腾和另一个演员黄渤,是华语电影界继周星驰之后最好的喜剧演员。

虽然沈腾和星爷没有合作过,但并不妨碍他对星爷的欣赏和推崇。在采访中,沈腾将周星驰和卓别林相提并论。

郑中基是香港男演员、歌手,曾经有一段时间,被当成“周星驰接班人”来对待,主演过《家有囍事2009》、《越光宝盒》等电影。这两部作品,都可以看出周星驰的影子。

郑中基最终没有当成周星驰接班人,但他对星爷的喜剧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在喜剧领域,将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接周星驰的班。一套伟大的电影,无论看多少次都不会厌,周星驰的电影就做到了。

以上这16位男星,你觉得谁对星爷的评价最高,谁是头号粉丝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天乐评价周星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