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能放日本动漫

以前是有放映的,但是现在文化传播如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横在领班班子心中。

虽然我们不觉得有什么,但长久下去会有许多的认同感产生的。这种认同感和国家所宣扬的勿忘国耻的理念所驳。

中国不仅没有日本的动漫,日本的电视剧、欧美电视剧也都没有。

有人会说在中国有印度、泰国的电视剧,为何不能有日本、美国的?

那是因为印度、泰国比中国弱小,在他们向我们传播的同时,我们会加倍的传播回去,各种抗日神剧、催泪国产。

还有人又会问,那为何会有日本和欧美的电影呢?

这就要说到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了。

电影的时间短、但是成本高,需要用尽量短的镜头来阐述更多的剧情,这样就造成了电影里没有那么多的文化。

电视剧恰恰相反,其中的文化、习惯一旦被传播并且被接受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圣诞节、西方的情人节,都属于文化的入侵。

台湾是属于特例,怎样特例就不必多言了。(星空卫视、东森电影等等)

说白了,就是洗脑要彻底,不能被其他东西所阻碍。

为什么这么说,当然也不乏一些渲染暴力色情的,但我下面要列举的都是大家心目中经典之作。
先说《北斗神拳》,这部肯定是动漫迷中热血格斗经典,可你看看它的画面,经常是一刀下去那人下面还连着上面已成两半,还有其他身体是四分五裂的。
健次郎杀人手法也堪称残忍,被他打几下的人头或身体会膨胀然后爆炸。画面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接下来说《灌篮高手》,这部肯定是动漫迷中篮球运动经典,可当中却渲染着校园暴力。
一开始樱木花道就和几名混混发生矛盾约在楼顶见面,在楼顶混混遇见在那睡觉的流川枫,然后流川枫将那几名混混打倒,过后上来的樱木花道又对其大打出手。
接下来还有,三井为报复宫城找到铁男找篮球社麻烦,到了篮球社他手下打伤几名队员,然后樱木花道出面对付铁男,樱木花道受几击重击并无大碍,最后将铁男打倒。
最后要说是动漫迷中儿童动漫经典,就是《蜡笔小新》。这部描述的根本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没有教养的小白痴。
有一次因浪费卫生纸受他妈批评,结果他把所有卫生纸塞进纸篓挤成一团。还有一次他妈因换季剪掉衣服袖子裤腿,结果他把所有衣服都剪了。最过分一次是他妈买了一台CD,小新在他妈不在时胡乱摆弄,结果成了一对碎片。最离谱一次是去野餐,他妈要小新把午餐放到车上,他却放到车尾结果弄丢。在去野餐途中小新当然握住开车他爸眼睛,差点弄成车祸。
举了这三部大家认为经典作品当中极其恶俗之处你还认为日本动漫优秀吗。还有日本动漫是文化侵略,日本不看,你们居然还对日本动漫那么热衷。

动漫的审核属于影视作品的审核,影视的审核则是归广电总局审,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接下来我会以动漫为例来分析问题。我在网上看了很多自称曾经在广电工作过的人讲审核的故事,大体意思是审核标准有死的,也有活的,死规矩我们大家都懂,活的例如“同性”就没有明确定义,像动漫也会有些“腐”或“百合”这就要看主观判断(我观察了一下只要同性不倾向“色”的方向基本不会腰斩),只是审核员审完还有抽审之类的,一旦发现问题就要走人,是很严格的。


他们每天看8-11个钟的各类影视剧,好片肯定不到10%,就连上院线的也有烂片,还有低俗、血腥、反动、低幼等让人备受煎熬的作品,他们没得选,我得先表达对工作的致敬。不少漫迷觉得自己喜欢的动漫被删减或下架过于严苛,他们也知道是审核的原因,上世纪末我国影视业要比现在开放,近年来喜羊羊这种低幼动画片都闹出小孩模仿受伤的新闻,还有比较火的《一人之下》也因为一些细节险些遭殃。牵连了很多动漫作品,受家长举报整改,审核严也是不可避免的,矫枉过正保护青少年的确合理。但“一刀切”的审核标准也让不会这么干的漫迷感到无奈,他们一直希望我国能学习国外的分级制度,这可行吗?




01国外的审核制度是业内自我形成,我国目前是负面清单原则为主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始于1968年,是美国民间组织“美国电影协会”制定的自愿分级制度,基本是各出版商发现市场太乱影响出版业形象和安全,感觉政府有强行管制的趋势,就组织一个委员会来提出分级标准和进行分级审查,在上面出手前先成立组织自查,上面节约了管理成本也开心,下面自由度高一点也开心。出版商或者零售商如果不遵守,会被行业内惩罚以致抵制,这样自我运行起来。在此之前欧美和日本也经历过“大举报时代”,这不是一下就成型的,我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美国分级:G级(大众级)、PG 级(普通级)、PG-13级(13岁以下建议家长陪同)、R级(17岁以下必须家长陪同)、NC-17级(禁止17岁以下观看)

分级就是观影前弹出警告是否符合年龄要求,由你自己判断,也没人管是不是有家长陪同。这样也是有风险的。像部分动漫应该是达到R级,但我国不少中学生都看过,谁能阻止?只靠分级?我国在没有完善这方面基础下,采取了负面清单制度,把一些限制级的禁入,同时符合部分条件的作品让平台自审,加上黑名单制度,流量造假让劣币驱逐良币的网站会被拉黑,最后还有法律,其实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外也不鼓励看限制级的,你真想看也是搞得到的,主要是我国不会公开允许这种在市场上传播。


02分几级是问题,简单分级让孩子容易被骗,也等于承认部分价值观,很难实现

分级如果实施,分多少级是个问题,每个国家地区都不一样,大概3-5级,全球票房:G级《玩具总动员3》10.6亿美元、PG级《神偷奶爸》系列10亿+美元、PG-13级《复仇者联盟4》。在国外13岁以下一个人还不能去看《复仇者联盟》,而他们看的动画片大多和喜羊羊差不多,无非就是质量高,但在教育方面全都是友情、冒险等美好结局,孩子们的确应该多看看这些,但这么天真的孩子不会被骗吗?他们完全看不到恶


《灌篮高手》因为有不良少年是R-15,而R-15往上不能在电视上播出,R-15只能在23-28点播出,我想这时候小孩都睡觉了,这也是值得思考的,我们虽然删减了部分不合适的镜头,但大多数剧情还是能看的,日本家长不会半夜陪孩子看R-15(除非他们偷偷看和我们本质是一样的),我们对社会的恶理解程度以及理论能看的番好像不比同年龄的他们少。


分级制度如果通过,那就代表暴力、色情、恐怖等元素可以被社会接受,这是不符合我国传统价值观的。一旦出台,会有各种资本去钻制度的漏洞,并不能让影视行业繁荣,反而会趋向堕落,我国可没有合法的红灯区,我们的口号是“扫黄打非”,如果打算承认就不用把口号喊这么响亮了。


03国外实名制和会员制的完善让分级制度可行,我国在稳步推进

日本看动画其实不像我们习惯在网上看,他们大多在电视上看,我们看动画前面的片头就是他们电视台的名字,因此他们可以错开播放时间让不同年龄段看不同的番。而漫画(部分本子)或者一些限制级的杂志呢?卖家不会摆到很明显的地方,有的你不问他根本不会提,而如果问了是要查你身份证的,不符合不会卖,如果不符合卖了被发现会有非常严厉的处罚,我国的法律对于传播部分限制级的作品,可不单单是罚款,还判刑。


在欧美看番网上居多,那错开播放时间不现实,但他们需要绝对的实名制上网,限制级的视频需要验证身份证年龄,不清楚要不要人脸识别,如果要那就完美了,不用的话也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我国目前一般验证一下手机号,有的什么都不用验证就能看或者验证过于随意,还不完善。除此之外,还有会员制,必须经过多道验证确认符合标准成为会员才能购买,这里应该要是合法机构。


04付费模式或许在推动分级模式的成型

目前未成年人随便在网上就能找到想看的作品,如果贸然实行实名认证和会员制度,盗版视频定会如潮水般大量流出,此举不但会打击当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而且还为那些偷取盜版的人们带来可观的流量收益,到时正版都做不下去了盗版怎么活?比如鼠绘翻译得比正版还快(最主要他在商业化而非贴吧给大家看着玩),虽然部分海贼迷解释是版权方翻译不好才去看盗版的,可鼠绘赚得钱也不给日本海贼王工作室,对作品和作者都不好,真正的漫迷简历投去自己当翻译,看盗版惯了还有理?


如果要影视内容分级模式顺利在中国推行,就必须配套的把版权监管和内容付费一并落实,否则就算立法,也只是一纸空谈。不过如果内容付费制度严格落实了,一堆人又会吐槽不愿意花钱,鼠绘事件发酵后,内容付费和版权监管开始大范围实施,那些盗版的、以热点为主但没有营养价值的动漫或者影视作品都会慢慢被淘汰,相当于大家花点钱把烂番、烂剧等文化垃圾给淘汰,我觉得这对于整个行业是好事,优秀的作品理应得到他应有的流量。


审核工作是辛苦的,一般人都难以承受。动漫审核“一刀切”因为我国行业内并没有自发成立自审组织,也许是为了更大的流量?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分级模式也要仔细研究,现有阶段我们能看的动漫不比国外同年龄的人少,也许分级后反倒会少。传统价值观和法律上我国很难解除部分限制级作品,国外的分级建立在实名制和会员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通过付费模式和版权意识把流量至上和盗版的作品给消灭,随后推行的实名制或会员制定能解除部分限制级作品。人人看着盗版骂着正版饿死作者,分级那一天遥遥无期。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文中图片来自动漫作品截图以及网络,侵权即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动漫中的中国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