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有没有草书写法

于右任(年)是我国近现代社会史、教育史、文化艺术史上具有多重角色的巨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革命,是民国元老。是百年书法巨匠,被誉为“当代草圣”,也是近代中国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其文化思想和书法艺术在海内外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人品节概胜出的于右任,青年以后以长髯长衫示人,半世大佬、一介书生、两袖清风,现代史上几无人可出其右。与其党国大佬地位相辉映的是,于右任还是管城豪杰,与谭延闿、胡汉民、吴敬恒并为民国四大书家,其创立的“标准草书”更是承前启后,犹如白乐天诗之于唐诗。

于右任的前、后期行楷亦有不同,前期魏碑风貌更浓厚,方直字势显著,后期魏碑味逐渐淡化,笔触愈加圆厚,挥洒更自如随意、自出机杼。后期行楷书“碑骨帖魂”的特色愈加散发出来,碑意变为一种“势”或“意”存留于字中,给人以一种碑的感觉和气象。

于右任草书可说是融合了今草、章草、北碑之后的创新写法。传统小草法是他草书之本,从其书作中可体味“二王”、孙过庭、怀素等的神韵;对章草的加入,在笔画细节上能够体味出;北碑主要体现在某些笔势和字态上。于右任草书创造“奇、险” 以及稳定的 “金三角” 结构,碑意在他的草书里变为 “威而不猛”、大气而简静的艺术境界。

观于右任之书法作品,用笔从容不迫,以欹侧方折为主,笔势一纵一敛,收放自如,笔断意连,神完气足。观其用笔,涩重处不滞,轻灵处不滑,纵横奇崛中却无矜持怒张之态。

点画笔笔精到,藏露之锋随运笔之势而定,没有一味恪守藏头护尾的定则,尤其属于折锋的笔画都另笔提起,形成明显的顿挫,金石气息颇浓。书作整体布局疏朗,字距任其自然。

结构随字势而疏密互用,大小错落,俯仰开合,在线条与字形的大小、粗细、润燥之间体现出变化的节奏。章法上,呈现出和谐自然的情调,自在超脱而不失雄强。

“于派草书”在近代书坛的影响力并无国界、地域之分,其后世的追慕者遍布海内外,已然成为市场上的“硬通货”。东京中央香港2018年春拍曾释出“于右任致儿女信七通”,为其女儿于绵绵旧藏,不过十五帧的尺牍小品,最后以300多倍的溢价成交,于氏草书之价值可见一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谭字钢笔字书写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