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类型的节目为什么不适合在春晚上表演?

策划、撰文 / 野草、二狗子

大家好,我是野草,KY最风骚的女作者。

《脱口秀大会》又回来了!

这一季,你pick了哪位选手?

被观众热议的不仅是脱口秀演员们的段子,还有一位嘉宾,成为了这一季节目的争议人物——宁静。

一直以来,耿直、女王都是贴在她身上的标签。可能是宁静姐姐觉得,自己来到《脱口秀大会》这样一个人均金句王的节目,多少要跟着爆点梗。

于是乎,宁静姐姐第一次来到《脱口秀大会》,就凭一己之力几度让现场陷入尴尬……

*询问已经离婚一年的程璐是否离婚

*对上一季冠军王勉:“你去年来过这个节目是吗?”

*因为赵晓卉没谈过恋爱讲婚姻,评价她的段子不好笑

同为脱口秀演员的王建国,忍不住当场开怼。

这样的节目效果自然也是引发了一通热议。#宁静说赵晓卉不好笑#、#王建国怼宁静#的词条当晚就登上了热搜。宁静还将自己的“怼人”cut合集发布在微博。

只是这一回,观众们似乎并不买宁静的账。

《脱口秀大会》的微博广场上,一半人都在吐槽宁静发言的冒犯:

相似的犀利言语,却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为什么有些话称得上是耿直,有些话听着只让人觉得刻薄?“幽默”与“冒犯”之间的界线又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就借脱口秀中的喜剧梗,来和大家聊聊幽默鲜为人知的一面。其实,幽默对我们生活的操控力,远远超乎想象

幽默是我们每天都使用的一种交流工具,它替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传达意义。我们知道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一点,是学会了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有了复杂而系统化的语言,人类得以沟通、记录,传承知识等等。因此,语言是人类得以形成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必不可失的工具。

也因为语言工具,比起动物,我们对改变这个世界拥有更大的掌控权。毫不夸张地说,语言与权力是挂钩的。由此推理,幽默与权力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下,我们从5种幽默形式来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以下哪个笑话不是物化式幽默?

A. 如何描述一个丧失了90%智力的男人?

B. 女人怎么会像避孕套呢?

比起在你丁丁上,她们在花更多时间呆在你的钱包里(Lanka)。

C. 问:上帝创造了男人以后,他说了什么?

D. 问:灰姑娘是什么?

答:一个帮我口交和给我上的女人,午夜后,她变成一张披萨和六块腹肌(Baird, ascited in Bing, 2004)。

这一届《脱口秀大会》选手小佳,由于出生时大脑缺氧,导致肢体上出现了一些缺陷。
在节目中,他这样说道:

小佳的这个段子聪明地展现了常人对于残障群体的固有观念。很多人会认为,残障人士就是需要被怜悯的,就是需要被特殊对待的。经过脱口秀段子夸张而现实的描述,人们能够理解残障人士在生活中面临刻板审视目光的感受。

如学者Rappoport所言(2005),“所有的幽默都有一定的逻辑和与真理的联系,有些真理如果被公开承认会制造出那么大的痛苦,以至于它们只有在幽默的形式下才能被表达出来”。

应对式幽默让人们知道在艰难的日常生活中,ta们并不孤单(Bing,2004)。与此同时,从幻想世界的视角看,现实中的荒诞被暴露无遗,这使得人们能更全面地理解并处理当前的困境。

以下哪个笑话不属于分裂式幽默:

A. 当女性抑郁时,她们要么去吃点东西,要么去购物。而男性则会侵略另一个国家。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思考方式。

B. 每个人都说如果这个世界是由女性来管理的话会更好。当然,也许世上不会有由男性睾丸激素引发的暴力和领土征服。但我们也会看到一群相互嫉妒的国家,互不对话。

C. 我上了这个节目之后,我也看了很多人说:“我不喜欢李雪琴”。我看完挺伤心的,然后我也自我反思了很多。所以借此机会,我还想对那些不喜欢我的人说一句:“我也不喜欢你”。

(李雪琴《脱口秀大会》)

D. 移民在美国的Joe Wong有一天被儿子问道:“嘿,爸爸,为什么我要学中英两种语言?”

爸爸说:“儿子,一旦你成为美国总统,你就必须用英语签署立法法案,用中文和收债人交谈。”(Joe Wong)

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分裂式幽默也可能会加强圈子与圈子间原有的对立(Bing,2004)。以性别差异为梗的笑话举例:一方面,它很容易强化——“男女天生不一样,而且是相反的”——这种二元对立及本质主义观点。另一方面,这种幽默忽略了非二元性别者群体(non-binary & queer people)的生命经验。这种分裂对立会影响实现以多元为基础的尊重。

这一季脱口秀大会上,凭借一句“男人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走红的杨笠,通过对自己参加节目后受到舆论攻击的调侃,成功激起又一轮讨论风波。

杨笠的段子之所以能引爆热度,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部分男性更习惯女性随声附和,或至少沉默不语,而不是在和他们的沟通中表现出胜他们一等的优越感。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男性处于相对的主导地位是普遍的现象,他们可能是机构领导、一家之主等等。总之,他们经常是发言的人。

要知道,关于谁讲笑话和谁笑这件事情,闲着没事干的、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学者们研究得出:经常开玩笑的人或群体通常也拥有更大的权力,而权力较小的人则点头表示肯定,或无声地遭受屈辱 (Case & Lippard,2009)。

但是“男人的迷之自信”、“只调侃成功男性”等段子,公然对权威表达了一种质问的情绪。于是,平时暗戳戳不敢反对权威的人,听到这个段子时感觉到了一种“释放了”的暗爽;同时,习惯了拥有权威的人也感到不适和威胁。它既表达了女性视角,又表达了跨越社会性别约束的、更普世的情绪。

(男人为什么比女性更容易“蜜汁自信”?心理学家请求开麦!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来看看研究怎么说吧~)

制造混乱式幽默使得下属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对上级表达一定程度的敌意或不满(Bing,2004)。“幽默给人们更大的自由来表达危险的、不敬的、甚至是刻薄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在大多数严肃的话语形式中会被认为是不合适的或被禁止的”(Rappoport,2005)正因为这种幽默背后的情绪通常被禁止,所以它袒露于阳光下时才这么好笑。

不过,如果幽默只是让说它的人感觉轻松了,却没从根源上改变引起不满的现状,那么,幽默最终让ta更容易接受现状,而没有真的动摇它的根基(Bing,2004)。

以下哪个笑话不属于包容式幽默:

A. 问:厕所小隔间跟东尼奖有什么相似之处?(东尼奖,是美国剧场界最高荣誉)

答:它们每次只允许一位女性。

B. 瞿颖:“我和男友去吃饭,他喂我,我都害羞了。”

贾玲:“我和男友去吃饭,还没喂呢,我吃完了。”

(2015春晚《女神和和汉子》)

C. 自己结婚了就开始催别人结婚,搞得我觉得婚姻这个组织,特别神秘,一进去就发展下线。

(颜怡、颜悦在《脱口秀大会》)

D. 有一次,我就穿着工作服去挤地铁。那天地铁里面人挺多的,但是大家给我让了一个位置出来。在这个位置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农民工大哥和一个保洁阿姨。

你们记不记得老板50块人民币长什么样子?我们三个站在那里,目视前方,眼神坚定。

你就感觉我们头上还顶着两行字,一行是:劳动最光荣;一行是,还我血汗钱。

(赵晓卉在《脱口秀大会》)

人们常说:“开个玩笑,别这么认真。”

但也有一句话叫做“只有当事人觉得好笑的笑话,才是玩笑”。

幽默拥有能够调动积极情绪的潜力,而积极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又是至关重要的。不过,通过本文的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幽默作为表达形式的一种,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辜——它与我们想要创造什么样的世界密切相关。

幽默像一把刀子,我们可以用它切水果分给大家吃,用它架在别人脖子上要挟,用它自残,用它切开伤口拿出子弹,用它直接捅伤别人,用它打开一盒礼物——一切都取决于我们为何使用这个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它。

不是每一个笑话都能有强大的社会力量,但是有的笑话讲着讲着,也许就真的变成了更现实的存在(Lamont & Molnár,2002)。一些人如果经常被捉弄,我们真的可能更容易看不起ta们;一些态度如果经常被取笑,我们真的可能不会再拥抱它们;一些行为如果经常被嘲弄,我们真的可能会调整自己;一些规章制度如果经常被嘲讽,我们真的可能会修改它们......

同理,当环境不友好或不适宜生存时,我们也能用幽默辟出一条新的路径。学会把握幽默这个工具,我们可以把创造世界的主动权放在自己手里。

今日互动:相信我们都曾被幽默伤害或治愈、被攻击或赋权、被击溃或激励.....大家都来分享一个你觉得最好笑的笑话吧!?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感受食物的味道了?
有多久没有与人进行深度有质量的交流了?
“吃饭交朋友”升级回归啦!
( 仅 限 上 海 )
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生活方式,
半自助式的正念练习社交场域
9月4日(下周六),美味轻食已备好,
来和KYer们一起吃饭交朋友吧!

脱口秀行业又遭遇重创。

上个月刚因“足篮球事件”掀《吐槽大会》延播风波,本月线下的脱口秀演出市场又遇上了第一例“脱口秀存在禁止内容案”。

近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检查发现,某场脱口秀演出存在危害社会公德情形,违反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涉案公司被处以罚款5万元。有网友透露,该公司脱口秀现场疑似“开女性大尺度玩笑”。

而据@新华社快看财经 的官抖号视频画面显示,这场演出或为大笑喜剧旗下一场「北京喜剧联盟」周二精品开放麦&夜场狂欢。大笑喜剧是北京一家老牌的脱口秀厂牌,此次罚款对于他们是不小的打击。

近些年来,借助综艺、短视频的热度助推,脱口秀、相声、话剧等线下语言类演出市场逐年火爆,但也频频出现内容低俗、尺度过大、段子雷同等问题。

事实上,两年前,文旅部就起草过《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重点提到加强对脱口秀、相声、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的审核与监管。

此次首例处罚案更传递出一个新信号,线下演出不是法外之地,今后对线下语言类演出的内容监管政策或还将进一步收紧。

长久以来,公众对脱口秀的认知只在线上。

但很多人未必了解,隔着一个屏幕的脱口秀综艺在体验上已经大打折扣。以至于,常常有第一次去看线下脱口秀的朋友感叹,“这跟我手机上看的不是一个东西啊!”

在笑点的密集程度、内容的尺度、演员的兴奋状态、场地的沉浸感等各方面,线下脱口秀都是线上的PLUS版,体验差别就如听MP3与听现场Live的分别。

但与此同时,脱口秀演员在线下常常出现“满嘴跑火车”的现象,内容尺度本就放得很开,“开车”段子、粗口齐飞是常态。

犀牛君的好友辰辰是一名脱口秀爱好者,据他的讲述,北京的线下脱口秀专场演出粗口是“标配”,演员兴之所至常常会“开车”,这也是为什么住五环外的他常会去东城区看脱口秀的原因,他觉得线下演出魅力太大了。

的确,在脱口秀的起源地美国,各类脱口秀演出都充斥着粗口、性段子等,冒犯观众乃至直接地歧视观众都是常有的事。

但对照我国国情,这类内容是多数人难以轻易接纳的。而于脱口秀演员而言,《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洋洋洒洒54条,明确规定了演出人员的言论边界。

如若真是因为“开女性大尺度玩笑”受罚,那场开放麦确定是触犯了相关规定。不过,对于文娱活动而言,过度严格的规定也会限缩从业者的创作空间,这是很多反对过度监管脱口秀从业者所持的观点。

既要加强对“违反规定内容”的监管,又要不打击到脱口秀从业者的创作积极性,这考验着监管部门灵活执法的智慧。

语言类演出“翻车”大赏

脱口秀不是唯一会触碰内容红线的品类。

只要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线下演出,其实都是内容相对高风险的活动。与脱口秀演出异曲同工,二人转演出、相声演出等都是“内容翻车”的大户。

早年的二人转演出,尤其是民间、乡下的演出,常常充斥着黄段子和低俗内容。姜昆就曾在14年的二人转座谈会上提到,“之前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在网络搜索中搜索二人转,甚至有5800多条都跟黄色有关。”

而随着赵本山在春晚走红,他从2013年开始就首倡“绿色二人转”,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和辽宁民间艺术团。自那以后,全国的二人转表演内容往健康、绿色的方向演化,低俗演出已经很少。

德云社的张云雷曾在19年演出中调侃地震国难,称“大姐远嫁唐山,二姐远嫁汶川,三姐远嫁玉树,三个姐姐多有造化,都是幸存者。”这段子显然触及了公德底线,在山东青岛的这场演出很快被当地部门责令处理,张云雷本人的后续演出皆被叫停。

而在当年年底,刚恢复演出的张云雷再次触雷,演出中调侃京剧大师张火丁、李世济、梅葆玖,用词狂妄轻佻,遭人民日报等官媒批评以及网友的谴责。虽然两次事件后他都选择了在微博道歉,但其大众口碑已难被挽救。

同年4月,音乐剧演出市场也传出一起丑闻。跨界主演音乐剧的韩雪在《白夜行》中选择整场用录音代替真唱,引发公愤。虽说这不是严格的语言内容违规,但其对剧目演出的不尊重、不合规行径,称得上创历史级别的演出“翻车”。

或许正因19年的演出市场乱象过多,当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年底又颁布《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两份文件都特别提及到对脱口秀、相声、先锋话剧、实验话剧等语言类节目的监管。

在今年这份首例脱口秀演出处罚案之前,政策上很久没有针对演出市场的内容监管文件出炉,而这次处罚案过后,新文件出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伴随着处罚案的公布,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也透露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一来,总队将做好以案释法工作,建立对脱口秀演出的预警机制,帮助相关企业前置化解经营风险。二来,将对脱口秀演出的执法检查纳入双随机检查范围,增大市区联合执法频次。

从这一系列调整来看,这意味着脱口秀演出的监管执行政策正明显收紧。对于其它的语言类演出而言,这也是一个“亮红灯”的警示信号。

内容监管部门“管哪些”无疑是从业者们最关心的话题。一方面,遵纪守法、不触碰禁区是所有从业者的基本法律底线,这是不可僭越的;但另一方面,对于粗口、三俗内容、涉嫌歧视内容、打黄色擦边球的内容,监管部门也不好一棍子打死。

站在演出行业的视角,虽然这些内容不够“绿色”,但他们往往是从业者的“招牌段子”,直接封禁会严重伤害演员们的创作积极性,直接封死或许不如灵活处置。

对于语言类线下演出来说,它吸引受众的动因之一便是内容尺度,很多人去线下就是为此而来。如果太急于限缩内容尺度,或许会对这些行业的客流量、营运状况造成负面影响,也需审慎处理。

此外,对于违法行为,最难的部分其实出在执行层面。线下演出小剧场数量越发繁多,使用录制设备去监管又成本巨大,如何实现全景式监管难度很大。有时候,观众主动的监管可能比主动排检效果还要好。

政策上,针对监管执行层面做更细致的规定,精准梳理违规内容,或许才能保证今后案件查办效率的提升,从而去试图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一例处罚案的出现如一枚石子,被投入到脱口秀演出市场的河流中,似乎还未激起太大的涟漪,但它无疑是政策缩紧的明确信号,或将成为语言类演出行业发展的转折点之一。

春晚的相声小品是越来越乏味了。曾经,每一年都能诞生出好多金句金段子,可是如今这样的盛况再也难以出现,春晚过后是平静如初,谁也记不住有哪些好笑的段子,好笑的表演了。

当然这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而是已经持续很久了,在这两年催生催婚话题成为语言类节目的主题,稍不留神就会被一语击中,贩卖焦虑,太过煽情,纯粹的语言类节目是越来越少。

而这又到底是为何呢?是否是演员的问题呢?

开心麻花、大碗娱乐作为新生力量,在之前也确实带来了许多经典节目,可是如今却越来越不行了,每一年还有许多喜剧节目播出,精彩依旧,显然不是演员的问题。

相声新人演员卢鑫的一番吐槽道出了原因。

大年初一,他发文说道:

“虎年溜达诗 《山东春晚砍一刀,广东春晚一刀砍》 正月初一您就看看戏曲春晚, 电视台不是你想演啥就能演。 带着新节目欣喜若狂卖力演, 播出之前节目被砍砍砍砍砍。”


首登央视春晚,让卢鑫颇为兴奋,虽然他和玉浩表演的相声中规中矩,但是毕竟能够登上央视春晚还是莫大的荣耀。而如今对地方卫视的春晚的吐槽无不是所有晚会的共同问题,


或者被砍或者被删减,让语言类节目的演员遭遇着困境,如今审核的收紧,也让郭德纲受到了影响,天津卫视的相声春晚上,郭德纲仅仅在最后的戏曲表演中露了脸,但还是远景戏装,很难看清脸,认出他。

而如今卢鑫的节目被砍,一句话让所有演员都深有感触。

电视台不是你想演啥就能演,不管你如何卖力,最终能否播出,是否播出完整,都由不得你,而你要想有着更好的表演,就要听从安排, 而不是为所欲为。最终让这样的传统艺术项目受到的束缚越来越大。


姜昆和戴志诚表演的相声看似高级,但是却不好笑,也老套,而且在2020年的广东春晚上他们也表演过,当然这更是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段子,可是如今依然在重复,而不是突破创新,创新难吗,其实也并不难,可是创新的困境有时不仅仅在于演员是否努力,而在于环境是否允许你创新。


另外就是首登春晚的脱口秀更是让人一言难尽。脱口秀在这两年可谓大火,才让它如今有机会登上春晚的舞台,可是当大张伟、王勉在那自嗨尬演时,所有观众都愣住了,这就是脱口秀吗?

《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上的那些节目自然不可能出现在春晚,而春晚上的脱口秀各种吐槽讽刺不犀利,都是软绵无力,甚至闭口不谈,都是主旋律正能量,这是对脱口秀的羞辱。失去了内核精髓,最终让大张伟王勉有着极具语言天赋的人变得如此拉胯。

难道他们不想表演真正的脱口秀吗?

自然不是,或许从一开始脱口秀被选中之时,就已经选好了主题与内容,而对于演员们来说只需要表演出来就行了,其它的概不能乱动。从更大范围看,这对于脱口秀行业是不利的。


春晚舞台上的语言类节目,早已失去了自身的魅力,背负着巨大的重任,要承担起一定的导向宣传作用,而不是为所欲为。所以要有着说教、要有着普及,而不是揭露讽刺,即使要去批判,结尾也一定要是和谐的,所有小品都是大团圆大圆满的结局,有时一个这样的结尾会毁了整个作品。

这个时代不缺少优秀的作品,也不缺少优秀的演员。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是这些演员这些节目是很难登上春晚的。自然让大众误以为如今的喜剧不行了,春晚不好笑了,而是要遭受着一轮又一轮的被说教被感动。甚至一些节目将过往的进行简单翻新,有时直接照搬,这样怎么能让人笑。


笑在如今是越来越难了,被生活工作所重压,即使想要在合家欢的日子,看个节目畅怀大笑一番,但是最终还是笑不成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清平脱口秀2019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