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去世纪琥珀博物馆近还是南山博物馆近?

  北山开化禅寺简称北山寺,位于今泰州招贤桥东、扬州路北侧,泰州肉联厂设此。古名“开化院”、“独佛寺”,至北宋嘉祐八年(1063)始用今名。根据清顺治八年(1651)知州钱履吉《泰州重修北山开化禅寺碑记》记载,此寺改名“北山”,是因海陵城北地势低下,取此名以“阜地气,壮郡形”。


  寺初为唐宝历元年(825)王屋禅师所创建。寺宇建筑宏伟,佛殿高大,并建有百尺高塔及百口水井,卓锡泉即是其中之一。
  南宋建炎、绍兴年间,金兵南侵,寺内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百尺高塔毁于战火,百口水井仅剩卓锡一泉。淳熙年间,子廉来任住持,芟除草莽,重建佛殿及法堂,寺貌恢复旧观。子廉圆寂后,寺院复趋衰落,乃至默默无闻。从清朝《泰州志》上看,在元、明两代近四百年中,仅有明弘治年间重铸铜钟和明天启六年(1626)重建大雄宝殿二事的记载。
  清顺治四年(1647)冬,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冰怀禅师受古林院(遗址在今五巷内教工宿舍)聘来泰州,第二年又受地方官绅及居士聘,任北山寺住持。他矢志整修寺院,当年建成殿宇,塑好佛像,第三年建成方丈寮屋,第四年又建成天王殿,并着手建斋堂、香积井。顺治八年(1651)受四明(今浙江宁波市)官绅聘,离泰州时特留徒子古药将未竟工程续成。顺治十八年(1661)邑人俞钎、余铎、王孙骠等铸铁钮铜钟,钟上镌有阳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部及梵文字咒(铜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康熙初,俞钎又在大雄宝殿后兴建大悲楼。楼基高达四尺,左右且有耳楼,用楠木建成,十分壮丽。楼下悬回龙边框、青地金字的康熙御笔“法律禅”三字匾额。楼在嘉庆年间又曾修葺一次。道光年间,此寺复又衰落。咸丰元年(1851),德山禅师朝山途中路过泰州,见此寺荒芜,不胜慨叹,便留在寺内,募款修旧兴废,并请书法家吴熙载篆书“北山开化禅寺”门额。经过几年惨淡经营,寺貌又焕然一新。以后的北山寺僧尊他为中兴祖师。光绪四年(1878),住持僧如松又加扩建。从此,此寺楼殿巍峨,寮屋栉比,成为规模仅次于光孝寺的泰州佛教八大丛林之一。
  民国初,此寺殿宇仍极雄伟庄严,中轴线上,头殿、二殿、大雄宝殿及大悲楼四进顺序耸立。所供佛像也很高大,头殿中央,南向有弥勒佛像,北向有韦驮像,左右两侧有四大天王像;弥勒佛像特别魁梧,泰州地方曾流传过“北山寺的弥勒佛像抬不进城”的说法。二殿前左右有高大的钟鼓楼,殿中独供关帝像。因此曾有人说此寺原为关帝庙。大雄宝殿檐下悬有“香光法宝”匾额,殿中除供阿弥陀佛等三尊大佛像及十八尊罗汉像外,还在阿弥陀佛像前供多宝佛像。传说殿中原只供多宝佛像,因而有“独佛寺”的称谓。大悲楼中供大慈大悲观世音像,楼即因此得名。
  据南亭自传中述及,当年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智光老和尚,曾在北山寺中掩关攻读华严三年,称为华严座主的应慈老和尚常常在北山寺小住。南亭和尚本人也亦在北山寺居住多年,后来至光孝寺任住持。
  南山教寺又名南山寺,位于今鼓楼路西侧水泥制品厂内。它始建于唐朝乾符三年(876),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初建时名为“护国寺”,宋治平元年改名“资福禅院”,政和七年改名“神霄玉清万寿宫”,建炎元年复为僧庙,名“资福禅寺”,淳熙十年毁,绍熙间重建,嘉定中立戒坛,元至正二十四年僧主僖重修,明代为祝圣道场,且设僧正司,永乐十八年铸钟,崇祯五年重建塔。
  南山教寺多次改名,使我们了解了此寺经历了佛教――道教――佛教的转变历程。人们通常称它“南山寺”,是因为此寺的位置在州城的东南方,至于何以称为“南山教寺”,则有人说是在宋朝嘉定时寺内立戒台,传的是终南山白泉寺僧道宣创立的南山宗教法,即律宗,故名“南山教寺”。



  南山寺的规模,清光绪以前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光绪《泰州志》有南山寺图一幅,为我们描绘了当时南山寺的概况:寺坐北朝南,前是三个圈门的山门殿,中为前殿,后有大雄宝殿,殿西侧为僧寮客舍及附属用房,建筑结构紧凑。山门殿南是市河,再南边是城墙和护城河,寺庙地势高敞,环境开阔。
  现在的南山寺只存有大雄宝殿及几间附属房屋。大雄宝殿庑殿重檐,楠木金柱,内、外柱等高,脊桁下用叉手,沿袭元以前建筑手法,斗拱系明式做法,天花上用草栿作,梁枋上彩绘二龙戏珠和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以及多种动、植物图案,(木攀)间枋下有明天顺、清道光及一九五七年修建的文字记载。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筒瓦、瓦头和滴水为龙凤图案。从整个大殿建筑形式看,保留明代中期建筑特色。而其屋面继承了唐代的建筑手法。庑殿重檐的屋面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属最高等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的主要大殿,表示特别隆重。泰州南山寺大雄宝殿庑殿重檐的屋顶和北京的“太和殿”、山东的“岱庙”,属于同一类型,目前江苏只有苏州的文庙和泰州的南山寺是这种形式的古建筑。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和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教授来泰州考察时,曾南山寺大雄宝殿评价极高。
  在我国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在泰州建这种庙宇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的。隋、唐时代是我国佛教的全盛时期。公元八七三年,唐懿宗兴起了唐代第三次崇佛高潮,在长安举行了一次迎佛骨的活动。当时的唐王朝已是统治不稳,危机四伏,处于黄巢大起义的前夜。泰州南山寺就是在这次崇佛高潮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八七六年建成的。
  南山寺附近,在历史上曾有不少建筑。寺东南有文峰塔,东北边是学宫,往东去是文昌阁和望海楼,西边是拥有六十余间(座)亭、台、楼、阁、轩、廊的贡院。这里曾是古泰州的文化中心。可是,沧海桑田,昔日南山寺周围的建筑,今天几乎都寻无踪迹。唯有南山寺大雄宝殿,虽经千年风雨,至今仍翘角飞檐,巍然屹立。它是我国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是古城海陵文明历史的见证。笔者最近巧遇张家港市佛教协会会长、韩山寺住持清希大和尚时,老人家介绍了他曾在南山教寺出家以及有关南山寺的一些故事。
  南山寺大雄宝殿于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管会和南京博物院多次来人察看,对此殿十分重视。2003年,政府拨专款将大雄宝殿重新修建,现已美轮美奂。
  随着社会的前进,经济的繁荣,南山寺大雄宝殿将越来越显得珍贵,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西山寺,又称西山白云寺,坐落在今江苏省泰州中学初中部大院内东部。传说此寺原名“报国庵”,始建于南宋。明崇祯五年(1632)僧方志重建后,改名“西山报国禅寺”。清咸丰年间(1851-1861)住持僧德贤扩建后,始用今名。



  关于西山寺改名“西山白云寺”的原因,泰州地方上有这么一段神奇的传说:住持僧德贤经几年含辛茹苦,把寺宇建好后,就闭关修道,日夜坐禅。一天夜里,他忽然看到有一道白光从大雄宝殿西边的一口古井里闪出,直向天空射去。他见了很觉惊奇。为弄个明白,他第二天就着人下井打捞,竟然从井中捞出了一尊石佛。他认为这是石佛显灵,当即十分虔诚地把石佛供奉到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前的香案上。自此以后,每到深夜时,他都看到有一朵白云从寺里石佛那儿飘向寺外,在寺宇上空悠悠荡荡。于是,他就把寺名改成“西山白云寺”,并给自己取了个“白云头陀”的别号。当然传说归传说,不可全信,但僧德贤扩建寺宇,并在其中坐关修道,泰州志书中都有明确记载,是确有其事的。
  寺的主体建筑是前殿和大雄宝殿。殿宇虽是硬山屋顶,没有重檐斗拱,也不是雕梁画栋,但也还雄伟庄严。殿中佛像法身魁伟,雕塑精致。大雄宝殿左前角架悬的大铜钟是清顺治八年(1651)通州刘田等铸造,上有《金刚经》全部,为僧明 手书,由李大观与吴从聘镌刻。此钟含金量之多为泰州各寺之冠。前殿中供奉的弥勒佛像头上戴有毗卢帽,与他寺不同。殿内东部耸立着一座明弘治四年(1491)所造、高近殿顶的九层木结构宝塔,每层八面塔门中均有金饰精雕佛像。此外,寺里还藏有一尊二尺多高的玉佛。据寺僧说,此玉佛是由缅甸国请来。
  由于此寺有不同平凡的铜钟,有不露天的佛宝塔,有头戴毗卢帽的弥勒佛。所以,远近闻名,很能吸引人,前来进香、游览的一年四季络绎不绝。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设此寺内。民国二十八年(1939),新四军挺进纵队进驻苏北,陈毅司令员来泰州,与该部总指挥李明扬等协商团结抗日大计时,曾亲临此寺。
  1949年,该寺住持为松林法师,1984年后松林法师任光孝寺监院,后任住持。该寺殿宇保存较好,近年修建后,部分由省泰州中学初中部使用,大殿等建筑改为新四军东进谈判纪念馆。
  东山寺旧名“东山长乐教寺”,又名“东明寺”和“东禅寺”,始建于唐大中年间(847-859)。寺址本在东门外迎春桥东北土山庄(今东郊乡鲍坝村)徐家山子处。明嘉靖十二年(1533)邑人保定知府徐嵩、南京都察院照磨徐岱兄弟认为风水好,出钱十万买寺址,作为他们父母――工部右侍郎徐蕃夫妇的墓地,从此寺院就建到原址之南约二百米的地方。1978年,寺屋拆除,于其址建仓库。
  东山寺原有殿宇和寮屋、庑厢三十三间,寺前西南角过去有水井一口,名“廉贞”,志书说是泰州古七星井之一,已湮没几十年了。1949年在此寺任住持的天源尚能指出井址所在。东山寺主体建筑有山门殿、大雄宝殿和张王殿,规模虽不大,却也远近闻名。它出名的原因有三:一因历史悠久而出名。从唐代建寺以来,已历千年。二因州官每年来寺而出名。先农坛离此寺不远,过去每年立春前一天,州官到先农坛行迎春仪式后,必来此寺休憩,然后打道还衙。三因寺有张王像和迎张王会而出名。寺内张王殿供有张王像,清初每年在张王过生日时,要抬起张王像举办迎张王会。这样,东山寺就为方圆几十里内的人们所熟知了。
  张王就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的张士诚。他是泰州白驹场(今大丰)人,本与士义、士德、士信诸弟以操舟运盐为业,平日轻财好施,受人尊敬。元至正十三年(1353)五月,率诸弟及盐民十八人起义,攻取泰州,随后攻取兴化、高邮等地,次年于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建元天佑,又渡江攻下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至正十六年(1356)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继后又继续扩大土地,至正二十三年(1363)称吴王。至正二十七年(1367)秋,朱元璋军队攻破平江,张士诚被俘,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自缢而死。
  在元王朝统治下的泰州,和全国各地一样,老百姓遭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张士诚的起义军进入泰州城以后,对地方秋毫无犯,老百姓得见天日,对张十分感激和敬爱。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闰十月,朱元璋军队打进泰州城后,把当时最富庶的城南地区、最热闹的东西门大街烧得一干二净,老百姓非常痛心,因此对张士诚就更加怀念和尊敬了。
  寺内张王殿供有两尊张王像。前一尊龙目海口,头戴乌巾,身服龙衣,腰系玉带,脚着靴履,手执纸扇,雄姿轩昂。此像在迎张王会时用,称作“行坛”。后一尊在砖台上,为金身像,容貌和前一尊相同,称作“住坛”。在像龛左右悬有对联一副:
  国士无双,护南国山河之界
  英雄第一,增东山俎豆之馨
  据说,这副对联是清末本邑老秀才朱光斗所撰,既歌颂了张王的功绩,也表达了泰州老百姓对张王的崇敬。
  在明王朝统治时期,泰州老百姓是不可能塑张王像崇祀张王的。泰州之有张王像和张王殿,应当是在明王朝灭亡以后。清邑人夏荃在《退庵笔记?东山寺》一文中曾述及此事。文中说:
  曾在邑人张符骧(字良御,号海房,康熙六十年进士)撰的《吴王传》中看到:“明亡,邑有客姑苏(苏州)者,王示梦曰:‘我思返故乡’。客求得其像以归,奉于州之(虫八)蜡庙(故址即后来城南宝带小学)”。后特去访问,而王像已不在。因而怀疑东山寺的张王像,可能是从(虫八)蜡庙移来的。
  如果这样,则东山寺有张王像和张王殿的时间,将是在清康熙朝之后。
  雨声寺曾为泰州八大丛林之一,始建于明代,至少有三百年以上历史。位于泰州城区西北郊,现九龙镇新引江河以西,目前泰州到兴化的公路正由其旁经过。
  寺的规模可观。据有关记载,盛时有屋九十九间。中轴线前后三进,均为五开间。头进是天王殿,迎门为大腹弥陀佛,身后北向供韦驮菩萨像。中进是大雄宝殿,巍峨庄严。内供大佛三尊,两旁列十八罗汉塑像。三尊大佛身后面北为三大士塑像。观音大士居中,文殊、普贤分列左右。后进为藏经楼,中供千手观音。所有佛像雕塑均极生动。大雄宝殿两侧有左右厢屋多间。中轴线之东西又各有前后三进。东进最后有戒台,西进最后为方丈室。
  明代开山祖师雷吼禅师、清雍正初年高僧济生和尚都是该寺历史上的知名僧人。济生字元度,号万竹山人。原为科第出身,后弃俗入空门,初卓锡于杭州灵隐寺,后来雨声寺做住持。济生善书法,工诗词,遗墨为中外所珍藏。每有游感,能触目成诗。至今九龙镇尚流传其诗:
  手把青秧插绿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解放初期,新华印刷厂曾短期设于该寺,后区政府又曾设于此,再以后则改建为泰西中学。寺院殿堂逐年拆去改建为校舍。泰西中学南迁后,该地新成立“雨声中学”,将寺名保存下来。目前该校中尚可见到的雨声寺遗物有三:一为石刻“古雨声禅寺”门额,今嵌于学校宣传廊壁上;一为数百年古槐一株;一为白石舍利塔基一座。
  据台北华严莲社董事长、光孝寺第十七代传人成一长老回忆,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光孝寺读书时,写的第一篇作文就是《春游雨声寺》,此文还曾在当时泰州《江东报》上发表。
  觉正寺位于城北东坝东(今东进路东段北侧),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僧祖敏募集,有“东城佛地”一说,称觉胤寺,后该改称觉正寺。清雍正()时寺已颓败,住持云如募修一新,有山门、大殿、二殿、僧寮斋舍等50间,并在寺后建普同塔,捡埋露骨。也就在雍正年间,住持云如和尚圆寂,三年后准备火化,启龛视之跏跌枯坐,颜色如生,远近惊为神,装金供奉于大殿东侧神龛内,穿一身著黄色袈裟闭目垂眉,面庞瘦削。这就是远近皆知的觉正寺“肉身菩萨”。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排运的《海陵竹枝词》中有专门描述觉正寺的“肉身菩萨”的诗句,诗曰:
  慈悲佛力本无边 ,苦行修持道力坚。觉正寺中参老衲,金身原是肉飞仙。
  诗中说的就是这位道行清高的云如和尚。还有一首竹枝词写到:
  经冬厂赈一齐开,远近穷黎一行来。棉裤棉衣能更送,蒙他鲍叔肯轻财。
  说的是清嘉庆年间(),泰州闹水荒,扬州绅商鲍有恒来泰州,设立赈厂二处,一处在光孝寺,另一处就在觉正寺。可见觉正寺在泰州寺庙中的地位了。
  道光十六年(1836)该寺住持僧松泉在寺前建有一座文昌阁。同治五年(1866)秋被雷电击毁。
  1949年前后,觉正寺内驻扎军队。据程兆瑞《忆泰州解放》一文中记述:“1949年1月22日上午10时,一分区三团由觉正寺和东门分两路入城,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1949年该寺住持为善远法师。文革期间,寺内珍藏的“肉身菩萨”与寺藏物品全部焚毁。后来殿宇改由玻璃厂改为厂房使用,现由房屋公司开发成为“黄金家园”住宅小区。
  松林庵位于泰州城内乌巷南首,遗址即今鼓楼路小学。庵中原有古树一株,前人一直称为“六朝松”,见于文字记载的,多数说是柏树。如清嘉庆年间李保泰就著有《松林庵古柏记》一文。也有人说它是桧树,如明代胡海平就认为“此树有叶无鳞,柏叶松身,非松非柏,实为桧。”但沿民间习惯名之为松。此松冠已“六朝”二字,当是泛指,极言其年代久远。《古柏记》中说到“寺僧言,昔有人寓此,夜窃其下琥珀去”。琥珀是松柏树脂的化石,由此可以推断,此松约有千年高龄。清咸丰、同治年间,王广业则认定此松原是宋初查太常(盛)家盆景,具体点明了它的来历。不论这些说法的真实性如何,此松生长约有千年,是可以肯定的。
  此松不仅树龄国内罕见,它的特殊形态亦为世上所少有。它既不同于山东泰山六朝松的参天拔地,又不同于苏州光福司徒柏的古怪清奇,它宛如一株巨大无棚的、经过园艺师精心剪扎成功的盆景。《古柏记》这样描述:
  古柏甚异,高不出檐,行人虽日过 外不之见。……根围三尺许,两枝交络穿穴出土后悬干无皮,斜出西南四、五尺,即逆折东北行,压其上,层层回曲,向上作偃盖。又一枝斜出西北稍高,折而东,亦向上作偃盖。交柯杂沓,宛转拿 如蛇初蜕,如蚓方结,无可拟壮。



  根据这一段文字记载,可以清楚地得知古松的概况。笔者曾收藏一幅照片,是祖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在松林庵拍摄的。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该树有双根虬结在一起,一出地面就盘绕曲折,千姿万态,娇若游龙。它不象一般的柏有一根高高的直干,盘旋屈曲的枝条高不过檐就向四面八方伸展,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形松盖,直径达二十米。因为枝干伸展平铺 ,下面不得不用三、四十根圆木柱参差错落地支撑起来。
  一九三六年,庵僧募款将殿堂全部拆迁到庵东,并于古松四周兴建回廊,供游人沿廊环行,从不同角度来欣赏“六朝松”的姿态。回廊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角建有四座六角形飞檐翘角的小亭,供人游。历代文人对松林庵有不少记述,比如李蔷的《古松记》、缪善夫的《松影庵记》等。至于题咏诗词楹联就更多了。李极仙曾有《松林古柏歌》:
  老树化龙龙化柏,矫如蛰龙压土石。巨灵怒攫拏上天,拔地才能去丈尺。天生神物若未收,地与成型地犹惜。下取时惊飞电红,来从或有片云白。势纵南北横西东,蜿蜒屈曲蟠林宫。左翼右翼怒欲奋,地祗不许腾高空。世间树林尽薄植,百年使欲乘云风。泰山之封不足贵,争向天地矜微功。大厦会须采梁栋,非材贬弃我独重。根株辛免斤斧戕,柯叶恒将日月送。不忧文梓为青牛,应有赤松驾彩凤。弄汝狡狯全汝形。臃肿屈曲世无用。
  海陵竹枝词中也有描绘:
  城南小寺霭清阴,胜迹春来结伴寻。三尺矮松根百尺,时闻风雨作龙吟。
  可见其胜迹一斑。庵殿、小亭悬有楹联多副,如:
  老衲方知,是从初地栽培根本
  游人到此,请于斯处领略风涛
  大地满征尘,且偷半日清闲,荒寺眠云寻鹤梦
  孤松留胜迹,欲问六朝兴废,怒涛卷雨作龙吟
  由此见来,这株六朝古松曾激起多少文人骚客的雅兴逸致,为平凡的生活平添了几多诗意闲情。
  可惜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这株珍贵树木迭遭折磨,伤及根本,延至五十年代初,终于枯死。据附近居民反映,松死原因主要是战争期间,军队占驻庵内,在松下养马,啃坏枝干,尿毒松根,加以邻近县所谓“流亡人员”又曾聚集庵内,在松下为炊,熏灼污染,致使古松直接和间接受到损伤,逐渐凋萎。现枯干一截尚在,假植在泰山公园盆景园大盆景内。睹物思古,痛何以堪!
  松林庵门侧原有二石鼓,系用黄杨木雕成,为清雍正时泰州巡盐分司、金石书画家高风翰所制。镂刻精工,乍视与石制无异,现藏泰州博物馆。
  陈庵坐落在泰州东门大街,现迎春路东段,原是明代陈氏的家庵。在佛教比较盛行的中国,此类家庵,各地比比皆是,实在不足为奇。然而,陈庵有幸于清康熙二十七、八年之间()住进了一位蜚声文坛的大戏曲家孔尚任,陈庵也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了。



  孔尚任号东塘,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原任小学官国子监博士,官七品。康熙二十五年秋出任副钦差,莅泰治水。他在《陈庵记》中说:“有司为予安公廨,供张衾裯、饮食盥洗之具无不全,旬日之间,数易以新者。”可见开始时地方官对他关怀备至。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对治水方针“庙堂之上,议论龃鼯”,河工乃罢,“同事之官,或归田、或散、或亡”,独孔尚任留守,进退维谷。对地方官来说,此时之钦差已失去利用价值,无恭维之必要,对他就换了一副面孔,于是“渐而怠焉,于其敝也,始易之,渐而厌焉,虽敝亦不复易矣;渐而恶焉,凡所安之公 ,及供张之具,新者敝者悉夺以去。予茫茫无所之,乃就居此庵。”东塘博士竟无安身之地,可谓惨矣。但坏事常会引出好的结果来。孔氏穷极无聊,生活无着,常向俞锦泉借米度日,三餐不全。但时间倒充裕了,就为他写那部脍炙人口的《桃花扇》提供了极好的时间条件和创作契机。
  上面提到的有司,就是《施公案》中的主人公施世纶。当时施正在泰州任州官。孔初来时,施请他寓居州署,待若上宾,谁料后来竟六亲不认,这个被人誉为“包龙图再世”的大清官,却是个势利小人。东塘先生借写《陈庵记》消胸中之块垒,却为我们留下了生动的历史资料。
  陈庵虽住过大文人孔博士,并无多少人关心它。一百多年后的道光年间,泰州有个文人夏荃根据孔氏《陈庵记》寻访陈庵。因年深日久,“鲜有知者”。这位夏老先生“乃遍探南城古刹”,才知道陈庵一名曰“藏经禅院”,寻踪而至,面目全非。《陈庵记》中所载楼房,已不复存在。“大门屋三楹,即楼架所改,昔为陈家庵,今为十方庙矣。”“欲求昔年楼基榜额,如记所云,故井遗灶,……均不可得。”引起夏氏不胜沧桑之感。他说道:“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特祥说之,俾后之过地者,知为名流旧馆,未始非斯庵之幸也。”
  夏氏是有远见的。但在夏之后一百多年,陈庵又湮没无闻。直至1980年文物普查时,泰州博物馆的同志才又根据夏氏《退庵笔记》关于寻访陈庵的记载,找到了陈庵的故址。今日的陈庵对照夏氏之所载,又有了大的变化。参天的银杏已夭,殿上佛像也踪影全无,但门庭依旧,明代建筑风貌依稀可辨,犹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2002年,泰州二中的领导在学校百年校庆之际,特在校园内复建了陈庵旧貌,在现代化的校园之中安住一座古色古香小院落,却别有一番雅韵。
  寿胜寺,又名古寿胜禅寺,坐落于长江岸边的柴墟古镇现高港区。寺庙始建于宋淳熙十年(1183),距今有八百多年历史,系由当时高僧心融费十数载募捐建成,后又由德纯、省机等数代僧人进一步完善扩建,使得寺庙日益鼎盛。寺庙占地曾一度达到百余亩,常住僧人三百余众,其规模之大,香火之盛,在柴墟周边地区首屈一指,成为自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前泰州所属范围内“十四大丛林”之一。



  史载,寿胜寺建筑独具匠心,布局井然有序,构思奇巧,错落有致,是一建筑艺术的殿堂。当时寺内建有寺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方丈室、禅室、斋堂、明储巏读书处、读书台等建筑,这些众多的楼阁殿堂,又有若干回廊连接周旋,前后可通达,左右可出入,前后左右临此望彼,即使是雨天气,也可来可往,实在是巧妙之极。再加之寺院内古树参天,绿树掩映,石板砌路,通道相连,宽畅的庭院,大片的绿地,衬托着前后相连的楼台殿宇,整个寺院建筑浑然一体,蔚为壮观。
  史载,寿胜寺的塑像造型奇巧,雕刻精湛,又是一座雕塑艺术的殿堂。当时寺内分别供奉着四大金刚、哼哈二将、弥勒、十八罗汉、释迦牟尼、观世音等众多的塑像。这些塑像均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份、塑造刻化出迥然不同的神采风貌,而且个个造型优美,体态丰满,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它们其中或双膝盘坐,或袒胸露腹,或持禅杖,或挥禅帚,或目光前视,或俯首沉思,无不忘情物外,意境天然,真乃是雕塑工巧,神采飞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寺内钟楼的铜钟。此钟青铜铸就,一人多高,周三人合围,外壁上刻“古寿胜禅寺”正楷大字,内壁上刻全文《金刚经》,造型精美,古朴庄重,偶一撞击,其声音洪亮激越,延绵数里而久响不绝,成为当时柴墟一景。每日晨曦时分,寿胜寺僧众诵经之时,古殿内香烟缭绕,浑厚的钟声飘荡在古镇上空,清越深远,悠久回长,其情其景,恍若仙景。无怪乎柴墟文人形容其钟声曰:“寿胜钟声,如云雷奇古,波磔飞动,扪之有棱,绝也!”相传铜钟为寿胜寺开创之初,数代僧人费时数十载,四处化缘募得铜钱熔化铸成,游人香客每每至此常用手掌击钟,能消除烦恼、保佑平安、逢凶化吉,十分灵验,成为寺中一绝。
  旧时柴墟曾一度是泰兴县治的所在地,历史上一直是天然良港与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文人骚客,多会于此,闻寿胜钟声又无不慕名到寺中一游。他们或把酒临风高歌低吟,或凝神思虑挥笔疾书,写下许多瑰丽的诗篇,留下永久动人的佳话。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明代泰州名儒储巏了。
  储巏是明代是中叶泰州人,字静夫,生于公元1457年,卒于公元1513年。他自幼聪明好学,5岁能背诵诗文,9岁能写文章,时称神童。他27岁乡试第一,次年会试第一,明成化年间殿试二甲第一,高中进士,从此走上仕途。他在任为官清正,办事一丝不苟,直至卒于任上。
  储巏少时对寿胜寺情有独钟,长期于寺中读书。寺院内四季古木森森,深遂幽静,景色宜人,殿宇楼台、雕梁画栋,掩映万树丛中,寺中“寿胜疏钟”又是著名的柴墟八景之一,因此,储巏长期在寿胜寺清幽自然环境中苦心孤诣、潜心发奋,以求来日博得一个功名为国家社稷出力也就不足为奇。据传也正因为储 与柴墟寿胜寺的这段情节,加之他一贯坚持的谦虚为本,严谨治学的风格,故他利用“才虚学浅”之意的谐音取自己大号曰:“柴墟”,日后其著作文集也取名《柴墟文集》。他在在寿胜寺的这段读书生涯,在其初到寺庙时,所题《宿口岸寺次壁间韵》诗中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其诗曰:
  古刹初留宿,平生漫好奇。
  贝经翻旧叶,只树倚高枝。
  月伴枯禅坐,秋欺病客肢。
  清光不相负,此结一题诗。
  每年三、四月间,是柴墟风景最佳时,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田野郊外四处林木葱茏,翠绿生烟,溪水野渡,渔夫泛舟,一派春天绝妙的景致。居于寺中的储 也不甘寂寞,时常走出寺院,和柴墟的文人好友一起仿古人兰亭修禊活动,互相饮酒畅谈,并以某一命题轮流即席赋诗,抒发人生理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一日他们以桌上长江时鲜鲥鱼为题,别人诗中皆对鲥鱼的色香味美进行刻意描写和赞美,而轮到储 时他却另辟蹊径,由鲥鱼鲜美转而联想到自己的时时反省,刻刻不忘自己的功名未成,对社稷未有贡献,愧对平生。全诗借物生情,托物言志,不落俗套。其诗曰:
  江南四月笋蒲青,海鲜时鲜亦有声。
  玉骨箸横犀角细,素鳞盘映水晶明。
  官船载去唯充荐,渔网遮来不管征。
  此日尝新增感慨,野人芹曝愧平生。
  储巏后来高中进士,离开寿胜寺赴任朝廷命官直至卒于任上。此后若干年间,为了纪念缅怀这位儒学大家,柴墟及各地文人常常至寿胜寺储巏昔日读书之处,踏访胜迹,集会赋诗,凭吊寄怀。
  诗韵伴着钟声,钟声不离诗韵。寿胜寺作为柴墟地区最大的寺庙,它已不仅是一座传经诵教的庙宇,而且更是一座建筑艺术的殿堂、雕塑艺术的殿堂、文学艺术的殿堂。虽然寺庙已于1945年毁于战火不复存在,但是数百年来那弥漫寺庙院宇的诗韵钟声,却能穿越历史的时空,飘荡在柴墟人民心中,千古不绝,让柴墟人民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来自久远的温馨感受和怀古的情怀。
  都天庙又称都天行宫在城内西仓桥东引北侧,坐北朝南,西监南官河,北近泰州船闸,因该庙是“都天菩萨”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所以称为“都天行宫”,又称“都天庙”。庙中所供神像为唐开元未安禄山叛乱时死守睢阳、城破不屈而死的大将张巡,被尊为“都天菩萨”。
  都天行宫系清康熙三、四(1664-1665)年间,就社稷坛旧址所建,光绪二年(1876)、民国二十二(1933)先后重修,主体庙宇,具清代建筑特色。
  据原居庙里的洪学和尚生前回忆,以及其徒云江和尚反映,以前都天行宫前有广场,东西竖立旗杆各一根。庙门口有五级台阶,两边有石狮一对,有石鼓一对。大殿中玻璃龛内供都天菩萨贴金塑像一尊,身穿袍服,气宇轩昂。龛旁有对联一副:
  大德实生成,跻斯民於仁寿;
  慈心通造化,拯下土之灾禄。
  龛上还有象征儒、释、道三家的三座塑像。殿中悬有李鸿章写的《江淮保障》匾。此外,还有《忧国忧民》、《圣寿无疆》等匾额。殿内两侧塑有张巡部将像,龛后有韦驮像一座,面目威武。后楼上中间左有青脸都天菩萨手执折扇的坐像右有粉脸戴凤冠的都天娘娘坐像。还有二十个宫娥彩女像侍立两侧。楼上东房间是寝室,有两滴水雕刻海棉床、帐子、被褥等生活用品,还有四个宫娥彩女塑像。楼西房间存放藏经。
  现存都天行宫,南北长十余间,东西宽五间。其山门殿、大殿、后殿建筑在一条线上。山门殿为楼屋间,上下两层,东西五间,下层中砖圈拱门,两旁石鼓。门上部有砖雕,并嵌《都天行宫》石额一块。进山门,其相连有两屋戏台一座,翘角飞檐,小巧得体。台下有屏门,平时关闭,香期中打开,兼作通道。这种清初式样的古戏台,在江苏极为少见。戏台北为庭院,左右各有厢楼七间。再向里就是三开间的大殿。殿中立六根要柱,显得开阔。大殿后是五开间的后楼,左右有厢楼连接,中有小天井。解放后,除了该庙庭院中建仓库一座和东厢楼拆除外,其余殿宇尚存。庙东还高大银杏树两株,为这座庙宇增添了幽静气氛。现该寺庙旧址已作为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准备修葺,作为文物开放。
  泰山行宫因祀泰山神女而得名。宫址即城内五一路中段北侧毗邻光孝寺。明代称淮提庵(见《泰州志》),清代改称祐生祠,又名泰山庙,俗称奶奶庙,后改名泰山行宫,民国十七年(1928)废泰山行宫名,复称古淮提庵。该庙很始建于何朝,史书未载。据庙中第十代尼僧讲:“建庙很早,可能先于光孝寺。开始是道士庙,而后改成和尚庙,最后改成尼姑庙。”泰山行宫前曾有铜炉,炉身刻有“大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六月江南泰州东台场人卢世德等施奶奶庙神前供奉”字样。又据说庙中曾有一古银杏树,树身三人合抱,乃千年以上古树。由此可见,该庙在明代以前就已建成,明代成为尼姑庙。
  泰山行宫有山门殿五间,中三间连通,两侧塑哼哈二将神像。通过天井进入二殿,殿中央供奉着开口常笑、大腹便便的弥勒佛和三面千手观世音像,两侧塑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彩塑道士群像。过二殿,进入大殿,殿宇巍峨,金碧辉煌,端庄秀丽的泰山神女铜坐像供奉在殿中央。神女像前还供着木质装金的天后圣母娘娘像。殿前有古柏和右银杏各一株。殿侧有素心梅一株。庙内东侧有屋八间、厅屋三间。西侧有厢屋七间、厅屋三间、厨房三间。


  庙中殿宇古朴雄伟,结构精巧,飞檐串角,歇山重檐,颇具南方建筑风格,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现除二殿迁建于泰山公园外没存大殿一座、山门殿五间、东厢屋八间、厅屋两间。
  庙中大殿供奉神女像说法不一:有说是黄飞虎的三个妻子,名金霄、银霄、碧霄的;有说是赵公明的三个女儿,统称三霄娘娘的。黄飞虎和赵公明是《封演义》作者塑造的人物,且书中黄飞虎只有一个妻子,赵公明有三个妹妹即云霄、碧霄、琼霄。这两种说法均不可信。清代夏退庵在其《退庵笔记》中写道:“西桥西有泰山行宫,俗称奶奶庙,莫详其义。有云泰山碧霞元君,则日:顶上奶奶。清口之惠济祠,日奶奶庙。他处凡元君行宫皆以奶奶称之。”又据《辞》条:“西晋时即有泰山神女的传说。宋真宗东封,命于泰山巅建昭应祠,封天仙女碧霞元君,明清祠名改称碧霞灵应宫。《山东考古录》也有记述:“碧霞元君封号,虽自宋时,而泰山神女合拱处有说西晋已有之。”再从庙中三尊铜像来看,均系宫装打扮,两手圭的长方形孔的痕迹,端坐的姿势是朝観的样子,中为神女像,旁两像当侍女。故庙中所祀者应为碧霞元君。



  泰山行宫原有一座沉香雕塑的观音像,在“文革”中被抄没,至今下落不明。该宫大殿仍幸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最大琥珀博物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