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中问本是什么意思?

你玩过剧本杀吗?从登陆热门综艺到成为现象级线下社交活动,从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实体店到与文旅、民宿业融合——作为当下最火爆、年轻人最爱玩的娱乐方式之一。最近很火的电影宣传时,预告片里也是大大的五个红字“真正的剧本杀”。那么,究竟剧本杀是什么意思怎么玩?《扬名立万》是“真正的剧本杀”吗?

剧本杀是什么意思怎么玩

剧本杀”是一种在欧美非常流行的聚会游戏。一名宾客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秘密扮演凶手的角色,而其他宾客作为玩家需要通过调查和推理寻找出凶手。 “剧本杀”近些年才和其他线下游戏一起在国内受到关注,获得了一批爱好者。

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游戏剧本,如《老槐树》《山河故人》也在不断产出中。 《我是大侦探》、《明星大侦探》和《极限挑战》第四季“古画疑云”等综艺都借鉴采用了“剧本杀”的游戏模式。

基本流程:玩家选择好想要扮演的角色,阅读故事背景和人物剧本。玩家以游戏中的身份互相自我介绍。把自己剧本中的信息以发问、闲聊等方式透露给其他玩家(关键信息可隐瞒)。搜取案件线索,然后进行讨论,共两轮。最后指证凶手,并给出动机和作案手法,之后公布真相。

《扬名立万》是“真正的剧本杀”吗

小了。格局小了。或许宣传是想蹭“剧本杀”的热度,但显然这种时代潮流下的娱乐产物,完全不足以概括作品的内核,简单地说《扬名立万》是“剧本杀”电影,太窄了,也有些不尊重电影。

《扬名立万》的故事设定简单而清晰,一群人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聚在一起想将一桩轰动的大案改编成电影。亮点在于,制片人将大案的凶手请到了现场担当顾问,且讨论剧本的地方正是当初的案发现场。讨论的过程中,众人发现事情压根不像当初警察盖棺定论的那般,真相背后还另藏着一个惊人的故事。

《扬名立万》的悬疑说不上多么烧脑,也不怎么曲折离奇,更像是小时候长辈给我们徐徐讲述的小故事。影片的优秀之处,更多是在这个不怎么悬疑的故事上,所塑造的人物、所掺杂的讽刺,以及所展现的人性之善。片名是《扬名立万》,电影里这场局中的每个人都期待扬名立万。

这么几个“利欲熏心”,哪怕知道一同参加讨论的有杀人犯,哪怕正身处血迹满满的案发现场依然想要扬名立万的人,在发现真相,发现始作俑者是他们这群小人物难以抗衡的大人物时,选择了拔剑相向。真相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的是社会的黑暗与自己作为小人物的无力,观众则看到的是一个个黑暗中发着光的英雄人物。

与《扬名立万》的优秀之处相比,它没有电影质感的画面风格,格格不入的夸张式话剧表演,突兀的喜剧段子穿插,都使得它不那么“电影”,而更像是一部网剧合集。

但终究还是那句话,瑕不掩瑜。包括影片中的迷影情节,对《闪灵》、《英雄本色》等的致敬,包括齐乐山这个人物的武侠精神,余皑磊所扮演的戏份不多的“八处”领导,整部影片所完成的隐喻、对电影圈的戏谑,乃至友情客串的白客、小爱,尹正、邓家佳、本煜的演技等等,都值得深究。一言以蔽之,《扬名立万》可供探讨的地方太多太多。作为今年屈指可数的国产佳作之一,作为一个影迷,还是希望它的票房能再高点,最好能如它的片名一般,扬名立万。

职业创造的活力程度是判断一座城市是否具备长久发展潜力的因素之一。新业态产生新经济,新经济促进新动能,新动能推动新职业的出现和发展。职业变迁是观察时代发展变化的好视角,许多新兴职业的诞生为无数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创造了生活便利。

新奇、好玩是许多新兴职业的标签。它们之中,有的是被小众需求催生,有的是老职业再添新面貌。“元宇宙”概念大火后,大小企业纷纷布局“元宇宙”,催生出新兴职业如NFT艺术家、虚拟人物捏脸师等。许多新兴行业的出现,让老职业再添新面貌,催生出新职业如剧本杀创作者、铸甲师等。还有被小众、情绪消费催生的宠物殡葬师、制云师、玩偶医生等。这些新兴职业鲜明地反映出“Y世代”、“Z世代”群体脑洞大、敢尝试的特征,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

深圳作为一个充满朝气的城市,有迂回化的市场分工,是“孕育”新兴行业和职业的“摇篮”。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大都市,这座富有朝气的城市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向往。为展示深圳新兴职业从业者的就业群像,揭开深圳新兴行业生态的神秘面纱,挖掘新职业“宝藏”从业者的故事,南方都市报推出“新经济·新职业”人物群像系列报道,从热门话题入手,关注深圳新兴行业从业者,多角度、持续性呈现他们别样的人生故事。

你是否曾幻想过平行时空中另一个自己?可能是眉清目秀的白衣少年,可能是对酒当歌的游吟诗人,还可能是身手敏捷的卧底间谍……

现实生活中,剧本杀游戏的出现让“平行世界”的幻想成为可能。通过沉浸式角色扮演,玩家可以短暂脱离现实生活的枷锁,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开启一段崭新人生,做一个长长的梦。

深圳的85后剧本杀创作者张晗就是这样的“造梦者”。在剧本杀圈内,他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老玉米”。目前,他已经拥有三个原创剧本,其中,处女作《刀鞘》问世即大火,成为红色剧本顶流之一。他在深圳开设的三家剧本杀门店,最大的一家拥有12个房间,一周的营业额高达近十万。

剧本更新迭代快,行业入局者众,如果不是内容过硬的经典剧本,平均1-2个月就可能惨遭淘汰。这部2019年创作的红色剧本《刀鞘》,在今天的深圳,仍然可以每个月开上至少100场。

在剧本杀圈,“一个爆款本的收入足够养老”已经不是秘密,圈内人戏称爆款剧本为“养老本”。在剧本杀行业风口正盛的今天,新剧本层出不穷,老玉米张晗如何产出“养老本”,把握剧本杀创作“流量密码”?入局者众,行业浮躁加剧,该如何顶住压力,打造品牌,稳住作品质量?红色剧本应用场景丰富,是否是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作为这一新兴赛道的老玩家,张晗以“局中人”的视角,把这些问题掰开揉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感受生活捕捉细节,“处女作”书写革命与爱情

2019年,是张晗人生的转折点。

这一年,已经在深圳各大剧本杀门店做了两年顾问主持,体验过形形色色的剧本杀游戏,张晗决定着手创作自己的剧本。那时,市面上的剧本杀游戏几乎看不到“红色剧本”,优质剧本寥寥,在张晗看来,“我可以做得更好”。

这个信心满满的“造梦者”起初只想为自己的朋友们造一场梦。在“处女作”《刀鞘》中,不仅剧中人物是张晗朋友们的原名,其性格和形象也与他们相似,此外,他还为自己也塑造了一个角色“张思晗”。

《刀鞘》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中的天津战役,是典型的红色剧本题材。剧本中,波谲云诡的谍战斗争与角色间的情感暗涌相互交错,共同推进剧情发展。“在千万个转瞬即逝的电波中,最美的情报是她的声音,”张晗用剧本杀的形式,诠释了自己眼中的革命与爱情。

拥有两年和剧本杀游戏打交道的经验,张晗对能够打动玩家的内容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相比在历史转折点上起到关键作用的重量级人物,在《刀鞘》中,他选择塑造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故事。“让剧中人物情感和行为更贴近真实的普通人”,每个角色都有自己肩负的使命和家国之思,让剧本中的人物富有层次和质感。

与影视作品不同,剧本杀需兼顾每一位玩家的游戏体验,情节设置上要求每个人都是“主角”。如何完成丰满的单个人物塑造,又让每个人物之间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遇到瓶颈时,张晗会回到之前的故事中寻找遗落的细节。“比如看到穷苦的哥哥将唯一的包子留给妹妹吃的场景,我会思考这个包子是怎么来的?从包子这一细节又可以延伸出一个新的人物故事。”

捕捉细节是张晗的拿手好戏。张晗常常描绘这样一个场景:该如何说一个人穷?仅仅直白地提到穷是不够的。想要描写一个丰满的穷人形象,要动用他身边一切可能发生的场景,以穷人的视角感受生活。

“这个穷人可能住在郊区,为了省下通勤的钱,每天步行两公里乘坐一个距离最近的免费大巴。大巴司机对年轻人蹭车感到不满,见年轻人上车会骂骂咧咧,这些都是可能发生在穷人身上的场景。”张晗认为,当这些具体的场景串联起来,玩家在某个细节中突然意识到,这个经历似曾相识,在那3-5分钟之内,玩家完全忘掉自己,变成剧中人,这才是为好的剧本。

耗时四个月,在反反复复的细节捕捉中,处女作《刀鞘》诞生了。

工作中的张晗。 摄/邓焕阳

从创作者到剧本杀“产品经理”需要炼成“三头六臂”

创作完成后,张晗和朋友们试玩了这部“处女作”,收获了大家的正向反馈。当时,剧本杀市面上的剧本类型较为单一,大致可以分为阵营本、硬核本、情感本、恐怖本等,但是,横空出世的《刀鞘》是阵营+情感的复合型,这在当时颇为少见。

将这样的复合型剧本拿到深圳多家剧本杀店铺试玩,张晗尝到了甜头。随着口碑攀升,越来越多发行方找到张晗,提出诱人的分成,希望能发行这部作品。既然市场认可度高,为何不自己发行?张晗婉拒了发行方,和朋友一拍即合,将《刀鞘》带上了2019年的南京剧本杀展会。

每年,各式各样的剧本杀展会都会出现在全国各地。展会上,各地的创作者和发行者带来新作品,邀请商家参展购买。这些展会往往在酒店举办,商家们会在酒店的各个房间试玩新剧本,内容出彩的优质剧本会被商家争相抢购,成为展会上的“爆展”作品。当时,城限本在一场展会上能卖到100本,就算是“爆展“剧本。在2019年的南京展会上,《刀鞘》卖出约150本,脱颖而出成为“黑马”。

南京展会后,虽然创作的剧本已经小有名气,但剧本杀创作对于当时的张晗而言只能称得上兴趣爱好,他还有旅行自媒体博主、演员等多重身份。

时间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当时,还是旅行自媒体博主的张晗因疫情陷入迷茫期,无法走出家门继续做旅行内容,该何去何从?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剧本《刀鞘》的销量在节节攀升,在疫情缓和不久的2020年中旬,销量猛增至约500本。

张晗分析,可能是疫情的冲击,触发了人们对线下社交的渴望。疫情为自己关上一扇门,却开了一扇窗,他敏锐地察觉到了风口。2020年,已经有了“爆款”作品背书,张晗在深圳成立了以个人IP老玉米命名的工作室,将《刀鞘》作为工作室的开山之作。目前,工作室已经在深圳开出三家分店,拥有22位核心作者,最大的门店有12个房间,每周的营业额约为8-9万元。现在回头看,他在当下的判断无疑具有前瞻性。2019年,深圳只有约50家剧本杀门店,到2021年中已经猛增至约500家。

成立工作室后,张晗的身份逐渐转变。在一天的工作中,监制新作品,培训新作者花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最忙的时候,他同时监制近十部作品,逐渐练成“三头六臂”,越来越像一个“产品经理”,不仅要陪伴一部作品从作者灵光一现到落地试玩的全过程,还要将呕心沥血“孕育”出的“新生儿”带上展会,给现场的店家讲解它的优势及创作理念。

“处女作”一跃成为圈内“顶流”之一,这样的好成绩让张晗在此后的创作中压力不小。与此同时,打造个人IP,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作室,个人就与工作室相关的一切成为命运共同体。工作室顶着“网红”作者、“爆款”作品的光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玩家慕名前来,而一旦出现口碑不佳的作品,工作室也将和“网红”作者一起跌下神坛。

但他并不着急。“好的作品需要时间打磨,未来的计划是一年能有一部作品。”

张晗在工作室。摄/邓焕阳

作为剧本杀行业的老玩家,如今,张晗逐渐感到,随着膨胀发展,这一行业越来越不“纯粹”了。许多人看到了剧本杀行业飞速发展的一面,抱着挣快钱的浮躁心态入局,甚至有一些资深编剧认为自己跨行写作剧本杀,是对该行业的降维打击。但事实上,由于对剧本杀缺乏了解,这些抱着捞快钱心态的入局者,并没有被玩家所接受。

如张晗观察,行业发展迅猛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剧本杀游戏正从小众娱乐迈向大众娱乐。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偏好的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位列第三名。2021年,剧本杀预计规模将达到170亿元,同比增长率将上升到45%,相比疫情爆发的2020年,增长率得到大幅提升。

面对庞大的市场,大量资本也在近两年纷纷涌入剧本杀行业。2020年10月,剧本杀类APP“百变大侦探”完成了3000万元战略融资,同类品牌“推理大师”也于2021年7月完成千万美元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梅花创投,宇泽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此外,深圳本土企业孕育的剧本杀孵化平台小黑探也于2021年7月接受了阅文集团的入股。

然而,作为“局中人”,张晗曾一度认为,大量资本的涌入会对内容创作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目前剧本杀行业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商业模式:店家配置相应的人员和场所供玩家体验,赚到钱后,到展会上向发行方和创作者购买作品,这一模式实际上已经形成循环,从行业本身运行的角度来看,外界的介入反而让行业变得愈发浮躁。”

此外,行业发展催生的种种乱象也让创作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抄袭、盗版、内容低俗黄暴、IP侵权……种种乱象随着行业的快速膨胀和野蛮生长逐渐成为行业之痛。“《刀鞘》实际销售1500多套,我们团队光盗版就自己抓到3000多套,盗版的实际获利可能比正版还多。盗版行为不仅侵犯创作者的权利,更侵犯了购买正版剧本的商家的权利。”

张晗工作室的剧本墙。 摄/邓焕阳

跨界融合,“红色剧本杀”助力红色教育与文旅发展

抛开对行业乱象与浮躁之气的无奈,作为从业者,张晗还是希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他发现,剧本杀与教育、文旅等产业的跨界融合,是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绝佳路径之一。

对于红色剧本杀的创作,贴近史实必不可少。在创作《刀鞘》时,张晗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埋头阅读史料和人物传记。除了玩家扮演的剧中人,他还在剧本最后附上历史人物彩蛋,讲述角色身边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的传记故事。“日常读历史人物传记时,这个人可能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走进剧本杀,TA可能变成你的父亲母亲,上级老师,进入第一人称视角,你可能更想了解出现你的五个小时生命中的这个人的命运。”

这是红色剧本杀助力红色教育的方式之一。2021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大量致敬“建党100周年”的剧本纷纷亮相,许多单位的党建活动也采取了剧本杀的形式,让党员穿越回战斗现场,沉浸式感受先烈抗争史。在社交软件上搜索红色剧本杀,各类党建、团建活动感悟比比皆是。

在张晗监制的剧本中,《兵临城下》系列也是一款大火的“红色剧本”。这部作品的第一部将视角聚焦于抗日战争时期山西北部的朔县,第二部选择解放战争中解放天津战役为切入口,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对于红色剧本杀大火,张晗不感到意外,甚至感同身受。“现在年轻人越来越需要身份认同,他们对于红色剧本的推崇,来源于心中对中国国力强盛的认同感。”除了基层党组织选择红色剧本杀形式作为党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在尝试与剧本杀创作者合作,定制相应的地区红色剧本,将地方内容融入剧本故事。

在红色剧本赛道上,如何兼顾教育性和娱乐性,吸纳更广泛的受众群体,让剧本杀跨界融合走的更远?剧本杀行业尚在探索期。“一次剧本杀游戏的时间往往很长,针对有特定需求的单位和部门,我开始尝试为剧本‘瘦身’缩减时间,让它能适应更广泛人群的需求。”

市场环境是全国最好的”

南都:作为深圳人,在这座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成长,你觉得在深圳的成长经历给你的创作和创业都带来了哪些影响?

张晗:我可以说是在深圳长大,1997香港回归的那一年,我记忆犹新,在电视上看完交接仪式后,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我就随他们来到深圳。

我觉得这座城市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里全国各地文化交融,从小我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都来自全国各地,我通过他们了解到各地的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渐渐对各地的文化产生兴趣,这些经历都对我的创作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让我变的敢想敢试,尝试了演员、主持人、旅行博主等各种各样的职业,再到现在自己创业开店,这些点连成线,丰富了现在的我。我对这座城市非常有感情,最新的一部作品《深圳,今夜请将我遗忘》就聚焦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大背景下,“深一代”、“深二代”创业者们的故事。

南都:作为创业者,你认为剧本杀类桌面游戏行业在深圳的发展如何,市场环境是怎样的?

张晗: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创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在这边最深的感触就是这里公平的创业环境和完善的体系,给创业带来了明显的优势。

我认为深圳的剧本杀游戏行业目前来看,市场环境在全国是最好的。这一新兴市场在深圳的起步和发展都比国内许多城市更早,因此行业也更加规范,恶性竞争、盗版抄袭的乱象相对也更少。另外,这里的创业者们素质也很高,早期从业者已经在行业内订立了经营规范,比如对消防、噪音等各方面的控制,因此玩家和商家间关系也十分和谐。

采写:见习记者 严兆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剧本杀通读本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