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幼升小登记入学什么时候出审核结果?

  原标题: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开通

  5月1日,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开通。5月15日至5月31日,采集适龄儿童小学入学、小学毕业生初中入学信息。

  与往年一样,2017年系统仍由小学入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并提供“北京市一般公办初中进入优质高中机会查询”等服务。用户可输入学生教育ID和姓名,验证登录后查询。采集到的信息将与北京市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数据实现对接。北京市教委提示,信息采集先后顺序与入学先后顺序无关,家长不必焦虑,可错峰登录系统进行信息采集。

  采集入学信息不跨区

  只有2017年9月入学时年满6周岁的儿童才能参加信息采集,不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不能采集信息。

  北京市教委表示,为了准确掌握入学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入学服务,入学系统只提供在一个区进行入学信息采集的机会。北京市户籍儿童均须按区教委划定的学校服务片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不能跨区。北京市户籍学龄儿童家长,需要首先确认入学登记的区,选择对应区入口,在规定时间内在小学入学服务系统进行注册,并填写详细信息,信息真实性审核通过后可打印信息采集表,到学校登记报名时须出示信息采集表。非北京市户籍适龄儿童则须在“五证”审核通过的区进行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完成后,未被学校确认接收入学前,如需变更所选区,在学龄人口信息采集时间内,家长可自行注销并重新注册;如在采集时间之后,撤销流程请咨询原登记区教委,新信息由新入学区教委进行审核登记。原信息采集表作废,入学时以新采集表为准。需要注意的是,采集时间之后,由于换区登记所造成的时间延误,可能会影响孩子片内入学机会。

  如果孩子户籍与房产、居住地不在同一区,用户可根据登记区的义务教育入学相关政策和个人意愿选择两个区中的一个,进行信息采集。

  超龄孩子可到所在区教委进行审核后由区教委代为注册。

  不参加信息采集无法入学

  入学服务平台与公安部人口信息查询系统建立了联网验证审核程序,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在验证环节如发现虚假信息,该条登记信息无效,将影响孩子正常入学。

  北京市教委提示,请家长登记时一定要认真核实信息的真实准确。按照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北京市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将依据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确认的入学结果建立新生学籍。不参加学龄人口信息采集不能建立学籍,无法正常入学。

  录取结果,将通过网络平台和短信告知家长,入学结果不能更改。

  东城朝阳可查小学划片

  东城区和朝阳区均在教育考试中心网站上推出片区划分查询服务。

  登录2017年东城区小学划片服务系统,填写儿童和监护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及监护人电话,即可查询。该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提示,一个身份证件(儿童、监护人)最多可查询两个东城区实际地址划片。

  朝阳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网站也开通了划片查询服务。家长登录网站,可选择“2017年朝阳区居住地对应学校查询系统(小学)”或“2017年朝阳区居住地对应学校查询系统(初中)”,在查询地址栏中输入适龄儿童的家庭实际住所地址,即可查询到对应的学校名称。

  朝阳区2017年首次提出在2017年6月30日之后取得房产证的,“幼升小”将实行多校划片。例如在小学查询系统中输入“华纺易城”后,系统显示:“居住地为2017年6月30日之前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上的地址,对应的学校为:北京市朝阳区国美家园小学;居住地为2017年6月30日之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上的地址,对应的学校为:北京市润丰学校、国美家园小学、朝阳区实验小学罗马嘉园分校、朝阳区星河实验小学。居住地对应多所学校,入学采用电脑随机派位方式统筹安排。”

  北京市小学毕业生的信息,可直接通过电子学籍系统自动提取。学生家长应根据小学毕业学校工作安排,核对基本信息,并签字确认,后续事宜按区教委具体通知操作。

  如果想回户口所在地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入学的学生,5月8日至5月12日,需向毕业学校提出申请,并由学校在统一平台中打印申请表,签字确认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审核,由毕业学校发起申请,转出区审核后,转入区再进行审核。申请通过后自动将信息变更到转入区。

  与往年不同的是,7月5日,北京市将统一时间、统一使用市级小升初派位系统进行集中派位。每一位学生的入学途径和入学方式都将全程记录备查。

  海淀小升初“登记入学”

  2017年,海淀全区公办初中均纳入“登记入学”范围,这意味着该区那些“牛校”均接受登记入学,“登记入学”计划共招生5760人。

  2016年,参加“登记入学”的只有海淀区37所一般公办初中,2017年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十一学校、101中学和首师大附中均将参加“登记入学”,招生范围均为全区。其中十一学校、101中学的招生计划均为80人,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和首师大附中的招生计划均为40人。

  海淀教委规定,符合该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按照自愿原则,依据区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选择1至3所公办初中申请登记入学。申请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的,可直接登记入学;申请人数高于招生计划数的,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入学。

  “登记入学”排在小升初入学方式第一顺位,因此被录取的学生将不再参加其他入学方式的录取。

  东城首次明确优先入学“七序列”

  记者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各热门城区幼升小政策“收紧”,尤其强调房产和户籍的作用,均是入学的必备条件。其中,海淀、西城明确“六年一学位”,西城更是将“实际居住地在西城”纳入必要条件;石景山区的学位限制年限最长,最高达到“九年一学位”。而东城也首次明确了七个优先入学序列。

  记者从东城区教委获悉,截至5月31日,据北京市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最新数据显示,京籍学龄儿童在东城区进行信息采集的共7726人。

  而依据房产、户籍、实际居住地等综合考虑,东城幼升小入学的优先序列依次为:适龄儿童和父母户口以及实际居住地均在片区内;实际居住地在片区内,但儿童和父母的户口不在片区内;儿童和父母的户口在片区内,但房产属于祖辈房产的;儿童和父母是集体户口,实际居住在片区内;按京籍对待的儿童;儿童户口在服务片内,房产属于军产房的;儿童和父母户口在片区内,实际居住地为曾祖辈房产的。

  深度联盟校统一招生统筹师资

  为了增加优质学位供给量,满足孩子就近“上好学”的需求,东城今年新增了分司厅小学—北锣鼓巷小学—一中小学部、黑芝麻小学—织染局小学—黑芝麻小学低年级部、培新小学—永生小学—培新小学低年级部三个优质资源带。

  另外,和平里九小与和平里三小继深度联盟一体化管理后,今年起实行大年级组制,即新一年级统一招生、统一编班、统筹师资,教育教学评价同步。

  东城今年还将探索“十二年”贯通培养实验。今年革新里小学新一年级学生,小学毕业时可选择派位方式升入初中或选择直升方式升入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一一四中),选择直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实验学校(一一四中)的学生初中毕业时,符合当年升学条件的学生参加中考直升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中。

  “小豆包”入学前先进行适应性学习

  为了让“小豆包”们顺利、开心地进入小学学习、生活,记者昨天获悉,文汇小学还专门为“小豆包”安排了适应性学习计划。

  王文兰介绍,被学校录取的小学新生7月4日将可领取到入学通知书,9日下午召开新生家长会,告知家长孩子假期可做哪些准备工作,家校如何做到有效。另外,10日和11日,两个半天时间,“小豆包”将接受入学前的适应性学习和训练,一是让他们熟悉班级,二是明确他们上学的注意事项,包括自己整理书包,上课不能上厕所,课间休息可以做些什么。“这些生活中看起来的小事对于幼升小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都是大事,需要慢慢适应。”王文兰说。

  王文兰介绍,对于家长来说,则需在暑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集体观念,因为幼儿园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和目标都不一样,孩子要做的事情也明显不同。另外,应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帮助孩子开学后顺利地融入小学这个集体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升初网上报名多久审核通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