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舞蹈”的特征?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但是教学计划要写什么内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舞蹈学期教学计划(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1

  1、学生通过在培训班的一周一训练的学习课程,使学生用一种最短的时间记住所学的小组合,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的艺术素质。

  2、这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和考级的部分组合。

  在冬季来临,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必须先让学生的身体预热,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一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简单的掌握舞蹈最初级的知识,组要是练习他们身体协调能力,在基本功训练中可开展一下,跪下手扶屁股下腰、横叉。

  四级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就要注重学生的形体方面了,在横、竖叉都可以的下,腰部训练就要强化些了,下腰、撒手控腰、甩腰抓脚是重要的一部分了,在反应快和掌握好的学生可以在开一下五级学生的知识。

  五级的学生要比四级的学生思维方面更接受的快些,基本功技巧方面要学的比较多些,这学期要开展前卷腰、后卷腰,在训练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学生的规范性,安全性。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应、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舞鞋)1小浪花、3勾绷脚

  (北舞)1单手位、2波浪、3压垮、4勾绷脚、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脚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蝴蝶、8积木乐园。

  (北舞)1双手位、3勾绷脚、4小弹腿、6后弯腰、9后踢腿、11脚位、12半蹲、13小跳(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蝴蝶。

  每节课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入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人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2

  目标: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a、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

  根据幼儿步伐来选择相应的歌曲来表达游戏或律动,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内容:小跑步、后踢步、点步。

  目标:根据舞蹈和幼儿发展水平的变化,让幼儿能够在歌表演以及游戏中进一步体会各种舞蹈步伐的特点。

  踮步、踏点步、小跑步

  目标:通过幼儿在对这三种步伐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内容:模仿动作:打鼓,吹喇叭、小鸟飞、小兔跳、开火车、摘果子。

  目标: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能力,陶冶幼儿的兴趣和品格。

  基本功练习勾绷脚、地面压腿、一位练习、一位。

  手位练习:兰花指、提碗、压碗、双晃手、单晃手、虎口掌、芭叶掌。

  1、训练幼儿手位的同时,锻炼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及动作韵味的培养。

  2、加强幼儿地面形态动作的练习,要求幼儿学习正确的吸气、呼气。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3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2)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训练

  3)音乐舞蹈小组合共6个,2个完整的舞蹈片段,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舞蹈片段分为:民族舞一个,流行舞爵士舞一个。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

  2、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

  二:手背位置、手背动作。双手位。

  三: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

  3、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

  五:1、头位置,动作,摆肩。

  2、平踏步,横移步,自然走。

  六:爬青蛙,热身,提腕,压腕,推指,绕腕,立掌折腕。

  七:把上弯腰。含胸,展胸。

  八:1、把上基本训练。

  九:手位和前旁大踢腿。

  十:1、压腿,半蹲,踮脚,蛙跳走。

  2、游戏:小火车。

  十一:1、提腰,松腰。

  十二:1、推指,绕腕,吸腿走,碎步。

  2、半蹲,踮脚,蛙跳走。

  十三:前30训练,后30分钟汇报节目。

  备注:节目单要清楚,每节都要考勤;节目单,考勤表及时交给单位。

  地面固定舞蹈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壁挂式舞蹈房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把杆材质―水曲柳木,原木色直径51MM左右,内有2.2CM直径弹簧钢贯穿,价格:2米(含支架)350。

  3米(含支架)390

  4米(含支架)430

  舞蹈鞋软底练功鞋:

  价格:10元/双。

  颜色:肉色,粉色,红色,白色,黑色。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4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工作,成为合格的教师和舞蹈表演者。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提高感性认识。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第一学期(注重软开度的练习)

  3、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4、学时安排60学时

  专业开设:民族民间舞(20)、芭蕾舞基训(20)、中国古典身韵(10)、幼儿舞蹈考级(10)

  教材(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解放军艺术学院芭蕾舞基训、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身韵、北京舞蹈学院幼儿舞蹈考级)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训练

  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

  双手扶把檫地组和节奏4/4

  单手扶把双腿蹲节奏4/4

  单手扶把檫地节奏2/4

  单手扶把小踢腿节奏2/4

  单手扶把单腿蹲节奏4/4

  单手扶把控制节奏4/4

  单手扶把大踢腿节奏3/4

  五、中国古典舞身韵

  1、走步《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一《大苹果》

  音乐反应二《看星星》

  3、扩指《保护小羊》

  4、手臂动作《你说可笑不可笑》

  5、弯腰、转腰《小钟》

  6、前压腿《小脚》

  7、双吸腿《弹弹唱唱》

  8、脚位《擦玻璃》

  9、头的动作《小鸟的歌》

  10、摆臂《伸出手》

  11、蹦跳步《小兔子》

  12、平踏步《开火车》

  13、游戏《万花筒》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5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希望通过活动,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促进身心愉快的发展。

  1、本学期系统而严格的训练,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舞蹈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特别强调舞蹈时的面部表情,做到用“心”舞蹈,使队员们的整体素质和表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2、教会学生用舞蹈语汇来表现舞蹈的情绪和意境,注重舞蹈的神韵、感觉。

  3、严格要求,精心排练。

  三、训练内容及要求

  由于学生水平上的差异,本学期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突出了不同训练内容和的要求。有的学生要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加大训练力度和难度,重视训练质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还有些学生则要从基本功入手,进行系统的训练,如:基训地面练习和基训把杆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气质,为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计划学习一块成品舞蹈:民族舞蹈对队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队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并要求队员节奏感强、动作规范,特别强调眼神和表情以及舞感,让学生学会用心舞蹈。这首舞蹈是本学期训练的重点,我们要加强训练,从齐、快、准上下功夫,争取以高质量的演出迎接今年的文艺汇演。

  每周一、二、三、四、日课外活动时间。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6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两个班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但是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一年级下册总共9课:《春天》、《放牧》、《手拉手》、《长鼻子》……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杜鹃圆舞曲》、《春晓》、《牧童短笛》、《牧童》、《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小象》、《大象》、《火车波尔卡》《跳绳》、《小宝宝睡着了》、《摇篮曲》、《采蘑菇的小姑娘》、《铁匠波尔卡》、《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喜鹊串梅》、《猜花》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2)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木鱼、碰钟)

  (3)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

  (2)乐曲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4、音乐风格与流派

  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

  (1)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9首。

  (1)学习木鱼、碰钟、镲、大锣、鼓的演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4)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5)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6)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1)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3)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1)能够将词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

  (2)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

  (3)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1)能够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与音乐。

  (2)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2)能够通过广播、电视、cd等传媒听赏音乐。

  (3)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

  (2)能够用简明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3)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

  (2)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接派情绪的音乐。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7

  新学期新的开始,本学期中班的舞蹈班由我和衷丽思老师、殷辉和万芳老师担任两个中班舞蹈班的教学工作,我们每班孩子有二十人左右,大部分是小班刚刚升上来的孩子,下面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的舞蹈教学计划。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两大部分:

  1、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2、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8、孙悟空和猪八戒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8

  一、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三、舞蹈教学计划与内容: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通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况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4、通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

  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9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必须要透彻分析学生的特点,包括心理、身体方面的,并且强调舞蹈的可行性、科学性,这个舞蹈计划主要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主要从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出发,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从而爱上舞蹈这门课程。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学习校园集体舞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集体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通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通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学习校园集体舞,训练学生的舞蹈感觉和乐感。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校园集体舞》的风格特点;

  2、通过集体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集体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1、校园集体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通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10

  大亲爱的小宝贝们,祝贺你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期,又长大了一岁,脱离了爸爸妈妈的怀抱,让我们以全身心的状态投入我们这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中来吧,新学期开始了,舞蹈老师想给大家说一句,小朋友们加油加油加油呀!

  针对上学期舞蹈课堂的进程和汇报演出的效率,这学期老师会更加严格的要求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在学习各门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加丰富我们的课堂生活,使我们小朋友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根据各个班小朋友年龄的不同,这学期考虑到我们宝宝贝贝班的小朋友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所以新学期增加我们宝宝贝贝班舞蹈课程,我相信在老师的努力下,虽然我们年龄最小,我们也是全园最出色的一支队伍!

  这学期每周每天舞蹈课程安排计划如下:

  基本功训练,各种前踢腿后抬腿劈叉压腿,训练腿部的控制能力,大腰小腰锻炼我们身体的柔韧性,手臂手腕各种基本功的手位动作,盘坐,手型组合,步伐,前踏步后踏步等等。这些简单的基本功练习是每节课必练的,小朋友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各个部位都比较柔软,做起来动作也需要正规和系统化,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有一个优美的体形,也可以着实培养孩子们的乐感,使他们在艺术方面有更好更突出的表现和发挥,老师以你们为荣。

  基本功的各项练习,和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一样,中班小朋友年龄虽不及大班,但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小朋友表现的还是很让老师欣慰的,所以这学期根据上学期中班小朋友的表演程度会增加我们舞蹈课程的表演性和趣味性,希望小朋友们在这学期不但把我们的身体练好,更要向我们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学习,如何在舞台上充分的展现自己,如何克服胆怯性,如何做一个大胆的宝宝,为今后学习舞蹈的路途中打好基础。

  由于我们小班是两个班,所以人比较多,课堂纪律是老师最操心的事情,这学期针对我们小朋友年龄小的缘故,老师会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舞蹈练习,让这些叽叽喳喳的小可爱们更加融入我们的舞蹈课堂,由于每个小朋友的接受能力有限制,老师会更加耐心的教大家去做动作,希望在其他老师的课堂辅助下,我们的舞蹈课会更加深受小宝宝们的喜欢,老师相信大家,加油呀。

  周四周五:宝宝贝贝班

  全园最小最可爱最惹人心疼的宝宝们,热情和活力是这些孩子们不可缺少的东西,不再哭哭啼啼,不再撒娇,不再互相打闹,宝宝们刚接触舞蹈,对任何都感到好奇,且兴趣较浓,所以在每周的舞蹈课堂上,教学活动要生动有趣,针对这些,我们宝宝贝贝班采取游戏的形式,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让我们的宝宝们在美妙的音乐下更加的有活力和激情。

  针对每个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不同,今年会增加一个《舞蹈特长班》,从每个班选出个别出类拔萃的宝宝们,通过基本功,成舞的各项练习和编排,让这些热爱舞蹈,热爱音乐,热爱我们舞蹈课的小朋友充分的展示自己,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增光添彩。

  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幼儿十分喜欢,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教育适合儿童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的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的,创造性的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我们每一个爸爸妈妈给孩子们最高的期望,我相信在博大的每一天,我们辛勤的老师们会给宝宝们带来最贴心最放心的引导和服务,为我们每一天的学习为以后培养出更好更优秀的宝宝们做好全心的准备。

  新的一学期,老师们加油,宝宝们加油,让我们舞动起来把!

【舞蹈学期教学计划(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光阴如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请一起努力,写一份教学计划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1

  在整个教材的设置上,充分思考到校学生的生理特性并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齐。在训练上强调了学生训练舞蹈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多样性,使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了协调发展。本学期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学生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潜力和基本动作。主要练习校园群众舞的训练,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能够到达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学生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增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学生特点与基本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动作发展也不十分协调。所以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等基本姿势。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分,学习校园群众舞《找朋友》训练学生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及乐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年的舞蹈学习基础,所以这学期的舞蹈学习会增加难度,校园群众舞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群体舞蹈,它是透过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跑跳组合以及透过队形的变化,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一种韵律活动。学习校园群众舞《阳光校园》,训练学生的舞蹈感觉和乐感。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2、培养学生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3、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组合、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5、培养学生模仿动作能够独立跳舞。

  6、掌握队形的变化,体会学舞蹈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校园群众舞》的风格特点;

  2、透过群众舞的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术;

  3、舞蹈步伐和音乐韵律感的掌握;

  4、根据不一样年龄阶段的群众舞学习实践过程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及团队精神,还要结合教学教法作业,进行专题研究、讨论。

  1、校园群众舞的舞蹈动作要注重手、脚、头的协调;

  2、要注意舞伴的舞步流动、身体配合。

  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舞蹈这门课程有了很大兴趣,透过学习校园舞蹈,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上应多让孩子们分组学习,这样能增强学生的群众荣誉感和职责心,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在起初舞蹈的动作外,穿插一些游戏舞蹈,在游戏中学习舞蹈,在舞蹈中快乐学习。

  六、一学期一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按周次列表

  上课队形,基本站姿;

  要求:掌握站姿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吸跳步的要领,动作规范

  第二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动作到位统一;

  第二个动作(脚的动作)并复习所学资料。

  两人配合第二个动作;

  要求:动作协调统一;

  第三个动作(手的动作)

  要求:要求动作标准;

  第三个动作(脚的动作)

  要求:注意开步的大小;

  两人配合第三个动作;

  要求:动作协调统一;

  第四个动作(手的动作);

  第四个动作(脚的动作);

  要求:注意拍子,步伐统一;

  两人配合并合音乐;

  要求:配合默契,音乐要卡好节奏;

  第五个动作(手和脚的动作)

  要求:动作要求标准;

  要求:配合默契,音乐要卡好节奏;

  要求:熟练掌握动作并有感情的去跳舞;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2

  在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第二课堂舞蹈兴趣班教学活动进展计划。

  本学期参加舞蹈兴趣班的学生36人,有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舞蹈兴趣大,所以学生们很愿意学。愿意在舞蹈上用功。小学生的舞蹈是以其流畅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生动的体态动作,反映童年的童趣、童心,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爱学的一种艺术活动。它对于丰富小学生审美经验,培养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本事;开发艺术潜能;发展小学生理解、联想、想像、创新等方面的本事;促进动作与身体机能的发展,提高幼动作协调性、灵活性等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常常为了表示高兴而手舞足蹈,对于大多数孩子,跳舞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促进个性丰富发展的文化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舞蹈班活动过程中不但要强调舞蹈技能,还要让孩子意识到活动带给他们的欢乐,学会自如地舞蹈,树立为自我跳舞的意识。

  舞蹈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是学生极为喜爱的一项活动。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促进他们欢乐地健康成长。

  要教好小学生的舞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平时的训练,从基本动作教起,着重进行了舞蹈的基本训练,包括:了解身体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脚型、脚位和手型、手位

  (五)附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和脚位

  (六)舞蹈技能,(下腰。下一字马,倒后腰走)

  第二、平时要常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学生对各种舞蹈语言的理解本事。如:在教新疆舞前,为了丰富学生一些有关的新疆民族的知识,熟悉这个民族的特点,

  第三、在教授舞蹈动作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显得十分重要。我认真对待每一个舞蹈动作,力求做到优美、到位、漂亮、投入且有亲情,让学生多模仿多练习,从而掌握动作要领,理解动作资料,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每当我们打开录音机,响起乐曲时,同学们情绪高高涨,欢乐地和我跳起舞来,动作是那样的到位、漂亮,小脸蛋笑得是那样的甜美。

  第四、教师要认真设计每节课,力求做到真挚传神,情趣盎然。在深入进行教学领域改革的今日,我十分重视课的设计,及复研究修改每一步骤,努力寻求最佳方案,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每一节课中的复习、新授,巩固几个环节组织在一个主题中,层层展开,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整体。

  第五、对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对孩子的点滴提高都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能给学生以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教师的态度更要亲切、耐心,帮忙他们克服恐惧心理,多个别辅导,仅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不一样程度的提高。训练中重视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引导孩子热爱舞蹈。我们观察到,小孩子在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看到电视电影里的舞蹈动作的时候,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并模仿动作,这说明喜欢唱歌跳舞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异常注意充分调动童心这一进取因素,引导小孩子热爱音乐,热爱舞蹈。有时,我们会以丰富的表情和不一样的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某种情绪。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创编过程中,我们只能深入了解上述影响因素,能使我们舞蹈更加有吸引力。我会在舞蹈方面下苦功。努力让学生热爱舞蹈。融入到舞蹈世界去。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3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本事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它既能够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期望经过活动,使孩子们不仅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并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促进身心愉快的发展。

  1、本学期系统而严格的训练,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舞蹈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异常强调舞蹈时的面部表情,做到用“心”舞蹈,使队员们的整体素质和表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2、教会学生用舞蹈语汇来表现舞蹈的情绪和意境,注重舞蹈的神韵、感觉。

  3、严格要求,精心排练。

  三、训练资料及要求

  由于学生水平上的差异,本学期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突出了不一样训练资料和的要求。有的学生要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加大训练力度和难度,重视训练质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还有些学生则要从基本功入手,进行系统的训练,如:基训地面练习和基训把杆练习,帮忙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气质,为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计划学习一块成品舞蹈:民族舞蹈对队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队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并要求队员节奏感强、动作规范,异常强调眼神和表情以及舞感,让学生学会用心舞蹈。这首舞蹈是本学期训练的重点,我们要加强训练,从齐、快、准上下功夫,争取以高质量的演出迎接今年的文艺汇演。

  每周一、二、三、四、日课外活动时间。

  五、活动地点:舞蹈教室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忙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经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礼貌、懂礼貌、爱团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必须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本事后,根据自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经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经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本事,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三、舞蹈教学计划与资料: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明白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进取性为主,仅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本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经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景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4、经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

  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5

  启蒙舞蹈班授课资料针对才接触舞蹈幼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好奇心强、缺乏身体协调性的特征,以激发孩子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及乐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教学目的。在资料设定上,坚持儿童的天真、活泼的天性,为进一步的舞蹈教学打好基础。

  1、培养幼儿喜欢舞蹈和做音乐游戏。

  2、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等,并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协调性训练

  3、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双跪坐、交叉盘坐、伸腿坐等几种基本姿态。

  4、能按照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5、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能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演,培养自信心。

  第一部分:排队带着孩子们绕教室四周活动,放欢快的音乐,经过快慢不一样的走步,拉手绕圈小跑,变换不一样的造型、步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导入上课的气氛。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热身,将孩子插空排成两排,教师应对孩子,带领他们做动作,活动头、颈、肩、腰、臂、膝等部位。

  2、软开度初步训练

  简单的压前、旁腿,弯腰等。

  A、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唱、跳结合。首先认识双手和双脚的左与右,练习手脚的协调配合和反应本事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根据孩子的步伐选择相应的歌曲进行游戏和律动,培养孩子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C、基本舞蹈坐姿的培养,在舞蹈中加入双跪坐、交叉盘坐等坐姿,提醒孩子要挺胸拔背;伸腿坐时指导孩子们注意绷脚、双腿加紧,经过示范和纠正动作,培养孩子的听从指令、自省意识

  D、模仿及观察本事练习。让孩子模仿平时见到的小动物,跟着音乐进行练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E、让孩子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做一次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6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2)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训练

  3)音乐舞蹈小组合共6个,2个完整的舞蹈片段,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舞蹈片段分为:民族舞一个,。流行舞爵士舞一个。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一:1、介绍:掌、扩指、摊手、转腕、上翘指。2、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

  二:1、手背位置、手背动作。双手位

  三:1、勾蹦脚,伸坐,双跪坐,交叉盘坐,仰卧,蹦跳步。

  四:1、波浪。2、擦玻璃3、弯腰、转腰、前压腿,旁压腿。

  五:1、头位置,动作,摆肩。2、平踏步,横移步,自然走

  六:1、爬青蛙,热身,提腕,压腕,推指,绕腕,立掌折腕

  七:1、把上弯腰。含胸,展胸2、自编舞蹈

  八:1、把上基本训练2、走步和敬礼,

  九:1、手位和前旁大踢腿

  十:1、压腿,半蹲,踮脚,蛙跳走2、游戏:小火车.

  十一:1、提腰,松腰.2小鸟飞.

  十二:1、推指,绕腕,吸腿走,碎步2、半蹲,踮脚,蛙跳走

  十三:1。前30训练,后30分钟汇报节目

  备注:节目单要清楚,每节都要考勤;节目单,考勤表及时交给单位。

  地面固定舞蹈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壁挂式舞蹈房把杆固定式舞蹈把杆

  把杆材质―水曲柳木,原木色直径51MM左右,内有2.2CM直径弹簧钢贯穿价格:2米(含支架)350

  3米(含支架)390

  4米(含支架)430

  颜色:肉色,粉色,红色,白色,黑色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7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1~3年级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爱好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练习,身体各个部份软开度练习,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习动作调和能力为练习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地气质,进步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进步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练习,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应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进步,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1、软开度到达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模仿手段(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舞蹈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示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步骤:

  (1)教授正确的掌控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练习。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身上的每个关节,每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练习。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

  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练习阶段,在之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

  大组合的练习,同时还要不断巩固温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步舞蹈表现力,全面的温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少儿舞蹈班教学进度:

  第一周:1、学习基本方位,手位,脚位。

  第二周:1、学习组合手位。

  第三周:1、节奏练习。

  2、学组合勾绷脚。

  3、学习压腿方法。

  第三周:1、基本功练习。

  2、学习舞蹈组合。

  第四周:1、温习学过的组合。

  2、学习新组合波浪。

  第五周:1、加强基本功练习。

  第六周:1、温习、巩固组合和基本功。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 篇8

  以成立“乡村少年宫”为契机,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性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1.把杆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等;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转的技巧、舞姿训练等;

  3.舞蹈技巧训练:翻、转等训练。

  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周:在低年级吸收新队员,并确定适合人选。热身组合。

  第二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手臂的意识组合。

  第三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脚的意识训练组合――大腿、小腿、膝盖、脚背。

  第四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肩和胸腰的开度练习。

  第五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跳跃意识组合。

  第六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腿及脊椎的规范意识组合。

  第七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上体活动练习:下旁腰练习、涮腰练习。第八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软度与腹肌的开发性训练。

  第九周:学习舞蹈《玩具畅想》。

  第十周:学习舞蹈《玩具畅想》。

  第十一周:基本脚型:勾脚、绷脚、勾绷脚。

  第十二周:脚的灵活性与节奏配合。

  第十三周: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第十四周:手臂的基本姿态: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山膀按掌、

  斜托掌、冲掌、提襟。

  第十五周:手臂的基本动作:单手动作(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第十六周:学习舞蹈《天竺少女》,参加校庆元旦汇报演出。

【少儿中国舞蹈教学计划(通用8篇)】相关文章:

创意家居 作者:清阳 时间: 15:23:50 浏览量:9897 网民普遍认知程度:77% 来源:住范儿

twomix2004提出古典中式风格特点一般是什么的问题,jasonsun98重点说明古典风格家具特点都是什么的基本情况,frkbob通过调查资料对新古典风格特点是什么做出详细阐述,Jerry1983花大量时间收集整理什么是新古典家具风格特点得出本内容供大家学习理解。

是什么 中国 古典 特点

中国古典风格是以官式建筑装饰风给为代表的建筑室内装饰风格,除宫殿建筑等官式建筑,中国传统民居也是中国古典风格中的一大组成部分。皖南的徽派建筑、福建的土楼、云南的一颗印等,在建筑形式、建筑装饰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古典舞的起源 舞蹈的萌芽和形成时间可以远溯到人类发展的洪荒时期,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记忆范围。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戏曲中的歌也好,舞也好,是为了读故事服务的。即便是不唱不白的武戏也还是戏,其舞对角色行当的从属性也是十分鲜明的。 古典舞从其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物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古典舞在节奏上特点也很突出,这与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们民族音乐很少象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体现在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间赶,或是两头赶中间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从而产生我们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身段课提炼的身法韵律是我们基训课必须加以贯穿的,而且要从基训的风格性、身体艺术表现力和技巧的民族性的高度在基训课中加以结合和运用,并逐渐形成基训教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在动作中贯穿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的动律元素;贯穿呼吸的要求;贯穿节奏特点的要求;贯穿手、眼、身、法、步的要求。例如对手的要求包括指、腕、肘、臂、肩的训练;一个是能力、幅度上的提、拉、抻、拔的功能素质训练;一个是意念、感受上的艺术素质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民族舞的“神、气、韵”,才能打破基训廛的芭蕾化倾向的体操、杂技化的倾向;才能改变基训课在训练上的纯功能化和僵、死、板的倾向。同时也解决了组合的语言性,以及让身法与民族技术、技巧的能力、素质训练结合起来。 四、技术、技巧的民族特性 (一)旋转的特点 1、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2、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3、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4、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民族舞姿转的发展仅仅是个开始,还大有余地,还有很好的前景。 (二)翻身的特点 翻身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所无可比拟的。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拧、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1、民族性强 翻身这种技巧形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而且它和身法的结合也最紧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强。 2、形象性强 翻身在空间运动中形象鲜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慢翻身,在空间的弧线运动连绵圆润,犹如波浪起伏;“点步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闪电;连续“串翻身”,像车轮滚滚,形象性很强。 3、表现力强 翻身用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不同的性格,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从而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如慢的连绵不断的翻身,表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快速的翻身,表现干净利索或轻快俏皮;急速有力则表现英武刚健…… 近年来,翻身有了新的发展,结构形式丰富了,加强了流动性和复合性,加强了对比性,除了性格刚柔、急缓、大小、快慢的对比,作为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技巧的训练内容和表现手段,它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展现我们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弹跳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 在弹跳方面,我们民族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1、把原来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强难度。 2、加强“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动作向空中发展。在跳的过程中呈现拧、倾、翻、闪、展、腾、挪。 3、空中的横向转体有了新的发展,这显示了我们民族技巧的特点和技巧性的加强。 4、高低对比,起伏跌宕,对比鲜明是中国古典舞弹跳的又一特点。 5、由于弹跳技巧的爆发力量,为弹跳技巧复杂性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近年来在弹跳的复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6、在空中变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跃的特点。 7、弹跳和武功技巧相结合。 无数的身法和技术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训练目的却不尽相同。武术的训练是以技击和攻防为目的的,舞蹈的训练则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划人物的性格为目的。 8、与身法结合,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进的流动性和语言性及风格特点。 结 语 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而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 通过充分了解这些技术、技巧的民族特性,以便于在训练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其动作要点,也能够让我们充满信心。李正一教授在诠释“古典舞”时这样讲道:不是古代舞蹈的翻版,这是建立在浓厚的传统舞蹈美学基础上,适应现代人欣赏习惯的新古典舞。它是以民族为主体、以戏曲、武术等民族美学原则为基础,吸收借鉴芭蕾等外来艺术的有益部分,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和体系。

中国哪些地方的中式古典风格比较有特点

中式古典住宅设计风格的特点,中式风格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金碧辉煌、雕梁画柱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但中式风格的装修造价较高,且缺乏现代气息,只能在家居中点缀使用。

中国古典风格的风格精华

装饰品以黑、红为主的装饰色彩上。室内多采用对称式布局,格调高雅,造型简单优美,色彩浓重而成熟。中国传统室内陈设包括字画、匾幅、挂屏、盆景、瓷器、古玩、屏风、博古架等,追求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境界。中国传统室内装饰艺术的特点是总体布局对称均衡,端正稳健,而在装饰细节上崇尚自然情趣,花鸟、鱼虫等精雕细琢,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中国古典建筑模型有哪些特点和风格

上河图觉得古典建筑模型有哪些特点和风格:1:既然是中式,那么其必然要符合中国的古典文化风味,体现出中国的古典文化的哲学2:主次分明,具备节奏感3: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4:装饰风格多样

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及风格特点?

我国汉族的古典舞,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我国丰富的文史资料也有大量的对过去舞蹈形象的具体描述。我国舞蹈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的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现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中国 动作 古典 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

我国汉族的古典舞,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大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我国丰富的文史资料也有大量的对过去舞蹈形象的具体描述。我国舞蹈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的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复现和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建立了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参考资料:舞蹈概论

是什么 中国 动作 古典

中式古典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1:既然是中式,那么其必然要符合中国的古典文化风味,体现出中国的古典文化的哲学2:主次分明,具备节奏感3: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4:装饰风格多样

中式 什么 古典 建筑

中式古典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1:既然是中式,那么其必然要符合中国的古典文化风味,体现出中国的古典文化的哲学2:主次分明,具备节奏感3:更加注重色彩的搭配4:装饰风格多样

中式 什么 古典 建筑

什么是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

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古朴典雅,能反应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中国人,更是有一种亲和力。所以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都很喜欢采用这种风格。 但是,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中式设计时,要注意融入现代元素,一味的照搬古代设计范例,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毕竟室内设计不同于古玩收藏,照搬照抄只会使设计看上去繁琐重叠,老气横秋,了无生趣。 在新一代中式设计上,要取其传统的精华,传统的设计中哪些应该留下来,哪些应该换新,这里面大有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的理解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作品来,各有特点。但是一定要追求神韵。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应中国传统的时候,同时反应这个时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 在制作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现代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设计中,可以说如何将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融于中式装修,是目前设计中式是否成功的标志。 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现代中式风格。

中国 什么 传统 设计

什么是中国传统的设计风格

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古朴典雅,能反应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中国人,更是有一种亲和力。所以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都很喜欢采用这种风格。 但是,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中式设计时,要注意融入现代元素,一味的照搬古代设计范例,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毕竟室内设计不同于古玩收藏,照搬照抄只会使设计看上去繁琐重叠,老气横秋,了无生趣。 在新一代中式设计上,要取其传统的精华,传统的设计中哪些应该留下来,哪些应该换新,这里面大有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的理解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作品来,各有特点。但是一定要追求神韵。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应中国传统的时候,同时反应这个时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 在制作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现代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设计中,可以说如何将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融于中式装修,是目前设计中式是否成功的标志。 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现代中式风格。

中国 什么 传统 设计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建筑体系在特点上,可以基本上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单体建筑中国建筑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中国单体古建筑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木材。也就是房子的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柱子和梁的,成为梁架式结构。这种结构,也是当代建筑中框架式结构的前身模型,为现代建筑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了这些,中国古建筑体系中建筑的特点还在于它的细部等各方面的处理。二、屋顶的处理这是这个建筑体系中的一个特色,它在中国建筑中向来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瓦面是弯曲的,当屋顶是四面坡度时,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尤其是屋顶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面予以运用了。相对说来,在其它的建筑体系中,屋顶是向来不受重视的,除了有时候穹隆顶得到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了事的,生硬无趣。但在中国,建筑师很早就发现了屋顶部分的巨大装饰作用。在古书中都有记载和歌颂屋顶和出檐的诗句。它是中国古建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特色。三、建筑物的大胆用色在古建筑体系中,大胆地使用了朱红作为大建筑物的屋身的主要的颜色,用在柱,门窗等部位,并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比如:柱、栋梁、枋等地方,无论外部内部都是如此。在合使用颜色上,中国的古建筑是最大胆的,这也是古单体建筑的一个特色。大量有色琉璃瓦的使用,充分发挥各色油漆的使用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浮雕,砖面也加以雕刻——这些都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特征。四、木结构细处的精致处理中国古建筑,一般会把构件交接的部分裸露出来,再在它们的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它成为整个建筑本身的装饰的一部分。比如:在整组的梁柱上刻画图案、门环、角叶等,此外,屋脊、脊吻、瓦当等而下之都是属于这一类的细部处理。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建筑在单体体型上可能并没有优势,但精巧的构造,完美无缺的细部处理,以及中国传统手法的运用,都让中国的建筑有了自身的特色。

古建筑 是什么 中国 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建筑体系在特点上,可以基本上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单体建筑中国建筑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中国单体古建筑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木材。也就是房子的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柱子和梁的,成为梁架式结构。这种结构,也是当代建筑中框架式结构的前身模型,为现代建筑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除了这些,中国古建筑体系中建筑的特点还在于它的细部等各方面的处理。二、屋顶的处理这是这个建筑体系中的一个特色,它在中国建筑中向来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瓦面是弯曲的,当屋顶是四面坡度时,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尤其是屋顶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面予以运用了。相对说来,在其它的建筑体系中,屋顶是向来不受重视的,除了有时候穹隆顶得到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了事的,生硬无趣。但在中国,建筑师很早就发现了屋顶部分的巨大装饰作用。在古书中都有记载和歌颂屋顶和出檐的诗句。它是中国古建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特色。三、建筑物的大胆用色在古建筑体系中,大胆地使用了朱红作为大建筑物的屋身的主要的颜色,用在柱,门窗等部位,并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比如:柱、栋梁、枋等地方,无论外部内部都是如此。在合使用颜色上,中国的古建筑是最大胆的,这也是古单体建筑的一个特色。大量有色琉璃瓦的使用,充分发挥各色油漆的使用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浮雕,砖面也加以雕刻——这些都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特征。四、木结构细处的精致处理中国古建筑,一般会把构件交接的部分裸露出来,再在它们的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它成为整个建筑本身的装饰的一部分。比如:在整组的梁柱上刻画图案、门环、角叶等,此外,屋脊、脊吻、瓦当等而下之都是属于这一类的细部处理。相对于西方国家,中国建筑在单体体型上可能并没有优势,但精巧的构造,完美无缺的细部处理,以及中国传统手法的运用,都让中国的建筑有了自身的特色。

古建筑 是什么 中国 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有什么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此处意境的浓郁蕴藉了。

中国 什么 古典 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风格有什么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曹雪芹笔下的潇湘馆,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更是绘声绘色,点出此处意境的浓郁蕴藉了。

中国 什么 古典 园林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人的传统服饰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中式服装、西式服装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在式样、外形、结构、局部特征、装饰、色彩、图案、审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一、式样中国传统服饰的主体形式是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前开衣最早起源于中国,形成于黄帝时代。中国传统服饰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样的较多,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古希腊的服装是披裹式,古罗马到中世纪,服装的式样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公元四世纪,日尔曼民族南下,日尔曼民族的四肢分离的体形型服装逐渐渗入到欧洲服装的基本样式中,从13世纪开始至今,体形型服装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其基本形制是男子上衣下裤,女子为上下连属的裙装。二、外形特征中国传统服饰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等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特别是使四肢有拔长感。亚洲许多国家的服装都有类似特点。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是比较肥大的,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自然修长的服式使男性显得清秀,使女性显得窈窕。同时,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各种硬领、轮状领、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和花朵以及浆过的纱料和各部位的衬垫,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形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三、结构特征从结构特征看,中式服装采用中国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西方服装采用立体裁剪方法,立体裁剪方法视人体为多面体至少是四面体,细心对待人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各个方面的凸凹起伏关系,利用打褶和省道处理等服装工艺手段,最终取得与三维人体相吻合的具有立体效果的服装。有人说中式服装像平面的绘画,西洋服装像立体的雕塑,这种感觉大体是对的。中式服装表现两维效果,忽视侧面结构设计。西式服装强调三维效果,适合人体结构特点并适应人体运动规律,既合体又实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青睐。四、局部结构特点从服装的局部特点看,中式服装的斜交领、对开V领、直立领、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清代箭袍式的前后左右开四衩,以及衣服的对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等,都是有东方特色的局部细节,常被设计师用作表现中国服装趣味的处理手法,其中中式立领和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更为典型。西洋服装的袒领和轮状褶领(像扇面一样环绕脖颈)运用较为广泛,轮状褶领连续的褶裥是用布料上浆后熨烫成形,有时需用细金属丝做支撑。服装造型喜用填充物衬垫或支撑,如垫肩、垫胸、垫袖、垫臀、裙撑等。由于西式服装不是连袖而是装袖,所以肩饰造型多样。袖子款式变化很多,如半腿袖、主教袖等。五、装饰从装饰特点看,由于中式服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刺绣用于服装历史久远,发展到后来,甚至“衣必锦绣”。运用平面刺绣方法装饰服装表面空间,是中式服装设计的惯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使服装充满东方风韵,令人赞叹不已。除刺绣外,镶、滚工艺在中式服装上运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缘处镶、滚装饰,女子衣缘越来越阔,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西洋服装是立体构成设计,表现三维效果,所以装饰与整体结构造型相对应,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装饰手段是借助各种立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服装表面。最初,花朵、花边等只是少量装饰服装表面,丰富表面效果。到了罗可可时期,某些礼服竟是用立体花堆砌而成。西洋服装采用立体装饰有其精采之处:一是立体装饰与立体结构造型相呼应,天然谐调;二是装饰效果符合审美心理,因为凡是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表面,容易引起人的单调感觉,而层次丰富、虚实搭配、重叠穿插的表面空间有耐人寻味的效果,易于激起观赏美感。六、面料、色彩和图案从服装面料看,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大麻被称之为“汉麻”。中国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是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穿棉布较晚,棉花是从印度引进的,到元明之时,棉布才成为人们普遍穿着的衣料。从服装色彩看,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了“黄为贵”的传统观念。黄色成为帝王的专用色,隐喻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传统服饰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青、红、黑、白、黄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从配色方法看,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使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蓝色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容易谐调,可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中式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图案纹样不仅精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至今,从高贵的绸缎到民间的印花布,吉祥纹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纹图,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像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团鹤仙寿、福禄寿喜、连年有余、吉祥八宝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另外,官服的图案重视标识作用,明清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为走兽图案。皇帝的龙袍象征真龙天子,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各有寓意:“日、月、星”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华虫”取其文丽;“火”取其光明;“藻”取其洁净;“粉米”取其滋养;“宗彝”取其忠孝;“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西洋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的运用同东方传统存在差距。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面料主要是半毛织物和亚麻布。古希腊人喜爱白色,古罗马服饰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象征纯洁、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亚麻天然的原色,很朴素。中世纪西方已有了许多名贵的面料,除东方丝绸、锦缎之外,还有天鹅绒、高级毛料、北欧的珍贵裘皮等。当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织锦缎和天鹅绒中还织进了闪闪发光的金银丝线。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银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特别是黑缎子和黑天鹅绒常是贵妇的首选。迷人的黑色衬着白种女性白皙的肤色,非常炫目。西欧传统服饰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罗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以星系、宇宙为主题的迪斯科花样,利用几何错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用计算机设计的电子图案等。七、审美文化东西方服装审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点。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饰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古典模式是表现女性的第二性征,如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现代模式是以简约的形式表现人体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紧身为现代时髦。中国文化漠视“性”的存在,服装不表现人体曲线,不具备感官刺激要素,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中式传统服饰的美学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和文化征貌。中国人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重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闲适、平淡、中庸,追求超出形体的精神意蕴。中式女装严密包裹人体,使人难窥其详,增加了神秘感。中式男装严整修长,洋溢着中和之美。皇帝的礼服,宽博繁复,辉煌壮观。皇帝的礼服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审美观的表现。

中国 传统 哪些 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人的传统服饰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中式服装、西式服装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在式样、外形、结构、局部特征、装饰、色彩、图案、审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一、式样中国传统服饰的主体形式是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前开衣最早起源于中国,形成于黄帝时代。中国传统服饰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样的较多,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古希腊的服装是披裹式,古罗马到中世纪,服装的式样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公元四世纪,日尔曼民族南下,日尔曼民族的四肢分离的体形型服装逐渐渗入到欧洲服装的基本样式中,从13世纪开始至今,体形型服装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其基本形制是男子上衣下裤,女子为上下连属的裙装。二、外形特征中国传统服饰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等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特别是使四肢有拔长感。亚洲许多国家的服装都有类似特点。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是比较肥大的,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自然修长的服式使男性显得清秀,使女性显得窈窕。同时,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各种硬领、轮状领、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和花朵以及浆过的纱料和各部位的衬垫,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形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三、结构特征从结构特征看,中式服装采用中国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西方服装采用立体裁剪方法,立体裁剪方法视人体为多面体至少是四面体,细心对待人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各个方面的凸凹起伏关系,利用打褶和省道处理等服装工艺手段,最终取得与三维人体相吻合的具有立体效果的服装。有人说中式服装像平面的绘画,西洋服装像立体的雕塑,这种感觉大体是对的。中式服装表现两维效果,忽视侧面结构设计。西式服装强调三维效果,适合人体结构特点并适应人体运动规律,既合体又实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青睐。四、局部结构特点从服装的局部特点看,中式服装的斜交领、对开V领、直立领、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清代箭袍式的前后左右开四衩,以及衣服的对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等,都是有东方特色的局部细节,常被设计师用作表现中国服装趣味的处理手法,其中中式立领和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更为典型。西洋服装的袒领和轮状褶领(像扇面一样环绕脖颈)运用较为广泛,轮状褶领连续的褶裥是用布料上浆后熨烫成形,有时需用细金属丝做支撑。服装造型喜用填充物衬垫或支撑,如垫肩、垫胸、垫袖、垫臀、裙撑等。由于西式服装不是连袖而是装袖,所以肩饰造型多样。袖子款式变化很多,如半腿袖、主教袖等。五、装饰从装饰特点看,由于中式服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刺绣用于服装历史久远,发展到后来,甚至“衣必锦绣”。运用平面刺绣方法装饰服装表面空间,是中式服装设计的惯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使服装充满东方风韵,令人赞叹不已。除刺绣外,镶、滚工艺在中式服装上运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缘处镶、滚装饰,女子衣缘越来越阔,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西洋服装是立体构成设计,表现三维效果,所以装饰与整体结构造型相对应,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装饰手段是借助各种立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服装表面。最初,花朵、花边等只是少量装饰服装表面,丰富表面效果。到了罗可可时期,某些礼服竟是用立体花堆砌而成。西洋服装采用立体装饰有其精采之处:一是立体装饰与立体结构造型相呼应,天然谐调;二是装饰效果符合审美心理,因为凡是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表面,容易引起人的单调感觉,而层次丰富、虚实搭配、重叠穿插的表面空间有耐人寻味的效果,易于激起观赏美感。六、面料、色彩和图案从服装面料看,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大麻被称之为“汉麻”。中国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是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穿棉布较晚,棉花是从印度引进的,到元明之时,棉布才成为人们普遍穿着的衣料。从服装色彩看,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了“黄为贵”的传统观念。黄色成为帝王的专用色,隐喻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传统服饰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青、红、黑、白、黄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从配色方法看,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使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蓝色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容易谐调,可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中式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图案纹样不仅精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至今,从高贵的绸缎到民间的印花布,吉祥纹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纹图,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像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团鹤仙寿、福禄寿喜、连年有余、吉祥八宝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另外,官服的图案重视标识作用,明清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为走兽图案。皇帝的龙袍象征真龙天子,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各有寓意:“日、月、星”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华虫”取其文丽;“火”取其光明;“藻”取其洁净;“粉米”取其滋养;“宗彝”取其忠孝;“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西洋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的运用同东方传统存在差距。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面料主要是半毛织物和亚麻布。古希腊人喜爱白色,古罗马服饰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象征纯洁、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亚麻天然的原色,很朴素。中世纪西方已有了许多名贵的面料,除东方丝绸、锦缎之外,还有天鹅绒、高级毛料、北欧的珍贵裘皮等。当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织锦缎和天鹅绒中还织进了闪闪发光的金银丝线。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银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特别是黑缎子和黑天鹅绒常是贵妇的首选。迷人的黑色衬着白种女性白皙的肤色,非常炫目。西欧传统服饰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罗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以星系、宇宙为主题的迪斯科花样,利用几何错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用计算机设计的电子图案等。七、审美文化东西方服装审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点。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饰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古典模式是表现女性的第二性征,如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现代模式是以简约的形式表现人体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紧身为现代时髦。中国文化漠视“性”的存在,服装不表现人体曲线,不具备感官刺激要素,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中式传统服饰的美学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和文化征貌。中国人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重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闲适、平淡、中庸,追求超出形体的精神意蕴。中式女装严密包裹人体,使人难窥其详,增加了神秘感。中式男装严整修长,洋溢着中和之美。皇帝的礼服,宽博繁复,辉煌壮观。皇帝的礼服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审美观的表现。

中国 传统 哪些 服饰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古代建筑 是什么 中国 主要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 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4,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5,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各组成部分要考虑配合与协调,而且要特别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古代建筑 是什么 中国 主要

请问“中国风”图案的特点是什么

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室内设计,一般来讲是以木结构为主,其特点是梁柱承重,墙体起到围护的作用,室内空间较大,运用格扇门罩以及博古架等物件对空间进行多种划分,采用天花藻井,雕梁当柱,斗拱加以美化,并以中国字画和陈设艺术品等作为点缀,创造出一种含蓄而高雅的氛围,特别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中国建筑室内固有的传统风格样式,其造型特征被称为中国“民族传统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1]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通常还表现为室内对称的空间形式,在多数的宫殿和厅堂中,梁架、斗拱等都是以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设计表现的一种艺术形象。从大量的宫殿建筑中的室内天花藻井、家具、陈设、字画、装修等多方面因素中,均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组合得较为完美的一个整体空间设计。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外,还有移动的屏风、半敞开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对于组织空间起到了增加层次和厚度的作用。一般民居则较简朴、自由。在色彩的处理上,中国北方宫殿建筑室内的梁、柱常用红色,天花藻井并绘有多种多样的彩画,用鲜明吉祥的色彩取得对比调和的效果。中国南方的建筑室内风格则常用冷色调,白墙、灰砖、黑瓦,色调对比强烈,形成了江南特有的秀丽[2] . 中国室内设计流派 (1)新古典主义 采用民族传统的装饰手法,在现代结构、装饰材料、施工工艺、高新技术的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和装饰,同时采用陈设艺术手法来进行分割空间,装饰空间的设计,使中国传统的室内样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1959年中国的十大建筑,特别是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设计和民族文化宫的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典雅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为基调的空间形象,都是运用新形式和古典风格结合的新古典主义作品。 当今的建筑室内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建筑所处的地域、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使原有的地方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使设计师在创作中更加显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自然的韵味。1982年,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其外部环境和室内设计均具有中国江南园林以及民居的地域文化特征,使人充分感受到了中国南方建筑室内设计的高雅和浓厚的文化品味,是新地方主义现代宾馆的典型范例。 (3)新少数民族风格 在现代建筑的内部空间中,象征性地表现少数民族建筑的人文文化特色内部空间形式,并在结构构件上较为直接地采用适当简化了的少数民族装饰图案,或以其图案所做的立题性标志,保持其民族色彩、家具饰品等特征,并选用少数民族陈设的艺术品装饰室内环境气氛,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风格特色,同时又具有现代文明特征,这一类设计风格被称为新少数民族风格。 (4)中国现代主义 现代风格的设计起始于19世纪下半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现代家庭装饰的主流。现代风格主张“功能第一”。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现代客厅特别强调它的实用功能,一般只需要沙发、茶几和组合电器装置,不再有观赏性强的壁炉或布艺窗帘等过分装饰。现代风格也是一种简朴淡雅式风格,它是以简洁明快为其主要特色。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强调室内布置应按功能区分的原则进行,家具布置与空间密切配合;主张废弃多余的、繁琐的附加装饰,使室内景观显得简洁、明快,完美地反映出“少就是多”这一设计概念。从目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和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简洁、明快、洗练的设计风格,同时采用了色彩、质感、光影与形体特征的多种手法,其中也包括了把现代高新科技的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饰装修上,由于在设计时充考虑到了本国国情、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因而设计出来的风格又带有中国设计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故为中国现代主义。 (5)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派的设计者们主张兼容并蓄,凡能满足当今居住生活所需的都加以采用。这种风格的室内设计,空间组合十分复杂,突破完整的立方体、长方体的组合,且多呈界限不清的状态。利用设置隔墙、屏风或壁炉的手法来制造空间层次感,使居室在不规则、界限含混的空间利用细柱、隔墙,形成空间层次的不尽感和深远感。他们还常将墙壁处理成各种角度的波浪状,形成隐喻象征意义的居室装饰格调。 也许为了寻找故乡的情怀,人们更加喜爱乡土和自然风格。在家居装修中主要表现为尊重民间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情,保持民间特色,注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作为装饰的主题。这样可使室内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例如采用较暗的灯光,墙上挂着鱼叉、鱼网和船桨,天棚用的是一艘底儿朝天的小木船,置身其中,仿佛来到渔村,有一种特有的幽静和温情。大城市生活的紧张、拥挤和环境污染,使人们产生厌倦,向往能享受更多阳光、空气、鸟语花香的环境。这种思绪使人们崇尚自然的室内布置,例如采用不加粉刷的砖墙面,将粗犷的木纹刻意外露于室内[3]. 室内设计的要求和目的,从广义上讲,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要求,从而对人的生产环境、生活学习环境、工作环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改造,达到使用功能的必需条件和视觉环境的美好享受。室内设计可以提高空间的生理、心理环境质量。从狭义上讲,由于空间条件的不同、业主要求的不同、室内设计的目的也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产生不同的设计风格,反映人们对功能和艺术的不同追求,以有限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无限的精神价值。 室内设计是一门多种专业兼容的综合性学科,可分为四部分: (1)空间形象设计 就是对建筑所提供的内部空间进行处理,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空间的尺度和比例,解决好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衔接、对比、统一等问题。当设计师看完建筑图纸时,首先要对室内空间进行调整,在不影响结构的情况下,根据业主要求和设计思想更加合理的运用空间,协调好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利用有利条件,排除不利因素,使室内设计更加舒适化、科学化和艺术化。 (2)室内装修设计 主要是按照空间处理的要求把空间围护体的几个界面,即对墙面、地面、天花等进行处理,包括了对分割空间的实体、半实体的处理,即对建筑构造体有关部分进行设计处理。 (3)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 对室内体感气候、采暖、通风、温湿调节等方面的设计处理,是现代室内设计中极为重要的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它已成为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 (4)室内陈设艺术设计 主要是对室内家具、设备、装饰织物、陈设艺术品、照明灯具、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处理。 室内设计根据人的流动特点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人居环境设计 在较长时间内有固定人员的居住空间。它包括:合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别墅式住宅、院落式住宅以及集体宿舍。第二类是限定性公共空间设计 在较长时间内有相对固定人员的公共空间。它包括:学校、幼儿园、办公楼、教堂等。第三类是非限定性公共空间设计 没有相对固定人员的公共空间。它包括: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所、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火车站、机场、商场等综合设施。 中国的室内设计已经进入了创新阶段。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适应城乡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大规模兴建的需要,近几年迅速成长起来,取得了飞跃发展,度过了模仿东、西方传统室内设计和西方现代室内设计的时期,逐步走上了创新之路。这从近几年建成的工程及各类展览、评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很多作品科技含量比较高,使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创造了室内新的界面造型和空间形态,达到较佳的声、光、色、质的匹配和较佳的线、面空间组合和空间形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和鲜明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从一些作品可以看出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艺术语言综合、重构,使简练的室内界面及空间形态蕴涵较深厚的文化神韵和意境。比如人民大会堂内的上海厅、重庆厅、广东厅和小礼堂,时代感都很强,表现出了新时代的文化色彩

中国风 是什么 图案 特点

中国传统服饰有哪些特色

中国人的传统服饰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中式服装、西式服装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在式样、外形、结构、局部特征、装饰、色彩、图案、审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一、式样中国传统服饰的主体形式是前开型的大襟和对襟式样。前开衣最早起源于中国,形成于黄帝时代。中国传统服饰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两种形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女子穿上衣下裳式样的较多,男子多穿上下连属的袍衫。西洋服装在样式上有一个演变过程,古希腊的服装是披裹式,古罗马到中世纪,服装的式样以披裹式的非成型类衣和前开式的半成型类衣为主。公元四世纪,日尔曼民族南下,日尔曼民族的四肢分离的体形型服装逐渐渗入到欧洲服装的基本样式中,从13世纪开始至今,体形型服装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其基本形制是男子上衣下裤,女子为上下连属的裙装。二、外形特征中国传统服饰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自衣领部位开始自然下垂,不夸张肩部,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等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特别是使四肢有拔长感。亚洲许多国家的服装都有类似特点。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是比较肥大的,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自然修长的服式使男性显得清秀,使女性显得窈窕。同时,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各种硬领、轮状领、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和花朵以及浆过的纱料和各部位的衬垫,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形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三、结构特征从结构特征看,中式服装采用中国传统的平面直线裁剪方法,无论袍、衫、襦、褂,通常只有袖底缝和侧摆相连的一条结构线,无起肩和袖窿部分,整件衣服可以平铺于地,结构简单舒展。西方服装采用立体裁剪方法,立体裁剪方法视人体为多面体至少是四面体,细心对待人体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各个方面的凸凹起伏关系,利用打褶和省道处理等服装工艺手段,最终取得与三维人体相吻合的具有立体效果的服装。有人说中式服装像平面的绘画,西洋服装像立体的雕塑,这种感觉大体是对的。中式服装表现两维效果,忽视侧面结构设计。西式服装强调三维效果,适合人体结构特点并适应人体运动规律,既合体又实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青睐。四、局部结构特点从服装的局部特点看,中式服装的斜交领、对开V领、直立领、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清代箭袍式的前后左右开四衩,以及衣服的对襟、大襟、一字襟、琵琶襟等,都是有东方特色的局部细节,常被设计师用作表现中国服装趣味的处理手法,其中中式立领和衣服下摆两侧开衩更为典型。西洋服装的袒领和轮状褶领(像扇面一样环绕脖颈)运用较为广泛,轮状褶领连续的褶裥是用布料上浆后熨烫成形,有时需用细金属丝做支撑。服装造型喜用填充物衬垫或支撑,如垫肩、垫胸、垫袖、垫臀、裙撑等。由于西式服装不是连袖而是装袖,所以肩饰造型多样。袖子款式变化很多,如半腿袖、主教袖等。五、装饰从装饰特点看,由于中式服装是平面直线裁剪,表现二维效果,所以装饰也以二维效果为主,强调平面装饰。装饰手段是中国传统的镶、嵌、滚、盘、绣几大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虽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美不胜收。刺绣用于服装历史久远,发展到后来,甚至“衣必锦绣”。运用平面刺绣方法装饰服装表面空间,是中式服装设计的惯用手法,沿用至今。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使服装充满东方风韵,令人赞叹不已。除刺绣外,镶、滚工艺在中式服装上运用也很多。例如清末,市井流行在衣缘处镶、滚装饰,女子衣缘越来越阔,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西洋服装是立体构成设计,表现三维效果,所以装饰与整体结构造型相对应,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装饰手段是借助各种立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服装表面。最初,花朵、花边等只是少量装饰服装表面,丰富表面效果。到了罗可可时期,某些礼服竟是用立体花堆砌而成。西洋服装采用立体装饰有其精采之处:一是立体装饰与立体结构造型相呼应,天然谐调;二是装饰效果符合审美心理,因为凡是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表面,容易引起人的单调感觉,而层次丰富、虚实搭配、重叠穿插的表面空间有耐人寻味的效果,易于激起观赏美感。六、面料、色彩和图案从服装面料看,中国最早使用的纺织品是葛布、苎麻布和大麻布。葛布是葛藤的茎皮纤维加工制成的。苎麻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欧洲人称之为“中国草”,大麻被称之为“汉麻”。中国享誉世界的服装面料是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是我国先民对世界纺织服装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人穿棉布较晚,棉花是从印度引进的,到元明之时,棉布才成为人们普遍穿着的衣料。从服装色彩看,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了“黄为贵”的传统观念。黄色成为帝王的专用色,隐喻着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传统服饰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青、红、黑、白、黄色被视为正色,其余颜色则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从配色方法看,高艳度、强对比是中国传统的配色方法。强烈的对比色在金、银、黑、白等中性色的缓冲配合下,使服装洋溢着富丽堂皇、浑朴大方的气氛。中国民间对蓝色有传统喜爱,如蓝印花布、靛蓝蜡染布等。蓝色与黄种人的肤色相配,容易谐调,可产生柔和的色对比效果。中式传统服饰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有飞禽走兽、四季花卉、山峦亭阁、几何纹样等,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图案纹样不仅精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至今,从高贵的绸缎到民间的印花布,吉祥纹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蜥龙闹灵芝等纹图,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像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团鹤仙寿、福禄寿喜、连年有余、吉祥八宝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另外,官服的图案重视标识作用,明清文官为飞禽图案,武官为走兽图案。皇帝的龙袍象征真龙天子,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图案各有寓意:“日、月、星”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华虫”取其文丽;“火”取其光明;“藻”取其洁净;“粉米”取其滋养;“宗彝”取其忠孝;“黼”取其决断;“黻”取其明辨。西洋服装的面料、色彩、图案的运用同东方传统存在差距。古希腊、古罗马的服装面料主要是半毛织物和亚麻布。古希腊人喜爱白色,古罗马服饰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紫色象征高贵,白色象征纯洁、正直。一般庶民衣服是羊毛、亚麻天然的原色,很朴素。中世纪西方已有了许多名贵的面料,除东方丝绸、锦缎之外,还有天鹅绒、高级毛料、北欧的珍贵裘皮等。当时哥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欢迎,织锦缎和天鹅绒中还织进了闪闪发光的金银丝线。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银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特别是黑缎子和黑天鹅绒常是贵妇的首选。迷人的黑色衬着白种女性白皙的肤色,非常炫目。西欧传统服饰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纹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罗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涡旋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园花草纹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以星系、宇宙为主题的迪斯科花样,利用几何错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用计算机设计的电子图案等。七、审美文化东西方服装审美文化存在很多不同点。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服装文化。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能比较封闭,在服装上具有固执的“原体”意识,传统服饰形制几千年来地位稳定,吸收异域服装相对困难。西方文化善于表现矛盾、冲突,在服装构成上强调刺激、极端的形式,以突出个性为荣。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西方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一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西方文化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性感。古典模式是表现女性的第二性征,如露颈、露肩、露背、半胸,以紧缩腰围和垫臀来表现女性胴体曲线。现代模式是以简约的形式表现人体的自然身形,以短露和紧身为现代时髦。中国文化漠视“性”的存在,服装不表现人体曲线,不具备感官刺激要素,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中式传统服饰的美学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和文化征貌。中国人受儒道互补的美学思想影响,重视情理结合,以理节情,追求闲适、平淡、中庸,追求超出形体的精神意蕴。中式女装严密包裹人体,使人难窥其详,增加了神秘感。中式男装严整修长,洋溢着中和之美。皇帝的礼服,宽博繁复,辉煌壮观。皇帝的礼服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审美观的表现。

中国 传统 哪些 特色

什么是中国古典室内设计风格

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古朴典雅,能反应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中国人,更是有一种亲和力。所以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都很喜欢采用这种风格。 但是,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中式设计时,要注意融入现代元素,一味的照搬古代设计范例,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毕竟室内设计不同于古玩收藏,照搬照抄只会使设计看上去繁琐重叠,老气横秋,了无生趣。 在新一代中式设计上,要取其传统的精华,传统的设计中哪些应该留下来,哪些应该换新,这里面大有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的理解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作品来,各有特点。但是一定要追求神韵。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应中国传统的时候,同时反应这个时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 在制作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现代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设计中,可以说如何将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融于中式装修,是目前设计中式是否成功的标志。 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现代中式风格。

室内设计 中国 什么 古典

什么是中国古典室内设计风格

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古朴典雅,能反应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让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中国人,更是有一种亲和力。所以现在很多室内设计师都很喜欢采用这种风格。 但是,在室内设计中采用中式设计时,要注意融入现代元素,一味的照搬古代设计范例,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毕竟室内设计不同于古玩收藏,照搬照抄只会使设计看上去繁琐重叠,老气横秋,了无生趣。 在新一代中式设计上,要取其传统的精华,传统的设计中哪些应该留下来,哪些应该换新,这里面大有文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的理解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作品来,各有特点。但是一定要追求神韵。只是形似是不足的,在反应中国传统的时候,同时反应这个时代,重要的是追求神似。 在制作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古代中式主要材料是木、石材料,现代技术产生了很多的材料,很多都可以用到中式设计中,可以说如何将现代材料和现代元素融于中式装修,是目前设计中式是否成功的标志。 只有既能体现中国传统神韵,又具备现代感的设计,才能是真正的现代中式风格。

室内设计 中国 什么 古典

行家说说中式古典住宅设计风格有哪些特点

1.在新古典装修风格中以白色为主要色彩,但是光线的运用也是到了极致。颇具艺术感的花瓶、生机盎然的盆栽、充满现代感的装饰设计相映成趣,同时地面不受白色的限制与光线柔和在一起。2.在装饰设计上更是淡蓝色搭配上白色,体现出一种美感。现在越来越多业主会选择新古典主义,他们领会到的是新古典装修的美以及实用性。但同时摒弃了过往古典主义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3.在新古典装饰设计中,墙面和天花板一般选择白色材料在追求细节精致的同时,同时也突出家具简约舒适的实用功能。这一切给空间带来雍容华贵却不显得沉闷拥挤,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尺寸与空间关系的精确把握,并且多层次的效果对单一的色彩起到很好的作用。

住宅设计 中式 古典 哪些

行家说说中式古典住宅设计风格有哪些特点

1.在新古典装修风格中以白色为主要色彩,但是光线的运用也是到了极致。颇具艺术感的花瓶、生机盎然的盆栽、充满现代感的装饰设计相映成趣,同时地面不受白色的限制与光线柔和在一起。2.在装饰设计上更是淡蓝色搭配上白色,体现出一种美感。现在越来越多业主会选择新古典主义,他们领会到的是新古典装修的美以及实用性。但同时摒弃了过往古典主义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3.在新古典装饰设计中,墙面和天花板一般选择白色材料在追求细节精致的同时,同时也突出家具简约舒适的实用功能。这一切给空间带来雍容华贵却不显得沉闷拥挤,充分体现了设计师对尺寸与空间关系的精确把握,并且多层次的效果对单一的色彩起到很好的作用。

住宅设计 中式 古典 哪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舞蹈的艺术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