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萨到新疆回西安自驾游怎么走?

全民反诈,保宁平安! 南京反诈IP形象101、炸诈弹亮相

全民反诈,保宁平安! 南京反诈IP形象101、炸诈弹亮相

我们是2013年夏天走过219新藏线的,路况非常好,车的油耗也很低,我的1.8排量天语车,在日土县加满油,跑到国庆桥买了私人大约10升油,然后到达叶城县再加的油。当时我的车本来可以不加油就能跑到叶城县,为了保险在国庆桥私人家里买了一小桶约10升。现在从日土县到叶城县之间已经建了加油站,没必要担心了。

二是小排量车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小排量车只是在坡道路段提速较慢而巳,其它路段跟大排量车差别不大。

三是高反问题,如果你是从内地进入西藏,再从西藏走阿里到新疆,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你从内地到西藏的过程如果没问题,跑国道219差别就不大。

四是安全问题,行车安全要自问,我能保证行车安全吗?至于社会安全,可以说新疆太安全了,我们才从新疆回内地,新疆的治安检查特别多,对当地人特别严,无论是当地人,当地车都必须严查才能放行,凡是人们经常出入的地方,都是有安检的,所以新疆特别安全。

新疆美景特别多,而且美景就在路上,自已多作功课,看了美景不用花钱买门票。

小排量轿车正走219一定要保证车况良好,并且要做好抗高反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从叶城219零公里起点算起,行驶100公里左右,将要翻越库地达坂,这里的弯道能把人绕晕的,过了库地达坂后很快又是要翻越高差一千多米的麻扎达坂,到这里,基本上完成了爬坡过程,后面的路都是在海拔4500米以上了。接下来要跑一段6公里左右的烂路,翻越4909米柯克阿特达坂(黑卡孜达坂),然后进入到赛图拉镇(三十里营房)休息,这里的海拔是3600米。相信,这一天的高反会严重的折磨人,因此,出发前在叶城汽车城对爱车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再买几罐便携式氧气罐,备好一定量的抗高反药物,在高反严重的时候,不要吝啬的果断吃药、吸氧,挺过最艰难的一天。这一天的路程只要谨慎驾驶,小排量的车完全可以轻松的跑下来的。提醒:在进入赛图拉(三十里营房)检查站前有中海石化加油站,一定要加满油,为明天的长距离驾驶做好准备。

第二天最好早点出发,因为,219西藏段是要限速的,赛图拉(三十里营房)----泉水湖不限速。具体限速是:泉水湖----多玛乡2小时40分,多玛乡----日土日松检查站3小时,日土日松----噶尔(阿里)拉梅拉检查站1小时20分钟。第二天的路况很好,没有烂路,很多地方都是大直路,可以撒欢的跑,适当的赶出一点时间,为进藏的限速和游玩预留出时间。进藏后,将要翻越几座5000米以上的达坂,并且会经过美丽的班公湖。途中能加油的地方有:大红柳滩顺达加油站,多玛乡中石油加油站,日土县中石油加油站。

自驾219一定要准备好四证(身份证、边防证、驾驶证、行驶证),这四证缺一不可。

这是我自驾219的一点体会,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起止时间:2014年5月7日-7月22日(共77天)
出行方式:2人1车自驾(21000公里)

中山-黄姚-都匀-成都

第二段:318川藏南线

成都-康定-雅江-巴塘----鲁朗-八一-

第三段:南线(含尼泊尔)

拉萨-------珠峰-樟木-(加德满都-博卡拉)-樟木--日喀则-拉萨

格尔木-哈密-乌鲁木齐-北屯-喀纳斯-克拉玛依-伊宁(霍尔果斯)-乌鲁木齐-哈密

哈密-张掖-西宁-宝鸡-合肥-常州-上海-霞浦-中山

行(含油费、路桥费):2.9万元

———车辆、物资、证件、路线

不是说其他的车不行,路上我们还看到长安奔奔在跑,只是如果不是越野车,不是四驱,行进在318会非常痛苦。尤其是那十几公里,轿车基本就是刮着底盘过去的。所以,如果是开轿车走318,一定要加装一个底盘保护,不然刮穿了底那就欲哭无泪了。
两驱的车子也能跑,只是会感觉无限的力不从心,踩死了油门速度都上不去,看着前面的小坡就是爬不动,那种痛苦也只有走过318的人才能体会。这是因为海拔高,氧气稀薄,本身汽车的动力没有平时足,再加上各种爬坡,各种烂路,两驱车会非常吃力,对车子的伤害也比较大,当然,坏车的可能性也就比较高。虽说2015年318比较难走的路都将通隧道,有捷径,但山还是要翻很多座的,烂路也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遇上雨天路滑,两驱车就有可能车轮打滑,没有四驱车安全系数高。所以,经过我们的切身体验,强烈建议开四驱越野车进藏。
至于什么品牌的车,见仁见智吧。但需要提醒的是,西藏很多配件缺乏,且物流速度很慢。我们开的是奔驰GLK300,去珠峰的路上爆了避震,为了等配件在拉萨住了半个月。我们遇到的一台宝马车,到了轮胎跑烂了配不到,半夜打电话给我们求助,我们正好在拉萨等配件,第二天马上在拉萨找着买到,请当地人帮忙发了汽运,也用了3天才寄过去。所以,最好能开一台配件比较普遍、通用的车子,在西藏有9成的车子是越野,越野里面9成是丰田,貌似这车很适合在藏区行走。我们因为是卖了轿车买的越野车,是同一品牌置换,所以只能选择奔驰,也算冒了小小的险。

这个说实在的,我不是很懂。因为我们的车是加97的,听说西藏很多地方没有97,所以就买了几支提升汽油油品的,也就是先加上这种添加剂,再加93的油,相当于还是97,大概就是这个效果。
说实在的,如果这东西有用,还真是需要备上几支。318这一路倒是没断过97,好歹都能找到97号油加。在阿里地区,能找到加油的地方就不错了,根本不能指望什么97啊!从日喀则出来,我们的车车就再没喝上一口97,所以,我们带的添加剂还真是用上了。其实,在318我们就已经用了,因为有些地方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的油站几乎都没有97,是一些当地的油站才有97,加了感觉不是很对,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所以,为防万一,我们在这类油站加油前也会添加一支。
必须提醒的是,在阿里地区,千万千万要在中石油、中石化加油,其他油站的油很难保证,当地人跟我们说不少车子加了杂牌油站的油,跑一段路就歇菜了。关键是那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找个修车的真难啊!一定要保证油品不出问题,保证车辆不出问题,这才是自驾西藏的保障啊!

进出西藏的路经常有修路和塌方,所以路况不是太好,有时候你不得不在一整段的带棱角的石头上行驶,有时你不得不压在路基裸露的钢筋上,不爆胎实在是一种幸运。我们的轮胎总共扎破了两次,而且都算是幸运,很快找到修车的地方。
我们的车子本身有备胎,但不是全尺寸的,不可能长时间使用,所以必须要再买一个全尺寸的备胎,因为西藏很多地方只有维修没有配件,尤其是不那么大众的车型,万一轮胎报废了要换一个新轮胎,那就有得等了。反正轮胎价格也不是特别贵,迟早也都能用的上,买一个放在车上带着有备无患。

我和乐哥自驾,其实都是他在驾,所以,车子的事情都是他在操心,我只是听他说准备了这准备了那。据我所知,他有带补胎胶,就是万一备胎也用了,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修车的地方,就要自己补胎。给车子充电的线要带着,万一电池没电打不着火,可能跟旁边的车子借个火。还有牵引的绳子,万一陷车了,别人想帮也帮不上,最起码自己得有个绳子能让人拉一把。小铲子,可以刨刨土什么的,也是万一陷车用的。
车子本身有一套修车工具,他又买了一套更全一点的,并且要了解一些车子的基本常识,一旦车子有任何问题,能大概判断是什么情况,是否严重,还能不能继续开。 比如我们在去珠峰的路上,几十公里全是石子路、排骨路,感觉车子晃的厉害,因为没走过,也分不清是避震坏了还是路太烂了。后来停下来休息,发现轮胎上有油,不是刹车油就是避震油。急忙打电话给4S店咨询,确认不是刹车油,就继续向珠峰挺进了。如果是刹车油,继续开是很危险的,避震油就还可以开的慢一点。我们还在去的路上遇到一台车坏在路边求助,原来他们的发动机已经开锅了,在冒烟。之前他们看到车上有一个红灯亮了,不知道是什么就一直开没管,直到冒烟了才停下来。好在遇到了我们,乐哥一看就告诉他们不能再开了,水箱完全没水了,发动机已经过热冒烟,再开发动机爆掉这个车子也就差不多报废了。所以说,不能只会开车,好歹要了解一些车子的脾性,这样到了外面才会给自己更多一份保障。

西藏虽然是个欠发达的地方,但是消费却一点不低,食宿都比内地的普通城市要贵,所以银子必须要带够。由于信用卡基本没有用武之地,现金必须要多带些。如果带的钱多不踏实,可以带张银行的储蓄卡,用的差不多就找地方提现。但千万不要用除了四大行之外的银行,因为那里可能没有网点。而且,一定不要用到没有才去取钱,因为可能下班、可能取完,反正种种你之前不会遇到的状况都有可能遇到,所以要提前储备好现金。
西藏很多地方只有中国电信的信号,如果可以备一个中国电信的手机,不怕失联。我们就是跟朋友借了一台中国电信的手机,简直是所向披靡啊,强大的很!
手机的话费要提前充好,不敢多充也要在差不多用完前及时充值,因为说不定你刚好用完话费的时候刚好那个地方就没有wifi,没法充值。话说我们在路上还真遇到过这样的车友,于是我们用手机帮他充了50元话费。
这个是我必须要带的,所以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可能有些人没我这么有“洁癖”,可以选择不带。带睡袋一方面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暖,所以我买的睡袋是零下5度的。西藏除了拉萨、八一、日喀则这几个稍微大点的城市,很多地方的住宿条件不是很好,即便是住了县城最好最贵的酒店,也不一定能给你一条干净的床单、一床干净的被子。所以,我必须、必须要睡自己的睡袋。如果不睡自己的睡袋,那么就要穿着衣服来睡,比如在的帐篷酒店,不是不想睡睡袋,是没有地方脱衣服,只能和衣而卧。

4. 防晒、保湿、润唇膏

西藏因为海拔高,紫外线特别强,每天的防晒是必不可少的。不是防不晒黑,黑是必须的,只是能让你不晒伤。我们带了一支50倍的防晒,每天早上一定要仔细的擦一遍才敢出门。
西藏还非常的干燥,是干到小腿会脱皮那种,所以身体保湿乳成了我们每天晚上要擦的,因为不擦的话会随着裤子脱下来很多皮肤的碎屑。爱美的女孩最好多带几片面膜,有空就贴贴,我没带够,皮肤变得很粗糙很干燥,回来好好保养了几个月才恢复。
不管你是男的女的,平时擦不擦润唇膏,去西藏都带上一支在身边吧,随时觉得干就擦擦。因为真的很干,每天都要擦很多次,否则嘴唇干裂出血那是必然的。

在西藏因为海拔高,温度自然低,喝点热水可以预防高反,所以我们的车上保证随时有热水能喝。我们带了一个小的保温水杯,每天灌一杯热葡萄糖水放在车上,感觉体力下降或者任何高反的迹象,马上喝一点。还有一个大的保温暖水壶,早上灌满一壶,基本够一天的热水用量。同时,在车上准备了一个用车充的烧水杯,万一热水喝完了,就用这个在车上烧水来喝。总之,要随时保证有热水喝!
我们还带了一个焖烧壶,主要作用是当保温饭盒用。每天早上煲一锅八宝粥灌在焖烧壶里,中午可以当午饭,比吃干粮舒服多了。当然,要想每天煲粥,必须要带高压锅,我们出发前买了一个小的高压电饭锅,不是高压锅在西藏做不熟饭,煮不熟面。

预防高反的红景天不管有用没用,我们一直吃着,就算是图个心里安慰也好。氧气瓶车上也备了一瓶,不过最终也没用过。葡萄糖冲剂和针剂都买了,每天早上冲一杯葡萄糖水路上喝,晚上冲一杯放床头,万一高反头痛失眠心悸就喝点,很管用。针剂是用来救急的,有时候出现高反的症状,又来不及冲葡萄糖水的话,针剂浓度高吸收快,见效快。我们在安多就用喝了两瓶,因为那天一直堵车,晚上11点才到达安多,安多海拔4700,又累又冷海拔又高,到达安多的时候两个人都觉得晕的不行,感觉大地在晃动,赶紧开了两瓶针剂喝上,再吃了一顿热乎乎的饭,没有高反。
这些高反的药在内地的药店可能不那么常见,在进藏的路上随便一个药店都有卖的,所以也不用提前准备,去到再买就行了。我们是在康定买的。
其他感冒药、胃药可以带一些,创可贴、温度计都是必须带的。 根据各人需要,平时比较容易哪里不舒服就准备一些那方面的药。感冒没好不能进藏,因为会很容易引发肺水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很可能一命呜呼了,不是闹着玩的。如果进了西藏才感冒,那就没那么可怕了,因为身体已经适应了高海拔,再感冒一般不会致命,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还是要及时安抚下去才好。我就不幸感冒了,其实也可能是鼻炎,因为从小就是这样,一到冬天遇到冷空气就会一直流鼻涕。在进藏的路上我就开始一路流鼻涕,吃了好几盒感冒药,离开西藏就痊愈了。

带上你们喜欢的各种小零食吧!西藏可以选择的太少太少啦!我本来想多买一些饼干、巧克力什么的带着吃的,可是行李已经太多了,而且乐哥说那里也有商店,吃的怎么可能没的卖。可是,我们去到才发现,我们平时喜欢吃的饼干、方便面、巧克力那里真的都没有!一路上都只能吃难吃的饼干,乐哥肠子都悔青了!好在去完珠峰我们去了尼泊尔,在那里采购了大批的进口饼干和巧克力,接下来的旅程才不至于很痛苦。
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买超市的瓶装水喝,西藏大部分地区的自来水是不能直接加热饮用的。一方面是那里的自来水本身不那么“清洁”,有的地区重金属超标;另一个原因是海拔高,沸点低,烧开的水实际上也就七八十度,根本不能杀死水里面的细菌。所以,喝超市的瓶装水还是比较保险的,在那样艰苦的地方,身体要适应高海拔缺氧,如果还要应付细菌侵蚀,的确忙了点。
我在安多的时候,因为到的太晚,上面说了,人不太舒服,懒得从车上拿水上楼,因为还要爬楼梯真的很累。结果,第二天早上刚喝完自来水烧的开水,半小时都不到就开始腹泻,好在还没出发,要是在路上可就麻烦了,大风加上下雨,下个车都难,还要露天便便,有多痛苦可想而知了。
现在出了一种“自热饭”,分两层,一层是热包一层是饭菜,热包遇水会沸腾把饭菜焖热,这个挺适合在西藏吃的。那里很多时候都很冷,能这样方便的在野外吃上一顿热饭,是对身体很好的犒赏,降低了高反的发生几率。

插线板最好要带一个,因为很多酒店的条件并不是很好,插座非常有限,晚上两部手机一台相机充电是最起码的,我们还要煲早饭、煲开水,所以插线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必须的。
照相机肯定是要带的,本来不想说,后来想想还是提醒一下,最好配个UV镜,因为西藏紫外线强,如果不配UV镜,拍出来的照片会感觉蒙了一层雾。还有,一定要带一块备用电池,因为沿途都是美景,一块电绝对不够一天拍的。
湿纸巾随身带点,因为一路基本都是去的大自然洗手间,没有洗手的地方,上完洗手间一片湿纸巾还是必要的。偶然遇上住的地方没水,湿纸巾还可以擦擦脸。在萨嘎住的酒店就没有水,在洗手间放了一个脸盆,装了一盆水还有一个水瓢,哪敢用来洗脸,只能冲冲厕所,那晚就是用了湿纸巾洗脸的。

如果不带身份证去西藏,估计一天就给赶回去了。反正开始进入西藏境内就开始不停的检查身份证,每天好几次,几十公里就要领一次路条,每次领路条都要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乐哥的身份证被检查的塑料膜都脱落了,他说这辈子加起来使用身份证的次数都没在西藏这几十天多。

进藏前在微博看到很多消息,说从2014年4月底开始,进藏边防证要在本人户口所在地办理,此前是去到拉萨就可以办的。具体步骤是:拿户口本和身份证先到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开具“无犯罪证明”,再拿着“证明”到辖区派出所填写“申请表”,大概两三天后可以拿到审批通过的申请表,带着申请表、身份证、照片到市公安局办理“边防证”,立等可取、不需手续费。
这步骤我这样总结出来大家一定感觉很容易,可是我们当时没有前车之鉴,还是走很多的冤枉路。我们先是去了分局,排了半天队轮到我们的时候,办事人员表示不了解边防证这件事,大概要去市局办理。然后去了市局,给了一张申请表,让填好去辖区派出所盖章。于是又去了派出所,派出所说要居委会开“无犯罪证明”,然后又去了居委会开证明。所有程序再反过来走了一次才办好。而且,我和乐哥户口所在地不是同一个地方,所以这程序走了两次,他又去他的户口所在地办了一轮。所以,这边防证不能不说是一波三折啊!
西藏有些地区是需要边防证的,可以根据计划的路线填写要去的地方,因为我们没做什么功课,对于要去西藏什么地方完全没概念,就请公安大哥把全部的地方都打上了,这样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不过边防证也有有效期,有效期的开始时间是自己定的,可以预计一个时间。有效期有一个月和三个月,也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因为当时在市局办证的地方看到西藏乡发的一个通知,说有效期超过一个月的不得入境,我们就没敢办三个月的,怕有些地方不让去。后来发现,那个地方其实根本不会去。
边防证还是很需要的,进珠峰、去阿里都需要边防证,没有边防证的确不让通行。不过听其他路上遇到的人说,也可以在日喀则办边防证,就是要交点钱,也不多。但通行证用完必须要归还到日喀则,也就是不能走其他的路,必须要经日喀则回去。

进藏主要的线路有4条:川藏线(川藏南线318或川藏北线317)、滇藏线214、青藏线、新藏线219。

这四条线路的介绍在百度就可以搜到,我只是想说一下我们为什么选择川藏进、青藏出。其实最初的计划是滇藏进的,因为去年在云南自驾了半个月,已经走了大部分的滇藏了——到了德钦,过了德钦就是,接下去的路就接上318了。这条路的路况蛮不错,昆明到大理都有高速,丽江到香格里拉的路也是新修的,走这条路比较有把握。但想想又觉得不甘心,一半都走过了,又走一次没什么意思,反正也是要接上318继续走的,为何不完完整整走一次318呢?!川藏南线318国道成都到拉萨全长2140公里,被认为是中国最美的公路,错过这样一次旅程,我们大概是要后悔的,所以把心一横,再难也走318.
我们敢走318还有一个考虑,我们出发的时间是5月初,还没到雨季,所以遇到塌方的可能性比较小,虽然会错过雨季多姿的色彩,毕竟我们第一次进藏,还是图个平安更实在。
回程原计划是走滇藏的,想顺便去云南玩一玩,但在318走了一次通麦我就感觉受够了,再也不要走通麦了。如果走滇藏,通麦依旧是必经之路,只有新藏、青藏可以绕开通麦,所以选择了青藏,因为那时新疆刚出过事情,根本没想过要去新疆。至于后来怎么又去了新疆,下文慢慢叙述吧。
这一路走下来,我简单总结一下这四条线路给我的感觉:
川藏南线——风景美、景色变化多,沿路可以选择的食宿地点比较多。路况差的路段占到1/4,山路比较多,对车辆和司机的要求相对较高;(北线没走过,没有发言权)
滇藏线——云南境内路况好,但终究还是要走318川藏南线才能到,跟川藏南线差别不大,只是换了一个出发地点的感觉;
青藏线——看起来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笔直的道路望不到头,其实路烂得很,都是暗坑,风景也比较单一。最关键一路上可以落脚的地方太有限,每天要从天亮开到天黑才能有住宿的地方,人非常疲惫。
新藏线——有朋友走了,非常惊险,有一天翻了5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山,晚上11点才到。这一天没有看到其他车,没有任何人烟。他们到叶城的那天刚好发生了新闻报道的袭击公安局的事件,吓的够呛。 所以,我感觉没事还是别走新藏的好。

如此看来,川藏南线确实是四条线路中最经典、最精彩的一条,如果要去西藏,一定要走一次318!318我们来啦!!




开车去西藏的念头是去年自驾云南的时候萌发的,说起来还和一位搭车的大学生有关。那天我们开车从香格里拉返回丽江,途中搭了一个从西藏出来的大学生。他一个人带了几千块钱一路搭车从成都到了西藏,现在继续搭车经云南回去。我们问他家人是否支持,他说他跟妈妈说,如果说危险,在家待着还会遇上地震呢——那年雅安刚发生过 7.0级地震。这话很触动我,一直不敢去西藏就是担心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烂路、坏车、高原反应,但就算蜷缩在家里也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啊,那么,何不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去做呢!
回到家,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换车,卖了轿车买了越野车。然后买油桶、买轮胎、买睡袋、买行李箱、买厚衣服,看游记、看微博,为进藏做一切准备。然而,8月2日通麦大桥的垮塌让我们进藏的准备戛然而止。


通麦大桥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全长258米,属于通麦天险的一部分。通麦天险,号称“通麦坟场”,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在波密和八一之间,全长14公里,这段路平均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里是“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特别是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通麦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波密、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之后修建的通麦大桥,也就是此次垮塌的这座桥,是一座临时保通性大桥。
我们一直关注各方消息,希望知道大桥通车的具体时间,然而却失望的得知短期内无法恢复。不论是走川藏线还是滇藏线,都必须要经过通麦大桥,如果想绕开通麦,只有走青藏或者新藏。其他的小路,例如丙察察线也可以去,但是道路异常艰险,而且不是成熟的线路,没有熟悉路况的人带,自己是不敢走的。于是,2013年进藏的脚步就这样停了下来。
经过了西藏的寒冬,2014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迫不及待的启程西藏了……


D1 中山 - 黄姚古镇(贺州),410公里
D2 黄姚古镇 - 都匀(黔南),700公里



黄姚古镇是发祥于宋朝的一个千年古镇,距离贺州60多公里,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古镇之一。是否去黄姚一游,着实纠结了一番。 因为搜索了各种订票网站,最便宜的门票也要68元,现场买要100元,不便宜啊。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很多人的评价,都说这个地方没啥意思,不值得去,不值这个钱,还有人说广东很多小村庄都是这样的,根本不需要花钱。于是,我们就纠结了,到底要不要去呢?不去黄姚的话才3点多就要去住酒店也太早了,赶去下一个城市又有点太远了。后来还是决定“既来之则安之”,就买张票进去看看吧。

黄姚古镇给我的感觉是游客不多,商业气氛不是太浓,依旧保存着古镇的古朴和静谧,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挺不错的。只是小镇不大,走了一个小时就差不多走完一圈了,如果是路过此地一游尚可,专程来游玩恐怕就要失望了,100元门票收的高了点儿。



第二段:318川藏南线

D8 鲁朗-八一,80公里

进藏必须要准备一张这样的海拔图,好让你有夜晚的住宿计划,尽量不要选在海拔过高的地方过夜,长时间处于高海拔比较容易高反。我们开始没有留意海拔这件事,在左贡住了一晚,乐哥明显高反,一看海拔3800多,第二天没敢住然乌(海拔3960),在八宿(海拔3280)休整了一下。
以下按天大体记录当天的行进路线、还能回忆起来的路况、值得推荐的住宿以及主要景点。其实风景真的在路上,所谓的景点只是一段路的一个小节点而已,并不是那里才有风景。

D1 成都-康定(430公里)

路线:成都(海拔512)- 石棉 - 泸定(海拔1330)-康定(海拔2395)

住宿:康定玉景雪莲精品酒店(推荐)

从中山到了成都,成都的朋友热情的款待了我们两天,带着我们吃了几顿成都的地道美食,也给我们这一路提供了一点参考意见。朋友经常去康定出差,所以推荐我们走石棉。雅安到石棉有高速公路,然后走S211省道到泸定,从泸定接上318。她告诉我们传统的走法从雅安下了高速就上318,然后翻越二郎山到泸定,那段路在修,单边通行,虽然路程短,但是时间上并不一定更快。于是,我们采纳了她的建议,走了石棉到泸定。其实,这段路的路况也不算太好,估计怎么走都是差不多的。

到了泸定当然要去看看泸定桥了,课文学过《飞夺泸定桥》呀!其他泸定周边的景点——海螺沟、红石滩我们都没去,因为进藏心切,无心停留,安慰自己说这些都是给城市人没那么多时间去远的地方准备的景点,对于咱们进藏的人没什么意思。现在想来,还是有点小小的遗憾,不过有遗憾才有下一次再去的理由嘛,看来318我们还会再走的,哈哈。

这段路的景色并没有什么亮点,也许是我们没翻二郎山错过了一些有感觉的地方。不过,听说2015年起也不用再翻二郎山了,隧道通了,我们注定是与二郎山无缘了呀。到达康定感觉还不错,体会不到条件艰苦,大概因为我们住的酒店看起来还蛮高大上的,这让我们进藏的第一天感觉很舒服,心中的担忧也少了一些——之前比较担心吃住太差(主要是我有小小洁癖,很怕住的地方不干净;肠胃又比较脆弱,吃了不卫生的东西马上就会拉肚子)。

D2 康定-雅江(210公里)

路线:康定 - 折多山(4298)- 新都桥(3630)- 塔公草原- 新都桥 - 高尔寺山(4412)- 雅江(2530)
山口:折多山、高尔寺山

今天算是正式走上了318,康定到新都桥的路好的我们都不敢相信这是318。新都桥有一个岔路去塔公草原,我们看时辰尚早,就决定拐去塔公草原看一下。想不到开出去没多久就遇上修路了,路面整个被翻起,钢筋和锋利的水泥块裸露在旁边,开得心惊胆战,算是开始领略318的艰险了。从塔公草原回到新都桥,刚松了一口气,就开始了50公里的烂路。从新都桥一直到雅江都是非常非常烂的山路,听说过去318都是这样的路,我们不禁感叹之前走318进藏的人,是有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这样的路,颠到我的肺都要出来了,好心疼我的车车啊!

塔公草原的“塔公”二字是藏文,意思是“菩萨喜欢的地方”。我们开车来到塔公寺前,因为景区要收费、听说不骑马就要徒步,我们就没进去,在外面遥望了一下雅拉雪山。

其实,被吸引来到塔公草原的是山上那巨大的藏文,尽管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能在这样的大山上完成这样的“雕刻”,实在感觉震撼。然而,此行更为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沿途看到的各种雕刻,河水中的石头上、山上,随处可见雕刻的藏文和菩萨像,我猜想那些藏文应该是一些经文。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新都桥-塔公草原沿途】

今天翻了两座大山——折多山(4298)和高尔寺山(4412)。两座山的垭口都超过了4000米,第一次上去这个高度,真是又激动又不敢激动。激动的是来到了这么高的地方,不敢激动是怕情绪波动会引起高反。说实话,在西藏这几十天,几乎没有摆脱过对高反的恐惧——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会引起高反,但庆幸的是我从来没高反过,有两次头有点晕,大概也是饿的,吃了东西就好了,应该还没达到高反的境界。


藏区通常划分成康巴、安多、卫藏三大块。
现今的西藏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都属于康巴藏区。
安多藏区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区。
卫藏的“卫”是藏语“中心”之意,泛指以谷为中心的地区;“藏”是“河”之意,泛指日喀则以西、以北的广阔地区。现今的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地区、林芝地区、阿里地区等都在卫藏范围内。卫藏分三块:拉萨、山南地区称为“前藏”,日喀则地区则称为“后藏”,整个藏北高原称为“阿里”。历史上,前藏是达赖的地盘,后藏是班禅的地盘。

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00米,垭口海拔4298米,是川藏线上第一个需要翻越的高山垭口,因有“康巴第一关”之称。折多山是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折多山的盘山公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所以民间有句话叫:“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看微博网友的介绍,说在高尔寺山可以纵览雅拉雪山大雪山、 折多山、 和贡噶雪山,并且这里是眺望雪山的最佳位置之一。所以,尽管来到高尔寺山并没有看到像折多山垭口那样修建好有白塔经幡的垭口平台,我们还是在指示牌前方找了一个空地停下来观望。

在这个大平台可以看到对面连绵不断的雪山,不过我们并不能分辨那是什么雪山,只觉得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雪山很是兴奋。然而,兴奋了几分钟,麻烦就来了——我们正在车边拍照发微信,不知道从哪里冒了个人,穿的好像乞丐一样破烂,跟我们要停车费。虽然这片空地并没有门口,也没标识是什么停车场或者私人用地之类的,为避免麻烦,我们就按他的意思给了20元,然后开车走人。不想,刚开出去十几米,几个骑摩托车的人围拢了过来,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又问我们要停车费。我们解释说已经给过了,他们不信,我们描述了收钱的人的样子和付了多少钱,他们派了一个人去“调查”,其他人看着我们,拉着我们的车不让走。其中一个老头儿不停的扳着我们的窗户摇晃,嘴里一直叫嚷“给钱”,根本不理我们的解释。乐哥不想多停留,想给钱算了,马上走人,别把车子弄坏了,还耽误了时间。我很不情愿问多少钱,老头一张口就是:“一百!”看我犹豫了一下,他立刻霸气的说:“两百!”我当时真的很冲动的想让乐哥一加油走掉,正在这时,去调查的两个年轻人回来了,他们找到了刚才收钱的那个人,确定已经给过钱了,告诉我们可以走了,很客气的说:“不好意思啊!耽误你们时间了。”我们赶紧谢了他们准备走,老头还是扒着车窗要钱,被一个年轻人抱住,另一个人示意我们赶快走,我们这才脱身。就是这样一惊吓,乐哥同志高反了——头痛欲裂,体力不支,情绪急躁,晚上睡不着。

我们的确受了点惊吓,但也要感谢有惊无险,在我们旅程开始的时候就提个醒,毕竟是两个人出来,凡事还是要小心,不能光顾着看风景得意忘形了,藏区地广人稀,安全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我们深知,不能因为遇到几个人,就否定了一群人,这也是个别的事件,那老头儿一定是老糊涂的,毕竟那几个年轻人还是讲道理的,并不是勒索,真的只是收费,只是不规范,没有标识没有说明罢了。
晚上我们住的酒店,从老板到员工,都特别体贴——老板看到乐哥不舒服,让他洗个热水澡早点休息,我们提行李上楼的时候,遇到两个下班回家的餐厅女服务员,二话不说把我们的行李拿到了房间,生怕我们不适应高原,累到了容易高反。所以,面对这一切,我们更多的还是感恩,感恩人性的善良,感恩大自然的伟大神奇,感恩那些默默无闻铺就这条天路的人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到拉萨自驾游线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