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幕式为什么外国队也穿红色

  原标题:北京冬奥会越来越精彩,外国媒体是咋说的?

  在4日晚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多国媒体对这场盛大表演不吝赞美之词。

  别致、惊艳、璀璨、展现更强大中国——在4日晚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多国媒体对这场盛大表演不吝赞美之词。有德媒表示,体育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俄新社5日则直言,2022年冬奥会证明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发展为更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俄罗斯《欧亚日报》网站5日以《搭建沟通的桥梁,永不筑墙》为题报道称,北京冬奥会别致、惊艳、璀璨的开幕式已成为世界体育史的一部分。西班牙《马卡报》网站表示,“鸟巢”因为一场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开幕式再次被铭刻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看过冬奥会开幕式后,日本不少网民也发出赞叹的声音。在日本雅虎新闻网站举办的调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满分10分,你给几分”中,将近60%的网友打了满分10分。

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奥委会主席波兹尼亚科夫表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简洁而精彩,东道主非常热情地向所有前来参加这场盛大庆典的运动员表示欢迎,相信出席开幕式以及在电视上收看开幕式的所有人都感到振奋。俄罗斯“体育”网4日发文称,冬奥会对世界来说是一个盛大节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每个国家代表队似乎都从一个大门中走出,中国以此向世界发出“北京对所有人都开放”的信号。英国路透社认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繁荣、强大和自信的中国。

  “团结与和平,北京冬奥会带来什么?”俄新社5日发文称,如果说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展示了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成功,那么2022年冬奥会证明中国在14年内已经从“世界工厂”发展为更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在过去十多年中,世界与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对冬奥会的期待中,中国人对冬季运动越来越感兴趣。2022年冬奥会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奥运会相关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今天,当世界正在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时,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将再次提醒人们,团结与合作对于应对挑战的重要性。

  据德国《时代周报》5日报道,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全球体育赛事中,已成为中国的“民间大使”,不断增强中国软实力。德意志广播电台5日则引述政治学家的话报道称,中国模式的吸引力在于其经济以及社会政策的成功,西方国家可以从中国身上学到东西。西班牙《国家报》网站表示,中国希望以冬奥会为契机展示力量,增强国际声誉。

  各国运动员“享受”冬奥时光

  侧手翻、后空翻,然后身体笔直地顺着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雪道一路滑下去,西班牙滑雪运动员马格宁享受着在北京冬奥遇到的一切,他将这些快乐时光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之后,很多中国网友说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获奖运动员庆祝胜利

  马格宁是众多外国运动员的缩影,他们在北京冬奥会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4日,首钢滑雪大跳台首次正式向各国运动员开放官方训练,这次训练很快就成为马格宁与其他运动员“撒欢儿”的机会。来自瑞士、挪威等国的运动员现场“组队”玩起“骑人滑雪”比赛,一名运动员骑在另一名全身挺直的运动员身上,从赛道高处滑下。

  虽然美国和加拿大宣布不派政府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但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日报道,在各国代表队中,美国和加拿大的运动员人数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美国为224人,加拿大为217人。除美加之外,俄罗斯奥委会队有214名运动员参加冬奥会,人数规模位列第三位;中国派出173名运动员参赛,位列第四位;之后为瑞士代表队,拥有166名运动员。美国雪车运动员、北京冬奥会美国代表团成员瓦尔德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奥运会是为了让世界团结起来,让所有人搁置分歧,为同一件事情欢呼。瓦尔德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受比赛,对于运动员而言,这是一个四年努力训练后检验成果、努力获得奖牌的机会。

  这个日本记者叫“义墩墩”

  因为太爱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冈义堂在中外社交媒体上意外走红,被网友戏称为“义墩墩”。5日,辻冈义堂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真没想到,35岁还能有个新名字,现在‘义墩墩’就是我本名。”这是辻冈义堂首次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他说,如果因为他的存在大家可以更关注冬奥会,那就再好不过了。

(图为日本电视台记者辻冈义堂接受《环球时报》独家专访。摄影/汪涛)

  辻冈义堂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他邂逅“冰墩墩”的故事。原来,来京第一天,辻冈义堂不小心把外套忘在飞机上。正郁闷的时候,他看到了可爱的“冰墩墩”,瞬间被治愈。辻冈义堂开始展示起自己的“冰墩墩”,除了记者证挂牌上的“八墩墩”、T恤上的“九墩墩”,以及“冰墩墩”围巾、衣服等周边产品,加上寄给日本演播室的,辻冈义堂最少买了15个“冰墩墩”。

  辻冈义堂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初把“冰墩墩”寄回日本,是想让日本民众也能感受到“冰墩墩”的魅力。不过他似乎低估了“冰墩墩”在日本的火爆程度,“冰墩墩”的周边产品在日本二手网站上早已高价售罄,“这几天我手机快‘爆炸’了,都让我买‘冰墩墩’带回日本……回去的时候我要把衣服都扔掉,把‘冰墩墩’塞满行李箱”。

  《自然》杂志:北京冬奥实现碳中和

  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英国《自然》杂志4日刊文,称赞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文章指出,虽然严格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在客观上限制了观众规模,有利于减少冬奥会的碳足迹,但北京冬奥会所采取的减排措施大大超过往届冬奥会,原有场馆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绿色装备采购等方面的措施在实现碳中和问题上取得良好效果。

  北京冬奥会对多座原有场馆进行改造,这些场馆曾用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及其他体育赛事。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被改造为“冰立方”,将举办冰壶比赛。此外,北京冬奥会全部新建场馆达到最高等级的国家绿色三星标准。此次冬奥会首次使用天然二氧化碳而非HFC制冷剂用于滑冰场制冰,能减少多达2.6吨碳排放。

  北京冬奥会有一大首创,就是全部25个场馆均使用清洁电力。北京冬奥会还致力于“绿色采购”,配备氢动力和电动车辆。当然,冬奥会相关的建设工程必然会产生碳排放。为抵消碳排放,中国新种植树木约6000万棵,这将抵消大约119万吨碳排放。

  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邓布里维拉强调,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在最初的赛事筹备阶段就全面考虑减排问题的冬奥会。她表示,国际奥委会在今后赛事中将继续鼓励这种做法。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8奥运会开幕式外国人反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