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运河博物馆约不到门票是该馆骗人的吗?

本报讯(记者李祺瑶)备受关注的首博东馆正式定名为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首都博物馆昨天发布消息,宣布东馆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并透露该馆预计2023年底具备开放条件。

首博介绍,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总建筑面积9.97万平方米,整体规划展厅共计16个,整个展览陈列区建筑面积27426平方米,公共服务区建筑面积24175平方米。在内部设计上,整座博物馆分为以展览陈列区域为主的主楼和以社教空间、灵活开放空间为主的观众共享大厅两组相对独立的建筑,实现观展和体验的动静分区。此外,两组建筑之间还将设置一条水街,观众穿行时,可通过玻璃幕墙看到博物馆内部,水街在夜间也可以开放,将整个区域打造成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预计2021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实现竣工验收,2023年底具备开放条件。

记者注意到,目前命名为大运河的博物馆主要包括位于杭州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洛阳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及备受期待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去年11月,来自大运河沿线的33家博物馆正式组建起“大运河博物馆联盟”,联盟的秘书处设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将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家族增添新成员。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 王立武)中国社会文化简讯

安徽祁门县发现罕见百年金丝楠群

皖南山区祁门县近日在该县芦溪乡芦溪村发现一片数量达108棵的百年群,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树干圆满通直,树冠枝繁叶茂,树姿伟岸优美。目前,祁门县林业部门已将这片天然金丝楠木群列入重点古树群进行挂牌保护,对楠木逐株进行登记并建立了林木管理档案。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楠木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渐危树种。

 金陵画作山西开展 绘出江南秀色

近日,南京博物院携手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金陵画派书画展”,来自“金陵八大家”的近百件金陵画派书画藏品与山西的书画爱好者们见面。此次展览精选了百余幅金陵书画艺术珍品,涵盖了金陵画派30余位画家的重要创作。此次展览将于9月1日结束,前来参观的书画爱好者们可在山西博物院入口的领票处领取免费门票参观。

依托古代建筑群山陕会馆而建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近日落成,即将对公众开放。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全面讲述了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展示了洛阳遗存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洛阳山陕会馆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由山西、陕西富商捐资而建,2006年,山陕会馆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项目在长春开赛

以“放飞中国梦,快乐共成长”为主题的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近日在长春开赛。比赛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组别,来自全国各地的528支代表队,1525名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足球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以及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五个项目比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由中国科学与技术协会和地方政府联合举办。

西藏将建中国规模最大的藏民族影视拍摄基地

西藏自治区计划在拉萨建设“西藏影视城”,影视城拟占地1000-1500亩,将集旅游、历史文化遗迹、拉萨古城、珠峰、红色遗迹等微缩景观以及4D影院、影视拍摄景点为一体。“西藏影视城”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藏民族影视拍摄基地,同时也将是拉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原标题:中国社会文化简讯: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落成)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

距离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还有10多天时间,目前各项工程进展如何?

记者昨天实地探访时看到,经过施工人员的奋战,博物馆周边环境打造基本完成,进入最后完善和扫尾阶段;馆内布展部分呈现,开始最后冲刺。

记者走进馆内看到,不少展馆布展施工已基本完成,开始进入展示实物安装的阶段。

目前,部分展馆布展已经整体呈现,馆内不仅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展牌、实物场景、模型和实物,更采用了现代的声光电技术。行走在展馆内,让人感觉不是在展馆内看展览,而是走进了真实场景。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运河三湾风景区内,是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项目,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专题展览计划以大运河发展变迁为时间轴,空间上涵盖大运河全流域,并重点展示大运河带给人民的美好生活。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定位是建成全流域、全时段,能够全面反映中国大运河的博物馆,所以它的地理覆盖范围非常大,从北京到杭州、洛阳等沿线城市;从时间维度上来说,则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到隋唐运河,再到明清的京杭运河,能全面反映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大运河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与馆、塔、桥等建筑融为一体

博物馆及周边的绿化景观打造工作也已基本完成,进入尾声。记者看到,大运河博物馆区域不仅穿上了“绿装”,场馆、大运塔、剪影桥等造型建筑还与绿化融为一体,整个博物馆区域秀美如画。

在博物馆北侧一座连绵的土山上,山林风光已经成型。这座土山高约5米,从古运河岸边一直向东延伸,山头高低起伏,如自然天成。“原先这里是一块平坦的地面,这次将大运河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挖出的泥土堆土造山,便打造成了这座山丘。”现场绿化人员介绍。

博物馆西侧和南侧同样绿树成阴。原先的建筑垃圾已被清理,区域内栽种了香樟、银杏、杨柳等树木。绿化人员正在绿树中补栽苗木,进行最后完善,同时点缀山石,打造景观。

博物馆南侧广场前,则是大片的绿色草坪,草坪中间隔有步行小道。在草坪两侧,不仅栽有绿树,树下还点缀有鲜花。这些鲜花被摆成波浪造型,让绿化景观更具动感。

运博路和码头均已基本建成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扬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博物馆外部的道路等配套工程建设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未来,大运河博物馆将有多条通道进出,可谓四通八达。

记者在现场看到,三湾公园北侧的一条东西向道路——运博路已经建成,从大学路一直向西延伸到大运河博物馆。施工人员介绍,运博路东至大学路,西接大运河博物馆内部道路,长550米。“目前道路已经建成,由于内部正在施工,目前仍处于封闭状态。运博路进入大运河博物馆区域后,可与地下停车场南出入口相接,未来从这条道路进出博物馆将十分便捷。”

除连接外部的道路外,大运河博物馆区域的内部道路也基本建成。在大运塔西侧,一条南北向道路基本建成;博物馆东侧,一条南北向道路也已建成投入使用。

运河边的码头建设也基本成型。未来,从水路、陆路都可方便到达大运河博物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洛阳博物馆需要提前预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