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疆吐鲁番边防部队当兵要求

来源:作者:新疆军区党委责任编辑:马嘉隆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文章——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70周年。在全党全军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我们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要回归初心本真,牢记使命任务,更加自觉地践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确保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听党指挥 凯歌进疆

党叫干啥就干啥、党指向哪里就打向哪里,集中彰显人民军队的初心使命。1949年10月10日,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率第2、6军,向新疆展开气势磅礴的大进军,到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去,肩负起解放劳苦大众、为各族群众谋幸福的崇高使命。

伟大壮举促解放。1949年9月,在第一野战军席卷大西北、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大趋势下,国民党新疆军政当局分别通电起义,迈出了新疆和平解放第一步。但当时新疆形势异常复杂,美、英驻迪化(乌鲁木齐)领事暗中阻挠和平起义,怂恿支持民族分裂分子策动“新疆独立”;国民党顽固派极力破坏和平解放,蒋介石电令其在疆亲信“和平运动,万万不可做”;新疆军政当局中的反动分子,也主张与解放军打到底,不让新疆毫无破坏地落入解放军之手;疆内反动头目仍然垂死挣扎,加紧策动叛乱活动。面对危急局势,党中央、毛主席审时度势,果断作出进军新疆的英明决策。人民解放军加紧准备、急速进疆,仅用6个月便把五星红旗插遍天山南北。人民解放军进疆,粉碎了帝国主义险恶阴谋,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企图,威慑了疆内各种反动势力,实现了党中央和平解放新疆的战略意图。

奋勇进军稳局势。进军新疆,决非一路坦途,部队既要与严酷的自然环境抗争,又要随时打击和粉碎各种分裂破坏活动。时值秋末冬初,很多部队御寒物资尚未备齐,不少官兵仍然穿着单衣,加之新疆没有铁路,公路路况极差,交通工具十分缺乏,多数部队只能徒步开进。1949年10月,2军教导团从吐鲁番徒步1600多公里,战胜重重艰难险阻,胜利抵达南疆重镇喀什。1949年12月,行至阿克苏的2军5师15团,顾不上休整就向和田急行军,官兵们忍饥挨渴,同流沙、风暴和严寒抗争,以每天50多公里的沙漠行军速度,用15个昼夜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了和田。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习仲勋致电嘉勉。1949年底,进疆部队先后平息了哈密、鄯善、轮台等地多起反动武装破坏活动,打击了敌对势力分裂行径,防止了动荡和战乱,稳控了新疆局势。

健全组织开新篇。解放初期,党在新疆没有建立地方组织,也没有代表人民的政权机构,部队一进疆,自上而下建立地方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政权迫在眉睫。1949年12月底,军区部队抽调84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帮助地方建立党政机构,先后建立3个区党委、10个地委、80个县委和500多个区委,参加全疆9个专区、58个县、1512个乡的减租反霸。随后,又派出4500余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给300多万贫苦农民分配了土地,新疆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伴随着进疆凯歌声,194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成立新疆分局;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宣告成立。中共新疆分局、新疆省人民政府和新疆军区的成立,结束了历代反动统治者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标志着新疆在党的领导下进入历史发展新纪元。

使命相传 御外稳疆

70年来,红旗漫卷天山,使命薪火相传,军区部队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忠实履行御外稳疆神圣职责,构筑起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边防安全的钢铁长城。

播撒革命火种。军区部队始终秉承对历史、国家和人民负责的使命职责,坚定维护新疆团结稳定、投身建设发展,把党的声音播撒在新疆大地。进疆途中,广大官兵坚持发扬“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优良传统,积极宣扬党的主张、传播党的声音,新疆各族人民从解放军言行举止中认识党、相信党、拥护党。进疆后,军区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开展大规模的平叛剿匪,稳定新疆社会秩序;开赴天山南北亘古荒原,一手扛枪一手拿镐,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一声令下10万官兵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地方建设力量……人民解放军犹如革命火种遍撒西部边关、掀起燎原之势,让党的光辉照耀天山南北,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播下“共产党好、解放军亲”的种子。

构建久安之势。驻疆部队是新疆安全稳定的坚强力量支撑,必须充分发挥好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进疆70年来,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哪里有各族人民的需要,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当好战斗队,从自卫反击、边境封控到反制行动,从应急处突到抢险救灾、生死营救,军区部队始终担当重任、冲锋在前,有效维护了新疆社会大局稳定。当好工作队,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民族宗教政策、“三个离不开”等学习教育,为驻地群众送医送药送学,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协助地方加强基层组织、巩固基层政权,使人心思稳、人心思定成为新疆社会的主流。当好生产队,积极投身垦荒造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治沙等建设,参与兰新、南疆铁路和新藏线等交通建设任务,担负光缆施工、西气东输、水利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民造福,为民谋利。70年来,军区部队始终牢记职责使命,镇守一方保平安,屯戍一域促稳定。

擎起精神丰碑。军区部队官兵始终高扬以“热爱边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为核心内容的“喀喇昆仑精神”,边防线上把根扎,用忠诚守边防,用激情干事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民功臣”李狄三、“将军农民”甘祖昌、“时代楷模”张富清、“黄继光式”英雄王忠殿、“滚雷英雄”罗光燮、“战斗英雄”司马义·买买提、“爱民模范”贺昌富、“人民卫士”崔志恒,以及“喀喇昆仑钢铁哨卡”“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卫国戍边模范连”“雪域高原戍边模范连”“团结战斗模范连”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和英模群体从军区部队走向全国、享誉全军,给军区部队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筑牢战略屏障。军区部队坚持把巩固党的领导、捍卫领土主权和祖国统一、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为重要使命,坚决打击一切分裂行径,严防严控“三股势力”渗透影响;持续深化周边合作交流,借助上合组织合作平台,积极开展边境会谈会晤、双边联谊、联演联训等活动,营造周边安全稳定态势;稳慎开展边防斗争,保持维稳和维权动态平衡,确保边境和平稳定;积极协助地方党委和政府做好反恐维稳各项工作,全力稳控社会大局,以稳疆控边、卫戍西陲的实际行动让党中央、中央军委放心。

牢记嘱托 聚力兴疆

70年征程漫漫,70年初心永驻。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区部队时刻牢记习主席的期望重托,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戍边守防,始终致力于扎根新疆、保卫新疆、建设新疆。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军区部队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坚决做到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军区部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主席对新疆、新疆方向、军区部队的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狠抓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常态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持续推进群众性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实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建设,全面彻底肃清郭徐房张流毒影响,着力夯实军区部队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以高度的政治清醒和坚定的实际行动有力应对新疆方向复杂环境、重大任务、现实斗争的考验。

坚持能打仗、打胜仗。能打胜仗是人民军队初心所向、使命所系。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安全形势,军区部队始终牢记战斗队职能,深入贯彻习主席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指示要求,着力破除和平积弊,组织部队开展高原使命课题训练,大力加强实战化训练条件建设,区分不同类型部队组织实战化拉动考核,高标准参加全军战略战役集训和联合战役演习,连续3年承办国际军事比赛,协调建立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联管联防机制,开展联合巡逻。2018年1月,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号召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军区部队上下闻令而动,广泛掀起新一轮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热潮,在练兵备战、戍边维稳一线践初心、履使命。

始终为人民、爱人民。军区部队坚持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在天山南北扎下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军区部队坚决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牢记“三队”职能,选派1600多个宣传小组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组织56个人武部工作队参加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从打扫庭院、收割庄稼等具体事情做起,一点一滴增进感情。援建安居富民房2100多套,拉运建材物资18.4万吨,帮助部分乡村建设基础设施,组建21支民兵服务队助力平安乡村建设。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组织团以上干部与4470户少数民族群众结对认亲。启动“万里边防扶贫固边行动”,定点帮扶128个边境村,逐步推进7200户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切实在劳动现场、救灾前线、扶贫路上信守初心、践行初心,军民团结一心共筑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8月3日至13日,“山东新疆美术写生采风团”一行26人,深入北疆地区腹地写生,走进军营笔会拥军慰问边防战士,迈进少数民族居集小区拜访,用画笔表现新疆的壮美景色和独特民俗风情,展示今日新疆的崭新面貌。

“山东新疆美术作品交流展”在新疆成功开幕

“山东新疆美术作品交流展”受到欢迎

8月4日上午,作为山东文化援疆的重要内容之一,“山东新疆美术作品交流展”在新疆军恳美术馆成功开幕,拉开了赴新疆采风写生开展两地交流的序幕。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总指挥刘晓江、宣传部部长张同海,新疆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张君超,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新疆自治区美协主席邓维东、副主席兼秘书长郐振明,采风团山东全体成员和新疆成员李尧天、解兴禄、亚尔买买提·尼亚孜、赛利克江.·沙提,以及维吾尔族卡丽比努尔、哈萨克族古丽夏提等观众一百多人参加开幕式。展览受到广泛好评。

采风团走进伊犁边防部队军营笔会拥军促军民情

8月6日下午,“山东新疆美术写生采风团”全体成员,走进新疆伊犁边防部队某炮兵连军营拥军,以笔会的形式慰问部队官兵,画家挥毫作书画,作品敬献子弟兵,激励官兵强军保边防。采风团全体山东成员和新疆郐振明、刘麦收、李尧天、解兴禄、亚尔买买提·尼亚孜、赛利克江.·沙提等新疆成员,共26位书画家参加了笔会拥军活动。山东新疆书画家们各展才艺,为部队官兵或书法或绘画,给官兵们奉献了精彩的艺术创作作品200余幅。

两地画家团结互助共赴北疆腹地采风写生显硕果

采风团两地艺术家一道,走古丝绸之路、入甜蜜王国吐鲁番、进辽阔的那拉提大草原、访维族小区与哈族毡房,用真诚和少数民族朋友沟通交流,用画笔尽情展现西域壮美景色和独特民俗风情。在葡萄沟,画家们对着数不尽的片片无核白葡萄,不断按下相机快门,拿出速写本一画就是两个多小时;在有塞外江南之称的伊犁哈萨克自冶州,感受海拔平均1800米那拉提草原的神奇,听新疆同行讲述空中草原华美的容貌和辉煌的气质。走进昭苏县一村民家做客,亲身体验柯尔克孜族的民俗乡情,听他们骄傲的讲天马及汉朝远嫁乌孙人的细君公主的故事;在美的像画中的巴音布鲁克草、山间盆地蓝宝石般的天鹅湖,画家们忘记时间,流连写生而忘返,维族画家兄弟甘愿做伴,相互鼓励,速写之余高兴地合影留念,留下一幅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感人场面。

促进鲁疆文化交流和民族大团结

10天的采风写生,两地画家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交流,携手共进,民族兄弟同行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最后一天的总结歺叙中,每人畅谈了一路采风写生的感受,表达了再相聚共采风的强烈心愿,有的相拥不舍流下了热泪。“山东新疆美术写生采风团”10天的新疆行,一路有感悟,一路有交流,一路有关爱,一路有感动,一路民族情,收获的是惊喜与希望,推动的是两地文化交流,促进的是民族团结。

特别提示:本站所提供文案内容及观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入市)。内容中所引用的各类信息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网络、产品实物本身等,不当之处请联系邮箱:,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兵能主动申请去边疆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