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站高铁有去阜新的吗?

看到有的答主拿什么经济客流说事儿,这里说说我的看法。

中国高铁第一次推广就是四纵四横,尤以四纵线标准高进度快。除沪深线局部外全部为350标准,09武广11京沪12京武哈大,大方向上其实就是三个,或者说两个端点,哈,广,深,或者说就是黑龙江和广东。不提上海不是对上海有什么意见,首先从纵线的角度上海算不上端点,而且上海的地位本身不存在什么争议,350这个速度本就是为了京沪四小时。

说经济,单单东三省强拉上小部分河北,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其它三条可以说辐射的是除内蒙外的全中国,四横线全部在北京以南。如果这么比,也许东北就不配有铁路?现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不配有铁路?经济上的问题我不想展开,因为我认为这不是京沈慢的主要问题。再说宏观一点,国家考量的是高铁成网,不仅仅是东三省到北京,还有东三省到全国,更有全国到东三省。

因为区位问题,绝对旅客数量东三省完败,但是我们是不是该看看线路长度呢?哈大920,京沈710,合计1630公里,辐射东三省三个副省级省会,一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加上直辖市,首都北京。京沪1318公里,三直辖市,副省级济南南京。京广线2300公里,一直辖,石家庄郑州长沙三个地级市省会,武汉广州两个副省级省会。单位长度的客流密度相差并不大。同时请各位注意,哈大加京沈是唯一自带分支的纵线,北京到哈尔滨只有差不多1100公里而已。

我认为的原因(实在不知道如何绕过环评和723) 1. 北京市的不积极甚至是阻挠 2. 东三省已有铁路问题 3. 与上条相关的选线问题 4. 大环境问题

我是长春人,从小是铁路迷,家离京哈铁路1.5公里左右,父亲常常带着我去桥上看火车,一看就是一下午。 我从2011年开始系统的关注中国高铁,因为我和老婆是异地恋,京沪高铁的开通让我们能比较顺利地走到今天,结婚生子。老婆先后在南京上海工作,我在北京,体会了京沪高铁的快捷方便,我盼着哈大,盼着京沈,盼着4个小时能回到家。

感慨一番,还是说回正题。先向各位说声抱歉,因为我可能没办法逐条分别说明,因为在我看来它们是完全统一的。

先说背景,四纵线,或者说三条全350纵线的背景。新建之前,京沪京广都是老线,沿途要么经济相对发达,要么人口稠密,要么交通要道,连接其他规划线路辐射面积广。而京沈,北京向东至秦皇岛,扶不起的老线,至今D车160。秦皇岛到沈阳,秦沈客专,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是我看着修起来的,基本沿着G1(铁路竟然全封闭?惊讶~) 。当时在北京上学的我,买回长春的卧铺,230加50元,买去南京的卧铺,没有,只能买去上海的,312块加100 ,在镇江下车再想办法回南京(什么?你能在窗口买到?) 对比是,已有部分高标准铁路加运力不是很紧张,没有新建线运力紧张,那么开工的话,哪边更迫切?为什么叫北上广?本身就是重点,还有需求,那么谁先修?当年的D1至D32(还是三十几的模糊了...)都是去哪的?因此09年武广紧随08京津城际开通,11年当时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最长京沪通车。

再说选线。京沪京广几乎是沿着既有线的大致走向,京沈因为已有秦沈客专,加上远期的京唐加津秦,北京至沈阳沿老京沈线铁路更新已经敲定。建成后原京沈线以货运为主,与新建客专分工明确,沿同样线路新建350意义不大,印象中做到修了客专再修客专的也只有胶济线(老线加200级加350,走线略有不同)和沪宁区间(350沪宁城际即沪汉蓉沪宁段加京沪高铁350)。于是新京沈取道承德朝阳阜新进沈阳,在距离上更近,同时照顾到高铁欠发达地区。可是这样的选线也同样存在问题,首先辐射地区少,700公里左右的350,仅仅途径3个城市(理解我的意思),而且是三个不是很强大的城市,其次修建难度高,70%以上的桥隧比,虽然低于京广京沪,但是和一马平川的辽西走廊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性价比上来讲,京沈高铁其实是对北京和沈阳,或者说北京和东三省之间铁路联系的一次加强,但是这段700公里难度高成本大的工程,对东三省四市进京时间的提升有限,举例长春到北京,D车6个半小时左右,350开通后乐观估计是4个小时到4个半小时。不迫切加提升有限,350又基本是开通就亏损,晚建可以理解。

最要命的要数北京市区。北京现在最大的三个车站,北京西站京九京广,地处西三环附近,京广高铁沿既有线出北京城区;北京南站,南三南二之间,京沪高铁新建车站,原为永定门火车站,位于老京沪线上,改造后京沪高铁向西南方向出城区转向天津;北京站,东二环内,面对着东单,京哈京沪京包京承,京沈高铁原规划始发站。这三个车站全部在长安街以南,京沪京广本就向南引出,利用原有线路合理改建扩建问题不大,而北京站位于北京市的几乎中心,老京哈线向东直奔唐山北山海关,而京沈高铁则是直奔东北方向的承德,既有线可利用范围有限,需要沿老线向东行一段再向北修建新的走行线。那么沿着老线向东走多远?从北京站直接向北,那么拆东单;二环三环间向北?日坛工体三里屯使馆区;三环四环间向北?北京现在在建的CBD东扩区。北京本地有个说法,形容市区内南北和东西的差异,而东北,恰恰是北京市最难拆迁的地方。所以京沈高铁要引入北京站本身的困难就极大。东城区,出去是朝阳区,也就难怪河北辽宁翘首以盼的高铁北京市却迟迟没有动作:怎么拆?谁拆的起?好不容易找到了方案,环评遭到居民反对未通过:原计划沿一条南北向既有线路远离居民区一端铺设动车走行线,并附加直立式声屏蔽控制噪声,引来居民指责环评造假...其中种种纠纷细节多不胜数,什么要多少钱,怕房子卖不出去之类的请各位自己想象,我不想再重复,但是京沈高铁就被这距离上小小的一段,硬生生的拖了几年。为什么不在北京市东北或者北侧修新火车站?没条件,而且就算修了也不解决根本问题。之前说了,京沈的意义不仅仅是北京和东北,更是全国和东北。北京俨然是共和国高铁的大枢纽,所以京沈京沪京广在北京要连起来。怎么连?北京站原本就是京沪铁路始发站,列车出北京站可以直接沿联络线到达北京南站,同时北京站拥有和北京西站的地下联络线,京沈高铁进北京站后,去往广州上海,水到渠成。如果在城北新建车站,不说有没有地,拆不拆得起,离市区远不远,新建车站浪不浪费,单单为了和西南面的西站与南偏西的南站之间的联络线,就还要修走行线穿过市区。最终,始发站改为了新建星火站,新建车站,引入线加联络线一个没省,远离市中心,改规划建车站配套设施难以及时跟进(比如地铁),京沈高铁在北京的烦恼一点都没有减少。

拖延持续到了铁道部的震动,延续到了甬温线事故,延续到了高铁的寒冬,大环境变了,京沈高铁只能一拖再拖。

要说京沈高铁是否涉及沿线城市的竞争?多少会有一些,但绝对不是大问题,其实我前面也说了一点想法。

做为四纵线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京沈高铁本来就是国家第一批规划,并准备第一批实施的工程。倒不是说东三省有多特殊,而是京哈做为铁路网大方向中的一极本身就是和京沪京广同等重要的。2014年京沈高铁终于开工,代表着国家对京沈高铁必要性的肯定。而其中种种的问题,相信凭着我们高铁第一大国的智慧也完全可以逐步解决。我期待着京沈高铁如期,高质量的开通,让那一张回家的火车票不再艰难。

  京沈高铁一般指京沈高速铁路,是北京与沈阳之间新建的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我国高速铁路网中八纵八横中京哈~京港澳高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北京铁路枢纽北京站,经河北承德市、辽宁朝阳、阜新市,正线接入沈阳铁路枢纽沈阳站。那么,近日京沈高铁有最新消息吗?沿途经过哪些站点?什么时候通车?下文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

  一、京沈高铁最新消息

  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路局)获悉,今天(12月12日)上午11时18分,在北京市密云区梨花顶隧道内热烈的欢呼声中,京沈高铁全线最后一个隧道历时63个月终于顺利贯通。该隧道也是京沈高铁京冀段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它的贯通标志着京沈高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京沈客专京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沈高铁京冀段正线全长290公里,其中北京境内98.4公里、河北境内19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含隧道54座,共计长152.8公里,其中最长的梨花顶隧道全长12.243公里,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横跨京冀两地,为单洞双线隧道,下穿山岭和明长城,地质构造复杂,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由中铁十九局和中铁二十二局承建施工。

  该段施工采用了大量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包括推广使用带模注浆工艺、预埋槽道自动顶升系统、湿喷机械手、微波焊接技术等“四新”技术,并依托本项目获得了2项专利。为了保护明长城古迹,工程还采用控制爆破和单臂掘进机铣挖法施工,克服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成功解决了长距离通风、返坡排水等问题,目前施工进展顺利,安全质量可控。

  据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承担了京沈高铁梨花顶隧道北京至承德方向6189米的施工任务。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安全风险高且地处北京周边工期影响频繁、环保要求严格等不利因素,采用湿喷机械手及带模注浆等工艺技术。其中,在隧道工程中使用湿喷机械手,能解决围岩差、浅埋偏压等问题,减少作业面人员数量和材料损耗。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又降低隧道内粉尘浓度,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为了解决槽道安装精度问题,项目创新小组还研发了预埋槽道自动顶升系统,使槽道报废率从原先的5%,降到1.5%左右。

  二、京沈高铁沿线站点

  京沈高铁连接环渤海和东北工业基地两个经济区域,全线贯穿北京、河北承德、辽宁朝阳、阜新、沈阳三省五市。全程共拟设置21座车站,具体站点如下:

  北京段设5站:北京站、北京星火站、顺义西站、怀柔南站、密云站

  河北承德段设5站:兴隆西站、安匠站、承德南站、承德县北站、平泉北站

  辽宁段设11个车站:牛河梁站、喀左站、奈林皋站、朝阳站、北票站、乌兰木图站、阜新站、黑山北站、新民北站、沈阳西站、沈阳站

  三、京沈高铁通车时间

  京沈高铁线路全长70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辽宁段于2014年2月28日率先开工,2018年12月29日承沈段建成通车,预计2020年底全线通车,北京站至北京星火站段先期利用京哈线、东星线、东北环线,后期利用新建双线与京唐城际铁路共线引入北京站。

  京沈高铁作为中国原“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承德市提出的京承快速铁路,辽宁省提出的沈朝客运线的设计基础设上,将线路延伸联通承德市与辽宁朝阳、阜新,向东北连接沈阳、长春、哈尔滨。这是原铁道部2009年开展的第一个重点踏勘项目。它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考虑把阜新、朝阳、承德等城市从经济发展二线纳入一线的客观需要。与此同时此线路缓解了目前入关唯一一条通道的运载力问题和战略压力。

  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后,对河北承德等沿线地区加快融入全国高铁网、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及与东北地区的互通交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以上就是京沈高铁的相关介绍,仅供大家参考!最后,让我们一起期待它早日开通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去阜新高铁几点有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