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男生打羽毛球厉害?

人在法国,刚下拖拉机,月薪500。平时在法国乃至欧洲最强的华人球队踢球,参加了两个巴黎当地联赛,每周一场7人制+一场11人制,对手都是老外,可以说对这个问题有切身体会。

2013年9月15号,南锡,来法的第二天,穿着FG在水泥场上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体验法国野球(国米球衣)。照片里的这些东欧人当时觉得还不错,之后才发觉他们在法国野球场中是排不上号的渣渣。而说到南锡,可能很多球迷不知道李金羽当年曾在这踢过球。

非洲村队≈欧洲市队≈中国省队

首先说一下自身情况,89年生人,业余中正是当打之年,从小踢球,大学时是院队主力,主踢中卫,后腰,在无职业背景的业余中应该算中上水平,身体素质不错,杠铃深蹲100kg,不抽烟喝酒,每周4,5个6km保持体能。回国会去上海体院踢球。以下是个人训练小视频:

我的队友们,水平则更高:中远梯队的(巴黎球王,入选过5人制国家青年队);红塔青年队的;实德青年队的;踢过中甲的……总体而言,是一只战斗力很强的业余球队,我个人的观点是鼎盛时期具备在大足赛专业组拿省级名次的实力,也就是综合性大学里的高水平校队水准(职业俱乐部背景的青年球员)。

球队在16-17这两年拿了法国乃至欧洲华人比赛所有能拿的奖牌,欧青赛MVP王楚,以及当时还在欧洲修炼的张修为,都曾在里昂杯中和我们交手过(里昂杯是早些年法国华人水平最高的球赛,王楚是代表梅兹华人,张修为应该是代表里昂)。截图奖杯是我作为主力拿到的冠军,还有很多非冠军或非主力的,就不放了。

华人圈内无敌了,球队自然想更近一步,蹭热打铁报名了巴黎地区的法兰西岛业余足球联赛,什么概念呢,看名字也知道:星期天快乐足球!

但别小看快乐足球,在世界冠军国度,业余联赛也是有多层架构的,就比如周末11人制,有4个等级;周中的7人制,则有14个等级;每个等级大概14支球队,大家可以自己算算有多少球队。

打了小半个赛季,我们队目前在11人制的第四等级排第4,7人制的第十等级中排名第11:

通过排名大家基本就能感受到,我们踢的有多艰难。说一下具体的感受:

首先,中国队和别人差很多,然而业余的我们差更多。

为什么?因为中国队至少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球员(虽然曾经的专业训练,放在现代足球理论下也只能算是半专业),而我们是纯业余。你会说那老外不也是纯业余吗?抱歉,老外只要是踢球的,基本不存在纯业余的说法,抛开基础性的全民健身习惯不说(已经使得他们的业余球员也具备了如同我们职业球员般的甚至更高的身体素质),他们往往都有加入当地的业余俱乐部,注意,这里说的是业余俱乐部,基本不收钱,靠爱发电,然而他们的训练可一点也不业余。你在恒大,鲁能基地里能看到的青训项目,每天都在法国的各个野球场里上演(法国的球场基本都是免费的,但需要预定,通过各种协会或俱乐部)。

举个栗子,我住巴黎郊区的皮托市,市郊有个皮托岛,岛上是运动中心,建了6个11人制场,2个橄榄球场。对应的就是皮托市的业余足球俱乐部CSM,每天组织训练,从4,5岁的小孩到十几二十的青年,都有模有样的进行2v2,3v3训练,踢对抗赛。

皮托岛的足球俱乐部CSM,小小业余俱乐部也有自己的网站,各个年龄层划分清晰,图片里没写全,实际上是从U6一直到U18
皮托岛业余俱乐部CSM,U6,U7足球队
皮托岛业余俱乐部CSM,U9足球队
皮托岛业余俱乐部CSM,女子足球队
2021年8月,csm的训练安排。不同于我们,8月是法国人的度假月,足球训练等活动是一年中最低峰的时期,但依然安排的满满当当。

全民足球的结果,就是昨天还在和你一起踢业余足球的小伙伴,今天可能就被职业俱乐部挖走了;明天踢职业的小伙伴不小心断了腿,或者踢不上职业,没关系,回来找个班上顺便当当基层教练。在法国,职业道路就是由这种业余俱乐部自然而然走上去的,不存在我们中国人需要面对的“读书还是踢球”这两种道路选择的问题。全民足球和专项足球,这里面的区别,各位细细体会!至少可以说,大量的有过准职业背景的业余球员,充分保障了法国业余足球的幼训水准(注意是幼训而非青训,足球要从娃娃抓起!)。顺带提一句,姆巴佩就是从巴黎的业余联赛踢出来的。有了草原才会有骏马,我们离世界足球强国,差的也许就是夕阳下的无数个自由奔跑而已!

CSM的小球员在训练。皮托岛位于巴黎的拉德芳斯金融区,类似上海的陆家嘴,寸土寸金的地方,球场依然是免费向公众开放。

都知道要从娃娃抓起,但如果不免费,不减负,现实就成了“从富娃娃抓起”!

15-16年,我在法国的克莱蒙实习(外省的小城市,米其林的发源地),踢野球认识了一个叫做Zack的马达加斯加人,他看我踢的还行,问我是哪个俱乐部?我当时很纳闷,说自己就是个业余爱好者,哪有什么俱乐部?他也挺纳闷,说我们这里大家都是跟着俱乐部踢。当时我还不理解,直到有天我在球场偶遇到Zack和他的俱乐部队友们训练,男女老少都有,大家和职业队一样穿戴齐整,训练认真,才明白了这里的俱乐部真的是向所有人开放。只要你想来,交一些基本的费用(一年几十欧),就能接收到专业的足球训练。Zack是普普通通的外来移民,平时做些仓库的工作,在中国他大概率每天只能为了生存而奔波,哪有可能在业余时光享受俱乐部的专项训练呢?

克莱蒙的dolet球场,当时年轻耐操,每天下班后从6点干到10点,真正的野球,全场30多个黑阿,白人都没有,就我一个黄皮肤!

秘诀就是这件恒大10号战袍,穿上郑智的衣钵,法国黑人见我都得腿打软!

那么和老外比,我们究竟差在哪里?我的体会是:身体,理解,技术,意识,态度,节奏,全方位落后!

身体:首先,别人比你高,比你壮。我在国内可以靠身体踢球,到了这里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别人从小牛肉奶酪,没有雾霾,读书没有那么多课程,自然有大把时间花在运动健身上,各个都是一副体育生的架子。踢球对抗就不用说了,即便是踢上火了打架(确实,我们经常和老外干架,打昏迷的都有),虽然从来没输过,但也是因为团结不怕死而非个人能打。除了力量,在速度上也是有差距的,老外一个字:快!刚到法国时,我加入了学校的足球队(工程师学校,人很少,全校才百来号人),入队第一天跑步,75米折返跑,100米测速跑,我全部是最后,当时就被震惊了,我百米是12秒3,虽然不算多快,但在国内也从不至于最后一名。

不过也不要泄气,毕竟咱的职业也跟不上别人!将门虎子,国内以速度见长的李学鹏已经定义过这件事了:

对抗和跑动,专业上称为“运动能力”。巴萨这几年成绩的下降就和运动能力不足有直接关系。何况当我们和老外踢时,不是个别位置运动能力不足,而是11人全部不足,结果就成了女足踢男足。你技术再好(何况还不好,踢的就没别人多,靠幻想练技术吗?),也禁不起高你一档的凶猛冲击。女足国家队能和俱乐部的U16男足旗鼓相当,就是人为的消除了运动能力的差距。

对足球的理解,即对如何进行足球比赛的理解。我直接说结论,截至到2021年的今天,我们的大部分足球从业者,从职业到专业到业余,踢的都是过时的体工队足球。

这里我引用直播吧在2022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中国队输给沙特后的一篇文章来佐证我的观点:

这里所谓的体工队足球,指的是从小时候练球开始,就人为的按照所谓的天赋,对球员的踢球和训练方式进行划分,比如你个子高就踢中后卫,不要拿球就练拦截上抢;你技术好身体差,没关系练好速度能突破再练个临门一脚就行...这种人为的划分,最终导致我们的球员,都非常的偏科:能拿球的就不防守(不会也不愿意),会防守的没脚下(不敢拿也不去拿球),有速度的没身体,有身高的没速度。遇到现代化,人人都是全能战士的对手,必然要吃大亏。就算提前一个月集训去学着踢全能,也没这个能力,做不到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的专职防守型后腰池忠国,在对方的全面压迫下,自身拿球能力差,守转攻时出球慢的缺点彻底暴露,被对方抢的七零八落,有心杀敌,无力回天。这是个人对抗的失败,更是体工队足球的偏科理念和现代足球全能理念的较量失败。

韦世豪这次出工不出力的眼神防守,将职业圈内“有天赋的进攻球员不需要也不会防守”的体工队足球思维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董路接下来的一番解说,又将专业圈内对于“上进攻球员就等于没防守”的过时足球观点暴露无遗。之后对阵沙特,国足在下半场上了三归化后的表现已经证明,巴西人对于足球的理解确实高于亚洲太多:进攻球员参与的防守才是真正的主动防守。

如同NBA进入小球时代一样,现在的团队运动对于不同位置,运动员能力要求的区分都在逐渐模糊化。个个都是全能战士,带传射铲样样俱全。给你11个马拉多纳是否能拿世界杯这样的假设命题,可能在未来会真正被验证。

我们华人联队每周和法国人踢11人制联赛,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老外都是全能战士,人人都能拿跑能抢能拿能传能射。当我们拿球时,对方都是在他们的中前场就进行反抢,而非在后场堆积防守球员。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和国际趋势一样,这里大部分的业余球队都踢352,中后卫前提当半个后腰使,不怕丢球,而是追求压迫和比你多进一个球。所以即使对方后场很空,我们的球也很难传过去,就算偶尔传过去了,咱的前锋也得跑个30、40米以上才能射门,连续几个冲刺下来,脚没力就打不好(武磊直呼兄dei)。反过来我们习惯踢老派的442,双中卫后置导致有强度的防守基本集中在自己的禁区附近,客观导致球门经常在对方的射程内,再加上射门前不需要跑个几十米,发力那一下体能有保障,老外的打门效率就高。

我们在2021年分析的东西,老外至少20年前就开始理解并实践了

这个我觉得要分开看,足球的技术包括静态技术和动态技术。单纯的静态技术,比如颠球,绕杆,我们并不差,甚至说国足最让人诟病的停球,在静态时,我想一个合格的业余球员,也能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是动态技术,这个差距就太大了。什么是动态技术?我认为是在有对抗,有压力的情况下,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国外足球最大的特点就是,即使是业余,也踢的非常较真,可以使用所有职业比赛允许的动作,大家永远是真刀真枪的干,4,5岁的小孩就满场飞铲,合理冲撞。就算你技术再好,对面上来就三个大铲,敢问你怕不怕?长此以往,老外非常擅长在贴身对抗,逼抢,犯规的状态下踢球,而这恰恰是足球的起源(由类似橄榄球的运动衍生而来)。业余不允许铲球?不过半场不允许射门?小禁区内不允许爆射?统统不存在的!

黑金刚爆铲成都十八中球王俊扬

业余不允许铲球?不存在的!

咱们有些球迷总觉得中国球员基本功不行,停球不行,练的太少啥的,我觉得恰恰相反,我们是基本功练的太多了,只不过一天天练的都是些静态基本功,高对抗的实战太少,真到出国比赛,遇到比你更快更猛的,一逼一抢,你就慌了,球也拿不住了,门也打不准了!就像江津回忆卡洛斯世界杯上的那脚任意球:“训练中没见过啊!”其实岂止是训练中呢,这辈子怕是也没见过了!见都没见过,你又如何指望他能在比赛中扑出去呢?

意识:什么是意识?我认为分为有球意识和无球意识。

有球意识即处理球的合理性。我们总觉得一定要有非常聪明的大脑才能踢好足球,实际上并非如此,或者说至少是本末倒置;因为这样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南美那么多脑残的,一根筋的货任然是优秀甚至顶级球员,又为什么欧洲很多职业球员话都说不利索。说到底,足球场上的意识,是需要靠脚踢出来,而脚是由你的战斗记忆带动的:什么时候该上,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传,什么时候该射,这个是从7,8岁就千锤百炼出来的战斗记忆,而不是等到你20多岁了站在球场上再去琢磨。按照温格的说法,优秀球员在7,8岁就形成了顶级技术,之后只是一次次的重复直到做动作时不需要经过大脑。甚至可以说,职业球员的操作,是可以复刻的,你让他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么踢,但你就是防不住!

我这里为什么说是战斗记忆而不是肌肉记忆,因为足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对抗性项目,单纯的掌握动作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何时使用何种动作。就比如单纯的抡脚是肌肉记忆,而在抡脚前感知到封堵的球员和守门员的站位,下意识的选择贴地斩,打上抢球员的裆下入近角,就是战斗记忆!你感叹梅西过人如麻,殊不知这种极限操作对梅西来说从小到大,或真或假的已经重复过了无数次!回头看看小罗,梅西小时候的视频,你会发现他们7,8岁时怎么处理球,今天也还是一样的处理。就像顶级的狩猎动物,所有的行为都已是本能而非思考。

所以,你还认为武磊丢单刀是鲁比的锅吗?或是徐根宝没教好?非也,一切在一小的那些个下午的训练中就早已被注定!

无球意识,即主动跑位接应的能力。知乎上有视频专门分析了上海上港U15大比分输给安德莱赫特U15的比赛内容,认为上港球员不懂跑位接应是输球的关键:

那咱就再进一步问,为什么他们15岁了,还不懂基本的跑位接应?我认为,原因无外乎两点:

首先,表面上看,教练也不懂,或者半懂不懂,没有把观察跑位当作和个人技术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技术能力来教授。

深层次看,这些小球员在他们技术意识定型的幼年期,也就是进职业队踢球前,就始终没有养成踢球时观察跑位的习惯。也许他们已经是当地的佼佼者,小球王,大部分的快乐足球中,因为没有足够强悍的对手,甚至没有踢过几场真正的大场比赛,从小养成了靠小身体,小技术踢球的习惯,站着就能踢好,拿完球再抬头观察也能一条龙,为啥还要费尽心思的提前观察跑位 ?就算后天有外教教,但又因为缺少和高水平对抗的机会,上了国际赛场,被对手一逼一抢就慌了,教练教的就都忘了,大脑缺氧状态中就只能靠小时候养成的本能踢球,可不就是不接球的就站着看,偶尔想起来跑位时,却又早就没了身位吗?

所以有句话很中肯,中国足球什么水平,中国裁判,媒体,球迷就是什么水平。中国足球业余水平整体的落后,反过来也决定了中国职业球员的水平高不到哪去。一个在15岁还没搞明白怎么踢球的民族,必然踢不过那些7,8岁就身经百战的民族,这就是足球的客观规律,不是你靠后天的努力就能改变的。

不要忘了,所谓的业余足球大神,什么金山齐达内,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杨浦范巴斯滕,静安巴乔,当年就是被一些类似这批被同龄比利时人打的找不着北的梯队小球员(包括现在的于海)打的找不着北,狂丢20球,最终去tm的梦想,弃戎从笔!

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这话放在职业层面非常可笑,但对咱业余来说却是金科玉律。老外踢野球时总会给你一种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场球的感觉:不留力,不收脚,非把对位的或自己二者之一干服不可!而我们踢球,更多是为了出汗甩油,踢完自己吃得香睡得着。这两者本无对错之分,放在场上却有高下之别。当你长期习惯了嘻哈足球,一上对抗就容易打架,因为大家都不会拼抢。上动作的人不知道轻重(对抗甚至犯规和技术一样,是需要练的,怎样阻止对方的同时又不伤害到对手),受动作的人也不懂得避让(自我保护的动作也需要不断打磨)。大家看老外野球,常会感叹:这都不打架??确实,他们打不起来,因为阈值高了,天天就这么踢的!

我对这事的看法是,抛开养家糊口的无奈不谈,如果你本身对于可能的受伤有恐惧或者厌恶,那么请自问一句:你凭啥既要享受足球的快乐和给你心肺功能带来的提高,却又不能承担一点足球带来的伤痛?所以,保护好自己,不要恶意伤人,剩下的抢就是了,干就完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最纯粹的足球,才有最高级的享受。

而法国人对足球认真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每一个拼抢里,也体现在参与者的众生平等上。在国外,小孩和大几岁甚至十几岁的一起踢球是常态,残疾人也会和正常人同场竞技。我们在抖音里才能刷到的残疾人踢球段子,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

节奏:以上的差距汇合到最后就是整体的节奏不在一个频率上。说白了就是咱习惯了一停二看三过,而别人是接球前就观察好(从小被高强度抢练出来的本能,比如哈维的转脖子),接球时连停带过一气呵成(战斗记忆),而我们队中只有踢过职业队的才有这水准,也就是说,每次处理球都是合理的。但是和老外踢,一次不合理,就是断球反击丢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中国队踢球,总是有劲无处使,不是抢球时腿短一截,就是射门时脚慢一拍;进球如便秘,丢球如拉稀。这就是节奏的差距!

综合的差距下,咱的罗伯特,遇到老外就成了罗伯逊。如果你从没和老外踢过的,那么第一次交手,就很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得不说一句,视频里的黑人在非洲就是村队的水准,在巴黎,你在球场上能遇到的黑人,基本都是这股味儿...

再说一事,16年法国欧洲杯,中央台到法国报道,球队约了徐阳徐指导,贺炜,还有几个随行的工作人员一起去巴黎15区踢野球(半场7人制),央视的工作人员中也有几个正值当打之年,有过职业或半职业背景的前运动员,对面是普通业余黑人,结果仍然踢不过,还把徐指导累的够呛(他踢边路,虽然退役多年,但状态一直保持的不错,据说即使到了法国,也每天早起晨跑),这可是曾经的国脚级选手。(ps:踢完聚餐时意外发现,一行人中最博闻强记的居然是女主持人王楠,各种人物数据脱口而出!)

谦虚的徐阳徐指导,非常耐心的和大家一一合影,为了照顾大家的身高还始终保持低头的姿势,这里我保证以后再也不调侃你的球场宽度梗了!

另外,再补充老对手文球王,一个曾经的巴黎老球痞的观点,文球王应该是全国爵士钢琴中球踢的最好的,踢球中琴弹得最好的:

最后放一些我们球队的视频,单纯的让大家感受一下!咱水平有限,视频中咱队的也基本都是无任何职业背景的业余球员,各位高手海涵,轻喷,谢谢!

有一说一,足球不是一切,中国足球现阶段的落后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别说国内没球场,更多的小地方是有球场也没人踢:都忙着看书考试赚钱去了,哪有功夫踢球!但是我认为从民族国运的角度来说,这是好事情!也别指控国人没血性不敢拼,都是要养家糊口的人,谁敢为了踢球受伤耽误事阿!恰恰相反,出于责任而放弃某些事物,才是真血性!反观法国这些黑阿整天无所事事泡球场,把足球当作唯一的希望,踢不出来就白天踢球晚上打劫,就是有血性了?这样的世界第一我们真的需要吗?

有朋友不大认同上面一段,认为是狗尾续貂,我却以为是画龙点睛:当前咱们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紧迫性迫在眉睫,全民体质或者科技原创性等在刚性发展需求面前也要略微让步(不管以前会不会,现在抄也要给我抄会,大概就这个意思),出国后的感受更是明显, 国外对咱的抹黑乃至打压绝非愚蠢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抑制!

今天我们来聊聊国家羽毛球,以下3个关于国家羽毛球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体育资讯。

为您找到以下三个热门话题

付良超一行赴国家羽毛球队陵水训练基地学习考察

12月2至3日,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付良超一行到海南三亚国家羽毛球队陵水训练基地学习考察。

在国家羽毛球队陵水训练基地付良超认真听取了国家羽毛球队陵水训练基地总教练国家功勋教练田秉毅对基地的情况介绍,参观了训练基地、运动员住宿宾馆、田径场等,详细了解项目建设与运行情况,并就项目有关要点和注意事项,与项目负责同志深入交换意见。

建设国家羽毛球队荆州训练基地是荆州创建全国羽毛球示范城市的核心项目,市文化和旅游局要抢抓机遇,科学谋化,学习借鉴陵水等国内先进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建设经验,扎实快速推进国家羽毛球队荆州训练基地项目建设。

调研中,付良超还专门看望并慰问了正在陵水训练基地集训的国家羽毛球二队荆州籍运动员朱轩辰、潘胤龙,了解运动员训练和生活情况。付良超勉励运动员,在国家队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展示荆州羽毛球运动的风采。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晓峰,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高元华,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谢沙和海南三亚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来源: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聚焦|国家羽毛球队开展体能测试,检验训练成果

为更好地备战2022杭州亚运会和2024巴黎奥运会,国家羽毛球队和国家羽毛球集训队目前在福建晋江进行联合集训。在训练中,全队更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高悬训练馆的标语“可以输在技术上,也可以输在战术上,但绝不可以输在体能上”为指导思想,刻苦训练。

为检验体能训练成果,晋江集训队伍于3月14日至19日进行了全队体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队员们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了此次测试,展现了国家羽毛球队运动员应有的热情和气势。

为期近一周的体能达标测试活动以考促练,以测促训,通过测试全面检验体能训练成效。此次体能测试,羽毛球队根据2020东京周期全国比赛体能测试数据和国家队测试数据,经国家队教练组研究,针对羽毛球项目特别制定了中国国家羽毛球队运动员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测试项目采用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相结合的方式,分为深蹲、卧推、5000米(女子4000米)、腹肌耐力、背肌耐力、400米*5、跳绳1500次(双摇)、20次(四点摸球),共计8项。

据悉,本次体能测试成绩将和后续国际比赛参赛资格、进出国家队资格相挂钩。在此次测试中,所有参测人员都珍惜把握这次检验自身体能素质的机会,年轻队员“朝气蓬勃、奋勇争先”,一队队员“不甘示弱、相互加油鼓劲”,将羽毛球队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羽毛球》 · 订阅方式

温馨提示:从2020年开始,杂志单本定价为18元一本。

汇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8号《羽毛球》杂志

温馨提示一定要留下您的手机号哈,方便我们和您取得联系。

瑞士公开赛八强决出,欧洲球员迎来机会

国羽退出瑞士赛——防不胜防被感染,积极应对是上策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落幕,变局之快需适应

全英公开赛决出八强,陈雨菲何冰娇今日再度对垒

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今日开战,国羽时隔两年再度亮相迎挑战

国羽夺下德国公开赛2金3银,开年首秀新组合锻炼价值大

关注|欧烜屹:内向的人需找到出口

八强占十席,新组合出彩,德国公开赛次轮国羽带来惊喜连连

2022赛季第一战之德国公开赛首日,国羽喜忧参半

如需查看往期内容,在“写消息”中回复“查询”即可。

探索尝试新赛制 国家羽毛球集训队进行抢七循环赛

据中国羽毛球协会消息,日前在国家羽毛球晋江集训基地进行了国家羽毛球集训队队内循环赛。本次队内循环赛采用“抢七”赛制,既是对队伍第一季度训练成果的有效检验,也是对新赛制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在3月底进行完体能测试后,在目前没有国际比赛和国内比赛的情况下,国家羽毛球集训队组织了队内循环赛。本次队内循环赛采用“抢七”的赛制,即比赛必须赢两局才能赢,比分为2比0、3比1、4比2,如果4比2无法获胜后,就要进行抢第7局的比赛,谁赢得第7局谁获得最终比赛的胜利,就是所谓的“抢七”战。

新的赛制下,运动员一方如果想要2比0获胜,就必须达到日常实力水平明显高于对手,比赛精力必须高度集中才可以做到。一旦稍有闪失,比赛很可能就需要打到3比1。这样的赛制对运动员的实力储备、体能储备要求提出了更高标准,也更接近于实战。而当比分陷入相持,打成2比2后,继续打下去就需要连赢两局4比2取胜,或者当打成3比3时,就需要进入第7局的争夺。这不仅仅是体能的考量,也是心理的较量,更是意志品质的较量,同时也是考察运动员在困难中解决办法的能力。

据了解,世界羽联有可能在5月进行赛制改革,国家羽毛球集训队此次采用全新的赛制,也是先进行一些不同训练方法的探索。

新的赛制下,比赛竞争更为激烈,此次队内循环赛过程中上演了多次“抢七”,最长比赛用时达到了157分钟。其中男双、混双、女单有些是一天连续两场高强度对抗,每场都打满近150分钟,有一局还出现了打到30比28这样的极限比分。这种高强度的对抗,对于运动员极限心肺功能刺激,对于运动员心理抗压锻炼,不是两场75分钟比赛能够比拟的。运动员在比赛中,顽强拼搏,不放弃每一分,既提高了训练质量,也体现了超越极限的竞技体育精神内涵。

通过本次队内循环赛,运动员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新的赛制增加了比赛的难度,提升了对抗的强度,磨练了队员的意志品质,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值得队伍很好的总结。在接下来的集训中,队伍需要在日常的训练中不断地全面强化体能储备,做到随时能用,随时够用,做好体能和技战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训练计划。

目前的国家羽毛球集训队运动员年龄在19至23岁之间,这批运动员主要是冲击国家羽毛球队一线主力人员,也是冲击参加巴黎奥运会的运动员。国家羽毛球集训队践行以“打得赢”的标准来组队,为运动员营造了贴近实战的比赛环境,设计了贴近实战的比赛程序,提高了运动员在高压环境下打赢比赛的运动能力。

另外,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晋江的国家羽毛球基地处在全封闭情况下,本次比赛没有对外转播,也没有邀请专业裁判,最大程度上减少外部人员进入基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家羽毛球」国家羽毛球队女队员名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本站jiandi666.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近日有很多媒体关注到了韩国羽毛球大师赛的最新资讯,在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羽毛球队的表现比较一般,尤其是在男单比赛中,缺少能够扛起大旗的球员,虽然翁泓阳这位小将此前获得了韩国公开赛的冠军,但是这位选手毕竟只是国家二队的球员,根本没有办法继续贡献强大的实力。


并且翁泓阳在此站比赛中退赛,没有继续提高自己的实力,看得出来,他在上一站比赛夺冠过程中消耗了很多体力,体能问题翁泓阳必须要尽快解决的事情。在本次韩国大师赛中男单选手的竞争并不是特别激烈,因为世界顶级选手并没有报名参加这次的赛事,不过二流球员们的对抗还是可圈可点的。


尤其是韩国选手全奕陈和日本选手奈良冈功这两位优秀球员在赛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全奕陈一路过关斩将,以世界第995名的排名一路闯进了决赛,并且在决赛中战胜了世界排名第47位的奈良冈功,这两位选手虽然世界排名都不是特别高,但是也为大家贡献了精彩的比赛。


全奕陈在比赛中展现出了不错的身体优势,并且积极性更高,放小球技术也要比奈良冈功更加娴熟,因此全奕陈最终拿到了比赛的冠军,在拿到冠军的时候,全奕陈直接跪倒在地上,非常的兴奋,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够获得韩国大师赛的冠军。


而全奕陈在夺冠之后表态,自己会继续努力,对于国外年轻球员的成长,中国羽毛球队必须提高警惕,目前中国男单缺少顶级选手,为了能够在之后的国际赛场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中国队必须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年轻球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大赛中展现出强硬的水平,期待年轻选手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希望翁泓阳等男单球员可以帮助中国队在汤姆斯杯比赛里取得好成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速度世界纪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