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理综状元是谁?

原标题:襄阳五中再摘全省文理双冠

襄阳“五年七状元”全国罕见

6月23日,湖北省2015年高考成绩揭晓,全省文理科状元再次双双花落襄阳。其中,襄阳五中学生陈凤竹以643分,摘得全省文科状元桂冠;襄阳五中学生刘世豪以699分,摘得全省理科状元桂冠。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高分段人数稳居全省第一。

陈凤竹是襄阳五中高三(31)班学生,各科成绩为:语文131分,数学144分,英语145分,文综223分;刘世豪是襄阳五中高三(30)班学生,各科成绩为:语文126分,数学141分,英语146分,理综286分。2013年以来,襄阳五中已两次同时摘取全省文理双冠。

襄阳四中学生吴慧怡以698分位居全省理科第二名,与状元仅一分之差。她的各科成绩为:语文140分,数学138分,英语144分,理综276分。

从“状元之城”到教育高地,襄阳正日益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基础教育高地。据了解,1990年以来,我市已先后培养出12名省状元。其中,襄阳四中6名,襄阳五中5名,老河口一中1名。2011年以来,我市连续五年摘取7个全省高考状元。一个市州连续多年夺取全省文理状元,开创湖北第一,在全国也属罕见。“高考成绩是一个地区基础教育整体实力的重要体现。”市教育局局长程敬荣表示,正是襄阳这些年坚持教育理性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折腾、不盲从,依靠教育家办校和名师带动、引领,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从而造就了襄阳高中教育的“金字塔”式结构,为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学子奠定了基石。如今,高中教育已成为襄阳对外交流的一张最耀眼的城市新名片。

另据楚天快报讯:“状元之乡”背后的教育硬实力

省文理科状元在襄阳五中状元桥上合影楚天快报记者韩旭摄

昨日,湖北2015高考文理状元双双出自襄阳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除此之外,襄阳四中、襄阳五中高分段人数稳居全省第一。“五年七状元”的可喜成绩,让襄阳人的自豪感“爆棚”。不少市民甚至感叹:襄阳又多了一样特产。啥?状元!

襄阳为何频频出状元?“五年七状元”的背后,折射出近年来襄阳成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楚天快报记者从市教育获悉,自1990年以来,襄阳已先后培养出12名省状元,其中,襄阳四中6名,襄阳五中5名,老河口一中1名。一个市州连续多年夺取全省文理状元,创湖北第一,在全国也属罕见。

除了高考状元外,纵观襄阳近5年高考情况,襄阳整体高考成绩相当喜人。2011年,襄阳高考报名人数40557人,上线率92.8%,比上年增加了2.7个百分点,其中,本科上线人数22867人,上线率56.4%。2012年,襄阳高考报名人数40267人,上线率91.54%(全省上线率72.17%);其中,本科上线率50.98%(全省上线率42.28%)。2013年襄阳高考报名人数40330人;本、专科上线人数共36602人,上线率90.76%;其中,本科上线率52.59%。2014年,襄阳高考报名人数36723人,本、专科上线率94.03%。

“高考成绩远高于全省,整体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襄阳教育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襄阳市教育局局长程敬荣说,教育强市、教育大市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关心支持,以及全市各界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帮助。同时,襄阳市教育局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公平,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襄阳教育已进入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襄阳五中同时出两个省状元,是运气也是实力。”襄阳五中校长曹荣葆说,出了省状元,全校师生都很高兴,这又一次在全省人民面前展示了襄阳的实力。

2011年,曹荣葆调任襄阳五中校长后,首要工作就是为五中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教师管理。四年来,只要是没出差,他坚持每天早中晚站在教学楼前迎接师生,上课时他常提着凳子去当“虚心学生”,课间他也喜欢在教学楼和教师探讨教学业务。“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学校学习氛围好,无论是老师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曹荣葆说,经过不断沉淀,学校已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师生队伍总是能拧成一股劲向前看,走进校园就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一流的高中,必须有一流的内外环境。襄阳四中副校长王立合说,在襄阳四中,教师都具有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是他们工作的常态。除此之外,教师之间还很讲究团队合作精神,讲究集体智慧,发挥班主任、备课组长的核心作用,一周进行两到三次集体备课。

同时,学校师生关系很融洽,并不是“猫与鼠”的关系,教师能走入学生群体中,经常在中秋节等重大节日里和学生一起过节。“四中、五中携手高速发展,是襄阳一大特色。”程敬荣介绍,在很多地市,一般只有一所优质重点高中,或者是“各领风骚五百年”,很难出现齐头并进的态势。襄阳四中、五中各找特色,相互学习,你追我赶,形成了不断前行的动力。

目前,襄阳已拥有襄阳四中和襄阳五中两所第一梯队重点高中,还有襄阳一中、襄阳三中及各县市区所属高中等第二梯队重点高中,在各层次拥有多所高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建立了良性发展格局。

除了高中教育外,襄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也稳步推进,各校逐渐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襄阳频出状元,本科上线率不断提高,这让“襄阳教育”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得到认可,其辐射能力、吸纳能力也越来越强,不少周边地市学子纷纷赶至襄阳求学。“每年有近200名外地学子前来咨询求学。”曹荣葆称,这些学生来自南阳、武汉、十堰、随州等地,其中大部分是学习基础较好的优质生源。

吴戴维是2012年从襄阳四中走出去的湖北省文科状元,目前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读大三。昨日,他跟随北大招生组前来襄阳招生。“清华北大每年都很看重襄阳的生源。”吴戴维称,作为一名襄阳学子他感觉很自豪,襄阳考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统计显示,最近5年,襄阳考生占清华、北大预测线人数雄居全省前列。2011年,清华、北大在湖北省计划录取各类考生113人,襄阳共有38人超过清华、北大预测录取线,占全省三分之一份额;2012年,全市至少有37名考生可拿到进入清华北大的“绿卡”;2013年,襄阳学子被保送清华、北大7人,加上过线人数45人,全市有52人可以拿到上清华、北大的“绿卡”;2014年襄阳考生过清华、北大预估分数线人数达60多人,名列全省前茅。

市教育局局长程敬荣表示,高考成绩是一个地区基础教育整体实力的重要体现。正是襄阳这些年来坚持教育理性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折腾、不盲从,依靠教育家办校和名师带动、引领,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从而造就了襄阳高中教育的“金字塔”式结构,为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学子奠定了基石。如今,高中教育已成为襄阳对外交流的一张最耀眼的城市新名片。

听闻襄阳又出省状元,当了18年高中校长的老校长李明凯很兴奋。在他看来,襄阳的教育近几年稳步发展,这主要得益于良好的人文环境,全市对教学的关心和重视,尤其是市政府的经济支持。襄阳教育经过多年摸索,已在学校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有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为一名襄阳人,听闻高考襄阳又取得好成绩感觉很自豪。”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杨德军说,襄阳教育取得的成绩近几年有目共睹,教育改革力度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不过他也坦言,襄阳教育在稳步发展中要特别警惕“黄冈模式”的弊端,特别是师资流失严重的问题。采访中,有学校透露,本市优质高中每年已有少量优质教师流失,工作压力大、薪资水平不高是主要原因。

也有学校坦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特别是资金的投入。“华师一附中财政每年投入一个多亿,我们一年也就1700多万。”曹荣葆称,资金问题也会制约学校发展。

今年,高考的孩子很难。

开学时遇上肺炎,考试时遇到暴雨。

为了应战高考,孩子们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

没有网络,爬到半山腰去蹭网上课,为了复习,挑灯到深夜。

他们用十二年的时间,来完成自己对梦想的努力,不管最后出来的成绩如果,请拥抱一下孩子,他已经尽了全力。


考高分的,请祝福他,寒来暑往不容易;

考低分的,请鼓励他,人生路还很长,一次成绩不代表什么。

你要相信,也许今天的成绩差强人意,明天孩子同样会绽放耀眼的光芒。

去了大学,这一次别离,以后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你与孩子的团聚之日,也将变得稀少而珍贵。

好好拥抱孩子,你的鼓励是他自信的来源。

因为各地的公布分数时间不同,7月23日零点,湖北的一位女生吸引了大家关注。

这位女生叫唐楚玥,她以725分的成绩摘得了湖北理科“状元”,完成了11年前的梦想。


各科的分数分别为:语文146分,数学149分,英语143分,理综287分。


她不仅拿下了语文的逆天高分,而且各科成绩非常均衡,几乎没有短板,还打破了近年来理科高考“状元”由男生垄断的局面。

唐楚玥是一个很自律的孩子,11年前,她还在上小学,有次跟母亲去武汉大学游玩,母亲鼓励她好好学习,以后考入武汉大学。

她歪着头问:“要多少分才能考入武汉大学呀?”

母亲随口说要600分,她自信地回答:“我以后最高分会考720分,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


11年后,唐楚玥做到了,这跟她平时的努力分不开。

她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善于总结经验,还归纳出难题和易错题,帮助自己找到复习的重点。

即便是在家学习期间,她也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来进行,一有问题就问各科老师,没有一点懈怠。

她考出了理想中的成绩,但父母也看到一个扎心真相:孩子考得越好,就能飞得越高,以后回来团聚的机会就更少了。

这个假期,每一天的相处,都变得珍贵,往后余生,就是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

考高分的只是少数,大多数孩子的成绩也许并不理想。

朋友老刘家的女儿今年高考,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成绩,老刘给她每门功课都报了辅导班。

然而,孩子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在班里中下游。


高考成绩下来后,我问考得怎么样?

老刘说,孩子也许是来报恩的,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在家这段时间非常懂事。

高考结束,就包揽了家里的一日三餐,还买了一只小狗回来,说以后她读大学了,就让小狗来陪父母。

对于成绩,她也没表现出过多的情绪,只说这样也好,就找一个离家近的学校,还能多点机会回家看看。

看到女儿心态好,老刘也就释然了,成绩好的孩子也许会有更大的出息,成绩普通的孩子也未尝不好,最起码能多陪父母呀。

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飞黄腾达,但根据“二八定律”,注定会有大部分的人落入平凡。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请抱抱他,努力过后,就要学会和自己的平凡和解。

人生的路千万条,总有一条适合自己。

今天,还有一部分地方的成绩没有出来,河南就是其中之一。

我家孩子今年也是高考,在看到别的省市出来的高分,明显是有压力的。

昨晚悄悄去看他,只听他在跟同学聊天:“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要继续努力,4年后再看结果。”


心里很欣慰,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考验,在未来的人生中,还会遇到很多次未知的挑战。

我们没有办法每次都赢得挑战,但学会接受现实,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态度。

高考成绩出来后,请父母对孩子多一点理解和鼓励,拥抱一下他们,这只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起点决定方向,态度才决定未来。

学会接受和感恩,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最后,祝每个孩子都考入心仪的大学,在未来人生路上,继续扬帆远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09年湖北省高考状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