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喜欢听古典音乐的人,家里的音响都是组合式的而不是单个的?

台湾诗人杨牧()富有精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又不乏比较文学的视野,被奚密教授誉为“语言和视野高度是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即使放眼百年现代汉诗史”[1]。他得益于开阔的诗境,以独特的“杨牧体”为抒情诗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又不落入“抒情主义”[2]的窠臼,而是尝试“抒情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表述”[3],由情思的内聚转为外射,以间接、客观化的表达为古典人物赋予现代生命,使得抒情诗独具戏剧的张力。

关于他创作的《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1974),通常被论者以其对戏剧独白体[4]的运用来解释“声音的戏剧”之内涵,即通过分析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对话性互动,讨论诗人以不同角色的声音创造出的戏剧诗,进而理解杨牧与他所创造的角色之间的关联性。事实上,所谓“声音的戏剧”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诗人通过调度汉语的声音(语音、语调、辞章结构、语法等产生的音乐效果),达成有声与无声的辩证,探索古典人物发声之可能,实现诗人自我的个体诠释。以东方形式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精神”,也就是杨牧所说的“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这种效果并不一定要通过舞台表现,亦即,舞台下之覆诵可使闻者产生这种感觉,其能使闻者产生恐惧与悲悯的感觉者,便已具有‘悲剧’之初步条件。”[5]

本文从“声音的戏剧”所蕴含的古典与现代意义出发,解析杨牧从表现自我到放逐自我的心路,并着重细读《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与《妙玉坐禅》两首组诗,讨论有声胜无声的洗涤作用和有声亦无声的恐惧心理,理解他所创造的“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在此基础上,分析诗人杨牧是如何由声音入戏剧,跨越艺术边界创造“诗-剧场”,形成“以诗为体,以戏为用”的独特书写风格。

由古典而现代的“声音的戏剧”

杨牧善用戏剧独白体写诗,《延陵季子挂剑》(1969)、《林冲夜奔》(1974)、《郑玄寤梦》(1977)、《吴凤成仁》(1978)、《妙玉坐禅》(1985)、《喇嘛转世》(1987)、《宁靖王叹息羁栖》(1990)、《以撒斥堠》(2001)等堪称经典。他创造“面具”抑或“他人之面”,赋予古典人物发声的可能,进而摸索其人格内外的复杂多变性,“写一个个人的故事,可以发挥我年轻时代就喜欢的戏剧情节,还可以使用自己的声音,完成一种戏剧独白体”。[6] 揣摩古典人物隐秘幽微的情思意绪,与他的教育背景不无关系。杨牧于台湾东海大学读书期间(),师从徐复观、萧继宗学习中国文学典籍,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陈世骧专攻中国古典文学,还深入研读古希腊和中世纪欧洲文学。他寻觅先贤的足迹、追问古人的心声,以“换位”取代“拟古”,进而“跳出既定的视角与口吻,转入特殊的情境或情绪,从而造成诗意偏移的一种实验”。[7]

杨牧为古典人物注入现代血液,在抒情诗里藉古典人物的独白发声,亦为驱逐自我、逃避自我的另一种尝试。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诗运动当中,纪弦提倡反抒情主义而注重知性与抒情的混合,“建立了新的习尚和新的文学价值”[8]。在这场运动当中,杨牧无疑是先驱者之一。他从不怀疑诗的抒情功能,“即使抒的是小我之情,因其心思极小而映现宇宙之大何尝不可于精微中把握理解,对于这些,我绝不怀疑”[9]。但写抒情诗,却不提倡“抒情主义”,“在现代主义启发下发展出来的现代诗并非反抒情,而是反抒情主义;它吸收了中国古典诗传统的养分,但是它却是,如杨牧所说的,‘绝对的现代’”[10]。与抒写个人情绪、唯情感独尊的诗相比,杨牧格外认同的是艾略特“去个人化”的观念,抒情诗人应该以间接、客观的书写方式逃避自我的情绪,抒写更具有普遍意义的诗篇。因此,他肯定地说:“我对于一个人的心绪和思想之主观的诗的宣泄——透过冷静严谨的方法——是绝对拥护的。”[11]进而言之,杨牧是通过冷静理解人物的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之关系而营造现代汉诗的戏剧情境:“戏剧化就是境遇化,现时性的戏剧动作和角色化的戏剧声音均是特定境遇的反应。境遇即人物活动的戏剧性境遇或场面,是人物心理、行为赖以产生的变化发展的环境依据,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具体的人际关系。”[12]

杨牧的戏剧观念一以贯之,内涵丰富,尤其是对“声音戏剧”的阐释,显然已不局限于戏剧独白体的运用。他曾评析梁实秋译莎士比亚戏剧(1968),在台大任教时讲授《莎士比亚戏剧》课程(),也曾撰写诗剧《吴凤》(1979),翻译莎翁的《暴风雨》(1999),“入戏”之深,可见一斑。他的诗尤其重视人物、动作、情节共同营造的戏剧情境。由此生发出跨文体、跨文类、跨艺术领域问题的思考,包括场面与场面的跳转,单线结构与声音、意象的互动,甚至舞台上下和剧场内外的观众心理等,都值得深入探析。“声音的戏剧”一词,出现于1974年杨牧创作的《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诗题。时常被人们忽略的副标题,恰体现了他以戏入诗的创造性表达。其中,诗人对“声音”的解释,不单指人声而极富层次感:第一,调动可利用的文字音效,通过语音、语调、辞章结构和语法等产生的音乐效果,搭建文本内部的剧场空间;第二,将古典人物分裂为多种声音,通过不同声音的诘问与辩难,理解特定情境中的人物心理;第三,则从自我的想象与思考出发,在诗内部植入诗人的戏剧观念,达成个人的诠释:“所谓个人的诠释,当然,根据悉在自我,我的思考和想象,戏剧的理与势,诗的必然。”[13]同样,他对“戏剧”的理解,不受到诗文本的限制,因为汉语的声音形式突出“剧场性”,让读者产生置身剧场的幻觉。读其诗如坐在观众席,观看舞台上的人物动作、情节冲突,留心布景设计、演员表演,沉浸于立体综合的“戏剧的诗”或者“诗的戏剧”之中:“啊夏天,华丽的剧场/舒畅,明朗。所有的生物/都在安排好了的位置搭配妥当/成长,让我们也在精心设计的/布景前专心扮演指定的角色/去奉承、乞怜、去嫉妒、迷恋/在血和泪中演好一场戏。”[14](《她预知大难》,1990)。

1974年,杨牧完成《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该诗被列入《杨牧诗集I:》最后一篇,乃是此阶段最长的一首诗,被视为他的力作。他曾说道:“全诗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骨干,故声音也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四种为主,只增加了小鬼与判官,是想当然耳。我于水浒人物中最爱林冲,认为他的勇敢和厚道,实非侪辈如武松,鲁达之流所能比较。林冲之落草,是真正的走投无路,逼上梁山。”[15]

风声·偶然风、雪混声”,率先登上舞台的是风、雪。诗人杨牧以复沓回环式的语言音效,为剧场营造风雪翩然起舞的氛围。随着主体(风、雪)从单数(我是)变为复数(我们是)乃至重复(我们是,我们是),不断拉长宾语的修饰语(从“风”到“沧州今夜最焦灼的风雪”),同时变化语序与语词(从“沧州今夜最焦灼的风雪”到“今夜沧州最急躁的风雪”),带给观众急切焦躁的观看效果,就像杨牧谈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以猿啼持续的悲怆做背景,行船者不断地面对时远时近的河崖,所有的印象都是交叠重沓的,一如现代电影的‘蒙太奇’(montage)”[16]。风雪不单作为背景音而存在,杨牧以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由演员扮演自然风雪走到台前。他们如同古希腊戏剧中的歌队,由独唱到合唱调、高音调,加快速度,通过情绪变化侧面道出观众眼中的林冲形象。同时,风雪像是布莱希特的叙述体,通过“我是听说过的”的古老的讲述方式,站在台前为观众交代林冲的生存环境和现实遭遇:“《林冲夜奔》是旧戏,京戏里面就有了,想把它改过来写,让山神、小鬼、风雪都参与进来讲话,使用另外一种形式,不是普通戏剧的表现方法。可以讲出人的性格、人的环境遭遇,以及戏剧结束时候要产生的结果、指标等。”

风雪之外,山神、判官、小鬼在第二折登场(“第二折 山神声·偶然判官、小鬼混声”),参与进来讲话。山神作为叙述者,探看头戴毡笠、花枪挑酒、料峭而来的林冲,问一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人称/豹子头林冲的是谁?”舞台上,增添假山作为景片式布景,山神的叙述则是画外音。而林冲展露神情动作,却不言一字,作为京戏武生亮相。另有“判官在左、小鬼在右”,站立在林冲左右,与之周旋。同样默不作声,如同京剧《三岔口》的演员无声的打斗表演。“我枉为山神看得仔细”,以山神的声音诠释舞台上的观看效果:山神眼见四处放火,林冲萧瑟孤单、憔悴凄凉地行走于风雪之中;看着林冲与判官、小鬼的戏中戏演出,不自觉地吆喝道:“快快下,林冲命不该绝!”直到“第三折”,林冲才真正发声:厉声呵斥陆谦,引发矛盾冲突(“甲 林冲声·向陆谦”);生死两难之际,追问出路(“乙  林冲声”);因为朱贵发的一支响箭,选择落草(“丙 林冲声·向朱贵”)。杨牧以戏剧独白体由外视听转向内视听,让林冲回溯情节、道出愤懑,同时回应风雪与山神的助力,为最后的抉择做铺垫。

“第四折 雪声·偶然风、雪、山神混声”中,明明是“风静了”“默默的雪”“山是忧戚的样子”,却命名为“混声”。沉默亦是一种声音效果,在舞台上退却为背景音出现,配合丛丛芦苇的布景设计,突出人物林冲的行动:“他在败苇间穿行,好落寞的/神色。”整个剧场营造出一幅凄寒悲戚的哀音景象:“仿佛有歌,唱芦断/水寒,鱼龙呜咽。”一句 “渡船上扶刀张望/脸上金印映朝晖”,林冲的形象即刻在静风默雪中定格。古典意象“渡河”,是杨牧诗歌中常出现的人物动作。他曾以郭茂倩《乐府诗集》收集的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理解“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据崔豹《古今注》所说,该诗讲述的是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不料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丽玉疾呼止之,不及,遂堕入河中。于是,妻子援箜篌而鼓之,声音凄切动人,曲终亦投河而亡。[18]在杨牧看来,此诗是妻子记录、朝鲜狂夫之妻口头创作,“河”与“何”的同音音响结构错动抒情,哀而不伤、短促悠远之外,更有驱除自我、超越自我的格调。短短四行小诗却“展开了一个人物动作之过程:从意欲渡河,至竟已渡河,这时其妻之恐惧亦随人物动作之延长而增大,形成无比之戏剧张力(dramatic tension)”。[19]妻子如在观众席中,因为其夫从“渡河”到“堕河”后产生恐惧心理,声音从高声制止(“公无渡河”)到低声惋叹(“公竟渡河”),抑扬转折间令观众产生“洗涤”的效果,“此洗涤作用,才是悲剧的真谛”。杨牧解释说:“洗涤也可以说是戏剧紧张的松懈,不只是松懈,也是放弃,甚至是从这种恐惧和悲悯中引发出来的喜悦。希腊悲剧根植于节庆祭祀,若非此洗涤作用之存在,我们几乎无法了解为何悲剧竟根植于欢乐的节庆。”[20]

在静默中,林冲以“渡河”的动态化行动结束“声音戏剧”,可谓杨牧戏剧观念的投射。如果说林冲“兀自向火”的紧张局促感令观众感到恐惧。那么,他在芦苇丛中行走的神情,则使观众产生悲悯而后洗涤的悲剧效果。由无声到有声再到无声,亦侧面体现出杨牧从“等待”到“超越”的个体生命历程。早在叶珊时期,他就写过“猎队已远,号声零落/我却走不出这日夜交叠的河床”(《九月尾印象》,1961),“潮来的时候/渡船静泊在云里”(《淡水海岸》,1961),青年诗人总是在静默地寻求某种泊向远方的可能。如《箜篌引》中堕入河中的丈夫,“渡河”看似撑船远行颇有几分自在的情趣,实则意味着一场撞击身心的生死劫难,“在死亡中接受刀尖和火蹈的蹂躏/让渡船翻覆,草鞋磨平”(《鬼火》,1962)。2002年,《失落的指环》中也写道:“完全一样,流动的警戒线闪烁/如鬼火,埋伏冷枪,快速换岗/渡河去上山,三千五百名独立勇士/分头撤退,相约在阿尔坎喀喇集结”。同样走投无路的林冲落草,是一次偶然的劫难,更是一次必然的超越。诗人以林冲形象疏离自我,同样实现了“渡河”之精神洗涤。

1985年,杨牧作《妙玉坐禅》。全诗分为五部分,在诸多声音的交错重叠之中,烘染《红楼梦》里“入空门带发修行”的妙玉心绪之波动:“鱼目”以静悟动,状写妙玉在一片死寂中孤身聆听外界声音;“红梅”化用《红楼》里宝玉访妙玉、折红梅的细节,追忆当时如梦如幻之颤栗心绪,如一阵轰鸣声穿透内心;“月葬”由外向内反观自身,情绪由激越转向安宁,预兆着罪恶与不祥的降临;“断弦”铺展妙玉辗转于尘世与佛缘间扪心自问,来路或归宿渗入迷惘与挣扎的心境,直到弦的断裂声响起;“劫数”遭持刀之贼轻薄却如痴如醉的妙玉,是甘心受辱还是不屈而死确难枉议,而自然万物的声音却呼唤着她从欲念走向了死亡。

跌宕起伏的声音可谓妙玉内在情绪的外化,如杨牧在《有人》后记中所说:“结构、观点、语气、声调,甚至色彩——这些因素决定一首诗的外在形式,而形式取舍由诗人的心神掌握,始终是一种奥秘,却又左右了主旨的表达”。[21]贯穿妙玉内心的主导情绪无疑是恐惧:“烈火和黑烟合成,一种恐惧。”(一 鱼目)这种恐惧感,主要来自妙玉分裂的自我意识。因为恐惧,妙玉的思绪几乎无法流畅地进行,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被打断又重组。诗行的停顿、逗号、分行形式,以突转或是激变的方式呈现,可见主体思维的高度紧张、错乱与跳转。且读“断弦”:

深奥的四叠早在我手掌握中

乌云追赶着明月,瞬息间

星斗移换,银河向西倾斜

我们曾坐听屋里或人抚琴

渲染生死签,君弦升高了

激越地张开一面爱的罗网,又如利斧

以冷光照射镣链,熔解一具心锁

好似伏魔的宝剑带万仞锋芒

狂潮向我的意志和情绪扑来,扬起

无限的怨愤:试探,谴责,报复

歌声尽识我寒潭渡鹤的玄机

且以凄厉的变征撕裂金石

攻打我的精神,剧烈地颤栗震撼——

我前胸炽热如焚烧,背脊是潺潺冷汗

突然,却在我迷醉颠倒的关口

第二行出现“瞬息间”,由逗号分隔出情绪的逆转,结束了主人公平缓的叙述声音。“星斗移换”紧接上一行,有力冲击“深奥的四叠早在我手掌握中”,使原有的心理秩序遭到破坏。第六行“激越地”又掀波澜,妙玉回到记忆里,以琴音喻指情绪涨潮,最终难以克制尘世的爱恋而陷入迷乱。倘若说前五行的诉说尚且是平稳中偶带波澜,那么从第六行起,由诗行字数的增多便可得知情绪的绵延、铺展,逐渐进入陡转的状态,随后从精神的激越到肉身的战栗,全身心的感受瞬间股股流溢而出。倒数第二行,“突然”一词又触及妙玉内心挣扎的极限,此前诗人一次次加快节奏,“狂潮向我的意志和情绪扑来,扬起/无限的怨愤:试探,谴责,报复”,不断地以逗号、冒号打断句子,彰显情绪的跳跃与顿挫,以至“气遍布于体内各部,深入于每一个细胞,浸透于每一条纤维。自其静而内蕴者言之则为性分,则为质素;自其动而外发者言之,即为脉搏,即为节奏”[23]。气韵贯通体内各部、甚至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纤维的波动,激荡出妙玉情绪的戏剧变化而外化为节奏,将其遁入佛门而又尘缘未断的痛苦挥发出来。

如斯恐惧心理,时常发生于主人公得知自己将要赴死或必然死亡的时刻。杨牧在《吴凤成仁》(“虽然我还是恐惧,啊”,1978)、《施琅发铜山》(“而那狂风暴雨的日子难道/就已经到了吗?虽然/未必然”,1990)、《失落的指环》(“黑鸟鼓翼向对岸飞去,我回头/看到密努突卡广场又一只黑鸟/聒噪赶到,相同的姿势停在/桥头:复制的幽灵”,2000)等诗篇中皆有表露。杨牧尽量隐藏自我身份而与所创造的人物保持距离,使其高度个性化。即便如此,在妙玉的生死境遇里行走一遭,难免隐含诗人的自省意识。爱尔兰诗人、戏剧家叶慈(William Yeats,又译叶芝)问:“我们怎能自舞辨识舞者?”(《在学童当中》)“舞可能是永恒欢愉和超越的悲哀,但舞者只是舞者,谢幕下台。”[24]深受叶慈影响的杨牧在《瓶中稿自序》(1974)中如是说。他纠缠于舞与舞者之间,甚至愈发将诗歌文本想象为舞台空间。一来作为“舞者”的文字书写者需不被打扰而进入沉思状态,“你沿着河水往下走,不久/就看见那舞台了。所有的道具/都已经卸下,人员(检场的)/四个,灯光二)已经到齐/两小时内一切就绪/不要打扰舞者:让她们/像白鹭鸶那样掩翅休息”(《地震后八十一日在东势》,1999)。二来永恒之舞有赖于持续的变化,“永远的流动,不安的灵魂它正/对肉体示意和解”(《舞者》,1999),“妙玉和所有的生命体一样,都会不安分地流动转化,寻求合适的存在样式”。[25]对永恒的渴望,使杨牧更加迷恋无声的境界。妙玉的恐惧感包孕于静之中,当这个世界静到接近死亡的状态,又怎会不心生恐惧。静指向一种相当可怕的境遇,预示妙玉的劫难与宿命,象征永恒欢愉与超越的悲哀。“劫数”中:

一心一意趋真如——但那是什么声音?

蜈蚣在黑暗里饮泣,蝎子狂笑

露水从草尖上徐徐滴落,正打在

蚯蚓的梦乡,以暴雨之势……

呐喊。萤火虫从腐叶堆一点

升起,燃烧它逡巡的轨迹

远方的坟穴里有炬光闪烁

啼眼张望如约驶来的驴车

当静到极致时,才能全方位唤醒妙玉的内在听觉。她一次次提醒自己,禅修者应断了妄想。可是又怎能说断就断,外界传来的窸窸窣窣、若隐若现的音景从弱到强,不断定格放大。每一个声音,都牵动着妙玉进入更恐惧的氛围之中,乃至出现“白烟”“坟穴”“新鬼”的幻象。与“一 鱼目”相呼应,妙玉侧耳倾听“什么声音在动?是柳浪千顷,快绿/翻过沉睡的床褥。风是虚无的控诉”“我听到声音在动?是什么?/莫非是蟾蜍吐舌,蜥蜴摇尾巴?/栀子檐下新添了喜悦的雀巢?又有点耳鬓厮磨的暖意”。此前回忆里暧昧激情的床褥与暖意,却在“五 劫数”生死交隔的时空里,伴随着蜈蚣、蝎子、蚍蜉等声音,裹杂着似真似幻的欲念最终走向寂灭。禅修与妄想并置,狂笑声、饮泣声、暴雨声、呐喊声、驴车声、心脏的跳动声以及纸钱的窸窣声纷至沓来、声声敲人心碎,破坏蚯蚓的梦乡,扰乱妙玉的心性。混响式的声音效果渲染外界狰狞恐怖的气氛,推动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与布罗茨基的论断“歌是重构的时间,对此哑默的空间一向怀着敌意”[27]相呼应。混杂的声音深藏于妙玉的潜意识层,隐隐召唤她怀揣敌意对抗沉寂的夜,进而打破静默的空气,重构内心的秩序:

时间迭代通过。我胸前热炽

冰雪在负,怀抱烈火空洞的风炉

呼呼如狂犬夜哭,熔化夜叉白骨

一块马蹄铁,两块,千万马蹄铁

一颗星曳尾朝姑苏飞坠。劫数……

静,静,眼前是无垠的旷野

紧似一阵急似一阵对我驰来的

是一拨又一拨血腥污秽的马队

踢翻十年惺惺寂寞[28]

有声亦无声。在流逝的时间里,一切混响又回到哑静。翻腾在妙玉心悸的碎语,终于被马蹄践踏,依旧没有尘世的爱恋,依旧寂寞如初。这一悲哀的结局,既诠释了妙玉向佛而生又背佛而死的宿命,又以尘世的悲凉、凄冷反视妙玉作茧自缚、在劫难逃的自我怀疑。由此,交响乐般的轰鸣声将妙玉对自我的言说推向极致,所有追问都没有答案,但“劫数……”留下不尽的余响。这场“声音的戏剧”在沉静里落幕,不过是妙玉的独角戏而已。奔驰的马队作为无声的、动态的布景画奔驰而过,观众看到的只是妙玉从炽烈到落寞的神情姿态。这场劫难有开始,就必然有结束,可妙玉翻滚的情思意绪虽短暂却也永恒。诗人杨牧从舞/舞者转而思考抽象/具体的关系,选择抛弃典故的定式思维、重塑妙玉恒久常新的一生之舞,“明天是一种微微的飘摇,明天是/一种发生,开始,结束,永远/你将单独诠释这短暂的时刻/以具象诠释抽象,右手一翻/使用的是我佛大悲的手势/这是你一生之舞,允许我/以抽象诠释具象/我不再使用典故”(《答舞》,1976)。

[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

杨牧在《林冲夜奔》和《妙玉坐禅》两首组诗中,以“声音的戏剧”调度语言文字、结构诗行篇章,回答了何谓“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其中,高度凝练的语词、分行停顿的节奏都可以激发多重音效,产生别具一格的声音效果,由此足见“杨牧体”的另一侧面。他潜入古典人物内心的内外空间,深感无声胜有声、有声亦无声。于是,通过无声的有声化处理,使读者像是走进剧场空间,从视听效果上感知主人公的生存际遇与悲凉心境,在恐惧与怜悯中得到身心的净化。这其中,无论是对文本还是戏剧剧场的理解,都贯穿着诗人的戏剧观念。他重新解释所谓悲剧的内核,进而在深化洗涤作用和恐惧心理的基础上探寻虚构且未知的人物心理,最终让自我的情感归于静默,进而抵达个体生命的超越与永恒,正如他的诗中所说:“维持一种永恒的虚构,我们怀抱的/未知,如露水类聚孤悬的叶尖/期待子夜阴气上升以接近幽暗的魂灵。”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便杨牧在诗歌中并未让人物角色直接发声,也未与其相互对话,仍能够传达出他永不停息的诗性追求。

本文系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大学战略创新团队建设成果。

[1]翟月琴、奚密:《“现代汉诗”:作为新的美学典范》,《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年第2期。

[2]张松建认为:与西方Lyricism泛指文艺作品的美学精髓、旨在表现个人主体情绪不同,中国的“抒情主义”推崇抒情诗至高无上的地位,视之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民族性格。张松建一语诊断出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中的“抒情主义”病症,经过中国本土化诠释的“抒情主义”,已然沦为唯情感至上、尊崇神秘灵感的古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而忽略了诗歌内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视“节制内敛、艺术规范与形式约束”,乃至抹杀其他诗歌样式的合法性。参见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奚密 :《反思现代主义 :抒情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表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4 期。奚密认为,现代主义既不等同于抒情主义,又不代表反抒情,而是主张抒情与主知并不矛盾,借鉴林亨泰在《主知与抒情》(林亨泰:《找寻现代诗的原点》,彰县文化,1994年,第23页)中观点,不应以抒情的分量界定诗是抒情主义还是主知主义,透过分析郑愁予的《错误》与叶珊的《屏风》进一步阐释现代主义如何抒情。

[4]关于戏剧独白体的界定,可参见 [美]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中英对照)》,吴松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刘正忠在《杨牧的戏剧独白体》、黄丽明在《搜寻的日光——杨牧的跨文化诗学》中皆有讨论,主要分析说话人/受话人的对话性互动。黄丽明认为:“检视这些声音如何把汉语的抒情传统和西方的抒情传统连结在一起——不仅融汇而已,还包括藉由两者的互动反应双方文化的独特性”,本文跳出说话人/受话人的分析模式,从汉语的声音形式(语音、语调、辞章结构和语法等产生的音乐效果)出发,理解杨牧的戏剧观念。所谓“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一词,更能够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又各具特点。

[5][18][19][20]杨牧:《公无渡河》,《传统的与现代的》,洪范书店1979年版,第9页、4页、10、12页、15页。

[6]翟月琴、杨牧:《文字是我们的信仰:访谈诗人杨牧》,《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1期。

[7]刘正忠:《杨牧的戏剧独白体》,《台大中文学报》2011年第35期,第296页。

[8]奚密:《杨牧:台湾现代诗的Game-changer》,《台湾文学学报》2010年第17期,第8页。

[9][11]杨牧:《〈有人〉后记:诗为有人而作》,《杨牧诗集Ⅱ:》,洪范书店1995年版,第529页、529页。

[10]奚密:《反思现代主义:抒情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表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2]张岩泉:《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九叶诗派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页。

[13]杨牧:《抽象疏离》(下),《奇莱后书》,洪范书店2009年版,第233页。

[14]杨牧:《她预知大难》,《杨牧诗集Ⅲ:》,洪范书店2010年版,第265-266页。

[15]杨牧:《瓶中稿·后记》,《杨牧诗集I:》,洪范书店1978年版,第625-626页。

[16]杨牧:《唐诗举例》,《传统的与现代的》,洪范书店1979年版,第47页。

[17]翟月琴、杨牧:《文字是我们的信仰:访谈诗人杨牧》,《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1期。

[21]杨牧:《杨牧诗集Ⅱ:》,洪范书店1995年版,第530页。

[23]钱谷融:《论节奏》,《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24]杨牧:《瓶中稿·自序》,《杨牧诗集Ι :》,洪范书店1978年版,第618页。

[25]赖芳伶:《孤傲深隐与暧昧激情——试论〈红楼梦〉与杨牧的〈妙玉坐禅〉》,《东华汉学》2005年第3期,第295页。

[27][美]约瑟夫·布罗茨基:《小于一》,黄灿然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114页。

[29]杨牧:《池南荖溪二》,《杨牧诗集III》,洪范书店2010年版,第 48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9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目录

黄德海|耐心的中年或艰难的成长——关于邵丽的近期作品

文学地理·当代东北叙事研究

梁   海|镌刻记忆的“毛边” ——论双雪涛、班宇、郑执的东北叙事

张学昕|班宇东北叙事的“荒寒美学”

刘天宇|虚实之间:《平原上的摩西》社会史考论

方   岩|盛世废墟与浪漫主义怪兽——读李宏伟《引路人》

赵   依|从“地方”进入“世界”——论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的文学地理学语境

谢 冕 周明全|我们应该面对我们的时代——谢冕先生访谈

林   祁|“崛起”与“守望”,抑或“不成熟”的“精神魅力”——一位“谢门弟子”眼中的老师

许苗苗|新媒介时代的“大女主”:网络文学女作者媒介身份的转变

李   玮|“主动幻想”:作为新空间形式中的“文学”的剧本杀

肖映萱|不止言情:女频仙侠网络小说的多元叙事

申霞艳|家族小说的代际认同变迁——以《旧址》为中心

翟月琴|“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 ——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

杨晨洁| “边缘”游走与思想执守——重读九十年代的韩少功

刘   铮|温情与悲悯:刘庆邦小说的叙事底色

超星尔雅学习通《艺术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1.1凤凰之歌——模仿说
1、【单选题】“伶伦制律”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出自哪部现存著作?
2、【单选题】柏拉图之所以说艺术作品是“影子的影子”是因为艺术作品“摹仿”自:
3、【单选题】强调“模仿是人类的天性”的古希腊哲学家哲学家是:
4、【判断题】模仿说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艺术起源学说。
5、【判断题】《搜神记》中记载了夏启乘龙上天从天帝那里得到《九辩》与《九歌》的故事。
1.2巫神画作——巫术说
1、【单选题】提出“万物有灵论”的学者是:
A、法国的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
B、德国的民俗学家乔治·米勒
C、德国的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
D、英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2、【单选题】最早运用巫术理论揭示洞穴壁画发生的原因的学者是:
A、法国考古学家和宗教史专家、艺术理论家萨洛蒙·赖纳许
D、德国哲学家、美学家谷鲁斯
3、【单选题】巫术仪式说又被称为:
C、罗金斯-格罗塞理论
4、【判断题】巫术理论书籍《金枝》一书的作者是所罗门·雷纳克
5、【判断题】巫术仪式具有奇妙的想象力、强烈的情感性、鲜明的形象性,而这些也是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3爱要怎么说——表现说
1、【单选题】《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是哪位画家的作品?
A、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
2、【单选题】第一个将表现说建立为系统艺术理论的学者是:
A、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B、美国符号学家苏珊·朗格
C、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
D、英国人类学家哈丽逊
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情感表现说代表学者的是:
C、法国文学家托尔斯泰
4、【判断题】贝多芬谱写《致爱丽丝》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所爱之人的情感。

5、【判断题】英国艺术学家柯林伍德认为任何“表现性”艺术都是名不副实的伪艺术。
1.4劳动最艺术——劳动说
1、【单选题】奥地利音乐学家沃拉斯切克认为原始人的歌唱和舞蹈:
A、严格依赖且遵守劳动中产生的节奏
C、是人们进行巫术仪式的必要组成部分
2、【单选题】提出在艺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劳动、音乐和诗歌是极其紧密地联系着的”的学者是:
B、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基罗
D、德国经济学家毕歇尔
3、【单选题】《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谁的代表著作:
4、【判断题】劳动说比模仿说、巫术说、情感说更合理,因为劳动说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5、【判断题】藏族人民在“打阿嘎”这种集体劳动中会一起唱歌来保持共同的劳动节奏。
2.1出发吧!艺术家——艺术创作的主体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不是艺术家应具备的条件是:
A、分享艺术创作经验和成果
B、艺术的天赋和艺术才能
C、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
D、丰富的情感和艺术修养
2、【单选题】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时的身份是:
3、【单选题】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根据哪一首琵琶曲改编的:
4、【判断题】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5、【判断题】艺术家无需有洞悉生活的能力
2.2带你游历艺术的前世今生——历史继承性
1、【单选题】哪位画家创作了作品《桃源图》:
2、【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A、由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
B、由艺术家的审美所决定
C、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
D、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所决定
3、【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艺术作品在思想内容方面的继承因素:
A、需要对社会生活方式进行继承
B、需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的情感姻缘
C、需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蕴涵的精神品性
D、需要对前人进步思想进行继承

4、【判断题】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江山如此多娇》表达了对幸福的渴望
5、【判断题】艺术要表现生活就要继承前代艺术家表现生活的形式和技巧
2.3再造艺术的美丽风景——革新创新性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部电影配乐不是由谭盾创作的:
2、【单选题】艺术在继承中可以通过哪些表现形式达到革新创新,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艺术欣赏的创新与审美需求的创新
B、艺术作品内容的创新与形式的创新
C、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创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D、艺术家对他人的超越和自我的超越
3、【单选题】被誉为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开创者的是:
4、【判断题】革新是继承的基础,继承是革新的目的
5、【判断题】欣赏者总是会以求新、求异、求变的心态,要求艺术作品不断革新来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
2.4民族艺术的交融世界——民族交融性
1、【单选题】隋唐时期的《霓裳羽衣曲》是胡乐与哪个民族艺术形式的融合:
2、【单选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哪位名人的语录: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各民族艺术之间融合的是:
A、在思想内容上的相互影响
B、在形式上的相互影响
C、在艺术思潮、流派、创作方法上的相互影响
D、在艺术情感上的相互影响
4、【判断题】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采用独唱的形式演绎了中国民歌《茉莉花》
5、【判断题】世界艺术的多元化,不是各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相互交融发展的结果
2.5第二单元视频赏析
1、【单选题】关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的节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单选题】舞蹈《茉莉花》在舞蹈技巧方面做出了哪些融合:
A、将芭蕾舞与中国民间扇子舞融为一体
B、将中国民间舞与中国扇子舞融为一体
C、将芭蕾舞与中国民间筷子舞融为一体
D、将芭蕾舞与踢踏舞融为一体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所描绘的情绪表述正确的是:
A、表达出一种悲伤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
B、表达出一种愉快的情绪和低迷的斗志

C、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
D、表达出一种舒缓的情绪和低迷的斗志
4、【判断题】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的旋律采用了缓慢的慢板
5、【判断题】中国民间舞《茉莉花》多处运用了中国折扇
3.1形象性——具象鲜明的艺术作品
1、【单选题】下面哪些选项中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到的是: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艺术作品形象性内容的是:
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B、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与鉴赏者的统一
C、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D、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3、【单选题】“画家所画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张画,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这句话是下列哪位所说:
4、【判断题】艺术总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5、【判断题】达·芬奇想通过《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表现了中世纪宗教的思想
3.2情感性——充斥生命的艺术作品
1、【单选题】下列选项哪句是清代画家孙衍栻的原话:
A、不论大小幅,以情造景,顷刻可成
B、不论大小幅,以美造景,顷刻可成
C、不论大小幅,以爱造景,顷刻可成
D、不论大小幅,以善造景,顷刻可成
2、【单选题】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离不开的活动是:
3、【单选题】郑思肖所画的《墨兰图》缺少的是:
4、【判断题】郑思肖的《墨兰图》表达了画家的爱国之情
5、【判断题】艺术创作时需要情感,艺术欣赏时也需要情感
3.3审美性——唯美唯俏的艺术作品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个作品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B、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D、李可染的《漓江胜览》
2、【单选题】下列优秀作品中,哪个选项是通过艺术的审美性,使“丑”的人物形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A、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B、达·芬奇《蒙娜丽莎》
D、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引导人民》

3、【单选题】关于艺术的审美性,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艺术可以反映现实美
B、艺术可以创造艺术美
C、艺术可以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
D、艺术可以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丑
4、【判断题】情感不是艺术的内在标志
5、【判断题】科学总是“以理服人”,艺术总是“以理感人”
3.4社会性——社会形态的艺术作品
1、【单选题】艺术创作最基础的根基和源泉是:
2、【单选题】关于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上层建筑,不属于观念上层建筑
B、属于上层建筑,也属于观念上层建筑
C、属于上层建筑,不属于经济基础
D、属于意识形态,也属于审美意识形态
3、【单选题】清代画家石涛的名言“搜尽奇峰打草稿”所表达的思想是:
A、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B、艺术来源于休闲娱乐,是对休闲娱乐的反映
C、艺术来源于审美娱乐,是对审美娱乐的反映
D、艺术来源于社会思想,是对社会思想的反映
4、【判断题】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5、【判断题】唐代画家张璪有一句名言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了画家要向大自然学习
3.5第三单元视频赏析
1、【单选题】《功夫魔琴:大提琴的崛起》MV的拍摄地点是:
2、【单选题】歌曲《芦花》采用了哪种创作手法:
3、【单选题】歌曲《山水中国美》表达的含义是:
4、【判断题】《功夫魔琴:大提琴的崛起》改编了《功夫熊猫》当中的音乐
5、【判断题】歌曲《芦花》讲述的是一个妻子对士兵爱人的失望
4.1声音之美——时间艺术
1、【单选题】我们常将音乐分为哪两大类:
2、【单选题】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音乐的艺术语言:
3、【单选题】关于音乐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判断题】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
5、【判断题】音乐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还带有欣赏的特殊性和具象性。
4.2立体之美——空间艺术
1、【单选题】下列哪个不属于空间艺术:
2、【单选题】关于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单选题】关于雕塑艺术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判断题】建筑一词的拉丁文原意是“巨大的工艺”。
5、【判断题】建筑、雕塑与绘画,不需要以空间为存在方式来展现他们的立体之美
4.3多维之美——时空艺术
1、【单选题】关于舞蹈艺术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单选题】电影的主要类型,按传统说法可分为“四大片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单选题】舞蹈可分为哪两大类别:
4、【判断题】电影和舞蹈都属于时空艺术
5、【判断题】舞蹈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
4.4思想之美——文学艺术
1、【单选题】文学艺术也被称为:
2、【单选题】小说的三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单选题】关于戏剧文学(剧本)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注重对白刻画人物性格
C、要有矛盾冲突,要有戏剧性
D、表现的时间、场地等要素要集中
4、【判断题】散文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文学体裁,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5、【判断题】诗歌注重抒情,没有对情感的抒发就没有诗歌。
4.5第四单元视频赏析
1、【单选题】《夜莺》这部音乐作品的作者是:
2、【单选题】《战歌》这部古典音乐中旋律中加入的是:
B、苏格兰传统鼓乐与风笛
3、【单选题】电影《加勒比海盗》的主题曲《He"s a Pirate》是哪国作曲家创作的:
4、【判断题】《夜莺》这部音乐作品来自格林童话。
5、【判断题】电影《加里比海盗》里充满了奇特的幻想,属于科幻影片,即科教片。
5.1艺术信息大爆炸——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1、【单选题】以下哪一种不属于艺术的社会功能:
2、【单选题】下列对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特征,表述不准确的是:
A、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表现为艺术作品信息的传递功能
B、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偏向于对艺术作品审美层次的认知,而和作品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无关
C、艺术不是简单地反映社会生活
D、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
3、【单选题】艺术的认识功能又被称为:
B、艺术的娱乐认识作用
C、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D、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4、【判断题】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大多都以审美为中介
5、【判断题】信息传递是艺术审美认识功能的特点之一
5.2人有涵养美味佳——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1、【单选题】鲁迅先生的小说《阿Q正传》,主要体现了艺术的哪种社会功能:
A、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
B、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C、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D、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
2、【单选题】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不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体现:
3、【单选题】以下表述中,哪个选项是正确答案:
A、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审美教育思想
B、孔子提出:“兴于言、立于礼、成于乐”的审美教育思想
C、孔子提出:“兴于国、立于礼、成于乐”的审美教育思想
D、孔子提出:“兴于新、立于礼、成于乐”的审美教育思想
4、【判断题】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5、【判断题】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的特点分别是海纳百川、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5.3艺术狂欢与消费——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1、【单选题】关于艺术的娱乐和其他方式的娱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艺术的娱乐和其他方式的娱乐都是娱乐,均不具有审美娱乐功能

B、艺术的娱乐功能是对美好艺术作品的娱乐体验,具有审美娱乐功能
C、其他方式的娱乐,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娱乐体验,均具有审美娱乐功能
D、艺术的娱乐,无论是否具有审美特质,均不具有审美娱乐功能
2、【单选题】运用已学知识推断“夫乐者乐也”这句话,它表明了音乐具有:
3、【单选题】打扑克牌产生的娱乐与欣赏话剧产生的娱乐,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在于:
A、打扑克牌能赢钱,欣赏话剧得花钱
B、打扑克牌能让人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欣赏话剧则不能
C、欣赏话剧能享受看到明星的快乐,打扑克牌则不能
D、欣赏话剧能提高审美素质,打扑克牌不能提高审美素质
4、【判断题】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物质享受和审美愉悦的同时,又使人们身心得到愉悦和休息。
5、【判断题】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是并行不悖,互不矛盾,不可或缺的关系。
5.4艺术万万没想到——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
1、【单选题】对于艺术的社会组织功能,以下选项表述不准确的是:
A、艺术能使欣赏群体之间产生共鸣,并得到认可
B、艺术是联结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人们的精神纽带
C、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典型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
D、艺术作品对欣赏者来说,主要是审美精神层面的影响,而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则起不到任何作用
2、【单选题】下列答案中,哪项不属于艺术的其他社会功能:
3、【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除了具备社会组织功能以外还具备什么功能:
4、【判断题】艺术的社会组织功能是指“艺术能使欣赏群体之间产生共鸣,以此产生相互之间思想感情上的沟通,并得到认可,艺术是联结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人们精神的纽带。”
5、【判断题】《本草纲目》中曾提出“五音疗疾法”,这个观点体现了艺术的教育功能
5.5第五单元视频赏析
1、【单选题】歌曲《难忘茉莉花》是根据那首民歌进行改编的呢?
2、【单选题】舞蹈《千手观音》打动了无数观众,这是由于艺术的哪种社会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单选题】舞蹈《春意盎然》的音乐是对哪个地区的民歌进行的创编?
4、【判断题】舞蹈《千手观音》的原型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5、【判断题】艺术的功能类型繁多,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只能主要感受到它的一种功能。
6.1艺术素材库——艺术创作的发生阶段
1、【单选题】关于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2、【单选题】艺术创作发生阶段的组成部分是:
A、生活体验与积累素材
B、积累素材与整理素材
C、收集资料与想象成型
D、整理素材与产生灵感
3、【单选题】生活体验的组成部分是:
A、自发体验与被动体验
B、非自觉体验与自觉体验
C、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
D、自觉体验与被动体验
4、【判断题】积累素材是由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组成的。
5、【判断题】积累素材的直接经验是艺术家通过亲身经历和亲自观察所总结出的。
6.2向往的艺术—艺术创作的构思阶段
1、【单选题】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哪些基础上产生的,下列选项表述最准确的是:
B、材料积累与艺术发现
C、直接学习与材料收集
D、直接学习与艺术发现
2、【单选题】关于艺术家心理机制的组成部分,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艺术孕育过程中的构成部分的是:
D、趋向成熟的艺术形象
4、【判断题】艺术构思阶段是由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与艺术孕育的过程两部分组成。
5、【判断题】灵感思维表现特征是预期性与转瞬即逝性。
6.3这就是艺术—艺术创作的物化阶段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艺术创造的物化阶段的构成部分的是:
2、【单选题】据画史上记载,所写衣褶,有飘举之势,人称“吴带当风”是:
3、【单选题】作品《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作者是:
4、【判断题】意蕴提升,是艺术家主体情感和精湛技巧的结合。

5、【判断题】《天王送子图》是画家齐白石的作品
6.4第六单元视频赏析
1、【单选题】歌曲《看山看水看中国》的词作者是:
2、【单选题】舞蹈《点绛唇》作品属于的舞蹈类型是:
3、【单选题】肖邦的《小狗圆舞曲》又被称为:
4、【判断题】舞蹈作品《点绛唇》内容表现封建女子在礼教束缚下对“乐”的遵守
5、【判断题】歌曲《国家》通过对国与家紧密联系的剖析,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7.1自由绚丽有个性—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1、【单选题】以下属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艺术作品是:
A、米勒的油画《拾麦穗者》
B、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
C、门德尔松的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
D、杜甫的诗歌《新婚别》
2、【单选题】以下被视为常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是:
A、中国元朝戏剧家关汉卿
B、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
C、“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D、俄国戏剧表演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文学作品是:
D、《欧也妮·葛朗台》
4、【判断题】舒伯特创作的《摇篮曲》是用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
5、【判断题】李白所有诗作的创作方法都属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7.2冷静典型必有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1、【单选题】以下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的艺术作品是:
A、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小说《哈利·波特》
C、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D、电视剧《仙剑奇侠传》
2、【单选题】以下被视为常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是:
3、【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中国文学作品是:
4、【判断题】罗广斌在创作小说《红岩》时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5、【判断题】歌德创作诗剧《浮士德》仅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8.1百变艺术风—艺术风格
1、【单选题】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风具有以下哪种艺术风格:
2、【单选题】“文如其人”描绘的是:
A、艺术风格能够体现出艺术的创作手法
B、艺术风格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C、艺术风格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的成长经历
D、艺术风格能够体现出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环境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不属于艺术风格重要特征的是:
4、【判断题】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大多充满了欢乐和光辉
5、【判断题】几乎每一个艺术作品都会透露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以及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8.2多彩艺术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流派命名方式的是:
A、以艺术家大师的名字命名
B、以艺术流派产生的地区命名
C、以艺术倾向、艺术风格、创作方法命名
D、以艺术发展趋势命名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A、一批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
B、一批艺术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不自觉形成的
C、艺术家们本身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因艺术风格相似等原因,被后世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将他们归纳为特定的流派
D、一批艺术主张不同的艺术家们,不自觉结合而形成的
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中国文学“新月派”主要成员的是:
4、【判断题】西方艺术流派中的超现实主义,主要成员有拉斐尔、米罗、达利等
5、【判断题】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8.3第八单元视频赏析
1、【单选题】乐曲《瑶族舞曲》第一段表现的主题是:
A、第一段是轻松愉快的主题
B、第一段是悠静委婉的主题
C、第一段是悲伤绝望的主题
D、第一段是英雄豪迈的主题
2、【单选题】《命运交响曲》又被称为:
3、【单选题】《命运交响曲》是下列哪位音乐家创作的作品:
4、【判断题】《土耳其进行曲》模仿了土耳其军乐明朗、雄壮的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古典音乐最好的蓝牙音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