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给上海捐赠抗疫物资,还有哪些明星为上海抗疫做出了努力?为他们点赞。

本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市委扩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决策和市委统战部的工作部署,把抗疫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积极主动,勇毅前行,在守护校园、居家办公、深入基层、服务社区等各个方面作出贡献,体现出社院人的担当。

一、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当好“领头羊”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压实抗疫责任,市社院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社院院长周汉民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毛大立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副院长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工作专班。周汉民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抗击疫情作为当下第一要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和市委统战部要求,一鼓作气,善作善成,坚决打赢大上海保卫战。毛大立牵头,通过网络会议和微信工作群,多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孙春兰副总理、李强书记讲话精神等,及时传达郑钢淼部长讲话要求和市委统战部工作部署,实时沟通情况,明确工作安排。及时向全体干部教师印发通知和工作提示,要求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上来,更快更紧更实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抗疫期间,院领导率先垂范,带头下沉社区,同基层一线的干部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周汉民利用自己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上海公共关系协会会长等多重身份发挥作用,第一时间站出来,参加社区抗疫志愿者队伍,主动请战在一线核酸检测维护秩序。毛大立在社区多次担任“大白”,协助医护人员核酸采样、协助居委搬运和分发物资、做好楼道消杀,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政策,维护社区稳定。马俊生担任市统战系统突击队领队,坚持驻守单位50余天,多次奔赴基层一线支援抗疫,深入旧式里弄、隔离酒店上门核酸采样,接力完成保障物资配送到户的“最后一公里”。陆琦积极参与筹划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并担任楼组长,协助居委做好核酸动员和统计,对接关心独居老人,通过制作社区同心抗疫视频和群内发声等方式疏导居民情绪。冉小毅主动与居委干部对接,摸清防疫工作问题和难点,多次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并积极向居民宣传防控政策,协助做好核酸采样、物资发放、执勤巡逻等工作。在关键时刻,他们奉献在前,冲锋在前,为全体同志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二、全力护航抗疫支援突击队,撑起“大后方”

疫情发生后,市社院坚决落实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安排后勤保障力量,加强出入口管理,强化消毒措施,备齐储备物资,保障信息化网络安全稳定,将校园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同时配合凌云街道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执行属地管理各项要求,严格人员管理、组织核酸检测。多名同志忘我地坚守在校园里,始终以昂扬的斗志,确保天等、凯旋、镇宁三个校区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3月底,学院接到天等校区作为市级机关工委抗疫支援突击队驻点的任务,毛大立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在最短时间内,统筹调配好后勤保障力量,迎接志愿者队伍到院,并于突击队入驻后每天线上关心突击队志愿者和留守人员的生活和工作。马俊生同志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和物业团队全天驻扎在天等校区,现场指挥调度和多方协调,克服人手紧张、物资紧缺等困难,从前台接待、客房服务、物资配备和收运、卫生消毒打扫、核酸抗原检测到餐饮配送等各个环节入手,边细化规范流程,边培训改进优化,先后为62名机关抗疫志愿者提供安全、周到、有力的后勤保障服务,保障他们全身心投入基层抗疫一线,也促使校园安全管理更加细致完善。

三、全员深入基层服务社区,争做“排头兵”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市社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向全院同志发出《抗击疫情,党员持续“五带头”》倡议书,呼吁党员干部亮身份、打头阵,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组织开展线上“战‘疫’守‘沪’与党员责任担当”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加强疫情防控纪律教育,引导全体干部教师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大局。

根据市委组织部要求,市社院22名干部被抽调支援基层一线抗疫工作,院领导开展行前动员,要求大家服从安排,做好个人防护,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体现社院党员干部的勇气和担当。有的同志被安排到街道参加工作,与居委同志吃住在一起,有的同志被安排到参加方舱医院转运工作。他们每天穿着“大白”工作数小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盯牢每一环节,抓住每个细节,出色完成了任务。

其他同志在坚持居家办公的同时,也积极向社区报到,参加社区防疫抗疫志愿者工作,全院同志社区“双报到”率达百分之百,参与率和贡献率不断提高,已有54人参加700余次社区志愿服务,包括协助居委完成核酸采集,抗原检测试剂的分发与回收,保供物资运输与分发,帮扶高龄老人和孕妇儿童,帮助居民采购生活物资,主动参与群众讨论、化解分歧,做好引导劝说,帮助大家更好理解政策、消除顾虑,稳定情绪,还向慈善基金会、社会福利院、所在社区积极捐款捐物等。此外,密切关注热点舆情,在院领导带头下,干部教师踊跃提交疫情防控类建言,以认真务实的行动诠释好社院人的使命。

四、全心关爱教职工身心健康,搭建“连心桥”

疫情发生以来,学院始终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周汉民院长向全体社院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驻扎在学院的市级机关工委抗疫支援突击队队员以及一直坚守的物业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问候,强调要关心关爱同志,加强宣传鼓励。人事部门每天保持同教职工的动态联系,逐日更新上报汇总人员防疫情况。对出现阳性感染和转运至方舱医院的教职工及其家属,学院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均一一致电表达慰问,及时了解思想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持续关心关注老干部,保持与独居、高龄、患重病的老同志的经常性联系。为在职教职工和退休教职工配送抗疫爱心包。

同时,加强正向宣传引导。发挥好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学院工作群的作用,深入宣传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推送权威信息,大力弘扬抗疫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和感人故事。开设“守‘沪’有我——社院在行动”“守‘沪’有我——上海社院学员在行动”“守‘沪’有我奔赴‘疫’线——市社院干部教师支援基层共抗疫”等专栏,宣传报道学院领导、干部教师及学员参加抗疫工作的典型事例。截至目前,已连续推送各类宣传信息百余篇,有效激励人心,鼓舞士气。

五、全速推进复课筹备工作,筑牢“主阵地”

近期,周汉民院长在线上院长办公会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抗疫战斗的极端艰巨性、坚韧性,以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主责主业的必要性,要积极适应疫情防控要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平台授课形式,开足马力向前赶,努力确保重点培训班次应开尽开,年度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学院按照院长办公会部署,及时明确时间节点,调整工作进度,紧锣密鼓推进复学办班等各项工作。结合年度培训计划,迅速与联办单位对接,召开线上办班协调会,研究部署办班方案。结合当前形势,完善教学计划,做好课程库和师资库的动态调整。组织专职教师认真备课,召开线上集体备课会,充实完善课程内容。加紧完成网络直播平台的采购、部署和测试,举行集体培训,为线上办班做好技术支持。坚持做好课题申报评审、学报编校出版、统战理论研究会换届筹备等工作,继续推进“台湾革命史研究”和“寻先贤足迹、品统战文化”等重点项目,同时,落实“数字哨兵”设置,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更快更紧更实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下一阶段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这场汹涌而至的疫情面前,社院人不忘“社院姓社”初心,心怀为国分忧使命,坚定信念,全力以赴,用温暖传递力量,用行动彰显担当,为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全面胜利作出社院的一份贡献。

  昨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38例、无症状感染者21582例,治愈出院373例,解除医学观察10337例。

  截至4月13日24时,上海已有方舱医院床位约20.4万张,在建的方舱医院计划近期开放床位3.5万张。

  这是我们共同战疫的强大基础设施。

  上海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刷屏,松江区4万人大厂广达上海制造城已有2000员工复工复产。这,或许预示曙光在前,如常的上班正在前方等待。

  “健康云”APP日前上线试运行“我要配药”服务功能,通过“在线咨询”“复诊配药”“一键续方”开展咨询、看病、续方等服务。

  非常时期,买药难,送菜难,消杀难,转运难,核酸排除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派上大用场,“数字大白”登场,数智战疫大显神通。

  在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光新大楼小区,一条关于“全程无接触代配药”的操作指南备受市民称赞。通过大数据赋能的智慧,小区居民买药也可以走团购了,省时又省力,近200位居民的配药需求得到了满足。

  基于大数据开发的各种新码,比如“疫测达”“转运码”“方舱码”,为上海抗疫贡献了数字力量和科技力量。

  无人技术也广泛运用于各个场景。比如活跃在各小区的无人车,有白犀牛无人配送车,美团无人车,圆通智能无人驾驶快递车等,助力市民打通“最后100米”。

  在方舱医院,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机器人、钛米消毒人、达闼机器人等都冲在一线,能送货、能消毒,为医护和患者保驾护航。

  在核酸检测现场,()“智能语音机器人”火线驰援,助力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排查。

  (防疫生产两手抓,15,位于上海松江的广达上海制造城在严格防疫的前提下,申请复工复产,厂区实行闭环管理。广达上海制造城共有8个厂房,超过40000名员工,率先复工的是F1和F3工厂,2000名员工有序开展复工复产。)

  2022年4月16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3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1582例,其中1177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754例确诊病例和2116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2022年4月16日0—24时,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342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337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5例。

  2022年2月26日0时至2022年4月16日24时,累计本土确诊22112例,治愈出院3942例,在院治疗18170例(其中重症16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2022年4月16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4574例,出院4546例,在院治疗28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14例。

  “健康云”APP日前上线试运行“我要配药”服务功能

  上海市卫健委与相关部门通过打通互联网医院瓶颈、零售药店“应开尽开”、完善社区“代配药”渠道、探索“健康云”平台配药模式,缓解患者配药难问题,慢病长处方可配3个月药。

  “健康云”APP日前上线试运行“我要配药”服务功能,通过“在线咨询”“复诊配药”“一键续方”开展咨询、看病、续方等服务。

  大数据赋能 “团”药新模式上线

  4月12日,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光新大楼小区发布了《光新大楼疫情期间生活指南》。其中,一条关于“全程无接触代配药”的操作指南得到了小区居民们的交口称赞。

  与此同时,该小区志愿者团队也公开分享了代配药流程设计和表单模板,呼吁更多熟悉互联网应用的年轻人可以“动起来”,运用协同办公文件保障社区老人们的“生命线”。

  这一创新“团”药模式单次代配药从1.5小时/人份到4.5小时/35人份,不仅配药效率翻了10余倍,还大大减轻了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的负担。居民安心,居委省力,背后是大数据赋能的智慧。

  这一创新“团”药模式出自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互联网产品设计师郑健玮之手。

  原来,29岁的郑健玮是光新大楼小区的“老住户”。小区封闭后,他一直活跃在各个微信群、志愿组中,为社区防疫贡献力量。

  “几分钟不看群就99+了,零星有居民求药的消息总会被刷屏淹没。”郑健玮说,有一次志愿者“爬楼”刷到一位老伯因断药发出的求助,而这距离老伯发消息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作为一名互联网产品设计师,郑健玮平日里经常根据客户需求搭建应用场景、设计解决方案。于是,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借助在线协同办公工具,运用产品设计思维解决“代配药”难题。

  “原本我每个礼拜抽2个半天的时间去代配药,每次最多能完成5份。现在我们一个半天就可以配40份-50份。”中山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成说,为加速代配药流程,配药运输队每次“三人一组、一院一车”,一人负责挂号、一个人负责垫付药费、一人负责整理药品并记录价格。“他们说开完一本连10分钟都不需要,原本开一本的话估计要半小时。”郑健玮说,“这样可以用最小的人力,做最大的事情。”

  截至4月12日,后台共收集到整个小区90%以上的数据,已满足第一批近200位居民的配药需求。

  从“团菜”拓展到“团”药,郑健玮设计的这个“产品”目前已经推广应用于整个社区的物资采购。短短两周时间,光新大楼小区已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治管理体系。“现在志愿者压力减轻,大家也不愁吃的,然后药也都配得到。”陈成说。

  大数据赋能抗疫 “数字大白”也来了

  在上海疫情防控中,“数字大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来,上海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较多,转运工作压力较大。对此,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转运专班负责人丁波在1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方面,上海必须加快建设方舱医院,筹措更多隔离床位。另一方面,上海采取具体措施,提升转运的效率。

  “这两天,我们正在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建立转运数字化平台系统,开始试运行,在转运车辆推广‘转运码’,在区级方舱医院也推广‘方舱码’,这样可以第一时间传递信息,掌握和减少转运患者的等待时间。”丁波说。

  数据是抗原检测的核心,也是疫情防控监管的重要凭证。

  为解决抗原检测数字化管理,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近期开发上线“疫测达”,成为上海市民日常出行和自我筛查的“标配”,同时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个人与机构开放使用。

  为提升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疫测达”现已成功对接上海市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接口与上海市“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随申办”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实时共享。与此同时,中国信通院上海工创中心积极与获得审批的全国24家试剂生产厂商进行对接,将抗原试剂盒从生产加工到流通使用的相关信息纳入“疫测达”,加强对抗原检测试剂的安全追溯等。

  截至2022年4月9日7:00,“疫测达”平台抗原检测总记录条数2300万。截至目前平台已服务全国960万余人,其中上海810多万,占比84.3%,社区和企业注册用户100多家,累计点击量达2.7亿。

  减少交叉感染 无人配送车纷纷上路

  打通“最后100米”,各种无人配送车成了疫情中很多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日,一行白犀牛无人配送车队稳稳停在上海市嘉定区柏林映像小区门口,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为小区内37栋楼2000多居民配送牛奶等生活物资。

  白犀牛是一家L4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专注于公开道路场景的生鲜&商超末端配送。自上海本轮疫情暴发以来,白犀牛无人配送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政府的指导下,依靠成熟的无人车技术,助力保供物资无人配送,支持抗疫工作。

  牛奶、卫生纸、米面油……在嘉定区安亭新镇,白犀牛多辆无人配送车,7x14小时不间断配送,配送范围覆盖安亭新镇3万多居民,20多个小区,单车单次物资运输量接近半吨。自3月初疫情发生以来,白犀牛协助合作商超商户及相关政府部门累计配送量接近2万件。

  为提升保供运力,减少感染风险,近日多家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都增派了无人配送车。

  近日,包含50辆自动配送车的美团保障车队从北京抵达上海,配合美团买菜和当地社区的运力需求,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据悉,美团无人车已协助美团买菜站点协力为浦东新区绿洲康城社区5000余户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每辆车饱和配送一天大约能到500单。

  3月30日以来,圆通牵头的物流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智能无人驾驶快递车品牌行深智能,已紧急调运智能无人驾驶快递车,入驻上海多个被封控的居民社区和办公园区,负责区域内点对点快递及其他生活物资配送。园区内人员只需凭取件码自行在车厢内对应的格口内领取即可,实现无接触配送。截至4月4日,已有9台无人车奔赴在抗“疫”一线。

  助力核酸检测排查 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机器人”火线驰援

  叮铃铃……“您好,我是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当前全市正在开展核酸检测,请问您是否接受过核酸检测?”

  当上海市民接到这样的核酸排查电话时,乍听起来没什么不同,但其实电话那头是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机器人。这位战“疫”新员工,是由科大讯飞与联通共同开发的“智能语音机器人”!

  据悉,科大讯飞上海总部近日接到上海某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协助需求,希望借助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在4月2日当天,完成对一批重点人群近7万人的核酸检测排查。

  本着尽锐出战、以快制快,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的决心,科大讯飞上海总部立即展开行动,与集团智慧医疗事业部快速联动,成立专项小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语音机器人的话术设计。

  “在市民接到呼叫电话后,系统可根据每名市民的不同回答自动生成表格,随后工作人员可从系统自动统计反馈的情况,重点跟进核酸未做人员的信息并进行对应的反馈。”某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人工呼叫相比,‘智能语音外呼助手’呼叫提升效率,而且避免了人与人接触的疫情防控风险。今后,我区将根据不同阶段防控疫情的具体工作部署,持续进行智能语音外呼,及时掌握市民的健康状况,提供更好的服务。”

  科大讯飞集团产品线和交付部同事连夜整理客户需求

  能消毒能送货 多款智能机器人“上岗”方舱医院

  物资配送、回收垃圾、清洁消毒……近日,越来越多智能机器人“上岗”上海各方舱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大白”并肩作战。

  在临港方舱医院,100台上海思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到位,为患者提供日常餐食、药品配送、垃圾回收等工作,服务该方舱医院7号仓内近4000张床位。

  在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钛米消毒人、达闼机器人等都冲在一线,为医护和患者保驾护航。

  据悉,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3月27日连夜响应号召奔赴世博展览馆,部署大规模消毒机器人院感防控系统,及时快速地将第一批28台钛米消毒机器人落地运营在收治患者的1舱、2舱和4舱,极大地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有力地保障了医护人员。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短短10天时间,钛米机器人已覆盖3个方舱医院,3种医疗级应用系统,百余台不同类型机器人,钛米方舱医疗应用综合解决方案用数字孪生、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提供均质化的医疗服务,为医护人员减轻繁重的劳动,降低感染风险,为决策者监管者提供数字底座。

  同时,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还活跃着达闼机器人的身影。3月底,就有包括20台达闼5G室内多功能云端机器人Cloud Ginger Lite和2台5G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Cloud Ginger在内的几十台各种类型云端服务机器人投入使用,为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病患者提供导诊、送餐送药等服务。

  西藏、四川援沪保供专列纷纷抵达上海 包括上百吨牦牛肉

  4月15日15时32分,西藏支援上海的47507次保供物资专列经过113小时、4600多公里的长途旅程,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西站抵达上海北郊站。该趟专列由8节货车编组而成,100吨牦牛肉、3000吨天然饮用水等民生保障物资在快速卸车后,将被短驳送往宝山区冷链城配中心等仓储点。

  当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形势吃紧。上海市作为对口援藏城市,长期以来对西藏自治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上海疫情也深深牵动着西藏人民的心。西藏自治区紧急行动,抓紧落实,组织相关企业做好物资生产和准备,联系铁路部门安排运输,物资于4月10日从日喀则西站发车。针对该批物资卸车任务重、配送时间紧等特点,北郊站组织调车人员,在专列到达后,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将车辆送到货场指定卸车位置。上海货运中心北郊经营部量身制定卸车方案,组织卸车人力、机具、车辆提前到岗,在3条货物线同时组织卸车作业,有效减少物资停留时间,全力保障快速出货。从专列抵达北效站,到所有物资全部装上汽车出货完毕,只用了8个小时。

  短驳汽车停靠在货区等待装车 杨邱、丁泽宇拍摄

  据悉,15日10时55分,四川支援上海的47597次保供专列也从绵阳北站抵达上海北郊站,该趟专列由8节货车编组而成,装运122吨苹果、蔬菜等民生物资,在快速卸车后,被送往普陀区城配中心。

  外卖小哥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成为券商分析师访谈的特邀专家

  周五的晚上,某券商举办了电话会,

  这次电话会邀请一位活动在陆家嘴区域一线跑腿小哥,来分享他最近的工作经历。

  听他来说说,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外卖跑腿小哥的工作运转情况,怎么跑单,货是否能买到,住在哪里,食品、饮料、生活用品、药品等相关物资的供应情况的价格情况。

  与魔都人民生活紧紧相关,所以分享一下~

  赚多少?没有日赚1万

  一天少的时候能赚三四百,多的时候可能七八百也能赚,正常都是五六百块钱

  差不多是平时的10%

  天天做,路上有人查

  在外面跑的小哥中,10%左右羊了,zf统一安排。

  基本选择出门就回不了家,80-90%睡在外面,很多睡公园或者银行ATM。

  生活必需品有,母婴用品不好买,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

  以下内容整理自访谈录音

  注意:A为外卖小哥;B为提问者

  B:我们大家都在上海,因为疫情呢,使得这个物资的供应呢,或者说是各方面的这个物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邀请到一位在上海陆家嘴区域的外卖跑腿小哥,分享一下当前外卖跑腿小哥的生存现状以及当前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

  B:那这个小哥要不你先介绍一下你自己这边的背景啊?

  A:哦,好的,行,大家好,我是陆家嘴那个外包中心,然后是一个外卖小哥。做外卖小哥已经三四个月了,在做小哥之前,我在一个三线城市开滴滴。我现在是因为疫情原因现在接不了线上单。

  我现在是跑线下单,然后靠着朋友介绍还有微信群,然后接一些跑腿的活。

  B:你是饿了么这个原来的外卖小哥,对吧?

  B:你现在接的单并不是从平台上来的单,对吧?

  A:啊,对啊。现在就是靠线下,然后微信那些朋友圈,然后好友我群介绍的。

  【关于配送范围及收费】

  B:你现在配送范围大概是什么范围。能说一下吗?

  A:配送范围就在陆家嘴,然后方圆三五公里之内吧。

  B:比如说远一点你能去吗?比如说三林,三林能去吗?

  A:嗯,三林可以去,但是价格可能会相对于跑腿价格稍微高一点。

  再远可能就去不了,我们是用电瓶车跑的,续航大概20-30公里,超过三林,我们电瓶车也也跑不了,换电池也不好方便,可能也没有专业的换电柜。

  B:那你们能跨区、能去浦西吗?

  A:浦西去不了,因为那个轮渡封了,然后隧道有交警专门就是24小时看管我不去的啊。

  B:正常一单的价格是多少?去远一点,比如三林的话,要多少钱?

  A:平常陆家嘴区域,也就是30到呃60块之间吧;如果去三林的话,大概需要100块左右。反正就是一单差不多是30~100块,然后平均下来一单就赚个大概五六十块。

  B:如果直接在平台上接这种跑腿的,你是赚的更多还是更少呢?

  A:呃,平台上面价格很低啊。

  B:你现在按这个方式赚钱的话,就是你一天大概能赚多少钱呢?

  A:现在如果说跑个八九个小时能赚个300~500,然后加班夜里跑的话能到七八百块钱。

  B:那你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你大概能赚多少钱呢?

  A:一天八小时200~300块钱吧,现在比平常赚的多了一些。

  B:网传说是一天赚1万的这个,你怎么看?

  A:呃,那个我们小哥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聊到这个话题,感觉不太现实。你要说一天辛苦一点,你跑个一千多块钱吧,还能理解一点?你要说一天干1万多,不太现实。

  B:那你感觉最近配送员有变多吗?

  A:没有,只会减少不会变多啊。

  B:现在出来跑腿需要什么证件才能出来跑呢?

  A:我们跑腿平台的那个工作证,然后健康证还有核酸、绿码,还需要居委给放行

  B:核酸多久做一次呢?是不是每天都要做?

  A:嗯,核酸每天都要做,几乎是24小时一做。因为我们跑腿的有些客户住在一些小区高档小区呀,他会要你24小时之内的核酸,如果没有核酸的话他们会不接收。

  B:那核酸要自己花钱吗?

  A:昨天做的是28,然后昨天之前全是40块钱一次。

  B:那你相当于就是每天其实还得自己先花个钱做个合法,然后才能开始一天的工作。有一些免费的核酸点,会去吗?

  A:会去,有的时候可以去那种路边免费的,但要可以排队,经常要排好长时间而且还不定点,不是很方便。

  B:你现在在哪里做核酸多一点呢?

  A:我们做核酸都是在那个仁济医院,仁济医院是24小时的嘛,我们随时可以去做啊。

  B:你平时什么时候做核酸呢?

  A:就是每天我们每天晚上下班9点多去做,一般是6个小时出结果。我早上6点多就开始跑单子了,一般都是争取在晚上9:30之前,因为第二天要用啊。

  B:现在有人说,小哥做核酸全靠自觉,那会有人查你们的核酸吗?

  在路上跑,那个交警和城管都会查,还有一些大白。这个反正就是现在就是过路啊、到各种地方其实也都要查你们的核酸。

  B:你有感觉这个管理变严了吧?

  A:嗯,对,还还是挺严的,比以前要严格很多,比3月底那会儿严。4月份之前路上还没有这么多大白、防疫人员,现在基本上每个路口都有啊。

  B:如果查出来你没有核酸会咋办呢?

  A:没有,没有核酸,肯定会把你那个摁住不会再让你跑了,然后可能会强制让你做核酸或者把你带走吧。

  B:那你们现在的防护怎么样?有防护服吗?

  A:我们是戴n95口罩,然后加医用那种手套,然后没有防护服。

  B:那你有同事感染了吗?

  A:有,但比例也不算大,差不多10%。

  B:感染之后怎么处理呢?

  A:就是政府会安排那一批次的还有密切接触者,然后给全部接走。

  B:是不是现在只要出去回小区就再出不来了?

  A:嗯。有的小区你连回都回不去,我已经在外面十几天了,但是就是我觉得能多赚点钱也是好的。

  B:你的小区,就是你进去之后然后你就出不来了。所以你原来的那些同事们就是你们一块儿跑腿,是不是有一些人就回去了,这段时间就不出来了?

  A:嗯,他们被封了好长时间,就是一开始封,然后一直到现在都没出来过啊。

  所以,其实现在真正出来的同事就占比很少的,比起原来大概少了90%吧。

  B:之前你说已经在外面十几天了,那现在晚上有地方住吗?

  A:现在在外面那个跑腿基本上是没有固定住所,基本上都是在桥洞下或者公园那个躺椅的地方休息,还有银行门口这些地方。

  B:那你出来的时候有准备吗?

  A:有做了一手准备,就是怕封了,然后回来时候带了一床被子,放在我们送外卖的那个箱子里边,然后现在每天晚上就是在那个银行自动取款机里边,然后还有一些桥洞下面好睡觉的地方,然后铺早点那个纸壳放在下面,然后盖床被子呗。

  B:小哥们都是这么住的吗?听说有一些能让你们临时住的地方

  A:基本上现在在外面跑的小哥,不能说100%吧,最起码80%以上吧是这样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让临时住的地方。

  B:那现在在外面怎么吃饭呢?

  A:吃饭就是到饭点了或者肚子饿了,然后帮客人拿餐的时候或者帮他们取餐的时候,有那种他们做线下的,卖线下的,我们就在那边订一份。如果不做线下的话就碰到那个做线下的然后再吃。

  B:现在外面还有一些零零星星的餐馆开着,对吧?

  A:对,他们肯定要开一些,如果都不开的话,很多人会挨饿啊。

  B:那么你们在外面电瓶车怎么充电?

  A:哦,我们我们电瓶车不用充电,是可以直接换电池的,刚刚讲了有公司的那个专门的那个换电柜。

  A:就是每天工作其实辛苦吧,也不辛苦,还是能感觉自己的社会价值的。每天可以送到别人家里面,感觉他们拿到货物还是挺开心的。然后这个我觉得挺好,这个就是能够让大家都有这种就是奋斗的这种感觉,还挺开心的。让大家有这种体现自己工作价值的时候还是一件蛮好的事情。

  B:你平常跑腿买什么?

  A:平常就是我们日用品、油盐酱醋啊,然后瓜果蔬菜啊,还有一些、零食啊,就这些东西比较多。

  B:那这个物资呢,我们刚才说像菜呀,烟呀,可乐呀,啊,方便面啊,纸巾呀,像这些东西,是不是能买到?

  A:嗯,基本上都买得到啊,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嘛,生鲜不好买。

  菜,有些超市里面还没有,就只能到那些小商贩那边去购买高价菜,然后有些超市也有的,价格也很高。

  然后还有纸尿裤、奶粉不好买,现在很多母婴店不开门。纸尿裤和奶粉以前那些就是大一点的超市里面会有,但是现在也被抢购一空了,非常难求,这是真的,现在都等哪天补货啊。

  B:价格有变化吗?

  B:比如说是现在我要买一个可乐、方便面,大概多少钱能买到?

  A:小瓶可乐,大概占到以前是3块、3块5,现在可能要占到六块;然后方便面原来两块5、三块,现在可能在到五块到六块吧。

  B:那个比如说我想买包烟,想买红塔山,原来这个白色红塔山原来好像一条100块钱,现在要多少?

  A:现在那些小摊贩卖的话应该占到180左右啊。

  烟现在是供不应求,然后涨幅在80%~90左右吧。

  我以前是抽那个红双喜嘛,现在红双喜已经被210一条了,也抽不起。

  一些就是以前比较冷门的,像中南海呀,现在他们涨价涨,涨幅只有百分之六七十,不像那其他烟涨幅这么高。

  然后小商贩超市便宜的烟都买不到,最低档次是软中华。

  B:那个像饮料大概能涨多少呢?

  A:饮料的话涨幅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吧。

  B:然后那个呃方便面的这些就是方便食品的,就是包括小食品啊,这些薯片啊什么这这些东西大概能涨多少?

  A:快50%左右到50%左右啊。

  B:然后那个就是这个这个菜大概涨多少钱呢?

  A:菜长的那个百分比是比可以达到最高的,就是能涨到百分之百吧,蔬菜肉涨得多一点。

  B:那药物的话能买到吗?

  A:药物的话可能比纸尿裤稍微简单容易一点,可以多找几家那个药店,但他们基本上现在开的药店都做线上,不做线下。

  小哥们在外面为我们服务很不容易啊,

  请对小哥们温柔一点~

  (来源:综合本报、新华社、上海发布、债市研究)

  新华社记者:姚玉洁、孙青

  策划:刘冬赋、张伟弟、闵卫国

  统筹:林艳兴 记者:宋薇萍、严曦梦

  编辑:王晓峰 责编:张晓光、郭晨希

  校对:孙洁华 制作:张 巘 图编:尤霏霏

  监制:浦泓毅 签发:潘林青

【编者按】2020年很特殊,因为它是新千年又一个十年的开始。2020年又如此的不平凡,我们经历了离别的痛苦和悲伤,但更见证了逆行的坚定和伟大,体会到了相互扶持的温暖与感动。

在这场全世界都在经历的疫情中,不仅普通人之间,各个国家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也在需要帮助时,向彼此伸出援手,相互支援。你还记得的那些国际间相互支援、共同抗疫,让你有点儿暖的瞬间吗?

疫情之初,许多国家的防疫物资都出现告急的情况,即便如此,大家也是尽己所能相互帮助。中国和近邻日本驰援彼此的物资上,就用诗词写出了共同抗疫、守望相助的情谊。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的抗疫物资。(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2月份,日本驰援中国各地的物资均贴上优美的赠语。“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些意境深远、祝福绵长的古文诗句,温暖了很多中国民众的心。

日本医药 NPO 法人仁心会/日本湖北总商会HuobiGlobal/株式会社 Incuba Alpha联合捐赠的抗疫物资。(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而在中国给日本各地送去的防疫物资上也同样以诗达意,成为中日两国交往一段佳话。“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隔海相望,樱花满开;众志成城,战役必胜”、“木瓜琼琚,永以为好”……为同样身处疫情中的日本人民加油鼓劲。

3月15日,沈阳海关工作人员检查捐赠给日本的防疫物资。(图片来源:新华社)

寄情于诗,患难与共,携手抗疫,这份充满诗意的情谊,特别暖!

风雨同行的“铁杆朋友”

3月15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表示“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国”。中国网友在看到武契奇的求援视频后,纷纷表达对塞尔维亚的支持,有想去塞尔维亚旅游的,还有打算买塞尔维亚商品的,更有不少网民要向塞尔维亚捐款。

3月15日,塞尔维亚就收到了中国捐助的一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这是塞尔维亚收到的第一批来自国外的疫情防控物资援助。

当地时间3月21日晚,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6人抵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尼古拉·特斯拉机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自前来迎接,并分别在塞尔维亚国旗和中国五星红旗上献上满怀情意的一吻。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迎接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3月22日,第二架载有医疗援助物资的空客A320从上海起飞,抵达塞尔维亚。5月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再派出3名专家接力援助塞尔维亚。

德约科维奇感谢中国。(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塞尔维亚网球名将德约科维奇3月时对中国向塞尔维亚提供抗疫物资、派遣医疗团队和分享抗疫经验的做法表示感谢,说这体现了两国“全天候”友谊,“(中塞)两国的友谊不仅体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历史上,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也)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中国不仅提供了物资和装备,还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这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我看到他们的医疗团队几天前抵达(塞尔维亚),带来了他们如何度过这段困难时期的经验”。

把时间拨回到2020年2月27日,在我国疫情防控最紧要的关头,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作为首位逆行访华的外国领导人,送来邻里间的温暖:捐赠3万只羊支持我国抗疫。

11月20日,蒙古国捐赠羊接车分发仪式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悉,3万只羊对于蒙古国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羊都是蒙古国人民自愿捐赠的,希望能够为中国抗击疫情表达他们强烈的支持。正如蒙古国驻华大使图布辛·巴德尔勒所说,3万只羊代表着蒙古国人民的真心诚意。

蒙古国捐赠的羊来啦!(图片来源:新华社)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作为近邻,蒙古国对于中国的帮助,我们铭记在心。为了帮助我们的邻居抗击疫情,我国也陆续向蒙古国支援了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各类防疫物资。近来,蒙古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新的变化,中国外交部紧急调配126104件/支核酸检测仪器和试剂,总价值近400万元。从11月28日至30日,所有物资陆续抵达二连浩特口岸。

12月15日,载着湖北省捐赠蒙古国防疫物资的车辆从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通关。(图片来源:新华社)

患难见真情,两个邻国山水相连、守望相助、同舟共济,这份实实在在的情谊,特别暖!

意大利的社区响起了中国国歌

3月14日晚,意大利罗马一个小区里突然响起了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国歌激昂的旋律还有人大声高喊“Grazie Cina!”(感谢中国),街道两旁的居民也纷纷鼓掌。

除了唱歌,一位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名叫Aurora的小女孩还画了一幅画表达对中国医生们的感谢。她说:“这幅画献给护士、医生和那些从中国来帮助我们的人,希望身处抗疫第一线的你们能够看到。”

一位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名叫Aurora的小女孩还画了一幅画表达对中国医生们的感谢。(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意大利驻华大使方澜意说:“中国发生疫情后,大多数在华意大利人选择留在中国、留在武汉。当时意大利派出3架货机为武汉送去医疗物资,意大利很高兴能帮上忙。”

3月份时中国已经基本控制住了早前在国内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但病毒在欧洲的急剧扩散,而意大利却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3月12日中国医疗专家组携31吨医疗物资从上海直飞罗马。

3月18日,在意大利帕多瓦,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与当地医生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社)

罗马市长维尔吉尼娅·拉吉说:“中国此前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光,现在意大利也处于同样的艰难时刻,但在最需要的时候中意两国总能互相扶持!我想向中国朋友发出邀请,疫情结束后,欢迎来到罗马,我们会更热情地招待你们!”

有意大利网友表示“让我们不要忘记,当这一切结束时,是谁帮助了我们”“想到中国医生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我们,我很感动”……

无惧困难 在战火与疫情中逆行

新冠疫情在伊拉克暴发,使这原本就饱经战乱创伤、医疗体系薄弱的国家雪上加霜,全国防控形势严峻。3月7日中国医疗专家抵达巴格达,在那里专家组面临着战火与疫情双重考验,甚至遭遇过流弹袭击。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专家组在伊抗疫50天,为当地带去了宝贵经验,是当时在海外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支队伍。不仅如此,专家组还建成了中方为海外援建的首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并通过数次国内调运、反复组装调试,建成了伊放射科医生眼中“伊拉克最好的CT检查室”。

10月12日,在伊拉克巴格达新冠病毒康复中心,影像科医生穆罕默德·阿卜杜勒-侯赛因博士(右)和CT操作员哈南·贾迈勒在中国援建的CT检查室内分析影像。(图片来源:新华社)

伊拉克巴格达新冠病毒康复中心,中心负责人拉菲德·沙克尔说:“中国援助的CT、移动X光机、便携式超声波设备等对挽救生命、服务伊拉克民众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对中国的支持表示感激。”

11月8日,在伊拉克巴格达,工作人员在中国援建伊拉克抗击新冠疫情的核酸检测实验室里检测样本。 (图片来源:新华社)

伊中友好协会主席鲁拜伊说:“今天我们一定要感谢中国,他们不仅为伊拉克人带来了援助,更是在保护整个世界。”

伊拉克卫生部长哈桑·塔米米表示,伊拉克疫情得到控制,中国功不可没。(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近日在欧美和中东多国面临第二波疫情考验时,伊拉克的疫情却出现了显著好转。伊拉克卫生部长哈桑·塔米米表示,中国的大力援助是伊拉克抗疫工作取得阶段进展的重要原因,中国援建的核酸实验室功不可没,贡献了上万的检测量,成为疫情检测的中心,也是目前伊拉克最权威的实验室之一。

随着疫情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打赢这场“抗疫”之战,不是个别国家的事,而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政府与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在这场疫情之中,世界各国唯有砥砺同行,携手共进,方能驱散疫情的阴霾。全球抗疫,无问西东!

(编辑:韩鹤 吴艳鹏)

【责任编辑:韩鹤 吴艳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蔡徐坤为什么会全网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