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的羽毛球水平

由郝建华(右)和杨莫领导的研究团队,以7年时间研发了一种崭新纳米生物传感器。图自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流感肆虐,截至今年2月已有近300人死于流感,因而有迫切需要研发出有效和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

香港理工大学物理学系及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研究团队,研发出崭新的纳米生物传感器,利用名为“上转换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光学检测方法,只需两三小时和20港元,就能检测出病人的鼻咽分泌物样本是否含有流感病毒,速度较传统方法快10倍但成本却低八成。

上述研究由理大物理学系副教授郝建华和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副教授杨莫领导,他们指传统流感测试方法包括基因分析法,如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力学中的酵素结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前者成本高又耗时,而ELISA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一般需要以实验室仪器进行测试,难以用于前线和现场病毒检测,未必能够应付流感高峰期间的检测需求。

理大利用了7年时间研究新技术,有关光学检测方法采用类似磁石互相吸引的原理。整个流程先要让捕捉探针连接在上转换粒子的表面,并准备金纳米粒子以便将病毒捕获;而由于上转换粒子探针上的低聚核苷酸,以及与金纳米粒子连接的“流感病毒低聚核苷酸”DNA基对配合,两者会像磁石互相吸引,出现“低聚核苷酸杂化反应”。待两三个小时后样本混合后,利用近红外激光照射上转换粒子,若绿光亮度不变即代表样本没有流感或相关病毒,亮度变暗则代表含有病毒,而绿光越弱代表病毒浓度越高。

传统方法检测病毒时间一般需要一天至三天,而新技术则只需两三小时,比传统方法快超过10倍。另外,每个样本的检测成本只需约20港元,低于传统方法八成。

郝建华表示,由于各种基因都有基因排序,只要研究人员知道病毒排序,理论上就可制造出各种病毒探针,去探测病人样本中的更多传染病毒如H1N1猪流感和H3N9、H5N1禽流感等等。而现在正联系香港医学院及医院作进一步合作和研究,并期望在两三年内完成研发仪器在公立医院使用。

20171028日,我校MAB联合会举办的2017“太奇杯”(第一届)东南大学MBA羽毛球比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体育馆成功举行。出席本次比赛的领导嘉宾有我校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邵军,华东MBA羽毛球联盟主席袁磊、副主席吴益敏,南京太奇考研校长夏益锋,上外贸MBA联合会主席、羽毛球俱乐部教练林龙等。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邵军教授致辞

在开幕式上,邵军教授首先致词。邵老师对我校首届MBA羽毛球比赛的举办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传达了经管院对MBA联合会及学生工作的大力支持。他强调了体育活动在丰富MBA课外生活,加强同学间交流以及与各MBA院校交流中的重要桥梁作用,也希望联合会未来能再接再厉,能够将MBA羽毛球赛不断发展下去。同时,邵老师对远到而来的华东MBA羽毛球联盟嘉宾表示了感谢,表示我校MBA要加强与外校的交流,以球会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华东MBA羽毛球联盟主席袁磊致词

随后,华东MBA羽毛球联盟主席袁磊致词。袁主席对东南大学MBA羽毛球俱乐部的快速发展、同学们的热情参与给予了赞许。袁主席也对本次赛事的筹备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他还向大家透露了明年上海的MBA羽毛球比赛计划,诚挚邀请同学们明年再去上海参加比赛。

南京太奇考研校长夏益锋致词

接着,南京太奇考研校长夏益锋致词。作为东南大学校友,夏校长一直希望能为母校尽绵薄之力。作为本次比赛的独家赞助商,夏校长希望能够通过太奇考研为东南大学MBA输送更多的优秀学员,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的转变。

第十一届MBA联合会主席胡名睿讲话

最后,东南大学第十一届MBA联合会主席胡名睿讲话。她说,本届联合会实现了许多从零到一的突破,呈现出文、体、艺、术、商全面发展的新格局,未来会举办更多精彩纷呈的活动,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获得更多的收获。

从无锡远到而来李超同学作为运动员代表向大会做公平竞赛宣誓,南京羽球汇友俱乐部成员何重科作为裁判员代表做公正评判宣誓。到场的领导嘉宾们为正式比赛开打挥拍开球,比赛正式开始。

中场休息期间,来自交大安泰的吴主席、上外贸MBA的林主席以及羽球汇友俱乐部的裁判们,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紧张刺激的表演赛。嘉宾们精湛的球艺让同学们惊叹不已,喝彩声不断。

经过激烈的比拼,本次比赛最终角逐出男单、女单、男双、混双四个项目的冠、亚、季军,并推选出了当场最受欢迎男、女选手。其中,曲骁然获得男单冠军,丁桂琴女单冠军,吴文成、周强男双冠军,顾俊辉、丁桂琴混双冠军;黎进琚评为最受欢迎男选手,郑雅慧最受欢迎女选手。

亚军、季军及最受欢迎奖颁奖

颁奖仪式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本次比赛不仅让大家收获了比赛成绩,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更收获了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欢迎交流与合作。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黄德辉来我院讲座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职工个人修养及幸福指数,学院特别邀请香港理工大学首席项目主任、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联盟”顾问黄德辉教授,于523日下午在培训大楼15楼多功能厅作“幸福的哲学”主题讲座。学院党委负责人、院长张亮,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彬出席,讲座由教务处处长李伟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来自我院承办的湖北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业务素质提升研修班的17所学校50名教师及部分学生代表等200多人参加

黄德辉教授首先从死与生、不快乐与快乐、命与运三个方面讲解了“人生路”的真谛。他指出,由于很多人只看到自己没有的,而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于是导致了很多不快乐。随后,黄教授阐述了“职业道”的内涵。他指出,工作的本质就是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他勉励教职工要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做好一名教师的“分内事”,不仅要教授学生工作技能,更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协助学生“装备人生”,即“为脑装备、为手装备、为肩装备、为心装备”。

黄教授的讲座儒雅风趣、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语言朴实、极具亲和力,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习到的先进理念,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及工作中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与“职业道”,不断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及工作效率,为学院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理工大学和985比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