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地方民国的房子多

章伯钧之女章诒和曾在文中写过:记忆是比日记或写信更加稳妥的保存社会真实的办法。但许多人受到侵害和惊吓,销毁了所有属于私人的文字记录,随之也抹去了对往事的真切记忆。从前的人什么都相信,相信……,后来突然又啥都不信了。何以如此?其中恐怕就有我们这个社会长期回避真实、掩盖真实、拒绝真实的问题。

文字可以被篡改,但由人的记忆所还原的建筑原貌不易销毁。随着记忆的载体因时间逐渐消逝,如今最能够留存住历史的不外乎于建筑和遗址。

在杭州,有两处载入被国务院载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遗址。分别是位于富阳区的受降村、千人坑以及上城区长生路上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纪念馆。这两处遗址不仅在原址上被完整保留(修缮),同时也从建筑上透露着当时的历史特征和抗战记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纪念馆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记录: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位于长生路55号,80多年前,被誉为韩国国父、开国元勋的金九和他的战友们组成的临时政府就在这里。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大批抗日志士流亡到中国;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4月,金九来到上海,加入了刚成立的临时政府,最初任警务局长,后任主席。 1942年4月29日,韩国志士尹奉吉奉了金九的刺杀令,在上海虹口公园炸死日本上海派遣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大将。在日寇大肆搜捕下,韩国临时政府的成员在中国进步人士帮助下,辗转来到浙江杭州、嘉兴,继续开展斗争。杭州是韩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活动的重要一站。在杭州的3年时间里,韩国临时政府要员在长生路湖边村、学士路思鑫坊、清泰第二旅社都留下了活动的足迹,如召开国务会议、发行独立党机关报《霞光》等。金九和他的战友们,在浙江人民的保护下躲过了日寇的追捕,于濒临绝境之际获得重生。 1945年11月,“临时政府”成员离华回韩。此后,金九为建立一个统一的、独立自主的韩国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1949年6月,他被亲日的极右翼势力暗杀,韩国人民为他举行了国葬。

位于长生路上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纪念馆因其青砖外立面,与周边其他现代建筑显得格格不入,而这种格格不入也正是历史建筑的原貌。2002年,由广厦集团负责代建纪念馆修建工程,历时5年修缮完成移交市政府。据当时参与修建的工作人员回忆,整个纪念馆为20世纪30年代老式联排建筑,修建全过程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除消防等部分建材更换和做加固措施,其余都是保持原有旧貌,甚至连阳台的钢筋扶手都保持原样。

现在,青砖外立面在新房中已不多见,仅用作修缮老房子使用,为的是更能体现建筑的历史感和中式风格。但砖类做外立面并没有完全被取代,在别墅和排屋中,红砖的出现几率就不小。例如位于临平北的,排屋外立面全部使用的是红砖;老余杭的使用的是干挂石材搭配红砖;也大面积的使用了红砖和小面积的干挂石材。

砖类的外立面不仅可以使整个建筑风格更加厚重,看起来也更有安全感,同时,也免去了涂料外立面易变色的缺点。

富阳受降厅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记录:富阳受降村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日本投降为缘由设立的行政区划村。据史料记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战区划分为16个受降区,浙江为其中之一。1945年9月4日,日军第133师团师团长野地嘉平,派师团参谋长及随员到当时的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向第三战区指挥官及浙江省政府有关人员接洽投降。9月15日,浙江受降主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杭州接受了日军第133师团的缴械投降。

在投降之前,日本军队在受降村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杀戮。据村里老人回忆,受降村的南面有5条沟,北面有3条沟。每条沟大约宽1.2米,深1.5米,长短不一。日军杀死人,就把尸体扔到沟里。沟满了,就扔到山边、路边、田边,惨不忍睹。日本侵略军很残忍,他们甚至连三四岁的小孩子也不放过。高桥郜村黄泥山有一个靠剃头为生的“剃头老陈”。有一天,日军抓了他一家老小共13人,7人遇难,连他的3岁儿子也未能幸免。附近大山脚村一王姓人家,全家6口人也同样遭遇不幸。王家3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都死在日军的刺刀下。

抗战胜利后,千人坑的遗骨集中葬在当时“千人坑”以南230米处叫玉露庵的地方,筑了大墓,立了碑:抗日战士死难同胞公墓。

今年,在原受降厅的基础上建起的浙江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已经开馆。馆内建筑是经典的徽派建筑,这是当时江南一带农村中最为普及的建筑风格。尽管日后的年代,这类白墙黛瓦的房屋逐渐被小洋房替代,但只要看到徽派建筑就一定能让人想起最动荡也最富有历史记忆的杭州。

作为杭州本土房企的代表,绿城在建造中式别墅时也频繁的借鉴了该类风格。例如、等,都完美的表达了江南中式别墅所独有的徽派印象。特别是,不仅在形态上高低错落,连窗棂瓦楞都一笔一划描绘着中式画风。

如今看管受降厅的老人已年逾古稀,亲历和铭记着这段历史的人或都终将离世,曾经不厌其烦的向中外来客述说带血带泪历史的,今后或将由这些纪念馆和建筑代替老人们再传述下去。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开封作为曾经的河南省会辉煌的时候留下了大量的民国建筑,前后保定巷、乐观街、柴火市街、无梁苗街在父辈还能看到很多这些历史建筑,而现在我穿梭在开封的小巷只找到了几个门牌楼的门牌,直到今天,我有幸看到这遗留的一角……

日常 考研 读书 等你

是在魔都的一个阴雨天造访了传说中的“老典家”, 当男主人引我们走进一楼带天井的两室小屋时,我一时恍惚,到底是咖啡店还是博物馆? 不多的几张木椅子、小茶几、皮沙发看似已经把不大的铺子寄得满满当当,而墙上挂的各国银茶勺,碗橱里摆的骨瓷茶具,还有五斗橱上的黑胶、张爱玲分明又为小店添上了时光的沉香。略带傲娇的男主人为我们端上手工饼干、慕斯巧克力,又用一把纯银茶壶为我们斟满奶茶,转身还轻轻说,“这茶壶是19世纪,18几几年的哦”接下来,就是你一边享受口腔里的细腻柔软,一边听男主人为你揭开他外婆----一位民国大家闺秀的往事之时了... Tip:座位有限,预约制 一定要和男主人攀谈,下午茶和好故事更配哦!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于氢气球内容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洋房室内场景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