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北京故宫的哪所宫殿?

南京明故宫曾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为什么会被毁掉?

  对南京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没去过南京明故宫,又想去南京明故宫的,大可不必了,因为这里没什么好看的。

  南京明故宫曾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甚至还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但很可惜,它没有被完好的保存下来。如果你去了,肯定会大失所望。

  南京的明故宫是刘伯温设计的,1366年,刘伯温凭借自己的堪舆术选定了这块地当“帝王之宅”。1367年1月17日祭祀山神开始兴建宫城。这个故宫完全建立好没多久,就即位了。

  1406年,朱棣下令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在北京建立新宫殿,也就是北京故宫。1420年基本竣工后,就将都城迁到了北京,此后南京故宫就被作为了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

  虽说朱棣在北京新建了个紫禁城,但是依旧比不上南京的宫殿,公元1600年时,传教士曾逛过南京和北京的两个故宫,并作了一番比较,得出结论,北京的规模远逊于南京。可想而知,南京的明故宫规模有多大。

  但是真的很可惜,南京明故宫被毁了。

  明末时出现了农民起义,1644年,攻陷北京,帝自缢,其弟去了南京,把南京内备府当行宫,后在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即位称帝,史称“南明”。这个时候的南京已经被毁坏的差不多了,大多数宫殿都以坍塌,太庙也被焚毁,虽然朱由崧做了一些修复,但于事无补。

  时入关灭南明后,把南京故宫改为了驻防城,对南京故宫又进行了一波破坏,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南京明故宫已经。

  公元1699年,康熙帝时期,南京故宫宫殿部分被拆取运往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建九龙大殿。公元1853年,定都南京建立新宫,又拆取大量石料和砖瓦,太平天国灭亡之时,南京宫殿基本就没有了。1864年,南京故宫再次遭到破坏,太平军和湘军分别到处纵火。1911年,英国人从南京故宫遗址上搬走了七块石刻和三对石狮。

  如今南京明故宫遗址仅剩一些残破的石墩子。

  从曾经的“世界第一宫殿”,到如今的残垣断壁,南京明故宫经历了它不该经历的一切。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现实,因为战争破坏了多少美好的事物,真的非常残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趣闻百科发布时间: 11:51:51

本文摘要:大家都知道,皇宫就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世界上有很多的皇宫,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什么吗?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什么。

北京故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所以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世界上最大的皇宫详细介绍:

第一、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故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第二、北京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建造,明代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第三、故宫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在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中国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

第四、故宫现辟为国家级博物馆供中外游客参观游览。位于北京市中心,前通天安门,后倚景山,东近王府井街市,西临中南海。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的每个宫殿详细介绍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

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太和殿并不是皇帝日常办公之所,而是举办国家重大仪式的地方,比如登基大典,元旦和万寿节(皇帝生日)等重大庆典。

太和殿前有两只铜龟和铜鹤,象征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中和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

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

中和殿高19米,方形殿,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

中和殿内宝座前左右两侧放置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远知八方之事。

放在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主圣明。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

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保和殿是皇帝举行御试的地方,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

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

殿内以金砖铺地,设有雕镂金漆宝座。

保和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

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乾清宫是紫禁城后寝部分的主要大殿,原是供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宫殿,后来皇帝也在这里接见大臣,处理日常政务,雍正即位后,将寝宫迁至西部的养心殿,乾清宫就成为皇帝办公的专用宫殿了。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在两个金柱之间设屏,屏前有一宝座;东西两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以金砖铺路。

内殿的宝座上方挂有一块“正大光明”的横匾。

在乾清、坤宁两座宫殿之间有一座方形的交泰殿,规模不大,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

这是清代皇后在重要节日时接受众皇族朝贡的地方,并且用龙纹和凤纹并用装饰,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

交泰殿是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殿中设有宝座,宝座后有4扇屏风,上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殿顶内正中为八藻井。

坤宁宫在明代和清初是皇后的居住地,后来把殿内分作两个部分,东部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部为萨满教的祭祀场所。

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 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其中宫的地位并未改变。

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

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故宫坐拥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以三大殿为中心,有三宫六院,有9000多个房间。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分别为午门、神武、东华门和西华门。

城墙的四角,有四座风姿绰约的角楼。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宫的各个宫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