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甄嬛传》的那么多人都喜欢华妃这个反派角色?

有没有发现,周围很多女性都喜欢看甄嬛传,本人也是很喜欢看甄嬛传。实话实说,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完全对甄嬛传无感的,只是觉得一群深宫里的无聊女人,每天斗来斗去的好烦,四郎可真是倒霉,娶了一群嫔妃,没有一个是省心的,不是这个挑事就是那个挑事,没得一日安宁。后来才发现是他自作自受,果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后来,也是跟着大姐姐在吃饭的时候看了几集,慢慢看懂情节之后,真香了,不仅现在电脑里储存有甄嬛传全集,总共八十多集来着,闲暇的时候也不看一些恋爱无脑剧了,打开甄嬛传就开始看,刷视频也是刷到各种甄嬛传也不会划走,就算知道知道接下来的剧情是什么,甚至可以完整地复述一些名场面的台词,真是可怕,哈哈,也完全不会腻。到现在,甄嬛传我应该是刷了三四遍了,估计以后到老了还会回来重新刷甄嬛传,也就看个个几十来遍吧。

说到甄嬛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魔力,让人一遍遍去看,总结了一下原因,其实是有迹可循的。今天,作为剧粉就从甄嬛传的“软件”和“硬件”来聊一下为什么那么多女性喜欢看甄嬛传吧。

1.首先就是它的服化道整体都非常讲究,每一件服装都十分有考究,贴合人物性格,精致雅致美丽。

2.然后就是它整个的情节,每集都不拖沓,跌宕起伏,十分抓观众的心,这和现在的一些无脑恋爱剧完全不是可比的。

3.再者,可以说甄嬛传全员演技都十分在线,特别是像甄嬛,皇后,华妃,安陵容,眉庄,皇上等等这些人物形象刻画的十分生动。立体饱满,有情有感,有血有肉。

4.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不是多余的。这也得益于甄嬛传的台词,甄嬛传的台词是十分棒的,像皇后的那句:臣妾做不到啊,像华妃的那句:贱人就是矫情,像甄嬛结局时那句,臣妾是钮祜禄氏甄嬛等等,也是在网络上被网友玩了很久的梗了。

5.剧里埋下的伏笔巨多,每次回头看都能发现上次看的时候没有发现的一些细节伏笔,这就是一部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的品质,每次刷一次每次收获都不一样,耐人寻味,值得推敲。一部好的作品,总是能让人从中受益匪浅。

然后再来看看软件部分吧,甄嬛传究竟是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故事呢?甄嬛传改编自流潋紫所著小说《后宫·甄嬛传》,讲述女主角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成长为一代善于谋权的太后的故事。其中女性角色多达几十个,每个人都性格鲜明,对爱的理解与追求也不尽相同。

1.先来看一下女主甄嬛吧。甄嬛唯一超出当时时代局限的是她追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她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在当时的后宫中可能是别的嫔妃难以想象的。的态度甄嬛面对爱情是比较偏执的,对待爱情有美好的幻想,并且比较专一深情,容忍不了爱情里有背叛与欺骗。比如知道皇帝只是拿她当做纯元替身的时候,毅然决然抛下一切荣华富贵去了甘露寺修行。

为人聪明慧黠,善于察言观色体察人心,口齿伶俐,有女诸葛之称,重情义,为人处世精明而不失天真,温婉大气亦能心狠手辣。因皇后陷害被迫去甘露寺修行,与允礼渐生情愫,后因他人误传允礼死讯重返皇宫再度受宠,最终排除万难,成为太后。

2.再来看一下沈眉庄,总的来说眉庄这个角色可以用“知书达礼,清高孤傲”几个字来形容。用剧中台词来说就是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相对于甄嬛来说沈眉庄对待爱情并没有要求那么苛刻,家庭教育让她始终对皇上有君臣之别,并不像甄嬛那样想把皇上当成夫君。

典型的大家闺秀,为人颇有气量,大方雍容,敢爱敢恨,重视姐妹之情。初入宫时不谙世事,锋芒毕露,成为最先遭人陷害的对象。后眼见皇帝绝情,从此对皇帝不抱期望。与温实初渐生情愫,并怀上他的孩子,后因陵容迫害血崩而死。

3.然后来看一下反派中比较出彩的华妃吧。华妃一角本该是令人唾骂的反派,但是在蒋欣的演技下边,却成了一个很让人同情动容的角色。原因就是华妃虽然嚣张跋扈,骄横善妒,但是她敢爱敢恨,一生痴情,钟爱皇帝一生,但反被他算计一生难以生育。

钟爱皇帝一生,个性骄傲,善妒,不愿他人分宠,常与嫔妃争宠不休。为人处事言行率性,跋扈嚣张,风头直盖皇后。皇帝因忌惮其为年羹尧之妹,不欲其生下皇子。后随着年羹尧的失势,她众叛亲离,逐渐失去了在宫中的地位,最终在绝望中自杀。

4.其次就是皇后了。皇后的爱可以说是全剧女性中最偏激扭曲的爱了,钟爱皇帝一生,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谋害诸多皇嗣,虽然可恨,但是也可怜。

表面温柔贤淑,温和宽厚,其实性格深沉阴狠,城府颇深,最擅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得渔翁之利。擅长书法,可双手同书,每遇烦心事便练字静心。颇通医术,不喜焚香。她虽不得雍正宠爱,却深爱雍正一生,最终因罪行公诸于世落得惨淡下场。

5.最后,就是安陵容了,本是甄嬛的好姐妹,但是由于出身卑微,以及种种误会,两人关系破裂,与皇后为伍,善于伪装,善用计谋。对待爱情的态度一直是比较卑微的,用尽各种方法去讨皇帝开心。

入宫后因被华妃等人视作甄嬛同党,备受宫人奚落欺辱,唯有皇后稍作安慰。甄嬛得宠后,她心生艳羡,在种种误会与自卑心理的作用下,由妒生恨,在皇后利诱下为皇后所用,不断被皇后利用,听信他人谗言,最终走向歧途,成为甄嬛背后隐藏得最深的敌人。

小编认为,之所以甄嬛传上架以来收到很多女性的喜爱,首先是它制作精良,服化道之类的硬件都是做的十分细致的,而且整体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十分吸引人。再有就是其描画的近几十个女性角色各个都形象鲜明,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因人而异,一个女人,一个爱情观,可能是我们在追剧的同时,找到了自己当初在恋爱中的影子。你付出的越多,陷得越深,可能得到却最少。

一部好的作品,总是会让人收获颇多,其中甄嬛的爱情观即使放到现代,还是可以给女性一个警醒作用,追求没有背叛与欺骗的爱情,不要过分依赖男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捍卫好自己的爱情。

甄嬛传:长得太温柔被选演戏,一试戏导演惊讶:你就应该演反派!

说到《甄嬛传》,大家都想到剧中精彩的剧情,这么好看的剧,也离不开选角的成功。孙俪版的甄嬛,蔡少芬版的娘娘,蒋欣版的华妃......每个角色似乎都是为了演员量身打造的,以至于后来很多观众对演员的印象就是那些角色了,这也是一个演员成功的地方。不过演员和角色的契合,有时候不仅是某些气质的合适,也是有演员努力付出的地方。

蒋欣9岁出道,拍了很多年的戏,终于靠《甄嬛传》的华妃一角彻底火了,大家都赞叹蒋欣把骄纵跋扈的华妃演得太传神了。华妃动不动就是“贱人就是矫情”,赏她一丈红,也是够吓人的。而且华妃每天都是花枝招展的,人生的座右铭就是“人应该活在花丛锦簇中”。但其实蒋欣本人的长相非常温婉,皮肤白皙,私底下经常素颜。当时导演看她比较温柔,让她演的也不是华妃,而是一个唯唯诺诺的角色。

那个角色就是曹贵人,大家都知道,曹贵人是一个聪慧,但是却很怯弱的人,她还经常被华妃欺负。华妃常常拿着她的女儿,作为争宠的工具。曹贵人心疼,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受了。想想蒋欣要是演了这种角色,哪还有她欺负别人呀。

但是当时试戏的时候,蒋欣一时技痒,顺便把华妃的戏也给试了,结果导演对她颠覆了看法,几乎是当场就决定,让她演华妃!事实上,导演的决定完全正确。

演完了之后,蒋欣还开玩笑说,华妃的戏份应该有七十多集,自己还没演过瘾呢。如果自己是男的,那就挑战皇上,还有很多影迷希望她挑战慈禧,蒋欣也是跃跃欲试。

还有端妃,她本来是要演皇后身边的丫鬟剪秋的,结果气质比较好,导演就让她演了端妃。所以说,演员演了适合的角色,还是很容易出彩的。你最喜欢《甄嬛传》中的谁呢?

因为《甄嬛传》里的华妃是最没有心机的一个,爱恨分明,从不掩饰。

华妃出身虎门将相之家,骨子里就是那种潇洒的性格,要不就不爱,要爱就爱得轰轰烈烈。她的性格飞扬跋扈,对人不爽从不掩饰,更不会像甄嬛一样百般算计。

她对事情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赶到一边去。她十分爱皇上,甚至到了挖心掏肺的地步。但她偏偏爱的是皇帝,一个可以随处留情的男人。

华妃所做的一切违心事情,都是因为她太爱皇帝。可她从不知道,皇帝对她有多狠。皇帝夜夜宠幸她,可她却迟迟不能怀孕。难道真是她不能坏吗,其实不是,而是皇帝不让她怀。

华妃的娘家势力太强大,皇帝害怕她有子后篡夺皇位,所以皇帝不得不防她。也正是皇帝的歉意和娘家的势力,让皇帝处处容忍华妃的霸道,甚至惯着她的性情。

  • 二、华妃痴心换到的终是一场空。

皇帝早就想除掉华妃娘家势力,机会一来华妃一家均没有逃次一劫,华妃也从贵妃降为答应,从前的荣宠皆不在。但此时华妃还在幻想皇帝会救她,会在乎往年的情分来看她。

但她错了,她最后撞壁而亡。可能整个后宫只有华妃才是真心待皇帝,甄嬛是在利用皇帝达成自己的目的,心里有别人依然在皇帝面前戴着面具。

华妃做事从不掩饰,自己干的事情,明白清楚地说出来,就是她干的。她不适合后宫的争斗,如果她没有娘家的庇佑,可能不出三集就被后宫的算计送走了。

皇帝娶华妃,给她荣宠,给她荣耀,给她嚣张的权利,无非是顾忌年家的力量,早年是想利用年家登上皇位,之后是想让年家冲锋陷阵,最后除掉没有利用价值的年家,这便是皇帝狠辣的风格。

《甄嬛传》里的华妃性格刁蛮任性,做事嚣张跋扈,只要她不喜欢的立马除掉,后宫的东西都要最好的,这样一个女人性格很真实,很爽利,获得很多观众的欢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甄嬛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