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武都区哪家酒店婚宴不错?

小点的,邦果可以,大点的去香格里拉把! 中等价位可以去沿江大道的明珠豪生大酒店!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4月2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的顺利浇筑,由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承建的景泰至礼县高速公路陇南段五标项目箱梁预制施工任务全部完成,项目全面进入桥面系施工阶段。

景礼高速公路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境内,为PPP项目,建设期4年,起点是天水市武山县沿安乡南川村,终点是陇南市西和县长道镇峡口村,路线全长54.303km(其中陇南市境内46.303km,定西市境内8.0km),终点与G7011十天高速相接,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Km/h。

景礼五标项目路线全长1.454公里,包含特大桥1座、路基、桥涵、防排水工程等工程内容,其中钢混组合箱梁24片,30米预制箱梁288片。为顺利完成箱梁预制任务,项目施工方进场以来精心部署、科学谋划、严格把关,不断优化箱梁施工工艺,多次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质量交底,克服了疫情反复影响、材料短缺等困难,为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提供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景礼高速整体工程进度已完成34.69%,景礼五标项目完成了土建整体施工进度的95%,整条道路预计2024年6月建成通车。

景礼高速公路建成后与G7011十天高速礼县至天水段和S35天水段共同构成连霍高速的第二通道,将有效减轻连霍高速(G30)天水至武山县的交通压力,并打通十天高速通往定西、兰州方向的便捷通道。项目的建设对于带动区域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和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将起到积极作用。

4月24日甘肃天陇铁路有限公司与天陇铁路EPC工程总承包中标单位合同签订会在兰州召开,央地双方成功签署天陇铁路EPC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182.95亿元

新建天水至陇南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甘肃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项目的建成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在甘肃省实现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合同的成功签订,标志着央地国有企业合作层次的全面提升和深化,迈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双赢的实质性步伐。

会上,天陇铁路公司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天陇铁路项目相关情况。中铁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代表EPC工程总承包Ⅰ、Ⅱ标段联合体依次汇报相关情况,并表示,一是要积极履行合同约定,加快推进项目招标采购、施工、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力争早日具备全面开工条件。二是要严格把控安全、质量、进度要求,确保现场工作平稳有序。三是凝聚攻坚合力,进一步加强与甘肃铁投集团及地方政府沟通交流,深化合作、携手共赢。

天陇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甘肃省“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也是甘肃省第一条全额投资、自主修建的铁路工程。

天陇铁路北起甘肃省天水市,南至甘肃省陇南市,线路正线全长215.258公里,同步建设本线至陇海铁路天水站的联络线、兰渝铁路陇南西站疏解线,按国铁Ⅰ级、单线、160公里/小时标准设计。天陇铁路经天平铁路向东北与宝中铁路、西平铁路相通,向南与兰渝铁路接轨可达川渝地区,途经我省天水市的清水县、麦积区、秦州区,陇南市的徽县、成县、康县和武都区,汇入既有线兰渝线(陇南西站)。

全线共设车站18处(含既有杨家碾站、陇南西站)、线路所1处。即: 近期新设潘集寨、麦积山、娘娘坝、 麻沿、江洛、王磨、成县、西狭、太石、康县、佛崖、安化镇、马街镇等13处车站,其中麦积山、娘娘坝、康县、佛崖、安化镇等5处车站办理客运作业, 陇南西站办理货运作业,江洛、成县2处车站办理客、货运作业。预留李子、柏杨树坝、 两水3处会让站,远期视运量增长需求适时开站。新设郭坪线路所。

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记得读完点一下“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来源丨 甘肃交通广播、甘肃省发改委网站、天水市发改委网站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兰州这21个小区房产办理、拆迁改造等最新消息

犯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甘肃1人获刑

【国企招聘】平凉静宁县建投公司招聘公告(不限专业/专科可报)

1、本公众平台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存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本公众平台所刊载的广告推广、产品图片、广告词文字、活动链接等均为商家提供推广,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有疑问请联系商家进行咨询,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2018年10月,甘肃陇南市宕昌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景区。(资料图) 陈治平 摄

中新网兰州4月13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张婧)甘肃省陇南市至今仍保留着数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比如,乞巧女儿节、傩舞“池歌昼”、高山戏、玉垒花灯戏、角弓砸杆酒酿造、“女娶男嫁”婚俗等一些“人无我有”的独特非遗民俗文化,成为当地官方要着力解决“山区客人稀少”之窘的具体措施,并期待以此打造品牌招揽游客。

陇南虽地处西北,却有江南风光,以及特有民俗文化,何不成为出行必选项?

2018年8月12日,陇南市西和县举行乞巧女儿节。(资料图) 殷春永 摄

中国“女儿节”:探多径活态传承

“‘乞巧’习俗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在陇南市西和县,它仍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近日,陇南市文广旅局局长毛树林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乞巧文化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是起源并流传于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是当地未出嫁姑娘们祈求心灵手巧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

然而,乞巧文化的传承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该市财政较为困难,尽管多年来尽最大努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但各乡镇、村级非遗传习所建设仍显滞后;非遗保护专业人才缺乏,现有非遗工作人员难以适应非遗保护工作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需求。

对此,毛树林表示,要做大做强电子商务文化产品,建成100家乞巧文化产品网店,10家以上乞巧工坊,加强对乞巧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管理好西和县乞巧电商平台,加快乞巧文化产品的开发、宣传和销售。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乞巧歌舞的生产性保护,大型秦腔剧《七月七》、大型情景歌舞《乞巧情韵》、歌舞剧《乞巧情》等节目定期进行商业演出,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晚霞湖、仇池山等乞巧文化相关旅游风景区建设,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确保乞巧文化活态传承。

高山戏再掀传承热潮,民众重拾儿时记忆

“每逢过年,看了高山戏才算完整。”付田保是看着高山戏长大的。然而,高山戏的传承却在近些年遭遇了断代问题,付田保称之为“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

在外地学习舞蹈专业的付田保不忍这份童年记忆就这样消失,他便致力于学习戏曲演艺,回到武都区从事地方文化事业。从站队形开始,学习传统唱腔、练习招式、背诵台词……凭借对高山戏的记忆,加之师傅口传心授,付田保很快就领悟了该戏曲的精髓。

近日,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在陇南举行。付田保以高山戏传承人的身份现场展演,观赏民众看得津津乐道,且好评连连。“看着台下聚集的观众,似乎又掀起高山戏热潮,令人欣慰。”他说。

武都高山戏演出场地以地方民间打麦场、农家园、庙会戏台、社火戏台为主,其唱腔和表演兼有秦剧和川剧的特点。2008年,武都高山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高山戏各级别代表性传承人近20名。”毛树林说,近年来,当地官方致力于高山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先后多次与兰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陇南师专等多所大学师生合作召开座谈会、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参加全国、全省非遗展演展示活动;每年围绕高山戏召开培训会,聘请音乐唱腔设计、文武乐器演奏、编剧、导演、高山戏理论研究等专家教授授课,培训传承人200余人。

此外,当地还积极开展高山戏文创产品的研发制作,目前设计制作高山戏及其它省级非遗项目文创产品10余件(套)。毛树林说,要将这一独特戏种作为旅游开发项目,挖掘高山戏传奇背后的故事,甚至将游客带到戏曲原生地深度体验,打造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以当地优质的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图为3月底,付田保(右一)在甘肃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中表演高山戏。 张婧 摄

“男媳妇”婚宴:体验式领悟民俗文化

在康县、武都、文县交界地带,祖祖辈辈沿袭着女娶男嫁的婚配习俗,当地人称为“抱儿子”或“当娃”。与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不同,陇南这些地方的女娶男嫁,不是少数民族风俗,而是极为罕见的汉族特殊婚俗。

尤其在康县南部山区,各家基本都是“留女不留男”,男孩都得“嫁”出去,而男子被“娶”到女方家里之后,必须立即改换“出嫁”前的姓氏,随同女姓,以确定女性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因而,在现今康县南部人家的户口簿上,所登记的户主都是女性。

据统计,目前仅康县南部的5个乡镇已有6000多户家庭,打破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旧传统,这种奇异婚俗,不仅解决农村有女无男户家庭发展生产、赡养父母的问题,也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同时,女娶男嫁逐渐成了宣传康县民俗文化的一张名片,推动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

“像这样特殊的婚俗习惯在其他地方很少见,而恰恰是这种独有的民俗文化,才是当前乡村旅游所罕见的,我们要以此为招牌吸引游客。”毛树林举例说,鼓励农户举行表演型婚礼,所有流程习俗均保留女娶男嫁婚礼流程,游客自愿报名参与,甚至有条件的村镇可邀请游客扮演婚宴角色,以坐花轿、品宴席等深度体验的方式,融入当地风俗文化。(完)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陇南住哪里比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