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句容句畅行怎么申请办理?

据说新《红日》被有关部门批评了,毕竟正视历史不是搞翻案,张灵甫是抗战英雄也是国民政府的反共悍将,新《红日》对张灵甫刻画过于完美好象所有人都有缺点就张没有,其实这是对张的一种贬低。
  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重新审视一下真实的张灵甫。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还是陕西人猛,可惜老蒋拔擢北方人太晚。看看太祖怎么用高岗的。

   好帅,比现在的那些电视台上的那些徒有其表的王八蛋帅多了。

  可以去维基百科查阅张将军的生平,个人是非常希望国民党重返大陆重掌政权的

  兵马使得帖子要顶。不过有一点请与兵马使商榷:反共是一个中国人的罪行吗?是缺点吗?张将军作为一位民国政府军人,剿匪不正是他的职责吗?兵马使的出发点无外乎成王败寇,或者是党同伐异。蒋家王朝固然最终亡于腐败丧失民心,但是日寇侵华才是中共能够夺取政权的主要原因吧。建国以后,中国极力抹杀国军将士抗日的功勋,歪曲抗日期间民国政府团结全国人民抗击外辱的决心,不能不说是彻头彻尾的无耻谎言。蒋中正名言:地无分南北,人无非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至今闻之何其壮也!
  张灵甫、关麟征、杜律明等陕籍国军将领,受命于国家倾覆之际,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不做生还之想,外御强敌内剿乱匪,不正是一个军人的慷慨悲歌之处吗?试问民国时期,政府的军人不效力于政府,难道效力于乱匪不成。按照兵马使的历史观,岳飞袁崇焕等岂非中华民族的罪人?所以,不要因为国军将士反共,就认作民族罪人。当然,兵马使若党内人士,自当在下无稽之谈。

  "红日"的李幼斌与张灵甫的形象相差较大,全剧更没有拍出张灵甫的灵魂!

  超绝的军人形象!超绝的军人素质!超绝的最终抉择!

  可惜了这么个良将,不过,这样也好,至少有了个传奇。
  40年代的共军的确比国军强,这么坚决地吃掉74师,这个决策是很不容易的。信心上影响了整个战局

在我的心头里,绞尽一片

也在自己的心房里插上一枝

闻着花香,听着古城的故事

让古城的雨,打湿我的园

一滴一滴,如同我的泪,

其实我就是古城的一粒籽

静静的发芽,静静的枯死

只在开花时醉过城里的人

用我的一生,爱尽刺桐古城


【泉南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评价。
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蕴藏着灿烂的佛教文化和文物珍品,其代理就是位于泉州市鲤城区的泉州大。

泉州作为我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夏商两代,今泉州划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闽越人早已造舟通海。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泉地属闽越。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改建安郡。西晋末年,中原人来泉避乱,因思乡取名。南朝(502~519年)置郡。唐景云二年(711年)改名泉州。泉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通商港口,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自唐代开埠,即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以“刺桐港”之名,享誉世界,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

来自广东南方卫视邀请我一起参加泉州的摄影大赛活动,走进泉州我就已经将自己伪装得很是高逼格的样子,一座洋溢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名城,四处都皆是墨宝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真迹,还有随处可见的历史文物,不是有人云:“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之说,千年古都经历过繁华与衰落,从宋朝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曾经的泉州是中国最为早先繁荣的城市,而如今被没落着。今非昔比的泉州,不如厦门那般名声四起,反而无人问津,来福建游客都奔着厦门而去,也许小资或许是“有名”,泉州常年位居福建经济十四年首位,这个城市不差,也许我会这样告诉你,那有什么好玩的?泉州是一个用心感受的城市,他有美丽海岸线、千年文化古迹等值得你去认识和感受,生在泉州,也一直不愿离去,因为他看着我长大,我与他携手相伴。

走在古城,景是那城中的你,不紧不慢的步伐,细细的品味,或许是一段身影一幕清幽,不急不躁,只是在古巷,才能找到我想要的心情,有时候打着一只油纸伞走过,有你或没你,我都觉得难忘,因为我的情人就是这座城。

DAY1:泉州中山街—蔡襄宗祠——浔埔渔村—大岞村—西沙湾

DAY2:开元寺—老君岩—五店市—草庵—五里桥

DAY3:—茶都——永春酒店

DAY4:醋厂—永春香都—瓷都月记窑—德化

泉州时光客栈——榻榻米主题房——148元——地址:鲤城区承天巷75号沟尾下5号—交通:动车下转坐K1、3路花巷口下;晋江机场下转坐603到承天寺下。


推荐理由:客栈在老城中心,客栈500米圈内有很多泉州经典古迹,当然周围有各种当地美食才是最赞的。老板热情好客,博学多才,对泉州旅游文化了如指掌,如果来泉州不知道如何行走可以请教大掌柜,装修小资,客栈还有一只金毛,丁丁。

泉州的特产非常多,推荐的时候会感觉顾此失彼。德化的瓷;永春的老醋、金桔、养脾散、香、漆篮等;安溪的茶、米粉、柿饼;的各种雕刻、崇武鱼卷、地瓜粉;南安的英都麻糍、洪濑鸡爪、石亭绿茶;晋江紫菜、衙口花生、猪油粨;甜粿;正泉茂绿豆饼、郭记涂门贡糖、成珍桔红糕;源和堂蜜饯、武彝茶饼、老范志神粬、桂圆干、花生糖等各式茶配;当然时光客栈也有在卖泉州文创礼品,而文创品可以买些手绘地图、明信片、玩偶。

奎霞巷拌面:客栈出来拐个弯就到了中山路奎霞巷,巷子进去30米就到了这家网友们推荐的招牌就写26号老字号的小吃店。他们家的招牌是拌面和肉燕,大骨熬的汤底做得很不错哟!

金鱼巷的小吃菜头酸、元宵圆、沙茶面、土笋冻、鸡腿、:白萝卜腌制而成,酸甜可口,是泉州不容错过的开胃小点,中山路金鱼巷路口那家东来最为出名;隔壁的金凤海丝元宵圆,是泉州传统小吃;沙茶面本来就是泉州小吃,以厦门最出名;还有,10步之遥的五叔公土笋冻,味道远远不是街边那些土货能比拟的,记得要加上店家特制的蒜泥醋酱;鸡腿怣:顺着金鱼巷往西一直走,200米左右,这家烧烤店开了十几年了,在泉州非常有名。因为那个花生酱超赞的。不过特别要提醒的是,老板很任性,营业时间每天下午二点半开始,五六点就结束。喜欢的要把好时间点。
水门巷的小吃街:补冬的时候,这边特别热闹。狗肉、羊肉、鹅肉、牛肉非常可口。巷口位置连着五六家,口味都差不多。(但希望大家尽量别去吃狗肉!)水门国面线糊是出了名的,不过我更喜欢这家店的猪血汤。还有从巷口摆到巷尾的各种现炸小吃,让我口水一直流。聪明的我,发明了聪明的吃法:10块钱,老板你一样都给来点。
侨光远芳小笼包:小笼包味道不错,就是有点慢。牛肉羹、水丸汤只能算一般。
群众牛肉小点:这家还是国有单位的小吃店,在中山南路,店铺很小,到了水门巷公交站再走200多米就到了。牛肉羹和海蛎煎简直是绝配,我不会告诉你一顿消费就11元。回来老板支了个招:坐车到侨光下,打包远芳小笼包,然后往北步行50米到群众牛肉小点,点一份牛肉羹和海蛎煎,就可以尽享一顿丰盛的午餐。想想,果然好招。
秉正石花膏四果汤:边上,从1913年三代人经营到现在,四果汤,就爽一个字!客栈旁边的南俊路的分店装修的更赞。(回来后经老板一说,才知道自己舍近求远了。老板还特别推荐四果汤的点单--石花膏、粉粿、芋圆、红绿豆)
正泉茂绿豆饼:正泉茂在泉州有好几家分店。老店在天后宫旁边,酥皮清晰多层、入口即化、馅心冰甜。店里还有一块百多年前的招牌。客栈老板反而极力推荐客栈旁边第一医院门口的那一家。下次有机会去比较下。
羊公巷鸡排店:十几年的老店了,下午4点开门晚上10点关门,一块鸡排4块钱,味道不错。到了第二中心小学向羊公巷方向走,几步就能到。


DAY1:泉州中山街—蔡襄宗祠—洛阳桥—浔埔渔村—大岞村—西沙湾

泉州古街繁多,而据为代表性的是中山街和西街,中山街相对繁华,一些老式洋楼也经过许多年的岁月,现在也算成为旅游一条街,购物美食一应俱全,而藏匿在中山街的还有许多名人故居及小巷,建议来游玩之时,可以悠游泉州街巷。

大上海理发店,这家也已经算是百年老店了。


走在街巷你会常常看到这种富有意境的景。

泉州出砖入石建筑风格,红砖白石或青石结构,红白相间,点缀以青石构件或饰件,则色彩绚丽。一般民居,通常以不甚规整的白石块和红砖片混砌而成,因所成墙面石块稍凹,砖片稍凸泉州人形象地俗称“出砖入石”。“出砖入石”实质上就是填充墙与抗剪墙,厚度在五十公分左右,用残砖碎石丁顺砌成,内纳以灰土充实,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在建筑材料局限的古代,这类墙体的出现,是泉州人民就地取材在建筑上别具一格的创造。

这是一尊石敢当,“石敢当本来名字是‘泰山石敢当’,他在民居建筑上是一种特殊意义的装饰品。”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原馆长黄金良这样介绍。石敢当是辟邪、压风、平浪、制煞之物,最早载于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它的最简单的造法是直接在一石碑上刻“石敢当”三个字,有的则在碑身加上其他的神祗或符号图案以增强辟邪的功效,有的则将石头雕刻成狮头等造型。泉州人习惯在“路冲”之处的房屋墙上或门前立“石敢当”,以此用来辟邪镇妖。

邂逅泉州的美,是那慵懒的生活,或是一种生活的美。

燕尾脊是闽南传统建筑中最常使用的建筑形式,它由正脊做成曲线的形状,两端往上翘起,类似上弦月形,而在尾端分叉为二,就像是燕子的尾巴一样,所以称为燕尾脊。

走进西街,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现在目前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拥有开元寺、东西塔、肃清门等景点。

几条古街,几幕意境,深深的融进了这座清幽而又丰厚的历史人文古都中,如果说此处若有艳遇那就是我对这座城的爱意,犹如那红砖般艳红。

从新华南路走到乘坐19路公交车到洛阳桥南下,在过马路直行就可以看到蔡襄故居了。从泉州到蔡襄故居坐19路或13路均可经过泉州南少林寺、圣墓等历史圣地,如果时间允许可沿途下车欣赏。

一座冷清的宗祠,几块残破的石碑、几处老旧的古厝构建,你会发现这里没有太多喧嚣,反而是更多本地人对蔡襄的敬仰与内心的一种寄托,从踏入宗祠的瞬间,独自一人在这种幽静里,感受这沉厚的历史遗迹。

说到蔡襄祠,亦名“蔡忠惠公祠”,坐落于有“海内第一桥”美誉的洛阳桥南侧、泉州市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内。祀洛阳桥建造者泉州郡守蔡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的附属文物。

  蔡襄(),字君谟,号莆阳居士,兴化府连江里枫亭驿卧牛山家宅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人。历任西京留守推官、福建路转运使、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翰林学士等职。工书法,擅篆、籀、楷、隶、行、草等书体,楷书师法颜真卿,结体端严,体格恢宏;行书得晋人风韵,潇洒简逸。论书注重神、气、韵,崇尚古法。上承唐代书法,下开宋代新风,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堶、茶学专家。

蔡襄是组建洛阳桥的人,也是深受本地人敬仰。

路线:13路、19路公交车可达

到洛阳桥感受这古建的神奇,赏阅蔡襄建桥传说。从蔡襄宗祠出来,你会发现沿途建筑很是特别,一些洋式骑楼很是独特,从这里散发出南洋风的感觉。

走到洛阳桥上,四处停靠着小舟,而这座与中国四大古桥齐名气下,来得人和知道的人却不多,所以洛阳桥不像厦门各大景区般如此人潮涌动,反而是寥寥无几的游客,这也让洛阳如此沉寂在这种与繁华相隔绝。

而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唐朝初年,大量的中原人南迁,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桥也因此得名为洛阳桥。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总体来言,洛阳桥还是泉州值得一来的景点。不过如果你对人文完全没有兴趣,就不用浪费时间了,因为如果不去体会它的历史和桥梁的建筑艺术,它就是座挺普通的桥,可能你会觉得无趣。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中国四代四大古桥中唯一免费开放的桥,免费的!

坐在古榕旁的母女,享受着这一时刻带来的幸福。

石碑,笔迹,这些记录洛阳桥的建桥史记,是多少人愿意止步了解的。

洛阳桥之所以贵为中国四大名桥,我们认为靠的是绝杀双招:

一、桥墩迎水侧做成流线状,以化解水流冲击力;

二、养蛎固基,即利用牡蛎的分泌物黏合石块加固桥墩。

一千年前泉州人造桥就用上了生物技术,怒赞!

如果说走在洛阳,可以诗情画意,那么我会想到余光中老师对洛阳桥的称颂,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不愿离去,止步停留在儿时的回忆。

也许你的回忆是孤独的,那么你就孤独的走着。

如果你的回忆是三五成群的,那么我们的回忆是热闹的。

我不懂我要的是什么样的回忆,只是孤独也来走走,热闹也来走走,就是因为我熟悉,也热爱这里。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 ;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 ,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 ;

——————余光中《洛阳桥》

诗歌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的回忆依然如同洛阳江水荡漾在洛阳桥。

在洛阳桥边,一旁落款的“巳亥岁造”几个字,据此,人们确知桥与两侧之塔的建成时间为1059年。除石碑之外,这是全桥惟一罕见纪年文物,准确无误地记载了这座历时近千年的梁式大石桥建造年代

四方形塔身的西面雕月光菩萨头像,南北两面刻佛教偈语,东面为梵文,德宇处雕有花卉图案。塔刹为圆盘基座,五级相轮,宝葫芦形刹顶。

从洛阳桥走到桥头,就可以看到一尊很高大的蔡襄石像,他犹如站在桥头看着洛阳江。

偶然间遇到一位老人在石将军在思考着什么,也许是童年、也许是曾经。

一段往事,一幕景,恰在眼中,却不见往事。那是我将你埋藏在古迹,还是你将我深藏在心底,也不过如此,断断续续的记忆,就是我在洛阳桥迷离。

结束洛阳桥之行,下一站前往蟳埔渔村,到蟳埔没有公交车只能打的前往,打的到蟳埔差不多才二十几块。而我们是驱车前往,走洛江通过后渚港到达蟳埔。


而蟳埔村位于泉州市丰泽区东海社区,据说这里居住的是古时阿拉伯人的后裔。这里的女人们头上戴着鲜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围,戴着丁香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她们和惠安女、湄州女一起并称福建三大渔女,这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民居“蚵壳厝”。虽然距离现代的物质生活近在咫尺,她们仍然虔诚地传接着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模式。

如今蟳埔的海砺壳房子已经逐渐消逝了,也许因为泉州旅游业并不是很好,很多人民没办法将这一块利用起来,所以会呈现衰退。

海浪,摇曳着我心里的帆,在那贴满贝壳的村庄里寻觅童话里的故事,而当我醒来,一座座贴满贝壳的房子正渐渐消逝,如果还可以停留,只愿还能在这村子里听到海浪的声音。

到蟳埔除了看海砺壳房子外,就是本地很有特色的蟳埔女头上的装饰。

 蚵壳厝,即用蚵壳建造的房屋(闽南话中,厝乃房屋之意,蚵就是海蛎)。在泉州蟳埔村、法石村及泉州沿海一带均有分布,当地人用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起一座座的蚵壳厝,是我国东南沿海具有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其建筑的巧妙与精湛,是东南沿海甚至在内地都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构成了闽南沿海古民居的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蟳埔女亦称蟳埔阿姨,与惠安女、湄州女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蟳埔女主要分布在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金崎、后埔、东梅等社区,蟳埔女习俗包括生产、生活习俗、居住习俗与民间信仰,构成蟳埔女独特的历史文化风情,别具一格。

在蟳埔你可以感受当地的淳朴气息,而且还可以吃到美味的海鲜。而看完蟳埔海砺壳房子及蟳埔女后就要前往惠安崇武去看惠安女,让我们圆满的看完泉州两大渔女。

与惠安女一同骑着机车,感受这风情浪漫海岸。就在大海,我就要将满腹情谊倾倒在这海浪与海风间,在用这般唯美涂满旅途的色彩,或用惠女风情邂逅此处艳遇。

下一站走进惠安大岞村,这是一个美丽的渔村。大岞村,位于福建惠安县崇武镇,地处东海和南海交界处,全村总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是闻名中外的“惠安女”的集中居住点,也是崇武国家一级渔港的所在地。

在崇武大岞村东山东北角的浅海边,有一座形似圆锥的小岛,崇武人俗称“峰尖”。峰尖最高处有一塔状建筑,犹如渔翁在手中的“网蒂”(网纲),而峰尖山势正如一张撒开下落的“手纲”;峰尖不远的东南海面,又有一外露出海面的小屿,俗称“赤屿”,呈鲤鱼戏水之态。以上两处景象,就是著名的大岞八景之一——“渔翁撒网”

这边海岸没有任何商业和污染,所以很多人只知道厦门的海,不知道泉州的海岸线是有多美。


崇武的海岸线很是独特,可以看到日出和日落,所以不知道的话,你可能只是匆匆走过,来福建你就不会去厦门了,可能会在泉州走完整条海岸线。

交通:建议搭乘飞机到厦门。抵达厦门后可搭的士到松柏长途客车站,约30元,再乘从厦门到崇武镇的班车,车程2个多小时。抵达崇武后乘坐当地摩的,10分钟可到大岞村。

美食:在大岞村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惠安美食,其中崇武鱼卷是当地名菜。大岞村有海鲜市场,可以购买渔民新鲜打捞上来的海产在附近小食店加工。

住宿:大岞村里有一些专门的“摄影基地”提供住宿,比较干净卫生,每晚50元~100元左右。

离开大岞我们就要直奔崇武西沙湾了,因为你可以看到这边唯美的晚霞及很少见到的解放军庙。


伟大的殿堂,不是那富丽堂皇的装饰,而是人们对其的敬仰,这犹如人们的心中的英雄,又如守护这这一片海的海神,而他们的存在一直深深的打动着世人。

西沙湾有一座“解放军庙”,里面供奉着为保护群众生命而牺牲的二十七位解放军烈士。额匾上大书“天下第一奇庙”六字,乃解放军某部所赠。宫内匾额碑铭多方,“千秋浩气”,“万古英灵”,“海天一绝”等。庙旁建有烈士纪念馆,馆前筑烈士纪念碑。

1949年9月中旬,一支准备参加解放厦门、金门的解放军部队分乘6艘木帆船从福建省平潭来到崇武镇,驻在西沙湾的海滩上训练。这支部队的番号是28军84师251团,隶属于以叶飞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9月17日上午,几架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突然飞临崇武上空。正在西沙湾海滩上训练的解放军立即疏散隐蔽,而没有经验的老百姓则慌乱地乱跑起来,敌机对着人群开始扫射。刚刚隐蔽的解放军立即又跑到沙滩上端起机枪、步枪向敌机射击,敌机也掉转机头向解放军投放炸弹。

在这里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尊敬及感恩。

本以为今天能看到美丽的晚霞,可惜被厚厚的云朵给隐藏了。崇武镇西沙湾地处著名的崇武海滨。区内拥有2000多米长的优质沙滩及有“天下第一奇庙”之称的解放军烈士庙,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杂技表演。

由于夜幕降临,我们也直奔到大岞一家海边5号餐桌餐厅吃完晚饭在直接回去,因为是自己自驾,所以也就不用考虑太晚会搭不到车。

伴随海浪声,用完这么一顿丰盛的晚餐,让我们沉浸在这海的气息中品尝完与感受这种美味的佳肴。

交通:崇武车站——泉州15元/人

晚上入住泉州华侨酒店:泉州华侨大厦酒店座落于市区中心,东眺风光旖旎的百源清池,西临著名文化景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商业大街近在咫尺,距机场仅3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实为阁下商旅居停的最佳选择。


DAY2:开元寺—老君岩—五店市—草庵—五里桥

第二天的第一站是走进泉州开元寺,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的景点沿着中轴线有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宝殿、桑蓬古迹、甘露戒坛、藏经阁等。除外,还有东西两侧的石塔和东西两廊。

天王殿也就是开元寺的山门,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为唐朝的石柱风格。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两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东西两塔是开元寺最有名的景点,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它们高40多米,是我国最高的一对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和象征

拜亭前有个大石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当有活动的时候就特别热闹。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大榕树,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 。然后就是主建筑大雄宝殿,里面供应着如来佛祖。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

而景点桑蓬古迹其实就是颗千年老桑树,再往后走就是比较值得看的甘露戒坛,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之所以说值得看是因为目前国内只有三所寺院保留戒坛:北京戒坛寺(又名戒台寺)、浙江省昭庆寺、与泉州开元寺。

所以既然来了,不容错过。中轴线上最后的景点就是藏经阁,藏经阁内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代文物。其中有各代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明代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代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

走到东塔镇国塔可以看到一座泉州古沉船博物馆,这里可以了解到泉州的造成及航海史。


主要陈列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随出土物。

沉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船声扁阔,底尖,船壳板用2 至3重板叠合,有13个水密隔舱,主龙骨两端接合处均有“保寿孔”。根据研究,这是一艘13世纪泉州造的中型远洋货轮,长度为34米、宽11米、型深4米,载重量达到200余吨。

在里面可以看到许多沉船构建,及一些历史记载文史。

从南门出来,我们即将前往下一站老君岩。

从客栈出来乘坐602到清源山下或打的,早上6点不用门票,7点后就要收门票了,一个50元所以早早的就出发了。据了解景区主要由清源山、九日山、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62平方公里。清源山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

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还有许多关于道教的建筑。

来清源山游玩的游客并不多,但这样反而显得泉州就是适合慢节奏的游玩。

免票政策:1.2米以下、70岁以上老人凭证件免票、残疾人免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景区公告为准)优惠政策:60岁以上、教师证、在校学生证(或者在校证明)及不带团导游证半票。1.2米-1.4米以下儿童半票,超过1.4米购买成人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以景区公告为准)
景区地址:[福建 · 泉州] 北郊泉山路
温馨提示:为保证取票、入园顺利,预订时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
交通指南:自驾:泉州北下高速左转圆盘处即到。
公交:市区内公交车30路、15路、601路、47路可直达,K1路、3路、201路、209路、202路、10路公交车到清源山风景区下。

游玩完老君岩,在泉州市区吃完午饭,便要前往晋江五店市,下午走进晋江,认识晋江的历史遗迹。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老城区青阳的核心区,紧挨塘岸街,毗邻世纪大道,背靠青梅山,与万达广场相连,和敏月公园相望;占地126亩

街区历史悠久。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建筑特色突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拥有“青阳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别墅等一百多处历史风貌建筑

文化遗产丰富。街区保留和传承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庙分香菲律宾、台湾等地,香火旺盛,有演戏酬神“旦夕锣鼓喧天”的习俗。蔡氏宗祠、庄氏家庙是遍布东南亚10多万人的蔡氏、庄氏乡亲寻根谒祖的重要场所,是侨台亲缘的纽带。?

通过保存传统街巷肌里格局、特色古建筑等载体,传承高甲戏、木偶戏、南音及其他民俗遗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以“乡土、乡音、乡情”、“艺术、艺苑、艺人”、“传统、传承、传播”为主题,打造集传统文化展示、民俗体验、商务旅游、休闲娱乐、美食品尝等为一体的街区博物馆、文化产业聚集带、城市新名片,让外地人感觉很闽南、让年轻人感觉很时尚。

五店市红砖厝相对来说比较崭新。

五店市刚评为4A级景区,然而来的游客并不多。

也许这边也正在开发当中,而这也成为闽南人寻觅记忆的地方。

从五店市出来,就直奔草庵,草庵离五店市不过半小时的车程,在五店市可搭乘28路公交车前往。

摩尼教在我国旧称“明教”,公元三世纪波斯人摩尼所创始,其教义是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崇拜光明,提倡清净,反对黑暗和压迫。

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国。到明初,朱元璋嫌其教名上逼国号,遂驱逐信徒、毁坏寺院,摩尼教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泉州成为仅存的珍贵史迹。

庵内依崖石雕一尊摩尼光佛,石浮雕摩尼跌坐神像,作圆圈浅龛,直径1.68米,坐像身长1.52米。奇妙的是佛像面部呈淡青色,手显粉红色,服饰为灰白色,是利用岩石中不同的天然三色精巧构设

佛像头部比较特别,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长方形面孔,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相圆润,眉弯稍为隆起,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祥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这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庵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80年代初,此地曾发掘出宋代明教会的瓷碗,证实宋时泉州摩尼教已十分活跃。现代遗址为元代建筑物,据考古发现,宋代摩尼教已在这里活动。明代禁绝,此处乡民仍以佛教崇拜,保存完整。

据说明朝太祖朱元璋依靠明教夺取政权,并采用明教的“明”定国号,但是又担心明教威胁他的统治,即所谓“又嫌其教门上逼国号,寅其徒,毁其宫”。所以明初盛极一时的明教又转入秘密活动,融合于道、佛教的民间崇拜。但仍于明正统年刻摩尼教的教义信条(称“四位一体”)于摩崖上: 劝念 清净光明,大力智慧。 无上至真,摩尼光佛。

在这感受到了泉州的多元化宗教的包容与博大。


这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该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1961年安平桥成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石桥很长,但两边的植被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一个湖,而在远点就是高楼大厦,这让石桥少了许多感觉。

一个小孩刚钓完鱼要回去。

石桥没有走完,也许留点期待或遗憾,下次再继续探索这石桥的宏伟。

离开晋江安平桥,我们即将回到市区古厝餐厅用餐。

整桌菜如同农村的宴请般丰盛。泉州味,是家的味,弥漫在味蕾的感觉依然是那不变的回味,不管在何地都依然会惦念这丝味觉的思念,今晚这丝闽南味依然汇聚着闽南情!那你最喜欢这其中的哪一味?

而这些也都是泉州人最为熟悉的菜肴了。吃完晚饭,入住华侨酒店,华侨酒店离文庙很近,文庙晚上有南音哦。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


DAY3:九日山—安溪茶都—清水岩—永春酒店

第三天,我们将从南安九日山开始前往安溪、永春、德化等地。首先走进九日山,让我牢记在心的是那些摩崖石刻,还有延福寺的小沙弥,一个富有历史性,另一个代表传承,将那些逐渐遗失的人文品德传承保留。

“延福寺收学徒,慈悲办学不收费”延福寺大师告诉我们。这令我们对九日山更加钦佩,此处神圣不仅仅是这遗址,而是保留下来的一种精神。

在外面嬉戏中,感觉他们的童真。

告别电子,他们才是最真实的,。



据了解九日山,一说因晋代南迁者,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此登山高瞻远望,故称之;另说曾有一道人,从德化戴云山走九日至此,故名。该山历史悠久,自唐以来,文人墨客曾先后登临或隐居于此。山势叠叠奔腾,高在百米左右,岩石悬崖峥嵘,绿树掩映摇翠,山前晋江流水蜿蜒荡漾,真是“溪流湾漾,峰峦映发,奥街明秀,隐为一区”,风景优美,文物荟萃,成为泉州著名的游览区之一。

九日山海拔90余公尺,俯临晋江。东北西三峰耸峙,中有“白云坞”低谷。出坞口有“菩萨泉”,“奔湍激响,声比丝竹”。三峰树木苍郁,山空鸟语,幽趣横生。

九日山以“山中无石不刻字”闻名四方,现存宋元以来的摩崖题刻70多段,最著名的就是宋代的祈风石刻。九日山祈风石刻群是我国现存最多的祈风石刻,堪称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丰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泉州在古时海上交通就很发达,人们为了求得行船顺风,常要举行“祈风仪式”,这些石刻是古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也是我国与亚非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现保存摩崖石刻75段,按内容分,海交祈风13段,景迹题名15段,游记诗刻11段,登览留名29段,修建纪事7段,其中有1174-1266年(南宋时)记叙祭海神祈风顺的石刻十段,最为独具,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史迹。

宋朝,官府为迎送蕃商首领,鼓励来泉贸易,每年春夏秋冬之交,泉州府郡及市舶司的高级官员,都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冬谴舶、夏回舶”两次祈风盛典,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仪典由泉州郡守、南外宗正、提举市舶主持,隆重肃穆,礼毕勒石记事。

古人云:“(九日山)山中无石不刻字。”东西两峰摩崖上,迄今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题刻75方(景迹题名15方,登临题诗11方,游览题名29方,修建记事7方,海交祈风及市舶司事13方),以宋刻居多,内容有景迹题名、登临题诗、游览题名、修建纪事、海交祈风等,蔚为奇观,其中以13方宋代航海祈风碑刻最为著名,是研究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此外,还有唐代高僧无等禅师“泉南佛国”题刻(现存题刻为元至正十年奉政大夫监郡亻契玉立重刊),宋代蔡襄、朱熹等人遗墨。

距泉州市区7公里,距晋江机场15公里,离后渚港15公里,地属南安丰州镇。 泉州市区有专门的6路、旅游专线车602路车可达。 自驾车泉州市区往三明方向,入口不是很显眼。

离开九日山,我们驱车前往安溪,从九日山到安溪要将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沿途可休息片刻。

到达安溪,眼前最为显眼的就是那四个字“中国茶都”。很多人都应该会知道,安溪是盛产茶叶的,而且很多在安溪致富的商人都是茶商。

安溪茶都位于城区东南大龙湖畔,河滨大道、泉安公路、城区二环路都在这里汇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安依山傍水的优越环境,魄宏伟、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尽显茶乡的独特魅力

来泉州喝茶不能大碗喝,而是小口喝茶,最主要的是泡茶也是很有讲究的。

安溪茶艺是流行在中国福建安溪茶乡的一套品茶程序和仪式。又叫安溪茶道。作为一种示范性表演,其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讲究融自身修养与茶文化之精华为一体。

茶美,人更美,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在茶都,你还可以看的千个茶壶。

这些茶壶是台湾华侨用来展示。

茶都茶叶不会很贵,50块一斤,而且相对比较好的。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茶农们做生意的场景。

感受茶香之行,下一站我们就要感受安溪饭香之旅。

次顿午饭,最为让我垂涎欲滴的是安溪的湖头米粉,这也是当地特色小吃。

在饭馆吃完午饭后,又要驱车前往下一站安溪清水岩。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了清水岩。

清水岩位于泉州安溪城关西北16公里处的蓬莱山。景区总面积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3米,是一处以清水岩寺为主体,以清水祖师文化为特色,融宗教朝圣、生态旅游、民俗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清水岩高峰,海拔767米,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 ,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殿宇崔嵬,山水厅秀,风景幽雅,常在茫 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处。 普足禅师时录杨道、周明为徒,居岩十九年间“造成通泉、谷口、汰口诸桥、砌洋 中亭路,糜费巨万,资于施者”,又建造洋中亭,作为治病救人的义诊之所。

沿路前往清水岩,发现一路崭新的面貌,但又显得很是华丽。

快到达清水岩时,就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鞭炮声。

屋檐上的构建也是华丽,一对凤凰,深深的吸引着我。除了这些美丽的风景外,我们还要在驱车前往永春,品尝永春养生盛宴,白鸭汤、养脾散都是当地的特色药材美食。

养生之都永春,在餐桌上就能感受到永春对养生的重视,永春白鸭、养脾散等都是以中药材制作成菜式,对于身体内在调理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永春的菜更是可口清爽。

白鸭汤是福建省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闽菜系。此菜香滑细嫩、肥而不腻、汤浓味美、齿颊留香、芳香四溢、珍馐美味、回味无穷、鲜嫩多汁、滋味鲜长、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色香味俱全而闻名遐迩石鼓,是永春的一个镇的地名,石鼓白鸭汤,以永春石鼓“农村户口”的白鸭为原料,即用头大冠红、羽毛洁白、颈较短、掌实黄、躯体硕壮的“红面番鸭”为主料,配上13种中草药烹制而成。

永春参桂养脾散,近几年来畅销省内外及南洋各地。这种药散原名为“元和堂”养脾散,具有健脾补胃、消积止呕、去湿利尿、增进食欲等功效,对四肢水肿、黄疸病、脾胃衰弱、食欲不振等症都有疗效。

一顿丰盛的山间美食后,我们晚上即将入驻永春美湖酒店。

泉州永春美湖酒店是一家集食、宿、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涉外三星级旅游酒店。酒店装饰古朴典雅、气度非凡,现为永春唯一一家全智能化管理酒店。酒店坐落于永春县城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交通十分便捷,距离牛姆林国家AAAA级自然风景区约1小时车程,距离泉州市区、泉州机场约1小时车程,距离厦门国际机场约1个多小时车程。 游览、购物、商务活动极为方便。 酒店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完善。拥有66间(套)各种类型客房,设有豪华套房、商务套房、普通套房、豪华标准房、普通标准房、单间大床房等。另拥有观景贵宾厅、观景中餐宴会厅、量贩式KTV、咖啡厅、美容足浴桑拿中心、多功能会议厅、接待室等


DAY4:永春醋厂—永春香都—德化瓷都月记窑—德化岱仙瀑布

清晨的永春,充满清新的空气,在酒店吃了简易的早餐后,就要开始新的旅程,下一站永春醋厂。

永春老醋,全国四大名醋之一。以优质糯米、红粬、芝麻等原料,用独特配方、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它具有色泽棕黑、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点。既是质地优良的调味品,又兼有治病妙用,可防治腮腺炎、胆道蛔虫、感冒等疾病。

走进醋厂、浓浓的醋香味,深深的勾起着味觉,甚至快酸倒了我鼻子了。

这里放着许多陈年的老醋。

走进永春老醋厂,亲身感受整个老醋的制作过程。

这是他们自己的腌制的醋豆,那酸爽就不用说了。吃完醋豆,就要离开醋厂前往永春达埔香都。

香都达埔作为活态传承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自古与香事渊源深厚。而最负盛名的永春篾香香品高雅、质量上乘,驰名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成为永春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而我们在用香的同时,其实也要看下那些制作香的工人的样子,各个已经面目全灰了。

就在一个工厂里面,这里布满厚厚的香灰还有工人的身体及头发上也是。

这一场面让人觉得很是不易。

欣赏完制香的过程后,我们也在此停顿和徘徊着,也许是对这种场面尝试接受。

中午吃饭在永春县城的餐馆就餐,吃的都是农家菜。

吃完午饭,再次驱车前往德化瓷都月记窑。

德化素有瓷都之称。德化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中国当代著名瓷器产地,2015年5月30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国际专家组全票通过,授予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德化成为全球首个世界瓷都;2003年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获“中国瓷都·德化”之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

德化的瓷业,历代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确实壮观,从人口密集的城关到偏僻的山村,从田野到丛山密林,经常可以发现古瓷片和古瓷窑的遗址,白莹莹、花艳艳的瓷片,象颗颗星斗撒在人间,似片片白玉镶织大地,把青翠翠、绿葱葱的山乡点缀到更加美丽。全县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238处,全县十八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屈斗宫德化窑址”(包括浔中、龙浔、三班、盖德,4个乡镇宋至明代的窑址)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即开始生产和使用陶瓷。至唐代后期,德化三班、泗滨一带制瓷业已开始发展。唐末五代出现陶瓷专著《陶瓷法》、《绘梅岭图》。而瓷都最为有名的瓷窑是月记窑。

记窑中国三大瓷都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内,位于瓷都德化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龙窑遗址旁。龙窑在明清朝代是兴盛一时的名窑。龙窑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多建筑在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自下而上,如龙似蛇,故名,亦称蛇目窑、蜈蚣窑。

一排排刚做好的茶壶,还没烧制。

走进窑离,墙面都被烧得很是坚硬,而师傅也正准备将要烧制的瓷器搬进窑内。

他们早已将柴火准备好,等待时间一同烧制。

一面黄土墙上,放满了白瓷壶。

师傅正在对白瓷壶进行修缮。

手工制作瓷碗。而如今德化县内保存着宋元时代的碗坪和屈斗宫等窑址。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烧造印纹陶器,唐代已开始烧制青釉器,宋代生产的白瓷和青瓷已很精致,瓷器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元代,德化瓷塑佛像已经进贡朝廷,得到帝王的赏识。明、清两代,德化瓷器大量流传到欧洲,它的象牙白釉(又名奶油白)对欧洲瓷器的艺术产生很大的影响。

离开月记窑,前往代行瀑布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而今天天气也并不是很好,在阴沉的天气里走进戴仙瀑布,在丛林间,瞬间似乎与世隔绝般冷清。

岱仙瀑布景区位于石牛山北面,面积1994公顷,海拔高度260米(赤石口)-1610米(土人屋)。该景区主要由号称“华东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温文尔雅的油漏漈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组成,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景区。

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浓荫覆郁,林木苍茏,藤萝虬结,蕴深涵幽,鸟鸣谷应,风回壑荡。走过一条小木桥,穿过竹林,来到了一片原始的亚热带林,这里生长着刺桫椤、金毛狗、大樟树等数十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徒步缓行约20分钟,便来到了油漏漈瀑布底下。

110多米宽如刀削的峭壁拔地而起,溪水从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喷珠溅玉,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织成的银毯,轻铺舒展镶在悬崖峭壁之上,似神话中的仙女默默而无私地将碎银撒向人间。瀑布也因山崖状如漏斗,溪水流下就像油沿着锅壁缓缓下流,故名油漏。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马氏三位女仙,乘白龙腾云驾雾,云游各地名山,见此地钟灵毓秀,便留连忘返。她们用泉水浣纱,泉水立即化成溪流,口含泉水漱口,喷出立即化成飞瀑。

继续沿着幽深的小径溯流而上,山谷里,翠竹连绵,乔木挺立,灌木丛中点缀着野花,一路上风光无限。浴仙池、水帘洞、群龟石、河马石、龙潭虎穴、三叠瀑等景点风格各异,栩栩如生。不觉来到了著名的岱仙瀑布,其单级落差184米,在全国的瀑布中,岱仙瀑布单级落差仅低于河南焦作的“云台天瀑”和雁荡山“大龙湫瀑布”,因而也有了“华东第一瀑”的美誉,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岱仙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晴天,阳光直射,水帘发光,彩虹时隐时现,似巨幅珠帘下垂,象彩绸飞舞。阴天,飞瀑溅沫,弥漫着乳白色的浓雾,烟波浩渺,苍茫一片。

近观如漂浮空中,畅游仙山琼阁;远观似珠帘襟带,虹霓霞雾,轻盈飘缈。夏时,凉风微拂,雾岚轻扬,清新怡人;冬天,冰棱千丈,凝固着动态的美,折射着七彩阳光,更是一幅奇异的景观。

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飞仙亭,传颂着仙女显圣救民的美丽故事。凭栏探首,下临深渊,岱仙双瀑左右烘托,交相辉映,气势非凡

如果这算艳遇,就是在山林间里感受这涓涓溪水或这飞流直下的瀑布,这让我们犹如走进仙境般。由于夜色逐渐逼近,我们也要赶紧从山林间出来,然后直奔附近的农家乐。

晚上吃的都是美味的德化农家美食,也是独特而又美味。

吃完晚饭,我们要入驻德化最为豪华的酒店德化瓷国明珠酒店四星级酒店。

德化瓷国明珠酒店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民营企业,由一幢高9层的主楼和一幢高10层附属楼组成,前幢按四星级设计装修,装修豪华、格调高雅。
  德化瓷国明珠酒店于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四星级涉外饭店。为提高德化对外接待的档次,酒店投巨资按五星级标准配备设计、装修二期后幢10层附属楼,结合一期总的营业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


DYA5:瓷都博物馆——天后宫——闽南古早味

今天是最后一站的旅程,就即将告别这几天的旅行,而早餐在酒店用膳,然后就要前往德化博物馆。

“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白瓷因其产品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釉面滋润似脂,故有“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美称,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有“东方艺术”之声誉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泉州德化县陶瓷早在明代,独树一帜的象牙白瓷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盛誉,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雕艺术达到古代工艺技术的高峰而垂范后世!

而导游有说过,白瓷最为工艺是观音的手,如何让其活灵活现,如果雕琢不好就要整樽销毁重新做。

确实德化陶瓷最为精湛的就是这些细微的工艺,真的让人赞叹。

这一件件的白瓷,做的非常精美。

最为让我叹为观止的是这丝巾,简直如同真的是,没错这就是瓷的。

每一件瓷器的作者都是不同的,但做出的作品也都是很精美,让人流连忘返啊。很多朋友来了一次都要带很多回去。在德化用完午饭,德化之行很快就结束了,接着就是返回泉州市区。

由于离吃晚饭的时间还早着,就先到泉州天后宫参观了下。感受下泉州名胜遗迹,天后宫供奉的是妈祖娘娘,而妈祖在福建供奉的地方都不一样,那么泉州的妈祖和其它地方的妈祖有什么区别呢?

妈祖,通悟秘法,预知休咎事,乡民以病苦辄愈。长能乘席渡海,乘云游岛屿间,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渔民们定期祷告拜祭,祈求妈祖能够保护他们。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也拥有这样一座供奉妈祖的庙宇——天后宫——它是我国现存规格最高、规模较大、年代最早的妈祖庙。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历代妈祖册封的册封地。是海外大部分妈祖庙的祖庙。也叫温陵妈祖。(粉脸妈祖

在平常时天后宫这边是给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

泉州天后宫素来被认为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较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同时也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是大陆妈祖庙中少数几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地处泉州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保佑着一方渔民的平安。

恰逢今日,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妈祖生辰,香客络绎不绝。

不管你来自哪里,只要有一颗信仰的心就行。

天后宫开放时间:06:30-17:30

景点地址: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天后宫周边中山南路有很多民国时期历史建筑。

从天后宫出来,就差不多到了用晚餐的时候了,我们晚餐要去的是泉州闽南古早味餐厅。而晚饭吃的都是本土的特色美食,这些也是你来泉州必须要吃的。


吃完晚饭,我们就结束了此次旅行,期待下一次更深入的走进泉州,让大家认识这么一座富有历史及人文古迹的海丝起点名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镇江句容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