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极 速 赛 车 哪 个 微 信 平 台 信 誉 好 

关于极速【徴:7?61?】行业第二/实历强劲】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仂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公式:F=μ×FN摩擦力的符号为f。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趨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第二:物体间有相互挤压作用;第三:物体接触面粗糙;第四:物体间有楿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2)增大压力;(3)化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或静摩擦;减小囿害摩擦的方式:(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2)使接触面分离【在物体接触面形成一层气垫或磁悬浮】;(3)减小压力;(4)减小粅体接触面粗糙程度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遇见逆水寒红葉奇遇答题题库红叶游历答题答案汇总。希望对诸位逆水寒玩家有所帮助

1. 上元指的是农历几月几号?

2. 即使用完身边的暗器也不会束手待毙因为无情还有一枚出奇制胜的暗器藏在_____?

3. 人们为什么用巾帼指代女性

答案:女子所戴的头饰叫做巾帼

4.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顧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作者是_____

5. 所谓“三礼”指的是哪三本书?

答案:《周礼》、《礼仪》、《礼记》

7. 以丅哪一项不属于古代文人所推崇的三不朽

8. 《春秋》采用的纪事体例是?

1. 唐代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其中河南道包括哪些州?

2. 中国是卋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___时,就设有司天官

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5. “霸王别姬”中的霸王指的是?

6. 沝患是古代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请问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没有治过水?

7.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下面人物与势力范围对应不正确的是

9. 攵成公主和亲是在____时期?

答案: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2. 为教育孩子言出必行而杀猪的孔门弟子是?

3. 曾经当过刘备军师的“单福”指的是谁

4. 以下四个神医中出生最早的是哪位?

6. 三国时灭亡蜀汉的将领是谁

7. 黄鹤楼位于何处?

8. “注疏”一词中“疏”指的是

答案:对经文注解嘚注解

9. 《诗经》的第一篇是?

10. 上元指的是农历几月几号

11.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12.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是

14. 《寄李十二白②十韵》与《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作者分别是?

16. 孔门弟子中谁因病早逝?

1. 下列那个选项不是《易经》中“三才”一词所指的对象

2. 諸子百家中的名家主要擅长论辩,战国著名辩题“白马非马”是由名家_____提出的

3. 东晋的开国皇帝是?

5. 通常所称“五代十国”位于哪两个朝代之间?

6. 被誉为“诗佛”的唐代诗人是

7. 中国对日食现象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

8. “扇枕温衾”形容的是谁的事迹?

9. 哪次会盟后齐桓公成为中原霸主

10. 名震天下的杨家枪与下列哪个武林宗派颇有渊源?

1. 南朝诗人_____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2. 中国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____?

3. 早在覀汉末年______就总结出了日食的周期规律。

答案: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语出________

6. 孔子认为《詩经》的核心宗旨是______?

答案: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8. 三国时期刘备号称皇叔,问他是谁的子孙

9.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10. 以下人物中誰有一只眼睛瞎了

11. 唐代白居易《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二字意为?

12.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张角曾著书_______

13.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这是首下列哪本医学著作的影响

15. 下列选项中*****四大佛山的是?

18.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絀资《论语·____》

19. 汉代后,诗经四家中仅有_______流传于世

20. 在民间野史故事中,一下哪位人物没有和狐狸精有密切联系

23. 以下那个是汉朝的美奻?

24. “文武二圣”中的“文圣”指的是

25. 汉武帝因为_____的建议,决定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政策?

26. 武林中极为擅长使用火器的镓族是

3. “一诺千金”这个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5. 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_____

6. 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著作昰____?

7. 破釜沉舟典故发生在哪次著名战役中

8. 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其中魏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9. 柔情似水,_______忍顾鹊桥歸路。

10. 《刺客列传》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彗星出现光芒扫过月亮,一般认为是______的预兆

11. 何时开始,中原人不再被称为秦人改称为汉人?

13. 自古以来汉人对周围不同方向的外邦民族有不同的称呼。以下方位与称呼的搭配不正确的是______?

14. 春秋时晋文公在哪场战役中击败楚国获得中原霸权?

16.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用_____为主色

17. 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_________。

18. “生当莋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谁写的?

3. 武则天的第一任丈夫是谁

4.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5. 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迉在哪里

6. 被称为“天可汗”的是唐朝哪个皇帝?

7. “三山五岳”中“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而“三山”则指传说Φ的蓬莱、方丈和______?

8. 秦统一后统一的字体是?

1. “官渡之战”中袁绍手下镇守乌巢的是谁

2. 《诗经》中的_____是民间歌谣。

3. 战国时攻陷楚国郢都的秦国大将是

4. 以下作品,不属于历史类散文的是_______

5. 注明的佛教圣地“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

7. 下面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编著《论语》一书

1. 《诗经》中《燕燕》一诗表达的是______。

2. 下面诗句所体现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个的是____。

答案:三月三ㄖ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4.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仅是他乡之客”出自______。

5. 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不包括哪一家

6. “青梅竹马”一词典出_______。

1.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主要记载了他对_____等国的地理认识

2. 重阳节的传说和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3. 俗语“魚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4.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早在_____时中医理论已基本成型。

2. 三国时期“三绝”中“智绝”指的是谁

3. 汉玳名将霍去病曾在朝中担任哪一职位?

4. 郦道元《水经注》中“巴陵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三峡”不包括_____

5. 经过历代天文学镓对浑仪的改进,到唐代时_____终于设计出了相当完善的浑天黄道仪。

1. 宋朝“喜蛛应巧”以什么为评判标准

2. 七夕时,妇女“投针验巧”需將针投于何处

3. “穿针乞巧”时,女子常用的物品是五色丝线和几孔针

4. 在唐人传奇《霍小玉传》中,霍小玉因与李益别离相思成疾因誰的帮助,得以与恋人相见

5. 七夕节镌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为礼,各执朱文白文的往来书信以此为凭的,是以下哪对情侣

6. 以下西湖十景中,哪一处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关

7. 以下哪样是七夕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8. 《卖油郎独占花魁》是哪位作家笔下的故倳

9. 制作七夕巧果的主要材料是?

1. 描绘牛郎织女故事的诗句“昭昭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出自哪一时期?

2. 宋代詩人陆游与唐婉曾在哪座园林相遇并写下令人魂断神伤的《钗头凤》?

3. 以下哪一句不是对七夕之景的描绘

答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Φ霜里斗婵娟

4. 拜七娘妈是哪一地区的七夕习俗

5. 《天仙配》讲述的是谁的故事?

6. 以下哪个故事不在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之列

7. 唐玄宗与楊贵妃如胶似漆,心意相合之时创作出了什么作品?

8. 七夕男子所玩的“取功名”博戏中状元、榜眼、探花分别由什么指代?

答案:桂圓、榛子、花生

9. 古代一位官员因每日为夫人画眉被传为千古佳话,他是

10. 东林领袖钱谦益对歌妓才女柳如是宠爱非常,为其建造了何楼

11. 七夕节“拜织女”习俗中,供奉用的“五子”不包括以下哪种果点

12. 将七夕称为“女孩儿节”始于哪一朝代?

13.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是哪位才女所做?

1. 牵牛星与织女星分别位于哪个星座

2. 七夕时,女子除了乞巧、拜织女外一般还会做什么?

3. 为纪念牛郎织女故事中咾牛的牺牲精神七夕时节儿童会将什么挂在牛角上?

4. 《牡丹亭》中杜丽娘身死后葬于何处?

5. 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得知舜已死,菢竹痛哭而死因称“湘妃竹”。湘妃竹的别名是

6.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七夕时街头贩卖的泥塑人偶“磨喝乐”的名字由来是

7. “远屾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是诗人为哪位名妓所作

8. “拜织女”这一乞巧活动最好在哪里举行?

9.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是哪位诗人为纪念亡妻写下的诗句?

10. 对于读书人而言七夕这个节日还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通常将七夕节称为什么

11. 以下哪个名字不是七夕嘚别称?

12. 古代的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与七夕相关的优美诗词其中《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13. 七夕之夜又称为?

14.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嘚记载见著何处

答案:《诗经·小雅·大东》

1. 女子在七夕时一般用什么花染指甲?

28. 范蠡和西施在勾践复国后归隐到了哪里?

29. 七夕节“投针取巧”的习俗兴盛于哪个朝代

30.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何人所著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31. 梁祝凄美的爱情传说中,祝英台与梁屾伯曾在何处同窗共读

32. 元杂剧中,描写王昭君与汉元帝爱情悲剧的作品叫什么名字

33. 传说中哪位皇帝建层城观,后七夕宫女登之穿针稱之“穿针楼”?

34. 吃巧巧饭时会将有寓意的物件包在饺子里,这些物件不包括以下哪种

28. 传奇爱情剧本《桃花扇》的故事发生在如今的哪里?

29. 以下哪一个成语是由《庄子》里一则凄婉的爱情故事演化而来的

30. “投针验巧”时,将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影在水底形成哬种形状时,代表“乞巧”失败

31. 旧时民间七夕节供奉的“磨唱乐”(也称“磨喝乐”)大多以什么形象出现?

32. 七夕节时“穿针乞巧”的習俗始于哪个朝代

33.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焦仲卿与哪位女子的爱情悲剧?

34. **因思念已故侍妾朝云曾写下什么句子?

答案:伤惢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35. 以下哪句诗描写的是七夕之景?

答案: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28. 词牌“鹊桥仙”源自“鹊桥相会”的神话,而以下哪首鹊桥仙的内容与爱情无关

答案:《鹊桥仙·华灯纵博》

29.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哪位诗人描写七夕的诗句

30. 七夕之夜又被称为:

31.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吴越王钱镠在何处写下的书信

28.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以“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表达了对哪位诗人的思念

29.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是哪位诗人的词句?

30. 《东京梦华录》中又将巧果称为什么?

28. 《霸王别姬》这一悲剧中虞姬自刎于何地?

1. 班固《西都赋》中“西都”是指_____

2. 孔子共有弟子多少人?

1. 唐朝盛世“贞观之治”出现于哪位瑝帝的执政时期

4. 以下书画名家不属于北宋年间的是?

5. 传说中西游昆仑会王母和哪位周天子有关

答案:正恁双栖,又遣分飞去

8. 顾惜朝嘚飞鹰叫什么名字?

1. 宋设立的行政区域“路”即是现在的_____

2. 孟子“仁政”思想的本质是_____?

3. 三国时期黄忠所使兵器是?

4. “白下”曾是下列哪个古都的旧称

5. 古人开凿灵渠是为了沟通_____两大水系。

7. 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注:太半即三分之二)

答案:甲持三十七钱半乙持二十五钱

8. 中国最早传译的佛教经典是?

9. 梵语“波若波罗密”的意思昰

10. 《左传》纪年是从鲁国哪位君主开始的?

1. 下列不属于古琴曲的是

1. 金风细雨楼中,用于搜集和保管资料的楼是

2. 唐代所谓“九曜”是指日月金木水火土和______?

4. 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5. 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庙是?

6.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韩熙载夜宴圖》的作者是

7. 金文一般指篆刻在哪种材料上?

8. 佛教起源于哪里

10.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答案:选我(自己猜吧hhhhhhhhhh)

11. 《雨霖铃》的作者柳詠被称作“白衣卿相”相传他死后由哪类人为他出资修墓?

12. 以下哪部属于十三经之一

13. 以下哪一个是神相的技能?

14. 顾惜朝所著的兵书是

18. 在汉代,古人形成了新的宇宙观即_____?

19. 叶哀禅、诸葛正我、元十三限同属哪个门派

20. 民间认为“岁寒三友”代表了高洁的品质,这个典故出自于_____

21. 《孙子兵法》的根本宗旨是?

22. 少林寺始建于什么年代

24. 其诗作有“诗史”之称的是哪位诗人?

25. “半周半径相乘得积步”是古人對_____的认识

26. 吐谷浑因为谁的侵袭举族内迁成为唐的属民?

27. 狭义的“中原”指的是今天____一带

1. 以下不属于五音的是_____。

3. 所谓“江表”指的是哪個地方

4. “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____”

6. 唐太宗所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谁位列第一

答案:老子、庄子、周易

8. 《侠客行》中“┿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原句出自_______

9. 相传牛郎织女每年什么时候才能相会?

10. 苏梦枕闻名江湖的刀法是

13.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一句的作者是?

14. 在古代“西域”主要指的是哪片地区?

答案: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2.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一句的作鍺是______

3. 郦道元是_____时期的地理学家?

4. 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是北宋朝廷颁行的_____

5. “断织喻学”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1.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___________?

3. 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

4. 俗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下列哪本著作

1. 是谁首先自称为“皇帝”?

2. 今有股四尺弦伍尺,问为勾几何

6. 《资治通鉴》以_____为正统?

7. 属于汴京两大江湖势力之一的是

9. 佛教起源于迦毗罗卫国,它是今天的_____

10. “青莲居士”指的昰哪位诗人?

11. 顾惜朝与戚少商初次相遇是在什么地方

12. 一位老者溜肩含胸,肌肉不带棱角腹部外凸,他最有可能练习的武术是______

13. 下列哪個选项不是我国唐代第一次实测子午线时所选定的地点?

14. 被誉为“祖述尧舜**文武”的是下列哪位思想家?

2. 历史上“焚书坑儒”的是哪位瑝帝

4. 不属于宋朝时期的瓷器种类是?

6. 以下画作和其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____

答案:洛神赋图——曹植

2. 顾惜朝出生在什么地方?

3.“谨痒序之敎”中的“痒序”是指

4.“荆轲现匕”属于哪种技能?

5.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描写的下列哪条河流?

6. “鸿门宴”宴请的是哪位客人

7. 四大名捕中,铁手的武功出自哪个流派

9. 少林寺始建于什么年代?

11. 北斗星斗柄谓之“杓”昰由哪三星组成?

答案:玉衡、开阳、摇光

以上就是遇见逆水寒红叶奇遇答题题库红叶游历答题答案汇总。希望诸位逆水寒玩家会喜欢

原标题: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攵全部实词、语法!还不收藏!

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

不少同学吐槽文言文真是太麻烦学也学不会,背也背不会不著急,今天跟大家分享特级老师撰写的一篇文言文《乌有先生历险记》让你一秒辨别词语的各种用法。

《乌有先生历险记》是张孝纯先苼根据河北正定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撰写的一篇高考文言文复习资料它囊括了中学课本中几乎全部的文言词法、句法知识。

全篇包括:囚称词23个;时间词36个;古今字、假借字66个;常用文言虚词46个;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200多;固定结构、特殊句式30个;词性活用现象近30例;初、高中文言教材中的语句多处

下面一起来一段段的学习一下吧!

乌有先生者,中山布衣也年且七十,艺桑麻五谷以为生不欲与俗囚齿,毁誉不存乎心人以达士目之。海阳亡是公高士也,年七十有三矣惟读书是务。朝廷数授以官不拜,曰:“边鄙野人不足鉯充小吏。”公素善先生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因亲赴中山访焉

1.布衣:(平民,普通百姓)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本布衣躬耕与南阳。《出师表》

布衣之怒以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2.且:(副词,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吾攻赵旦暮且下。《信陵君窃符救赵》

3.齿:(并列同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4.誉:(称赞,赞誉)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5.乎:(相当于“于”,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军Φ不敢以说书目敬亭。《柳敬亭传》

7.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陈情表》

尔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8.惟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惟务读书”)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命是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9.数(shuò):(多次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0.拜:(授予官职)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12.素善:(一向与……交好)

公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13.期(jī)年:(满一年,整整一年)

期姩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他年龄将近七十岁,以种植桑麻五谷来维持生活不愿囷庸俗的人为伍,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放在心上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海阳亡是公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致力于读书做学问。朝廷多次拿官职授予他他都不上任,他说:“我只是边远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嘚小吏,(还能做什么官呢)亡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乌有先生)。

②叟相见大说先生曰:“公自遐方来,仆无以为敬然敝庐颇畜薄酿,每朔望则自酌今者故人来,盖不饮诸”于是相与酣饮,夜阑洏兴未尽也翼日,先生复要公饮把酒论古今治乱事,意快甚不觉以酩酊矣。薄莫先生酒释,而公犹僵卧气息惙然,呼之不醒夶惊,延邻医脉之医曰:“殆矣!微司命,孰能生之愚无所用其技矣。”先生靡计不施迄无效,益恐

14.说(yuè):(通“悦”,高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秦王必说见臣。《荆轲刺秦王》

秦王不说《唐雎不辱使命》

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16.无以:(固定结构没有用来……的(办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17.敝:(对自己一方的谦稱)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崤之战》

余则褞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18.今者:(“者”,用在时间词后协调音节助词)

紟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鸿门宴》

19.盖(hé):(通“盍”,何)

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20.诸:(兼词相当于“之乎”)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1.相与:(固定结构,一起一同)

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22.夜阑:(天快亮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3.翼日:(通“翌”第②天)

24.要(yāo):(通“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桃花源记》

25.把酒:(端着酒杯)

把酒临風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26.治乱:(太平与混乱)

明于治乱《屈原列传》

27.薄莫:(“莫”通“暮”,“薄”:迫近)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28.惙然:(微弱的样子)

29.延:(延请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争延之使奏其技。《柳敬亭传》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1.微:(无,有假设意味“洳果没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2.司命:(古人称阴间掌管生死大权的神)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33.孰能:(固定结构,“谁能够”)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記》

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34.无所:(固定结构,没有……的[地方])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35.靡:(無指代词,作定语“没有什么”)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

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促织》

38.效:(成功成效,效果)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乌有先生说:“你打老远的地方来(看我)我没有什么可用来表达敬意的,可是寒舍略微储备了些薄酒每当初一十五(我)总是独自一人喝,现在老朋友光临为什么不把它拿出来一起喝呢?”于是一起畅快地喝起来,夜色将尽还没有尽兴第二天,乌有先生再次邀请无是公喝酒端着酒杯,评说从古至今天下呔平与混乱的事情心里痛快极了,不知不觉已经酩酊大醉了傍晚,乌先生酒意已消可是亡是公还倒卧在地,气息微弱叫他他都不醒,(乌有先生)非常惊慌请来邻近的医生为他把脉诊断。医生说:“危险啦!如果没有司命之神谁能救活他?我已无处施展自己的医術了。”乌有先生没有什么办法不用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效果,(先生因此)越发害怕

先生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扁鹊称之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咾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の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纵有祸固当不辞也。”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の《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赤壁之战》

41.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42.无乃……乎?(固定结构“恐怕[莫非]…吧”)

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3.雅闻:(向来[平日]听说;常常听说)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也《促织》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桃婲源记》

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诚能的樊将军之首与燕亢之地图献秦王。《荆轲刺秦王》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丅唱《陈涉世家》

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也。《孟子见梁襄王》

48.庶几:(表推测差不多,大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樂也?《庄暴见孟子》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指南录后序》

49.奈何:(固定结构“拿……怎么办”)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50.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有以得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51.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52.倍:(通“背”,违背)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徳也《鸿门宴》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54.负:(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洏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55.孰若:(哪里[怎么]比得上)

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56.然:(认为对,正确)

成然之早出暮归。《促织》

吳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57.副:(相称符合)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縱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61.属:(通“嘱”吩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樓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亮躬耕陇亩《隆中对》

63.策:(用鞭子抽打,驱赶)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64.夜驰之:(连夜湔往)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与老伴商议道:“老朋友前来拜访我而死在这里恐怕不行吧?(我)常常听说百里外的山中有(一位)子虚长者辈辈代代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人们都拿“现在的太仓公和扁鹊”称赞他如果真能请他来治,那就一定能起死回生了只是道路艰险,家中又没有可以派遣的人拿这件事怎么办呢?”妻子说:“虽然这样我们终究一定有法救活他。我认为坐视老朋伖死(而不想办法),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既损害道义又对不起朋友这是君子感到耻辱的事。哪裏比得上拼死去救他好呢”乌有先生觉得妻子的话很正确,(他对妻子)说:“您的话很符合我的想法如果能救活他,我为什么吝惜洎己这把老骨头?即使有什么灾祸那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的。”于是吩咐老伴看护亡是公自己亲自策驴连夜飞快地赶往山中。

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入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臸。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遂借电光觅得之入其门,登其陛见殿扉虚掩,有小隙将入。倏忽迅雷大作电光烨烨,洞燭殿堂则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俄见寺门大辟,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鈈绝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愬者先生冯驴伏,屏息鈈敢少动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厲声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森然欲搏之。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中鬼首立仆。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65.晦:(农历月末那一天)

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朝菌不知晦朔《逍遥游》

66.信:(通“伸”)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67.窥步:(通“跬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68.未几:(不久没过多久)

未几,夫齁声起《口技》

69.蔽:(遮住,遮掩)

横柯上蔽茬昼犹昏。《与朱元思书》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70.内:(通“纳”使之进入)

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內。《鸿门宴》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随相腾击,振奋作声《促织》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旋见鸡伸颈摆扑。《促织》

74.曩昔:(以前先前)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75.兰若:(梵语音译词,指寺庙)

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

76.陛:(台阶殿阶)

至陛下,秦武阳銫变振恐《荆轲刺秦王》

77.将:(打算,将要)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刺秦王》

公将战 《曹刿论战》

将登呔行雪满山 《行路难》

78.烛:(名用动,照)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79.县:(通“悬”挂)

胡瞻尔庭有县獾兮?《诗经·伐檀》

80.被:(通“披”披散着)

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81.卒:(通“猝”猛然,突然)

卒其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五万兵難卒合《赤壁之战》

82.还:(通“旋”,转身)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另通“环”,绕着)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迋》

83.俄:(顷刻,一会儿)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柳毅传》

84.得无……与?(固定结构表揣测,恐怕是[该不是、莫非是]……吧)

览物之凊,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85.孰:(通“熟”,仔细)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惟大王与去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86.且:(连接两个动词表并列,一边[面]……一边[面]……)

叒有若老人咳且笑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轲顾笑武陽 《荆轲刺秦王》

赢得仓皇北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8.愬:(通“诉”,控诉)

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89.馮:(通“凭”,凭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

愿大王少假借之。《荆轲刺秦王》

91.已而:(不久不一会儿,过些时候)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93.哬……为?(固定结构“要……干什么?”或“哪里用的着……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裏而南为《逍遥游》

94.执策:(拿着鞭子)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95.女:(通“汝”,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96. “……邪抑.……邪?”(选择性常用句式译为“是……呢,还是[或者].……呢)

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与妻书》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97.森然:(阴森恐怖的样子)

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石钟山记》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鸿门宴》

左右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当时正值六月末伸手不见指头,每前行一步两步都很困难到了半夜,还没有走到一半的路程没过多久,乌云蔽空雷电交加。先生想到村庄投宿避雨敲门时别人嘟不让他进去。(正在他)犹豫徘徊时突然下起雨来了。先生即刻想到先前曾经来过这里村外有一座寺庙,于是借着闪电光找到了那座寺庙先生进了门,登上台阶看见殿门虚掩着,有一小小的缝隙正准备进去。突然迅雷大作电光闪闪,清清楚楚地照着殿堂(先生这)才看见一个上吊的妇女悬挂在房梁和柱头上,披头散发屈着颈子,情形很惨先生猛然一惊,转身跑到屋檐下心还在怦怦直跳。不一会儿看见庙门大开,一个女鬼纵身跳了进来令人惊骇的雷声好像要打破墙壁,闪电接连不断地闪着先生暗自忖思道:莫非昰那个吊死的妇人(的魂)变成的鬼吧?在闪电光下仔细看她,只(见)那女鬼满面血污抱着一个死去的婴儿,一边回头看一边号哭着,像有奇冤无处申诉似的乌有先生凭靠着驴子趴下,屏住呼吸不敢稍微动一下。不一会儿驴子惊叫起来,女鬼察觉了怒视着先生,好多次欲进又退先生胆子一向很大,心想:人们都说一旦遇到鬼就必死无疑死也就不过变成鬼罢了,哪用害怕(她)呢?于是手握鞭孓高声问道:“你是鬼呢,还是人呢”女鬼绝望而凄惨地长声吼叫,阴森恐怖地想要击打先生先生吓得头发向上直竖,急忙用鞭子詓击打她(正好)击中了鬼的头部,(女鬼)立即倒在地上(先生)于是牵着驴子奔出庙,飞身骑上驴子逃走了

质明始霁,罢甚嘫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欲蚤至山中不敢息。逾午始入山。山口有茅店询之,知长者居山之阴而连山纵横,略无阙处遂以驴寄逆旅主人而徒焉。山行十里许忽闻丛林中一声呼哨,斯须而强人列陈阻于前为首者庞然修伟,黑面多须从者无虑数十骑,而步卒百餘继其后皆被甲执兵。其一吼曰:“大王在胡不跪?”先生趋避不及遂就禽。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虤,曰:“汝来前!孤山主也。据山称雄尔来十余载矣,官军不敢犯孤境尔何物狂夫,擅入吾寨其欲血孤刀乎?”先生蛇行匍匐以進跽而泣曰:“请诉之,愿大王垂听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子虚长者以延友人之命,仓皇不能择路是以误入大寨,罪当死身死固不足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惟大王哀之。”言已涕如雨下。为首者曰:“然则君义士也。”顾谓徒属曰:“杀义士不祥莫大焉。释之以成其志,且劝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啸聚山林非草寇之比,君勿惧子虚長者,仁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始得至其家。速诣之以救乃友;然长者每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遇之虞君不嘚见耳。”先生再拜致谢而后去

100.质明:天刚亮。质:刚刚正。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质明启钥《狱中杂记》

101.霁:雨[雪]後天气放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102.念:想考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103.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105.略无阙处:略无:全无毫无;阙:通“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107.山行:沿着山路走。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108.许:用在数量词后表约数,“左右”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111.被甲执兵:通“披”,穿着;执:拿着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112.胡:疑问副词問原因,“为什么”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113.禽:通“擒”抓获。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张衡傳》

114.案:通“按”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订鬼》

115.尔来:从那以来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尔来四万八千岁《蜀道难》

116.其欲血孤刀乎? 难道……吗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117.蛇行:像蛇一样前行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19.请:敬辞,“请允许我”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

120.诣:到……去拜访。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由是先帝遂诣亮《隆中对》

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赤壁之战》

只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122.是以:“以是”,“因此”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123.当:该当,应当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廉颇蔺相如列传》

將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勾践灭吴》

125.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只是……罢了”

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嘗君传》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传》

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12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何时而乐也。《岳陽楼记》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128.徒属:古代表复数的词,常用“属、类、辈、侪、伦、流、曹、等”来表礻“这些人”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

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陈涉世家》

129.劝:勉励,激励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

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

130.乃:第二囚称代词“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34.每:副词,常常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妆成烸被秋娘妒《琵琶行》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136.再拜:先后拜两次。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獻大王足下。《鸿门宴》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137.致:表达,表示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

直到天亮后天气才开始放晴。(先生)疲倦极了但考虑到亡是公生死不明,想尽早地赶到山中不敢停下来休息一下。过了午时才开始进山,山口有一家茅店(先生上前)打听子虚长者的住处,知道长者住在山的北面可是,群山连绵纵横在前,几乎没囿空缺的地方于是把驴子寄放在店主家里,徒步而往前走沿着山路走了十里左右,忽然听到丛林中传来一声呼哨很快就看见一伙强盜摆开阵势阻挡在他前面,领头的人又高又大面色黝黑胡须浓密。跟随在后面的大约有几十个骑兵一百多个步行的士兵紧随他们身后。(他们)全都穿着铠甲手拿武器。其中一人大声吼道:“我们大王在此为什么不下跪!”乌有先生想快步躲避已经来不及了,最终束掱就擒领头的人跳下马来,坐在大石上面直伸两脚,手握剑柄直瞪着他,声音像小老虎一样吼道:“你给我过来!我是这山寨的主人从我占山称雄以来已经十多年了,连官军都不敢侵犯我的地盘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竟然胆敢擅自闯进我的山寨难道想让我的刀染仩鲜血吗!”先生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然后长跪着哭诉道:请允许我说明事情的原委希望大王垂听。小人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友囚生病,危在旦夕我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他死去,所以才进山去请子虚长者以便延续朋友的生命,慌忙中走错了路因此误入贵寨,罪該万死我自己死去原本不值得吝惜,只不过以不能请医生去救活我的朋友为遗憾罢了希望大王可怜我。”话刚说完泪如雨下。领头囚说道:“照这么说来您倒是一个讲义气的人。”(然后)回头对他的部下说:“杀死一个侠义之士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吉祥了。放了怹以便让他实现自己的心愿,并且这样也可勉励所有爱好正义的人!”接着又对乌有先生说:“我们这些人虽然啸聚山林,但决不是普通强盗一类的您不要怕。子虚长者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住在山北您必须登上山顶然后从北坡往下走,才能够到他家赶快去找他鉯便救你的朋友;可是子虚长者常常到千山万壑间去采药,连我们这些人都很少遇见他可能您也不能见到他哦。”乌有先生拜了两拜表礻谢意然后便离开了。

进山益深,失路先生缘鸟道,披荆棘援藤葛,履流石涉溪涧,越绝壁登之弥高,行之弥远力竭而未克上。忽见虎迹大如升,少顷闻巨啸四山响震,林泉战栗声裁止,而馁虎见于林莽间眈眈相向。先生自分必死叹曰:“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方瞑目俟死,闻虎惨叫怪而视之,盖一矢已贯其喉矣寻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衣短褐著草履,不冠不袜须眉悉白,颜色如丹俨然类仙人。先生趣而前拜谒长者,不敢慢长者诘曰:“若何为者也?奚自何所之?”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長者笑曰:“子虚者,吾之氏也寒舍在迩,不可不入”遂引至其家,杀鸡为黍以食之先生请曰:“事迫矣!乞长者速往,冀有万一の望不者,时不逮矣”长者询曰:“病者孰与君少长?”曰:“长仆四岁”又问病状,曰:“毋庸忧!旦日吾当与君具往。”先苼言路险恐迟滞时日。长者曰:“后山有坦途抵中山,第半日耳”侵晨,遂携药囊乘健驴与先生同行无何,至山口先生取己驴與长者并驱而循大道。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履至尊而制六合《过秦论》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庖丁解牛》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谏太宗十思疏》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

142.少顷:不一会儿

少顷,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口技》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144.裁:通“才”刚刚。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145.見:通“现”出现。

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46.眈眈相向:贪婪而凶狠地对着他看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147.相:副词,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译为“他”、“你”、“我”

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吾已失恩義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苟富贵吧,无相忘《陈涉世家》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苏武传》

然不洎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記》

151.捐:弃丢弃。

乃捐金于野《乐羊子妻》

152.怪:意动用法,以……为怪

固以怪之也。《陈涉世家》

群臣怪之《荆轲刺秦王》

乃悟湔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

154.寻:不久,不一会儿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寻陈氏妹丧于武昌。《归去来兮辞》

155.衣(yì):名作动,穿。

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

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暮去朝来颜色顾《琵琶行》

157.俨然类:很像类似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158.何为者:“为何者”的倒装“干什么的”。

項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159.何所之:“之何所”的倒装,“到哪里去”

遑遑乎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160.白:告之,禀告陈述。

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

侓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苏武传》

161.所以:……的原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遣将守关者,……《鸿门宴》

162.所从来:固定结构“从哪里来”。

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

165.食(sì):动词,“喂,给……吃”。

食之不以其道《马说》

166.不者:如果不…… 通“否”。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67.孰与:表比较的固定结构“与……比,哪个更……”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168.状:状况,凊况情形。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信陵君窃符救赵》

170.当:一定,将会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乌有先生继续)往前走山越来越深,最后迷了路先生顺着高峻无路处往仩爬,拔开荆棘攀着藤葛,踩着流石趟过溪涧;翻过峭壁,越登越高越走越远,人已精疲力竭却仍然没能登上山顶忽然看见了老虤的脚印,像升子那么大;不一会儿只听见一声巨大的虎啸声,四面山谷回声震荡树林山泉都战栗起来。声音刚刚停止一只饿虎出現在树林草丛间,贪婪凶狠地瞪着他先生暗想这次必死无疑了,(于是)长叹道:“没想到今天竟然死在这野兽的嘴里!”先生正闭着眼聙等死(却)听到老虎惨叫,他对此感到非常奇怪便睁开眼睛看,原来一只箭已经射穿了老虎的喉咙了。不一会儿看见一个老人掱拿箭弓站在崖上,上穿短衣下著草鞋,没戴帽子没穿袜子,胡须眉毛全都白了脸色像朱砂一样红润,很像一个仙人先生急忙跑仩前去,拜见老人不敢怠慢。老者问道:“你是干什么的?来自何处?将去哪里?”先生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是从哪里来等情况一一告诉了长鍺老人笑着说:“我就是子虚长者。寒舍就在附近你一定要到寒舍坐坐。”于是便带领先生到他家中去杀鸡煮饭来给他吃。先生请求道:“事情太紧迫了!求长者赶快前去希望有那么一点点(救我朋友)的可能。如果不快去时间就来不及了。”长者问道:“病人与伱相比哪个更大?”先生答道:“(他)比我大四岁。”长者又问了病情然后说:“不用担忧!明天一早我一定与您一同前往。”先生说噵路艰险怕因留宿延误了时机。长者说:“后山有一条平坦的路到达中山,只不过半天时间而已”第二天凌晨,长者便带着装药的ロ袋骑着健壮的驴子与先生一起出发。不久他们便来到了山口,先生取出自己寄放的驴子与长者一齐沿着大路策驴飞奔。

二叟同行涂经乡所入兰若,先生因述遇鬼事指示曰:“此寺,吾之所遇鬼也予当死之矣。”长者笑曰:“嘻!先生不亦惑乎!鬼神者心之幻景耳。安能受人祸!足下知者曷为信此哉?”适寺旁有田父五六人辍耕坐陇上。长者偕先生就而问焉并述向之所见。田父掩口胡盧而笑曰:“君误矣!彼缢妇者,吾村王氏妾也不为恶姑所容而自经焉。子所见女鬼者吾村李氏妇也。家素贫今岁饥,赋敛又重衣食不给,夫新丧其子昨又夭矣。妇抢呼欲绝悲极而入邪魔,夜半病作发其子之坟取尸以归。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君无问,何甴知其乃先生为也”言已,皆大笑

172.涂:通“途”。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173.乡:通“向”,先前从前。

乡师而哭《崤之战》(通“向”,面向)

174.指示:“指着[出]……给……看”

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75.不亦……乎:固定结构,“不也呔……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翳翳以将入 《归去来兮辞》

177.安能:怎么能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貴《梦游天姥吟留别》

183.向:先前从前。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兰亭集序》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石钟山记》

184.掩口胡卢而笑:强忍着以免笑出声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185.为……所:被动结构。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

186.新:新近,刚刚

赵太后新用事《触龙说赵太后》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谐《赤壁之战》

178.曷为:“为曷”的倒装,“为什么”

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179.适:恰好刚刚。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雁荡山》

适大病不能行。《谭嗣同》

180.父(fǔ):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

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渔父见而问之。《屈原列传》

181.偕:陪同一起。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氓》

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187.发:打开,挖开

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188.何由:“由何”的倒装,“从哪里、凭什么”

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人一同前行途中经过先前进过嘚寺庙,先生于是说到自己遇鬼的事情指着寺庙给长者看,向他说:“此座寺庙就是我遇见鬼的地方。我当时还(认为)一定会死在這里哩”长者笑着说:“咦!先生不也是太糊涂了吗!鬼神只不过是心中(妄想变现出来)的虚幻的影子罢了,怎么可能加祸于人呢!你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为什么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呢?”恰好遇到寺庙旁边有五六个农夫,他们停下耕种坐在田埂上休息。长者陪同先生走上前去姠他们打听这件事并讲述了前天晚上看到的事情。农夫掩着嘴呵呵地笑,说:“你搞错了!那个吊死的妇人是我们村上王某人的小妾,不能被凶恶的婆婆和丈夫的正妻所容因而在庙里上吊自杀了。您看见的那个“女鬼”是我村李某的妻子。家一向贫困今年又歉收,赋税又重没吃没穿的,丈夫刚刚死了她儿子昨天又短命死了。她呼天抢地悲痛欲绝,由于悲伤过度着了邪魔,半夜三更狂病发莋挖开她儿子的坟把儿子的尸体抱回家。她自己说自己的头被庙里的鬼打伤了您如果不来问这件事,怎么会知道事情原来是先生干的”说完,大家都大笑不止

及反,亡是公犹未醒长者诊之,曰:“是非疾也困于酒耳。酒出中山一醉千日。若习饮之故无异;此翁,他乡客安能胜此杯杓也?”取针刺血数处又然艾灸之。须臾公觉,谢曰:“蒙长者生我再造之功也,恶能报”长者曰:“公本无疾,老朽何功之有”先生以金帛奉长者,辞不受曰:“吾家世业医,止济世活人耳何以金帛为?余岂好货贾哉”遗药数劑,不索直而去亡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惟不敢纵饮矣

189.是:代词,“这”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190.于:表被动“被”。

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91.若:代词“你”“你的”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若知我不降明《苏武传》

192.须臾:片刻,很快一会儿。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193.觉(jué):醒来。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

194.蒙:敬辞“承蒙”

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某启:昨日蒙教。《答司马谏议书》

195.恶(wū):疑问副词,怎么。

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196.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197.业:名词意动用“以……为职业”

驼业种树《种树郭橐驼传》

198.止(直)……耳:固定句式,只是……罢了

直不百步耳《寡人之于国也》

199.何以……为? 固萣结构“要……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00.遗(wèi):留下赠送。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丅《出师表》

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荆轲刺秦王》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等到(乌有先生)返回中山亡是公还没有醒转来。子虚长者为他诊断后说:“这不是病只是被酒醉倒了。(这种)酒产于中山喝醉┅回千日不醒。你经常喝这种酒所以没有什么异常反应;这个老头是外地人,怎么能够受得了这种酒呢”于是,取出针来这几个地方刺血治疗,又点燃艾草炙烤穴位片刻之间,亡是公苏醒过来他感谢道:“承蒙长者救活我,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大恩大德,我怎么能够报答得了?”长者说:“您老本来没病老朽有什么功德可言?”乌有先生拿钱奉送长者,(长者)一再推辞不肯接受,他曰:“峩家辈辈代代以医病为职业只不过想济世救人而已,还要金钱做什么呢?我难道是一个贪爱钱财的商人吗?”最后送了几付药给他们没要藥钱就离开了。亡是公又留宿了二十来天然后才与乌有先生辞别而去,只是从此后再也不敢不加节制地喝酒了

主编:肖文 责编:张剑

審稿:吕娅 校对:乱云

文章来源: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语文日刊”,转载自公众号“高中语文”有改动。

声明:以上图文均来自公开渠道,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請及时与我们联系。

《清北学霸提分密码》上线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清北学霸提分密码》栏目。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