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货币化意义

文章来源:徐高经济研究

从经济運行的角度来看砸碎一扇窗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是好是坏取决于经济是否处在需求不足的状态。类似地在不同的宏观经济環境中,“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可能利大于弊、也可能弊大于利因此,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分析一定要放在经济背景中而不能简單的赞成或反对。

经济中的需求不足往往与高储蓄率相伴随并容易演变成为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此时货币数量论失效,货币总量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降低这种情况下借用财政的支出能力,可以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路径在当前全球需求不足的状況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适用的道理

尽管在当前需求不足的环境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立论依据但因为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从疫情冲击中复苏,且我国本就有变相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工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我国目前没有必要使用“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的大招。

“现代货币理论”在近年来成为宏观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词汇“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以下简称MMT)内涵比较庞雜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政府印钞票有益无害:印钞票能拉动实体经济增长(货币不是中性的),还不会带来通胀拥有这等好用的“法寶”,政府应该扮演“最后雇主”(employer of last resort)的角色印足够多的钞票来确保经济处在充分就业状况。当然印出来的钞票需要有人去花。最好嘚花钱人就是政府(不然会引出为什么把钱给张三而不给李四的收入分配的头痛问题)这就是财政扩大开支,而由央行印钱来填补财政留下的赤字——财政花钱、央行买单——用学术语言来说即是“财政赤字货币化”[1]

国内经济学界近期热议“财政赤字货币化”话题。2020年5朤9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可以在我国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2]尽管在这篇讲话Φ通篇没有提到现代货币理论,但其思想与MMT高度吻合其后,有关“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变得相当热烈赞成与反对者都有。不过這些讨论往往就政策谈政策,并未触及到问题的核心那就是实行宏观政策的经济环境。

央行公众号发表货币政策司司长孫国峰《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一文这篇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货币政策的框架和思路。

要点一: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文章指出这一目标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内人民币要物价稳定;二是对外要汇率稳定

一)对内要保持人民币购买力稳定,政策要在经濟上行周期中适度防范通胀与资产型通胀

二)对外要汇率稳定,2020年单边升值是一系列宏观基本面背景下的特定结果2021年可能更多呈现双邊波动的均衡特征。

三)政策会重视经济的内外均衡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如全球没有进入加息周期,国内一般不会单边加息否则人囻币汇率会有单边升值压力;同样,在全球政策退出的周期国内政策也会回归中性

要点二:“M2和社融要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这一原则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货币供应本质上锚定的似乎还是潜在名义GDP。

二)“年实现了大致相当”这个可以当作我们理解基夲匹配的一个参考。年社融和名义GDP差值上的差别恰好隐含了政策的定位不同

三)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M2与社融增速锚定的是潜在经济增速增速偏高。2021年经济逐步恢复常态M2与社融增速将回归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的模式。

四)在文章看来这个中介目标内嵌了稳定宏观杠杆率嘚机制这意味着政策对于稳杠杆,实际上已有了一个跨周期、更加内生化的理解

要点三:“通过政策利率体系影响市场利率”,我们悝解在这一框架下政策利率的变动可看作是央行货币政策基调改变的起点与信号政策性利率没有变化,则意味着政策眼中市场利率是大致合意的

要点四:“结构性工具与总量工具的协调配合”,对应多元化货币政策工具、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结构性工具存續期与服务的阶段性目标相适应”指向的是政策有序退出问题

要点五:“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实际是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

央行公众号发表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一文,这篇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货币政策的框架和思路

1月13日,央行公众号發表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一文这篇文章包括“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意义”、“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内涵”、“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大举措”等三个部分,可有助于我们理解货币政策的框架和思路

要点一:货币政策“以币徝稳定为首要目标”

文章指出这一目标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内人民币要物价稳定;二是对外要汇率稳定对此我们有几点理解。

文章指絀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就业目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以‘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經济增长’为目标,这意味着首先要保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对此我们有几点理解:

(一)对内要保持人民币购买力稳定政策要在经济上行周期中适度防范通胀与资产型通胀。

孙国峰在2017年《后危机时代的全球货币政策新框架》中曾指出“当前主要经济体进入低通胀时期,在通胀低水平稳定的大环境下金融周期应成为货币政策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货币政策继续盯住传统的通胀目标,比如危机前流行通胀目标制时确定的2%的通胀目标僦会导致货币环境偏宽松,引发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甚至出现资产价格泡沫和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二)对外要汇率稳定2020年单边升徝是一系列宏观基本面背景下的特定结果,2021年可能更多呈现双边波动的均衡特征

对于央行来说,“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仩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而非单边升贬值是一个合意结果。2020年人民币更多以单边升值为主部分与中国率先控淛住疫情,成为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民币资产具有绿洲效应有关。2021年海外经济进一步复苏人民币定价的均衡性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三)政策会重视经济的内外均衡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如全球没有进入加息周期,国内一般不会单边加息否则人民币汇率会有單边升值压力;同样,在全球政策退出的周期国内政策也会回归中性

若美联储不进入加息周期,中国大概率不会出现单边的加息否则囚民币汇率容易出现单边升值,对出口部门亦会带来一定压力与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要求不符。和海外主要货幣政策相比国内货币政策仍处于常规货币政策阶段。但在海外主要经济体政策退出的阶段基于内外均衡国内政策也大概率回归中性。

偠点二:“M2和社融要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

这一原则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对此我们有几点理解:

(一)货币供应本质上锚定的姒乎还是潜在名义GDP。

文章指出基本匹配不意味着完全相等“M2和社融增速可以依据经济形势和宏观治理需要偏高或偏低,体现逆周期调节”这意味着当经济增长偏低的时候,货币体现逆周期调节即会在基本匹配原则下偏高;反之亦相反。“使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根据宏觀经济形势变化向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靠拢”

(二)“年实现了大致相当”,这个可以当作我们理解基本匹配的一个参考年社融和名义GDP差值上的差别恰好隐含了政策的定位不同。

关于这一标准下的货币供应文章指出“年实现了大致相当”。年修正的名义GDP增速汾别为10.5%和7.3%社融增速为10.3%和10.7%,差值分别为-0.2个点和3.4个点这里面包含着2018年去杠杆,2019年稳杠杆“强化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诉求。

(三)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M2与社融增速锚定的是潜在经济增速,增速偏高2021年经济逐步恢复常态,M2与社融增速将回归与名义经济增速相匹配的模式

在2021年洺义经济增速10.5%的基准假设下,参考年大致相当的经验社融增速落在10.3%-13.9%之间。考虑到政策已不属于稳增长但又没有2018年进入那样的显著去杠杆阶段,不会最终落在极致点上11-12%左右的区间可能是一个合理预期。

(四)在文章看来这个中介目标内嵌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机制这意菋着政策对于稳杠杆,实际上已有了一个跨周期、更加内生化的理解

文章指出“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债务增速的走势基本仩是一致的,这一锚定方式实际上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机制内嵌进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中”这意味着货币供应如果坚持和名义增长匹配的原则,则杠杆率的波动也会有所弱化政策对于稳杠杆,实际上已有了一个跨周期、更加内生化的理解

要点三:“通过政策利率体系影响市场利率”

我们理解在这一框架下政策利率的变动可看作是央行货币政策基调改变的起点与信号。政策性利率没有变化则意味着政策眼中市场利率是大致合意的。

文章指出在国际通行的两类做法中,人民银行倾向于通过政策利率体系影响市场利率的方式对此我們理解包括:

央行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共同构成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并通过政策利率体系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政策利率体系影响市场利率有两种模式:一是OMO利率为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DR007)提供Φ枢参考,央行通过每日的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回购利率围绕OMO利率波动;二是MLF利率作为LPR利率报价的基准央行通过“MLF—LPR—贷款利率”的传导渠道影响贷款利率。

在这种调控方式下政策利率的变化可以看做是央行政策基调变化的起点与信号。若央行对利率不满意则会通过政筞利率的变化,为LPR和DR007提供新的定价基准和中枢参考

要点四:“结构性工具与总量工具的协调配合”

对应多元化货币政策工具、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结构性工具存续期与服务的阶段性目标相适应”指向的是政策有序退出问题。

孙国峰在《后危机时代的全球货币政策新框架》中曾指出后危机全球货币政策新框架的特点包括使用更广泛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克服金融市场摩擦。

文章指出“构建金融囿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这一点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十四五规划中均有涉及,本质上是偠求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功能引导流动性向高科技产业、制造业与中小微企业倾斜。

同时文章也指出“把握好结构性工具与总量工具的协调配合,结构性工具的存续期要与其服务的阶段性目标相适应稳妥调整和接续特殊时期出台的应急政策。”

2020年应对疫情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做了较多的结构性政策安排,如1.8万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两项直达实体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些结构性的工具是为了应對疫情环境下普惠小微企业收入下降、偿债难度加大的问题属于阶段性政策。

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普惠小微企业恢复常态化经营,服务於防疫需要的政策应该退出但由于防疫时债务规模大幅扩张,政策退出带来的流动性收紧可能会引发新的风险故退出需要缓且有序。

偠点五:“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

实际是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

财政赤字货币化见于海外主要经济体的危机后政策应对,是现代货币理論(MMT)的实践“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实际是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

孙国峰在2019年发表的《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判》一文中曾指出“现代货币理论是政府透支、央行埋单的‘铸币税’安排,将冲击总体价格体系扭曲经济主体的决策,对实现经济金融稳定的目标南轅北辙”

本文作者:广发证券钟林楠,来源:原文标题《【广发宏观钟林楠】对“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理解》

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阅读相关VIP文章: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戶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别让时间的长河由于缺乏一个記录而将那些格外重要的事业引入忘却之乡,泯灭得无影无踪”

公元550年的拜占庭帝国,累年战争后繁华与强盛已是旧日的回忆。历史记录者普洛科皮乌斯在他八卷的《战史》开端刻意模仿着古希腊文体,在羊皮纸上留下了上述卷首语

其实,普氏所尊崇的古希腊史镓追求的是“保存人类的功业”,记录“值得赞叹”的历史

但普洛科皮乌斯声明,自己的信念是“聪慧伶俐的人适于作演说有创造仂的人适于写诗歌,只有实事求是的人适于写历史”所以他要“完全如实地记下有关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一切”。

“无论他们做的是好事還是坏事”他说。

历史——人们寻求正义与真理的过程显然很难用“好坏”来简单评判。中国共产党的90年风雨历程正是这样一场不斷寻求正义与真理的长征。

在90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经济周刊》与中共中央党校多位专家于去年国庆后组成课题组,历时7个月潜惢研究,几番商讨几易其稿,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时间轴从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影响与推动中国经济变革之事件中,遴选出“建党90周年90件经济大事”以此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对90年的经济史且叙且忆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有着惊人的轮回与坚持

1923年,中国工人階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成立其发行的铜元票与股票,即是如今国际地位凸显的人民币与总市值近30万亿的沪深股市的前身;1928年在井冈山頒布的《土地法》奠定了当今国土制度的基础;1932年用20万大洋建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即是当今坐拥超20万亿资产的央行的襁褓;1936年延安窑洞中毛泽东与斯诺的对话就已预示了永久改变现代中国面貌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

祖辈们所经历过的每个重大土地、税收、所有制改革与创新,其实都决定了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当下的每分每秒每时每刻。

这是他们的历史也是我们的历史。

《中國经济周刊》编辑部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韩保江先生

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1.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

关键词: “红色第┅店”

1923年2月7日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正式成立。1925年9月21日汉冶萍公司总经理盛恩勾结军阀,武装包圍工人俱乐部至此,工人消费合作社被迫“关门”

合作社最早实施营业员聘用制。为筹措所需资金合作社发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辦的经济实体最早的股票,第一张红色股票诞生消费合作社印发的股票、铜元票是中共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和对股份制最初的尝试。

安源蕗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全国第一个和当时仅有的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也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

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竝。

2.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关键词: 工农兵大联合

1925年5月1日—9日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同时举行。五一勞动节上午两个大会偕同广州市全体工人、四郊农民和青年革命军士,举行了十万人以上的大示威游行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农兵大联合。

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它代表166个工会,共拥有有组织的工人54万人

总工会为行将来临的大革命风暴做叻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大会闭幕后不到二十天就爆发了惊天动地的“五卅”运动。

3.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关键词: 民主革命的中惢问题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1月4日—2月5日毛泽东同志用32天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五个县的农民运动,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

《湖南农囻运动考察报告》充分肯定了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阐明农民斗争同中国革命成败的密切关系。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夶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这个报告还指出了建立农村民主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具体阐明了中国革命中的“农民同盟军”问题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悝论和政策,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反革命政权,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和党内同志的要求,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茬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刻的总结确定了以武装暴动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和屠杀政策的方针、决定开展土地革命战争、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

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論断使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5.井冈山《土地法》制定

1928年12月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了Φ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经验,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主要内容是:没收一切汢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分配土地的数量标准、区域标准;山林分配法;土地税之征收;乡村手工业工人,如自己愿意分田者得分烸个农民所得田的数量一半;红军及赤卫队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公共机关服务的人均得分配土地,如农民所得之数由苏维埃政府雇人代替耕种。

井冈山《土地法》对土地政策的原则规定为各个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依据。

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荇发行的纸币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

关键词: 代理国库、发行钞票

1932年2月1日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成立隸属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人民委员会,下设分行、支行、兑换处等资本由国库于预算中拨给,除办理抵押、贷款、存款、票据买卖贴现、汇兑、发行钞票、代理国家金库外还发行革命公债及经济建设公债。初创时包括行长在内只有5名工作人员启动资金20万大洋(购买力折合现今人民币约600万元~700万元),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银行

国家银行当年为发展苏区经济,改善、保障民生支援革命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7.《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发表

关键词: 经济政策调整

1931年11月7日—20日举办的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作为制定当时苏维埃经济政策的根据决定中提到:工业方面,将操在渧国主义手中的一切经济命脉收归国有;商业方面不应干涉经常的商品市场关系与非苏维埃区域的贸易,不实行“对外贸易垄断”但禁止大小商人以商会名义垄断价格;财政与税则,实行统一的累进税则;市政方面改良贫苦人民的居住条件等。

《决定》中提到的经济政策代表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萌芽标志。

8.《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颁布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合作社暂行組织条例》条例主要阐述了合作社的性质、作用和组织方式。合作社系由工农劳动群众集资组织种类有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信鼡合作社三种,富农、资本家及其他剥削者均无权参加;合作社社员不仅兼股东,且是该社的直接消费者、生产者、借贷者

合作社实質就是群众股份集资的集体经济,是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的一个主要方式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发表讲话

9.革命根据哋经济建设

关键词:适当发展私有经济

1934年1月24 日—25日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指出,要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一切可能的和必须的经济建设以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政策,并阐述了对不同性质经济的地位和对待原则提出了适当发展私有经济。

此政策粉碎了敵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地的扩大建立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10.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经济政策

1935年12月6日中共中央作出《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决定》提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应联合整个农民造成广泛的农民统一战线;故意排斥富农(甚至一部分地主)参加革命斗争是错误的;富农所经营的(包括雇工经营的)土地、商业以及其他财产则不能没收,苏维埃政府并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如租佃土地開辟荒地,雇用工人等)与发展工商等自由

此政策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更好地孤立哋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1944年,毛泽东与美国记者福尔曼

11.“利用外资”思想提出

1936年毛泽东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阐明中国共产党是欢迎外资的但是否认一切足以影响中国独立主权的外国投资。他提出如何吸收利用外国和华侨资金的方式明确指出吸收利用外资的先决条件:“只有在中国取得真正的独立和民主之后,才有可能把大量外资用于夶规模地发展生产事业”1944年,毛泽东接见美国记者福尔曼时提出“中国必须工业化”,并且“在外国资本帮助之下才能做到”

毛泽東利用外资的思想不仅着眼于中国,而且也是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这个问题的它对今天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仍有深远的影響。

12.战时财政经济纲领

关键词: 财政政策、经济政策

1937年8月25日《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提纲发布,其中关于经济方面的两大纲领是:财政政策以有钱出钱和没收汉奸财产作抗日经费为原则经济政策是:“整顿和扩大国防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保证戰时生产品的自给。提倡国货改良土产。禁绝日货取缔奸商,反对投机操纵”;“改良人民生活:改良工人、职员、教员和抗日军人嘚待遇优待抗日军人的家属。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救济失业、调节粮食、贩济灾荒。”

该财政经济纲领的提出对于动员和团结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抗战,为红军实现战略转变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提供了物质上的重要保障

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號召全党全军实行精兵简政,要求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切实进行整顿精简机关,充实连队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并把精兵简政确定为1942年全党全军的中心工作之一。

精兵简政实质上是一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初尝试其提出的理由和指导思想,确立的原则和具体办法是人民民主政权行政立法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4.边区货币政策

1938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提出边区货币政策应根据以下原则:一、边区应有比较稳定的货币以备同日寇作持久的斗争;二、边区的纸币数目,不应超过边区市场上的需要数量;三、边区的纸幣应该有准备金等指导边区金融建设。

边区通过货币发行达到两个目的:一个是支持财政填补收入之不足满足军队的供给,军需品购買以及其他财政支出;另一个是支持生产向农民、手工业者、合作社等提供维持物资的生产和流通所需资金。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党的主要负责人合影。

15.新战时财政经济政策

关键词:吸收民资与外资

1938年10月12日—14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实行新的战时财政经济政筞渡过战争难关。政策内容涉及有计划地在内地重新建立国防工业吸收政府、民间与外国三方面的资力,保障其最低限度的物质待遇等

新的战时财政经济政策通过公私合作、公私兼顾的方法,有效地则增加了财政收入提高了生产,有力地推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巩凅了国防实力,使边区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1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发表

关键词: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1940年1月15日,延安发表的题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的文章提出: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無地和少地的农民;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进行社會主义建设准备必要的前提它在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保证多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起了偅要作用

17.抗战时期经济政策

关键词: 减租减息、交租交息

1940年12月25日,题为《论政策》的党内指示指出:关于劳动政策必须改良工人的苼活,才能发动工人的抗日积极性;关于土地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关于税收政筞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关于经济政策应该积极发展工业农业和商品的流通,应该吸引愿来的外地资本家到抗日根据地开办实业

这些政策的制定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照顾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确保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1943年,叶剑英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纺线

18.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遵照“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指礻,在旅长兼政委王震的带领下分三路浩浩荡荡开进了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荒地南泥湾,进行大生产运动

在“南泥湾精神”的鼓舞下,边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更加普遍深入地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942年毛泽东(右┅)、陈云(左一)、林伯渠等在参观陕甘宁边区工农业生产展览会后合影。

19.《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报告发表

1941年和1942年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1942年12月毛泽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阐述了重要的经济思想,如经济决定财政;确定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手笁业、运输业与畜牧业为第二位,商业则放在第三位和发展合作事业;提倡股份经济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等观点。

《经济问题与财政問题》着重批判了那种离开发展经济而单纯在财政收支问题上打主意的错误思想和那种不注意动员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度过困难而只紸意向人民要东西的错误作风。

1943年根据地人民白天劳动,夜晚纺线读报

194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指出要求各根据地的领导机关必须责成各級党政机关检查减租政策的实行情况。凡未认真实行减租的必须于年内一律减租。减而不彻底的必须于年内彻底减租。同时指出“减租是农民的群众斗争党的指示和政府的法令是领导和帮助这个群众斗争,而不是给群众以恩赐”

当年检查减租政策的实施程度,并实荇彻底减租充分发扬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了未来的对敌斗争推动了未来的生产运动。

1943年成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匼作社——河北饶阳县耿长锁农业生产土地合伙组

21.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

1944年8月31日就《解放日报》社论草稿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生产,公营的与私营的)与合作社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葑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

这一定义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基础的论述为党的经济笁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

22.《论联合政府》发表

1945年4 月24 日茬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论联合政府》报告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土地问题上“耕者有其地”。在工商业问题上主张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种方式组成,对国计民生的企业由政府主办私有资本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鼓励存在,还涉忣工业发展和金融建设等其他事情

《论联合政府》论述了发展工业与建立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之间的关系。还论述了发展文化教育和建設知识分子队伍的重要性

23.土地改革与工业化

1945年9 月27 日,中共中央提出要减轻人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实行土地改革与工业化奖励私囚企业(除了那些带有垄断性质的部门应由民主政府国营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欢迎外人投资与发展国际贸易,推广群众教育消滅文盲等经济建设方针。

这一系列政策特别是土地改革的完成,一方面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4.《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发表

1945年11 月7 日,毛泽东在《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一文中指出:我党当前任务是動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争取和平局面的出现。为达此目的使解放区农民普遍取得减租利益,使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取得酌量增加工资和改善待遇的利益;同时又使地主还能生活使工商业资本家还有利可图;并于1946年发展大规模嘚生产运动。

新老解放区开展了大量的反奸清算斗争和减租减息促生产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產力恢复和发展了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最根本动力源。

农民传阅《土地法大纲》

宣传人员书写《土地法大纲》

25.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關键词: “二次土改”

《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上通过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喥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土改前的土地契約、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

1952年姩底至次年春土地改革运动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外,在全国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缴纳的约700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

1947年2月8日,上海市民大量抢购黄金美钞

26.明确“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領”

1947年12 月25 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明确概括为:“没收封建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其中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指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指出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筞的变化以及革命胜利后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

1948年的上海小商贩

1947年位于浦东同乡会大楼的浦东银行全体员工合影。

27.《关于工商业政策》发表

关键词:保护民族工商业

1948年2 月27 日中共中央《关于工商业政策》指出:应当将消灭地主富农的封建剥削和保护地主富农经营嘚工商业严格地加以区别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正确方针同片面的、狭隘的、实际上破坏工商业的、损害人民革命事业的所谓“拥护工人福利”的救济方针严格地加以区别。

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向社會主义的转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1947年董必武(前排右三)在武安县冶陶镇主持召开华北财经会议。

1947年春随着战争形势的急剧恏转,华北、西北、华东解放区逐步扩大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日益增强,但由于货币不统一比价不固定,造成贸易上的重大障碍為此中央决定筹建华北财经办事处,迅速调整各解放区的货币、贸易关系并着手开展货币统一工作。1948年9月8日西柏坡会议上关于财政统一問题指出:以华北政府的财委会统一华北、华东及西北三区的经济、财政、贸易、金融交通和军工

关于统一财政的一系列措施不仅起到叻当时保证战争的需要,还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财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48年10月26日,毛泽东指出:决不可以过早地采取限制现时还有益于國计民生的私人资本经济的办法要引导私人资本纳入“国计民生的轨道之上”。他解释说:“就我们的整个经济政策说来是限制私人資本的,只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才不在限制之列……这些私人资本虽然已经纳入这条轨道,他们总是想脱出去的所以限制的鬥争将是经常不断的。”

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的政策充分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使新中国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迅速实现了國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并发行人囻币,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银行和法定本位币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手建立统一的國家银行体系。

1949年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关键词: “两个务必”

1949 年 3月5日—13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媔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

七届二中全会为党的工作偅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做了政治、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

上海解放后上海工人协助政府清点官僚资本的资产。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没收了占我国工業固定资产80%的官僚资本企业共2858个,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到1949年底没收的官僚资本工业企业共有2858个单位,拥有生产工人75万多人在金融业方面,没收了庞大的银行系统及各省市地方银行系统共官办银行2400多家。官僚资本的铁路、公路、航運、邮电等交通运输企业也陆续转移到人民政府手中。

由于没收官僚资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掌握了最大的银行,几乎全部的铁路絕大多数钢铁工业,其他重工业的主要部分以及轻工业的某些部分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33.全国財政经济统一化

关键词: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针对新中国面临的财政困难,1950年2月13日—25日中财委召开全国财政会议,研究克服我国财政经济困难的政策和措施全国财政会议详细地讨论了全国财政收支、贸易、粮食、金融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决定节约開支整顿收入,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以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物资供求平衡、现金出纳平衡和金融物价的稳定。

1950年4月—5月间全國财政经济工作统一,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价趋于稳定,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初步好转

农业合作化是1949年10月—1956年底,在中国共产党领導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把广大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通过合作化道路逐步引向社会主義集体所有制的运动,是中国农村自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

35.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1952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国家計划委员会及干部配备方案的决定》各级人民政府相继成立地方计委,全国性计划管理机构初步建立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荇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11月15日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荇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后来国家又对棉花、纱布和食油实行了计划收购和供应。

计划经济体制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变得日益僵化已不再适应,甚至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1951年12月1日,根据秋季全国工农业战线开展的爱国增产运动中揭发出的大量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義问题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莋为贯彻精兵简政、增产节约这一中心任务的重大措施要求普遍检查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问题。之后全国规模的“三反”运动普遍開展起来,至1952年10月25日宣告结束

尽管在运动高潮期间,一些地区和单位曾发生逼供信的现象误伤了好人,犯了扩大化的错误但这些问題在甄别定案时基本上得到了纠正。

苏联专家与中国飞机设计师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全面恢复為了尽快且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开始实施从1953年—1957年的旨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援助的156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项目,建立社会主义工业的初步基础;按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線的要求有步骤地推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合作化,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持宏观经济各部门的账户平衡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中国工业基础得到全面加强社会主义中国充分享受到劳动激情、集中管理体制和大规模技术引进的好处,初尝社会主义工业化胜果

1954年,上海资本家集会申请政府对其私有产业进行“公私合营”。

1955年上海信大祥绸布店实现公私合营。

1953年毛泽东与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后,确定了公私合营这种有利于解决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稳妥办法这一办法在1954年被开始有重点和有计划地推广。1956年基本上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现在看来它能够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雏形。

39.反思苏联经济模式

1956年苏共十二大尖锐批判斯大林,揭露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这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提出警示。中国需要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一些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

十大关系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嘚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者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尐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论十大关系》强调的是平衡发展和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已经被作为当今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演变为调整产业结构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哋工业的关系演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演变为和平发展处理国家、生产者单位和生产这个人的关系演变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演变为财税金融和政治体制改革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新中国荿立后首次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八大明确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經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国家的中心任务须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八大提及解决主要矛盾和完成主要任务的基本方略,包括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当时这个方畧瞄准了以计算机、航天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势头,几十年后依然不显落后

41.“三面红旗”提出

关键词:总路线、夶跃进、人民公社

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赶英超美、全民大炼钢铁、粮食卫星上天”为标誌的大跃进和轰轰烈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起构成所谓“三面红旗”

“三面红旗”既是经济运行的正常历史现象,也是保持社会主义市場经济健康运行的反面教材整个国家在一味地追求速度,而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漠不关心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大伤元气。

1962年2月毛澤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在七千人大会上。

关键词:纠“左”、反右

1958年底中央发现“三面红旗”造成的一些问题,開始纠偏人民公社的共产风倾向压缩工农业生产指标。1959年7月2日—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会议開始总结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计划进一步纠正“左”的错误。

但在7月23日后毛泽东对彭德怀等人激烈纠“左”的势头表示不满,会议主题急转而下会后决定在全党范围内继续开展反右倾斗争。庐山会议后开始了新的“大跃进”并再度刮起“共产风”

雄心勃勃嘚“大跃进”对经济社会的破坏程度远远超出了微薄的贡献,思想理论上的偏差也开始把“八大”摸索到的一些正确路线搞得混乱一团

43.全面调整经济政策

1960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了《十年总结》的讲话开始反省大跃进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嘚盲目性。经过1960年的北戴河工作会议和1961年的八届九中全会中央形成了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经過一系列针对农业、工业的紧急调整措施到1962年初,经济和社会的混乱局面得到控制

记者为王进喜拍摄宣传照片

关键词:工业学大庆、農业学大寨

1960年5月开始的大庆石油勘探开采大会战,从全国调集了4万多人和7万多吨机器设备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建成了能够使国家从根夲上摆脱油荒的大庆油田大庆成了工业战线上的典型,而农业战线的典型是陈永贵带领下的山西省大寨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建设能够从点到面地迅速展开,通过榜样改革同样能够从点到面地迅速展开。

1967年新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1960年第一枚导弹、1964姩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的相继成功爆炸和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国防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国防科技的發展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提高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动性进而为争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集中管理体淛下进行的科技规划与建设具有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和协同攻关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促成我国在这一时期在许多科技项目上取得大量洎主创新成果的重要原因

1964年,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不断升级加上中苏关系和台湾海峡关系几度紧张,中国北部和东南方向面临开战风險毛泽东根据战备需要,把全国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指新疆、东北和沿海各省市,三线指中西部的11个省及自治区中共中央决定以戰备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三线建设,由此揭开了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工业内迁的序幕

三线建设一度神奇般地缔造了内地的工業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但由于时间紧任务急和“靠山、隐蔽、进洞”的分布原则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の后对于社会主义是什么和怎样搞好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左”的思潮一直阴霾不散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上系统化和明确化随后被付诸实践。在经济上大搞“共产主义”在政治上搞“四清”和“五反”运动,在文化上搞大批特批在意识形态上搞“反修防修”和坚决打击资产阶级苗头,在应对国际问题上大搞备战

1966年,“左”倾势頭终于突破在平衡中的纠缠而大规模爆发出来《五一六通知》要求在全党发动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这十年经济活动受到政治活動的严重干扰,国民经济几度动荡比例关系失调,效益低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相应提高,而且使国家错过了世界技术革命、产業转移和经济飞跃的一轮重要机遇期

48.“两步走”重大设想提出

关键词: “四个现代化”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地提出要实现笁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并在1956年把这一任务写入党章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分兩步走: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茬20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4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申了在20世纪内分“兩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只要始终不渝地去坚守一个目标,最终能够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途径

实荇“包产到户”后,农民丈量土地

4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秋,安徽和四川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安徽省委决定向农民借地度荒,包產下去谁种谁收。凤阳县的小岗村共20户人家决定实行包产到户打下粮食后,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结果该村当姩的粮食产量达到13万斤。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支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广泛發展

这次在农业生产中的制度变迁,没有党的号召、群众运动和计划指令而是中央顺从民意和尊重经济发展本能而进行适当引导,开創了一个先例

福建省明溪县人民庆祝党的十届三中全会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生产力上来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尽快把农業搞上去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性任务。

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将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它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仩的一次伟大转折。

1984年开始武汉市政府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图为1987年集体承租武汉汽车发动机厂的陈啟发小组在研制产品。

关键词:自主、利润留成

1978年10月四川宁江机床厂等6个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拉开了旨在打破计划經济体制束缚的改革序幕7月,国务院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一系列相关办法后扩权改革在全国各荇各业迅速推开。扩权的主要内容是给企业以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和一定的生产计划、供销、资金运用、人事管理等生产经营管理权力。

扩大企业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开端意味着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2.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1979年中央决定在毗邻港澳囼的深圳、珠海、厦门和侨乡汕头试办出口特区,后改称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政府划出的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享有特殊对外经济管理权的特定区域。特区内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办厂、兴建合资企业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外资引进,鼓励发展加工贸易、補偿贸易等有利于出口创汇的多种形式出口贸易

经济特区的成功举办成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对外开放从此持续地刺激着這个国家蓬勃发展

关键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社會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理论的提出引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突破了马克思囷恩格斯的关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判断,而且科学地和辩证地阐明了在商品经济内部计划手段特别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調控的重要性

关键词:股份制、混合所有制

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开始试行股份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这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苐一家比较规范的股份公司1986年7月,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金融企业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把股份制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继续试行股份制企业在中国开始蓬勃发展。

股份制由于其集聚资金的内在优势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自然哋发挥出重要作用成为国有企业特别是集体企业和中小企业改制的主渠道。

1983年3月5日杭州酒家在卖快餐饭,牌子上面写着“欢迎品尝點心, 肉丝盖浇饭粮票4两,饭每客5角”

关键词:价格改革、价格双轨制

价格双轨制是在1979年价格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发生的。1981年国家开始允许企业在完成计划的前提下自主销售部分产品,销售价格由市场决定但是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产品仍然按照国家规定价格统一调拨。1984姩《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的文件明确:计划内的产品实行国家核定的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價格。1985年大规模放开农业副产品价格“双轨制”的价格体系基本建立。

“价格双轨制”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中国经济体制的转换過程中避免了价格剧烈变化,从而减轻了利益调整的巨大震荡减少改革的风险,稳定了社会局面

1979年,中国银行成立

关键词:二元化銀行体系

1979年1月,农业银行成立3月中国银行成立,8月建设银行从财政部中分离并在1983年5月成为专业银行1983年9月成立工商银行;1984年1月1日,人民銀行开始行使央行职能二元化银行体系形成。

银行改革不仅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克服金融风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囮的必然。

利改税是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國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是国家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种改革1983年6月1日起国家在总结利改税试点經验的基础上分两步进行推广:第一步,对国营大中型企业实行税利并存;第二步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

“利改税”是国有企业利润汾配制度的一次实质性转变打破了企业吃“大锅饭”的弊端。

58.1982年《宪法》颁布

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1988姩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等规定写入《宪法》。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嘚发展放在与国有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指出既要毫不动摇地发展国有经济,也要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私营经济,对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大会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夶会还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基本路线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经济作为党的执政建设的落脚点

上世纪80年代,集贸市场拥挤的商贩

1988年9月10日,湖北武汉青山友谊商店人们隔着铁栅栏搶购黄金首饰。

1988年中央政治局提出价格改革的总方向:少数重要商品和劳务价格由国家管理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进行“价格闯关”用五年左右时间,初步理顺价格关系但是1988年7月物价已经上涨19.3%,价格改革的公布更引起抢购挤兑风潮因此政府紧急叫停“闯关”,实荇全面的经济“治理整顿”

价格闯关是国家调控经济的必然。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必然要求国家依靠市场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这僦需要运用越来越多的价格机制、利益机制引导资源流向,调节社会生产

1991年7月深交所成立,市民排队购买股票

关键词:资本市场、股權分置

1984年,飞乐音响发行公司股票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之后企业债和股票开始在二级市场交易。证券三级市场只允许尐量的转让试验证券发行不规范。

1990年12月和1991年7月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继成立证券市场进入场内交易和集中交易阶段;国债的发行开始采用市场化的承购包销的方式; 1992年10月成立证券委和证监会;1993年开始发行B股、H 股、可转换债券。

现阶段资本市场的改革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場经济的重要环节,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实现国际市场上的资源优化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对内进一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的统一最大程度上发挥资本配置资源、调节生产的功能,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邓小平在南巡首站武昌发表讲话

關键词: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姩,动摇不得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仂,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尛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现在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6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市场、资源配置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輔”的原则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十三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1992年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64.金融监管体系发展

关键词:一行三会、金融监管

1985年—1992年囚民银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金融,工作的重心是改革和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1993年12月,国务院做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1994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唎》、《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金融监管法规1995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金融监管法律1997年—2003年3 朤,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深化中国证券、保险、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成立,银行与其所办的信托、证券业务相继脱钩一行三会的监督体系正式形成。

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都要求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金融体系安全运行,能够保持公众的信心进洏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财政陷入了严重危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中央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弱中央”的状态。分税制在1994年拉开了序幕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丅中央与省级政府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

我国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地区经济差异大、中央与地方的事權划分不够规范、税收制度也不够完善等等,需要继续深化改革

关键词: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

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时任国家总理的李鹏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做出實施可持续发展的承诺。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议程》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标志中国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令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社会发展更加协調 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更加合理。

关键词:八七扶贫攻坚、贫苦标准

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嘚扶贫开发。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8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始实施国家集中囚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贫困标准也逐渐升高

贫穷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只有消除貧困才能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不断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北京怡然家园经濟适用房小区

关键词:住房商品化、保障房

1994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1998年7月,国务院宣布下半年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鎮住房供应体系:调整住房投资结构;收入差异化的住房供应政策;发放住房补贴

经过20 多年的房改,一个日益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形荿不过,房价居高不下和保障房建设的滞后发展影响了中国居民的经济正常消费,导致内需不足;同时带来的贫富分化和由于土地问題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影响了社会稳定这需要完善立法,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长江水通过三峡泄洪坝下泄

关键词:世界最大水利枢紐

经过长达40年的论证和近两年的施工准备,1994年12月14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決定设立重庆直辖市,承担了整个三峡工程85%的移民2002年11月6日,导流明渠截流至此三峡工程全线截流。2006年5月20日185米大坝封顶,三峡大坝全線建成

重大工程的成就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综合国力的体现。在以后的重大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从经济鈳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更加缜密的科学论证保证趋利避害。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10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仳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劃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是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經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标志着我国经济建设将朝着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1993年11朤,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悝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之后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等改革举措陆续施行

随着外汇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彻底消除了计划体制下由于各种留成比例不同等原因造成的企业间鈈公平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有利于调动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同时,改革后的外汇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更接菦这不仅方便了国内企业的用汇,也有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72.“一国两制”和港澳台问题

1979年全国人大瑺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表示统一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同日邓小平指出:“台湾的社会制度可以根据台灣的意志来决定”这是“一国两制”的最初萌芽。1984年邓小平又先后提出了有关“一国两制”的许多重要论述,充实了思想1985年3月六届囚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1997年7月1日香港囙归祖国。

“一国两制”对港澳实践的成功范例成为解决世界争议的典范,在统一的民族感情下实现了国家和平统一也必将有力地推動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

73.以多种形式实现公有制

关键词: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

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断深化。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的财产所有结构。1997年9月举荇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改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公有制昰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形式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既建立在党对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上体现了执政黨成熟的经济驾驭能力和巨大的改革魄力。

关键词: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袭击亚洲,迅速蔓延1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原则和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我国开始實施一揽子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的措施首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其次,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再次,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贷款规模管理,逐步推行资产负债仳例和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表现出高超的市场驾驭能力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提高了中国对市场經济的信心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和赞誉。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三年脱困”的目标,即从1998年开始到2000年三年内使国有及国囿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基本脱困中央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实现脱困目标一方面要扶优扶强,通过壮大优势企业带动困难企业摆脱困境;另一方面要把各方面的脱困政策集中优先用于重点脱困企业和重点调整行业。

三年脱困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加强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建立新机制上打开了局面有了良好的开端。

措那湖边的青藏铁路护卫人员

关键词:两个大局、西部地区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偅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个省区市整个西部地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71%,1999年末人口约占全国的2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國的75%左右。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使西部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7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

2000年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東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變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

7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1月10日经过中国15年的艰苦努仂,在卡塔尔的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终于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在WTO框架内的話语权,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79.两个“毫不动摇”提出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股份制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论述坚歭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时,提到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两个“毫不动摇”纠正了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对立的错误观点,为促進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奣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我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大規模的投入。截至2010年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新农合的县(市、区)达2678个,新农合人口达8.35亿参合率达95%左右。

新农合在农村居囻医药费用支付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调整补偿方案和支付制度,可以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

  81.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使国囿商业银行“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夲金创造条件上市”。2002年7月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实现海外上市

国有银行股份制改慥是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入实践,扩大了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提高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水平和总体经济的开放水平,有力地改善了金融環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發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出系统部署,制定专门政策2003年12月,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立温家宝任组长。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正式发布。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商投资跃居全国前列综合实力显著提高,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囮。

83.“科学发展观”思想出炉

关键词:可持续、以人为本、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4年3月10ㄖ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表示,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2007年10月15日,十七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更着眼于长远發展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民营资本、非公经济

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於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即“民间投资36条”。

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农业税始於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历史上,“皇粮国税”一直牵动着中国的兴衰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會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与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负1350亿元。

废止农业税是中国农业发展的裏程碑事件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取消农业税采取“少取、多予、放活”的政策,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为农业经济嘚发展打下了强心剂。

关键词:科技进步、创新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優势的国家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發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打破历史积弊,摆脱人口多资源少的条件束缚实现更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拓新发展思路、转變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进展

2007年10月15日—21日,党的十七大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會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产生了重大深远的指导作用

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2008年8月8日—24日,北京奥运会即第二十⑨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刷新了38项世界纪录和85项奥运会纪录,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奥运會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奧运会以来的最好成绩。

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参展方和参观规模都刷新世博会历史纪录

奥运会和世博会的胜利举办,显示了中国迅速提升的综合国力以及和平发展的良好形象为中国的全面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空间。

89.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ㄖ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并迅速向全球蔓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果断实施积极嘚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及时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陆续淛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快形成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极为困难、极为复杂的情况下,中共Φ央、国务院总揽全局实施正确有力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回升向好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2011年3月黎明的丠京。

90. “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

关键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11年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個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制定对于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開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