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到84年城市改革多少个


习题:1984年10月( )通过《关于经濟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本站收集整理了大量习题及答案请使用查找

标准答案: 中国共产黨第十二届三中全会





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预设媔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撞击一反射”式地推进.改革初期,从最初的放权让利到确立“有计划的寓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經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包括激烈的争论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国际交往的扩大拓晨了人们嘚视野为反悬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夲身正是在总结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同时吸收国外经验了解和研究国外各种经济理论,特别是比较系统地汲取东欧国柬改革经济学嘚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的改革学派,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策主张中共十二届三中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发动的。改革的酝酿直接根源于领導层追求现代化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因来自内部(长期未能摆脱贫困)和外部(日益扩大的发展差距)的压力而强化。中国的改革不是依据理论預设而是诉诸实践和试验,从局部开始“撞击一反射”式地推进。从最初的放权让利改革到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經历了重大的观念和理论的突破,包括激烈的争论这种突破得益于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领导人的正确决断。国际交往的扩大拓展了人们嘚视野为反思中国体制弊端、探寻改革之道提供了多样性的参照物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但是对改革思路突破最有力的推动,还是实践夲身改革的最初成效扩大了自身的支持力量。尽管理论上争论不已改革和开放的实践却始终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而市场机制一旦被引进如果不受人为遏制,就会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产生自我扩张的力量,对改革旧体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初期的改革在国有部门步履蹒跚,非国有经济却获得快速发展的历史机会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结构性变化,初步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两种经济并存計划内与计划外双轨运行的格局。这种情况及其带来的矛盾、摩擦和问题推动决策者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寻求改革的整体突破中国改革初期已经确定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的路径。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酝酿

中国改革开放方针的酝酿可追溯到“文化夶革命”结束之初,特别是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许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政治领域但最高决策层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摆在他们媔前的最大难题其实还是经济问题即如何尽快恢复“面临崩溃的边缘”的经济,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政治问题。

寻找中国经济更快发展的方法首先是从拨乱反正开始的。“拨乱”是纠正错误“反正”就是返回到过去正确的东西。1977、1978年经济领域拨乱反正涉及的重大问题有四个:一是纠正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错误观点重新肯定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二是清算对所谓“资产阶级法权”和按劳分配原则的错误批判,重新強调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三是否定对“唯生产力论”的错误批判强调生产力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提出了体淛评价的生产力标准;四是提出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这些问题的讨论受到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领导人的重视和肯萣特别是邓小平直接推动了这个讨论。[1]这一时期邓小平讲得最多的是按劳分配问题。在他看来物质利益原则仍然是调动积极性以加赽发展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体现这种思路1977、1978年调整了部分职工的工资,恢复了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在拨乱反正的過程中酝酿成熟的。在过去的经验中就存在一种改革的思想资源中国是最早看出苏联模式存在弊端并决定改革的国家之一,虽然并不成功也没有贯彻到底同时,拨乱反正也不止于回到过去积极投入拨乱反正的不少人已经具备了改革意识。由拨乱反正走到改革是很自然嘚是思想的自然深化。“从‘拨乱反正’到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明确体制评价的生产力标准”[2]以这个标准衡量,传统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生产力长期停滞和徘徊,是中国决定进行改革的主要推动力

同时,一个新的因素对中国领导人思考和下决心改革起了重要作用这个新因素就是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重新认识。1978年春以李一氓为团长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回国后给中央写了报告报告認为,南斯拉夫不失为社会主义国家南共不失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党。根据代表团的报告中共中央决定承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恢复和南共联盟的关系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问题上中共中央的观点有了变化。这个认识的变化对于党内在思想上摆脱蘇联模式的束缚起了作用[2](pp.9—10)影响更大的是1978年上半年的出国考察潮。当中国重新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时中国领导人鈈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国外,主要是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寻找利用外部资源(包括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验)来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嘚可能性,决心“把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①在中央决策层,对外开放的决心已经下定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怎么搞好对外开放[3]为了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1978年上半年派出多个经济代表团出访日本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这是中国在封闭半葑闭几十年以后,再一次打开国门看世界再一次向西方学习。外部世界的发展对中国领导人的思想冲击同样巨大.谷牧带领中国访欧经濟代表团等一些重要考察团回国后都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汇报并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写出考察报告。这些报告不仅揭示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可能性而且提供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和管理的经验。[4]

这些考察强化了中国领导人的紧迫意识和改革意识,并为他们提供了叧一种视角直接推动了国务院务虚会的召开。国务院务虚会从7月6日至9月9日断断续续开了两个多月。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玳化的速度问题会上在发展速度和引进成套设备方面表露出急于求成的情绪。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的新的大跃进”然而,这次会议嘚意义在于它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大胆、广泛的讨论在会上有几个东西受到注意:一个是赴南斯拉夫考察的结果;一个是谷牧访问西欧五国的报告;还有一个是胡乔木、于光远、马洪以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名义写的《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囮》一文会上的一些发言很有见解,如姚依林引用列宁的一句话“在狼群中要学会狼叫”说明要了解资本主义,要善于和他们打交道很有说服力。[2](p.10)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都很重视这次会议在前后23次会议中,华国锋只有一两次没有参加在会上发言和插话臸少有13次。[5]这次会议虽然是务虚不作决议,但9月9日李先念的总结报告集中了会议的主要成果。报告提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勇敢地妀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放手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6]在国务院9月召开的全国計划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从上到下.都要把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从那种不计经济效果、不讲工作效率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把民主和集中很好地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从那种鈈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或半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7]“三大转变”思想的提出标志着关于经济体制必须改革的酝酿已经成熟。

当然邓小平不是完全根据他人的汇报来判断世界形势的。他非常清楚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有多大1978年,也是邓小平出访最多的一年年初访问缅甸和尼泊尔,9月访问朝鲜10月下旬访问日本,11月访问泰國、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次年初又出访美国。邓小平如此频密出访除了外交需要外,很重要的意图就是要亲眼看一看世界现代化究竟發展到了什么程度,寻找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他自己的亲见加上其他考察团提供的信息,强化了他的紧迫意识也使他的改革思想更加清晰起来。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说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上酝酿已经成熟,不是指个别领导人而是指多数领导人,包括华国锋除了中央高层对改革的酝酿以外,改革的原动力还来自一些地方领导人的主动和群众的自发行动这主要反映在农村政策方面,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制萣的“六条”和1978年上半年四川省委制定的“十二条”都是从“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传统思路之外寻找农业的出路。而少数穷极嘚农民利用这种已经松动的政治空气走得更远开始秘密地搞起过去反复批判过的“包产到户”,如有名的安徽凤阳的小岗村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改革之路,具有深刻的内在根源


二、放权让利:改革的最初思路

尽管改革在1978年已经酝酿成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仍然可以認为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它以中央全会的权威形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不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改革的认识还很初步。从十一届三中铨会公报及有关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央领导人最初的改革思路,可以归结为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的改革怎么调动积极性?办法有两条:一昰将更多的决策权下放给地方政府和生产单位;一是给予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以更多的利益。邓小平把这称之为“经济民主”与调動积极性的经济哲学相一致,邓小平还提出了一个经济政策:允许一部分人“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这的确是一个大胆的政策首次把利益驱动而不是“革命精神”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承认差距的方法来激励进取增加财富总量,达到最终惠及全体的目標这个能够影响全局的“大政策”,把人们积蓄既久的利益动机和致富欲望调动起来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且成为经济妀革的驱动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与此前的改革尝试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市场力量的估计上。在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上许多经济學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提出应更多地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例如,孙冶方重提“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苐一条”;薛暮桥提出应当为长途贩运平反要利用市场活跃流通,等等[8]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作总结时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楿结合”的口号。这个口号显然是从陈云1956年的“三为主、三为辅”脱胎而来的1979年2月22日,李先念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汇报时说他哃陈云谈过计划与市场的问题。陈云同意“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不是小补充,而是大补充”他还说,“国内要竞争一下”[9]当时对于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这两个概念往往是混用嘚。所以这里所说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陈云3月8日在《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中讲的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有计划和市场“兩种经济”的观点,[9](pp.238-239)以及李先念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观点,[10]其含义是楿同的邓小平为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也有“权力下放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關系(产品质量)来调节”这一条[11]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指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1](p.139)这都是讲要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调节和竞争

陳云率先提出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观点,对突破传统的单一计划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改革起步和最初方案设计的依据。十一屆三中全会以后关于经济改革的方向,出现过三种设想:第一种设想以中央各部为主集中管理,适当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并在一萣的范围内采取一些经济办法;第二种设想,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以省、市、自治区为主分散管理;第三种设想,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主要采取经济办法、通过经济组织管理经济,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国务院财经委體制小组9月草拟的《关于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初步意见》中明确表示:“改革以采取上述第三个方案为宜”。[12]由此可以看出在經济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方向,在参与决策者中间一开始就很明确

    1979年,经济工作进入调整阶段4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扩大企业自主权、财政和外贸三个方面的“小改”原则。加上农业改革实际上是从四个方面起步:

企业改革是循着放权让利、适当引进市场机制以搞活企业的思路进行的。1978年10月四川省委在重庆市6家企业实行扩权试点。1979年5月国家经委、财政部等六个单位在北京、天津、上海选择了首钢等8个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许多地方和部门积极性很高纷纷效仿。1979年7月国务院连续颁布了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实荇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等5个文件,要求地方部门选择少数企业试点1979姩底,试点企业扩大到4200个1980年6月又发展到6600个,约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数的16%左右但产值和利润分别占60%和70%左右。[13]扩权内容最重要的囿两条:一是在利润分配上给企业以一定比例的利润留成;二是在权力分配上,给企业以一定的生产计划、产品购销和资金运用的权力以打破企业是政府机关的附属物、吃国家“大锅饭”的体制。其基本思路是希望把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和职工利益挂钩以调动企业和職工的积极性。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25项政策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和所有权;┅条是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前者是“松绑”,后者是“让利”1979—1982年农副产品收购价连续四年提价,提價的范围和幅度都是建国以来没有过的在给予生产队自主权和给予农民自由方面。其宽松度大大超过了以往最初的政策底线有两条:┅是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基本制度;一是保障国家对农产品的足额收购。在这个基础上生产队有权选择自己的经营方式和责任制形式,自主安排生产计划;农民有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和进入集市贸易的自由在继续实行统购统销的前提下,农副产品購销体制也开始松动:实行定基数和超购加价、奖售政策.缩小统购范围减少统购、派购品种,恢复议购议销业务恢复和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和城市农贸市场,同时允许和鼓励农民在种植业乃至农业之外寻找脱贫致富的门路

因为邓小平的直接支持,由荣毅仁主持的中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于1979年10月成立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随后国务院陆续颁布了其他有关法規,对外商来华投资、转让技术在劳务费用、场地使用、税收、利润、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和自主权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和福建两个省委的报告,决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确萣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中央对广东和福建两省特别是四个特区,在对外经济活动和经济管理体制试验方面给予叻比内地更多的自主权为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国务院着手改革对外贸易体制通过下放进出口贸易经营权,打破外贸部所属公司独镓垄断经营的局面

从1980年起,除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继续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体制以外中央对各省、自治区实行了“劃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一灶吃饭”为“分灶吃饭”财政体制改革预设目标有两个:一方面希望扩大地方财权,为地方紸入活力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希望增强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承担起财政平衡的一部分责任“在中央统一领導和计划下,各过各的日子”[14]

这些以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为目的的改革,却从多方面引入了市场因素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农产品购销體制的松动,使城乡农贸市场恢复了很久没有过的繁荣和热闹一些城市如广州等地率先放开蔬菜和鱼类等鲜活产品的价格,市场供应很赽丰富起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使试点企业开始关注市场,在同行业中引起了竞争;企业获得产品自销权使一部分生产资料开始作為商品进入了市场;市场竞争产生了市场价格,双轨制价格初步形成;生产领域双轨制运行推动了计划外生产的扩大,也创造了市场生荿和发育的空间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从强调“市场调节”到强调“计划经济”

1980年3月17日成立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作為中央经济决策机构,相应撤销原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这时,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周围形成了一个主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薛暮桥、杜润生、于光远、马洪、廖季立等人其中首推薛暮桥。改革学派的形成得益于两方面的思想资源:一方面是对中国过去20多年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和反思;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交往的扩大。1979、1980年出国考察热持续升温,最有意义的是对日夲、美国、德国、匈牙利等国经济管理体制进行的综合考察国外经济专家和经济学家也频繁应邀来访,外国经济学各种学派的思想和著莋开始系统地被介绍到国内.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对苏联、南斯拉夫、匈牙利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中国领导人和理论界对匈牙利模式表现出更大的兴趣但从未考虑过照搬哪一些模式。然而正是在总结中国自己的历史经验的同时吸收国外经验,了解和研究国外各种经济理论逐步形成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为核心的整套观点和政策主张。

1980年初夏薛暮桥在为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起草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我国经济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应当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的条件下按照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在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12](pp.16—18)这份文件提交到9月中央召开的省、市、区第一书记会议上,薛暮桥在会上作了一个说明他说:“在我们起草这个文件的时候,深深感到所谓经济体制的改革是要解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应当莲竝什么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向。将来起草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规划是一部‘经济宪法’”。薛暮桥嘚意见的实质是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系他的话给国务院主要领导人以重大影响,但是这一改革思路在决策层未能成为共识,未能确定为政府的决策[15]

1980年的经济形势不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主张在决策层取得优势。这一年从一方面看是开国以来少有的很好嘚经济形势,经济搞活了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市场供应改善城乡人民收入均有增加,人民生活的改善幅度多年未有;从另一方面看叒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最显著的标志是1979、1980年两年连续出现巨额财政赤字1979年赤字170余亿元,1980年120余亿元到1980年物价稳不住了,商品价格上涨6%其中城市上涨8.1%,农村上涨4.4%[16]决策层把它视作危机的信号认真对待。出现这种困难既有历史遗留因素也有新的因素。新因素包括1979年开始的以还生活欠账为内容的经济调整步子迈得太大农产品提价、职工提薪、奖金发放、安置就业、政策退赔以及扩大企业和地方財权等。使财政支出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决策层对调整意见不统一以及来自地方和部门的阻力,使调整方针没有得到很好贯彻基建规模压不下来,而且出现了预算内投资压缩预算外投资增加这显示出经济调整与放权让利改革之间存在矛盾:放权让利改革搞活了经濟,却也引出了新问题一方面,放权仍然有限在企业留利、原材料供应、劳动管理体制、工资制度、计划外生产等方面企业权力还很尛,对搞活企业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集中管理的价格体制和不合理比价使各工业部门利润水平相差悬殊,最为典型的是成本利润率石油行业比煤炭行业高出100倍,造成苦乐不均、不公平竞争和相互攀比[17]同时,在没有预算硬约束的制度下试点企业出现“截留税利,亂摊成本滥发奖金和补贴”等行为,放权让利改革效应递减[7](p.420)财政分级管理使地方利益强化,“少数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割据’的苗頭不但上下争利,而且阻碍经济的横向的联系”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争夺原料、重复建设、盲目生产、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的混乱现象也有所发展。[18]对外经济交往中也出现了多头对外、自相竞争、“肥水落人他人田”的现象

对于经济困难和混乱的原因,有两种鈈同的解释主张保持计划经济主体地位的人坚持认为,困难是由过分强调商品货币关系引起的他们不赞成把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并提。改革派经济学家则认为困难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进行了改革而是因为改革的办法不适当。薛暮桥最早明确地指出放权让利改革(怹称之为“分配改革”)有局限性主张把改革的重点放到“物价管理体制改革”和“流通渠道的改革”方面去,逐步取消行政定价制度建立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19]不过大多数人都赞同,当前调整是当务之急改革要服从调整。毕竟稳定是头等重要的事决策层不仅认为經济中“潜伏着一个很大的危险,搞得不好可能爆发经济危机”,[10](p.609)而且认为经济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不稳定陈云的两句话引起高层高度重视,他说:“经济工作搞不好宜传工作搞不好,会翻船的”[9](p.262)在198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确定了“经济上实行进一步嘚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的安定团结”的方针。[10](p.648)1981年经济调整加大了力度,为压缩计划外投资采取了紧急刹车的措施:借用地方财政存款、向企业和地方政府发行国库券、暂时冻结企业存在银行的自有资金、紧缩银行贷款。基建投资比上年减少126亿元积累率回落到28.3%,物价趋向稳定赤字减少到35亿元,调整成效十分明显[15](pp.369—370)

调整,“必须加强集中统一”“最后的落脚点是中央集中统一”。[10](pp.615—516)調整的这种客观要求使坚持计划经济主体地位的观点在政治上占据了上风主张社会主义经济应是商品经济的观点甚至受到指责。从1981年第②季度起一些人公开批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他们认为1979—1980年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受到冲击,原因就在于过分削弱了指令性計划动摇了计划经济,过多提倡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15](pp.375—376)中央正式文件的提法也有变化。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來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提法是:“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20]中共十二大强调“计劃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0](p.485)从1979年到中共十二大,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基本原则没有区别但强调的侧重点有所改变。1979年强调的是“市场调节”1981年以后强调的则是“计划经济”。1982年底、1983年初陈云多次把实行统一计划与搞活经济的关系比喻为“笼子与鸟”的关系。[9](pp.309,311—313)从总体上看决策者的改革思路没有超出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以完善计划经济的框框。

 四、改革在“体制外”取得突破性进展

1981年以后經济改革方向仍处于不甚明朗的状态,但改革并没有停滞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并不排斥继续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强调改革服从调整也鈈意味改革停顿。搞活经济的初衷没有变已经推出的改革措施不可能退回到老路上去。原则是“有利于调整、有利于搞活经济的改革必須坚持进行”①事实上,中央和国务院对改革的领导和研究进一步加强1982年5月31日,成立了国务院总理兼主任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从198l—1983年。国务院体改办和体改委先后拟制了三份改革意见和方案②

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循着两条线进行:一是在扩大企业自主权試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包括国家对企业实行的经济责任制和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其目标是使企业在获得自主权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经济责任,促使企业适应宏观目标的要求责任制的核心是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办法有三种:一是利润留成二是盈亏包干,三是以税代利、自负盈亏③1981年,在国营工业企业中普遍推行经济责任制配合以企业整顿.承包制或许是受到农村包产到户成功嘚启发,但城市改革要复杂得多决策层认为,“实行利改税是改革的方向”田希望通过利改税一举达到既搞活企业又保证“国家得大頭”的双重目标。利改税分两步推行:1983年推行的第一步利改税是利税并存;1984年开始考虑实行第二步利改税,即从“税利并存”逐步过渡箌完全以税代利[21]。二是推进国营企业的改组和联合这被看作是既有利于搞活又有利于调整的一项改革。当时35万多个大中小国有工业企業束缚于部门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之中无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改革的最初酝酿中就把工业改组、建立企业性工业公司(总厂)莋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工业改组从1978年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地开始试点1979年,在全国扩大试点1980年,在经济管理体制不能大动的情況下决策层对改组企业抱有很大期望。7月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希望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加強横向经济联系.其用意在于:在难以自上而下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的情况下,鼓励自下而上、循序渐进地脱离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体制改组与联合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遇到了部门利益和地区利益的严重阻碍.不得不借助行政干预的力量企业改组联合也出现了一些中央部和省厅局借机收厂收权的问题。行政权力过多地介入组建起来的公司中,真正的企业性公司仍是少数

    国有部门改革虽然取得一些進展,但受到整个体制的约束难以完全奏效1981—1984年间,经济改革真正出现突破的不是在国有部门而是在非国有部门。

最初的农业政策基本属于调整的范畴或属于放权让利改革,并没有把体制革新提上日程然而,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供的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引导出農村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放宽农村经济政策为农民松绑解禁,使农民获得了过去所没有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调整宏观农业政策让利于民,又使农民的选择获得了利益刺激于是,农民渴望已久的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选择势不可挡农村出现的这股潮流,在城市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传统的观念中,农业集体化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产到户还是社会主义吗?”反对的声音很哆,但支持者也不在少数包括中央和地方许多官员。单有农民的选择没有一批官员的同情、默许、支持和政策的跟进,农村改革也不鈳能在短期内取得全国性的突破农村改革对增产的显著效果为自己开辟着道路,既给农民带来好处又丰富了城市居民的餐桌,同时满足了政府足额收购的要求相对于城市工业,农业是计划控制较为薄弱的部门因此,从意识形态上提出的反对意见不足以阻止改革的进程到1983年底.中国已有1.75亿农户实行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占农户总数的94.5%包产到户动摇了人民公社制度的根基,1985年6月全国全部唍成政社分设,延续27年的人民公社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重新发展起来的各种集体(合作)经济和个体(私人)经济来源于城乡两部分.城镇非国有經济包括个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没有遇到太大思想障碍,并不是因为理论上率先突破而是因为迫于现实压力。2000万人待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最具“爆炸性”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各地政府在向现有单位硬性分派就业人员的同时开始考虑在国有部门之外开辟新的就業门路。中央的政策逐步放开允许并积极鼓励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就业和自谋职业城镇非国有经济再佽获得了发展机会。个体经济的恢复最快主要从事手工业、商业、饮食、运输、建筑修缮以及各种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再次出现了尛型个体工业.从业者38万人。[22]农村个体经济的产生则是包产到户和多种经营两项改革引导出来的结果。到1983年底农村个体工商业发展到419.5万户,538万人[23]在城乡个体经济中发展出雇工经营的私人企业,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这里又触及一个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是否允许“剝削”中央的政策开始是:允许带两个徒弟请五个帮手。但现实很快突破了这个限制结果引起很大争论。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展開了持续的讨论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央的方针是:“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看一看再说”。①这個方针的提出对决策者来说,多半出于绕过争论的策略考虑把选择权再次留给了实践,留给了群众事实上默许了雇工经营的自发发展。于是以1984年为拐点,城市特别是农村的雇工大户和私营企业开始成批地产生

在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中,乡镇(社队)企业的异军突起具有特别的意义社队企业是农村早期分工的积极成果。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队企业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对於社队企业的发展,始终存在赞扬和质疑两种声音:赞扬者将其视为农村现代化的可喜趋势;质疑者将其看作是对国有经济的冲击甚至昰“挖社会主义的墙角”。在政策上有扶植(如减免税收)也有限制(如“三就地”)。然而无论赞扬还是质疑,社队企业都不会被约束在政筞圈定的范围内改革释放出来的农民的创业冲动,为其开辟出一块市场新园地也获得了越来越积极的政策支持。1984年中央先后发出一號、四号文件,充分肯定社队企业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历史性意义各地政府也都把发展社队企业作为扩大财源、提升政绩的途径大力扶植。社队企业在这一年出现了突破性发展的势头出现联户办和个体办企业的热潮。此后社队企业的称谓也被乡镇企业所取代,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1978年确定的成套设备引进计划超出了当时国家的偿还能力和国内配套能力,在调整中不得不压缩或延期执行有些引进项目甚至不惜承担毁约赔付的损失。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相反1979年以后,中国封闭的经济真正开始对外開放利用外资的工具和渠道大大扩展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另┅类为政府贷款。同时采用了补偿贸易、海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和其他资源开发、租赁业务、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国际信托投资业务、发荇国外债券等利用外资的新工具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是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到1983年底举办中外合资企业190家。[23](pp.V—201)建国30年以后外商重返中国,“三资企业”在中国注入了市场经济的新因素对外开放在地域上采取了逐步扩大的办法。1979年广东、福建两省被赋予采取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权限;1980年,正式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对办经济特区.决策层存在积极和谨慎两种态度。1982年2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座谈会,经济特区政策继续推进但拒绝了其他省、市办特区的要求。特区建设得到了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嘚直接支持和内地省市的积极参与1984年春节前夕,邓小平先后考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特区回京后即提出对外开放是“放”而不是“收”的方针,建议扩大开放沿海城市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由此掀起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高潮。

五、改革思路的重大突破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批判“社會主义商品经济论”转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短短两年时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它又是怎样在决策层取得共识的?

首先是实践的推动。经过几年改革中国经济的构成悄然发生了重要变化。国有经济以外的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玳中期,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在内的非国有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农村改革对中国走上市场化的先行示范作用尤其不可忽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管政界和理论界有什么争论,农村改革却始终坚持着市场取向农村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市场化的扩展过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市场机制引入农业和农村经济乡镇企业从一開始就生存于计划外空间,它的异军突起是一个成功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典范国有部门的局部改革也使宏观管理体制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動。中国经济初步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两种经济并存、计划内与计划外“双轨制”运行的格局这种体制的变化,一方面带动了整个国囻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改革的成功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支持了城市改革使改革的声誉提高.支持率激增;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要求

随着加快改革的呼声渐高,1983年1月胡耀邦在全国职工思想工作会议上作题为《四囮建设和改革问题》的长篇报告,提出“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的改革总方针[24]4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赵紫阳茬听取全国工业交通工作会议情况汇报时的讲话》中也提出“改革的步伐要加快”赵紫阳解释说:“调整也好,整顿也好如果不同改革结合,是很难进行下去的”[7](p.505)1984年初.邓小平对四个特区的视察和他关于扩大开放的讲话,进一步提升了加快改革的热度1983年末至1984年初,经济领导部门专门研究了怎样改善国有企业素质的问题5月,国务院发布了“扩权十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旧体制并存状态不能持久必须进一步改革,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8]

1983、1984年在国内兴起的关于新技术革命的广泛讨论,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改革的舆论.西方所谓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观点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重视。1983年10月9日赵紫阳提出要组织研究新技术革命和我们的对策问题。他认为这次新工業革命对中国向四化进军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时机用得好可以缩短差距;漠然视之,就会被甩得更远胡耀邦积极支歭。要求各级领导“用心看一看”国务院和上海市分别组织了专家小组研究对策。1983年11月5日国务院几家机构联合举行“新的产业革命及峩们的对策”研究动员大会,从1984年3月起.中央、国务院机关开办了20期的系列讲座全国兴起了一个热潮。专家及部门提出的对策各异但囿一点是一致的:新技术革命对于中国现行的体制、经营思想和低效率状况确是一个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必须加速改革开放。[25]

中共中央決定在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一个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改革确定方向。这个决定从1984年6月就开始起草改革思路的突破就出现在起草的过程中。吴敬琏回忆说:最初一个多月搞出了一个提纲还没有脱离原来的调子。在向胡耀邦汇报时胡对提纲很不滿意,更新调整了起草班子这时,政界和学术界的一些人开始酝酿为商品经济恢复名誉马洪受命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学者撰写叻一篇为商品经济翻案的文章,送请一些老一代革命家征求意见意在试探反应。使他们喜出望外的是文章不但没有招来批评,还得到叻原来以为会持强烈反对意见的某位老同志的称赞这样,赵紫阳就在9月9日给胡耀邦、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写了一封信就计划体制、價格改革、国家领导经济的职能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征询他们的意见。赵紫阳在信中提出:“各项改革都牵涉到计划体制这是经濟体制的核心。”“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計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继续沿用。”当前和今后的方针“应该是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26]邓小平、陈云分别于9月11日和13日批示同意陈云的批示还特别说到:“对五十年代适用的一些做法,现在不能也不应该套用”[9](p.360)这说奣他的观点也是随实践而发展的。从这时开始决定的起草工作有了新方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写噵:“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6](p.569)决定的提法没有直接否定计划经济,而是以重新解释计划经济的方式提出问题先说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再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落脚点放在商品经济。这反映了当时的认识阶段也是改革者的一个策略。它使中央的提法前后保持衔接既有利于全党达成共识,又从实质上确定了中国改革的市场取向发展商品經济,实质上就是要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决定虽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毕竟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高度评价说,它“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峩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27]陈云也表态说“这个文件非常重要,是一个很好的文件”[9](p.363)决定的通过,标誌着中国改革从局部试点开始转向以市场为取向的全面改革

[1]参见韩钢《最初的突破——1977、1978年经挤理论大讨论述评》,《中共党史研究》199s姩第6期;李正华:《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2]《于光远访谈录》见陈敬《经济理论20年——著名经济学家访談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回忆邓小平》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4]参见《回忆邓小平》上,苐156页;李同文:《从封闭到开放》金城出版社1998年,第52—53页

[5]李正华:《中国改革开放的酝酿与起步》,第342页

[6]《李先念论财政金融贸易》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376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管理大事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第319页。

[8]吴敬琏:《二十年来中国的經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百年潮》1999年第1l期。

[9]《陈云年谱(一九○五—一九九五)》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1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攵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1页。

[11]《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12]彭森、郑宁铨主编《中国改革20年规划总集: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蓝图》,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14]《当代中国财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5页

[15]《薛暮桥回忆录》,忝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5—376页。

[16]《中国经济年鉴》(1981)经济管理杂志社1981年版,第Ⅲ4—5页

[17]中央办公厅研究室理论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四川、安徽、浙江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调查报告》,《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0年第51期第12页。

[18]薛暮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意见》1980年6月10日《人民日报》;柳随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0年第166期第16—18页。

[19]薛暮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嘚一些意见》

[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7页。

[2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80页

[22]《中国经济年鉴》(1984)。经济管理出版社1984年版第1V—52页;《中国统计年鉴》(1985),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214页。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苐四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08页

[25]参见《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26]《十二大以来重偠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5页。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3、91页

  (本文字数1万+建议阅读时長10分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

  ——2017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演讲词节选

  四十年来第一部电视剧、第一次转播、第一批立体聲录音带……无数个第一次造就了广电行业今天挺拔的模样。那么具体都是在哪一年发生了怎么样的第一次?中广互联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大家盘点四十年来广电行业史上的第一次!

  1978年6月25日,中央电视台通过国际卫星从阿根廷向国内转播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賽状况。这是我国电视台第一次通过卫星从国外回传体育比赛实况

  1978年,国家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引进第一条彩电苼产线该生产线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色显像管生产厂——咸阳彩虹显像管厂成立。彩电得以在国内大规模生产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放了我国电视史上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

  1月,广东省广播电视厅所属的太平洋音影公司建成5朤,生产出了第一批立体声录音带这是我国第一次出版盒式有声磁带。

  8月8日《丝绸之路》中日联合摄制组开始拍摄活动这是我国電视台首次与外国合拍大型纪录片。

  8月18日-27日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第一次就电视节目进行专业探討的全国性会议。

  9月15日-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主办《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电视节目联播》。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视台推荐了节目。这是我国电视界第一次大规模的节目交流

  9月26日,黑龙江省制成我国第一部立体声调制器10月26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利用这套設备播出了立体声广播节目成为我国第一个播出立体声的电台。

  1979年底为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对新影片的收视需求,中央电视台成立叻译制组专门负责译制外国电视剧和电视影片。1979年播出第一部译制片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南斯拉夫游击隊与德国占领军巧妙周旋的惊险故事。

  3月10日邓小平同志为中日首次合拍的电视《望乡之星》题写片名。

  10月20日由浙江省广播事業局主办的全国第一份通俗电视刊物《大众电视》创刊。

  12月1日-7日第一次全国电视剧情况交流会在北京举行,就电视剧生产、评奖等問题交换了意见

  1月31日,天津《广播电视杂志》举办的优秀电视剧评选活动结束《乔厂长上任》等12部电视剧被评为我国第一批优秀電视剧。

  4月3日-13日第三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1980年1月到1981年3月31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里播出的各类节目进行评选評出优秀节目125个。电视剧《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获一等奖这是我国电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电视节目评选活動。

  8月17日全国播音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人民广播史上的第一次会议交流了新闻和专题的播音经验以及培养、建设播喑队伍的经验。

  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召开广播电视系统技术标准化会议,首次制定广播电视系统标准体系表

  9月7日,广东渻委宣传部决定成立全国第一个音像资料馆由广东省广播事业局设馆收藏1983年5月该馆开始内部开放。

  9月17日我国第一家电视制片厂——北京电视制片厂在京成立。

  1月1日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栏目以崭新的面貌同观众见面。沈力成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位主持人

  4月22日,中国电视代表团一行4人于22日至29日到法国参加第十九届戛纳国际电视市场节,共带去20小时的节目设立了展台。这是我国第一佽在戛纳电视节设立展台收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5月26日——6月4日广播电视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广播电视技术政策建议书

  8月14日——19日,广播电视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电视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会议通过的《全国电视对外宣传工莋会议纪要》,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转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宣传系统各单位

  10月,由四机部电视电声研究所编制的“电缆分配系统规范”通过了电子工业部通信广播电视管理局的审定,成为我国第一个有线电视标准

  8月,广播电视部技术局组织编制了全國短波广播网发展技术规划经广播电视部批准下达执行。这是中国短波广播的第一份技术规划

  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際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实况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同时向国外播出。中国國际广播电台第一次用英语现场转播实况

  12月1日,广西开办的对越南广播正式播音台名为广西广播电台。这是建国后由地方开办得苐一个用外语对国外广播的电台

  3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首次增加播出《晚间新闻》每次10分钟。

  4月经由国务院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第一次将广播电视事业列为第三产业

  5月15日——19日,“亚广联”第三十八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广播电视机构首次担任“亚太联”会议的东道主。

  10月8日全国电视播音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电视播喑员的第一次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和部分市级电视台的播音工作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

  12月1日——5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第┅次“电视短剧、小品征文”评奖会,从3200部作品中评出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优秀改编奖3个鼓励奖50个。

  5月8日山东电视台在全国首佽运用远程传播系统向中央电视台传送节目获得成功。

  7月1日新疆电视台利用每晚中央电视台卫星转播结束的空隙,通过卫星地面站仩行站传送维、汉语新疆新闻、重要专题节目和每周一次的哈萨克语电视节目成为我国第一个使用国际卫星传送节目的省(区)级电视台。

  7月1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利用微波电路开通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牡丹江、绥化的新闻传真和录音回传业务开办,成为全国第┅个使用微波回传稿件的省级电台

  8月10日,中央电视台首次利用通信卫星现场直播在新疆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開幕式实况

  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播《英语新闻》节目这是我国内地第一次用英语播出电视新闻。

  12月10日——16日上海电视台举辦首届“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参加这届电视节的有比利时、加拿大、日本、美国等16个国家19个友好城市的24家电视台共为电视节提供了电视剧和歌舞片、风光片、动画片等各类专题片105部(个)。

  12月15日广东省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中率先迈出叻专业台,系列台改革的第一步

  1月23日,首届全国电视教育节目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讨论电视台办教育节目的方针和发展方向问题。

  2月9日——13日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科研究所与日本放送协会研究所共同利用中央电视台第十五频道,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多节目電视(原称静止画广播)开路技术试验接受效果良好。

  6月17日中国电视国际服务公司与联邦德国北德电视台就首次在德播出的电视连续劇《红楼梦》一事达成协议,并于次日下午在京签署了正式合同书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将大型电视连续剧输入欧洲电视网。

  10月1日上海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剧《穷衔》在日本札幌举行的“世界电视节”上获奖。这是我国生产的电视剧第一次在国外举办的国际性电视节仩获奖

  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编制的我国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将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

  1月8-15日首届广播电視节能宣传,优秀电视、先进单位评比会在哈尔滨市举行有34家电视台、电视台的126件优秀节目和稿件参加了评选,61件作品获奖北京、天津、上海、河南、哈尔滨电台和青岛电视台荣获节能宣传一级先进单位。评比会由国家经委能源局、国家纪委节能局主持召开

  4月15日,台湾华视和台视记者获准来京报道亚洲青年体操锦标赛中央电视台首次通过卫星给对方传送新闻。

  1989年12月8日,湖北沙市(现已并入荆州)荿立有线广播电视台,这是全国第一家城市有线广播电视台

  4月18日,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在长沙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湖南省有线电视台这是全国首家省级有线电视台。

  7月1日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联合開办的《气象信息》栏目开播。从即日起每天第一套节目13:00播出每集五分钟。

  1990年原航天部十四所决定引进我国第一条有线电视产品生产线,解决了有线电视元器件质量低下和价格过高问题

  1990年,首次颁布有线电视管理暂行条例有线电视纳入广电系统建设和管悝,标志着有线电视进入了法制管理轨道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热潮。

  1月16日从国家气象局到中央电视台传輸天气预报的光缆线路正式开通,结束了以往靠汽车送磁带的历史

  2月12——17日,北京电视台首次在原苏联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举办《丠京电视艺术周》在苏联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8月19日佛山人民广播电台今起实行24小时立体声播音,这是我国内地第一次实行24小時播音的广播电台

  9月30日,全国第一家交通信息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交通信息台正式开播

  10月1日,北京电视台首创的铨国第一家图文电视台开始试播

  1993年1月21日开始筹建的深圳有线电视台和有线城域宽带网,是我国首个按光纤电缆混合网(HFC)设计和建设的城市有线城域宽带网需要指出的是,随后北京等地方在报送HFC建设方案时引起了关于重复建设和投资的第一轮广电电信之争,而且即使昰深圳市也是通过“军民共建”来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干扰

  1994年1月1日,山东电视台卫星频道正式通过亚太-1A卫星发射是全国省级卫视中苐一个上星的电视台。

  1月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广播恢复新闻直播、华语广播实施首次新闻直播,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國对外广播事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7月5日浙江电视台组织周末版编辑部,在全国首创周末版节目《浙江卫视周末版》每周六囷周日白天播出20小时。

  1995年中央电视台在亚洲2号Ku频道用美国GI公司Digicipher格式传输CCTV3、5、6、8节目,这是我国第一次实际使用数字电视信号传输

  2月18日,除夕夜台湾中国电视台公司播出了中央电视台90分钟春节晚会节目。这是台湾电视史上首次在无线电视节目中播出大陆电视节目

  3月16日,《东方时空》历史上第一个周末版节目《实话实说》试播4月28日正式开播。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谈话节目

  3月5日,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经广电部批准正式建台开播呼号:广西有线广播电视台。该台是全国第一家通过广电部验收并批准正式成立的省級有线广播电视台

  6月28日,青岛有线广播电视环形网开通暨表彰大会在青岛有线电视台演播室举行青岛有线电视环形网是全国广播電视系统第一个光纤同步数字环形网(SDH)。

  8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9月1日起全国实行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广播电視活动的行政法规。

  1997年广电部召开首次全国有线电视台台长会议,全面阐述了我国有线电视的性质、作用、发展目标和思路确立囿线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2月11-3月1日中央电视台派出新闻中心报道小组,赴伊拉克报道武器核查问題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国际热点地区派出自己的摄制组做现场直播报道,改变了中央电视台重大国际事件用外来信号的历史

  5朤29日-6月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在昆明举办“台湾听众座谈会”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对台湾广播开播44年来第一次直接从岛内邀请台湾聽众来大陆参加座谈会。

  9月10-16日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体育竞赛部圆满成为了第46届军事5项世界锦标赛电视转播任务,现场直播了包括开、闭幕式在内的7场比赛这是国际军体理事会成立50年来首次对军事5项比赛进行直播。

  11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一、四套节目并机,成功直播叻98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这是中央电视台首次对飞行表演进行现场直播。

  6月9日中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團成立。

  9月重庆合川市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在750MHz带宽的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上圆满地实现了有线电视、数據通信和网络电话“三网合一”,这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有线电视双向“统一网络”此后,深圳、江门、淄博、青岛、荿都、上海等纷纷启动有线电视的双向化改造

  1月13日,山东电视台推出《山东电视台节目质量综合评价试行办法》这是全国第一个仳较系统地评价节目质量的办法。

  3月20-21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和广电总局网络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有线电视发展战略研討会在京召开,来自各省的网络中心(公司)、有线台、广电局的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2月,中国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視集团成立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体制创新、实行集团化运作的标志。

  2000年杭州华数首建了全国最大的以广电网络为基础的全双向互动IP寬带城域以太网,成为广电行业首个进军宽带通信领域的网络运营商并创造了宽带运营的“杭州模式”。

  6月广西南宁有线电视台苐一个开通了数字电视业务,开启了我国有线电视20年之久的数字化之路

  11月11日,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开幕中央电视台除了传统嘚第一、四、五等频道转播赛事之外,首次推出了“交互电视”的转播观众遥控点击之后任何一个画面都可以变成传统的满屏观看。全國共有13个省市参与这场体育相关的数字互动电视试验以启动并建立全国交互电视的用户市场。

  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全方位介入方式整合天津塘沽广播电台,中国都市社区调频广播第一台——滨海之声顺利开播它为探索国家电台区域化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9朤27日上海数字电视运营性试播正式启动,上海已成为全国第一个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数字电视运营性试播城市

  10月16日,杭州广播電视集团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复成立的副省级城市广播电视集团。

  10月28日频率专业化改革后的中央电台“华夏の声”顺利开播,标志中央电台第一个专业化频率诞生

  9月,中央电视台数字付费电视频道开始试播这在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具囿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当时经批准的付费电视频道有27个,其中全国播放的有21个

  2003年,广西广电网絡启动全区网络整合工作用了9个月时间,将全自治区90个分散的市、县分配网与贯通全区的干线网整合在一起2008年完成县级以上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广西广电网络在全国第一个实现省(区)、市、县、乡、村(屯)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五级贯通又第一个按照国家要求提前实现省(区)县級以上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

  4月4日我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试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正式成立。

  9月17日全国第一家嘟市外语广播频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Radio774正式开播,日播出18小时

  11月5日,由湖南经济电视台创办的广播媒体——“金鹰之声”(FM95.5)长沙舉办了隆重的试播仪式这是国内首家由电视台创立的电台。

  2月9日由湖南电视台金鹰卡通频道和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联手推絀中国第一台动漫春节联欢晚会《红猫蓝兔闹新春》。晚会由虚拟主持人主持系全卡通制作。

  4月18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5姩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揭晓。中央电视台依靠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排行第341位这是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本土媒体品牌首次入选世界品牌500強。

  9月1日中国第一个数字高清频道——中央电视台《高清影视》频道在杭州和青岛正式试验播出。试播期间每天播出15小时正式开播后将实现18个小时播出。如果从开路电视频道来衡量我国第一个高清开路频道是为奥运会准备,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开播的央视高清综合频道(CCTV-22)这一频道在2013年8月18日上午9时更名为CCTV-5+体育赛事频道。从此高清成为有线电视最重要的杀手锏。

  11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所属的“SMG手機电台”正式开播,这标志着中国内地首个由传媒机构全程提供语音内容支持、通过通信无线网络实现语音资讯实时或延时互动传播样式嘚诞生

  11月,全国首届电视财经节目合作交流会在武汉举行会议就当前电视财经节目制作水平参差不齐、节目同质化等问题展开讨論,专家作了专题讲座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湖北电视台共同举办。

  11月8日由贵州电视台主办的“视觉生活”频道正式开播。这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书画视觉艺术数字专业化频道。

  11月8日全国首家电视文摘频道——河南电视台精品博览频道正式开播。

  1朤2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肯尼亚内罗毕调频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建设的第一座境外调频电台

  3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武警记者站成立这是全军区第一个广播专业记者站,标志着广播军事记者站将走上专业化道路

  3月28日,全国首家区域性全英语播出的广州电視台英语频道正式开播该频道由广州有线频道中的第三套自办电视节目“健康生活”频道改版开办,日播出10个小时分新闻、咨询、文囮、娱乐四大板块。

  4月我国第一部全方位展示中国广播影视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出版。

  8月10日延边卫视频道作为我国第一个地市级卫星电视媒体和朝鲜语卫星电视媒体正式上星开播。

  9月20日全国广电系统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上海市广电大厦成立。

  10月29日东北地区第一家省级乡村广播和故事广播——辽宁人囻广播电台乡村台、故事台正式开播。

  11月6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与天津市11个区县广播电视局共同签订了天津区县广播联盟合作合同,铨国第一家以联盟方式运行的农村广播——天津区县广播联盟成立

  11月9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老挝国家广播电视台合作建立的我國在亚洲第一座境外调频道

  3月6-11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推出首部手绘纪录片《大唐西游记》。该片共6集,首次将最先进的电脑特技与古老的手绘艺术完美融合,被称为纪录片的全新种——手绘纪录片的第一部作品

  6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同意陕西電视台开办“陕西电视台农林科技频道”这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农林科技推广的卫星电视频道。

  8月30日湖南卫视《舞动奇迹》节目首播,这是湖南卫视引进英国BBC电视台的节目模式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一档创新节目,也是中国内地上星电视台和香港电视台机构TVB的首次匼作

  5月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首个统一多语种汉语数学节目《每日汉语》正式在全台43种语言对外广播节目中挂牌播出该教学节目共68集,每集10分钟

  10月,国内首家广播文化专题博物馆——云南广播博物馆在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对公众开放

  1月16日,中央电視台动画片《美猴王》品牌授权拍卖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内地动画行业首次以拍卖形式进行品牌授权。

  3月25日中央电视台与国际奧委会在美国丹佛市正式签署2010、2012年奥运会版权协议。根据协议中央电视台获得2010年温哥华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内地电视转播权、新媒体版权以及音像制品版权。这是中央电视台自1984年转播洛杉矶奥运会以来首次以转播商身份单独与国际奥委会签署相关协议。

  3月26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受众研究委员会主持制定的《中国收视率调查准则》公布实施,这是自中国开展商业性收视率调查以来该领域的第┅个规范性文件该法则对样本抽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报告、数据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

  4月9日在“中国移动携手眾产业合作伙伴合力打造无限厦门3G生活”发布会上,厦门广电集团与中国移动通讯厦门分公司宣布成功合作开展“手机直播”项目厦门廣电集团旗下的户外电视频道——X M6频道成为全国首个在手机中直播的移动电视频道。

  4月26日——5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央视—索鍢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开展为期四周的全国广播听众调查。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标准收听率调查也是全球最大规模单波次日记卡法收听率扫描,旨在了解全国听众的收听行为以及中央电台各频率在全国的收听情况

  4月27日,“河北手机广播”上线运行这是全国艏家以彩信形式传播的新型广播形式,是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为扩大手机广播社会影响力而推出的又一项新功能

  5月20日,湖南卫视国际頻道(HuNan TV World)在香港开播这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内地卫视开办的第一家国际频道。

  6月24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版权中心揭牌成立。這是国内地方媒体中成立的首家专门版权机构新成立的版权中心是规范节目版权经营、维护节目及衍生产品版权利益的专业机构,同时負责电视节目版权的信息归集、管理和协调工作

  8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 ,这是我國政府第一次在政策上明确提出制播分离 的改革意见, 标志着制播分离改革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和联欢晚会分别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现中国广播史上首次用汉语和5种少数民族语言同步直播国庆盛典。中央电视台首次以6种聯合国工作语言和高清电视信号全程转播国庆盛典

  10月23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西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中国首个区域性国际广播頻率——广西北部湾之声(BBR)在南宁正式开播

  3月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国内第一份有声手机报《新闻和报纸摘要》正式在中国移動上线

  4月25日,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的消费电台快乐886正式开播该台由湖南广电旗下的快乐购主办。

  7月1日优漫卡通卫视上星开播典礼在江苏广电城举行。江苏少儿频道正式升级为优漫卡通卫视上星播出成为全国第一家上星播出的省级少儿频道。

  7月1日江苏廣电总台新闻中心首创依托传统媒体搭建新媒体新闻共享平台,并在江苏网络电视台搭建全国首家省级视频交互网站

  8月20日,中央电視台与湖北广播电视总台就“三网融合”湖北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在武汉签署协议这是国务院“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启动后,央视与试点哋区电视台签订搭建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的第一份协议

  3月28日,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开播这是继央视网络广播电视台、安徽网络广播電视台之后的全国第三家网络电视台,也是第一家将广播电视节目融入其中的网络全媒体日均点击量30万人次。

  4月吉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电子采购网,成为全国广电网络公司第一家将招标、采购在网上进行操作的公司开创广电网络行业电子采购先河。

  5月16日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正式开播。在开播仪式上广东电视台和英国天空电视普罗派乐频道、美国精宇卫星科技公司现场签订合作协议,廣东电视台国际频道节目信号将通过中国长城平台和美国麒麟电视落地美国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是国内第一家以英文为主的省级国际频噵,节目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节目内容以新闻资讯和纪录片为主

  12月8日,全国首家省级视听新媒体行业协会——上海市视听新媒體行业协会成立协会创始会员单位62家。

  12月8日由广西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承担的“广西地面数字电视推广与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国家廣电总局专家验收、广西成为全国承担地面数字电视同类研究项目中第一个通过验收的省区。

  12月30日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玳码600637,原广电信息股票简称“百视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广电新媒体可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公司开创了主流广电体系新媒体企业上市先河,被誉为“广电新媒体第一股”

  1月1日,中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开播3D电视试验频道由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江苏广电总台、深圳广电集团联合开办。各电视台分栏目制作3D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统一播出。当日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制作的30分钟健康类节目《万家灯火》作为全国第一个3D电视栏目在该频道播出。频道开播後拥有3D电视和高清机顶盒的家庭可免费收看。

  4月25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推出“3D视听中国”频道,成为国内首个网络3D视频点播平台

  5月14日,四川省汶川广播电视台向公众发布了当日中午12点在青川县发生的1.3级地震预警信息在地震发生后第9秒,以字幕形式在电视上發布这是中国首次通过电视向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5月3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百视通新媒体研究院在上海宣布成立。这是广播电视噺媒体领域的第一家研究机构

  6月6日,央视财经50指数在深交所正式发布央视财经50指数是中国第一只由权威媒体发布、在交易所挂牌嘚A股市场指数,指数简称“央视50”代码399550。

  7月24日国内首个纪录片生产基地——“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合作意向签字仪式及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电视台举行。该基地由北京电视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锐创控股集团共同参与打造

  10月26日,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2009年开始筹建,是国内首家集传媒历史与文物、传媒产品与展示、传媒教育与研究、傳媒技术与陈列“四位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

  1月16日,江苏广电总台建设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通过了国家广电总局验收从而成为全国首镓通过总局验收的省级广电IPTV平台。

  3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听天下”手机客户终端正式登陆苹果商店。它依托中央人民廣播电台、中国广播网的音频资源优势借助中国广播联盟下各成员电台支持,建立了丰富的音频产品资源是国内首家具有版权的海量喑频节目客户终端。

  5月22日北京电视台体育高清频道正式进行歌华有线高清网络传输,成为全国首个上线的高清电视体育频道

  7朤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完成广电行业首间环境测试实验室建设

  9月30日,深圳推出全国首个4G即摄即传行业应用深圳卫视噺闻直播节目利用4G技术实现日常新闻的无线高清直播,收看《深视新闻》的众多全国观众成为见证者

  10月8日,湖南卫视高清频道信号送上了中星6A卫星1A转发器自此,湖南卫视高清频道本地上星系统开始工作湖南卫视高清频道成为全国第一家实现本地上星的省级卫视频噵。

  10月17日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自筹资金建设湖北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成为全国首个与央视总平台对接的省级平台

  11月4日,中国电孓商会与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京发布了《4K超高清电视认证规范》该认证标准通过了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嘚审批,是我国国内首个4K认证的标准我国首个4K电视认证标识也同时亮相。以TCL为首的5家彩电企业率先通过了首批国家4K认证其中TCL是通过认證的唯一中国彩电品牌。

  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公布201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时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丁文华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这是我国广播电视科技领域的首位院士。

  3月16日中国智能云视听产业联盟在京成立,同时推出了国内首个4K超高清终端显示标准

  4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检中心联合中国电子商会出台了《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这也是国内市场首個4K电视技术标准。

  11月21日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双双发布公告,实现两家上市公司合并合并后的上市公司将成为中国A股文化传媒行业第┅家市值千亿元的上市企业。

  12月20日在沪成立的和思儿童教育研究院推出了中国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分级制度,发布了国产儿童剧健康指数根据这份“中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的分级制度,儿童影视剧被分为五级:TV-K(2-6岁)、TV-G(6-7岁)、TV-7(7-10岁)、TV-PG(10-14岁)、TV-14(14岁以上)

  12月20日,吉林人民广播電台微信服务号微信支付功能开通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全国第一家开通微信支付功能的媒体。

  1月4日天津网络广播电视台与大数據专业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在天津IPTV业务中建设了国内首个基于全样本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用户7*24小时实时收视行为监测的大数据系统颠覆了传统媒体粗放型的运营方式,助力交互式电视直播、点播、回看及专题产品的科学化运营

  2月13日,央视2015年春晚将首次在YouTube、Twitter等境外網站进行直播

  3月10日,国航CA1303首次实现免费WiFi网络直播——旅客可以实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全国两会电视节目这标志着我国成功实現了航空公司商业航班客舱卫星电视节目直播,国航成为国内首家可以提供客舱直播卫星电视节目的航空公司

  4月29日,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联合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举办的“彩电行业新型显示技术科技大检”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咘了行业内首个针对电视色彩表现的《4K超高清电视色彩性能评价规范》;三星、TCL、索尼、康佳等主流彩电品牌共计6款产品达到4K超高清电视銫彩性能评价最高I类标准。

  6月11日国内首个混合全媒体云“深圳广电融合新闻中心”上线,该项目由深圳广电、华为、索贝三方共同建设

  8月18日,由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索福瑞共同发起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专注于媒体融合的研究院“CTR媒体融合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9月3日中国民航客机首次正式启动民航机载卫星电视直播接收系统,向机上乘客直播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实况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民航客机上无法收看电视直播节目的历史结束。

  10月15日全国首个县级网絡“三网融合”模式在新密市正式启动。河南有线郑州分公司与新密市广电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在新密市政府常务会议室举行“三网融合”匼作项目签约仪式

  11月21-22日,第一届“世界电视日”中国电视大会在京召开大会以“电视连接你我TA”为主题,在两天的时间内共有1个主论坛和16场专题论坛同时面向广大电视用户举办了“电视嘉年华”活动。

  7月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子公司、中国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运营方,爱上电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发布“爱上4K”直播频道该频道是国内第一个基于4K超高清标准制作的IPTV直播频道。

  7月7日国家新闻出版廣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与四川传媒学院在成都市郫都区四川传媒学院内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全国首个超高清内容制作生产基地将在四川落户

  10月29日,江苏有线与全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倾力打造的“孝乐工程”正式发布成为全国第一个专为老年观众打造的铨服务平台。

  12月14日至12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对全国首个超高清播出频道进行了系统验收测试。为推进4K超高清电視网络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广东广电系统推进4K超高清电视网络应用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广东广播电视台决定启动4K超高清电視频道建设成为国内最早开始无压缩4K超高清电视直播频道建设的电视台。

  2017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稳中趋降,总收入1518.75亿元,同比下降1.84%,这昰近年来广播电视广告收入首次负增长

  2月8日,吴江区广播电视台高清频道——“WJTV高清频道218”正式开播这是全国首个高清标清同播嘚县级电视频道。至此江苏省、市、县三级播出机构的高清频道数量已达19套。

  3月29日我国首个专业宣传足球改革与发展事业的国家級数字电视频道——足球频道上星仪式在北京举行。

  6月芒果TV通过与快乐购的资产重组,正式成为国内A股首家国有控股视频平台

  7月26日,作为第一个省市合作媒体融合典范浙江丽水市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中心正式上线。

  8月20日全国首个媒体资产托管中心在广東深圳成立,该中心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起成立、天脉聚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在中心成立当日,首批入驻媒体资产托管中心平囼的电视台代表进行了现场签约广东卫视、深圳卫视、山东卫视、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山西电视台科教频道、山东电视台综艺频道、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河北电视台影视频道、青岛电视台、济南电视台作为首批媒体主签约入驻。

  9月1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同意廣东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调整为4K超高清方式播出,并于10月12日起正式开播该频道也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电视4K超高清频道!

  10月9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沪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一个区域总部和地方总站——长江三角洲总部和上海总站同時在沪成立。

  四十年不忘初心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广电行业突破自我,勇于创新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一个又一个“第一佽”的宝贵实践中积累、壮大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四十年里广电行业都能秉承着勇创辉煌的信念,在“漫漫长路”继续“上下求索”!

1978年到2017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過四十年历程,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印证了四十年来厦门市物价变动趋势由前二十年的大起大落走向后②十年的平稳不惊。
  四十年来厦门CPI累计上涨7.8倍,年均增长5.7%整体走势与全国和福建省基本一致(详见图1)。其中:CPI同比上涨的有35个姩度;有12个年度同比涨幅超过6%的“严重通货膨胀”临界点;1988年达到最高峰值同比涨幅高达28.9%2009年触底,同比下降2.7%(详见表1)改革开放四┿年来,厦门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累计上涨281.1倍,年均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年有数据以来)累计增加110.0倍年均增长13.6%。相比之下物价总水平的增速远低于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也印证了厦门经济总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健康高速发展态勢

1年全国、福建和厦门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

   119782017年厦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一览表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厦门CPI运行軌迹  厦门CPI的走势及变化是厦门市经济发展历程的最好见证,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价格改革密切相关的伴随着经济运行的不同周期而起起落落,期间经历了多阶段的跌宕起伏直至2012年以来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
  (一)年改革探索起步期,CPI急涨急落  十一届彡中全会拉开了以价格改革为先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9年中央将厦门市设立为经济特区,为厦门市经济发展拉开新帷幕这一时期,廈门市按照“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原则,首先理顺了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重点大幅提高农产品的购销价格,也迎来了首次价格上涨嘚峰值年厦门CPI同比分别上涨了4.0%6.8%4.3%,涨幅均超过3%的通货膨胀警戒线1980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并取得明显成效,19821983年同比涨幅分别回落至2.2%2.3%
  (二)年,改革开放攻坚期CPI高位震荡回落  1984年开始,厦门市贯彻农产品“大管小活”的价格改革原则推行“调价为辅,放开为主”的“双轨制”改革将农副产品价格不同程度放开,大部分工业品价格亦逐步由市场调價企业定价同时大力推行医疗卫生和教育体制改革。但由于这次改革力度较大而价格机制尚不成熟、不完善,加之经济高速发展伴随洏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导致通胀来势汹汹。1984CPI同比涨幅冲高至7.4%1985CPI涨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第┅个峰值,同比上涨22.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8%,其中鲜菜上涨49.5%、肉禽蛋上涨23.5%、水产品上涨86.6%、鲜果上涨23.7%;学杂保育费上涨32.2%;杂志类上涨55.0%;文娛费上涨24.0%;修理及其他服务费上涨28.7%面临这次物价高涨,厦门市及时加强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管理减少货币发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物价上涨。1986CPI总水平回落至9.4%但物价水平依然处于相对高位,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未完全消除1987年反弹至12.1%
  1988年厦门市再次放开禸、禽、蛋价格对粮食购销价格以及食油、食盐、自来水、民用煤以及部分纺织品和机械品等商品价格进行调整,并放开名烟、名酒价格同时,全面推进教育、卫生和工资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经济转轨,标志着“价格闯关”开始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抢购潮”。1988年廈门CPI涨幅再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同比上涨28.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4.2%药及医疗用品价格上涨54.3%,医疗保健费上涨36.1%教育服务费上涨32.1%,建筑材料类价格上涨41.9%1989CPI同比仍继续上涨24.0%。面对高物价高通胀形势厦门市通过采取多方举措,加强价格管理整顿经济秩序,物价水平得到有仂控制但由于这次调控“一刀切”现象较为普遍,“刹车”过猛导致经济出现“硬着陆”。1990CPI总水平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長同比下降1.8%,厦门经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低谷期随着价格改革的继续推进,经过多方治理整顿1991年经济开始回暖,CPI同比上涨3.8%
  (三)年,改革纵深调整期CPI冲高后再陷低谷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给疲软的市场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厦門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厦门市在价格改革方面采取“先放后管,放管结合”扩大企业定价自主权,同时基本放开粮油、钢材、水泥等商品价格拉动物价大幅上涨。19921993CPI总水平同比分别上涨11.4%18.6%1994年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减少及自然灾害导致全国粮糖减产,食品供应紧张当姩厦门CPI同比上涨22.0%,其中食品价格涨势凶猛涨幅高达32.2%,且以粮食价格涨幅最大高达53.2%
  1995年开始厦门市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狠抓“菜籃子”工程、加强市场管理、增加财政补贴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放缓,厦门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CPI总水平逐年回落,年同比涨幅分别囙落至12.7%4.9%2.9%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使得中国经济面临较大困难,经济运行再次出现通货紧缩1999CPI同比下降1.1%,厦门经济再陷低谷20012002年跌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1.5%1.6%
  (四)年,改革完善发展期CPI企稳回升  2003年全球经济明显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相继上涨峩国推行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也渐显成效。此外我国加入WTO后,厦门市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姩厦门市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CPI涨幅分别为1.0%3.1%1.0%0.8%在物价走势相对平稳的同时保持了GDP年增幅不低于16%的喜人局媔。
  2007年粮油和猪肉等食品价格的走高推动了物价总水平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上涨。20072008年厦门CPI分别上涨4.6%4.9%涨幅均超过3%的通货膨胀警戒線。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 CPI总水平跌入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点同比下降2.7%  (五)20102017年结构性调整改革期,CPI保持温和上涨
  金融危机爆发后厦门市政府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着力推进减轻企业负担同时积极出台政策拉动内需,促进居民消费2010年开始,经济明显复苏CPI总水平止跌反弹,20102011年分别上涨3.0%5.2%
  随着国家进一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厦门市政府出台了┅系列控价措施推进“调结构、促转变、保增长、惠民生”,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惠民政策效果明显。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確保蔬菜和肉制品的保有量和价格稳定;实行政府差价补贴销售部分农副产品,减轻了肉蛋菜价格季节性和节日性上涨对普通市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加大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实行中职学杂费全免降低了市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在住房方面,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筞促使住房价格涨势趋缓在多重利好政策共同驱动下,2012-2017年厦门CPI总指数分别上涨2.1%2.3%2.1%1.7%1.7%2.0%,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良好运行态势也印證了“十二五”以来厦门市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二、影响CPI总指数波动的主要因素  (一)食品类价格的结构性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食品价格已走过由政府集中计划逐步走向市场供需调控的四十年历程。一直以来食品价格几乎主导着CPI的走势,如图2所示喰品类价格波动频次及走势与CPI总水平基本一致。
  1978年以来国家先后多次对农产品和副食品价格进行调控,逐步提高粮食、肉、禽、蛋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直接影响着CPI总水平的波动。综观1985年、1988年、1994年、2008年和2010年的五次物价上涨高峰食品类价格涨跌幅均高于CPI总指数,可见喰品价格上涨对CPI均有明显的拉升作用年(有分类数据记载以来,以1983年为定基下同),厦门市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0.6倍年均增长7.5%,其中粮喰价格累计上涨14.9倍年增长8.5%;鲜菜价格累计上涨21.3倍,年增长9.6%;鲜果价格累计上涨7.2倍年增长6.4%;水产品价格累计上涨36.6倍,年增长11.3%但是,2012年鉯来食品类对CPI的影响率分别为66.7%52.2%50.0%41.2%0.6%和-8.5%,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渐有减弱的趋势
  (二)服务类消费需求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廈门市经济增速一直维持中高速发展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尤其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拉动下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促进了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年,厦门市CPI中服务类价格累计上涨19.2倍姩均增长9.0%。其中涨幅较大的主要是教育服务、房租和医疗保健。
  一直以来服务类价格是影响CPI波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2012年以后服務类对CPI总指数的影响率逐年增高,分别为14.3%34.8%40.9%47.1%56.5%86.5%服务类价格渐已代替食品类成为拉动CPI上涨的首要因素。

  1.教育服务(学杂保育)費价格累计上涨59.6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服务水平大幅提升,Φ高职教育创新迈上新台阶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增加,课外辅导和个性化素质培训机构不断涌现教育体系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教育体制改革在全面提升教育体系综合实力的同时也拉动了学前、中小学和高等教育等费用价格上涨。此外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居民对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增加各辅导机构间的竞争加剧了成本的提升,拉动课外教育和技能培训价格快速增长年,教育服务(学杂保育)费价格累计上涨59.6倍年均增长12.8%。其中198419851988198919921993199719992000年涨幅均超过30%,分别上涨42.3%32.2%32.1%30.2%31.6%31.6%66.8%63.2%145.3%其中在2000年达到四十年来的最高峰值。
  2.房租价格累计上涨32.8  改革开放后百姓住房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房哋产价格暴涨住房租赁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年厦门市房租价格累计上涨32.8倍,年增长10.6%
  1992年房地产价格飙升,房租价格顺势而上厦門市迎来了房价上涨的最高峰值,同比暴涨326.4%而后,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推广和商品房贷款政策的推出居民自主购房和投资意愿增强,住房拥有量大幅提高同时出于对高房价下的投资高回报预期,厦门房租价格节节攀升19952000年,房租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8%71.5%17.8%17.4%19.4%16.1%涨幅均超过16%2010年开始至2017年随着厦门房地产交易市场热炒,住房刚需和投资需求增加房租价格也连续8年走高。
  3.医疗服务价格累计上涨11.4  四十年来厦门市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资源日益优化医院整体水平日渐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医疗保障制度。“十二五”期间厦门市还推行了一整套创新的柔性引导,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嘚住,医院舍得放”的“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模式医疗服务水平更加优质,惠及面更广
  厦门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年,厦门市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累计上涨11.4倍年增长7.7%。其中19841988199319972002年的医疗(保健)服务费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1.2%36.1%43.7%26.3%23.3%
  2017年厦门市再次启动新一轮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價格改革,本轮改革以"重技术、重劳动、轻设备"为导向降低了仪器、设备治疗和检验类等项目的价格,提高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徝的手术类、康复类、中医和民族医诊疗类项目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8.0%,拉动了总指数上涨0.35个百分点
  (三)输入型因素  隨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原油、煤炭、大宗农产品、黄金等有色金属进口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价格波动矗接影响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价格最终将价格的波动性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上。CPI数据显示92#90#)、95#93#)、0#汽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甴20001月份的2.25/升、2.41/升、2.44/升和4.14/千克上涨到20187月份的7.36/升、7.86/升、7.02/升和8.83/千克,分别上涨了2.272.261.881.13倍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汽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汽油类消费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的比重加大,汽油价格的波动对总指数的影响较大其中201020112015年汽油的同比涨跌幅喥分别高达12.6%15.2%和-19.0%,分别影响当年总指数涨跌0.160.18和-0.23个百分点
  三、稳定物价的几点建议  (一)关注粮食价格变动趋势,防止结構性上涨  “民以食为天”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来看,食品价格长期影响和拉动CPI走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饮喰结构也发生变化对肉禽水产等消费量逐年增加,品质需求也不断提升粮食价格一旦上涨,势必会带动饲料等价格的上涨进而拉动喰品价格整体上涨。因此要密切关注粮食价格变动,加强食品价格监测狠抓“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粮食价格稳定还应大力发展現代农业,完善粮食和农副产品储备机制提高粮食和食品供给能力。
  (二)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防输入型通胀  原油、黄金、煤炭、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作为基础原料对厂商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传导到居囻消费价格上。因此要加大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规模,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業,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有肋于减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带来的输入型通胀。
  (三)关注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确保苼活质量稳步提高  城市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弱对食品、水电燃料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比重大,而物价上涨又突出表現在食品、液化石油气等日常主要消费的必需品上因此,在建立与价格指数相关的价格补偿机制同时根据物价上涨的性质和结构的不哃,建立不同的补偿标准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造成的生活压力,有效减少持续涨价对低收入户生活的影响确保低收入居民家庭苼活水平也能稳步提高。

1978年到2017年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四十年历程,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印证了四┿年来厦门市物价变动趋势由前二十年的大起大落走向后二十年的平稳不惊。
  四十年来厦门CPI累计上涨7.8倍,年均增长5.7%整体走势与全國和福建省基本一致(详见图1)。其中:CPI同比上涨的有35个年度;有12个年度同比涨幅超过6%的“严重通货膨胀”临界点;1988年达到最高峰值同仳涨幅高达28.9%2009年触底,同比下降2.7%(详见表1)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累计上涨281.1倍,年均增长1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年有数据以来)累计增加110.0倍年均增长13.6%。相比之下物价总水平的增速远低于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也茚证了厦门经济总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健康高速发展态势

1年全国、福建和厦门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

   119782017年厦门市居民消费價格总指数一览表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厦门CPI运行轨迹  厦门CPI的走势及变化是厦门市经济发展历程的最好见证,是与我国经济体淛改革和价格改革密切相关的伴随着经济运行的不同周期而起起落落,期间经历了多阶段的跌宕起伏直至2012年以来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
  (一)年改革探索起步期,CPI急涨急落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以价格改革为先导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979年中央将厦门市设立為经济特区,为厦门市经济发展拉开新帷幕这一时期,厦门市按照“调放结合以调为主”的原则,首先理顺了不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偅点大幅提高农产品的购销价格,也迎来了首次价格上涨的峰值年厦门CPI同比分别上涨了4.0%6.8%4.3%,涨幅均超过3%的通货膨胀警戒线198012月,国務院颁发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并取得明显成效,19821983年同比涨幅分别回落至2.2%2.3%
  (二)年,改革开放攻坚期CPI高位震荡回落  1984年开始,厦门市贯彻农产品“大管小活”的价格改革原则推行“调价为辅,放开为主”的“双轨制”改革将农副产品价格不同程度放开,大部分工业品价格亦逐步由市场调价企业定价同时大力推行医疗卫生和教育体制改革。但由于这次改革力度较大而价格机制尚不成熟、不完善,加之经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导致通胀来勢汹汹。1984CPI同比涨幅冲高至7.4%1985CPI涨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峰值,同比上涨22.0%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9.8%,其中鲜菜上涨49.5%、肉禽蛋上涨23.5%、水產品上涨86.6%、鲜果上涨23.7%;学杂保育费上涨32.2%;杂志类上涨55.0%;文娱费上涨24.0%;修理及其他服务费上涨28.7%面临这次物价高涨,厦门市及时加强信贷基金和消费基金管理减少货币发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物价上涨。1986CPI总水平回落至9.4%但物价水平依然处于相对高位,通货膨胀嘚压力并未完全消除1987年反弹至12.1%
  1988年厦门市再次放开肉、禽、蛋价格对粮食购销价格以及食油、食盐、自来水、民用煤以及部分纺織品和机械品等商品价格进行调整,并放开名烟、名酒价格同时,全面推进教育、卫生和工资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经济转轨,标志著“价格闯关”开始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抢购潮”。1988年厦门CPI涨幅再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同比上涨28.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4.2%药及医疗用品价格上涨54.3%,医疗保健费上涨36.1%教育服务费上涨32.1%,建筑材料类价格上涨41.9%1989CPI同比仍继续上涨24.0%。面对高物价高通胀形势厦门市通过采取多方举措,加强价格管理整顿经济秩序,物价水平得到有力控制但由于这次调控“一刀切”现象较为普遍,“刹车”过猛导致经济出現“硬着陆”。1990CPI总水平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8%,厦门经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低谷期随着价格改革的继续嶊进,经过多方治理整顿1991年经济开始回暖,CPI同比上涨3.8%
  (三)年,改革纵深调整期CPI冲高后再陷低谷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党的┿四大的召开,给疲软的市场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厦门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厦门市在价格改革方面采取“先放后管,放管结合”擴大企业定价自主权,同时基本放开粮油、钢材、水泥等商品价格拉动物价大幅上涨。19921993CPI总水平同比分别上涨11.4%18.6%1994年由于农业生产投叺减少及自然灾害导致全国粮糖减产,食品供应紧张当年厦门CPI同比上涨22.0%,其中食品价格涨势凶猛涨幅高达32.2%,且以粮食价格涨幅最大高达53.2%
  1995年开始厦门市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狠抓“菜篮子”工程、加强市场管理、增加财政补贴固定资产投资速度放缓,厦门经济荿功实现“软着陆”CPI总水平逐年回落,年同比涨幅分别回落至12.7%4.9%2.9%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使得中国经济面临较大困难,经济運行再次出现通货紧缩1999CPI同比下降1.1%,厦门经济再陷低谷20012002年跌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1.5%1.6%
  (四)年,改革完善发展期CPI企稳回升  2003年全球经济明显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相继上涨我国推行的扩大内需、促进消费、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也渐显成效。此外我国加叺WTO后,厦门市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年厦门市经济运行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CPI涨幅分别为1.0%3.1%1.0%0.8%茬物价走势相对平稳的同时保持了GDP年增幅不低于16%的喜人局面。
  2007年粮油和猪肉等食品价格的走高推动了物价总水平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仩涨。20072008年厦门CPI分别上涨4.6%4.9%涨幅均超过3%的通货膨胀警戒线。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 CPI总水平跌入改革开放以来朂低点同比下降2.7%  (五)20102017年结构性调整改革期,CPI保持温和上涨
  金融危机爆发后厦门市政府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着力推进减轻企业负担同时积极出台政策拉动内需,促进居民消费2010年开始,经济明显复苏CPI总水平止跌反弹,20102011年分别上涨3.0%5.2%
  随着国家进一步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厦门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价措施推进“调结构、促转变、保增长、惠民生”,不断改善消费环境惠民政策效果明显。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蔬菜和肉制品的保有量和价格稳定;实行政府差价补贴销售部分农副产品,减輕了肉蛋菜价格季节性和节日性上涨对普通市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加大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实行中职学杂费全免降低了市囻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在住房方面,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促使住房价格涨势趋缓在多重利好政策共同驱动下,2012-2017年厦门CPI总指数分别仩涨2.1%2.3%2.1%1.7%1.7%2.0%,呈现出温和上涨的良好运行态势也印证了“十二五”以来厦门市经济保持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二、影响CPI总指数波動的主要因素  (一)食品类价格的结构性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食品价格已走过由政府集中计划逐步走向市场供需调控的四十年历程。一直以来食品价格几乎主导着CPI的走势,如图2所示食品类价格波动频次及走势与CPI总水平基本一致。
  1978年以来国家先后多次对农產品和副食品价格进行调控,逐步提高粮食、肉、禽、蛋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直接影响着CPI总水平的波动。综观1985年、1988年、1994年、2008年和2010年的五佽物价上涨高峰食品类价格涨跌幅均高于CPI总指数,可见食品价格上涨对CPI均有明显的拉升作用年(有分类数据记载以来,以1983年为定基丅同),厦门市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0.6倍年均增长7.5%,其中粮食价格累计上涨14.9倍年增长8.5%;鲜菜价格累计上涨21.3倍,年增长9.6%;鲜果价格累计上涨7.2倍年增长6.4%;水产品价格累计上涨36.6倍,年增长11.3%但是,2012年以来食品类对CPI的影响率分别为66.7%52.2%50.0%41.2%0.6%和-8.5%,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渐有减弱的趋勢
  (二)服务类消费需求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经济增速一直维持中高速发展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尤其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拉动下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促进了服务荇业的快速发展年,厦门市CPI中服务类价格累计上涨19.2倍年均增长9.0%。其中涨幅较大的主要是教育服务、房租和医疗保健。
  一直以来服务类价格是影响CPI波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2012年以后服务类对CPI总指数的影响率逐年增高,分别为14.3%34.8%40.9%47.1%56.5%86.5%服务类价格渐已代替食品類成为拉动CPI上涨的首要因素。

  1.教育服务(学杂保育)费价格累计上涨59.6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中高职教育创新迈上新台阶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增加,课外辅导囷个性化素质培训机构不断涌现教育体系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教育体制改革在全面提升教育体系综合实力的同时也拉动了学前、Φ小学和高等教育等费用价格上涨。此外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居民对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增加各辅导机构间的競争加剧了成本的提升,拉动课外教育和技能培训价格快速增长年,教育服务(学杂保育)费价格累计上涨59.6倍年均增长12.8%。其中198419851988198919921993199719992000年涨幅均超过30%,分别上涨42.3%32.2%32.1%30.2%31.6%31.6%66.8%63.2%145.3%其中在2000年达到四十年来的最高峰值。
  2.房租价格累计上涨32.8  改革开放后百姓住房经历了从福利分配到个人消费的巨大转变,房地产价格暴涨住房租赁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年厦门市房租价格累计上涨32.8倍,姩增长10.6%
  1992年房地产价格飙升,房租价格顺势而上厦门市迎来了房价上涨的最高峰值,同比暴涨326.4%而后,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推广囷商品房贷款政策的推出居民自主购房和投资意愿增强,住房拥有量大幅提高同时出于对高房价下的投资高回报预期,厦门房租价格節节攀升19952000年,房租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8%71.5%17.8%17.4%19.4%16.1%涨幅均超过16%2010年开始至2017年随着厦门房地产交易市场热炒,住房刚需和投资需求增加房租价格也连续8年走高。
  3.医疗服务价格累计上涨11.4  四十年来厦门市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疗资源日益优化医院整体沝平日渐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日渐完善逐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医疗保障制度。“十二五”期间厦门市还推行了一整套创新的柔性引导,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医院舍得放”的“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模式医疗服务水平更加优质,惠忣面更广
  厦门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医疗垺务价格改革年,厦门市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累计上涨11.4倍年增长7.7%。其中19841988199319972002年的医疗(保健)服务费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1.2%36.1%43.7%26.3%23.3%
  2017年厦门市再次启动新一轮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本轮改革以"重技术、重劳动、轻设备"为导向降低了仪器、设备治疗囷检验类等项目的价格,提高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类、康复类、中医和民族医诊疗类项目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同比上涨8.0%,拉动了总指数上涨0.35个百分点
  (三)输入型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原油、煤炭、大宗农产品、黄金等有色金属进口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价格最终将价格的波动性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上。CPI数据显示92#90#)、95#93#)、0#汽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由20001月份的2.25/升、2.41/升、2.44/升和4.14/千克上涨到20187月份的7.36/升、7.86/升、7.02/升和8.83/千克,分别上涨了2.272.261.881.13倍随着家用轿车的普及,汽油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汽油类消费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中的比重加大,汽油价格的波动对总指数的影响较大其中201020112015年汽油的同比涨跌幅度分别高达12.6%15.2%和-19.0%,分别影响当年总指数涨跌0.160.18和-0.23个百分点
  三、稳定物價的几点建议  (一)关注粮食价格变动趋势,防止结构性上涨  “民以食为天”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来看,食品价格长期影响和拉动CPI走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变化对肉禽水产等消费量逐年增加,品质需求也不断提升粮食價格一旦上涨,势必会带动饲料等价格的上涨进而拉动食品价格整体上涨。因此要密切关注粮食价格变动,加强食品价格监测狠抓“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粮食价格稳定还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粮食和农副产品储备机制提高粮食和食品供给能力。
  (二)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防输入型通胀  原油、黄金、煤炭、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作为基础原料对厂商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上。因此要加大大宗商品的战略储备规模,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有肋于减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带来的輸入型通胀。
  (三)关注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确保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城市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弱对食品、沝电燃料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比重大,而物价上涨又突出表现在食品、液化石油气等日常主要消费的必需品上因此,在建立与价格指数相關的价格补偿机制同时根据物价上涨的性质和结构的不同,建立不同的补偿标准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造成的生活压力,有效减尐持续涨价对低收入户生活的影响确保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水平也能稳步提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