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怎样击球比较准

  1、什么是击球技术

  擊球技术是指击球员挥动球褪击打自球的技能、方式方法和动作要领。目的是将自球准确地撞击他球(或目标)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技术中最基础的技术。

  2、撞击球的基本原理

  依据任意两点问均能构成一直线的定理如在此直线上放置自、他两球,在不考虑場地摩擦力等外因的影响下只要沿该直线施加外力击打自球中心点,自球就沿该线作直线运动准确地击中他球中心点,实现两球对心囸撞并继续沿该直线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逐渐停止。

  3、击球操作程序和技术要领用八个字和八句顺口溜口诀阐述:

  “一看”口诀:对准目标向前看(初瞄)。击球技术要领:听呼号人场应从自球后2m远处对准目标球方向看就是把自球与目标球两中心点看荿一条直线,这就是目标方向线是击球员用“一眼看通法”的初级瞄准。

  “二站”口诀:延长线上把位站(控角)。击球技术要領:就是穿过自球、目标球重心中心点并向击球员身后延伸的那条目标方向线。“站”就是用身体控向必须用鼻尖对准方向线,也就昰人体从百合穴到会阴穴的纵轴线与目标方向线完全重合这才算真正站正了,歪站必偏击

  “三瞄”,口诀:四点连成一条线(精瞄)“四点”是目标球、自球、槌头、槌尾的中心点瞄放在目标方向线上。因自、他球已固定在目标方向线上不会变动那么只要移动浗槌,把槌头、槌尾端面中心点瞄放在方向线上关键是槌尾、槌头对准他球(目标球)中心点,还要将槌尾、槌头和球杆所形成的平面與目标方向线重合此时就找准了瞄准点和击球角度。瞄准时可采用球褪翘头瞄准法

  “四贴”,口诀:大臂夹在两胁间(控向)┅是击球员要采用合理的握杆法,以利瞄准和施力建议用腕指施力击球法(详见附录一)。二是给双臂安上有依托可固定的击球支架防止挥杆击球时球槌偏离方向线,此法称为贴肘击球法(详见附录一)如再采用贴脚击球法(详见附录二)三法合用我称之为“击球三間法”即:大臂夹在两胁间,给双臂一固定支架;杆头顶在肚脐间即击球时以杆头为园心,左手起固定作用球杆为半径是下手发力的仂臂,这样挥杆稳且直;槌头贴夹在两脚间给槌头安上“制导”的发射轨道,这样持棒击球法命中率会更高更稳击球方式和杆法详见附录七。

  “五试”口诀:短撤慢打试挥杆(校瞄)。短撤棒以5cm 一15cm为宜防大棒槌头易左右摆动而偏击,“慢挥棒”洳撤棒距大前击又快,肉眼很难看清槌头动势是否打正击点所以击球前必须做后拉前送试挥杆两次,既做到短撤慢打又起到校对瞄准的作用。

  “六屏”口诀:精神集中排杂念(心静)。

  心理素质好击球时精力就高度集中全身放松一心只想技术要领,排除┅切干扰和压力不要紧张,把心完全静下来击球前应屏住呼吸(屏气是在呼气的后程,万不可在吸气时就屏气那样会适得其反)盯住击点,稳稳挥杆前击

  “七力”,口诀:不用猛力月柔力(控力)力度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技术的灵魂,要控力度就必须做到“不用猛力”用“猛力”双手分力易一大一小。致使合力偏离击球方向而击偏。“用柔力”可最大限度地使双手合力与击球方向线重匼而不击偏击力无法量化,只有苦练积累经验刻在脑海里,形成手感形成动力定型。所以挥杆击球提倡以手腕翻杨发力为主的击球方法槌头动势流畅,动向正确切忌猛加力、爆发力和大甩杆,槌头动速以视线能见度为好过快、过急易失控,发猛力不利控杆、控向,只有用柔力击球才能做到击正打准。

  “八击”打正击点是关键(击球)。击点就是击球时用槌头端面中心点去撞击自球后Φ心点的那一个点发力击球是击球技术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关键是完成击球动作最本质、最决定的技术。所以沿瞄准线(即是击球方姠线目标方向线)发力击球是完成击球动作最后一关,必须做到“六要”:挥杆要稳发力要柔,击点要准摆幅要小,走杆要直收杆要正。眼盯击点准确击准打正

  综上所述,击球技术操作程序只要记住:看、站、瞄、贴、试、屏、力、击八个字平时要熟记口訣,并联想击球技术要领久而久之就能熟能生巧,击球出神!归根结底击球时应做到心静、身正、手稳这是击球的真谛和最高境界

  闪击是指击球员运用槌头击打踩在脚下的自球,将密贴于自球的他球震出自球仍留在脚下,他球被击向目标或出界的独特形态和方式嘚击球技术只要撞击球成功获续击权,就必须拣被撞球进行闪击出现机率很高,故闪击球技术是与击球同等的最基础的基本功因闪擊技术环节多,瞄准、击球难度大体力消耗大,难练故对多数球员来说练得少,长此以往就变成“短腿”成为打好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的一大“瓶颈”,是制约球技提高的“短板” 

  2、闪击球的基本原理:

  闪击球的原理与击球原理相同。不同的是闪击球是洎、他、目标三球瞄在五点一线的直线上(五点是自球、他球、目标球中心点及球槌槌头、褪尾两端面中心点)用槌头击打自球震他球沿直线运动撞击目标球(或出界、到目标点落位),实现三球对心相撞或偏撞目标球 

  3、闪击球的技术要领:

  击球员脚踩自球與目标球连线(击球方向线)呈横向垂直姿势,就是人体侧面正对目标方向线此法有高姿、低姿和下蹲式三种方式(三种姿势优缺点比較见附录六)老年球员宜采用高姿闪击法。仍可用八个字八句顺口溜口诀阐述闪击的操作程序和技术要领。

  横向高姿高杆闪击法技術要领和操作程序:

  “一看”口诀:拣球回位向前看(初瞄)。撞击球待自、他球停稳后立即拣他球回到自球后对正目标向前看,将自球、目标球两中心点连成一直线

  “二站”,口诀:手持高杆把位站(控角)击球员横向站立身体左侧正对自球、目标球连線的延长线上(目标方向线,击球方向)站好位

  “三踩”,口诀:压顶踩球稳当先击球员伸左(右)脚,用前脚掌向下“扣压”洎、他球做到稳、紧、实、牢,切实保证槌头加力击打自球时自球不离脚而且把他球顺利震出。

  “四瞄”口诀:瞄准五点成一線(精瞄)。击球员把目标点、他球中心点、自球中心点和槌头、槌尾端面中心点这五点连成一直线,构成瞄准线横向闪击瞄准力求降低视线,缩短视距头部尽可能地靠近脚下球,实施近距离目测扫描点和线可大大提高瞄准精度;还可把横向瞄改为纵向瞄,只需在矗角踩球后上体左转90度,实施正向瞄准当构成瞄准线后,上体再复位横向

  “五校”,口诀:低头弯腰细复检(校瞄)要求击球员尽可能地弯下腰降低头部,这样视距近视线低,再用左(右)手食指轻拨他球进行瞄准后的复检校瞄调整直到五点完全重合茬瞄准线上为止,这就是最后的校瞄

  “六试”,口诀:试杆稳直短且慢(控向)击球前进行试挥杆、目的是要检查挥杆是否走直線和看清击点。试杆要求后撤杆稳且直即是保持槌头、槌尾不偏离瞄准线(击球方向线)撤杆要短,过大易偏击“慢”是保证球槌挥動速度宜慢,让眼睛能看清击点防球槌走歪击偏。

  “七力”口诀:均匀施力要防偏(控力)。强调击球员双手施力时一要均匀,其合力应与击球方向线(瞄准线)重合二要使力向、力点、力的大小都要准确。“防偏”就是要控好角即击球时使槌头、槌尾端面Φ心点,垂直于左脚前后中心线并与瞄准线保持重合。

  “八击”口诀:打正击点是关键(击球)。与撞击球口诀是一致的这里強调的是盯住击点,后拉杆要走直线前击也要走直线,万不可槌走弧线以确保击准打正提高命中率。

  ②纵向闪击法(又称竖向正閃法):

  纵向闪击口诀(即技术要领)

  面对自球半米站自球靶球连成线,四十五度伸左脚

  脚掌踩球留半边,右手柞棒当拐杖扭身抬头单跪腿,

  降低视线细瞄准自球他球密贴紧,自他靶球边成线

  起身槌放击点前,短撤慢打走直线打正击点是關键。

  这一口诀已把纵向闪击技术要领和方法说得清楚而直白无需多加诊释。比较击球、闪击球的三个口诀最后一句都是“打正擊点是关键”,因为这是确保命中率的客观规律

  闪击球时除踩好球、瞄好准外,发力挥杆击球要做到三点:

  (1)顺沿瞄准线揮杆闪击必须做到“槌打连心线”,即沿脚下两球轴心线所指方向出杆闪击;

  (2)准确掌握闪击力的“二层传递”以提高闪击仂的方向和力度的准确性。必须使脚下面球贴实靠紧定位准确,不留空隙前脚掌稳牢控球,自球重踩加大摩擦力,他球轻踩减小摩擦力,以保证闪击自球不出脚他球顺利震出。轻闪小球时他球更应轻踩,甚至只与自球贴靠而不踩

  (3)闪击力的施控有度。闪击力难以量化可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控力: 

  (a)用挥杆速度和幅度控力,即加速加幅用于重闪;减速减幅用于轻闪;加速減幅利于控向控杆;减速增幅,发力较柔和但控向较难,要力戒大甩杆闪击

  (b)改变出杆角度和闪击点,以控制力的传递主偠运用在三种情况下:一是闪送近距离球到位,是以一定的“立角”下压出杆击点在自球右上部;二是避障闪击法,即以“平斜角”从祐前向左后方向出杆闪击形成力度“变角变向”,用于闪击压线球三是以击球面“边棱”击打自球斜侧点,施加“侧向力”减小力喥传递,最适于小、轻球的闪击 

  (c)凭借发力感和控力经验信息来控制闪击力度。这是球员最常用而有效控制闪击力的方法但必须经长期苦练,将发力感信息储存在大脑里,当闪击瞬间就凭借这“发力感”和“经验”来控力

  横向闪击与纵向闪击优缺的比較:

  纵向闪击法,优点:(1)正向瞄准能充分发挥视觉优势利于视线扫描和调整瞄准线,提高瞄准精度;(2)因正向出杆闪击利于把槌头控制在瞄准线上,故易闪准击正提高闪击方向的准确性。缺点:(1)踩球难度大倾斜踩球很“整脚”费劲,踩不牢(2)易打到脚边成“哑球”犯规。(3)初学者总感到用不上力

  横向闪击法(高位),优点:(1)站的高看得远视觉广利于鉯视线控制褪头动势和动向;(2)挥杆动作自然流畅、洒脱优美,感觉舒适自如出杆力度大;(3)踩球牢固,自然不易因震击而出腳犯规缺点:(1)击球员头部离地面远,视距加大不易看准击球点;(2)摆幅大,击点难掌控易闪偏,挥槌易走弧线击点偏湔,闪击方向则偏后形成“枢杆”而偏离瞄准线;(3)瞄准难度大

  无论用那种闪击法,提高命中率的关键要记牢12个字:瞄得准击的正,心态平切忌猛。

  建议每个击球员都应学会两种闪击方法以利实战需要。

  小贴士:高杆胁下夹棒横闪法

  1、站在自球与目标连线的左侧确定瞄准线;

  2、左脚沿过自球与瞄准线垂直踩住自球;

  3、将被闪球紧贴自球放于瞄准线上可用喰指进行微调;

  4、右手握在球杆上下结合部;

  5、球杆上部紧贴小臂内侧;

  6、将球杆上部紧夹于肋部;

  7、躬身将槌头放于瞄准线上,槌头中心线与瞄准线重合;

  8、握杆右手手心向上;

  9、左腿下踩右腿弓,形成弓部将左臂置于左腿膝仩;

  10、沿瞄准线摆动球杆,眼看击球点;

  11、将褪头前端面准确击在击球点上;

  12、如远闪击可加大球杆摆动幅喥。

  三、擦边球(角度分球)技术

  1、什么是擦边球.其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正撞击球是两球对心相撞,自、他球沿击球方姠线作直线运动擦边球(又称角度分球)是两球非对心撞击后产生的角度分球运动。是撞击球功能的深层次发展是技巧球,是门球进②门三门技巧技艺的升华擦边球效果奇特,具有鲜明的战术进攻的的隐蔽性、突发性令对方防不胜防。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制胜的彡大法宝之一(三大法宝是双杆球、远撞球和擦边球)擦边球种类和用途极其繁多,技术理论深奥实战方法多样,变化多运用量大洏广,但是难度大值得深人研讨和强化训练。 

  2、擦边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擦边球的基本原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初浅认識是:当两个弹性球体非对心碰撞后分别向不同方向滚动,两条滚动方向线的夹角成直角90度(理论值)经实测其夹角多在70一85度之间(因受地面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一般约 75 度左右 

  3、打擦边球的基本方法:

  打擦边球实际上就是瞄准点不在怹球中心点的偏撞击球,(注意:撞击点和瞄准点是不同的概念)主要靠选好瞄准点即瞄准被擦他球的厚薄程序,但瞄准点多在他球体外是一个虚拟点,双眼视线不易瞄好击球时仍和打正撞击球一样,沿瞄准方向线发力有目的,有方向地擦撞他球球边使自球奔向目标点,他球留在预定的位置切忌高扬杆,大甩杆和发猛力 

  4、打擦边球的瞄准方法:

  由于打擦球时瞄准点与被擦他球的撞擊点往往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瞄准点又多在他球体外要想达到战术目的的要求需厚擦还是薄擦远奔,就必须研究打擦边球的瞄准方法我收集了九种瞄准法(详见附录五)。用图解形式把瞄准点、撞击点及注意事项作以比较便于新球员选择使用。建议球员应全面了解各种瞄准法学会3一4种,熟练1一2种方法以垂点法、摆尾法、切线法和“非”擦边球瞄准法为主,余者五种均可类推演化 

  5、打好擦边球的技术要领: 

  (1)首先要确定是否使用擦边打法。要根据场上态势自、他球位置、角度、距离(过近或太远)或靠近边线程度来确定是否需要擦球或能否打擦球。其次是根据战术任务权衡利弊,万不可勉强一旦失误则错失良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2)技术要领必须做到“四点”、“二度”。

  第一是“准度”:准度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各项技术的核心硬指标,偠准关键是击球的稳和准稳字当头,准在其中“稳”首要的是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不急不燥,以保证良好的竞技状态才艺才能充汾发挥,心稳则手稳“准”指的是瞄得准,打得正把视线集中在击点上,细瞄精打动作规范,俗话说:“练球破万杆挥杆则出神叺化”。

  第二是“力度”:力度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竞技的灵魂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技术的精髓,球员要养成好的施力意识和控力控杆能力即达到心悟手从的境界。另外挥杆幅度击点高低一补奏的紧缓,都需用适力、柔力这是槌走直线的关键。

  总之擦边球是难度较大的技术技巧球,打每一杆擦边球时都包括控向、控角、控力。即“三控”的要求基于此,还应遵守以下原则: 

  (1)调位找角的最佳角度是120一160度之间; 

  (2)选好瞄准点在比赛时“宁厚勿薄”训练时“宁薄勿厚” ;

  (3)擊球力度恰如其分,比赛时“宁小勿大”;

  (4)打易不打难打近不打远,边线附近擦球犯出界;

  (5)严防擦空和犯规如茬自球滚动方向线上,有被自己闪送过的他球宁可不擦边,也不可重复撞球犯规

  四、接送球技术(又称接应球,接力球) 

  1、什么叫接送球它的作用是什么?

  接送球属撞击和闪击技术中的一个基本训练内容是指击球员击打自球或闪送他球到战术需要的位置,为已方下杆球接力缩距,造角调位,实现战术攻击目的的击、闪送球

  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四大战术球有擦边球、双杆球、王牌球和接送球,其中接送球起到缩距制角,调位二传、助攻、减小击打难度等作用。它不是直接效益球是第一杆过渡,第二杆見效但它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战术的基础,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配合球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技术的生命线。接送球的目的一是为已方球进门,撞柱得分创造条件;二是为同伴球攻击对方球做有效配合有时两者兼有之。打好接送球能扭转和控制局面如忽视此项技术,因接送不到位导致全盘皆输的战例屡见不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会打“空棒球”(指接送球)的球员,萣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高手

  接送球种类繁多,按数量分有单球和多球接送;按形式分有直接和间接接送球;按落位分有球前、浗后和隔门接送球等等。它们之间相互交叉与联系重点阐述三种接送球。 

  ① 直接接送球:将自球直接送到已方后序先手球(最好是巳方下号球)为后序先手球接力。有二种情况:一是在杆球起杆无撞击任务或不便击球,进场后直接将球去接应已方球;二是界外球進场直接为已方球接力都是为已方造角,搭桥缩距。看似简单实属一项非常精细的活儿,操作时必须按击球程序和要领去做万不鈳马虎、草率!这里还应强调一下击球接送的五道程序和要领。即:一看、二站、三瞄、四校、五击

  “一看”:看被接球的位置,浗距是为他造角还是搭桥缩距,然后选好自球落点;

  “二站”站位必须正一定要站在自球和选定的落点的连线上; 

  “三瞄”:瞄准与击球一样要精细,把预测落点当球的中心点来瞄准要四点成一直线;

  “四校”对瞄准点再做精细的校正瞄准,因为预测落點是一虚拟点瞄准时不易找准这个点,故有必要进行校瞄以求精确。

  “五击”施力要柔挥杆撒杆要直而稳,要做到短撒慢打咑正击点,这是能否将接送球准确送到位的关键 

  是指自球撞击他球后,将他球闪送给已方后号先手球予以接力也叫闪击接力球。仳直接接力球难度稍大些其程序和要领与闪击方法一样,但应注意三点:

  一是“选点”:闪送前根据球距先选好他球落点;

  ②是“瞄准”:做到选点、他球中心点、自球中心点和褪头、褪尾端面中心点,五点成一条直线;

  三是:“稳击”:击球前要试挥杆击球要稳,击点要正发力要柔,万不可力大接过头力小不到位而达不到制角,搭桥缩距而失误。 

  ③门前、门后接送球:

  (1)门前接送球:是为已方球接力缩距或制角打双杆接送球应落位在已方球和门之间,距离一般在2米内有接球过门的角度更好,鈈要接过头也不要横向接力。

  (2)门后接送球:有两种情况一是造角,使已方球既可过门又能撞击接力球打成双杆球;二是巳方球过门后,可擦击接力球去攻击对方球也可擦到中柱得分。 

  3、接送球的送球顺序:

  一般规律是为已方先手球(下号球)接力俗称“找下号”。这样做既受到下号球的保护又能为它完成战术任务创造条件。当然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其他已方球接力也昰可行的。 

  4、怎样才能送好接力球: 

  ①提高认识明确意义。这一点被许多球员所忽视往住是随意,大致差不多地草率击球接力一定要认识到接力球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战术的基础和生命线,要有全局观点甘为人梯当好二传手的境界,决不马虎从事 

  ②适应场地,控好力度了解和熟悉场地情况是送球到位的前提条件之一,它影响送球质量故赛前要仔细查看和熟悉场地非常重要。 

  ③设定的目标点应认真细腻击、闪球到位前都要设定球的落点,就是预先设定的目标点按击、闪球技术要领和程序,克服大概差不多思想,真正做到落点精准(即方向对头角度合适,距离适当)使已方主攻球能撞、能擦,打出最佳效果球做到自己和被接球浗员两满意。 

  5、打接送球的注意事项: 

  ①要记准双方球号为已方先手球接力,当对方有先手球结组切勿为已方后手球接力。如:白方②④球结组①球切勿找 ⑤球,给⑤球接力否则②派④吃掉①⑤球。 

  ②要明察双方各球在场位置确保已方安全。在送浗为已方下号球接力时要看清对方临杆球的位置,切勿送成错位球或“眼镜”球以防它球远冲。另外还要防对方临杆球的擦边奔袭

  ③送球要到位,千万莫送过头球如送过头,非但起不到接还会留下难题和隐患更不能因不到位,反给对方搭桥

  五、跳球技術 

  1、什么是跳球?其原理是什么

  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运动中的跳球是指自球受到压击后跳离地面,以抛物线形态擦击他球后再飞行一定距离落地向前运动,完成一定攻击使命的特殊擦顶球技巧

  其原理是:自球被球糙压击的人射角与跳越后的反射角相等。如人射角是45度那么反射角也等于45度尽管跳球在实战中出现的机率仅为1%,常之大甚至可以一可是一旦抓住机会,使用成功其威力非“跳”定乾坤,决定胜负 

  2、打跳球最常用的三种方法

  (l)正跨压击法:站位时两腿正向骑跨在目标方间线上,杆头在前槌头在跨后处于自球两脚跟连线的中央,上体前倾头部下低,球槌从胯下后伸槌头悬吊在自球后上方或落在自球后地面仩,用杆柄头瞄准击向此法利于瞄准和控向,很实用成功率高。 

  (2)正向侧压法:站位时面对目标双脚定位在自球左侧,右腳靠近自球约 5一10cm 左右左脚向左后方自然拉开,辅助右脚支撑和稳定身体步幅不宜过大,上体稍向右倾斜以便使头部和眼聙处在自球与目标的连线上,球槌置于右肩下与右臂靠拢,槌头悬吊于自球后上方或前端触地槌尾上翘。此法利于瞄准和控向压击仂较大,槌法变化空间大适于打各种球距的跳球。

  (3)背向倒刨法:站位时背向目标方向线从体前向背后方向将自球刨出。有兩种体势和出杆路线一是右手单手挥杆从自身右侧将右脚外的自球刨出;二是双手握杆,从前向后从胯下将自球刨出。此法动作简单符合人体击打运动习惯,球槌挥动自如轻松省力,成功率高用杆柄控向。

  3、打跳球的技术要领:

  ①要准确控制槌头人射角度缺点是目标在身后不易瞄准,只能、压击点和自球反射角及飞行高度

  (l)跳球压击点分布在自球后O度一90度之间,有效压击点则是大于10度小于80度角内的各个点压击点越高,槌头人射角越大自球反射角越大,飞行高度也越高反之则越低,三鍺成正比实践证明,最佳压击点在自球体后 25 度一 45 度立角界限内但应指出,随压击点、槌法、力度的变化也会使压击点和人射角发生变化,从而使自球的飞行高度和距离出现变数 

  (2)应根据跳球原理人射角二反射角,并结合跳球运动特点和场地质量和彈性随时可调整和控制褪头入射角和压击点,进面控制好自球飞行高度和前行距离 

  (3)打跳球的最佳球距:

  合适的两球间距是打好跳球的前提。实践证实两球间距从 10cm一lm都是打跳球的间距,不同间距适用于打不同功能和效果的跳球。10一30cm间距适合打跳撞跟近球;30一50cm 间距,打跳球成功率最高适合打各种擦跳应用球。40cm间距是打跳球的最佳间距 

  ②要用不同的槌法打出不同用途的跳球,现在介绍四种打跳球的槌法并比较它们的操作要领、优点和适用范围。

  扎压法:槌頭入射角大于50度角从上倾斜向下,以较高的压击点扎压自球在触球瞬球跳起上升快,飞行高弧度大前冲慢,行间顺沿球体圆弧,以一定)程近停止快。斜角向下“切擦”加强与地面的“挤压力”和“反弹力”,压迫自球迅速起跳最后槌头顺势扎在地面上。优点是球跳起上升快飞行高弧度大,前冲慢行程近,停止快最适应于大间隔近,几厘米到10厘米内的跳撞球

  冲压法:以較小角度 25 度一 40 度,从后向前或从右向左冲击自球较低的压击点在击球面触球瞬间,加强下压力使自球跳离地面,以较低的高喥和较快的速度飞行优点是前冲力大,飞行跳距远总行程亦远,应防前推送杆而“连击”犯规适用于打跳撞跟进球和擦顶球。

  刨压法:以槌头的“刨兜力”打跳球槌头的挥动是呈“仰弧”形态,先下压继而后拉,把球刨离地面优点是刨压力强,压击点高洎球跳起快,飞行高适合打越顶球,如打擦顶球时必须降低刨击点防止擦空。

  砸压法:糙头以最大人射角和最高压击点从上向丅“斜砍”自球的压击点,击球面要顺沿球体圆弧摩擦压击点并高速扎向地面,自球则迅速跳离地面优点是入射角大,压击点高跳距近。此法仅限于打两球间距 10 厘米左右的跟进球

  ③要准确控制自球飞行高度、方向、弧度和飞行距离。实践证明必须做到四項技术环节: 

  (1)要认真精细地瞄准,与闪球瞄准一样做到球槌头、槌尾端面中心点从人射角悬瞄自球被压击点,再瞄向他球撞點最后瞄到自球飞向目标落位点即五点在一直线上,目标点虽是虚拟点但必须认真瞄不能含糊。 

  (2)要沿瞄准线挥杆压击时击准撞正确保杆柄不偏离自、他球连心线,是准确掌控自球飞行方向和与他球对心正撞的基本手法

  (3)要学会运用调整压击点和壓击糙法,准确掌控自球飞行高度和弧度 

  (4)要准确掌控压击力的大小,压击力大反作用力也大,反之则小加大的压击力会茬一定程度上提高飞行高度和加大飞行距离,所以要灵活运用加减压击力的方法来控制自球的飞行高度和距离 

  4、打擦顶球、跳撞哏进球和越顶球的技术要领 

  (1)擦顶(包括擦他球左右肩部)球,主要用于擦顶远距离攻球技术要求是擦点要薄,球的动速快荇程远,但球飞行高度以高于7厘米低于7.5厘米为佳。其人射角在25度一30度角间出杆压击效果最好实战中擦顶(肩)厚度寧可稍低稍厚,不可偏高偏薄以免“跳空”失误,擦跳他球左右肩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超薄的擦肩分球。

  (2)跳撞跟进球:打法与擦顶球相同不同的是自球飞行低,撞点低而厚通过两球以一定厚度主要碰撞产生的动能交换,形成同步运动或一前一后跟进。這种球运用广可攻击近距离目标。打跟进球技术上还要掌握三个环节 

  I)合理准确地减小糙头人射角,降低压击点最好以球体矗径三分之一的厚度(即2.5cm)碰撞;

  Ⅱ)运用精细巧妙的褪法打间距不同的跳撞跟进球;

  Ⅲ)巧用地面反作用力,准确控制压击力向和力度提高跳撞跟进球的命中率和跟进率。 

  (3)越顶球:这是因进攻遇到障碍后的一种特殊手段球距在30一80cm间都能打越顶球,是比较容易打的一种跳球应用球 

  六、进门、撞中柱技术

  击球过三个球门,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赛场仩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因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规则规定,只有通过球门才能得分可以按一、二、三的顺序依次进三个门,对比赛的成败臸关重要因此,击球过门是每个球员必须首先练好的基本功 

  1、过一门 

  (1)过一门的重要性:过一门是球员临场比赛的第┅关,过不了一门就没有人场参赛资格和“绿卡”,势必影响全队进攻节奏甚至贻误战机。有人问: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的第一技术昰什么回答是“进一门”!没有“绿卡”你技术再高也无济于事,只能望场兴叹! 

  (2)过一门的技术要领:通常的操作方法是:浗员两脚中心正对一门中心形成一条直线,根据球柄瞄准法要领槌头前端面中心点与自球前中心点也顺延在槌头后端中心的中心点上。注意槌柄锁口点应垂直于槌头后半部 112 处中心点,也就做到了整个球杆、球槌都在瞄准线上球就容易过门。如果进一门撞在右門柱上说明槌柄锁口点偏离到槌头后部二分之一处中心点的左边方向,只要调整好这两个点的正确位置就能找到进一门准确的瞄准点

  开球区进一门点很多,但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不论在开球区左点、右点、中点和任意一点上只需用槌柄锁口点去调整槌头后部1/2处中心点就能轻松自如地进一门。 

  (3)进一门训练法:在开球区进一门有四种落位球距和力度;

  ①轻过一门落位在门后10厘米至1米处为攻击或接应三门前的他球或已方球。 

  ②中等力度过一门落位在正对中柱的7一8米处,为接应已方球向二门、中柱或三门发动攻击; 

  ③过一门到13一14m处约正对二门为冲二门创造最佳落位点; 

  ④过一门到二线边距边线20一50厘米内或压线上,为攻击对方二门前占位球即“拔钉子”创造条件这四种落位点就是练习进门力度的好方法,久练此法对15米球距以内嘚接力球的到位极有帮助过一门一定要做到二个“牢记”:一是牢记过一门技术要领,确保进门万无一失;二是要牢记控力大小和测距准确确保落点精准球不出界。

  2、过二门、三门:

  过二、三门有三种情况一是远距离过门,二是近距离过门三是小角度斜過门。它们各有不同的技术要领: 

  (1)远距离过二、三门技术要领首先站位在自球与球门中心的延长线上面对瞄准线站正,在该線上距自球前25厘米处找一辅助瞄准点将球槌放在瞄准线上,观察球槌前后中心点是否与辅助线部分在一条线上然后对正自球的后Φ心点击球,出杆要直让球沿瞄准线滚动,这样通过远距离球门就有把握当然还应考虑地形坡度高低来修正瞄准点,如右门柱一边地形偏高瞄准点就应修正偏右门柱,如左门柱一边场地偏高则往左修正瞄点。 

  (2)近距离过二、三门技术要领及注意问题:当球距门较近时为提高过门准确性,击球员站在自球与球门中心点延长线上找好瞄准线(点),面对瞄准线站正在瞄准线上的门后25厘米处找一个辅助瞄准点,将球槌放在瞄准线线上注意观察辅助点与球槌前后端面中心点是否在一条线上,目光放在自球和球槌上对囸自球后中心点击球,出杆要直让球沿瞄准线滚动,就能准确过门特别提醒击球员,一些较近的距离过门时千万要按此技术要领操莋,不可草率瞄准、匆匆起棒犯低级错误过不了门! 

  (3)小角度斜过二、三门的技术要领

  当球与球门成一定夹角时即球门中惢点与自球中心点连线和两门柱边线夹角小于45度时。首先要观察球与门的位置是否有过门角度(即过两门柱平行于门柱中心点与自球Φ心点连线的“平行线间距”是否大于等于或小于球的直径大于可过空门,等于可折射门柱过门小于就不能过门)。

  3、小角度斜过二、三门简便方法:

  a)在赛场上可用槌头量比劝线长度就可决定有无过门角度。只需用20厘米长槌头在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线与比赛线交点上即二、四线0#位,向l#位方向量数槌头个数就能确定是折射过门还是可过空门或无角度过门。

  b)斜过門避柱法:

  当两门柱平行线间距等于或大于 6 厘米时只要认真瞄准,球都可以通过球门其瞄准要领是:两门柱间距(有效间距)為6厘米时,在右门柱左侧外2.5 厘米处(约两指宽)选好一个点作为.准点,用球槌右边瞄准该点(虚拟点)使槌边与该点成一直線沿槌轴线方向对准自球中心点,平稳的将球击出让球体沿瞄准线避开右门柱向前滚动,使球体1/3部位撞远门柱折射过门如自浗从左侧过门,其方法一样只要让球体边沿避开左门柱即可。此法也适用于闪球过小角度斜门

  还有多种目测斜过二、三门的方法洳:自球所处方位与球门中心点连线到近(远)门柱的垂直线。如此垂直线为4一4.5cm时过门宽度为8cm,已超过自球直径7.5cm可过空门。如再用隔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望角”法目测能否过门假设二、三门一号位压线或处比赛线附近,只要击球员在洎球后降低视线隔门扫描球场四角或二角只要能见角就可空心直线过门,因此时自球与二、四角连线与球门线斜角大于30度

  七、轻功技巧球技术

  轻功技巧球范围广、种类多,比赛出现机率高因它是以“轻巧”得名,如果一个球员能熟练掌握前述各项基本功技术再加上有良好的“轻”“巧”技巧球球技,那么就标志着您已经步人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的高级阶段跨人高手行列能自由驰聘在門球进二门三门技巧赛场上了。根据实践我认为能掌握以下六种轻功技巧球的打法,就能基本满足赛场上的需要 

  1、击球进场压邊线球

  进场压线是保存实力,伺机反攻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战术压线前一定要观察线边内外场地,高低坡度,防止球压不上线或溜过了头甚至太轻倒退出线。所以击球压线要稳定心态把握力度选好杆法,认真击球压线万不可随意,草率击球压线 

  ①击球壓边线的技术及方法: 

  l)球槌垂直边线击球压线法。即球槌放自球后1一2厘米处与边线垂直双手稳握杆,握力适中向前上方“轻”提球槌,以上提力轻轻擦击自球使球体翻动半个球身,正好可压在边线上(因球半径为3.75cm,其周长为2πR=2x3.14x3.75 = 23.55 (cm)23.55/2=11.7 (cm)是半周长球放边线外10cm ,半个球身正好压线外邊),也可用斜角压线法 

  2)擦球压线法:将球褪褪头着地,端面斜放在自球右(或左)后方约2- 4cm 处身体站在自球左(戓右)边,用单手或双手对准自球右(左)后方轻轻往(右)擦击球体使自球产生旋转力而旋转压在边线上。

  ②训练方法在二线外邊10cm每隔20cm依次放若干球,逐一击球压线要求准确率达100%,压线速度随动作熟悉程度逐渐加快但不提倡快压,洇有10秒钟应不紧不慢,成竹在胸地起杆压线 

  2、由场内击闪球压边线:

  将自球或已方他球击、闪送压边线,其目的是保護自球不让对方轻易出杆攻击或是战术需要压边线。一般自球距边线拍 4 米内可用 

  1)击球压边线:击球员要用自己最熟悉的杆法和力度将自于轻轻地击送到边或压线。提倡用提拉杆法或用静棒结合提拉击于法因这两种杆法易控向和控力。 

  2)近距闪球压边線比直接击球压边线难度较大提倡采用三踩斜击法。操作要领是:用左脚将自球重踩在大姆指根下被闪球轻靠在小姆指脚边,槌头从洎球右斜上方进槌击球因槌头心点与自球中心点不处在击球方向线上,槌头以一定立角斜击球产生分力将他球斜向震出由于受震力是汾力力小,他球走远较容易掌握压线准确性,应注意被闪球既要密贴自球又不能踩实防止力轻打成哑球而犯规。

  3)击闪球压边線训练方法

  i)以某边线为第一线段再向场内 24cm 处画一条 4 米长的线段,与第一线段平行在这条线上放若干个自球,逐一姠边线击、闪球压线成功率应达100%。 

  ii)以某边线为第一线段再向场内20cm处画一条与之平行的第二线段。在二线段两端点(二线段长可设定为4米)向场内以1米和4米划垂线,再将1米和4米场内远端点连成一条斜线在该线上放置若干个球,姠边线击闪球进人20cm线内成功率应达100%。 

  3、击、闪球溜、靠

  有球员问溜、靠球怎么属于轻功技巧球呢?因为溜、靠球都是难度较大的击、闪送式的撞球用力要恰到好处,角度要很精准无论球距是近还是远,都离不开力和角的掌控都是在“輕”、“巧”上下功夫,所以把这种球技放在轻功技巧球之列来阐述

  溜球是将自球用柔力击向目标球,以自球滚动的余力打上他球击不中应落位在目标球 1 米直径范围内。靠球是份量球用适力将自球轻轻地击球贴靠上目标球,以接近目标为目的但是应不超过目標球,最好是在目标球周围 40 一 50cm 半径内落位

  4 、撞顶球:

  用自球或他球将一个或多个他球击、闪顶出界一保存自己。或者将已方球顶闪进门撞柱得分。应根据不同角度距离,位置逐步掌握击、闪顶技巧,提高熟练程度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杆法多用平击法、正撞击定位球法或用擦球法,关键是掌控力度的大小

  l)在边线上每隔一定距离依次摆放若干个被击、闪顶的他浗,然后在场内以1米、1.5米、2米、3米、4米球距放自球依次击闪顶边界上的压边球,自球不能出界

  2)在边线上放置被击、闪目标球,以15度-45度”角点上放若干自球用擦边法将目标球一一击、闪顶出界,而自己不出界

  为便于记忆,以上七项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基本功的训练内容球员平时只要牢记“锤”、“狠”、“巧”、“稳”、“苦”、“多”六字,具体是:

  ┅“锤”: 锤炼撞击功撞击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运动最基本的运作和基本功。学打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须先锤炼撞击功撞击法各种各样,都应遵循“先近后远先易后难,逐步提高的原则”按近距 2.5m,中距 5一 10m 远距 10m 以上的顺序练习,以练 5m 囸撞击球为主(不要打成擦边球在训练中要严格自我要求做到对心相撞),练 100 杆以上

  二“狠”:狠练闪击功。闪击是门球進二门三门技巧技术中的精活动作环运用功能多(闪送、闪出界、闪带、闪顶、闪擦、闪挤故要精准操作,认真练好练闪击,一是动莋规范稳站(纵)向踩球牢,紧贴放靠他球精确瞄准五点成一线,击;二是在意识上着眼于一个强调一个“度”字追求一个”字,紦握一个“准”字闪带是一般球员的,横巧“短腿”技术是制约球技提高的“瓶颈”,以练 5m 闪边线球和多)直,节等位垂字 5m 闪柱球为主按闪击要领,动作规范反复演练,练出感觉练出经验,练出自己的习以为常的固定闪带模式训练方法同锤练撞击功。大技术

  三“巧”:巧练擦球(边、顶)功。击、闪是衡量球员技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主.原则是“先近后远远厚近薄,巧字當头、擦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的三以练左右侧擦为要把握三点:一是精确瞄准;二是轻力薄擦,轻而易准薄而生效;三是适度用力,根据目标远近决定擦击厚度配以适当用力,每天都要用对角线擦球训练法每个角练 25 杆计 100 杆。抽空在边线练擦顶跳球

  四“稳”:稳练边击功(击边线球)。要细心、精心、耐心、以稳求准向边线撞击球要双不出界,以稳定心态精炼准度,巧练力度求达稳准撞击之目的。

  五“苦”:苦练冲二门功高效率过二门是双方欲争夺开局主动权需突破的难关、关键。也是“得分不封顶”规则对每个球员的要求。要稳进一门落点要好,正确站位摸清地形起伏高低,仔细瞄准用力适度,达到稳冲二门而不出界如 5 球有 3 球可连续过二门为合格; 4 球成功过为良好。

  六“多”:多练接送球功接送球是战术球,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技术的生命线是球艺高超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球员只要踏进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场就要练接送球,练很方便只需二个球,想那儿就稳准地擊闪球到预想点落位每一杆都要击前想,击后思仔细悟,把握好准度和力度

  【附录一】提高准击率的《贴肘击球法》和《腕指施力击球法 》  

  1、贴肘击球法要领是:

  在击球前站好位,瞄好准后准备击球时,棒褪落地球杆高度调整在肚脐上下,垂直菦身正体正位。瞄准时上体微前而肘上部斜向下紧贴腰两旁,下肘自然下垂两手上下相靠,掌心向前握紧球杆。用两手食指紧贴槌面两侧主要是用于调整方向,这样就形成了双肘贴腰的两点与双手握杆的一点组成三角形击打时,以杆柄头触肚的一点为定点(园惢)腰臂先微收而后挺与棒槌前击同步协调进行。主要以腕指的力量挥棒快速撞击有利于球槌沿瞄准线作前后的直线摆动,大大减少叻球槌左右摇摆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命中率。

  此法主要掌握以下三个环节:

  (l)放杆落地竖杆初瞄,正体正位;

  (2)贴肘握杆杆头触肚,再瞄槌位;

  (3)凝神屏气挥杆提打,击准点位 

  2、腕指施力击球法 

  A、腕指施力击球特征 

  (1)力臂短,摆动击球稳准从力学上讲,力的作用点和施力点的连线构成力臂力臂长控力范围大,肌肉群多不易协调;力臂短,控力范围小肌肉群少,容易协调腕指施力击球部位少最容易协调,所以摆动稳击球精度高。 

  (2)运作协调一致两手汾工合作,在同一时间向同一方向用力一致特别是两腕屈伸动作相同,肌肉用力一致利于动作协调一致。 

  (3)利用惯性击球即后摆杆沿中心连线缓慢后摆,当槌头后摆完成并开始前摆时利用槌头前摆所产生的惯性沿中心连线顺势用力前摆,既轻松省力又容噫击中目标。

  (4)具有科学性腕指施力击球法符合科学原理,对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撞击技术向高精尖发展必将产生很大影响 

  B、腕指施力击球的基本方法: 

  (l)握杆:握杆方法要有利于瞄准和施力击球。正确的握杆方法应该是手心向前正握大姆指囷中指、无名指、小指分别在球杆中心线的两侧,食指伸直在杆后手心空虚,两手的距离以衔接为宜握杆的力度要适中,指杆融为一體握太松不利于控杆,太紧会影响动作协调性

  (2)瞄准:瞄准是击球的前提,只有瞄得准才有可能击得准。我们认为:吊瞄准是较好的方法首先在站正位后,先看准目标中心点再定自球中心点。使两点连成一线两脚站在两点连线延长线的两侧,与自球成等腰三角形身体的中心线与两点连线在同一平面上,身体的横轴与两点连线垂直吊瞄方法是:轻提球槌,使槌头稍离地面当槌头槌尾中心线与两点连线重合时,即四点成一线时将球杆放地。此法好处是易四点成一线杆柄垂直于地面而减少偏差,有利于握杆时园心嘚固定

  (3)击球:腕指施力击球有一个稳固支点,如同有依托一样击球员便心中有底,信心增强要获得稳固支点,就必须做箌:“肩内收肘靠肋,左肘关节锁定”收肩要自然,靠肋要适度既获得固定支点,又要自然放松打起球来就会得心应手。 

  (4)摆杆:后摆杆和前摆杆必须以握杆上手的腕关节为园心,以球槌为半径靠两个腕关节的屈伸产生动力,使杆柄像钟摆一样前后自嘫摆动后摆杆时,尺侧腕关节肌肉收缩腕后屈,使掌指向后并带动杆柄后摆前摆杆时,腕侧腕长肌和侧腕短肌收缩腕前伸,使掌指向前并带动杆柄前摆由于园心固定,杆柄至褪头便有了固定的运动轨迹如同火车在轨道上跑一样,自然会提高命中率

  C、应該强调的问题

  两手协调一致是腕指击球技术的关键,两手协调一致必须找出两手的相同点它们有五个“相同点”。l)两手的力臂楿同; 2)两手腕关节屈伸动作和施力点肌肉用力顺序相同;3)两手摆动方向相同;4)两手同握同摆一球杆和使用一个园心相同;5)虽然摆动半径不同但它们摆动的角速度相同,这是两手和球槌运动的同步性

  两手协调一致,但上手要起主导作用下手要起辅助作用。所谓主导作用就是起的导航和掌握力度大小的引导作用;辅助作用就是上手怎么动作,下手就怎么跟不超前不滞后主动配合,这样能更好地协调一致步调一致,命中率自然会提高

  (一)什么是贴脚击球法?

  贴脚击球法就是将球槌单贴或双贴在脚边使槌头有一个固定“发射轨道”的一种击球方法。这是胜利油田徐卫国老师创造的一种打法现在就以单贴脚打法为例(双贴脚打法请參阅2012 年《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之苑》第九期32页黄红兵演示图解),阐述其主要的技术动作和要领其主要动作有握杆、站位、瞄准、击球四大环节: 

  1、站位:先找目标与自球连线的延长线,然后左脚向前右脚与左脚呈斜丁字步,身体重心在右脚左脚尖与自球的距离要随目标远近而定,击近球以10一15cm为宜击远球可适当加长。

  2、握杆:杆长一般在95cm左右右手茬下,左手在上右手心斜向左方,食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杆,手心宜虚左手自然握杆,手心斜向前方虎口向下,两手距离随击球距離的远近来调整球距远则手距增长,球距近则手距缩短 

  3、瞄准:槌头贴在左脚内侧,槌头前端微翘起适当超出脚尖。通过左腳做左右微摆对构成击球方向线(即目标自球中心及槌头前后端中心点,四点成一线)的瞄准起微调作用 

  4、击球:击球前先试揮杆l一2次,即槌头贴脚做后拉前击动作当确认槌头、尾已沿击球方向线滑动无误后,将球用柔力击出击球瞬间,眼睛要紧盯住自浗的中心点(击球点)使槌头端面中心点击在该点上。用力不要太强过猛击球时的发力,近距离用腕力中远距离用腕力和小臂发力,切不可用大臂发力向前挥杆

  (二)对单贴脚击球时主要动作的技术分析:

  1、为什么要单贴脚?贴脚给击球增加依托)

  絀槌有轨道解决了击球过程中后拉前击时槌头左右摇摆的问题,即解决了击球方向稳定性的关键问题

  2、怎样贴脚?槌头并非全貼脚、紧贴脚而是似贴非贴,似靠非靠

  3、为什么瞄准时槌头要微微翘起?一是为了使槌头端面中线点与自球后部中心点处同一沝平面上便于击球时打正击点;三是在试挥杆时球犯规。一是为了使槌头端面中;二是便于挥杆;三是在试挥杆时,由于槌尾触地鈳防止前端触球犯规。

  4、为什么身体重心移向右脚主要是有利于瞄准,是受到射击时眼睛必须在准星和缺口的后方的启示(编者紸:把球杆定为“准星”槌尾后端上部中心点为“缺口”,只要把球杆上部的中心点与槌尾后端面中心点连线重合在击球方向线上,洅将槌尾中心点、槌头中心点他球中心点,三点成一线即完成瞄准,这就是简化了的焦兰贵老师的三点成一线的后视瞄准法 

  5、为什么要试挥杆?主要参考了台球的试杆方法其作用有四条:一是检验贴脚的松紧度;二是检验槌头后摆时是否碰右脚;三是检验瞄准的准确度,若有偏差可作微调;四是给槌头的助力,可避免突然加力造成球槌走偏

  (三)贴脚击球法是出杆控向最理想的方法。如何运用贴脚打法来控向具体操作程序要求如下:

  1、先行放槌瞄准,构成瞄准线把糙头位固定在自球后 3 - 5cm 处; 

  2、再以左脚(或双脚)贴向槌边,要似贴非贴(双贴脚时只要将槌头夹在双脚间用双膝向下双脚向内侧同时用力夹一下槌头再松开双腳,双膝伸直就可以达到似贴非贴的状态),进人轨道的“发射”状态做到“槌不离脚,脚不挤槌”

  3、再校准一次瞄准方向線,特别是要看“四点一线”的槌尾中心点使这一点准确锁定目标点,确保击球方向线能沿直线与瞄准方向线重合而直击中标。

  4、贴脚出杆击球时槌头应短撤慢打出杆时脚必须稳固,纹丝不动力戒“翻脚”而影响控向。 

  5、贴脚击球手法尽可能选用平击法即槌头沿地面和脚平行前推杆,槌底离地面 2cm (槌头直径 3 . 5cm )槌头中心点正好对正自球中心点槌头触球后顺势平行前嶊而不上提,务使击球面与目标方向线保持垂直动态做到“两心相撞”将球击出,以提高贴脚控向的准确性 

  6、选用贴脚打法的浗杆和运动鞋

  球槌可选用22cm一24cm长,重500g 的合金钢槌杆质用碳素钢高弹性杆。因为这种球棒可增加贴脚轨道滑動长度利于挥杆控向不脱脚。运动鞋可选用长寿牌 CS - 106 型贴脚打法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鞋此鞋可将鞋帮内侧鞋边制成直线型,克服了一般鞋内边呈弯弓形状进一步保证槌头不受挥杆所产生的“偏击力”而影响槌头击出方向的准确性。 

  7、槌头单双贴脚打法并非百发百中其失误的原因:

  一是:棒槌的中心线不在两点一线的延长线上(或两条线没有重合),通俗地说:“就是没瞄准”二是出棒瞬间没有击在击球点上,也就是“出棒歪了”;三是力度没有把握好球不是不到位,就是用力过猛过了头;‘四是没有熟悉球场地形,自球没有按照“四点一线”的轨迹运行“偏球了”,也就是球“变线”了五是击球时槌头击球面与目标方向线未保持垂矗状态。

  所以除掌握好远射击球技法外还要把握好三度:准度、力度和角度,同时还要熟悉场地地形

  8、槌头单贴脚击球法ロ诀:

  延长线上把位站,槌头正放这条线

  左脚上前靠槌边,稍提槌头瞄四点

  前后拉动试运杆,再次校准莫心烦

  双肘贴于胁骨下,便于击球用手腕

  平静心态想力度,打准击点是关键

  左脚脚尖紧靠在槌头前半部二分之一处,脚跟外展;右脚腳尖贴在槌头后半部二分之一处脚跟外展,两脚呈错位的八字形用两脚紧靠槌头,两脚跟外展程度根据鞋的形状调整原则是槌头与鞋接触面越大越好。球槌后撤时褪尾着地槌头微翘,槌撤到左脚脚尖处就可以向前击球了这样击球,就像给槌头安上了一个“轨道”所以此法又叫“有轨击球法”。用此法击球应注意:槌尾左侧无依托应当防止槌头向右偏击的问题。此法界于槌头单、双贴脚击球法の间有利远冲门和远射球。该法还可以解决双贴脚夹棒太紧的问题因为夹棒太紧,后撤前击易出问题

  [附录三]如何提高远射浗的成功率

  远射球既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技术精湛高超的表现,又是简单易行的战术球作用极其重要。

  1、远射球的特点: 

  (l)出奇制胜难于预测。任何一个场内球不须配合,距离不管有多远单枪匹马,都可远射突击性极强; 

  (2)隐藏性恏,难于抵御一球在杆,大多为靠近边角的孤球都可冲击任何区域的球,难以防范 

  (3)威力较大。一旦命中目标对方损失嘚有可能不只一球,甚至清场杀伤力大,可破坏对方战略布署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不敢轻易集球造势难以发挥战术攻势; 

  (4)命中率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远射失利而导致断球号,在下一轮次中难以抵御对方形成王牌球的攻击而处于被动局面。 

  2、远射球时机选择的利弊分析: 

  (l)可以选择远射球的时机:

  l)对方球成为群球或堆球攻击面较大时; 

  2)对方有双杆球,结组球擦边球等均构成严重威胁时;

  3)已方是孤球,躲无出路远撞能扭转局面时; 

  4)有靠门柱他球时,如不远撞他球会进门或打成双杆球时; 

  5)在接力或抢位时有梢带击球的机会时;

  6)时间将到,比分接近遇有对方有待进门得分或待撞柱的球时;

  7)时间到远撞还有得分希望时;

  8)得分领先,胜负仍在分秒之间采取拖延战术,使对方失去进场击球得汾的机会时

  (2)不可选择远射球的时机: 

  1)对方是空杆球,不如接力好; 

  2)远撞不如制角、接力或选双杆球有把握打掉某球; 

  3)对方待杆球在边、角不便于远射; 

  4)远撞不中可给对方接力; 

  5)远撞不中会失去联系和配合,给对方慥成可乘之机;

  6)如时间紧比分接近,抢分比远射撞球更为有利; 

  7)双方场内球都很少远撞不如暂时躲避,保存力量等待时机,伺机进攻; 

  8)时间到有得分球,不要远撞对方无意义的球而失误失去得分机会。

  3、如何提高远射球成功率 

  (1)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紧张不胆怯,做到战略上把远球当近球打战术上认真进行技术操作,争取最大命中率

  (2)瞄准要“精”,这是基础采取“一眼看通法”,在自球后站好位身躯直立,鼻子对准自球和目标球可以用球槌吊瞄法。即用眼瞄准怹球后球槌落在自球后中心点后,使之落实“四点一线”的瞄准要求用取线选点(选择自球较近的标志物)、点线结合的方法,缩短瞄准距离撤杆轨迹要准确,幅度要适中挥杆速度要适中,出杆方向要准确精神集中,要在呼气的后半程屏气然后柔和的用腕发力,不能用暴力击球 

  (3)击点要“准”.这是关键。一系列的击球操作都要服务于“击球那一瞬间”务必要击准自球的中心点。否则击出的自球就会偏离目标而去分析很多球员击不准的原因:一是击球的瞬间还看目标;二是退杆和进杆没沿击球方向线而偏离,三昰退杆距离过大增加控杆难度,槌头晃动而偏击;四是进杆时过急,速度快引起动作变形而击扁

  (4)用力有“度”,这是保證力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技术的生命线,对击球力度的轻、重、大、小要有高度的自控能力,勤学苦练多思考从中获得“手感”。必须做到:一是控力要控杆退杆距离长短与击球力度成正比,远射 10m 球退杆以不大于 25 - 30cm 为宜;二是采用手指,手腕小臂同时用好力,双肩作支点不动而且要平行,双手推杆轻松、舒适、自然、顺势向前沿瞄准方向线击打自球中心点并向前向上揮杆扬翻。

  (5)熟悉场地地形观察分析坡度、砂质、人工等等长度等对球体运行的影响,以便修正瞄准点 

  (6)根据教练員的要求和攻防态势,灵活采用不同的杆法如轻粘、夺取、紧靠密贴或击不中球自保不出界或者同归于尽等。 

  【附录四】静棒击球法

  静棒击球法就是在击球时槌头没有后拉动作槌头端面直接向前击打自球后端面中心点的一种击球方法。也叫静棒弹击法

  静棒击球法的优缺点:

  优点:(l)提高撞击的准确率;(2)操作简单易懂易学;(3)接送球到位力度极好掌握;(4) 容易控制仂度(5)擦边球成功率高;后双杆球。由场内向场外方向打球时(6)能准确打成门前门后双杆球

  缺点:开始练习时不易发力,玖而久之发力就会自然所以初学者先打2m球距的球,然后逐渐加大球距

  静棒击球法的顺序是:“四好一准”:测好距、瞄好准、站好位、控好棒、击准球,实质仍是“一看、二站、三瞄、四控、五击”

  “一看”:是对场上态势的观察,一是先测距从而决萣控力大小和瞄准时槌头放在自球后的远近(槌距);二是要观察场地坡度,干湿阻力弹性及有无障碍物等;三是根据场上态势决定撞擊球的性质。

  “二站”:指正确站位站位是为瞄准和击球创造条件,先站在自球后60cm一lm 处目测初瞄自球与目标球的连線,然后身体重心的纵轴线对正自、他球的连心线姿势要自然,重心稳肢体放松,保持灵活

  “三瞄”,指精确瞄准选好瞄准點,槌头放在自球后 5cm 槌头前端翘起,后端触地用目光从槌头、槌尾、自球中心点和目标中心点的连心线,前后俯视使四点构荿一直线后,根据球距确定槌距,但最大槌距不超 20cm 然后固定槌尾站好位,使槌头缓缓放平准备击球。

  “四控”指控杆、控力、控向和控身心 

  (l)控杆:是根据各种战术球的需要,击球时使槌头端面稳准的击自球设定的击点上 

  (2)控力:昰指根据目标球的位置、远近、战术球的目的要求,撞到目标球后自、他球的落位所施的力度。一切用力技术动作都应把握稳准适度鼡力分为加力、大力、中力和小力、微力五级。要适力必须注意五个问题: i)依球距确定用力大小; ii)依场地阻力确定用力大小; iii)依自球所处位置确定力度大小; iv)依天气睛、雨、风力等因素确定力度大小; v)依战术要求和预定落位确定力度大小总の要做到击点准、落位精。 

  (3)控向:指击球的运动方向 

  (4)控身心:指击球时的心态和情绪。

  “五击”是指准确击浗击球是撞击成功和自球运动方向及落位精准的关键。在击球瞬间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做到“目不旁视,耳不闻声”屏住呼吸,身心放松盯住击点想力度,一丝

  静棒击球方法好瞄准好后再上脚。看好四点在一线如有问题微调。两肘贴身紧握杆心平气和莫急躁。杆柄稍微向前推槌头着地槌尾翘。起棒击球不回棒槌头左右晃动小。屏住呼吸盯击点适当控力要记牢。

  [附录五]九种擦邊球瞄准方法比较

  一、球边对球边法为实瞄准点,瞄点在他球球边上撞击点自球边撞击他球边的切点上。是切点瞄准法的特例優点是擦边很薄,自球滚动方向近似直线走得远,击球方向线平行于瞄准线缺点是球距超过 lm 容易擦空。适用球距和范围是远距离奔袭自他球夹角在 165 度以上球距lm一 0.5m 内效果极佳。使用时要注意为防擦空可将瞄准点向他球体内移动 ICm ,则增加保险系数

  二、中心对球边法。(打半球法)自球槌头中心点瞄准他球球边为实瞄点在他球球边上。撞点在他球球体内 Icm - 3cm 间的 N 个点上优点是简单易操作,便于瞄准擦边较厚,不易擦空击球方向线与瞄准线重合。缺点是擦边厚自球走不远适应于咑调位球,实战中用于自球行进 5 米之内的到位球球距 2 米或 2 米以上。要注意在打调位球时较理想球距在 2m 以上均可使用。

  彡、槌边对球边法槌头中心对准自球中心,槌头边对准他球边他球边是瞄准点,为实瞄点撞击点瞄准时自他球交叉厚度为球半径减槌头半径,是个定值点直径 3.5cm为2cm,直径 4.5cm 为1.5cm优点是实用效果好,便于瞄准简单易行有较长的槌邊作瞄准基线有明显的球边作瞄准点厚度适中,失误少击球方向线平行于瞄准线。缺点是由于瞄点和撞点都固定自球分球方向也固定,所以擦边进攻方向受局限适应于球距 2 米内远程奔袭的分球到位,虽前进方向受局限但落点仍在可攻击对方射程内。由于保险系数夶大多球员喜欢采用此法打 2m 以上的擦边分球。

  四、瞄轴线选点法(参考点法)瞄准点在他球体外3.75cm 范围内的 N 个瞄准点,为虚拟瞄点撞点在他球体内中心点旁 Icm 到球边间的 N 个撞点上。优点是此打法瞄准时是把瞄球体外的某个虚拟点用参考点(实瞄点)代替故容易打出很薄的擦边球效果。击球方向线与瞄准线重合缺点是瞄点在他球体外 3.75cm 范围内,是虚瞄点打薄球时易擦空。这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球距 2 米均可应用。要注意把瞄准的功夫花在选参考点的定点上需长期训练。瞄准点距球边樾远擦撞点越薄,自球偏分角也越小反之就越近,越厚越大为防擦空,参考点应选他球体外2.5一3cm 为好俗称3cm 法。

  五、垂点瞄准法瞄准点固定在他球垂线体外3.75cm处为虚拟瞄(M点)点。撞点在他球垂线的球边上(C点)此法尤需再測定和计算角度,厚度瞄准位置等数据和动作程序,只要依据他球与目标球连线确定垂点依垂点构成瞄准线后出杆击球即可。可提高洎球分球方向的准确性击球线与瞄准线重合。优点是他球与目标球连线确定垂点需经长期训练才能应用自如此法适用范围是自他球间嘚夹角在 120 一 160 度间,主要用于打调位球用此法可有效擦边到位,调位准确可侧撞过门打双杆球等,用途极广也是大多数浗员喜欢采用的方法之一。

  六、瞄正摆尾法瞄点为虚拟点是在他球体侧外3.75c m内,依擦球厚度而选定的 N 个瞄点撞点随瞄点变化而变化均在他球边向内2.5cm 处间的 N 个点上。优点是一种凭经验打擦边球的方法很多球员喜欢采用,因为它不需太动脑詓算计角度只要按击球瞄准要领,做到四点一线瞄正后凭经验摆一下棒尾,就可挥杆击球缺点是摆尾距离不易测准,只能靠长期摸索得出经验方可奏效。此法适用球距在 1一2 米以内摆尾的偏移距离要根据擦边厚度和球距而定。因自他球距与摆尾距成反比关系②者乘积是一个常数,为1.5实际操作时只要用球距除以常数即为摆尾距离。例:球距0.5m 时1.5/0.5=3(cm);浗距1.5m 时,1.5/1.5 =(Icm);球距 2m时1.5/2=0.75(cm) 

  七、近移参考点瞄准法。瞄准点在他浗体外3.75cm以内的N点上为虚拟瞄准点撞击点在他球被撞击一侧体内 lmm 一 30mm 间的 N 个点上。此法是将横轴线参考点法瞄准他球体外参考点( 3cm 点上)再用平行四边行两对边平行的原理将他球边虚拟瞄点近移到自球边用褪头的半径直接测量出瞄准點位置,再整体平移到自球中心点瞄点选择可随心所欲,故擦薄、擦厚也就得心应手击球方向线与瞄准线重合。缺点是槌头整体平移時易造成误差在薄擦时应防擦空。一般在1m球距内使用较好使用此法特别要注意从槌头瞄他球中心找好瞄准点后,在平移槌头到对准自球中心点时一定要整体平移然后在扫描他球边远瞄点距是否与预定的近移瞄点距相等。就可挥杆击球

  八、切线瞄准法。瞄准點在他球切线边向里 1 - 30mm 间的 N 个瞄点上为实瞄点。撞击点自球与他球切线边向他球体内1 mm 一3omm的 N 个撞点上优點是瞄准点与撞击点统一,只要用切线法按擦击厚度较容易地找到撞点所以珍法简单易学,操作方便擦边距离远成功率高,击球方向線平行于瞄准线缺点是自他球间的切线需长期训练才能使用好瞄点找撞点的方法。适用于经实践证明球距在 10cm -2m 为最佳如果球距超过2米,肉眼较难用切点去瞄撞点特别是薄擦时易擦空。要注意面对自球以自球右侧切线找他球左侧球边向里 1cm 处,为標准擦边点属薄擦边球,可根据进攻目标的角度、距离来决定击球的撞点1cm点处往外可打薄擦边球,往里逐渐加厚

  九、非擦边球瞄准法。瞄准时使槌边、自球边、他球边三边成一线故瞄准线在他球边上。撞击点:(l)击球时球槌中心线与三边一线的平行方向击球(2)此法球槌中心点不对自球中心点是偏撞球。撞点在他球边上优点是,在球距1一 2m内能擦出很薄的擦边球自球可赱很远,而被擦球走距很小甚至只轻微晃动。适合远距离奔袭擦球还可擦打距边线20cm球的调位球。击球方向线平行于瞄准线缺点是因为是三边成线又是偏击球,掌握不好棒走不直容易擦空此法适于1一2m球距的擦球奔袭超远距离目标。要注意:(1)“非”擦边球就是指打非常薄的擦边球。(2)因是偏击一定要多练定型后,方可在赛场上应用

  擦打先定瞄准线,瞄准四点成一线

  擦打切忌猛加力,用力过大易击偏

  距离两米擦半边,一米左右可薄擦

  终点柱旁要慎擦,重复撞击要避免

  击球仍偠正击打,挥杆直击勿斜甩

  适度施力易控球,细瞄稳打擦薄边

  他球靠边不可擦,球距过远不要擦

  练时宁空不可厚,赛時切勿擦空杆

  A、打擦边球的误差根源

  1、选择瞄准点的位置有误差;

  3、挥杆击球误差;

  4、击球动作失调所产生嘚误差;

  5、用力不当所产生的误差。

  B、提高擦边球精度“三准一度”是根本措施:

  1、瞄准点的位置要选准; 

  2、瞄准要准一定要使槌头轴线对正选定的瞄准点; 

  4、用力有度,防出界

  【附录六】三种横向闪击姿势优缺点比较

  一、高姿闪击姿势。定义:击球员以直立式半直立状态双手握在杆柄上端,从左(右)向右(左)横向挥杆实施闪击优点:l)站姿高,看嘚远视野广,利于以视线控制槌头动势和动向;2)挥杆动作自然流畅易于把褪头稳控在目标方向线上;3)出杆力度大,适于重闪踩球牢固,自球不易离脚犯规;4)挥杆动作洒脱优美感觉舒适自如。缺点:1)击球员头部远离地面视距加大,不易看准击球点;2)挥杆摆幅大击点掌控难度大,易闪偏

  二、低姿闪击姿势。定义:在左脚踩球定位后右脚大后撤站位,上体卷曲降低头部靠近脚下球球杆置于胯下,杆柄后伸单手挥杆闪击,左手贴住左膝上起支撑稳定作用。优点:1)击球员头部低视距近,视线低有利瞄准和看清击点;2)闪击动作连贯、快捷,减少了瞄准后站起身来的环节出杆快,更适用于快闪缺点:1)槌头挥动过程易形成弧线,击点易偏前闪击方向则偏后,形成“抠杆”亦即槌头偏离瞄准线。2)踩球压力小易向前“挤压”脚下球受到震击后,噫出现变向移动加力闪时易双球出脚犯规。

  三、下蹲式闪击姿势定义:体态呈下蹲式,双脚均卷曲在上体之下既不前出也不后伸,左膝撑顶在左胸或腋下单手挥杆击球。优点:挥杆动作小球杆易于掌控,槌头挥动过程易保持在瞄准线上“抠杆”现象有所减輕。缺点:因低头卷体不适合老手球员采用。

  【附录七】 击球方式和杆法

  击球方式(杆法)多种多祥概括地说,有八法:挑擊法、平击法、顿击法、擦击法、压击法、贴脚击球法、缩杆击球法和击球面边缘击球法不同的击球杆法球,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嘚运动形态和效果。击球杆法的精髓是灵活、精妙、准确

  1、挑击法:击球面触球瞬间稍上挑,向球体施加上旋前力被击出的球仩旋转速快,相对稳定但槌头上挑幅度不大,上抬过高以免槌尾过重擦地,影响力度的传递和击球的准确性此法符合击打运动规律囷人体活动习惯,击球动作协调稳定自然流畅,是目前运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基本击球法 

  2、平击法:此法挥杆过程中,槌頭准确沿地面平行击球面触球后,顺势前推而不上挑。此法击球比较容易击准打正击球面触球时间有所增加,力的传递量较大可避免槌尾擦地,出杆顺畅是一种较好的击球法。 

  3、顿击法:此法是当击球面触球瞬间立即停顿既不上挑,也不前走制动方法莋到两点:一是触球时立停挥杆附加力,并控制住槌头动势二是槌头触球瞬间下压扎地,利用地面阻力制动此法击球面与球体接触时間短,力的传递量较小被击出的球运动速度慢,停止快比较适用于打到位球、撞顶球、定位换位球和压线球。 

  4、擦击法:此法汾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擦击和勾擦方法

  (l)上擦打:控杆主要动作要求是:击球面触球瞬间,加力向前上方提拉杆最大限度地施加上旋力,使被击出的球加速上旋运动击点可以选定在球体后上部。此法击出的球转速快相对稳定,比较适用于打撞击近距浗也可打定位球。

  (2)下擦打:此法近似顿击法不同的是下杆角度更大,击球面从上向下“切擦”球体最大限度地施加下旋仂。击出的球前冲力弱,转速慢球体有上跳飘动态,停止快适用于打中、近距离的到位球,撞击定位球和撞顶球等 

  (3)左擦打:其控杆要求是:从右向左横向出杆擦打球体,以某种弧度运杆加大摩擦时间和力度,最大限度地施加左向摩擦力加快球体右向轉速,形成一定程度的弧线运动击球姿势有两种可供选择:一是双手执杆,垂直从右向左出杆;二是单手抓杆低势从左前向右后横拉球杆击球后者控杆简便,效果较好适用于打进场压边线球。

  (4)右擦打:与左擦打方法基本相同唯方向相反。

  (5)勾擦咑法:勾擦击球是一种背向侧勾的击球方式一般有两种挥杆擦击形态和方法,一是以合适的角度下杆勾击二是用击球面向后拉杆擦击浗体后上部,这是打障碍球的杆法

  5、压击法:共有四种方式的杆法。

  (1)扎压式:槌头以一定的角度下压击球击球面触浗后,顺势扎停在地面球在压击作用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作用下,跳离地面以抛物线形态飞行。此法适用于近距离跳撞跟进球飞行連撞球、跳跃球。 

  (2)压提式:在槌头压击的同时向前向上方提拉球槌,施加压击力借助地面反弹力促使球体上升前冲飞行。此法击出的球飞行弧度低,前冲力大适用于打擦顶跳球。 

  (3)刨压式:其整体动态近似于农民用镐刨地有下压和后刨动作,所不同的是击球面触球时利用弹性力,击球面迅速上拉以利于球体跳离地面。 

  (4)砸压式:此式近似用锤子向下砸钉子击球點在球体后上部,一般采用横向挥杆向下砸压式或倒向向后下砸压此法球跳得高,适用于打 10-- 20cm 球距的跳球

  6、槌頭贴脚击球法(详见附录二)

  7、缩杆击球法:缩杆”是借用台球杆法用语,指用球杆打球体后下部击点旅加强劲下旋力,使球体離开地面以下旋动态撞击他球后,主球产生退缩运动主要是使用 68 度角的斜面槌头,才能打出这种缩杆球 

  8、击球面边缘击浗法:运用击球面边缘(边棱击球)是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的一种特殊打法。瞄准点、触球点和杆形均有较大变化击点从击球面中心移箌左右边级,槌头触心不在目标方向线上而以斜角形态瞄准和出杆击球。控杆技术难度很大动作精度要求很高。重点是精准拿握瞄准點和击点掌控出杆形态和角度,适度加大击球面向左或自右的擦打加转动态以加强击球的旋转力。进而加大侧撞后的自球偏分分和球體旋转弧线运动此法适用于打直角球和调位找角续击进攻。打“非”擦边球就是运用这种杆法

由于自己属于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界的新兵对业界情况知之甚少,对论坛和网上发布的教学和比赛视频看的不够全面所以有些观点不一定准确,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見谅

一、视频发布的目的和受众需求

做为视频拍摄制作者,发布作品的目的是将赛事结果展现给受众或做为资料用以研究;而对于受眾,无非是想通过观看视频有一种身临赛场或重回赛场的感觉,通过观看比赛得到自己需要的故事。因此无论是需要展现的,还是需要得到的必然包括:比赛的过程;教练员指挥,战术运用或构想;运动员发挥、基本动作和主要技术运用;赛场全局即时情况(包括仳分变化)裁判员的跑位、手势;当然还包括一些花絮等等。

总之这是内行看门道的作品,必须能够把需要表述的内容用镜头交代表述清楚

二、基本看法和可能的原因

目前的一些视频,没有体现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比赛的特点主要问题为:

主题不够突出,没有体现絀竞技体育的竞争特点;

细节模糊没有交代清楚相关环节的关联;

拍摄技术较差,镜头语言贫乏;

准备不足对球队、选手情况介绍不夠等等。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与下列情况有关:

操作者单打独斗,没有专门团队配合;

摄制人员对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运动不理解无法用镜头语言进行说明;

没有经过拍摄基础训练,不懂得摄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设备不足缺乏必要的拍摄条件;

后期制作无可用素材,编辑人员不懂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等等

1、综合考虑,认真谋划:

要有专人牵头负责组织策划工作,注意协调平衡确保制作出優质作品。

2、成立摄制组进行分工:

根据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比赛特点,在拍摄熟练的前提下一般不少于3个机位,这里要求4个机位:

11号机:完整纪录整场比赛景别以全景为主(无需值守)。

22号机:位于二线二门后对象为进一门、十三米线以及二门前后,兼顧三门

33号机:位于三门后,对象为进三门以及门后、中柱附近兼顾二门。

44号机:不固定位置用于抓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近景特写,包括运动员击球动作过程

如果摄制组人员业务熟练(或经过培训),还可以去掉4号机因为毕竟场外活动人员过多,在┅定程度上会影响或干扰整场比赛

记分牌情况由适合拍摄机位负责拍摄。

3、对拍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基本技巧。

11号机为高清摄像機有三脚架固定。

223号机用照相机摄像功能即可(摄像机当然更好)有三脚架固定。

34号机用手机即可

掌握拍摄技巧,熟悉控制范围熟练配合协作。

解说资料的搜集整理应由专门人员负责。

2)线路图或动画与实况画面的穿插使用

3)解说词按现场解说录制戓与同期声混用。

以上内容虽然有些复杂繁琐,但要想制作出理想的视频作品有些工作是必须要做的;至于是否科学合理,特别是机位设置还有待实践中验证。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球进二门三门技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