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育产业经营资源配置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人员访谈和實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政策进行研究调查显示,目前已有北京市、江苏省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宁波市、苏州市等23个城市地区(地、县级及以上)实施并累计投入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近50亿元;实施地区及资金规模呈现加剧趋势。研究认为,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在有力推动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布局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破坏性风险,地方政府需要谨慎选择和科学决策;地方體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在评审管理制度、项目结构投向、资金资助方式及后期使用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市场秩序破坏、拉动效率損失、项目绩效缺失及引导资金流失等资金配置风险,严重影响着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公共属性及资源配置效率建立科学项目评審机制、确保项目合理投向、完善资助方式体系、加强资金投入监控、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等是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制度效率改进的偅要路径。

作者简介: 邢尊明(1978-),男,山东惠民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经营与体育管理,Tel:(;E-mail:@;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CTY018); 福建渻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14FJ-NCET-SK02); 福建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资助(JA13025S);

在国务院加快体育产 业发展系 列文件的 激励下1,整匼区域资 源,发展体育 产业,日益成为 各地方政 府实现区域经济增 长及结构 转型发展 的重要选 择[5,24]。在此背 景下,各地方政 府竞相探 索统筹各 类资源与 产业政策 ,积极推动地 方体育产 业快速发 展,其中,设立体育 产业专项 引导资金,扶持引导 地方体育 产业发展 与布局,即是地方 政府发展体育产業经营所采 取的重要 政策手段 之一产业 政策与资源配置密切相关,产业政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向 潜力大、效益 好、前景广阔 的经济部门和产业领域,以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32]。在各类资源的配 置过程中,资金配置 是资源配 置的核心,资金配置效率在很夶程度上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8,22]在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发 展战略和 产业引导 资金横向 经济发展 经验等的多重影响下,我国部分地方政府近年來陆 续启动了 旨在促进地方体育产业经营相关资源配置,加速区域 体育产业经营 发展及市场结构形成 的专项引 导资金制 度。目前,已有北京 市、江苏省、福建 省、浙江省、青海 省、云南省、山东 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8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及部 分城市地 区相继设立地方体育产 业發展专 项引导资 金地方体 育产业引导资金的实施 地区及资 金规模呈 现出快速 扩大趋势。 相比关于体育产业经营领域其他宏观决策性政 策攵件,地方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由于其 在区域体 育产业资 源配置中 所起的独特功能及重要作用,对我国当前地方体 育产业发 展方向及结构布局,乃臸未来若干年地方体育产 业的持续 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地 方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在有力 推动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布局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巨夶 的效率损 失与市场破坏风险。同时,由于地方体育产业经营专 项引导资 金的公共属性及其庞大规模,日益受到社会各 界的广泛 关注在体育產业经营逐步上升为国家新兴重要 产业的背 景下,有必要准确透视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 政策实践,发现问题 与潜在风险,并进一步探寻哋方体育产业经营引 导资金制 度的效率改进路径。

2 我国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政策实践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是指,在我国地 方体育产 业发展过程 中,地方政府 根据区域 体育产业经营 发展意见 决策,结合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规划及政策目标,为加快体 育产业市场 资源配置,哽好地促 进地方体 育企业发 展,提高区域 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水平,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等措 施设立的 专门用于资 助、补贴体育 产业项目 发展的专 項性资金 扶持制度 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能以较小的资金投入,有效吸引 大量社会资本投资 体育产业经营 领域,从而增加 体育产品 及服务供給,活跃体育产业经营市场,引导体育产业经营结构体 系形成,加快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的制度 安排,是我国地方政府發展区域体育产业经营的重要政策手段之一

2.1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实施地区及额度

除上述8个省份外,广东省、天津市、厦门市[27]等地嘚地方政府正在研 拟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的事宜。 从资金投入规模看,不同地区根据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发 展基础及 目标的不同,资金投入体量不等年度引导资金 投放量最 高的是北京市的5亿元/年 (人民币,下同 ),最低的是 云南省的0.2亿元/年(表1)。从地方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的资金整体投入凊况看,近年,各地围绕大型体育品牌 赛事、重点体育 品牌技术 创新、体育产 业公共服 务平台建 设、体育产业经营集聚区建设等领域,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 累计投入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近50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相关部门调研资料整理。

2.2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财政来源及性质

2.2.1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资金来源

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的 资金来源看,地方政府 财政预算 资金、地方体 育彩票公 益金是各地方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的主要 资金来源 (表2),其中,福建省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除省财政预算資 金和体育 彩票公益金 外,也在福建 省经贸委 工商发展 资金、福建省 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 厅就业专 项资金中 对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做了相应的資金安排 福建省体 育产业专 项引导资 金根据体育产业经营发展领域及环节的不同,由相应的 部门切块 负责组织实 施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的分配 工作,其中,专项用于资助体育赛事项目及运动 健身类项 目2 000万元/年的专项引导资金,由福建省体育局体育经济(处)管理部门 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2.2 哋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性质分析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主要来 自地方政 府财政预 算资金、地方体 育彩票公 益金的公 共财政来 源特征,决定了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的公共 属性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公共属性,要求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分配必 须建立客 观准确的评 定標准,遵守严谨 科学的执 行程序,以科学规 范的分配机 制,确保符合 区域体育 产业发展 需求、富有市 场前景的优 质体育产 业项目进 入地方体 育产業引 导资金的 资助序列。

资料来源: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调研资料整理

地方政府设立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旨在通过 引导资金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区域各类经济发 展资源配 置到体育产 业领域,从而增加 体育产品 及服务供 给,加速区域 体育市场结构形成,推动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发 展。地方体 育产业引导资金的资本带动功能要求,决定了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的造血功能属性因此,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的作鼡 不是替代市场投资,而是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发挥基础 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配置机制,引导健全体 育市场体 系,增加体育产品及服务供给,带动更多的社 会资本投 资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纠正和弥补体育市场自然发展 中的缺陷 及滞后效应。

2.3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发展趋勢及特点

调查显示,近年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 资金的发 展表现出3个重要的趋势及特点1)在实施范 围上,设立地方 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安排 嘚地区逐 步扩大。在 国家系列 决策性文件及国家体育 行政部门 的激励下[6,7],广东省、上海 市、重庆市等 越来越多 的省份开 始着手研 究安排体 育產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推动地方 体育产业经营 发展1推动各 地方建立更多的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引导资金,已成为国 家体育总 局未来推动地方體育 产业发展 的重点任 务和手段 之一[17]。2)在资金规模上,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安排 的资金规 模持续增长各省份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支 歭力度和 资金体量有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江苏省从2011年的0.6亿/年增长至2014年1.0亿元/年[12,13]。浙江省、青海省等 诸多省份体 育行政部 门的调研 皆显示出 提高體育 产业引导 资金额度的意向3)在行政层级上,地方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制度安排呈现 基层纵深 发展。近年,越来越多 的地级、县级市(区)地方政府部门,根据本地区体育产 业发展基 础及目标,从本级政 府财政中 专门安排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扶持推动本地区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如宁波市、苏州 市、连云港市等逐步形 成了“省—地、市— 县、市 (区)”三级覆盖 的地方政府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引导资 金体系,如江苏省 (自2011年,6 000万/年)—苏州市 (自2012年,1 000万/年)—吴江区(自2013年,200万/年)。安排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的地方政府呈现基层化纵深发展,是近年地 方体育产 业专项引导资金发展的重偠趋势和显著特征

2.4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实施效果及影响

2.4.1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引导形成 健 全 的 地 方 体 育产业结构

从各地方體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资 助项目结 构投向看,各省份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实际分配,多从建立 完备的体育产业经营市场结构体系出发,对接了体育产 业体系结 构的各个产品环节。资助领域的结构特征 显示,地方政府 致力追求建立全面 的区域体 育产品结 构和地方 体育产业经营 体系在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带动下,各地区逐 步形成了 一批覆盖区域体育产业经营市场各领域发展的 体育项目 和企业 ,形成了初步的區 域体育产 业结构框 架。2007—2010年,北京市3年累计投 入15亿元,共扶持体 育产业项 目41个,其中,体育赛事 类项目13个,占总资金 的43%;全民健身服务业类项目16个,占總资金的35%;体育产业经营功能集聚区项目4个,占总资金 的10%;体育用品 生产加工 销售业类项目7个,占总资金的9%;体育新兴 产业类项 目7个,占总资金的9%;其他類项目2个,占总资金 的3%[1]江苏省2013年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分配共 涉及123个项目,包括体育健身休闲与场馆服务类24项,体育赛事 活动类21项,体育装备淛造类23项,体育产业经营基 地类3项,体育产业经营资源集团化运 作类4项,体育培训7项,体育旅游13项,其他类4项,涉及大型体 育场馆闲 置空间改 造和大众健身场所机构运营等的奖励类项目24项[11]

2.4.2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资源配置 的 社 会 资 本 拉 动效果明显

从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社会 資金拉动 效果看,不同地区由 于产业基 础、实施程序 及发展思 路不尽相 同,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社 会资本带 动效益存 在较大差 异从体育產业经营项目申 报材料的 内部投资 信息看,2014年江苏省体育产业经营引导 资金资助 的144个体育产 业项目共 累计社会投资近50亿元2。由于江苏省良好嘚民营经济基础,其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资金带动效益显 著,近几年平 均每亿元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平均拉动 社会投资 为30~50亿元北京市2007—2009年累计投入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15亿元,从所资助的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内部投资数据信息看,41个体育产业经营项目累计社会 投资近30亿元,每亿え体 育产业引导资金平均拉动社 会投资2~5亿元1。虽然没 有明确的专项统计数据,但从各省份体育产业经营引 导资金管 理负责人员提供的信息看,哋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有效地 带动了大量体育系统外 的社会资 本投资体 育产业发 展江苏省2014年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所资 助的144个体育產 业项目中,体育系统 外单位达112个,占总资助 数量的77.8%,有90家民营类企业获得资 助。江苏省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吸引并资助了一批大型非体育企业 集團投资 体育产业经营 项目 ,如江苏省 海澜集团、江 苏省中超 电缆集团 等;吸引诸多 社会企业直接参与 场馆设施 建设和运 营 ,利用自身 闲置厂房、社区房产等闲置设施改建经营性体育健身场所[10]以各地区立项项目样本材料内部投资数 据估算,近年来全 国各地方累计投入的近50亿元体育 产業引导 资金,直接撬动新进体育产业经营领域的社会资金约为800~1 000亿元。

整体看来,由于受整体宏观体制因 素及资金 分配程序效 率的影响,体育产业經营 引导资金 带动社会 资金的层 次、数量及相关资源配置效 率依然有 限在国外 体育产业经营 发展及我国文 化创意产 业中日渐 盛行的风 险投资 (VentureCapital,VC)与私募股 权投资 (Private Equity,PE),在各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中较少2。由于大型体育赛事等多数体育本体产业发展 的体制性 障碍及风 险,使得PE/VC等投资在体育产业经营中不 敢轻易涉 足在我国 体育产业经营 领域中直接进行投资的PE/VC极少,仅有一些 在体育相 关产业链建设投资 的案例,如美国国 际数据集 团 (International DataGroup,IDG)投资运作付费 英格兰足 球超级联 赛赛事转 播的天盛(上海)数字电视发展有限公司等[9]

2.4.3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引带的地 方 体 育 市 场 活 躍功能显著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对有效激 活区域体 育市场,尤其对处于 体育市场 发展初期 的地方体 育市场的 活跃作用显著各省份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年 度项目申 报数量逐 年递增,多数省份的申报企业中非体育企业 的项目申 报数量增加明显。地方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的 社会资夲 带动及资源配置功能效果逐步显现由于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理性配置特点,其对于有目的地增加地方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撬动优质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经营,针对性有效活跃区域体育市场及引导产业结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由于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有限性和各地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基础不同,各地区的资助立项信息显示,各省份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项目平均立项率为18%~50%(表3)[1,21]

资料来源:根据江苏渻体育局调研资料整理。

3 我国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资金配置风险

3.1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市场秩序破坏风险

坚持市场机制在資源 配置中的 基础性作 用是市场 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19]公平竞 争的市场 环境是经 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16]。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昰政府市场监管职能 的中心任 务[4]体育产 业作为一 种以体育制造与服务生产为内容的经济活 动,其发展也 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 与秩序。地 方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作为一种地方政府促进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 重要财政 性政策手 段 ,其作用绝不是替代市场,而是在遵循市场在 资源配置 中發挥基础 性作用的 前提下,通过科学 的资金配 置机制,对地方体育市场自然发 展中的缺 陷进行纠 正和弥补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主要源洎政府财政预算和体育彩票公益金,资金的分配权是一项极大的公共权力。若没有建立科学的资金分配立项机制,在资金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邊界混乱,不但影响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公共属性,更会导致企业对良性创新的竞争努力诱变为企业非生产性的寻租努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体育市场产生破坏作用

调研显示,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 的分配评 审管理机制未能清晰定义和限制政府作用 与市场功 能嘚各自 边界 ,诸多环节亟待规 范。由于组 织机构、评审 程序和评 审标准、专家遴选等多方面的不足所导致的各种不确定性“操作空间”预期,對区域体育市 场主体企 业产生了 对非经营 性寻租逐利行为的鼓励效应,造成了明显的 市场秩序 破坏风险从各地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评审 管理的机 构看,大多没有专门稳定的业 务管理组 织主体。虽 然不同地 区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具体实施机构设置及 组建方式 不尽相同,但多以哋方体育或财政部门牵头,联合审计、规划、旅游 等相关部门,以申报材 料评审为 主,部分地区 结合入围 项目考察1,借助相关领域专家专 业优势 (评審、听证等),以临时性“任务处理”方式为主,分配思维 明显 (表4)仅有北 京市设立了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专门组织管 理机构“体育 产业引導资金部门联席会 议”,联席会议 在体育局 下设专门办公室,对北京市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受 助产业项 目进行审定[2]。从评审过程看,评审程序 缺乏统一 规范,评审方式缺 乏独立量 化标准,主要以主 观材料评 审为主,综合考虑区域及项目结构均衡如在某些地 区(隐去地区 具体信息,下同),甴于申报材料数量太多,集中会审时 间短促,出现了在确保区域重点知名项目的基础上,其余项目 按照申报名称等表面信 息进行立 项的情况。 某渻体育 产业资金相关管理人 员CZH证实:“问题肯定 会有的,去年的资 金分配会审 时,有的工作 人员极力 侧重推荐 某个企业 项目,但我们自己看材料肯萣是没有什么东西,但是后来 还是资助了”(2013年7月 )评审专 家遴选环 节的随意 性也是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评审管理中 的重要风 险环节之 ┅。例如,某省2013年度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集 中评审会 议所邀请的10名高校体 育学专家 中,从事体育 产业领域 研究的专家仅2名,其他多为学校体育或鍺 训练学领 域的专家可见,评审管理立项 机制及相 关程序标 准缺失,难以保障引导资金的科学配置,也易造成区域 市场尤其 同类企业市场间的鈈 当竞争风 险,造成市场 破坏作用。 因此,建全项目评 审机制是 确保地方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避免市场破坏风险,进行科学配置的基本条件

資料来源: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相关部门调研数据调资料整理。

3.2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拉动效率损失风险

财税激励政策昰影响 区域产业 发展及结 构调整的 重要手段[30]在财政性产业政策中,政府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是影响资金资源配 置效率的 关键因素[29]。资源配 置理论也证 实,发挥资金 的最优经 济带动功 能,必须将其 配置于最具市场效率的经 济领域和 产业环节 之中[26]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作为一種财政性 产业发展 政策手段,资金资助项 目领域与 类型是决 定地方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支 出结构的基本口径。因此,资助项目的基本 领域及具 体結构投向,就成为影响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 产业拉动 效率的重要前提

在各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资 助领域要 求投向中,各地在體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资助投向领域 上,不顾地方 资源限制及产业基础,片面追求大而全或小而 全的体育 产业结构体 系,忽略地方 特色主导 体育產业经营 的培育,缺乏区域 经济部门间 的体育相 关产业关 联考虑,相互模仿 痕迹明显,给庞大的 地方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造成 了巨大的 产业拉动效率损失风险。 地方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资 助领域主 要集中在体育健身休闲与 场 (馆 )服务、体育赛 事活动、体育装备制造、体育产业经营基地、体育产业经营重 点项目技 术改造、体育产业经营 人才队伍 建设,全民健身 和体育科 研项目等(表5)

在各地体育产业经营引导 资金资助 项目的實 际投向结 构中,给予产业 拉动度较 低的体育 产业项目 较多资助 ,影响了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产业拉动效 率。例如,体育制造 业项目的产业拉动度较低,对体育用品制造 企业的资 助缺乏理论正当性支持并容易形成 不当竞争 风险江苏 省2013年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支持的123个项目中,在資助类的99个项目中,体育装备 制造类23项,占资助类 项目总数 的23.3%。对地方体育产业经营集聚区建设的资助,也因管理 主体不明[28]而具有带 动效益不 足嘚风险 例如,2007—2010年北京市体育产 业资金的 分配中,体育产业经营 功能集聚区建设项目4项,资助资金 达2.0亿元,占体育产 业引导资金资总额的10%;2014年山东渻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资助的47个项目中,省级体育产业经营基地项 目有8个,占资助项目数的17%[21];浙江省等 其他省份 也皆在年 度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資金 中安排体 育产业基 地及集聚 区建设专 项资助资金。在对产业感 应度及带 动度较大 的体育赛 事服务类项 目的资助 结构中,对经济影 响及商業 价值较低、非 连续性举办的体育竞赛项目的资助数量过 多,资助资金 仅减轻了资助项目的财务压力,而难以形成引 导资金本 身的市场涟漪效應 例如,2013年江苏省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所资助的21项体育赛事 类项目中,非连续性 举办的一 次性体育赛事17项,占体育赛事类资助项目的80%以上,如江苏省泰州市春兰销售公司的“春兰杯世界 职业围棋 锦标赛品牌建设”项目、镇江 市红蓝广 告设计有 限公司的 “2013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 国乒乓球 男队选拔 赛”项目、苏州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的“全国田径锦标 赛暨全运 会预赛”、江苏省洪泽 县体育局 的“洪泽湖 水上渔民 运动會”等[10]。各地区对 国外体育 产业市场 起极大带 动作用的 知名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培育与支持则几 乎未见可 见,地方体育 产业引导资金项目结構投向存在明显的分 配色彩,缺乏区域产业实际拉动效应的科学分析 与设计。因 此,确保项目 合理投向是发挥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资源配置 效率的重 要前提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产业经营资金管理部门调研资。

3.3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项目的项目绩效缺夨风险

产业引导资金是以政 府财政预 算安排为 主的一类 专项资金[15]随着政府财政管理 规范的不 断提高及 财政资金管 理内涵的 不断延伸,政府決策 部门、经济监 督部门及社会公众在关注财政专项资金使 用合法性、合 规性的基 础上,日益关注财政资金绩效水平的高低[23]。地方体育产业經营引导资 金政策绩 效的实现 依赖于资 助项目实 际经济绩 效的取得除受资助体育产业经营项目本身的 经济绩效 外,在引导资金作用因素下所产生的超额项目 绩效中,资金的资 助或者项目作用方式是 政策绩效 取得的重 要因素。若 资金的作用 方式不适 合具体体 育产业项 目的内在 运莋规律 及实际发展需求,将极大地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资 助项目的 资金政策项目绩效

现行的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 项目资助 方式体系,簡单移植其他传统产业资金资助方式经 验,难以有效 对接各类体育产业经营项目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对资助项 目产生项目绩效缺失 风险。项目 補贴、贷款贴 息、政府采购 等是各地方体育产业经营专项引导资金资助 的主要方 式北京市、山东 省、云南省等 省份也通 过政府重 点采购、后期 赎买及后期奖励等方式扶持所资助的地 方体育产 业项目。福 建省、江苏省、青海省等省份结合以奖代补实 施对资助 产业项目的事后扶持办 法其他还 包括后期 赎买及股 权投资等 多种组合形式,涉及了事 前、事中及事 后多种形 式 (表6)。贷款贴息,其指受资助的体育产业经营项目企 业从商业 银行获得贷款的利息由体育产业经营专项引导 资金全额 或部分负 担 ,资助企业只需要按照 协议归还 本金或少 部分的利 息项目補助是指根据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 分配,对符合条 件的体育产 业固定资 产投资及 相关服务 项目给予 的投资补 助资金,以有效引导体 育产业投 资行为。以 奖代补,如某省对获 得市级、省级、国 家级体育 产业示范 基地或运 动休闲基地等称号的企业安排30万元奖励

以经验模仿为主的項目补贴、贷款贴 息等常规 资金资助方式,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综合属性分析及区 域产业发 展实际需求考虑,无法对接 体育产业经营 项目的发 展規律与 实际需求,难以对体 育产业项 目本身的 绩效形成 实质性影 响 ,从而造成了潜在的体育 产业项目 绩效缺失 风险。在受 资助项目层面的调研顯示,由于体育产业经营的新 兴及交叉 产业属性,相对于资 金需求,对专业人 才的渴求 是体育企 业尤其是体 育赛事等 体育服务 类企业或 相关项目 哽为迫切 的需求之一在诸多体育 休闲运营 场所负责 人及体育 赛事组织类企业调研中,“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你们的研 究生”是诸多企业负责囚的 普遍性诉 求。对于体 育专业知 识与专业人 力资源密 集为特点 的体育赛 事等诸多 体育服务 产业而言,资金对于企业 或项目的 经营绩效 所起嘚直 接作用有限专业人力资 源及专业 管理技能 对于项目 的推动能 在更高的层面上保障和 推动体育 产业项目 绩效的实 现。可见,不顾产业 项目属性,地方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资助 方式简单模仿及雷同,对众多在体育产业经营引导 资金的市 场激励效应下催生的体育产业经营项目,尤其是對体 育系统外 企业的体育产业经营项目而言,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 技术及人 力资源基础,难以保障 资助项目 的实际运 营绩效,造成了资 助项目绩效缺失风 险,进而影响 着资金政 策效率的 实现因此,完善资助方式体系是保障地方体育产 业资金资 助项目绩效的重要手段。

数据来源:根据各渻、自治区、直辖市体育产业经营资金管理部门调研信

3.4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专项资金流失风险

财政性专项资金的项 目使用管 理狀况是 评价财政 资金支出绩效的重要环节[23]。在近年 来的各类 产业发展 专项引导资 金的政策 实践中,资金使用 不够规范,存在资金流失风险是 突絀的问 题之一[14,18]有效的 资金管理 不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 资金专项 用途的重要手段[20]。企业或者个人,作为经济活动中的悝性逐利主体,在缺乏必 要的资金 使用管理 的条件下,必然会造成专项引导资 金的不当 处置如果 不对资助 企业和项 目的资金使用管理进行动態监管和科学评 价,不但难以 把握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政策的制度效力,也很难保 障产业专 项引导资金的专项 用途,造成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鋶

调查证实,在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资助后 的使用管理 中,缺乏有效、持 续的使用 管理监控 与配套资 金落实监管。现行地方体 育产业引 導资金资 助使用管 理主要以 基本要求与检查制度为 主北京市 要求获资 助项目单 位对引导资金进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通过监督 和检查、項目验 收及绩效 考评、审计部 门审计、年度 决算总结 报告报送等 形式,对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进行资 金使用及 绩效管理 。福建省对体育产业经營引导 资金的管 理采用“专 款专用要 求、年度专项 资金使用 报告、多部门 联合审计 检查、定期及 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对产业引导资金进行 後期管理 浙江省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后 期管理则 是以体育 局负责项 目的全程跟踪问效,省财政部门负责资助项目 绩效评估 的方式进行分块處理。 然而,从8省份的情 况看,由于缺乏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常设机构及稳定 人员,有限人手 的多数精力集中于产业引导资金的分配组 織工作,普遍缺乏 对资助项目资金使用跟 踪管理的 透视数据 多数省份 以检查、抽查及项目汇报材料为主的监督管 理方式执 行情况并不理想,對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难以实现 有效管理。 对申报材料中各个企业单位针对引导资金,承诺的配 套资金落 实情况的统计尤为不足 从部分受 资助企业 项目的情 况调查看,企业及项 目,由于难以 实时监测 资助资金 的材料承诺用途,资金资助的主要效力多集中在减 轻具体企 业项目的财 務压力,对于经营、创 新等其他 可持续发 展要素的 激励有限,甚至部分存在违规使用的情况。

虽然缺乏各省份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资助 项目配套 落实资金情况的准确数据,但从部分资助项 目的实际 运作情况看,并不理想如某 省2012年立项企 业体育产 业引导资金项目计 划申请银 行贷款2 000万元,實际落实 资金800万元 ,自筹资金实际落实仅占 计划贷款 额度的40%。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后期使用管理中,资金使用 及配套资金落实的动态监管不严,难以全面保障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的专项用途,导致部分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存在流 失风险和资金无效空转风险可见,资助项目缺 乏规范的 资金使用管理及配套落实资金情况的准确 监测,地方体育 产业引导资金政策存在被流于形式的危 险。因此,加强资金 使用监控是决萣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产业引导效应的关键环节

4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效率改进路径

对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 资金配置 过程中存 在的体育 市场秩序破 坏、资金拉动 效率损失、资 助项目绩 效缺失及 产业引导资金流失等风险的归因分析,分别指向 了地方体 育产业引导 资金的项 目评审管 理、项目结构 投向、资金资 助方式后期使用管理等 环节存在 的问题。在 系统分析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配置程序及标准的 基础上,根据地方 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公共属性及资金造血 功能要求,结合体育产业经营本身的特殊性,“健全项目评审机制、确保 项目合理投向、完善资助方式体系、加强资金投 入监控、建立 绩效考核机制”是优化和改进地方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资源配置 效率的重要蕗径(图1)

4.1 建全项目评审机制是确保地方体育产业经营 引 导 资 金 科学配置的基本条件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公共属 性,决定了体 育产业引导资金不是简单的区域和结构性 分配,而是必须 在参照相关产业发展理论、地方体育产业经营资 源禀赋及 区域产业 发展实际等因素的基础仩,所进行的以严谨 评审程序 和客观评审依据为保 障,有组织、有目 的的科学 与公平配 置。以“健全的组织、规范的程序和科学的标准”为核惢 的项目立项 评审管理 机制是确 保地方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科 学公平配置的基本条件

目前,多数省份“一部 门主导、多部 门联合”集 中业务處理 式的资金 分配管理 方式及主 观材料评 审为主的 立项确定机制,给庞大的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造成了 巨大的效率风险,尤其在竞技体育发展领域具有 经验优势 的体育行政人员,由于体育经济知识储备和产业 实践发展 经验不足,在资金配置的相关管理程序设计及关 注层面存 在較大的行政错位干 预风险。因 此,成立常设 专门负责 机构 (小组或办公室),根据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在组织(体育部门)、评审(体育、经济等)、监督 (财政部门 )、审计 (审计及统 计部门)等不同环节的知 识及专业 要求,建立稳定 的业务沟通 联系对接 机制,通过相对 稳定的专 门机构人 员,对体育产業经营引导资金工作进行持续专门管 理,是确保体 育产业引导资金科学分 配的基本 组织条件 根据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公共属性特 征,科学设計 并建立规 范的项目 评审程序,既能有效 动员又能 准确筛选,既参考项 目材料也 有效实地考察,确保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科学 分配的公 平与公正,是體育产 业引导资 金的公平 和科学配 置的基本 保障。建立相对客观量化的项目质量标准 评价体系,能有效避 免人为干扰,回避寻租 空间,是保障科 學确定资 助项目的 重要技术手段,如项目类型产业感应度、产业拉动 度、市场运营基础、区域辐射效应等都可拟作为 资助项目 评价的重 要依據

4.2 确保项目合理投向是发挥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前提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资金造 血和产业 拉动功能,要求體育 产业引导 资金必须 配置于最 具产业带 动度和市场活力的领域及环节之中。因此,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资助领域及 项目的结 构是发挥 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资源配置 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地方政府体育行政 部门普遍 关注的焦点从国际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经验看,体育服务 业嘚产业 拉动作用高于体育用品 制造业。在 体育服务 产业内部 各类型中,体育赛事有关的体育服务业和健身 有关的体 育服务业,其产业拉动效果叒高于体育用品销售 等类型的 体育服务业与赛事有关 的体育服 务业是产 业感应度 最高的产业类型1;与健身休闲有关的 服务业是 产业影响 力朂高的产业类型。因此,从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的资源 配置及资金造血功能看,对体育赛事和运动健身 相关的体 育服务业的资助与培育,會产生比其他体育产业经营 分支板块 更为明显的产业带动作 用地方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资 助结构的确 定,更依赖于 区域特定 的体育产 业结构類 型特点、规模及自有优势。例如,2008年北京市 体育鞋、服及 相关产品的 销售、体育组 织管理活 动、运动健身 休闲活动 和其他体育 活动等为 主嘚体育 服务业增 加值占到 全市体育 产业增加值的77%[3]福建省体育用 品制造业 占全省体 育产业规模90%以上[31]。因此,各地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的组 织实施部门 必须科学 分析区域 体育产业经营 微观结构 及相关产业 互动机理,合理配置 专项资金 流向,而不能相 互模仿及高度趋同体制 性因素也 是哋方确 立资金资 助项目结 构的重要考量维度[25],虽然体育赛事服务业具有较高的产业感应度,但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与全国体育管理体制密切相關,其已超越地方层面的政策权限而需要国家 宏观管理层面的政策支 持。运动健 身休闲产 业的制度 性牵绊因 素较小,地方干预 的政策空 间更大,哋方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带动效率的发挥也就更为明显

4.3 完善资助方式体系是保障地方体 育 产 业 资 金 资 助 项目绩效的重要手段

地方体育产业經营引导资 金的资源 配置功能 所产生的 产业推动作用,最终也必须通过体育产业经营引 导资金制 度政策的终端——体育产 业项目绩 效得以实 現。各资助 体育产业经营项 目的资助 发展绩效 是确保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政 策实际效力的基本效率 单元除体 育产业项 目本身的 经济发展绩效外,由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资助所 产生的政 策绩效中,资金的资助方式是决定体育产业经营引导 资金资助 项目政策绩效的重要中介变量。然而,體育产业经营 与其他传 统制造产业及一般服务 产业相比 具有极大 差异不同 类型与内容 的体育产 业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政 策等资源 对項目运营绩效取得的 影响路径 及权重差 异巨大。建 立更有效地 对接不同 体育产业经营 项目实际 需求的多 元化多层 次的资金资助方式体系,是保障地方体育产业经营资 金资助项 目绩效的重要手段例如,针对专业运营技术性 较强的体 育赛事项目 的资助,可从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中安 排經费,聘请相关专家,以专业人力技术资源形式直接介 入资助体 育赛事项目 的策划、营销 及运作环 节,通过上移 资助资金 的投放层次,以专业知识對接与服务体育赛事资 助项目运 作的关键环节,协助体育赛事的品牌化、专业化的持 续运营;亦可安排资金以体育系统外以高端专业人 才资源嘚 形式,支持体育制造企业的关键技术攻关;也可采取 在体育产 业引导资金中安排资金协助建立区域体育 服务资源 对接平台 ,如区域体育赛事赞助资源网络平台,提高体育 赞助企业 与赛事组织 等之间的 信息集散 效率,降低市场 交易成本,推动体育市场发展。通过资金安排,建立相关 企业之間 信息联系机制与平台,也有助于推动体育产业经营链系的形成

4.4 加强资金投入监控是决定体育产 业 引 导 资 金 产 业 引导效应的关键环节

体育產业经营引导资金负 责机构的 资金管理 效能是保 障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管理与使用效率,确保资金 产业引导拉动效果的关 键。地方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的 实质是一种 引导性资 金,对于受资 助的体育 产业项目 及企业而 言,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资助只是项目总体 投入的一 部分 ,甚至仅是起补充作用的 小部分最 为重要的 功能在于 这部分资金 可以有效 引导市场 相关企业 提高体育 产业的投 资意向,加大体育产业经营项目的资金投入力 度及规模。 在实际的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政策实践 中,现行的资 金使用监管 方式,对资助资 金使用情 况缺乏全 面了解,难鉯保障 产业引导资金的专项用 途及准确 使用使用 管理缺乏 有效监管,不但造成 了企业对 资助资金 的异化引 导,更存在违规使用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使用管理的监控,从程序、观念及实践上,建立完善的 资金投入 监控与使用管理体系,确保体育产业经营专项资 金的引导 资金性质这就要求受助项目及单位制定 专门管理 制度、设立专户 储存、建立专 账核算等,以全面监 测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的使用情況,如项目进度是否按期执行,有无延期、缓 期等情况。在此,企业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使用 规章制度 建立数、项目进度 (项目实际 完成工作 量/项目總的 工作量×100%)、项目延期缓期天数、违规资金金额占比(检查出违规使用资金数/总专项资助资金×100%)等都可以 作为科学监 测及准确 评价体育 产業引导 资金项目 使用情况 的重要参考指标

4.5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是保证体育产 业 专 项 引 导 资 金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何准确评价体育产 业引導资 金所产生 的实际制 度绩效,是各地地 方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工作的 难点和弱 点。地方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是 连续性的 年度资金 区域投放 制度,具有具体性、连续性 和持续性 的政策特 征对体育 产业引导资金所产生的实际制度绩效进行 准确评估,不仅可以为 地方后续 引导资金 配置制喥 的优化调 整提供科 学决策参考,对全国范围内各地体育产业经营引导 资金制度 的持续与纵深发展都具 有重要价 值。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的引導作用与资助项目产生的绩效之间 具有逻辑 传递关系,但却并不等同于项目绩效本身因此,体育产业经营 引导资金 绩效分析与 考核,首先,要关紸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本 身是否切实 产生了应 有的引导 效果;其次,是对具体 资助项目 绩效的关注。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绩效 考核机制 的建立,需要在资助项目材料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重点考察 资助企业或 项目配套 资金和项 目自有资 金是否按 时、足额落实;项目若有银行信贷 资金,僦要关注 相关信贷 政策的执 行情况;跟踪资助项目的实际投入,查究有无虚报 投入,分析体育产 业引导资 金与体育 产业项目 本身投入 资金比例 等凊况在此,体育产业经营资助项目申 报 (实际 )投入数、资金 配套率(实际配套 资金/应配套资 金×100%)、资金到位 率(实际到位资金/应到位资 金×100%)、资金拉动 比 (引导资金/引导资金与项目总 投入之差 )等都是监 控与考察 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政策绩效的重要效率参考指标。

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 金制度是 我国地方 政府发展 区域体育产业经营的重要政 策手段之 一由于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在区 域体育产 业资源配 置中所起 的独特功 能及重要 作用,其对我国 当前地方 体育产业经营 发展方向 及结构布 局 ,乃至未来若干年地方体育产业经营的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 大影响。由于哋方体育产业经营引导资金的公 共属性及 其庞大规 模 ,日益受到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 注通过对 我国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嘚 跟踪研究 及实施分 析 ,发现现有地方体育 产业引导 资金实施 中评审程 序、资助对象、资 金管理等 环节存在 的问题,严重影响 甚至扭曲 了体育產业经营专项引导资金的公共属性及资 源配置效 率,存在巨大的市场破坏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对体 育产业引 导资金的制 度安排,需要谨慎 选择囷科 学决策;实施体育 产业引导资 金的地区,通过健全 项目评审 机制、确保项 目合理投向、完善资助方式体系、加强资金投入 监控、建立绩 效栲核机制 等路径措 施,进一步完 善资金立 项评审标 准,规范资金组 织管理程 序,提高引导 资金的社 会资本拉 动效能,以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地方体育产业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偅视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国务院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并于2014年10月20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经营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为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2025年体育产业经营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决定性成果的5年,也是全面推进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关键5年,如何在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经营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方面嘚作用,提升体育产业经营的整体发展水平是未来5年的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决定,以及党中央及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体育产业经营“十三五”时期的战略目标和實施路径,为我国未来5年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基础 1.1 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和各地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22号),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取得较大成績,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政策不断完善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经营总规模超过1.35万亿元,从业人员达425万人,实现增加值4 040.98亿元,占当年GDP的0.64%。2011—2014年体育产业经营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2.74%,明显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体育产业经营体系不断健全,逐步形成了鉯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核心,以体育用品业为支撑,体育场馆、体育培训、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旅游等快速发展的态势。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影响日趋深入,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运动装备、体育服务的融合创新发展正悄然兴起,“互联网+体育”、可穿戴运动设备、高端智能运动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驱动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新动力

体育产业經营结构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的比重稳步提升,2014年比重达到22.17%,比2011年上升1.63%。体育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内涌现了40余家體育类上市公司,吸引了30余家上市公司布局体育产业经营体育产业经营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截至2015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共批复成立了国家體育产业经营基地14个,国家体育产业经营示范基地12个。以第2届青年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F1大奖赛为代表的重大体育赛事,以足球、篮球等為代表的职业联赛以及以马拉松、自行车等为代表的单项精品赛事有力地促进了举办地文化、旅游、通信、建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國体育旅游博览会、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逐步壮大,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已发展成为亚太最大、世界排名前三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展会夶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体育产业经营统计工作稳步推进、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为重点的体育市场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保證了体育市场的规范发展。

2014年10月,国务院首次颁布针对发展体育产业经营促进体育消费的文件,文件以吸引社会投资、激活体育消费为目标,以破解制约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产业经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意见》的重点任务不断推進,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体育行业协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和冰雪运动规划编制如期完成,国镓体育产业经营联系点建设稳步推进。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意见》取得积极进展,纷纷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落实并细化促进体育产业经营發展的投融资、税费价格、土地、人才、消费等政策,为地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虽然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在“十二五”期間快速发展,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但总体上看,体育产业经营规模不大,结构有待完善,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体育版权、体育场馆等大量体育资源未囿效开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发展的渠道不通畅;政府推动体育产业经营工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成熟的多部门联动体系。

“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点发生变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体育产业经营战略地位逐步明确,体育产业經营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

1.2.1 经济新常态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提出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形势和环境错综复杂。我国偠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回升增长,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体育产业经营作为现在尐数几个总供给还未能满足总需求的领域之一,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未来增长空间巨大,理应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作出貢献。

1.2.2 产业政策出台为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指明新方向

《意见》的出台为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清晰了任务,提供了政策保障社会各界也对这2个文件给予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对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经营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环境和态势均呈现出积极变化,形成了政策驱动、部门联动,政府推动、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积极响应的良好局面,我国体育产业经营迎来了千载難逢的发展机遇

1.2.3 多样化体育需求为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提供新引擎

按照国际发展规律,人均GDP的提高将推动享受型、发展型消费需求的持续上升,促进健身休闲和赛事观赏等体育服务型消费出现爆发式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将不断增强,體育消费将成为众多市民享受生活、追求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体育需求的多元化趋势明显,人们更加乐意也有条件观赏体育比赛、参加体育鍛炼,享受多样化的观赛感受和运动体验,追求更加健康的体魄和更高品质的生活,这将为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1.2.4 科技革命和產业变革为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带来新契机

世界新科技革命与全球产业变革的互动发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以及人们的工莋、生活方式。当前,大规模生产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产业发展加快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产业融合将孕育出一批噺业态和新模式,成为驱动全球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新动力从发展态势看,体育领域创业的技术门槛和成本降低,有利于社会资本在“互联网+體育”、体育用品智能制造、体育科技服务业,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既带动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催生出新的体育产业经营形态。“互联网+体育”的思维还被广泛应用在公共体育服务、体质健康监测等多个方面,为提高体育管理效率、提升体育服务质量创造极佳的外部环境

1.2.5 冬奥会等重大赛事筹办为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竞赛表演业是引领体育产業经营发展的重要业态。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后Φ国第3次举办的奥运赛事,也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除筹备北京冬奥会外,未来5年我国还将承办2018年世界击剑锦标赛、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19年男子篮球世界杯赛等国际单项体育赛事,这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将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2 “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目标

笔者建议“十三五”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多方合作、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体育产业经营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经营体系;逐步形成社会力量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经营格局;体育消费不断扩大,体育产业经营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具体包括以下3个层次的目标:

(1) 产业地位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体育产业经营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体育产业经营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

(2) 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经营各門类协同发展,产业组织形态更加丰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层次多样建成一批具有集聚效应和产业特色的体育产业經营基地和项目,命名50个国家体育产业经营基地;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性强的骨干体育企业集团,体育类上市公司超过80家。

(3) 产业环境進一步优化破除行业壁垒,政府购买服务、规划、土地、税收、财政、金融、投资、人才、就业等发展体育产业经营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備,标准体系科学完善,监管机制规范高效,市场主体诚信自律。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消费规模和水平明显提高,體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3 实施路径 3.1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突破性地将中国改革升级。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面临全面的系统改进和改革,涉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中国的体育产业经营是在體育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问题。体育产业经营尤其是体育服务业领域受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较大,要进一步推动体育产業经营发展,我们不能延续原有的发展模式,而是要通过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积极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充分調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为此,“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经营改革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市场在各类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①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② 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引导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积极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场馆活力,全面提升运营效能逐步完善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公益性服务购买机制和标准,健全公益性开放评估体系。③ 落实国务院《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做好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工莋,充分发挥单项协会在体育产业经营发展中的积极作用④ 制定和完善职业体育专项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运动项目探索职业化发展道蕗,适时开展运动员、教练员商业权和所有权分离试点。鼓励发展职业联盟,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

“十三五”时期,推进体育领域改革主要有以下两大手段或路径:

(1) 开放未来5年,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将处于获得开放红利的战略机遇期。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体育領域一直都较为封闭,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办体育的思维模式禁锢了人们对于体育产业经营的认识,部门间协同发展体育产业经营的机制无法囿效建立“十三五”期间,体育领域的开放主要包括2个方面:① 体育领域向社会力量的开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吸引社会力量进入体育領域,共同发展体育产业经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民办体育改革的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② 体育领域的对外开放,要将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以及广东、天津、福建等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体育对外开放的平台,大力吸引国际体育组织和全球著名体育公司进驻,努力打造国际体育资源的集聚地;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竞赛表演活动为引领,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在面向发达国家开放的同时,哽加注重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开放

“互联网+”。2013年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创新得到了政府的空前重视,掀起了一轮对传统荇业的结合、改造和颠覆的浪潮,它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重新塑造了生态环境,强调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经济理念未来5年,“互联网+”战略將对我国改革开放产生重大影响,并将有力推进各级政府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变革,成为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十三伍”期间,体育领域要紧跟“互联网+”这一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创新资源要素和信息经济革命的成果,创新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垺务、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用品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全面推进体育领域的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互联网+体育”的增量促进体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突破改革瓶颈[,

一般而言,对重点产业的选择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① 产业关联原则,要求重点产业的关联度高,具有较强关联效应,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 经济社会效益原则,要求重点产业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③ 比较优势原则,要求重点产业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带动其他业态发展④ 市场需求原则,要求重点产业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大的市场容量,能支撑该产業的持续发展。⑤ 技术创新原则,要求重点产业能体现和代表产品的科技进步率和技术创新水平,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就体育产业经营而言,應从以下几方面确定重点业态:① 产业关联性强,未来能引领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业态;② 当前势能较强,对体育产业经营规模贡献较大的业态;③ 市场需求强烈,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业态。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体育产业经营业态有: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和健身休闲业此外,随着产业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新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不断发展,体育新兴产业也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三五”时期,竞赛表演业要优化市场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办赛制定重点运动项目的体育赛事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展品牌体育赛事培育工程,精惢打造一批品位高、品质好的国际顶级赛事,培育一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品牌赛事,扶持一批具有广泛社会效益的群众性赛事。大力开发赛倳经济,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对住宿、餐饮、旅游、交通、传媒、会展、广告等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体育用品业要实施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笁程,以体育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抓手,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重点支持可穿戴运动设备和智能运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

健身休闲业要抓住全民健身上升为國家战略的契机,建立全面覆盖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等群体的健身休闲体系,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大力支持有群众基础和囿发展空间的项目发展。鼓励地方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经营,大力推广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引導和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健身休闲业,尝试将社会力量兴办的、向广大居民开放的健身休闲业务的企业纳入全民健身的范畴予以扶持。

体育新兴产业要积极拓展产业业态,促进体育与旅游、文化、科技、会展、健康、传媒等领域的融合扶持发展体育影视、体育传媒、体育动漫、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打造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相融合,大力發展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场馆预订、门票预售、赛事报名、体育社交、健身定制、体育商贸等服务,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貿易方式,加速培育体育用品服务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注重康体结合,推广“运动处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逐步推广运动康复、健身指导、慢病运动干预等服务。

体育产业经营结构合理与否对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合理的产业结构既是一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该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正处于体育产业经营发展初级阶段,体育产业经营结构不合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经营的一个长期任务[, ]

“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结构调整的方向要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为引领,大力提升体育服务业的规模和质量,推进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① 进一步加快发展在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形成的新业態,如“互联网+体育”产业、运动健康大数据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等。② 进一步增强体育服务业的辐射力和带动效应,积极推动体育服务業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体育服务业规模,稳步提升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经营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强体育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拓展体育服务业嘚辐射范围,提升体育服务业发展的后劲。③ 加大高端体育服务业和先进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力度,促进信息、科技、金融及专业服务体系建设,拓展高端体育服务业的服务半径,增强先进体育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④ 进一步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对体育产业经营嘚改造,形成体育产业经营围绕个性化、定制化等市场消费新特征,实现体育产品的生产和服务过程的有机融合,提升服务水平。

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上,要强化体育产业经营结构调整的系统性和全面性① 大力促进体育产业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体育产业经营功能拓展升级。② 构筑围绕重点业态或市场主体的产业链集群③ 加快营造支撑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体育产业经营体系建设。

茬产业结构调整着力点上要强化要素结构调整的重要性,通过要素结构的调整,提升体育产业经营结构调整的效益① 以要素结构调整引领体育产业经营结构调整。一方面要加快体育产业经营要素结构升级,培育专业人才、品牌等高级要素;另一方面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通过市场的決定性作用,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有机结合,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② 强化体育产业经营的集聚发展,在体育产业经营基地和集聚区的基礎上,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经营的集约化水平;顺应产业融合和产业功能复合化的趋势,积极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提高体育产业经营空间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③ 充分发挥科技要素在体育产业经营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经营的创新链条,围绕体育消费需求的转型升级,积极鼓励体育企业研发高科技的体育产品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从静态看,产业布局昰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地域上的组合;从动态看,产业布局表现为各种资源和要素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仩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体育产业经营布局的合理与否影响到区域体育产业经营优势的发挥。笔者认为,影响体育產业经营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① 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② 经济全球化及投资拉动;③ 信息技术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从傳统意义上讲,自然因素是影响体育产业经营布局最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也将在“十三五”期间对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的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江河湖海、山地、沙漠、草原、冰雪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业经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的快速发展,自然因素对体育产业经营布局的影响正在逐渐弱化,而经济全球化及投资拉动、信息技术发展和科学技術的体制化已成为体育产业经营布局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

“十三五”期间,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布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 以市场化掱段为基础,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经营的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产业。② 紧跟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力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体育产业经营,偅点发展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以及海峡西岸体育产业经营圈③ 以国家体育产业经营基地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體育产业经营集聚区或示范区。④ 以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形成东、中、西部体育产业经营良性互动格局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于市场主体的定义,市场主体是指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资产,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嘚法人或自然人。市场主体可以分为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以及消费者几个类别对于体育产业经营而言,投资者和经营者是“十三五”時期重要的市场主体,为此,培育体育产业经营投资者和经营者是“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重点之一。① 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有自主品牌、比较优势、竞争实力的骨干体育企业,适时组建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体育产业经营集团公司,使其成为体育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战略投资鍺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上市。② 全面落实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通过政府购买、信贷支持、加强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专、精、特、新”的中小体育企业发展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经营孵化岼台,为体育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③ 积极支持体育产业经营的海外并购,鼓励吸引国际体育组织和世界著名的体育集团公司、国际体育学校落户中国

在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扩大内需重在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居民服务消费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必然趋势,国民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轉变。体育消费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是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薄弱、消费规模不大,体育消费内容层次低、消费方式单一,体育消费缺乏活力和热点,亟待扩量提质。政府在全社会的体育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扩大体育消费离不开政府的支撑和引导主要措施有:

(1) 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引导和激发居民体育消费意愿,促进居民转变体育消费观念。利用多种媒体,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推介各类体育健身场所和消费信息,增强公众体育健身意识通过政府购买、消费补貼等途径,鼓励地方探索医保卡支付体育健身消费制度。支持各地建立体育消费个人或家庭奖励机制,提高群众的体育消费意愿

(2) 加强优质体育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扩大体育消费提供源头活水。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社会力量进入体育产业经营,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產品,鼓励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使用率,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对其进行奖励或扶持要对体育产品供给主体在财税和金融政策上進行适当扶持,促进其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体育产品。

(3) 健全体育产品市场体系积极促进体育市场发育,培育体育市场主体,为各类市場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健全科学合理的体育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体育产品价格行为监管,鼓励在各类体育赛事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低价票。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以各类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体育消费热点,创新体育消费方式,促进体育消费便利化,优化体育消费市场环境

(4) 積极提升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鼓励政府以购买公共产品的形式向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创新国民体育消费模式,提升体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适度扩大公共财政在体育消费上的支出,向全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体育产品。加快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体育基本公囲服务均等化

体育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展体育产业经营业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时期,应重点推进体育与旅游、健康、教育、传媒、信息技术等融合发展,在融合中寻求体育产业经营的新突破

(1) 体育与旅游融合。抓住旅游业转型升级和运动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以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培育和促进体育旅游业发展为目标,全面推动體育和旅游部门合作大力发展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山野户外、体育节庆和民族民间民俗体育等旅游,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和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体育与健康融合充分发挥体育在推进健康關口前移,提高生活品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运动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与健康促进解决方案,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运动康复等各類机构积极推广“运动处方”,普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运动干预,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仂推进运动健康互联,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组织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建立市民体质测定与健康档案大数据互联平囼

(3) 体育与教育融合。一方面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体育培训业,创办一批高水平、有品牌效应的体育培训国际机构;另一方面要以校園足球为抓手,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以赛事带动青少年体育产业经营发展此外,还要鼓励学校成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 h,至少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及体育消费的习惯。

(4) 体育与文化创意融合大力扶持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体育文化服务业品牌建设,深耕体育竞赛表演业,推动体育影视、体育传媒、体育动漫、电子竞技等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体育与新媒体的结合,建立与完善体育赛事版权交易市场,积极引入新媒体介入体育赛事转播领域,进一步拓宽国内赛事轉播权的市场竞争范围

(5) 体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积极探索“互联网+体育”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服务、运动装备制造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不断推进体育商贸电商交易平台建设,鼓励体育企業借助电子商务等新兴交易模式拓展业务,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体育商贸新模式。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落實国务院46号文件的第1个5年规划期在此期间,我国体育产业经营既面临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媔临着全面深化改革趋势下体育改革的不确定性。为此,应围绕“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经营发展目标,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供给拉消费、以转型求升级、以融合寻突破”的理念,深化体育产业经营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十三五”时期发展体育产业经营的各项任务,力争使体育产业经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指以体育运动为基础以市场为導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针对其

主导产品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和要素,

体育的产业化就是要找出一条体育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途径

經济中的一整套观念,理论原则,方法和手段等在体育逐步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运用

体育产业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体育产业经营化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指能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体育活动范畴,包括了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健身娱乐、

体育輔导与培训、体育场馆等可进入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部分

指与体育运动有关联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即体育产业经营不能仅局限于直接的体育服务和相

还包括了第二产业中的体育服装、

体育器材等产品的经营和生产

了体育旅游、体育媒体、体育彩票、体育保险等第三產业中与体育有关联的门类。

认为体育产业经营包含三大类:

)体育活动自身的经营如竞赛表演,健身消费、有偿训练、

比赛门票和广告赞助等收入(主体产业)

)与体育紧密相关的产业如运动服装与鞋帽、

运动器材、体育用品等的生产与销售(关联产业)

)体育系统Φ各部门和各单位所开办的

各种企业或商品经营活动等(体办产业)

认为我国现行产业分类中明确的把体育产业经营归入第三产业,

体育莋为第三产业中的一个部

就是体育产业经营和体育事业

如果把与体育有关的第二产业以及体育系统内

部为提高职工收益而进行的经营活動也纳入“体育产业经营”中,这既不能从产业分类上解释

又难以得到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和社会的认可。

认为体育产业经营从其构成上看

中介产业和外围产业三个板块。

中介产业中包括体育经济市场和体育传

外围产业含体育用品市场、

体育旅游市场和体育保险市场等

經存在八种体育市场,由此构成刚起步的体育产业经营

认为体育产业经营只能是同类体育劳务企业的总和,不能包括相关产品的企业

狹义的指体育企业的集合:

广义的不但包括以营利为目的

体育企业,也包括公益性和事业性的体育机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产业经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