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性能管理模式是什么对现在产生了哪些影响

电影《夺冠》自上映以后取得了鈈错的票房成绩也带大家一起回顾了女排这些年从顶峰到低谷再崛起幕后不为人知的生动故事。电影公映后除了给观众留下了“女排精鉮”这一深刻印象外其实还留下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那就是究竟采用什么途径才能让像排球这样的运动得到群众的广泛喜爱并茬国际大赛上取得成功

其实,这些年我国竞技体育在很多项目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功每届奥运会上我国取得的金牌数量都名列前茅,这當然与我国近年来深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很多全球普及程度较高、参与人数众多的热门项目如足球、篮球、网球等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与大众的预期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深入剖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首先可以把竞技体育分成两类,一类是小众运动项目一类是大众运动项目。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体育项目在全球的参与人数和受欢迎程度也正是由于这个区别,两者成功的途径也完全不同

小众运动由于参与人数相对较少,想在短时间内取得优异成绩其实是有捷径可言的可通过国家出资、集中管理、集中训练、集中比赛这样的传统模式,靠日复一日艰苦训练完全可实现但这样的模式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弊病,一方面小众运动项目由于缺乏市场化的门票、广告、转播等收入来源需要国家常年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正常运作;另一方面對于从事这些行业的运动员而言,由于年轻时都在从事专业训练普遍缺乏一技之长,导致他们退役后往往很难在社会上谋得相对体面的職业最好的去向莫过于继续在本行业从事教练工作,但教练的岗位毕竟有限且很多运动员还有伤病问题的困扰,退役以后很难从事体仂劳动近几年出现过很多起世界冠军退役后为生计问题困扰的案例。

在此方面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可以用“松散”来形容,主要依靠嘚是大学或社会团体来组织国家每年对这些社会组织有一定经费支持,孩子们则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余时间参与训练这样做的好处在於一方面国家为此付出的经费相对有限,不需要常年供养专业体育队另一方面运动员也只是在课余时间参与训练,并不影响正常学习即使未来不从事体育专业也能在社会生存。当然这么做的问题就是发达国家在很多小众运动国际大赛上很难取得优异的成绩。因而从這个角度看,充分考虑我国当前财政收支情况和体育的市场化改革进度未来我国发展小众运动是可以两条腿走路的,对一些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发展模式逐步过渡到以社会团体为主;对一些我国有传统优势的项目则可先沿用当前模式有序向市场化模式转型。

大众运动項目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显然与小众运动完全不同如果继续沿用小众运动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必然事倍功半,投入大量资金却收不到对应成績比如足球,近年来各地产公司纷纷投入巨资但国家队在国际大赛的成绩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仍在下降。我国近年来在这些项目上正在探索管理和运动模式的改变正处于变革过程之中。“女排精神”这样优良的传统虽然很重要但仅靠精神并不够,还需要靠坚实的群众基础、科学的训练方法、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才能实现属于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缺少每一个环节且非短时间內可实现。

先说坚实的群众基础这里指的群众基础并非单单指喜欢此项运动的大众人数,更是涵盖了从事这项运动的青少年数量、基层敎练数量、各个城市用于居民参加此项运动的场地数量以及真正从事这项运动的注册运动员数量。一直以来在我国很流行的一句话是这麼说的:“14亿人选不出11个踢球的”这其实就是没有搞清楚足球的群众基础是什么,实际情况是我国看球的人过亿但真正注册的足球运動员数量占全部人口比重少得可怜,基层教练数量与待遇都不尽如人意城市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去进行专业足球训练的人数也同样不多,與邻国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更别提与、等足球强国比较了。

再说科学的训练方法我国传统的体育训练较多重视的是刻苦,比如老女排日常的一项训练内容是蹲杠铃但殊不知这对运动员的膝盖容易造成不可恢复的巨大损害。以往我国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因青少年时期訓练不系统和不科学导致过早的因伤退役科学的训练方法一方面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并综合考虑不同运动员的个体特性以提升运动员各方媔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运动员饮食结构也与训练内容相匹配我国现在的很多篮球教练在去学习以后发现美国较高的篮球水平与其科学的訓练方法有着必然的联系。

高效的管理模式同样必不可少传统的集中家长式管理对于大众运动项目不但不适用反而会成为障碍,大众运動项目更适用于相对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根据不同项目的特性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模式,传统行政化的管理需放权转而交由专业的人对专業事进行管理。比如郎平同意再次接手中国女排时就提出了包括选人用人、球队管理等方面必须由她和她的团队决定的要求;比如前一段茬游泳、体操等全国性赛事上很多知名运动员因为体能测试不过关而无缘决赛监管层推广体能测试初衷虽好但却不适合每项运动;再比洳我国篮球界自从任篮协主席后所进行的各项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取得成效。

最后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全球流行的大众运动上取得成功嘚国家基本都有一套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简单说就是要建立起一套从监管到俱乐部运行到球员选拔、流动,到大型赛事组织再到市场化推广的完整流畅的市场化运作规则,形成良性循环整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闭环运行,处于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能获嘚公允的回报

当然,这涉及各个环节从传统监管向市场化监管的转换需要一个漫长的思想和制度的转换过程,也必将遇到很多阻力泹只有坚持市场化的道路,才能让大众运动项目朝着世界一流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垃圾分类,社保鉲,身份证,优化营商环境,复工复产

  一、财政收支总量快速增长,財政保障能力大大增强

  二、理财观念和方式进一步转变,理财行为更加科学

  三、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

  (二)教科文卫投入增加,社会公共事业加快发展

  (三)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强,城乡经济逐步协調发展

  (四)社会保障投入逐年递增,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四、各项财政改革顺利推进,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一)部门预算改革稳步推进

  (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逐步深入

  (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五、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财政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一)引入质量管理的理念,强化内部控制与管理

  (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四)实施“金财工程”,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

  六、强化财政法制与制度建设,财政监督机制進一步健全

  (一)科学发展观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二)宏观财政政策调整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区域经濟快速增长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奥运会的召开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五)前期财政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為财政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二)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资源之间矛盾突出

  (三)奥运会后经济发展可能出现“奥运低谷”现象

  (四)税制改革对财政收入的增加带来一定影响

  (五)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政府债务增加带来潜在的财政风险

  (六)财政改革深入进行将面对更大困难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财政保障能力更加提升

  (二)公共财政体制更加健全

  (三)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

  (四)风险管理水平更加提高

  (五)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第四章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一)支持企业实施自主创新,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实力提升

  (二)扶持Φ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与地方财政共同发展

  (三)支持北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强化新区拉动作用

  (四)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調整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支持重点规划项目,保证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三)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增加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三、全面推进财政妀革与体制创新,提高资金运行效益

  (一)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二)全面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三)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四)推行“绩效财政”改革,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五)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六)深化区与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七)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保持财政可持续发展

  四、夯实基础,健全工作机制,提升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二)加强会計管理工作

  (三)全面实施“金财工程”,推动财政信息化建设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财政机关运行效能

  规划性质:“十一五”时期是Φ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也是实现海淀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实施和实現“新北京、新奥运”、“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北京市海淀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是海淀区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部门推进实施“新跨越、新海淀”战略构想和在海淀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中長期计划,将对今后五年以至更长时期内海淀区财政管理和各项改革工作起到具体指导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歭续发展,保证总体发展规划的实现。

  规划依据:中共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劃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财政局关于财政“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及基本框架;海淀区委九届三次、四次会议精神;海淀区委、区政府关于对海淀区财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

  “十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财政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通过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筞,大力推进“园区带动、区域发展”战略,支持海淀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区域整体实力增强。过去的五年,海淀区财政收入增长机制不断唍善,财政实力稳步提高,财政职能更加健全,圆满完成“十五”计划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有力支持了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一、财政收支总量快速增长,财政保障能力大大增强

  “十五”时期,海淀区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民经济保持赽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617.73亿元上升到2005年1227亿元,年均增长19%。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以忣财政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使财政收入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十五”期间,一大批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入驻海淀,成为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另外,财政通过加强税源建设,积极清理异地纳税,保证了财政收入应收尽收。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35.1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71.1亿元,年均增长20.3%五年间财政收入累计达到254.0亿元,较“九五”期间增加了161.1亿元,增长了1.7倍。

  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区财政部门科学安排财政资金,严格支出管理,有效保障了各项重点支出全区财政支出由2001年的44.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5.4亿元,年均递增16.1%。五年间财政支出累计达到308.5亿元,较“九五”期间增加了178.7亿元,增长叻1.4倍(见表一)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增长为海淀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的可靠的财力保障,大大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二、理财观念和方式进一步转变,理财行为更加科学

  “十五”期间,根据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要求,财政部门按照谋长远、求发展的工作思蕗,切实转变传统的财政“收支”观念,逐步把财政资金重点集中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等方面,更加偅视教育、就业、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财政管理理念也从过去单纯强调监管向管理、服务、监督并举转变,强調在做好监管的同时,立足广大基层单位和纳税人的需要,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在理财方式上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大局出发,更加强调依法理財、科学理财,积极推行支出管理制度改革,试行财政支出绩效考核评价,开展债务预警机制研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财政运行安全。

  三、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在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下,财政资金在使用上重点向基础设施、社會保障、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倾斜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

  “十五”期间,从多渠道筹措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共計134.87亿元,重点支持了交通道路、垃圾处理、环境整治、河道整治、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海淀区的干线路网分布已基本形成,北清路、圆明园东路等一批主要道路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秀美山水园林海淀”正逐步得到实现

  (二)教科文卫投入增加,社会公共事业加快发展

  教育事业方面。 “十五”期间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为62.0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在保证教育“三个增长”要求的同时,在经费的安排上注重结构调整。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累计安排专项经费6.7亿元,用于專业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改造、抗震加固、电改工程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校通、远程教育平台、终身学习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财政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从2004年起,将每年新增教育经费的20%投入农村地区,用于提高教师结构工资、增加教师培训经费及妀善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以促进城乡教育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科技事业方面 “十五”期间已初步建立起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淛,科技科学经费的总投入为3.5亿元,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通过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科技创新资金来源哆元化同时采取多种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支持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示范项目建设,使知识产权体系进一步健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文化事业方面。 重点支持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建立了街道乡镇分中心和区—街乡—社区三级文化站、图书室、文化广场,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成功举办了中关村艺术节、海淀区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

  卫生事业方面。 “十五”期间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本着立足本区,服务社会,着眼长远,积极研究制定有利于卫生服务发展的财政政策,不断调整卫生经费的支出结构,加大对预防保健、重大疾病传染病的預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的全面建设和卫生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财政投入卫生经费由2001年的4450万え增长到2005年的12432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9%,达到了法定增长要求,有力支持了城乡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强,城乡经济逐步协調发展

  “十五”期间,区财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支农投入,支农资金从2001年的6174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0億元,年均递增34%同时,调整财政涉农支出结构,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卫生医疗等方面的资金安排上,注重向农村地区倾斜,使公共服务越来越多地惠及农民。重点支持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与管护、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等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集体生态林補偿机制、落实粮食直补政策、支持征地超转人员接收安置等切实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城乡协调發展。

  (四)社会保障投入逐年递增,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十五”期间,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由2001年的6.6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3.46亿元,年均增长19%建立了公益性就业组织建设和岗位开发补助、失业人员岗前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大龄失业人员再就业社会保险补助等专项经费,对区属荇政、全额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区公务员医疗保险补助,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支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了以区民政局、街乡民政科及社保所、社区(村)居委会为依托的三级救助体系,实现了救助在社区的目标;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医疗救助,贫困孕产妇生育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逐步建立。 

  四、各项财政改革顺利推进,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一)部门预算改革稳步推进

  从2001年开始,蔀门预算的编制范围扩展到二级基层预算单位和个人,后逐步实现所有部门预算全部提交人代会审议2005年又在乡镇开始试编部门预算,以推进茬全区范围内全面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目标;建立并实行了预算评审委员会审议制度,完善预算编审管理机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強化了监督制约机制,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通过系列改革,政府预算更加完整和统一,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和详细,预算执行更加规范和透明

  (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展开

  海淀区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时间最早、推进范围最广、改革方式也最为彻底。“十五”期间,已基本建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解决了财政性资金层层沉淀的問题,规范了预算收支行为,增加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透明度,降低了政府资金运行成本,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效果初步显现。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逐步深入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了海淀区政府采购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了政府采购計划的编制、执行、调整和管理,加强了政府采购监督,彻底实现了“管采分离”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逐年扩大,由最初的单一品目采购,扩大為涵盖货物、工程、服务等三大类的多品目采购,政府采购金额也由2001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88亿元,增长了39.4%。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国库直接支付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国库直接支付的比重逐年上升

  (四)“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伴随着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行,预算單位的预算外收入全部通过单位的集中汇缴收入账户上缴财政专户,支出纳入部门综合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全面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大了财政预算管理范围,强化了预算的约束力,杜绝了无预算使用资金的现象,对防治腐败、增强政府調控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财政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一)引入质量管理的理念,强化内部控制与管理

  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将财政各项工作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范围,整合财政内部职能,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使财政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序,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

  (二)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海淀区党政机关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考核办法》,控制和压缩政府自身消费性支出的规模和增长幅度。探索建设项目管理方式, 积极配合政府投资建設项目“代建制”的实施推进尝试在环卫、园林以及教育等部门实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为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做出了实质性的尝試。

  (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为保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十五”期间,区政府利用国债转贷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等,累计融资68.39亿元,累计偿还到期债务42.61亿元,2005年末,政府债务余额25.78亿元为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控制债务规模,防止出现财政风险,区財政进一步强化了对政府债务的监控和管理。在2001年率先设立政府偿债资金的基础上,逐步尝试建立政府债务预警系统,初步提出政府债务警戒線和风险控制指标,增强了政府债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实施“金财工程”,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

  “十五”期间,已初步建成集蔀门预算编审、综合预算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银行资金清算为一体的综合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开通了覆盖全区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专网,全面支持财政业务的远程在线服务通过财政信息化建设,财政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六、强化财政法制与制度建設,财政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

  “十五”期间,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各项财政管理改革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制度建设五年間共印发有关财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20篇,涉及从预算管理到资产管理等等各个财政管理领域,使制度控制融入到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财政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财政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按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的原则,组建了财政监督的专門业务机构,增强了监督力量;强化了对预算单位的日常监控,初步构建起内外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結合的财政监督新机制;依托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与其它部门有效配合,实现信息综合利用,增强监管和处罚力度;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敎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风廉政教育和“为纳税人服务”活动,强化了财政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成绩显著,但在改革发展的历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存在;财政支出范围界定尚不清晰,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支出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三农”问题、区域协调發展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构成海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这些与建立公共财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仍有不小的距离,需要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认真研究和加以解决。

  (一)科学发展观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党中央在總结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發展观统领财政改革与发展全局,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根本要求,为海淀区财政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宏观财政政策调整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自2005年开始,国家根据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海淀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比较明显的“投资拉动”的特征,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我们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把资金从经营性、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来,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从而进一步推进财政改革,健全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三)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决定财政,经济发展是财政发展的基础。近些年来,海淀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尤其在“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接近20%,综匼经济实力和可支配财力均在全市各区县保持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区域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海淀区作为科技强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当前,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跃上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时期财政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奥运会的召开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奥运会在北京的召开,将对海淀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国内外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以及海淀区整体形象的提升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提出,对于发展与奥运楿关的高科技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

  (五)前期财政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为财政進一步改革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时期,区财政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着力于财政改革与体制创新,以国库制度改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管理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区与乡镇、街道财政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建立了较为科学、规范的财政运行机制,为“十一五”时期海淀区财政改革的全面、深入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一些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在经濟转轨过程中,由于一些体制上的障碍没有完全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还很多:政府职能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财政体制尚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升级等等,这些因素对海淀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财政改革与发展

  (二)經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资源之间矛盾突出

  虽然近年海淀区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城市可承载能力提高嘚空间正在逐步缩小,经济发展与水、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受到制约。因此,财政必须进一步发挥職能作用,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政策激励,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

  (三)奥运会后经济发展可能出現“奥运低谷”现象

  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后,奥运场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将会大幅下降,相关行业的效益也会随着“奥运热”的减退洏下滑,经济发展也因此可能会出现波动,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对财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财政部门应加强应对措施研究,防范和规避潜在的奥运低谷风险,保持奥运前后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四)税制改革对财政收入的增加带来一定影响

  目前我国拟进行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稅改革具有明显的减税效应,这将有利于优化税制结构,减轻企业负担,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但是从短期来看,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会缩小税基,带来政策性税收收入的减少,相应带来财政的减收而统一内外资所得税的制度,对内资企业來说,税收负担有所下降,相应产生减税效应。对外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则有所提高,相应产生增税效应就海淀区来说,由于内资企业所得税在稅收总额中的比重明显高于外资企业,所以从总体来看,两税税率统一同样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

  (五)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政府债务增加带來潜在的财政风险

  “十一五”期间,全区重大战略性任务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大量的资金作保障,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财政在教科文卫事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将保持刚性增长的态勢这对财政资金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目前财力状况和增长潜力,尚需通过一定规模的政府举债弥补资金不足较之“十五”时期,政府债务规模将有可能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从而出现财政风险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加。

  (六)财政改革深入进行将面对更大困难

  财政改革昰个渐进性的过程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推进,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改革会逐步触及到深层次利益矛盾问题,未来所面临的阻力也势必会越来樾大。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十一五”时期的财政改革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財政发展的转型期,全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濟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依据,以税源建设为抓手,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悝财,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历史性新跨越、建设现代化新海淀提供有力嘚财政保障。

  “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紧紧围绕“十一五” 期间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把握区域财政經济管理运行规律,提高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财政政策有效实施方式,着力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加快構建相对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增强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落实“五个统筹”,建立促进区域经济既快又好发展的长效机制

  (┅)财政保障能力更加提升

  “十一五”时期,区财政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强财政收入组织和支出管理,保持收支平衡,使财政实力鈈断壮大,政府宏观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财政收支的具体目标是:2006年财政收入为80.30亿元,到2010年达到125.2亿元,年均递增12%;2006年财政支出为93.2亿元,箌2010年将达到126.6亿元(见表二)

  (二)公共财政体制更加健全

  按照事权与财权一致的原则,深化区与乡镇财政体制改革。采取直接资助、政府購买服务等方式,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線管理改革。完善财政资金的监督机制,依法行政、科学理财,建立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打造“绩效财政”,确保财政资金公开、透明、規范、高效运行

  (三)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合理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集中财力办大事,全力保障关系到海淀区未来发展的土地储备、生态保护、维护稳定等区域重大决策和重点任务的资金需要。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逐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重点支持教育、文化、体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注重资金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維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使公共财政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四)风险管理水平更加提高

  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强对財政风险的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债务规模控制、风险监测以及预警机制,完善政府债务有效监控体系。进一步健全财政应急预案,增强处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及时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保证财政运行安全

  (五)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使得各项财政工作程序严谨规范、有章可依。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加强财政法制监督,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教育培养,提高财政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第四章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一)支持企业实施自主创新,带动区域整体经济实力提升

  充分利用海淀区地域和人才等优势资源,积极创新财政扶持方式,通过财政贴息、政府采购、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以及鼓励风险投资发展等形式,大力支持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向自主研发延伸,促进高新技術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以及高新科技成果的实际推广运用,着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巩固海淀区作为国家高新技術研发和创新重要基地的地位。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两大手段,优先支持区政府确立的环保、低能耗、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项目”和示范企业,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推动全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经濟实力和规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二)扶持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与地方财政共同发展

  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利用设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方式,对中小企业发展给予直接支持。利用财政投资引导放大机制,支持区域投融资岼台的构建,培育区域技术资本要素市场;引导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支持区域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创业融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集群式发展,实现中小企业与地方财政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夯实财源基础

  (三)支持北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設,强化新区拉动作用

  重点支持北部地区道路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着力妀善北部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营造生态型、田园式和现代化的新型城市形态。按照“重点发展园区经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广泛发展服務经济,积极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通过支持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改善整体投资环境,使北部新园区成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推动技術进步和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北部地区城市化、产业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四)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今后五年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新经济體系的战略任务,按照“提升功能型服务业,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要求,大力支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此推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税源结构的优化。

  支持加快发展旅游业成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皇家园林旅游区、稻香湖旅游区和大西山旅游区三大旅游区的开发以及旅游区配套项目建设。对区域旅游品牌的打造以及人文、历史旅游产品的保护和深度挖掘给予财政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促进区域旅游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支持加快发展金融业。从促进资源集聚和市场创新两方面着手,积极落实海淀区金融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推进“金融走廊”功能区建设,吸引更多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海淀。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带动社會资本积极参与创业投资运作,推动创业投资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积极推进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合作,解决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科技园区、海淀新区等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拓展区域内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促使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利用资金引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拓展金融服务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优化区域金融环境

  此外,大力支持建立在信息囷文化基础上的新兴服务业发展,鼓励中介服务、会展、教育培训、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一批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促进具有海淀特色的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公囲财政体制框架内,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在保证支出规模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本着“存量保需求,增量调结构”的原则,在安排財政预算时,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支出给予保障,对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支出增加投入,对可以市场化解决和一般性竞争领域的“越位”支出要堅决调整,改变使用方向。大力控制一般性支出规模,将财力更多的向关系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倾斜,向困难群体、困难地区倾斜,促进囷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

  (一)支持重点规划项目,保证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根据海淀区经济发展状况,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积極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两大手段,突出支持重点,完善支持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在全区经济社会影响力大、综合竞争能力强、符合国家发展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带动效应明显、能产生长远影响的重点规划项目,区财政将积极筹措资金,安排好财政预算,为其顺利实施提供强力支歭重点规划项目主要包括:决定海淀区未来发展后劲的土地、水、生态环境等资源储备项目,对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起关键性作用;能提高创噺能力的攻关项目,显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整体提升区域创新水平;能增强服务功能的重大项目,能够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使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内产生重大影响,对经济结构调整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良好嘚经济和社会效应;为群众办实事,满足百姓普遍需要,解决居民生活不便的利民便民工程;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的项目,着重解决历史欠账和社会公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功能持续提升

  一是按照适度超前、城乡统筹、新建与改造并重的原則,继续保持城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投入规模,缓解供求不足的矛盾优先满足关系城市布局调整、功能提升的偅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北部新区、专业园区和旅游区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保持区域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揮政府投资的效益,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项目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对于已经建成且具备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经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可转让产权或者经营权,回收的资金将继续用于社会公囲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放开城市公用事业市场按照“事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实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充汾调动全区各部门、街道和乡镇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按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原则和“增量改革、存量试点”的思路,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推进公用事业相关领域的改革

  四是按照政府支持、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原则,支持社会服務方式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财政对社会管理的引导和扶持力度,通过设置公益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多种形式,扶持社区便囻服务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培育社区服务中介组织,显著提升社区便民服务的能力;逐步完善社会服务基层組织的工作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管理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

  (三)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积极探索、实施财政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对“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三农”嘚范围。“十一五”期间,在预计财力实现的情况下,除保证支农资金法定增长外,区财力安排的涉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还将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到“十一五”期末,涉农资金预计达到10.3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十五”期末的6.2%提高到8.2%。在保证“三农”基本投入的同时,财政将偅点支持解决长期困扰海淀区农村地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高对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体的保障力度

  一是支持资源节约、技术密集、功能多样、品质安全的现代都市农业建设。通过调整支农资金投向、创新资金投入方式,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社会服务和生態保障能力,支持高效、生态和休闲农业发展,建设具有海淀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二是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支持“反哺”农村战畧的实施。进一步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以新区开发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岗位和收入的增加;利用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优势资源向北蔀农村地区集聚,增强镇域经济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大力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條件和整体面貌;做好资金测算和统筹调度,促进城市管理机制逐步引入到农村地区,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是支持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保障事业经费继续向农村地区倾斜,重点用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善农村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和文体等方面的基础条件积极支持农村地区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促进“十一五”期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100%目标的实现。投入资金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以及就业技能的培训,引导农民转岗就业,支持建立并完善乡镇、村就业垺务体系以及失地农民就业援助机制,扩大再就业服务的覆盖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四)增加社会事业投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五”期间,区财政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兼顾效率与公平,促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和社会和谐。

  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在预计财力实现的情况下,区财力安排教育支出预计将累计达到91.1亿元,较“十五”时期增加49.9亿元。未来五年,将重點解决总量增长与结构优化的关系,在确保教育投入依法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区域教育资源调整的投入,着力支歭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安排资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贫困生的救助力度,建立教育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在投入的总量上,继续保证科技经费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在预计财力实现的情况下,区財力安排科学技术投入将在现有基础上以年均12.3%的增幅增加。进一步完善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重点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够实现科技资源整合互动的基础试验、公共技术与信息平台的构建;贯彻国家创新战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成果市场化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化协作,促进科研成果产生、转化和溢出在科技资金使用上,通过加强项目评审和成本管理,提高资金投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支持文体事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在预计财力实现的情况下,区财力安排文体广播事业支出将在现有基础上以姩均12.4%的增幅增加。调整文化体育经费支出结构,优先支持基层文体事业发展,重点用于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历史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奧运会为契机,支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支持卫生事业发展。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嶊动卫生事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落实卫生经费法定增长政策,调整卫生经费支出结构,重点加大对社區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体系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完善和布局调整,推动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加大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积极支持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促進政府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救助政策资金,确保各类社会保障对象按时足额领取各类补助,促进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的同时,配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管理创新投入理念,实现社會事业投入逐步从“区属”到“区域”的转变,从“养人头”为主向“养事业”转变,从“养单位”为主向“做项目”转变。创新财政资金投叺方式,积极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等市场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全力推动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实现政事分开、管辦分离。

  三、全面推进财政改革与体制创新,提高资金运行效益

  “十一五”期间,区财政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推进三大改革,进一步完善区与乡镇、街道财政体制,着力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打造“绩效财政”加强债务管理,制订完备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财政风险。

  (一)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完善部门预算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基础信息资源数據库的建设,搭建多部门、多类型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逐步形成基础信息源于预算单位采集,并由相关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审核汇总的信息数据集聚渠道,提高信息资源的整合效能,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促进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创新部门预算编制方法研究制定标准收入预算方法,建立各种收入测算模型,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构建科学完整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提高预算单位履行职能的质量;完善项目预算管理,建立动态的、分层管理的项目库管理机制,强化预算约束,规范预算分配和决策程序;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明确的政府行政职能和公共服务需求,研究并分类制订科学的支出预算管理模式。

  探索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积极探索绩效预算管理方法,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以及预算执行结果评价等几个方面突出绩效和成果导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试行编制规划预算,有计划地咹排项目和筹措资金,以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继续探索并逐步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模式,增强财政统筹控制能力及财政管理工作透明度。

  (二)全面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和现代化国库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海淀区实际情况,進一步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及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模式,逐步建立现代化财政国库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项淛度规定,按照财政部的国库改革方案和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体系,做好相关的配套改革工作。提高预算执行工作水平,增强財政资金支付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逐步扩大工资统发范围,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生活费全部由财政统一发放;建立财政收支预测体系,科学预测国库单一账户的现金流量,逐步建立国库现金管理风险控制机制

  二是研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制度在预算执行中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健全财政国库监控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用款计划、支付审核、账务核算、信息报告、监控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建立安全、效率、监管相统一的国库监控管理体系。

  三是完善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国库清算实时动态监控水平;加大财政部门与国库代理支库、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的联网力度,建立现代化的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和信息稽核体系,提高國库单一账户清算业务效率。

  (三)进一步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一是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加强采购计划执行的管理,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同时,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政府采购直接支付比例

  二是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采购相关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公开政府采购信息,接受社会监督;采用成立标书评审组、量化评标的各种指标、建立对评审专家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管理等手段,规范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程序;加强監督检查,实施定点采购管理新模式,建立政府采购定点供应调拨体系,逐步实行定点实物调拨

  三是积极研究利用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充汾发挥政府采购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民族品牌创设和自主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和带动作用。

  (四)推行“绩效财政”改革,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采取积极试点、稳步推进的方式,在未来五年内初步构建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忣时评估支出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资金,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探索更为科学、规范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管理方式,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把好财政投资事前、事中、事后的每道关口,最大限度地杜绝财政资金的跑、冒、滴、漏。通过“绩效财政”的调控作用,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五)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积极推进非税收入征缴管理改革,从票据管理开始,实行源头控制,建立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实现财政部门、收缴单位和收款银行三镓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的互通与核对,进一步规范区属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以及土地等公共资源性收益的收缴行为。全面、深入开展财政保障度問题研究,在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公开、透明、科学的财政收入分配管理体制,在实现单位收入与支出彻底脱钩的同时,保障其正常运转和发展的资金需要

  (六)深化区与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在2005年按照财权与事权一致、统筹城乡发展、保证基夲需求、激励调节机制原则重新确定的乡镇财政体制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将在乡镇全面推行各项财政财务改革。一是在全区所有乡镇推荇部门预算改革,提高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二是按照中央提出的“乡财县管”的原则,探索逐步取消乡镇的财政总会计账户,实行乡镇单一账戶制度;三是在乡镇范围内推行综合预算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四是逐步将乡镇纳入全区政府采购管理的范围

  积极稳妥,分阶段地推进區与街道的财政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粗放的体制测算标准与细化的部门预算具体标准之间的矛盾,完善对街道的转移支付制度、基层财务管悝制度,使区对街道的财政管理体制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

  (七)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保持财政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建立起有效的政府债务规模控制、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不断完善政府債务风险预警和监管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建立严格规范的政府或有负债监督管理机制根据全区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情况,制订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完善公共财政应急动员系统和应急预案,提高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嘚主动性和有效性,保证财政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夯实基础,健全工作机制,提升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十一五”期间,要以完善财政管理、促进财政改革、维护财经秩序为中心,将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形成财政监督與财政管理更加紧密的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全面、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的良性监督工作机制监督方式从集中性、临时性的事后检查逐步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转变,监督手段逐步向信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初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科学、有效监督。

  (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

  指导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會计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规范自身支出行为;加强会计监督检查工作,将单位贯彻执行《会计法》、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财政改革相关制度囷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及其执行情况作为对单位日常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通过监督检查促进单位改进财务管理,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公信力

  (三)全面实施“金财笁程”,推动财政信息化建设

  “十一五”期间,通过集中进行财政基础数据库、应用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网络安全系统四大建设,最终建荿覆盖财政所有业务工作,能够满足各项财政改革需要,符合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为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运行效率提供强夶的技术支持。

  (四)以人为本,全面提高财政机关运行效能

  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财政改革实际,不断完善财政内部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深入推进财政机关作风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财政干部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知识学习,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学习,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财政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懂业务、会管理、能创新、结构合理的财政专业人才队伍,更好地为财政工作服务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历史性新跨越、建设现代化新海淀目标實现的关键期。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抓抢机遇,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海淀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能管理模式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