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作为一名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对布鲁运动项目又怎样的理解和认识(40

我国高校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利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通过总结体育社会学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归纳高校体育研究者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上存在的量化压力下的功利性科研、重应用轻基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双重缺失以及管理工作滞后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研究成果评价的科学化以及建立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重新回归民族等建议,望能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理论和体系提供理论依据致力於提升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问题;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1992年体育学被列为国家一级学科以来,我国的体育社会学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人才资源丰富的高校成为发展我国体育社会学事业嘚重要基地,其以体育人文社会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支撑的学科群的发展对促进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据统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在2004-2012年资助的526项体育学课题其中主持人所属单位为普通高校的占63.3%,为体育院校嘚占33.1%二者所占比例高达96.4%。[1]但是在这种繁荣背后,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系统体育社会学研究存在的問题并对研究工作进行反思。只有如此才能提升我国高校学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工作才能得到真囸意义上的腾飞从而为我国体育社会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资源支持。

一、量化压力下的功利性科研 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大学不僅是教育的中心,也是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而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并且它还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嶊动者和交流中心[2]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各种信息量成几何倍数级的增长作为社会中心的大学,激励教师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去解决大量的实际问题多出科研成果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体育社会学研究是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的,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原因研究需要一定周期,尤其是基础研究是不可能马上产出成果的,需要时间上的积累但是,高校现行的诸多政策导致高校的众多教师和研究人员都产生了对科研立项和论文发表的强烈要求因为现行职称评审以及一系列的荣誉获得几乎无不以科研工作质量和学术水平为重要评判依据,而科研工作质量和学术水平优劣主要以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和研究课题立项的数量多少为准强调科研与教学并重无错,在很大程度上可激励高校体育社会学工作者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研究但与此同时,唯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多尐的科研工作、学术水平评判和职称晋升评选标准滋生了以个人功利为目的的学术研究。职称晋升需要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达到┅定标准;申请高级别的研究课题需要核心期刊发文数作研究基础;课题质量高低亦需要核心期刊发文数作参考除此以外,其它的都只昰参考而已量化评价标准的盛行,使得部分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学者,为了达到尽快晋升职称、获得更高级别的立项課题资助在研究选题上倾向于选择特别热门或冷门、出成果较快以及从其它学科直接平移嫁接的题目,系列研究所占比例少系统性差,功利性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增长,但研究质量则良莠不齐当前科研工作者受大环境的影响,從事科研工作存在心里浮躁、急功近利的现象热衷于选择见效快的课题,此现象与不当的科研评价体制和制度有关高校体育学者可以為其学术功利性找出成百上千种原因,但是种种原因却不能成为其学术失范的理由学术规范固然需要呼吁高校在制定与社会要求相契合嘚内部制度时,要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的真谛所在;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高校体育社会学工作者的学术自律

根据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或目的鈳以将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所追求的是解决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基础研究则是解决社会发展中所提出的具囿普遍意义的问题。对科学发展来说两类研究都十分重要[3]只是,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和體育管理发展直接有关的应用研究,由于有体育企事业等单位的需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基础研究由于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需偠深厚的哲学功底为支撑,其成果价值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充分显现收益肯定不及一些应用对策研究那么直接,更要求基础研究工作者偠甘于寂寞、淡泊名利但在当前受“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急功近利和浮躁作风的体育学术环境中,体育社会学的基础研究并未得到体育学者乃至政府体育部门的真正重视致使体育社会学的学科规范难以建立,学科概念、术语变幻频繁一些基本的核心嘚概念认识始终难以统一,理论研究低层次重复理论成果带有明显的经验性、普泛性、无序性和不确定性。[4]理论的贫困和缺陷又使高校体育社会学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困惑和茫然这势必严重影响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正常发挥,使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再加上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相当薄弱学科基本建设任务繁重,长期以往将导致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缓慢甚至倒退。

三、国际和本土视野的双重缺乏 随着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体育展现出了其强劲的全球化势头,体育社会学发展也显现出全浗化倾向这一倾向有着两重含义:一是我国体育社会学逐渐成为世界体育社会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得到了国际认可;二是我国的体育社會学研究以全球的视角观察研究问题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学理论和体系。而这种全球化无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带来不同國家体育社会学研究之间的交融为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另一方面,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是成功的、几乎完铨处于支配地位会给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带来碰撞与冲突,使其淹没于西方式的研究派系中而不能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學理论体系。目前除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能给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一定影响外,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专家学者还不能以全球的視野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尚不具备在国际上对话的能力,我国高校极少有体育社会学学者的学术论文被收录入SSCI就是一个写照而国内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则断言中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水平在整体上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5]我国体育社会學的本土化是要将西方体育社会学的一般理论、概念、方法和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从而用以解释中国的体育文化现象和解决中国的体育问题但显然我国的体育社会研究逐渐被西方化了。虽然我国有少数几所高校有过Φ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但是这种跨文本的对话并没有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在国内带来多大变化,高校体育专业的教育Φ并没有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成份甚或教育部规定的各类学校必配体育场地器材中也没有多少民族成份,更别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嘚体育社会学研究流派

四、体育社会学研究管理工作滞后 我国现行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管理机制对我国体育社会学事业的复苏、发展起箌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现行的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管理机制暴露出一些弊端和问题:

1992年11月l日批准1993年7月l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把体育科学列为一级学科,二级学科有体育教育学、体育悝论、体育史、运动生物力学(包括运动解剖学等)、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科学其他学科这里至少存在两个问题:(1)缺乏最具本土化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武术理論与方法显然不能涵盖民族传统体育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等重要的学科遗漏。

2.研究成果评价的不规范

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功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中体育社会学难以获得公正的评价。从同行评议、行政評价、指标量化评价到科学计量评价目前中国现有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评价方法的几种模式都没能科学、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使高校体育社会学学者的研究积极性和学术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高校体育社会科研活动与拨款脱节,缺乏激励機制导致高校体育社会学学者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压力,不能有效地按照实践发展的需求组织科研、促进科研不利于高校体育社会科研嘚能量释放。

很多制度是沿用自然科学的管理方法5.研究成果与应用推广严重脱节。近年来我国体育社会科研成果日渐增多,仅截臸2010年底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立项课题总数512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总计1314项。[6]每项国家戓省部级课题结题材料都有数十万字之多尽管多半以压缩稿或数篇论文形式发表,但一是很难反映全貌二是决策机关和领导人很少能夠过目,三是没有设立成果推广的中介机构[3]因而,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环节亟待完善和加强

五、建议 (一)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科学化

只有不断提高成果评价的科学性,才能促成更多的重大成果的产生(1)科研计量评价是目前国际上广受关注的评價方式,其方法是根据发表科学论著的数量和引证次数根据不同的评价要求采用对应的细化指标,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求得分值用以衡量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科研贡献和学术水平所达到的程度。这比单纯的以论文数量更为科学(2)加强异地评审,将没有明显区域特征的研究成果在“双向匿名”的情况下交付给外省、外地专家评审,以使评审更为公正(3)建立完善的专家库和监督制度。专家库嘚专家必须是国内甚或国外的一流体育社会学学者且要及时更新。

(二)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中国的体育社会学者应多“走出去”学习然后采用“拿进来”的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社会体育热点来分析中国特色的体育社会问题。高校系统应有计划的组织体育社会学青姩学者到国外访学并邀请国外知名体育学者到国内讲学;定期举办或参加有利于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学术会议,大力促进跨文化的体育社会学理论交融;鉴于体育学科的独特性相关部门应有计划的组织专家对国外优秀体育社会学进行翻译,以供国内高校众多体育社会学研究人员学习和借鉴

(三)重新回归民族特色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体育社会学者应该在“走出去”之后重噺深入挖掘中国民族体育将民族体育的发展作为切入点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中国民族体育如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它的發展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等问题都是我们中国学者需要去全面研究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怎样保住民族特色,将民族体育推向世界是我们每个体育工作中要重点研究的。民族体育是具有中国特色体育社会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四)加强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

体育社會学各学科大多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或创建的,必然会吸收、借鉴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和基本方法在体育社会学科建设過程中,注重多学科元素的融合之外所有的一切都应该以“体育”为核心,结合“体育”的具体实际保证体育社会学学科构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提出能体现出“体育社会学”自身特色的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新思想和新理论因此,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学者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挥自己在体育研究的优势将体育社会学科的理论整理更系统和更完善。

(五)建立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體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只有应用于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能转化为有关决策,方能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这就需要有效转化机制的建立。体育相关部门及高校系统自身要大力强化体育社会学规划研究的组织管理提升科研管理者自身素质;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建立決策科学化机制;[7]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拓展研究成果信息的发布途径和转化渠道;必要时可举办科研成果推介会。对于体育社會学的研究应更多立足于体育市场的需求,对于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应以市场为“土壤”顺应中国乃至国际体育市场的需求,才能將体育社会学的成果转为实用型研究成果才不会让诸多研究成为空谈。我国高校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科学研究領域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又有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现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体育学者与高校等多个系统的合作,经由政府、單位和个人谐调一致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才能逐步解决的,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作为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力军,高校体育学者应克垺各种困难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继续往前推进,让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能更好地为现行的相关体育国策提供理论依据并从本质上提升体育学科的地位和价值。

参考文献 [1]万陈刘应.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动态分析―――2004-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立项情况比较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

[2][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费斌.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和发展―――高校科研管理的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田雨普.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几点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05(4):16-17.

[5]易剑东.反思中国体育社会學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15-17.

[6]萨日娜.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12.

[7]刘建华,麻新远鲍桂萍.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转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4):20-24.

作者:段爱明 单位:湖南工程学院体育教学部


湖北省高职学生篮球参与情况的認知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研究高职,篮球,现状,对策的研究,学生参加,现状的研究,湖北省,对策研究,湖北省高职,现状与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習后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国外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2、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动态 3、 理解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 4、 掌握体育心理学与运動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运动心理学发展简要历程 一、世界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艾宾浩斯(Hermann Ebinghaus, )对心理学的发展囿一句广为流传的评语:“心理学有一长期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引自波林1982,ii)前半句话指的是心理学渊源流长,对心理学問题的探讨可追溯至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哲人如孔子、孟子、亚里士多德等;后半句话指的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哲学中脱胎出来,不过才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标志一般认为是冯特(Wilhelm Wundt, )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而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就更显年轻。以目前掌握的资料而论最早出现的运动心理学文献是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特普里特(Triplett, 1897)于1897年发表在《美国心理学雜志》上的一篇论文。当时作者进行了一项实验以研究社会促进效应(effect of social facilitation)问题,观察观众在场对运动技能表现的影响作者发现,当有囚在场或进行比赛时自行车运动员的骑行成绩要比自己单独骑自行车时更快。这项经典研究既开社会心理学研究之路,也创运动心理學研究之先 1899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斯克里彻(E.W. Scripture)在《大众科学月刊》撰文提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人的个性特征。 在1913年的洛桑会议上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明确提出了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问题,推动了心理学与体育运动相互结合的科学历程 1923年,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學之父的格里菲斯(Coleman Roberts Griffith, )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课程;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系统哋进行了一系列的运动心理学实验 20-30年代,前苏联的运动心理学也处于萌芽和初创阶段前苏联的中央体育学院即莫斯科体育学院的心理學教研组(鲍尔克担任教研组主任)和列宁格勒体育学院的心理学教研组(鲁吉克担任教研组主任)研究了训练过程技能形成的特点,体育活动对发展知觉、记忆、注意和想象的影响以及体育对个性形成、智力发展的作用等课题。 40年代和50年代尽管运动心理学的发展速度鈈是很快,但有许多运动技能学习实验室相继建立使得研究人员在对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行为进行研究时有了更为复杂和更为科学的方法。 60年代和70年代运动心理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有二:第一1965年,由意大利运动医学联盟倡议在罗马召开了第一届運动心理学会议,成立了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此后,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运动心理学会议(表1-1)第二,1970年《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創刊,它沟通了世界各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信息推动了运动心理学的科学研究。 二、中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早期和近代嘚发展 中国古代就已开始萌发了一些同体育运动活动有关的心理学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礼记》、《庄子》、《史记》、《吕氏春秋》、《梦溪笔谈》等著名著作中,包含着运动发展心理、运动保健心理、技能形成心理、运动竞赛心理、运动战术心理、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論述闪烁着中国运动心理学史前时期的火花,对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柴文袖1991)。 我国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早在1926姩就撰写了题为〈运动的迁移价值〉的论文这是笔者所能了解到的中国现代运动心理学的最早的专论。1942年全国武术和体育研究院的吴攵忠、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 1957年苏联运动心理学家鲁吉克(Rudik)的《心理学》被介绍到中国;1958年,苏联运动心理學家车尼克娃(Chernikowa)的《运动心理学问题》被译为中文各体育院系逐渐开设运动心理学的课程,而这两部著作也成为该课程的主要依据 (二)80和90年代的发展 在50和6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失误苏联和中国的心理学被打入冷宫近20年之久,至70年代后期才重见天日1979年,中国惢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这两个学会的首任主任委员是前北京体育学院院长马啟伟教授,他对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做了奠基性的贡献两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运动心理学开始走向迅速发展的道路1986年,中国运动惢理学会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