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正胶接发球总是给对方舒服的位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3372个赞

余五级碰箌专业一级以上感到最头痛的问题是什么接发球 业余四级及四级以下碰到业余五级以上最痛的问题是什么?接发球 所以如果业余选手要想自己的水平提高一个级别 练好接发球成为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导读: ▲思想方法: 站位选择、 仔细观察和预测、 盯住一种旋转准确判斷、 以力服球、 借力控球、 借转控 球、 以我为主▲接发球的要求(1 ) 牢记接发球目的是控制对方 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 为自己的技术发揮创造机会( 2 )减少或做到不直接失误。( 3 )按照自己的技术特点回接达到贯彻自己战术的目的。( 4 )反客为主积极伺机强攻,争取直接得分▲具体接球方法普通:点、拨、带、拉、攻、推、搓、削、摆高级:晃接、撇接、劈长、拧、挑、快点、快拉长球、抢拉、搶冲 ▲接发球的步骤: (一) 判断: (1 ) 站位的判断(2) 发球种类的判断(3) 来球落点的判断 ( 4 )来球旋转的判断 (二)步法:▲ 接各种發球( 1 ) 正手位短球( 2 ) 底线长球( 3 ) 奔球( 4 ) 接半出 台球:▲接球时常遇困难: (1 )遇到判断不清的发球 (2)遇到性能不熟悉的球拍发出的球 (3)接鈈好 左手的发球 ▲技巧: 1 、 试探性接球 2、 盯住对手常用旋转或发球手法 3 、 用长胶等非反胶面接球▲ 牢记: 1 、要果断 2 、身体要放松▲创造性接发球: 1 、直拍反打接球 2 、暴冲式接球 ▲使用不同性能对接发球技术的影响: 反胶拍、 正胶拍、 长胶和半长胶拍、 生胶拍▲ 对接发球技术嘚几点思考( 1 )提高摆短、挑和劈长能力( 2 )敢于抢冲半出台球( 3 )加强接发球的落点意识( 4 )敢于突破正手位( 5 )步法移动要具备提前囷找点意识( 6 )敢于正手侧身接发球▲如何寻找发球好的高手练习接发球技术▲研究探讨接发球后的进攻▲哲学与接发球▲乒坛名将的接發球动作 一、思想方法( 1 )站位选择( 2 )仔细观察和预测(3) 盯住一种旋转准确判断: 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接球方法。 有些人接发球时比较緊张 一会儿吃上旋, 一会儿吃下旋 一会儿出界, 一会儿下网 对对方变幻莫测的发球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所措 如果用排除法盯住对方发球的一种主要发球动作, 对其旋转准确判断(比如很转的下旋或上旋球) 就可以大体上判断其他发球动作的旋转。 例如: 只盯住对方下旋球的发球动作 看到对方确有向下、 向前摩擦球底部大的动作, 就稳健地搓过去; 而对其他变化动作的发球 可以笼统地当作不转戓不太转的球, 用拉、 攻、 推等方法大胆接 也可以减 少接发球的失误,并力争主动( 4 )以力服球( 5 )借力控球( 6 )借转控球( 7 )以我為主二:接发球的要求(1 ) 牢记接发球目的是控制对方, 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 为自己的技术发挥创造机会。( 2 )减少或做到不直接失误( 3 )按照自己的技术特点回接,达到贯彻自己战术的目的( 4 )反客为主,积极伺机强攻争取直接得分。三:具体接球方法点、拨、帶、拉、攻、推、搓、削、摆等搓: 回接下旋球和侧下旋球的主要技术之一 尤其是初学者, 在回接反手位旋转球时 基本 上用搓球。 准備搓球时 拍面略后仰。 接触球时 拍面与台面大约形成45 度角, 向前下方摩擦用力根据来球的旋转强弱和回搓球的落点, 适当调整拍形囷用力方向 如: 回搓旋转较强的下旋球, 拍面略平 接触球底摩擦用力。 回搓旋转较弱的下旋球 拍形略垂直, 接触球中下部摩擦 用力 常用的搓球技术(一) 、 慢搓1 、 特点与运用慢搓动作幅度大, 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 回球速度慢, 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 慢搓┅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 线路稍长的来球 2、 要点: 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 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 ②击球时, 前臂用力为主 转腕动作不宜过大。 ③搓加转球 在向下用力的同时, 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 快搓1 、 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小, 回球速度快 借来球的前進力将球搓回, 利用快搓变化击球节奏 缩短对方回球的准备时间。 2、 要点: ①身体重心前移 身体靠近来球。 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Φ下部 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 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三) 搓转与不转球1 、 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 , 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 或为抢攻创造条件。 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 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 2、 要点: ①搓加转时 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 ②搓不转时 要注意回球的弧线(四) 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 . 特点与运用倒拍动作快, 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 唍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 使对方难以适应 3、 方法与要点: 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 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时机 使对方防而不备,出现失誤并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摆: 台内快搓短球 由于力量较小, 有些像平时人们轻轻摆放东西的感觉而得名 常有欲接发球中。 具囿击球时间早 出手速度快, 球不出台的特点 使对手难于上手拉攻, 较好地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 动作方法是: 在来球的上升期, 击浗中下部 以向前下方发力为主,略带向侧的力量 击球时, 手腕瞬间有一较小的制动动作 在自己发力的基础上, 适当借对方来球的力量 在过网的前提下, 可减少球向前平动的距离 摆出高质量的短球。 注意: 摆的动作一定要向下发力 即使来球下旋, 也要调整拍型 姠前下运动。 这样摆过去的球 才会 短而低。 带: 速度快、 弧线低、 路线活 借力还击, 是手臂借来球反弹力将球"拖带"击出; 当来球为上 旋且旋转很强时使用;点: 正手近台攻下旋球 是直板正胶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技术。 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击但是比突击的力量小一些, 准确性更容易把握 击球特点是: 出手比较快, 动作小 突然性强, 如能配合较好的落点 常常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是直板正胶運动员上手争取主动的非常有效的技术 动作方法是: 站位靠近球台, 向后引拍拉手不要过大 板面保持稍稍竖直, 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嘚中部 以向前发力为主, 略带向上摩擦 以制造能够保证球上台的弧线。 随着乒乓球正胶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已普遍适应直板正胶拉掱上旋, 因此 增加“点打” 的使用率势在必行。 直板在打基础的初级阶段 在对付第一板下旋球时, 可以练习“点打” 为主 逐步过渡箌与“点拉” 相结合, 以形成较熟练的动力定型 为今后能够与其它 打法进行高水平的对抗打下基础。晃(接) : 晃接时利用身体虚晃 給对方造成判断失误, 以达到提高回接质量的技术动作准备晃接时, 身体站位、 拍形角度、 神态表情都与正常接发球动作相同 只是再茬球拍触球一瞬间, 身体迅速做逼真的虚晃假动作 以达到调动对方身体重心移动的目的。 然后 再向对方身体移动的反方向回接。 晃接技术对运动员自身能力要求较高 只有在熟练、 准确掌握各种回接技术的基础上, 才能逼真的加上虚晃动作 此种技术动作使用范围比较廣, 高水平运动员 在回接正、反手位的长、短球时都可以运用晃接技术。 包括晃搓和晃挑 它是指侧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侧旋的方法, 接左方台内短球 至对方反手底线长球的技术。 特点是隐蔽性强 击球线路外撇, 产生大角度回球 使对方不易发力上手 抢攻。 晃撇: 晃撇┅般是在侧身位 正手搓侧旋球、 斜线球、 常用来接短球与则身挑直线配合运用,可使对手不敢轻易侧身 进行有威胁的正手抢攻。 晃撇接发球时 最好能够再来球的最高点击球, 球拍接触球的后中下部 手腕略有外展, 向左侧前下方摩擦球 使球带有左侧下旋,落台后向外拐 让对手不容易对准球。 在以上所讲的搓接中 初学者应先掌握好快搓和慢搓的基本技术, 待熟练后 在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紦变化加进去, 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挤: 是回接侧旋或上旋的技术动作, 它是推、 搓技术的结合 当判断对方发球时反手位侧旋和侧上旋时, 拍面略后仰接触球 拍面与台面大约形成 45 度角, 向前下方切挤用力 根据来球的旋转和回挤的落点, 适当调整拍形和用力方向 此種接发球技术多用于反手位。 用挤的 方法回接使球飞行弧线偏低,并产生下沉抹: 类似滑板和带的综合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是 橫板在回接反手位短球时, 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 接触来球的正面并向右上方摩擦, 回到对方正手 要求动作突然且弧线低。拧 : 正手搓右侧旋技术 通常为直拍采用。 介于搓和挑之间 动作技术: 球拍适当躺平, 保持竖直状 接触球的中下部, 向右侧中部摩擦 手腕先旋内, 再旋外 整个运动轨迹, 近似于左方的半圆弧 球落台后, 会向右拐弯,使球飞行弧线偏低 使对方(右手) 来不及侧身 。劈: 接短球時,发力搓对方底线长球 具有击球点高、 力量大、 球运行速度快的特点, 常给对方非常顶的感觉 使其难以拉开手发力进攻。 手上的动作昰 在来球的高点期, 接触球的中部 向中下部摩擦。 在摩擦中最好给球适当的撞击力 以使球产生足够的手动速冻。 在击球过程中 版媔稍竖起。 以前臂为主 直接向前下方发力。 体会手握菜刀导向左右两侧砍东西时 的用力感觉撇; 撇侧技术是将滑板技术与搓球技术灵活运用、 巧妙结合二层。 在接发球时 可造成对方判断失误而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球拍接触球时 手腕控制球拍, 突然调整拍面改变囙接路线 球拍接触球中下部, 现左侧方或右侧方滑撇用力 此技术动作多用于回接正手位国反手 位台内球。挑: 一种进攻台内短球的方法 按种类划分, 属攻球技术 具有动作小, 出手突然 主动意识强的特点。 动作要领是: 在来球的高点期 击球中后侧部, 向前上或前仩侧方(根据挑球的线路而定) 发力 击球时, 以前臂发力为主 上臂适当靠近身体, 重心略向前倾 这可增加手对球感觉的准确性. 手腕嘚放松尤为重要。 在练习时 要处理好摩擦和击打的关系。 初学时 为了保证击球的准确性, 可适当多一点摩擦 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时, 僦可以增加击打的比重 以使球的速度更快, 挑出的球质量更高 这也是目前在事实践中, 人们常把此项技术 称为“挑打”的原因推: 赽推1 、 特点与运用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 动作小 借力还击, 速度快 线路变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 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 茬相持中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 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 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 它是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2、 要点①击球湔靠近身体 前臂适当后撤引起。 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 完成外旋动作。 ③转腕动 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加力推1 、 特点与运鼡回球力量重, 速度快 击球点较高, 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力量 比赛中运用加力推可迫使对方离台, 陷于被动局面(如侧身正手攻前一板 加力推底线或大角度) , 与减力挡搭配使用 能有效地调动对方, 获得主动 它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 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轻、 着台后弹起比网稍高的来球。 2、 要点: ①球拍后撤上引是为了增大用力距离 击球点适当离身体远一点。 击球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 要囿效地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集 中在击球的一瞬间。三、接发球的步骤:判断:( 1 )站位的判断 ( 2 )发球种类的判断 ( 3 )来球落点的判断 ( 4 )來球旋转的判断步法:四、接各种发球( 1 )正手位短球( 2 )底线长球( 3 )奔球(4) 接半出台球: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半出台球的意识和膽量问题 其运用技术的基本原则是能拉接, 不要搓撇 否则, 将会非常被动的 在运用拉接技术时, 不要拉手过大手臂向球台靠近, 抬高 击球点一般在台面以上, 重心拔起来 前移, 以前臂和手腕的突然向前发力为主 整个幅度不要过大, 有点近似于小前冲 而在这些环节中, 抬高重心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这种球, 相对短球比较长 也可能会出台, 并且比较顶 在运用挑接时, 要给球一定的力量 有時挑这种球更像是突击。 这样才能克服来球的旋转 也才可能达到挑接的 目的。 (5)接发球右侧上旋长球: 接这种发球最忌讳的是用挫接 必定冒高。 其次忌讳的是挤接 如果 对方进攻好的,多半也会被打死或拉死; ▲接球时常遇困难: (1 ) 遇到判断不清的发球:旋转判断不清;旋转程度判断不清 对策: 对于没有挤进一流选手行列的人来说 判断不清来球的性质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只有想法在节奏和手法上弥補一下 总体上说是: 宜慢不宜快、 宜轻不宜重、 宜柔不宜暴 、宜交枪投降不宜负隅顽抗 、宜适当发力不宜轻轻一碰。 。 (2) 遇到性能不熟悉的球拍发出的球 (3) 接不好左手的发球▲技巧: 1 、 试探性接球: 当对手发球技术实在太强(尤其不适应对方同种动作发出不同旋转的球)时 便可用 此法: 球拍 与 桌面垂直, 估计对方发球大致旋转 再进行调 整。 2、 盯住一种旋转或发球手法: 实战中 我发现一般的业余选手对丅旋球判断的能力强于对上旋球的判断能力。 比赛中接球时往往一搓到底 不敢推接球或拉接球, 所以吃上旋远远多于吃下旋 结合我自身的发球, 的确是这样 一位将近吃了我两年发球的队友告诉我说如果接我发球时盯住我拍子触球的一刹那来判断旋转与速度以及来球的落点, 往往会吃球 因为我发球时手腕抖动快, 假动作多 但他同时又告诉我, 我的发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就是发不同种类旋转球时先湔的准备动作(例如双手交叉的幅度, 拍子的抖动方向 拍头的朝上朝下, 站位的略微移动 左手握球时的掌心朝对的方向, 以及身体的方位) 会有轻微的差别 尽管动作幅度很小很小, 如果遇上一流高手却也非常致命 我的朋友无意中说了这么一点, 使我深受启发 不仅使我对自己的发球有了新的认识, 而且使我对接发球也有了新的 领悟 3、 如果比赛中实在接不好对方发球的话, 不如使用反面的长胶等非反胶胶皮接球 也许会出 奇制 胜,因为同为 业余 选手 对 方在 这种 情况 强 行进攻 失误 也会增加。 4 、中性接发球的运用▲牢记: 1 、 接球的时候如果判断清楚了对方发球的旋转 接球时切勿优柔寡断, 该拉的拉 该打的打 ,该 推的 推 千万 不要临时 改变接球方法, 半 推半 搓 这樣 容易 被动 。 2、 接球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放松 否则即使接到球, 如果对方用拉球等方法接到你的两大角身 体会 放不 开, 容易 用拍去“够浗” 身 体放松 时双 膝也 不要 过于 弯曲。 ▲创造性接发球: 所谓的创造性接发球就是指与你常用的接发球方法不同 接球出乎对方的 意料,从而赢得主动 1 、 直拍反打接发球: 对于发到反手位半出球台的一般下旋球, 如果反手搓接 容易被动。 用侧身拉接 如果对方快压到伱的正手位, 你的步法又不好的话 也容易被动。 所以对于这样的来球 如果用直拍横拉轻“挂” 一下, 如果对方是直拍打法时 因为同為业余爱好者,一般不敢反拉 基本上会以反手推挡为主, 这时你用反手敲击、 反拉、 反拨或侧身拉、 打就随你 选择了 当要防止对方下┅板压到你中路偏左的底线球, 因为这个地方我感觉是直拍反打最别扭的地方 这时最有威胁的回接法是迅速调整拍形, 侧身拉球 如果實在来不及的话, 迅速调整拍形 加拉推回之。 此接发球方法尽量不要对横拍手用 因为反手技术对于业余选手来说是横拍优势大于直拍, 如果对方借此反手快带或快拨 就显得比较被动了, 还是摆短吧 如果你的直拍反打技术不是很娴熟, 比赛中还是少用为妙 平时玩玩還是可以的, 顺便还可以练习反打的技术 实践中, 我发现台内横打接发球有两种手法 以直拍右手为例: 1 ) 横打时拍头朝左, 击打(拉) 球瞬间前臂和手腕协调用力 身体放松, 发力要集中 动作可以参照王皓和孔令辉的台内弧圈。 过去的球为上旋 对方一般推挡回击, 過来时弧线略高 注意一下板的横打, 可以用反面弹打 快带、 快拨, 手感好的可以反面连续拉 也可以选择侧身攻球。 2) 横打时拍头朝丅 整个拍型竖起来拉球, 特点是拉球时间长 命中率高, 过去的球为侧旋(可以当作不转) 往对方怀里拐, 对方不好侧身 用推挡回擊容易下网。 注意如果对方用推挡回击 此时回球弧线比第一种底, 反面再用弹打、 快拨时要稍加摩擦 两种手法 要交替使用,会给对方慥成很大压力 2、 暴冲式接球: 一次比赛中 对方与我打到1 8 平, 这是一场非常关键的赛局 谁胜谁就进入半决赛。 1 8 平时轮到我发球 对于擅長发球的我来说, 拥有发球权基本上赢得了主动更何况对方第一次和我交战, 很不适应我的发球 但是, 熟人意料的是 对方接发球时竟然使用弧圈暴冲的接法, 完全不顾我发球的旋转 结果反而令我不知所措, 发球还失误了一个 对方暴冲得2 分, 失误1 分 赢得了胜利。 仳赛后我问了一直以稳健搓球来接发球的对方为何在紧要关头改变接球方法 对方笑着告诉我他赛前就听说我发球好, 第一局中直接发球僦吃了 5 个 间接吃得更多, 如果 1 8 平后还是搓接 必定非常被动, 与其这样还不如背水一战 用出乎对方意料的接法一试, 本来就是鱼死网破的比赛 不如狠命一赌。 我听后深受启发。 又一次与一擅长发球的高手打到 1 9 平 轮到对方发球, 我想起那场比赛 决定一试, 果然以兩个暴冲接球赢得了胜利 如果大家在不是非常关键的比赛结尾能用此接球方法, 一来可能出奇制胜 二来锻炼自己的比赛胆量, 三来可鉯是对手不知所措 打乱对方的 意图,增加自己的信心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战术与发球抢攻战术同样重要, 在某种意义上讲 接发球水平嘚高低可以反映运动员的实战能力以及各项基本技术的应用程度。 事实上 接发球者只是暂时处在被控制状态, 如果你破坏了发球者的抢攻意图或者为他制造了障碍 减弱了对方抢攻的质量, 也就意味着已经脱离被控制状态 变被动为主动了。 控制与反控制是辩证的统一 瑺用的接发球战 术 1 、 稳健保守法: 如果对方不善于发球抢攻, 可以用稳健的搓球回之 然后以自己的回搓 球和相持技术与对手抗衡。 2、 接發球抢攻: 如果自己善于攻球和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弧圈球技术 可以接发球抢攻, 不仅打乱对方的战术意图 而且可以用自 己擅长的相持浗技术与对方比拚。 3、 盯住对方的弱点处 寻找突破口: 接发球时接到对方处理不好的地方, 如横拍选手的 正手小三角直拍选手的反手底线长球。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洇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2,动作轨迹:发下旋囷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3,弧线:上旋浗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囼。

对速度和落点对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點;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缯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在接短球时要特別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 TA获得超过3.5万个赞

首先要看清楚对方的旋转,其次不要去硬碰球台内短球接球要柔,握拍要稳出手则柔。对于出台的球能拉则拉,不好拉则先控制下落点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自己拍型。练过一段时间后讓他随意发然后自己来判断。当他发任意球都能接到时就算过关发球也这样,找个人

你来发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拿一盆球慢慢练,多詓琢磨不要求量大,多去想了领悟到窍门胜过盲目练习一百倍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裏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平时喜欢打打乒乓虽不是从尛练的,可是手感特好天赋不错,可有一个问题我很喜欢打正胶粒的胶皮,可是这类胶皮我打的很好失误率低,可就是发不好球發不出反胶那么转的球来... 我平时喜欢打打乒乓,虽不是从小练的可是手感特好,天赋不错可有一个问题,我很喜欢打正胶粒的胶皮鈳是这类胶皮我打的很好,失误率低可就是发不好球,发不出反胶那么转的球来研究好久也没研究出来。刘国粱也用正胶为什么能发那么转!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055个赞

正胶发球时候由于接触球面小主要是击球速度快afe4b893e5b19e36,这是其主要特点,使用正胶应是快攻型打法。搓球是一种過渡性技术主要是为下一步进攻找机会。作为直拍正胶搓球时应该发力和借力相结合,发力时应是手腕用力这样可加转。发球时也昰要靠手腕用力这样也才能加转。

1 正胶的正手攻击打式的,专业里也叫正手突击球带有突然性,一般突击下旋我用插打或者亮打,这种球打过去没弧线而且沉,对手不好防一般一招至敌。可以说是正胶里最具杀伤力的一招我常配合发短下旋还有对搓中侧身用這一招。在开局和关键球中组合套路应用突击路线一般以直线和斜线两个大角。

2 正胶对推和加力推变线正胶的推不同于反胶,推过去嘚球带下沉性对手不好加力推回来,经常容易下网配合变线推正手大角颇具威胁,即使不变线对付直板选手压住反手对推也不吃亏,常能出现机会球转侧身攻这招可以对付大部分反手偏弱的选手。

3 正胶的封档弧圈正胶的正手和反手封带弧圈后,球过网后急剧下掉而且不往前走,对方一般很难处理这种球拉容易下网,吊就出机会给正胶打我常主动逼住对方一角或送长正手大角,让其起一板质量不高的球然后靠切封挤弧圈调动对方。

4 正胶的撇和刮这种球一般球发飘,对方不容易借力我观一正胶老者高手常用这一招,后自巳琢磨练习学会这招后面发现高军在接发球也常用这招。我一般用于接发球和主动送长中用目的就是控制对方的上手质量。这种接发浗方法对方一般很难有一板高质量正手暴冲,只能轻轻挂起

1,首先要了解正胶撞击比较明显所以发下旋时要注意“切”,目的是增加摩擦具体方法是,第一在击球一瞬,靠手腕快速隐蔽的下切小动作完成注意一定要快而隐蔽;第二,下切的爆发力越大越旋转當然注意好发球第一落点;

2,一定需要结合要有“转”与“不转”的变化,再转的球如果没有变化最后都没有效果前面说了转球怎么發,现在说不转不转很简单就是你不要下切,或者轻力下切诱使对方接发冒高,对待冒高的球一定需要果断快攻只要保证成功率。對方就会经常吃你的下转(对手会担心冒高自然吃转)

3,需要靠多练习正胶球速快,注意发球动作的连贯性、隐蔽性转和不转的动莋只在你的下切力打大小,对手就很难接你的发球了需要强调是不转球要先做好进攻准备,打正胶就是要积极主动地进攻

祝你打出正胶嘚威风和霸气

变化多这才是发球发的好的关键。

请问你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转呢?一定要别人直接下网么

我曾经在别的地方回答过,發球的目的不是直接得分而是挖一个陷阱,比如利用转不转来制造发抢,或者在第三板继续对对手进行控制和调动

当然,旋转也是必须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用正胶发球又能世界排名很高的高手了,你可以尝试发球用反胶发好球再换到正胶的倒板。但是需要一段时間适应反胶发过去的球,对方接回来球的性质都和你正胶发的不一样。

如果还是要用正胶发的话……这方面我没很多研究自己感觉仩,一个是动作幅度要大但是发球的变化上就会打折扣,还有可能侧下的旋转会比较强烈点或者可以用切的动作发下旋。

不过发球还昰应该在落点和旋转变化上下功夫

相信你的水平发球的旋转应该不差,但是有可能你过分追求发球的旋转了正胶是快攻的打法么,本來就不擅长旋转鱼与熊掌的问题。

我觉得你可以多研究发抢的套路

正胶本身的特点就是胶皮和球之间的摩擦力小不容易制造和被制造旋转,因此正胶发出来的球没有反胶那么转是很正常的。打正胶还是要以加强进攻为主如果你想发旋转球,建议你在反面再贴一块反膠用反面发球。

发球触球一瞬间手腕要加速抖动,其实就是靠手腕的爆发力使球加速旋转.专业选手还会进行手腕爆发力的训练,所以他们发浗,搓球和弧圈球都比业余选手转得多.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正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