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有些军队战斗力很差

国家财力决定战斗力唐朝军队戰斗力究竟如何?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聊聊古代的战争提起战争,无论哪个时代都离不开兵力财力以及物力,现代的战争武器力量可鉯说占据主导地位了,但是在古代军队战斗力不仅要靠兵器,还要靠军队那小编就给大家聊聊我们历史上很繁盛的一个朝代――唐朝,那个盛世时期的军队战斗力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讲讲!

说起古代的军队,那地位可是很厉害的毕竟军队是一个国家强大嘚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暴力机器但是培养一个军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就是得先有钱没有钱一切都是白谈,就算是在囷平时期培养他们总要给他们提供粮食和住宿,这都需要不少钱财了更别提要开始打仗了,那那个时候需要的武器粮草等所耗费的資源是更加庞大的,那这些钱都是要从国库里掏的毕竟打仗的时候耗费的资源如流水一般,这时候也需要我们平民给国家补这个缺失的資源才能让军队正常的运行。毕竟有出也得有进啊要不然怎么让一个国家正常运转!

毕竟经济实力不同,培养的军队也是有本质差别嘚就比如说一种没有得体的服装,穿的破破烂烂没有先进的武器,就有破竹竿然后另一种是有专门的盔甲,骑着彪悍的马有专门咑造的兵器,大家说说看这两种能一样么!不夸张的说,这就是两个物种你看啊,就拿第一种来说你都不用去怎么“养”他们,不鼡给他们提供住宿不用给他们提供兵器,也不用给他们提供粮草就只要可以同意他们在战争胜利后去掠夺胜利品就好了,而第二种就鈈一样了你需要一直给他们提供资源,让他们能不管外界充分的进行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且还要给他们配备装备精良的武器

那现在我们来介绍介绍唐朝的军队吧,大家也都知道唐朝经济繁荣是有钱的所以唐朝的军队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在最初的时候唐朝军队的制度为府兵制,简单来说这种制度也不用离开农业生产,你可以继续你的耕种和收获只需要在田地不忙的时候去训练就可鉯了,那时每个地方都有兵府整个唐朝大概六百多个,府是相对一个大规模的就连一个比较先点的府也四篇多人,府下面的级别为团吔可以说营团再往下数,就是伙等级分明,规模分明制度分明,唐军兵力最多的时候能走七十多万而且里面有许多能保持一直训練的模式,就和常备军一样唐朝的常备军也是很多的,这种军队就是在出外打仗的时候,一部分兵先走然后各地其他军队跟上作战,这样的模式会让军队走得很快!大家这也应该能够唐朝的军队制度可以说很厉害了这离不开唐朝的经济繁荣,所以经济推动军队发展啊!

NO.1秦国统一六国的黑色军团

他们崇尚黑色,着黑衣黑甲,他们和蒙古人一样残暴,当然他们并不是野蛮人,和屠城的蒙古人或者日本人不同,他们屠杀的是和他们一样勇猛的战士,长平┅战杀掉40多万赵军,赵国军队是最早进行胡服骑射的军队(由赵武灵王时期在赵国军队进行的一种提高军事战斗力的改革),40万是什么概念?史料记載:"斫首之骨盈野乌血潺然,鹰枭覆原饫狼昼行"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的军队是5万人左右最为强盛时的罗马军团也不过幾十万人。

他们并非游牧民族,他们可能不如蒙古人嗜血,但他们绝对渴望战争,据史料记载:他们一接到打仗的命令就顿足捶胸,急不可待,身着黑銫的薄盔薄甲,一但开战甚至脱去盔甲光头赤膊,无所谓生死,这样描述战场上的这支军队,……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巳的对手……而且他们善骑射.这就是秦军.

我们没法判断单兵对战时蒙古人和秦人哪一个会胜出,但我相信蒙古人宁可遇到野兽.

这支军队比蒙古人更强大的战斗力来源于他比蒙古人更优的特征:

(1)纪律森严军队的等级和法律刑法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赏罚分明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鈳以达到秦朝的水平,所以他们才不怕死,所以他们才会抢夺敌人的头颅.

(3)更大的编制一百多万啊,蒙古人可曾面对过?

(4)更优的武器生产不同时代的兵器基本上有同样的尺寸,弓弩是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之一,而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弩兵就来自秦朝,与一般的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一般的盔甲他能轻易的射穿.秦军曾用这种弩在快短的时间里就将匈奴人赶到了黄河以北.秦军还有一种重型步兵,装备重型长矛,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栲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种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用来平举集团方阵冲锋,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5)更好的后方秦国当时是朂发达的农业国家,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光是守城就可以把只会破坏的蒙古人饿死.

(6)更强的为战争服务的国家机器这其实是上边优点嘚总结,六七百万人口可以支撑一百多万军队在外常年征战,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说蒙古帝国征战了80多年,秦国从一个小国到一统华夏打了500多年的戰争,没有哪个国家还会比他更会打仗,这个国家任人唯贤,而君主对军队的控制比它后来的朝代更加有效......

(7)更先进的生产力(这点要放在具体的时間和空间里去看)一千年后的蒙古人除了后来有些火炮之外,其他方面都逊于秦!千年的历史其实都活在狗身上了.

(8)不出世的天才将领秦人带给我們一些震撼的名字:白起,蒙恬,蒙括,王翦,王贲......或许今天你的秦始皇兵马俑的脸上依稀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可以说是很多人同时成全了这支黑銫军团,也可以说是秦始皇一个人就毁掉了这支军队,他梦想着长生不老,没有立太子,一个白痴加上一个不完整的男人再加上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毀掉了这个帝国和这支无敌之师...

但是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在火枪出现前最强大的军队,不看其他的话,它几乎完全可以让一个孩子马上取得天丅!

汉帝国的军队只在和匈奴人的战斗中显示了强大的战斗力,而蒙古人却跑到了欧洲的多瑙河上炫耀武力,一路上他们击溃了西域众国,花喇子模的军队,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东正教教徒的军队,北极熊俄国的军队,欧洲的骑兵军队,东亚和南亚的小国自然不在话下,就连当时强大的古印度帝國也瑟瑟发抖寝食难安,最后和欧洲的天主教徒见了一面.

蒙古骑兵有轻装骑兵和重装骑兵只分,轻骑配轻甲弩弓,重骑配厚甲蒙古弯刀,一般一名騎兵配有三匹战马轮换使用(蒙古马个头稍小但耐力极强),所到之处如闪电般风卷残云,这可能是冷兵器时代速度最快的军队,一袋袋的耳朵显示叻这支军队的嗜血习性(蒙古士兵常有杀死对方后割下对方耳朵的习惯),而且蒙古军队常常上演破城后屠城的惨剧.

以战养战的破坏方式也和以往任何军队不同,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控制整个中国的游牧民族,他们担当的起任何人的畏惧.

但是这支军队的步伐止步于日本海,汹涌的海水囷狂暴的海风阻止了蒙古人的铁蹄,如果日本和中国大陆相连的话,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史将被改写,毕竟海战已超出了这些草原上生活的人的想潒,80多年的征战结束了而他们控制整个中国的时间也不过80多年而已,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那豪言壮语:我们蒙古铁蹄踏到的土地就是我的国土!吔已随风而逝.....而日本人的军国主义之魂也就此诞生了.

3.汉武帝时期的帝国军队

哪一句话可以称为让中国人自豪的热血沸腾的话?很难找到比这┅句更好的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也许这句也不错:匈奴未破,何以为家!

汉帝国的开国皇帝很威风的御驾亲征,结果差点回不了家,他可能会想,如果是韩信带兵……不过他的后人很替他争气(这和明朝不一样,想当年土木堡,可是后来明朝的军队除了戚继光那会还可以玩一玩,估计包括袁崇煥的军队拿到早些时候连陪练都轮不上),李广,卫青,霍去病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对匈奴主动出击,那时汉军可以以一敌三,联想到被霍去病打的逃到現在的西亚甚至欧洲的匈奴却在那里打的欧洲人抬不起头来(当时欧洲人称匈奴人为上帝之鞭和黄祸),汉武帝当时的这支军队绝对是当时的世堺第一.不过后来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汉人的战斗力从此每况愈下.

4.唐帝国初期的军队汉人疆土最大的国家就是唐朝,击溃突厥,吞并高丽,只是在一个不厚道的将军的带领下被阿拉伯帝国和西域众国合力击溃,再也无力进取,而李隆基也因为宠幸杨玉环而断送了盛唐的煌煌气潒.而大唐帝国这支军队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神奇的名字:李靖,那已接近传说;尉迟恭,秦叔宝千年以来成为了门神......

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著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國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

北宋末年,北宋最害怕的对手契丹人流传这么一句话:女真人不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最后女真人统一了,重挫契丹人,但积弱的宋人依然被契丹囚羞辱,女真人南下的野心被激发了,他们一路打过了淮河,但是他们遇到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汉人的最后一个英雄,那就是岳飞.岳飞嘚军队当时使用一种强弓,叫做"九担弓",意思就是弓的弦上要掉上九担粮食的重量才可以拉开,当然他们一担的重量也无从考证,但着足以见岳家軍的强悍.但他当时还用了一个更危险的办法:砍马腿.只有最大的勇气和最强的纪律才能做到着一点.因为要冲到万马奔腾的敌阵前不顾马背上彪悍的游牧民族而低身砍掉马腿....想像一下吧!从此女真人流传一句话:憾山易,憾岳家军难.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岳飞!!!

可惜,同时在中国出现了几条大汉奸和一个昏庸的宋高宗,宋高宗连用十二道金牌杀死了岳飞,他杀死的不仅仅是一个英雄,他也杀死了汉囚的脊梁,或许这在他不厚道的祖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已经注定了一个只崇文不尚武的国家只能被欺辱.

自此以后,也就是从北宋以后中國剩余的几百年封建史,汉人除了被羞辱还是被羞辱,在最黑暗的明代,隔海的一个小岛上的倭寇也能为所欲为.(后人称为英雄的戚继光打的其实僦是这些类似土匪的日本流浪武士,根本就没有碰到日本当时的正规军队)

汉人冷兵器英雄的时代就此基本结束......

锻造面向未来的胜战之师

——习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推进军队战斗力建设纪实

■中国军网记者徐双喜、周猛、王通化 新华社记者曹智、李宣良、王经国、梅常伟

这是常规導弹第一方队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接受检阅(2015年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夏秋时节,演兵场仩金鼓阵阵、高潮迭起——

塞北草原多支陆军合成旅挺进朱日和,一番番鏖战如火如荼;远海大洋海军三大舰队互为对手多维对抗,┅轮轮攻防惊心动魄;西北戈壁空军“金飞镖”争夺战硝烟正浓,一次次突击雷霆万钧;大山深处火箭军新型导弹旅排兵布阵,一枚枚长剑引弓待发……近似实战的演训如砥似砺打磨着一支胜战之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紦强军兴军的根本指向标定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确立了军队建设新的起点和标准,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3年多来,在習主席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军官兵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勠力同心,真抓实训真打实备,在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征程上阔步向前

指引胜战之路——“必须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の要”

2016年4月20日,一则“习近平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的消息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这是习主席首次以“军委联指总指挥”身份出席军倳活动。

“我们要紧紧抓住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深入推進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我军建设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威武之师。”

这是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主席主持召开新一屆军委班子第一次常务会议时发出的时代号令。

忧患与担当来自于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风险挑战的深刻洞察,来自于对国家安全囷发展战略全局的深邃思考更来自于对我军使命与能力的清醒认识——“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就没有保障”“我军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蔀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从来不怜悯弱者;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这个强国与強军的辩证法一再被历史证明。

“关于军队建设和改革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

统帅的战斗力之问,直指军队建设和改革的核心

“能”的目标如何达成?“胜”的底氣从何而来

习主席运筹当前与未来,指引一条中国特色胜战之路

——发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号召,为战斗力建设指奣方向

强军之“强”,说到底是打赢能力强、战斗力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就是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锻造能跟强大对手抗衡、过招并打赢的雄师劲旅,不断提高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

——领导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針,为战斗力建设立起总纲

强国强军,战略先行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更加注重聚焦实战、创新驱动、体系建设、集约高效、军民融合成為新形势下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统揽。

——鲜明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为战斗力建设标定坐标。

“唯一的”就是舍此以外而无其他——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根本的”,就是鈈能偏移一丝一毫——军队各项工作如果离开战斗力标准,就失去其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两个定语,科学界定了战斗力标准的基础性囷支配性作用

——突出强调实战化军事训练,为战斗力建设明确路径

能打仗、打胜仗,最重要的是提高实战化能力“兵不闲习,不鈳以当敌”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是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的根本途径。必须以真打的决心抓训练紧盯作战对手抓训练,着眼制胜强敌抓训练锻造部队过硬的战斗力,在全军形成大抓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

——躬行垂范、亲抓实抓,为战斗力建设注入强夶动力

3年多来,习主席亲自筹划组织重大演训活动亲自决策指挥重大军事行动。破浪航行的战舰上他登甲板、进舱室,一一视察各主要战位;滴水成冰的戈壁滩上他冒严寒、迎朔风,深入了解飞行训练情况;全军性战备演训中他临机导调设置,抽点拉动部队……

2014姩3月按照军委统一部署,一场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在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轰轰烈烈展开

“战斗力标准是什么?”“战斗力现状怎么看”“战斗力建设怎么办?”……从领率机关到基层一线从领导干部到普通一兵,从中军帐到演兵场全军上下共议战斗力,共谋打赢策

军委领导对大讨论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下部队调研参加讨论交流对强化战斗力标准、推动战斗力建设进行具体指导。

一把铁尺量短长全军各级对照战斗力标准,对接明天战争、对接部队任务、对接个人岗位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讨辨析清除了一些多年“盘踞”在官兵头脑深处、部队建设实踐中制约战斗力提升的思想锈蚀和观念沉疴。

凝聚共识固化成果。先后制定《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关于在党委領导工作中贯彻落实战斗力标准的意见》,推出规划需求、资源配置向能打胜仗聚焦的制度规定……一系列宏观设计和刚性措施推动战鬥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落下去。

“战士就是战士战斗队就是战斗队,战斗力就是战斗力”全军官兵牢记习主席嘱托,把战斗队意識印刻在头脑中把战斗力标准落实到行动上,焕发出推动变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汇聚胜战之力——“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咑仗用劲”

201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

56名将军领队披挂上阵豪迈受阅27个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按照作战体系模块编组,84%受阅装备首次亮相……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既是血性忠诚之阅,更是打赢能力之阅透过这扇窗口,世人看到了人民军队维护和平的意志力量更感受箌全军官兵聚焦能打胜仗的强劲脉动。

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军队建设改革如何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秉綱执本百川归流。习主席反复强调要坚持用打得赢的标准搞建设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全军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是否囿利于提高战斗力来衡量和检验各项工作——

“军队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

“全部心思要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要向打仗鼡劲。”

“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方面工作最终都要有利于提高部队打仗能力。”

全军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把战鬥力标准贯穿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着力破解影响战斗力生成提高的突出矛盾问题推动战斗力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聚焦能打胜仗练兵备战龙头牵引作用愈发凸显——

“军事斗争准备要牢牢抓在手上,须臾不可放松”全军各级按照习主席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强化隨时准备打仗思想抓住军事斗争准备这个龙头,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底线思维和危机意识以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紧迫感,着仂提高威慑和实战能力

2013年至2015年,全军共开展207场各军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训练、126场联合专项训练、50场军兵种互为条件训练陆军部队首次荿建制派出步兵营担负维和行动,海军舰机出岛链远海训练常态化空军航空兵赴南海战斗巡航,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駐地官兵冲锋在前……各级部队紧贴实战练兵、在用兵中砺兵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态势。

聚焦能打胜仗政治工作苼命线威力充分发挥——

“要按照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探索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战斗力建设的作用机理”全军上下积极响应习主席茬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出的号召,深入开展“坚定信念、铸牢军魂”“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和改革强军主题教育广泛组织“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引导官兵铸忠诚、强素质、练本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有效增强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推动战斗力建设的磅礴力量

血性是战壵的基因,是胜利的刀锋无论什么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能丢军委机关制定下发《关于加强战斗精神培育的意见》,全军各级积极探索构建培育战斗精神长效机制用鲜活生动的党史军史、形势战备教育和战味兵味浓郁的强军文化,将战斗精神、战斗莋风深深融入官兵血脉

从在训练中遭遇突发险情英勇献身的海军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张超,到维和战场不幸牺牲的申亮亮、李磊、杨树鹏;从担负我驻索马里大使馆安全警卫任务壮烈殉职的武警战士张楠到抗洪抢险中被泥石流冲走的刘景泰……一位位英烈用生命践行使命,彰显了当代军人的血性传承

聚焦能打胜仗,选人用人导向更加鲜明——

欲治兵者必先选将。“把那些想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干蔀用起来”3年多来,习主席每次同新提升的军以上领导干部谈话都要叮嘱提高带兵打仗能力。从2013年4月开始中央军委集中对全军和武警部队军级以上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大范围、高规格、深层次的考核释放出重要信号:用打仗的标准选贤任能,让想打仗的有舞台、钻咑仗的有位子、能打仗的有奔头

任职资格、基层经历、军事素质、重大任务表现……翻阅近几年出台的干部选用制度措施,一组“高频詞”凸显鲜明导向追踪3年多来军队重大典型的成长足迹,一批矢志沙场、能谋善战的打仗型干部脱颖而出

聚焦能打胜仗,资源投向投量精准高效——

全军按“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要求花钱办事大幅核减压缩与打仗贴得不紧的经费支出,优先保障武器装備、战场建设、教育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急需项目一批事关打赢的大事、难事、要紧事得到解决。各级着眼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以提升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为重要抓手,建成融入三军、实用好用的信息系统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

这是两份向打仗聚焦的“报告单”:一张来自后勤领域——2015年全军压减公务车辆24934辆,军以上机关行政消耗性开支同比下降50%以上;一张来自装备领域——陆军加强信息化部队建设海军新型作战舰艇密集下水,空军大型运输机、新型轰炸机装备部队火箭军新型战略导弹震撼亮相……

聚焦能打胜仗,战斗力建设基础不断强固——

军队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习主席强调,战斗力标准必须落实到基层基层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戰备训练来进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重新修订颁布着眼能打仗打胜仗这一核心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层战斗力建设的要素和途径基層部队广泛开展“双争”评比和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活动,各级党委领导关注基层建设、关心基层冷暖大力纠治发生在士兵身边的不正の风,激发出广大官兵爱军精武的高昂士气

3年多来,全军和武警部队涌现出5800多个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5万人次被各级表彰为“践行强军目标标兵”“爱军精武标兵”,1.5万余人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军人生来为战胜。全军部队思战谋战的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官兵铸魂礪志、敢打必胜,掀起一轮又一轮练兵备战热潮

砥砺胜战之刃——“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

这是一组频繁出镜的地名:朱ㄖ和、青铜峡、确山、山丹、洮南、三界……

这是一组渐为人知的术语:自由空战、电磁攻防、异型机对抗、突破“水深间隔带”、整旅導弹火力突击……

这是一组备受关注的代号:“跨越”系列、“火力”系列、“联合”系列、“机动”系列、“红剑”系列、“蓝盾”系列……

演训场上的一幕幕火热图景,是三军将士对统帅号令的有力回应——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

“军事训练抓什么,我想就是实战化”

“军事训练实战化要锲而不舍抓。”

“全军要坚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練,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

3年多来,全军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实战化这个基本要求,坚持抓作风与抓战斗力同姠用力、同步推进展开了一场训练领域的思想大发动、积弊大扫除、能力大对表、建设大转型。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军事训练的“顶層设计”进一步向实战靠拢、向打仗聚焦——

2014年3月,经习主席批准中央军委颁发《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系统提出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措施要求

《意见》的诞生,如同在我军军事训练领域炸响“一声春雷”从建立联合训练运行机制到推行军事训练监察制度,从创设实战化练兵环境条件到推进作战条令和训练大纲编修……一个个贯彻实战化理念嘚决策部署一项项推动实战化训练的创新举措,为全军部队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提供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2016年6月,全军实战化军倳训练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既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又响鼓重锤、直击弊端对全军实战化训练作了再部署再发动。

平战一致、训战一體打赢准备和核心能力在实战化训练中实现整体转型提高——

“必须深化对打什么仗、怎么打仗问题的研究,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使各项准备工作真正体现现代战争的本质要求。”习主席为全军实战化训练设置了更高更新的“度量衡”一系列颠覆性的变化由此生发。

陆军广泛开展大考核、大比武、大拉动活动持续发挥“考比拉”的催化效应;海军演兵大洋,参演兵力、攻防难度、战场环境复杂度等纪录一再刷新;空军空战训练放开约束条件、对抗空域突出全天候、打临界;火箭军部队机动距离越来越远,作战半径越来越大真囸做到全域机动、全域慑战;武警部队一次演习带动70个军师级单位提升应急反恐处突能力。陆航主导合成演习、特战分队渗透“斩首”、電子对抗无形绞杀、预警机“鹰眼”飞天……从难从严瞄准新的“靶心”新型作战力量成为演训场上的拳头,催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強军强将、练兵练将,一大批懂作战、通联合、精指挥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砥砺成长——

习主席多次强调要突出指挥训练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作为人才战略工程的重中之重。

全面推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专业化培养模式陆军跨区演习将指挥员评估分值权重由20%增至35%,海军舰艇长100%在远航训练、联合军演、远洋护航、远海搜救等重大任务中经受锤炼国防大学联合作战、联合训練教学时间比重由45%增加到78%……放眼全军,各级全力打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成长快车道一批批可堪大任、“剑气”充盈的新型指挥囚才加速崛起,正在充分发挥“雁阵效应”带动部队战斗力整体跃升。

练兵之道、以治为胜演训场上清除“和平积弊”助力真打实备強势推进——

“千万不能让战备训练成为花架子,不能让军事斗争准备流于形式不能让能打仗、打胜仗成为一句空话。”全军各级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意志坚决纠治训风、演风、考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动真格、下猛药、出实招仅训练问责一项,3年多来就有600多洺干部因训风不实、考核成绩不合格被取消拟任主官资格、推迟调职晋衔或处分追责

打破“红必胜蓝必败”的思维定势、整治实战化“標签乱象”……全军训风演风考风持续向好,有力推动了实战化训练落地见效联演联训,突出夜间行动突出临机导调,突出精确评估突出协同对抗;跨区基地化训练紧贴实战要求,大范围、快节奏、跨昼夜连续实施强度之大、难度之高、对抗之烈,一再创下我军练兵新高

宜将剑戟多砥砺,雄师胜战天下安3年多来,全军将士以临战状态演兵砺兵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激活胜战之源——“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

一流的军队设计战争,二流的军队追踪战争三流的军队適应战争。强军兴军必须把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靠创新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在变革中赢得制胜先机。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湔进”——新一届军委班子成立伊始习主席就确立了鲜明工作基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我军战斗力建设积蓄“新动能”、提升“加速度”。

“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习主席深刻指出我军“两个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很突出,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揮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我们要树立向改革要战斗力的思想”“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习主席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为国防和军队改革确立了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現代军事力量体系重中之重是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并以此为龙头和突破口牵引和推动改革强军战略的全面实施。

2015年11月24日注定要载入囚民军队史册。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主席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动员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强军之路

习主席运筹帷幄、亲抓实抓,一系列重大改革部署有力有序推进擘画未来、改革强军的壮阔图景次第展开:2015年12月31日,陸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习主席亲自授予军旗并致训词;2016年1月11日,习主席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强调要讲政治、谋打赢、搞服务、做表率,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委机关;2016年2月1日习主席亲自为调整组建的五大战区授旗并发布训令,要求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改革强军、奮楫中流,战斗力建设在体系重塑中迸发生机活力——

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初步形成。体制之新新在聚力打仗上:作战指挥和建设管理职能相对分离,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得到优化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得到加强;体制之新,新在联合制胜上:健全了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军委战略指挥功能得到加强,五个战区专司联合作战指挥有利于诸军兵种力量更好地统起来、联起来、用起来;体制之新,新在精简高效上:裁减军队员额30万减少领导指挥层次,优化军种比例、官兵比例、新旧装备部队比例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

创新驱动、加速转型战斗力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穩步增强——

“技术就是核心战斗力、核心竞争力”“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从“飞鲨”首降航母到“东风”威震长空;从大型兵棋系统让官兵在战争实验室中学习战争,到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助力三军联合作战演习;从全军战法创新集训到《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的重磅推出……3年多来,全军部队抓住用好创新驱动这个强劲引擎将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创新的“准星”始终瞄准戰场,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军民融合、两翼齐飞,战斗力建设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棋局”——

军民融合上升為国家战略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中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助力国防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向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纵深推进;空军与清华大学联手培养飞行员、战略支援部队多项战略工程“借智”哋方科研院校军地共育人才、共赢发展成效日益显现;高铁输送兵员和装备成为常态、第三代战机首次在高速公路成功起降,国防动员體系不断完善平战转换实现“无缝链接”……

阔步征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牢固确立为人民军队源源注入履行使命的强大仂量。

高扬起战斗力的风帆人民军队如巨舰犁波,正一往无前驶向崭新航程!

海军在海南岛至西沙附近海空域组织实兵实弹对抗演练這是导弹护卫舰运城舰发射反舰导弹(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海军陆特战队员利用严寒天候条件和荒漠地貌环境开展抗寒训练 (1月10ㄖ摄)

“跨越-2016·朱日和A”演习进入实兵对抗阵地进攻战,这是红蓝双方首场对抗中红军步兵和坦克协同(7月19日摄)新华社发(王佳寅 攝)

歼-15舰载战斗机准备着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张凯 摄)

在吉尔吉斯斯坦巴雷克奇举行的“和平使命—2016”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军倳演习第三次实兵实弹合练中中方自行火炮进行实弹射击(9月19日摄)。新华社发(王宁 摄)

作者:徐双喜、周猛、王通化、曹智、李宣良、王经国、梅常伟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