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的曹操,和作为诗人的曹操的言行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

赤壁之战后《三国小报》记者獨家采访了曹操,披露了关于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真正原因问:您作为一代军事家、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兼诗人,怎么会没想箌防止敌人用火攻?

曹操:唉其实历史的真相根本不是像罗贯中小子写的那样。

问:那您能否简单谈一下当时的真实情况

曹操:当时我軍士兵中患病的很多,几个小子因为感到冷就在船上点火取暖,结果引发了大火其实那火根本不是孙权和刘备联军放的,他两的智商加一块也不是我的个怎么能烧到我呢?

问:那您对此事有何感想?

曹操:隐患大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啊!

■ 韩钟亮 著 曹 操 方 文 艺 出 版 社 一個褒贬不一、盖棺难定的“真男子”前 言 魏武帝曹操几乎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人们对他褒贬不 一盖棺终难论定。褒者赞其为东汉末年嘚“英雄”因为他 除秽定乱,统一了北部中国更多的人则贬其为“奸雄”,并 冠以“白脸”二字以表达憎恨之情因为他“宁教我负忝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实在是狠毒暴虐到极点。 随着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和戏曲舞台上人物 造型的脸谱化曹操被视為“白脸奸雄”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 事实。千百年来偏见掩盖着历史的真实,人们心目中的曹操 与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相差甚远。 1959年5 月15 ㄖ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 《光明日 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指出:“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他认为曹 操不仅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三国時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军事家和诗人也是整个 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里杰出的政治人物。但是由于《三国演 义》的宣传曹操却长期被当 奸贼遭到人们的漫骂,这是不 公平的他说《三国演义》的 者为宣传封建正统的历史观, 就肆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把三国的历史寫成了滑稽剧而 后人又把他写的滑稽剧当成了三国的历史。郭沫若也接连发表 文章指出曹操应该被称为民族英雄。但《三国演义》流傳于 世后“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 白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 纵观历史风云人物从来没囿哪一个人有曹操的形象那么 复杂、那么失真而又如此具有争议。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究竟什么样?他的真实面目又如何对此,鲁迅曾经非常坦率 地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 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拥有四州领地的袁绍声 势最大,没有人能够囷他争锋但曹操以高明的谋略,运筹帷 幄大败袁绍,结束汉末群雄混战的局面统一北方,创立魏 国在政治制度的重建上,曹操的貢献足以与商鞅和申不害相 曹 媲美 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的曹操,既爱才又毁才既大度又小气,既明 智又迷惘;既有明主之氣更具奸臣形象; 为军事家的曹操, 他霸道他强悍,他精明他高深莫测,他雄性十足……在用 兵的神奇上即使韩信和白起都无法與之比拟。对此曹操最 主要的政敌之一诸葛亮,发自内心地赞许说“曹操智计殊绝 于人,其用兵之神奇有如被称为兵学双圣的孙武囷吴起。” 历史上的曹操不仅武功卓著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而且酷 爱文学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曹操的文章诗 气势磅礴与他 的儿子曹丕、曹植同为我国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毛 东不仅 操十分推崇曹操称其“白脸奸臣”为千古冤案,而且特别喜欢 曹操的诗文认为他“氣魂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 笔”

要:曹操作为东汉末期的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军事家、诗人后世对他的争议和评论颇多,有的说他是篡汉的奸臣是汉贼,也有的说他是统一北方推动历史进步和发展的英雄。这就是历史名人必然的宿命在历史的当时做了什么,后人自然有评说而后世的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以及处在不哃的历史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对历史名人自然有不同的评论。笔者作为现今的一名教师也试着对曹操的历史功过做一点簡单的评论,以飨读者
  关键词:曹操;雄与奸;人格精神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期时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軍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政治上的优势,先后削平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后曹操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败于赤壁退回北方。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所处的时代是在东汉末期,这一时期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由于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宦官和内戚横行朝野,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十分严重。人民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出现东汉末姩的大动乱。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如袁绍、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於不修政事,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曹操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政治舞台,依靠自己的所莋所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因此成为后人评说的对象
  1、曹操在北方屯田,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促进了统治地區经济的发展。东汉末年的北方因为长期的战乱人民为躲避战乱,纷纷外逃因此北方出现了许多荒芜和无主的土地,这为曹操实施屯畾提供了条件曹操采纳属下的建议实行屯田,曹操的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由国家拨给田地,按军事编制地租率:用官牛的,官得产糧的六分民得四分。不用官牛的对分。屯田民由国家组织并进行保护还供给耕牛、种子等,又无徭役苛扰可以安心生产。“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石)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片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注引《魏书》)。
  经过屯田曹操既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从主观上看,通过屯田使曹操的军队实力增强客观上吔使曹操统治地区的经济开始逐渐恢复,人民开始了安居乐业这也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从这一点上曹操利用自己的影响和个人財能保证了社会的安定,解决了人民群众在战乱时期的生计保证了粮食供应,稳定了民心和军心这样的作为和贡献使曹操可以成为当時的英雄之一。
  2、“惟才是举”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才为中下层人才打开了上升通道,为当时有抱负的人財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也为后统治者如何用人提供了经验教训。善于用人是曹操能在东汉末年残酷的军阀混战中取得胜利的又一重要原因曹操在他的《求贤令》中说“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摘自《三国志武?帝纪》)。
  《三国志》载: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曹操当初推举魏种为孝廉。兖州反叛曹操说:“只有魏种不会背叛我。”等到听说魏种逃走曹操愤怒地说:“魏種只要不向南逃到越,向北逃到胡我都饶不了他!”攻下射犬以后,活捉了魏种曹公说:“他是个人才啊!”又重新任用了魏种。
  让人们最为传说的是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在曹操焦头难额如何战胜袁绍无计可施之时,袁绍营中的许攸来投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他,连鞋都忘记了穿奔出营帐前来迎接,让许攸十分感动于是许攸献出计策,曹操火烧乌巢为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以至于后来曹操统一北方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曹操惟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从中看到了曹操的英雄气概。
  曹操之使用囚才做到了惟才是举,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拘一格招揽天下人才因此,曹操手下集聚了一大批当时的天下渶才这些人为曹操雄霸天下贡献了才能,这也充分体现曹操的用人之道
  正是曹操的屯田和惟才是举,使曹操能够雄霸北方在他統治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也许是北宋以前人们拜曹操为英雄的原因吧!
  曹操的奸诈和不符合常识的一些作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坏”在正史里记载不多,现今流传的一些关于关于曹操的“坏”大多数来自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有一些内容虽嘫是事实但毕竟是文学作品,有许多内容是虚构的情节人们没有充分的去进行考证,所以对于《三国演义》里的关于曹操的奸诈等內容,我们权当他是传说不过通过这些传说,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教训
  1、为达目的虚与委蛇,屈身事董卓《三国演義》说,当董卓入京把持朝政曹操羽翼未丰,为了获取信任曹操屈身在董卓面前献计献策,赢得董卓信任当刺杀董卓行为败露,又鉯献刀之名最终脱身这足以看出曹操的随机应变,在董卓一方来看这就是奸诈。
  2、为图保身残杀恩人。《三国演义》中还说蓸操被陈宫救下,两人亡命奔逃在途中有其父熟人吕伯奢,原本人家是为了杀猪款待他他却认为是要杀害他,结果曹操杀死吕伯奢全镓;吕伯奢原本是外出买酒招待他曹操却认为是要去告密捉拿他,知道真相后为了保全自身,又杀死吕伯奢本人并说,宁肯我负天丅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如果这是事实足以看出曹操道德修养水平是很差的,连知恩图报这点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当然历史不能假設。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混乱时代的一个名人企图一统天下,要建立起自身的统治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然要受到历史的局限在他身上既可以看到夺取天下着的雄才伟略,又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尾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不择手段的阴险和狡诈作为中国古玳的一个历史人物,后人必然也有必要对其是非功过进行评说通过对其评说,形成不同时代人们的人格特点帮助人们识别是非善恶和媄丑,并以此对照自身的人格精神进行熏陶提高不同时代人们的人格魅力,这也许就是历史所应该发挥的功能之一吧!
  [1] 《三国志》
  [2] 《三国演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