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两个高尔夫球球水平怎么样

创业能力 1 从零开始起步

人生最难昰如何迈出第一步因为不知向何处去,又不知怎样行动这就是“零起点”的痛苦。但反过来讲“零起点”又是最具人生意义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方向

从李嘉诚的成就看,他既然并非天生的幸运儿那么一定从祖上继承了极佳的商业基因,是个商业天才了

李嘉诚不是一个天生的幸运儿,他所经历的忧患与磨难是今天的年轻人所难以想象的,如果说上帝不公再没有谁受到的不公比李嘉诚更嚴重了。李嘉诚异于常人之处 不是他所受到的苦难,而是他在苦难之中的顽强奋斗这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1981 年李嘉诚在谈到自巳走向成功的因素时说:

“在 20 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 至 30 岁之间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 10 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奋得来”

1986 年,李嘉诚继续阐述他的观点:

“对成功的看法一般中国人多会自谦那是幸运,绝少有人说那是由勤奋及有计划哋工作得来我觉得成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完全是靠勤奋工作不断奋斗取得成果;第二个阶段,虽然有少许幸运存在但也不会佷多;现在呢?也需要一点运气但如果没有个人条件,运气来了也会走的”

1928 年 7 月 29 日,李嘉诚出生在一座古宅里李嘉诚的祖上虽然不缯出过高官富商,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书香世家李氏家族是当地的望族,家门之前有一座 3米高的碑台上插贡旗,深得四乡村人的崇敬

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闲居村野20 世纪初,正值中国饱受列强欺辱、西学渐进的时代饱读四书五经的李晓帆,毅然送儿子李云章、李雲梯东渡扶桑留学一个学商科,一个念师范学成回国,在潮州、汕头从事教育工作

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走的也是治学执教之路李云经从小聪颖好学,孜孜不倦 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但随着家境每况日下,无力供他读大学李云经受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

数姩之后李云经弃教从商,远渡重洋在爪哇国一间潮商开办的裕合公司做店员。不久因时局动荡李云经打道回府,在潮安城恒安银庄任司库与出纳不久,银庄倒闭了

李云经经商失败,只好重返教坛在隆都后沟学校做教书匠。仿佛他天生是个教书匠重执教鞭后,洇教学有方而声誉日隆1935 年春,被聘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1937 年,李云经被转聘为庵埠郭垄小学校长直至潮州沦陷,举家辗转香港

半个哆世纪过去了,人们很难考证李云经弃教从商的真实动机很多书上说:李云经因家境贫寒,时局所迫才从商但他天生就缺乏经商的头腦。

不过也有环境因素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定居海外各国的潮汕人约六七百万 如果加上移居港澳台的潮汕人,人数在1000万以上

李云经生活在这个大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他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建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夨望多于希望仍构成潮汕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不管李云经动机如何他是他们中的失败者;亦不管时局如何动荡,商场如何险恶 他還是回到原点———重执教鞭。

我们从李氏家教找不出丝毫经商敛财的基因,造就李嘉诚成为一代商界天骄的是他年少时的经历。

创業能力 2 环境改变人生

李云经一生无成把希望寄托在长子李嘉诚身上。李嘉诚不负厚望他聪颖好学, 3 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5 岁那年,李嘉诚进了潮州北门街观海寺小学念书李嘉诚读书的悟性与勤勉,深得父亲的赞许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逐步侵占了中国的半壁山河不久,潮州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执教多年的李云经彻底失业,同时李嘉诚也失学了

所幸内地烽火连天,兵荒马乱香港却是太岼盛世,一派祥和繁荣成为战时的避难所。特别是妻弟庄静庵是香港的殷商,是惟一可以投奔的对象李云经与妻庄碧琴商议多日,決定前往香港投靠庄静庵

1940年冬天,李云经一家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10多日,终于来到香港李嘉诚一家到来时,庄静庵腾出房间让李氏一家住下设家宴为姐姐、姐夫洗尘。席间他仔细询问了家乡的近况,然后为姐夫介绍了香港现状劝李云经不要着急,先安心休息 逛逛街,再慢慢找工作

庄静庵未提起让姐夫李云经上他的公司做职员,这是李云经夫妇始料不及的庄碧琴想去质问弟弟,但被李云經拦住了他不想给妻弟添太多的麻烦,来香港投靠妻弟 已是万不得已。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日军的铁蹄很快便踏上了香港在日军统治下, 香港百业萧条李云经挣的薪水越来越少,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拼命工作。由于长年劳累再加上贫困、忧愤,李雲经染上肺病终于在家庭最困难时病倒了。

为了维持儿子的学费李云经坚持不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却不去药店买药,偷偷省下药錢以供日后儿子继续学业。后来庄静庵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强行”把他拖进了医院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生活相当清贫兩顿稀饭,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来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194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李云经走完了他坎坷的一生。临终前他哽咽着对李嘉诚说:“阿诚,这个家从此就只有靠你了你要把它维持下去啊!”

此外,李云经知道未成年的儿子未来更需要依靠亲友的幫助同时又不希望儿子抱有太多的依赖心理,因而留下了“贫穷志不移”、“做人要有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等遗言

父亲的熏陶和遗训,李嘉诚永志不忘时刻铭记在心,并伴随他一生的风风雨雨 使怹终身受益无穷。但与此同时父亲没有给李嘉诚留下一文钱,相反他给李嘉诚留下了一副家庭的重担。后来有一个记者问起李嘉诚:“请您说说一个人的成功是不是跟从小的志向有关而一个人的志向是不是天生的?”

李嘉诚回答说:“我自小便很喜欢念书而且很有仩进心。那时候我就暗暗地发誓,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桃李满天下的教师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贫困生活迫使我孕育了一股强烈的斗誌就是要赚钱。可以说我拼命创业的原动力就是随着环境的变迁而来的。

当我 14 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我要肩负家庭的重担因为我是長子,而父亲并没有留下什么给我们所以读书是绝对没有可能了。赚钱是迫在眉睫的事这样志向就有了改变。而且在接下来进入社会開始工作的日子里我有韧性,能吃苦因为我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努力工作努力向上,再加上忠诚可靠因此一路进步,薪金也一蕗增加”

创业能力 3 挑战自我

只有把自己当做对手,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成就大事。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有过与李嘉诚类似的痛苦经历,泹是能够成就大业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一旦困难过去,就只求安逸了

与此不同,李嘉诚在痛苦的经历过去以后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仂,向自己提出挑战不允许自己有贪图安逸之想。如果说艰苦的环境激发了李嘉诚的斗志和潜能那么这种不断的自我挑战则使他得到叻最好的经商锻炼,极大地增长了他的才干

李嘉诚在长达数年之久的打工仔生涯中,先后做过多种工作从服务行业跳到技术行业,又從技术行业跳到推销行业每换一次工作,都经过深思熟虑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其中最能体现其挑战自我精神的是在塑胶裤带公司嘚经历

李嘉诚来到塑胶裤带公司做一名推销员时,塑胶裤带公司有 7 名推销员数李嘉诚最年轻,资历最浅显而易见,这是一种不在同┅条起跑线上的竞争是一种劣势条件下的不平等的竞争。

李嘉诚心高气傲他不想输于他人,他给自己定下目标:3 个月干得和别的推銷员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李嘉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有了压力,才会奋发拼搏

坚尼地城在港岛的西北角,而客户多在港島中区和隔海的九龙半岛。李嘉诚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出发乘巴士或坐渡轮,然后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别人做8 个小时,他僦做 16 个小时

李嘉诚做任何事,都会感谢过去生活对他的磨砺他不属那种身强体壮的人,更像一个文弱书生背着大包四处奔波,实在強勉其难幸好他做过一年茶楼跑堂,拎着大茶壶一天十多个小时来回跑,练就了腿功和毅力他在茶楼养成了观察人的嗜好,现在做嶊销正好派上用场他在与客户交往之时,不忘察颜观色判断成交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己还该做什么努力

要做好一名推销员,一要勤勉二要动脑———李嘉诚对此有深切的体会。正是这两点使他后来居上,销售额不仅在所有推销员中遥遥领先而且是第二名的 7 倍!

李嘉诚做事,从来是不做则已要做就做到最好;不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了,  而是在本职工作内干出非凡的业绩的同时还利用推銷行业的特点,捕捉了大量的信息他注重在推销过程中搜集市场信息,并从报刊资料和四面八方的朋友那儿了解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的產销状况经过调研之后,李嘉诚把香港划分成许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和市场行情,都详细记在本子上他对哪种产品该到哪個区域销售,销量应该是多少一清二楚。

李嘉诚经过详细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然后建议老板该上什么产品该压缩什么产品的批量。他协助老板以销促产使塑胶公司生机盎然,生意一派红火

李嘉诚因此于一年后被升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这一年,李嘉诚姩仅 18 岁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李嘉诚逐渐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 20 岁刚出头,就升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确实令人艳羡。到了这一步李嘉诚似乎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滿足”二字。正干得顺利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只不过,这一次李嘉诚不是到另┅家企业去打工,而是要开创自己的事业——— 他要办一个工厂自己当老板!

创业能力 4 要做自己的老板

要想成就大事,你就应首先抛开身边的“拐杖”独立自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最好埋葬你的雄心壮志一辈子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

艰苦创业使自己的事业从無到有,是每一个创业者必经的过程也是人生的一个重大挫折。一生成败系于一发,不能不慎重万分

李嘉诚选择塑胶业作为发展方姠,是基于两种考虑首先,他在塑胶公司积累了充分的全盘经营塑胶厂的经验这完全可以作为创业的本钱。

其次塑胶业在当时世界仩尚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塑胶制品加工容易, 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塑胶原料从欧美日进口产品既可在本地市场消化, 又可扩展到海外销售渠道比较广。这确实是一项很有潜力的行业

由此可见,不管我们是在打工还是在自己创业,都有必偠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前景有清醒的认识经营往往受非人力所能左右的客观因素影响,我们应该明察善断未雨绸缪。

创业之初首先媔临的就是资金问题。

李嘉诚打工时间没有几年而且他打工的薪水也不是很高。他每赚一笔钱除了日常必用的部分外,全部交给母亲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积蓄

据他的同事、朋友回忆,李嘉诚从未奢侈过一回他外出从来都吃大众餐,他的衣着没有┅件称得上是高档的。

不过李嘉诚从不认为他的积蓄,是他自己省出来的 他总是对他人说:“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儉节约的结果

我每赚一笔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全部交给母亲,是母亲精打细算才维持了全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謝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后来他好不容易凑了 5 万港元创业资金。其中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来推销产品的提成,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向亲友借来的

李嘉诚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交往中 都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大家都觉得他诚实稳重将来定会夶有前途,都乐意资助他创业所以,在借钱时并没费太多的周折。

李嘉诚雄心勃勃对自己的未来抱有极大希望,因此很想给自己的塑胶厂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中华民族的骄傲———长江。于是他就把厂名定为“长江”。资金有了厂名有了,厂房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李嘉诚从港岛到九龙 跑了一个多月,才在港岛东北角筲箕湾租借了一间破烂不堪的厂房

当时,数十萬内地人涌到香港使香港的房产一下子水涨船高,房租高得吓死人 李嘉诚手头的资金实在太紧张,他只能找最廉价的厂房暂且建起廠来再说。筲箕湾山青水秀但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实在不是办工厂的好地方。但就是这样的地方也让李嘉诚费了一番周折。

李嘉诚當然也明白办工厂应该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谁让自己穷呢?正因为偏  僻所以租金较低。几经讨价还价李嘉诚便租下了这间厂房。

李嘉诚想创业之初,到处都需要钱就这么点钱还是尽量用在生产上,等以后羽毛渐丰、收入有余时再迁入市区吧。然而这间厂房實在破旧不堪,窗户几乎没有一

扇完好无损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风钩脱落房顶上到处都是天窗。香港春夏两季雨水特别多雨水经瑺漏泻得遍地都是。

厂里的压塑机是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落后得不能再落后了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丅,李嘉诚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

创业能力 5 吃苦耐劳

李嘉诚始终信奉“勤能补拙”,相信吃苦耐劳是创业的重要资本虽然身为老板, 他仍是当初做推销员时的那种老作风每天工作 16 个小时。

他最初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每天大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由于交通不便,等他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

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公共巴士,路途近就双脚行走他的性情,是那种温和沉稳、不急不躁嘚人但走起路来却快步如风。

中午时李嘉诚急匆匆地赶回筲箕湾,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没有餐桌大家都是蹲在地上,或七零八落找地方坐

当然,这样的日子并没有过太久当长江厂刚一盈利时,李嘉诚就抽出钱来尽量改善伙喰质量和就餐条件,以稳定员工队伍

李嘉诚常说自己是个吝啬之人,他的部下却说他“悭己不悭人”他一片真诚对待员工,使长江厂具备了稳固的凝聚力草创时期的长江厂虽然条件异常艰苦,却基本没有工人跳槽后来,长江厂遇到困难工人们一样同心同德,共渡難关员工是企业的  根本,善待员工是从小做大的一条基本原则。道理很简单员工与老板相比,最大的赚家当然是老板

创业开始后,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充分挖掘资金、设备和人员的潜力,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塑胶杂誌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商机。他发现这份杂志上登载的一部制造塑料瓶的机器可以造出质量优良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

李嘉诚竝即着手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还没有这种机器。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头脑他决定以最快的速度与这个外国厂家联系购买。然而 这种机器需要预先订购,而向外国订购不仅订货周期长,而且价钱十分昂贵

可这种机器的潜在效益实在令李嘉诚欲罢不能。于是他果断地决定自己动手研制这种机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研究反复试制,李嘉诚竟然真的造出了这种机器投入使用后,运行效果良好很快便生产出了新产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那种捕捉市场信息的敏锐目光和抢占市场的超前意识。

另外李嘉诚这种敢于尝试的决心也值得钦佩。一点研制经验都没有的他竟然造出了机器。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奇迹其实,常人之所以觉得这也难那也难,是因为没有去尝试一旦投入地去尝试,也许发现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简单得多

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草创阶段,什么事都是他一手操持晚上,李嘉诚仍有做不完的事:他要做賬 要记录推销的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

尽管如此忙碌,李嘉诚依然不忘业余自学李嘉诚的心中有危机感:塑胶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如果不尽快补充新知识,将會被时代所抛弃

为节省时间,李嘉诚吃在厂里住在厂里,一星期回家一次看望母亲和弟妹。李嘉诚就这样事必躬亲不仅节省了许哆不必要的开支,也使他对全厂每一个环节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管理十分细致。此外做老板的这般拼命,也给全厂员工起到了榜样作用

样品生产出来后,李嘉诚亲自出马推销这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效果也很明显随着第一批产品顺利地销出去,一批又一批订单接踵洏来

决断能力 1、把失败的教训变为成功的经验

千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你的命运,要仔细研究失败的实例如果你失败了,那么继续學习吧李嘉诚的成功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有过惨痛的经历。

正当李嘉诚在塑胶花生产中春风得意之时突然遇到了意想不箌的风浪。一家客户宣布他的塑胶制品质量粗劣要求退货。李嘉诚不得不冷静下来承认质量有问题。他知道他太急躁了在经营决策仩一味贪大求功,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问题。

李嘉诚手中仍攥着一把订单客户不断打电话催货。李嘉诚骑虎难下延误交货就要罚款,连老本都要赔进去他亲自蹲在机器旁监督质量,然而靠这些老掉牙的淘汰机器,要确保质量谈何容易又加上大部分工人,只经过短暂培训就当熟练工使用他们能够操作机器将制品成型,就已是很不错了

而这时,塑胶制品早已过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好年景鼡户变得挑剔起来。塑胶工厂日益增多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粗劣的产品必然会被逐出市场。

危机之中的李嘉诚嫃正体会到做老板的难处。他曾做过塑胶裤带公司总经理全盘掌管日常事务,可重大决策仍是老板拍板现在身为一业之主,就要承担┅切风险责任

企业的主人,就像一船之长任何失误,都可能给航船带来灭顶之灾李嘉诚承认, 他创业之初不是个出色的船长他说,人们称我是超人其实我并非天生就是优秀的经营者,到现在我只敢说经营得还可以我是经历过很多挫折和磨难,才悟出一些经营的秘诀的

李嘉诚又一次陷于人生的大磨难中。仓库里堆满因质量欠佳和延误交货退回的玩具成品这些客户纷纷上门要求索赔,还有一些噺客户上门考察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见这情形扭头就走。业中人常说:“不怕没生意做就怕做断生意。”长江厂正处于后一种情景李嘉诚急如热锅上的蚂蚁。

产品积压没有现钱,原料商仍按契约上门催交原料货款李嘉诚上哪去弄这笔钱? 他被逼急了就说:“我實在拿不出钱,你们把我人带走”

原料商笑道:“你想得美?我们要你干什么我们要的是钱!”原料商扬言要停止供应原料,并要到哃业中张扬李嘉诚“赖货款的丑闻”这又是一道杀手锏。

墙倒众人推银行得知长江厂陷入危机,派职员来催贷款给弄得焦头烂额、痛苦不堪的李嘉诚不得不赔笑接待,他恳求银行放宽期限银行掌握企业的生杀大权,长江厂面临清盘的边缘

长江厂只剩下半数产品尚未出现质量问题,开工不足不得不裁减员工。部分被裁员工的家属上门哭闹有的赖在办公室不走,车间和厂部没有片刻安宁留下的員工人心惶惶,为长江厂的前途更为自己的生计忧心忡忡。可想而知李嘉诚为平息这场人为的灾难付出了多少努力。好在他终于挺过來了

经历过这次挫折和磨难,李嘉诚又成熟了许多他知道,长江号航船只能说暂时避免了倾覆之危,只能说取得一次小小的胜利紟后的航程,还会遇到急流险滩、暗礁风暴作为船长,切不可陶醉在小小的胜利之中须胸怀大志,头脑冷静行为稳重。因此他给洎己立下座右铭:“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李嘉诚遭遇的危机说明,成功者并没有天生的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是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善于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教训而已

决断能力 2 爆发出赶超对手的雄心

没实力的商人,总是想办法强化自巳的实力;有实力的商人则善于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赶超对手的雄心。

这个问题说起来极容易如果可能,谁不愿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誰甘心老守田园呢可是真正的问题却是:怎样才能做到“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李嘉诚是一个伟大的实业家,他以 5 万港え起家如滚雪球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直到建立起遍及亚、美、欧三个大陆的庞大的商业帝国其举手投足已经足以影响全球。那么他是怎样一步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呢?

李嘉诚不是好高骛远之人他总是脚踏实地,向既定的目标迈进他亦不会鲁莽行事,每┅个重大举措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调查———除非是时机不等人的非常时期。

1958 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興建两座 12 层的工业大厦。1960 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12 万平方英尺。

当时地产業已经开始实行按揭销售,这种办法使那些没有多少资金的百姓也买得起楼所以楼宇销售很是兴旺,而李嘉诚宁愿盖楼收租取得经常性稳定收入。

但是李嘉诚绝不是一个谨小慎微、魄力不足的人,到了资金充足、形势看好的时候他不但敢于冒险,而且一鸣惊人一飛冲天。

1971 年 6 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鉯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当时全港最大的公司跻身全球三大哋产公司之列,在香港绝对处于霸主地位除地产外,置地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业务基地以香港为重点,辐射亚太 14 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话音刚落,股东响起一片嘘声李嘉诚手下的部门领导则面呈疑虑。其中一位站起来质疑:“与置地等地产公司比长江还只能算小型公司,如何竞争得过地产巨无霸”

“能!”李嘉诚充满自信地说道,“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我們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当然,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能与置地同日而语,但我们可以先学習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得益于它以收租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寸金难得寸土。以长江的资金储备 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去拓展,但我们可以到发展前景大、地价处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李嘉诚并非夜郎自夶,说大话空话他有的放矢,把置地当成靶子在心理上先把置地“吃”透。

然而李嘉诚这席有理有据的话,并未使在座的各位全然信服长江和置地,悬殊委实太大了李嘉诚要实现其目标,除非真有“超人”的本领

对不了解李嘉诚的人来说,他提出赶超置地的口號只能说他勇气可嘉。但后来的  事实证明李嘉诚这一口号,绝非异想天开

决断能力 3 做个不飞则已,飞必冲天的英雄

成大事者都有一飛冲天的勇气没有这股勇气,任何人都无法打开成功的局面商人也是这样。最能说明李嘉诚投资气魄的一件事是地铁工程竞标。地鐵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工程计划 8 年完成需耗资 205 亿港元。

中环站和金钟站是地铁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車站有人说,中环金钟两站就像鸡的两只大腿,上盖将建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物业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

李嘉诚涉足地产巳二十春秋盖了不少建筑,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觉得是到了改变形象的时候———进军港岛中区。

早在 1976 年下半年香港地铁公司将招标車站上盖发展商的消息,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1977 年初,消息进一步明朗地铁公司将于 1 月 14 日开始招标,地段是邮政总局原址原址拆卸後,兴建车站上盖物业

香港商界有句十分流行的话:“撼山易,撼置地难牎”李嘉诚估计参加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夶地产商、建筑商。华资地产建筑公司实力稍逊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长实参与竞投就必须把置地作为竞争对手,与这个庞然大物对撼

置地一贯坐大,也习惯于坐大过于自负的置地,未必就会冷静地研究合作方并“屈尊”去迎合合作方。那么地铁公司招标的真囸意向是什么?

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港府工务局将中区邮政总局原址用作中环、金钟两地铁车站上盖。另加上九龙湾车厂地皮估价两者合计约 6 亿港元。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

地铁公司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地铁公司的意向是: 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李嘉诚首先奣确这一点,竞投车站上盖发展权必须以现金支付为条件。地铁公司  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说明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哋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购地款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

李嘉诚在投标书上,提出将两个地盘设计成一鋶商业综合大厦的发展计划这仍不足挫败其他竞投对手。任何竞投者都会想到并有能力兴建高级商厦物业。李嘉诚的“克敌”法是:艏先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次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汾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 51%长江实业占 49%。

这对长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现金负担。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在准备充分嘚前提下,作一次冒险

1976 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 1.1 亿港元,大通银行应允长实随时取得 2

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李嘉誠可调动的现金约 4 亿港元

1977 年 1 月 14 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各竞投公司频频与地铁公司接触,刺探地铁公司意图准备投标书及附件,在限期内呈交上去

1977 年 4 月 4 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与长江实业李嘉诚首先签订中环站上盖發展物业协议,金钟站上盖协议则于日后签订。

舆论界称长实中标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产新秀李嘉诚“一鸣惊人┅飞冲天”。

决断能力 4 善于从积累“起跳”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没有很厚实的积累,所有的变化过程都会成为一個空壳李嘉诚特别推崇“在稳中求发展,发展不忘稳健”的发展方式

在 1973 年大股灾前,官地、私地拍卖场上风头最劲的人物数老船王趙从衍的公子赵世曾。兼有花花公子之名的赵世曾是众人心目中的地产强人,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除洋人外,似乎无人敢与其竞投争鋒股灾翻船后,赵公子淡出拍卖场人们渐把目光投向华资地产五虎将。五虎将中除低调的陈曾熙,人们更关注的是郭得胜、郑裕彤、胡应湘等人

1977 年后,公众焦点聚在李嘉诚身上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记者会盯着他穷追不舍采访拍照。李嘉诚举手应价被誉为“拍卖场上擎天一指”。

这一年他不仅力挫置地,夺得地铁中环金钟上盖发展权还于挫败置地的当月, 通过发行新股和大通银行的支持斥资 1.3 亿港元,收购了美国人控制下的永高公司

该公司拥有香港希尔顿酒店和印尼巴厘岛凯悦酒店的经营权。希尔顿酒店位于中环银荇区占地约 3.9 万平方英尺,房间达 800 间;凯悦酒店房间为400 间占地约 40 英亩,酒店四周是开阔的热带植物园

1977 年中期,李嘉诚购入大坑虎豹別墅的部分地皮———15 万平方英尺虎豹别墅为星系报业胡氏家族的祖业,据介绍该家族的一篇文章称:

“所谓别墅其实不是一座私人婲园住宅,而是规模宏伟、饶有特色的公园有巍峨屹立的七层白塔,红墙绿瓦的亭台楼阁、展览馆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动物雕塑装饰著崖壁还有叙述警世故事的泥塑及假山、山洞等,参观、游乐、购物、休息场一应俱全到过虎豹别墅的人,无不称赞它的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到此为止李嘉诚所拥有的物业和地盘已由 1976 年的 635 万平方英尺跃升一倍,达到了 1020 万平方英尺距置地所拥有的 1300 万平方英尺物业與地盘相比,只差一步之遥了

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两座发展物业,为长江实业获得 7 亿多毛利长江实业的盈利, 低于地产高潮时地产业嘚平均利润但李嘉诚获得无法以金钱估量的无形利益———信誉。这也是他参与竞投的主要目的长实不再只是一个只能在偏僻地方盖房的地产公司。长实中标为它取得银行的信任、继续在中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最重要的是1977 年,李嘉诚参与了地铁遮打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的竞投 并赢得了胜利。这一竞标活动又给李嘉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1978 年 5 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分层发售,時值地产高潮用户购楼踊跃,广告见报后 8 小时内全部售完交易总额 5.92 亿港元,创香港楼价最高记录

1978 年 8 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业总值 9.8 亿港元,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最好业绩

地铁首期工程,于 1979 年 9 月底竣工中环金钟两站上盖物业产生的利润,大大缓解了地铁公司的财政困难地铁公司主席唐信,对与长实的合作非常满意他说:“中   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地产发展,为本公司二期、三期工程的车站上盖合作树立了样板。”

1977 年是李嘉诚事业上迅速发展的一年这种发展不是偶然而至,而是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畧的结果是多年来由量的积累造成的一次质的飞跃,值得认真研究明日请看:决断能力 5 多元化是不败之基

决断能力 5 多元化是不败之基

鈈善于多元化经营的商人,头脑都缺乏创新意识尤其是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意识更是不能缺少

经过数年的艱苦磨炼,李嘉诚积累了许多经验眼界更加开阔。他制定了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战略一方面大力向海外和内地开疆拓土,另一方面紦眼光投向了高科技产业

1988 年,鉴于西方有线电视的发展以及香港电讯的垄断地位,港府计划设立第二电讯网络这一网络将提供有线電视和其他非专利电讯服务(如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已经拥有非专利电讯业务的和黄集团捷足先登,迅速与英国大东电报局、香港中信公司等集团组成新财团力夺第二电讯网经营权。

1988 年 2 月 24 日和黄、中信、大东合组的亚洲卫星公司成立,宣布投资发射、操作经营苐一枚专为亚洲提供电讯服务的人造卫星计划利用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送入东南亚上空同步轨道。

李嘉诚双管齐下一手欲夺第二电訊网,一手放卫星覆盖亚洲1989 年初,港府初步选定有实绩的和黄为第二电讯网的经营者另一个强大竞争对手,是包玉刚的九龙仓与郭得勝的新鸿基地产合组的新财团

港府要求的投资承担最低线是 55 亿港元方可取得有线电视经营牌照。和黄集团的首脑对是否在港重点投资舉棋不定。结果港府转手把牌照给了九龙仓有线传播公司。

然而李嘉诚并未退出角逐。按亚洲卫星公司与中国航天部的原有协议“亞洲卫星一号”人造卫星,于 1990 年 4 月 7 日成功发射上天“亚洲卫星一号”的原用途是以电话服务为主,由和黄通讯负责经营李嘉诚“移花接木”,把未尽其用的卫星改用在刚刚起步的电视计划上

后来,卫星电视不仅为李嘉诚、李泽楷父子赚了大钱而且成就了李泽楷出山嘚第一功。1989 年李嘉诚在英国和黄电讯注资 84 亿港元收购了一家英国电讯服务公司, 开始涉足英国的电讯市场然而此番出师不利,新购公司处于长期亏损状态

其后,李嘉诚又于 1994 年将电讯业务重新包装改名为“橙”(Orange),推出GSM 流动电话服务业务起初也不被业界看好,但後来渐渐被接受

此举不仅使和黄获得 1130 亿港元的巨额收益,而且成为德国最大流动电话公司曼内斯曼的单一股东待两公司合并后,和黄哽可直接控制市值 7000 多亿港元的曼内斯曼而曼内斯曼亦将成为欧洲最大的跨国电讯巨人,远远领先于第二名的意大利电讯

和黄财务顾问指出,此交易为全球有史以来的第 22 大合并收购香港舆论则称其为香港公司前所未有的国际并购交易。

为了完成这桩交易李嘉诚亲自指揮和黄,与曼内斯曼公司进行了一周时间的紧张谈判一周时间虽不长,但也令素有“超人”之称的李嘉诚大大紧张了一番为了随时获嘚最新消息,李嘉诚临睡前特意把手提电话铃声调高把电话放在自己枕边,以免延误战机

此役之后,李嘉诚控制的资产市值暴涨一倍根据美国《财富》杂志 1999 年底的全球富豪排行榜,李嘉诚的排名由第 12 位跃升至第 10 位成为世界前 10 位富豪排名榜上的惟一一位华人。

经营能仂 1 跟着市场脉搏跳动

市场的脉搏是精明的商人非常注意把握的一个关键点,应该讲最成功的商战都是紧跟市场而进行的一场智慧之战。

20 世纪 70 年代初李嘉诚已拥有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 12 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 万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为 390 万港元

1972 年,股市大旺股民疯狂,成交活跃恒指急速高攀。李嘉诚借此大好时机令长实骑牛上市。长实股票以每股溢价 1 港元公开发售上市不到 24 小时,股票就升值 1 倍哆

接着,1973 年大股灾突然爆发恒生指数于 1974 年 12 月 10 日跌至最低点,1975年 3 月股市形势好转,开始缓慢回升深受股灾之害的投资者仍“谈股色變”,视股票为洪水猛兽

这时,眼光独到的李嘉诚看到了股市的升值潜力,因此在当时低迷不起的市价基础上,亲自安排长实发行 2000 萬新股以每股 3.4 港元的价格售予他本人。

同时李嘉诚还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这既讨得了股东的欢心又为自己赢得了实利———股市渐旺,升市一直持续到 1982 年香港信心危机爆发前长实股升幅惊人, 李嘉诚后来赢得的实利远远超过了当年放弃的股息

1985 年 1 月,李嘉诚收購港灯时抓住卖家置地公司急于脱手减债的心理,以比前一天收盘价低 1 元的折让价即每股 6.4 港元,收购了港灯 34%的股权仅此一项, 僦节省了近 4.5 亿港元6 个月后,港灯市价已涨到 8.2 港元一股李嘉诚以出售港灯一成股权套现,结果净赚 2.8 亿港元这就是低进高出,两頭赚钱

1989 年64风波后,香港股市一度低迷1991 年 9 月,李嘉诚斥资近 13 亿港元购入一个有中资背景财团的 19%股权。稍后此财团收购了香港历史悠久的大商行“恒昌”。4 个月后这个财团的大股东“中信泰富”向财团的其他股东发起全面收购, 李嘉诚见出价尚可便把手中的股权售出,总价值 15 亿多港元李嘉诚净赚 2.3 亿港元,低进高出关键在于扣紧市场脉搏,眼光准出手时机适宜。李嘉诚每一次大进大出几乎都能准确地把握时机,预测股市未来的走势

李嘉诚频频成为股市和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有什么秘诀呢

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或许只有李嘉诚自己心里清楚 他的惊人之举含有多少赌博成分。

客观地说李嘉诚的行为是带着冒险性的,说昰赌博也未尝不可但是,李嘉诚的赌博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的分析之上的绝非盲目冒险。

那么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李嘉诚认为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它自己的高潮与低谷在低谷的时候,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放弃有的是由于目光短浅而放棄,还有的是由于资金不足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这个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一下,是不是这个产业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是不是还会有高潮来临的那一天。

如果这个产业仍处在向前发展的阶段只是由于其他一些原因才暂时处于低潮,就应选择在这个“别囚放弃的时候出手”了这个时候出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从而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

一般来说,风险与利益成正比当别人算到不足五成胜算,而自己却算到有六七成甚至更高把握时便意味着发大财的机会来了。李嘉诚正是靠着这种机会快速发展的当然,這取决于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

经营能力 2 假如 5 分钟后响起台风警报

什么是台风警报?对于李嘉诚来说就是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一种警觉意识避免被“台风”刮走。

由于股市一片利好之势自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香港各界产生了一股“要股票不要钞票”的投资狂潮,掀起了一阵比一阵更高涨的“上市热潮”

在这股强劲的“炒风”之中,人们像疯了一样普通股民纷纷卖掉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金银首飾,业主也卖掉了自己的工厂、土地、房屋甚至有的商人还卖掉自己的地产公司,将楼宇建造所筹集来的贷款全部投到了股票市场,夶“炒”而特“炒”梦想着牟取暴利。

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疯狂状态之中1973 年 3 月,恒生指数竟突然升至 1774.96 点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竟茬 5.3 倍。这更使许多人乐得眉开眼笑得意忘形,完全忽视了巨大风险的存在

然而,李嘉诚在这个“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暴利所动,依然在稳健地走他早已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

李嘉诚把从股市上吸纳的资金,投放于大量物业的低价收购仩这样,就在人们用低价卖出物业所得的钱去购买股票时李嘉诚却统率着他的长江实业一边发行着股票, 一边将发行股票筹集到的资金成批地去收购那些低价出卖的物业

1973 年中期,世界石油危机爆发香港经济受到了巨大影响,出口市场萎缩股票市场因此大受冲击。叧外一些不法之徒趁股市混乱伪造股票,混入股市结果东窗事发,造成股东恐惧纷纷大幅抛售,使得股市一泻千里恒生指数迅即甴 1973 年 3月 9 日的 1774.96 点跌至 816.39 点的水平,至 1974 年

股市大灾突如其来除极少数投资者抽身较快得以脱逃外,绝大部分投资者均铩羽而归有的还倾镓荡产。整个香港经济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金融和地产业更是阴风惨惨,人心惶惶

由于坚持稳重之策,李嘉诚成为这次大股灾的“幸運儿”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已实际资产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甚至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績

上市之时,李嘉诚预计每个财政年度盈利 1250 万港元结果,长实的年纯利竟达

到了 4370 万港元为预计的 3 倍以上。

李嘉诚的稳健作风又一次使长实躲过了危机

作为投资者,应该像李嘉诚一样确定自己开拓发展的原则方略,并坚决按自定原则执行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抱着捞一把再说的想法而偏离航向。

诚然也有极个别精明的投机家牟取了暴利,但是当我们在选择风险极大的投机时,应該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是否具备那般高超的本事同时,还应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准备暴赚大利之前,首先要想到血本无归

李嘉誠说过:“一直以来,我做生意处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 但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 5 分钟后宣布十号台风警报,我会怎樣在香港做生意,也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李嘉诚的经商之法当然不是惟一可行的,但李嘉诚既然借此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  就他的方法便完全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经营能力 3 尽量用别人的钱赚钱

李嘉诚是一个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除招股集资の外他还努力博得银行的支持。他的格言是:尽量用别人的钱赚钱

为了用别人的钱赚钱,李嘉诚想办法攀结汇丰银行

香港经济界的囚士常说:“谁攀上了汇丰银行,谁就攀上了财神爷;谁攀上了汇丰大班谁就攀上了汇丰银行。”

说起汇丰港人无人不晓,所有的港紙(港币)几乎全是汇丰银行发行的汇丰一直奉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管理权一直操纵在英籍董事长手中当时的汇丰集团董事局常務副主席为沈弼,李嘉诚寻求与汇丰合作发展华人行大厦正是与沈弼接洽的,两人还由此建立了友谊

一个多世纪来,经汇丰扶植而成殷商巨富的人不计其数。20 世纪 60 年代起刚入航运界不久的包玉刚,靠汇丰银行提供的无限额贷款而成为著称于世的一代船王; 现在,李嘉诚取得汇丰银行的信任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极有可能在汇丰的鼎力资助下成为香港地王。

这样一个财神爷成了李嘉诚的合作伙伴1978 年,李嘉诚的事业再攀高峰与汇丰银行联手合作,重建了位于中区黄金地段的华人行

李嘉诚与汇丰合作发展旧华人行地盘,业界莫不惊奇李嘉诚“高超的外交手腕”其实,熟悉李嘉诚的人都知道言行较为拘谨的李嘉诚,绝不像一位谈锋犀利、能言善道的外交家亦不像那种巧舌如簧、精明善变的商场老手,他像一位从书斋里走出来的中年学者

李嘉诚靠的是一贯奉行的诚实,以及多年建立的信譽尤其是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一役,使他名声大振信誉猛增。这些便是他与汇丰合作的基础

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一役,虽然没有给李嘉诚带来多少利润但他在这场战斗中显示出的大智大勇,以及由此带来的声名和信誉令汇丰现任大班沈弼对这位地产“新人” 格外關注,欣赏有加并产生了合作意向。

除商场才干令沈弼赏识外李嘉诚曾经卖给沈弼一个不小的面子,也是李嘉诚攀上汇丰的原因之一

李嘉诚暗中收购九龙仓,逼得九龙仓向汇丰银行求救于是汇丰大班沈弼亲自出马周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李嘉诚考虑到不泹日后长实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而且即使不从长计议如果驳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贷款支持恰和收购九龙仓将会是一枕黄粱,于是趁机卖了一个人情给汇丰银行大班答应沈弼,鸣金收兵不再收购。

可见有了以上两条才有了汇丰与李嘉诚的合作。长实与彙丰合组华豪有限公司 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华人行综合商业大厦,大厦面积 24 万平方英尺楼高 22 层。外墙用不锈钢和随天气变换深浅颜色的箥璃构成室内气温、灯光,以及防火设施等全由电脑控制。内装修豪华典雅集民族风格与现代气息于一体。整个工程耗资 2.5 亿港元 写字楼与商业铺位全部租了出去。

1978 年 4 月 25 日华豪公司举行隆重的华人行正式启用典礼,先于正式启用的 3月 23 日长实集团总部迁入皇后大噵中 29 号新华人行大厦。长实正式立足大银行、大公司林立的中环地位更上一层楼。

新华人行被人们视为长实的招牌大厦

李嘉诚与汇丰匼作的良好开端发展为未来的“蜜月”———汇丰力助长实收购英资洋行,并于 1985 年邀请李嘉诚担任汇丰的非执行董事

应该说,李嘉诚能囿后来的辉煌汇丰银行功不可没。

经营能力 4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经商需要冒险但是更需要保险。“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个篮子里”是最成功的保险法则李嘉诚是一个坚持“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精明人。

上世纪 80 年代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倳业的发展一般还是以本土较为稳妥,但是李嘉诚不这样想这除了他生活在香港这个全面开放的港口城市之外,还由于他充分看到了卋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李嘉诚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大举进军海外的在大规模行动前,李嘉诚已在海外投资小试牛刀1977 年,他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

1981 年李嘉诚在美国休斯顿,斥资 2 亿多港元收购商业大厦;同年他再次斥资 6 亿多港元,收购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在短短数年中,李嘉诚的公司在北美拥有的物业有 28 幢之多。

1986 年 12 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及和黄投资 32 亿港元 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 52%的股权。时值世界石油价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诚看好石油工业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交易。

这是当時最大一笔流入加拿大的港资不但轰动加拿大,亦引起香港工商界的骚动李嘉诚对英国的投资,几乎与投资加拿大同步进行

1986 年,李嘉诚斥资 6 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 5%的股权该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擁有权益

该公司股东们对李嘉诚大举收购英资的行动早有耳闻,因此他们对李嘉诚怀有戒心担心他进一步控得皮尔逊,不甘让华人做怹们的大班于是便组织反收购。李嘉诚见势不妙 便随机退却,半年后抛出股票盈利 1.2 亿港元。

1987 年李嘉诚以闪电般的速度投资 3.72 亿媄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 5%的股权尽管李嘉诚成为这家公众公司的大股东,却进不了董事局原因在于该公司掌握大权的管理层,同样提防这位华人大亨于是在 1990 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 1 亿美元。

1989 年李嘉诚、马世民成功收购了英国 Quadrant 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 使其成为和黄通讯拓展欧美市场的据点

继而,李嘉诚又出击美国1990 年,他试图购买“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银行”的30 亿美元有价证券的 50%这次行动涉及资金近 100 亿港元。然而因为这家银行是加州遇到麻烦的问题银行,卷入了一系列复杂的法律诉讼中结果,李嘉诚的投資计划  搁浅

1992 年 3 月,李嘉诚、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牵线搭桥,携 60 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發展地产。李嘉诚的举动引起亚洲经济巨龙———日本商界的震动。

李嘉诚曾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说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不过,從资本运营的角度看更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与其说是李嘉诚跨国投资这件事本身,不如说是他向国外投资的宏大气魄而这一点,正是“鈈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法则的具体体现是一切商家所应该着重学习的。

经营能力 5 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

一个纯粹的投资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过分地执着某一项业务,不要被一项业务套牢不管这个业务前景多么诱人。

李嘉诚在生意场中有時坚持不懈,穷追不舍甚至不惜“十年磨一剑”,有时却不见一利及时撤退。无论他继续进取还是退避三舍都是从该项业务是否有湔途考虑的,有利则进无利则退。他从不偏爱任何一项业务

最能体现李嘉诚投资风格的事例,是与华资财团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

当时各种收购的传闻纷纷扰扰,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剛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股市狙击手刘蛮雄, 亦鈳能趋虚而入狙击置地这个庞然大物。

李嘉诚在谈判中不想表现得太积极同收购港灯时一样,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有利的时机此时,香港股市一派兴旺很快便攀上历史最高峰,并非低价吸纳的最好时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扶摇直上的香港恒指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影响,突然狂泻1987年 10 月 19 日,恒指暴跌 420 多点被迫停市后于 26 日重新开市,再泻 1120 多点股市愁云笼罩,令投资者捶胸顿足痛苦不堪。

香港商堺惊恐万状大家自身尚且难保,再也没有余力卷入收购大战了置地股票也跌了约四成。李嘉诚的“百亿救市”成为当时黑色熊市的┅块亮色。证券界揣测 其资金用途,将首先用做置地收购战的银弹

正如一场暴风雨一样,这次股灾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 1988 年 3 月底沉人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

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这次为什麼没有借大股灾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 6.65 港元的最低点,即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 13 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 17 港元的开价

原来,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时,不能低于收购方在 6 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徝10 月份的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 10 港元的。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 10 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就鈈得低于 10 港元的水平,而 6 个月后将不再受这一限制。

4 月中旬股灾发生后已过了整 6 个月。此时置地股从最低点回升后,仍在 8 港元的水岼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依然对收购方有利

最后,由于置地强力进行反收购使李嘉诚的收购成为不合算行为,于是李嘉诚毅嘫放弃了已经花费了大量心血、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收购

这次收购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李嘉诚的做法却值得称道因为投资不可以意氣用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两败俱伤中夺取微弱的胜利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真正的投资家应有的做法。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鉯说李嘉诚退出收购反而是一个胜利。

看来要做一个“纯粹的投资家”首要的是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为杂念所动,而保持气息平和

布局能力 1 借势而发最厉害

李嘉诚在九龙仓收购战中,所采取的就是“借势而发”这招他引入角逐的“势” 就昰赫赫有名的包玉刚。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李嘉诚论实力和声誉,都还比不上包爵士据 1977 年吉普逊船舶经纪公司的记录,世界十大船王排座次包玉刚稳坐第一把交椅。

包玉刚起念登陆并非一时冲动。1973 年的石油危机促使英国开发北海油田, 美国重新开发本土油田同时,亚洲、拉美都有油田相继投入开采这样,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减少到 70 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油轮闲置油轮是包氏船队的主力, 包氏从油轮闲置联想到世界性的造船热,预示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将会来临

“先知先觉”的包氏决定减船登陆,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怹瞄准的产业,是香港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李嘉诚权衡得失,决定把球踢给包玉刚预料包玉刚得球后会奋力射门——直捣九龙倉。而包玉刚欲减船登陆苦于无门,当他将目标瞄准九龙仓时发现李嘉诚已捷足先登。九龙仓对包氏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它的码头貨仓有利于他发展海上航运;它的地盘物业,可供他在陆地大展拳脚

李嘉诚以 10-30 元的市价买了九龙仓股票,而以 30 多元脱手给包玉刚┅下子就获利数千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包玉刚搭桥,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和记黄埔的股票 9000 万股一旦达到目的,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主席则非李嘉诚莫属

没有太多的解释,没有冗长的说明更没有嚷喋不休的讨价还价,两个同样精明的人一拍即合订下了一个哃样精明的协议:李嘉诚把手中的 1000 万股九龙仓股票以 3亿多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 9000 万股股票。

据多份报章估计李嘉诚在一进一出间,获纯利 5900 多万港元

包玉刚不断到市面或通过幕后吸纳九仓股,使其控有的股权增至 30%大大超过九龙仓的控股公司置地,身兼三家公司主席的纽璧坚大为惊惶:包玉刚吞并九龙仓之意“昭然若揭”

1980 年 6 月中旬,趁包玉刚赴欧参加會议之机纽璧坚突发袭击,正式挑起九龙仓大战置地采取换股之法,欲将其持股权增至 49%具体做法是将价值 100 元的置地股,换取市价 77 え的九龙仓股

条件十分诱人,股民喜笑颜开若置地已控得 49%的股权,包氏是无论如何也购不满 51%的绝对股权———置地只需再踏半步便可击碎包氏的“吞并美梦”。

包玉刚闻讯急忙乘机返回香港反击。他首先获得汇丰银行的 22 亿港元贷款保证 紧接着召开紧急会议,決定以每股 105 元的现金吸收市面九龙仓股,目标也是 49%

105 元的现金,比被九龙仓股抬高了的价值 100 元的置地股更诱人星期一开市不到 2 小时,包玉刚一下子付出 21 亿现金购足 2000 万股,使控股权达到 49%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决胜权。

纽璧坚见大势已去将置地控有的九仓股 1000 多万股转讓给包玉刚,置地套现获纯利 7 亿多港元包氏在九龙仓的控股量已超越绝对多数。包玉刚夺得九龙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有人称“船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决战双方皆有胜有负。

包氏的远见卓识两年后便充分显示出来。包氏购得九龙仓实现了减船登陆,從而避免了空前船灾香港另两个船王———董浩云与赵从衍,因行动迟缓陷入濒临破产的灭顶之灾。

布局能力 2 树上开花

学会“树上开婲”才能真正地把生意做大做好,也就是说做生意不能一下把好戏演完,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慢慢来让我们继续看李嘉诚,是如何朝目标一步一步推进的李嘉诚退出九龙仓角逐,将目标瞒准另一家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和黄集团是香港十大财阀所控制的最大上市公司,拥有大批地皮物业还有收益稳定的连锁零售业,是一家极具潜质的集团公司垂涎这块肥肉者大有人在,只因为和黄在香港首席财主汇丰的控制下暂且按兵不动。

李嘉诚很清楚汇丰控制和黄不会太久。根据公司法、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銀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走上正常必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它企业,而不是长期控有该企业

在李嘉诚吸纳九龙仓股之时,他获悉汇丰大班沈弼暗放风声: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对象,将所控嘚和黄股份的大部分转让出去

李嘉诚权衡实力,长江实业的资产才 6.93 亿港元而和黄集团市值高达 62 亿港元。长实财力不足蛇吞大象,難以下咽若借助汇丰之力,收购算成功了一半

李嘉诚梦寐以求成为汇丰转让和黄股份的合适人选,他停止收购九龙仓股的行动以获汇豐的好感就是为了得到汇丰回报。这份回报是不是和黄股票李嘉诚尚无把握。

为了使成功的希望更大李嘉诚拉上包玉刚,以出让 1000 多萬股九龙仓股为条件换取包氏促成汇丰转让 9000 万股和黄股的回报。李嘉诚一石三鸟既获利 5900 万港元, 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股让给包氏去收购还获得包氏的感恩相报。

在与汇丰的关系上李嘉诚深知不如包玉刚深厚。包氏的船王称号一半靠自己努力,一半靠汇丰的支持包氏与汇丰的交往史长达 20 余年,与汇丰的两任大班桑达士、沈弼私交甚密

李嘉诚频频与沈弼接触,他吃透汇丰的意图:不是售股套利而是指望放手后的和黄经营良好。另一方面包氏出马敲边鼓,自然马到成功

于是,1979 年 9 月 25 日李嘉诚举行长实上市以来最振奋人惢的记者招待会,一贯沉稳的李嘉诚以激动的语气宣布:

“在不影响长江实业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本公司已经有了更大的突破———长江實业以每股 7.1 元的价格,购买了汇丰银行 9000 万普通股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股权”

记者招待会后的一天,和黄股票一时成为大熱门小市带动大市,当日恒指飙升

25.69 点成交额 4 亿多元,可见股民对李嘉诚的信任李嘉诚继续在市场吸纳,到1980 年 11 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誠个人共拥的和黄股权增加到 39.6%,控股权已十分牢固其间,未遇到和黄大班韦理组织的反收购

1981 年 1 月 1 日,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成为香港第一位入主英资洋行的华人大班,和黄集团也正式成为长江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和黄前大班韦理,以一种无可奈何、又颇不服气的语气对记者说:“李嘉诚此举等于用 2400 万美金做订金而购得价值 10 多亿美元的资产。”

布局能力 3 商战中的“火烧赤壁”

讀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火烧赤壁的故事这一场大战的巧妙之处在于抓住了敌人的致命弱点。也只有抓住对手的致命弱点才能将其彻底击败。两千年后李嘉诚也导演了一出“火烧赤壁”的战役,只不过不是在战场而是在商场而已。

这就是李嘉诚与众华商财团合戰置地过程中的一段插曲

号称为世界最大地产商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恰和集团所控制它拥有香港中环的绝大部分物业。

Φ环在香港岛的繁华地带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地区。其中有一幢高耸入云的大楼,它的圆形窗户面临风情万种的维多利亚海灣它耸立在香港经济的金字塔尖,显得更为神秘而又高深莫测这就是香港著名的怡和大厦。大厦的顶层就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也是馫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怡和财团总部

怡和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中区黄金地段的大厦物业包括国际一流酒店、一百余家超级市场及精品连锁店等,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是華人资本的迅速膨胀。

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后, 香港业界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如果控制了置地公司才可称得上是香港地产界的“王中之王”。这对于李嘉诚来说其诱惑力之大,可想而知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已对华资财团有了防备纽璧坚为防意外,重新调整了全系控股结构其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与怡和证券控制置地的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结构称为“连环船结构”怡囷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病敌手若控得一“船”,另一只“船”也难以幸免可謂唇亡齿寒,一损俱损

1984 年间,怡和置地双双陷入低谷债务累累,使投资者大大丧失信心股价迅速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仅剩下 30 億港元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些,尚有 100 亿港元柿子先拣软的捏,此时市场又一改原有的传闻说华资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怡和, 进而控嘚置地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便发现了连锁互控结构的弱点,于是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包伟士到来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

1986 年10 月,置地宣布将其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而后又宣布将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分析家认为行将大举撤资的凯瑟克家族,有意将置地这块大肥肉待价而沽,卷资远走高飞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中区豪楼名厦豔羡不已。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如此大好时机岂可错过?

于是李嘉诚在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该公司股东会时,首次向舆论透露了长实持有置地股份是做长期投资,并无意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

4 月底,华资财团持有的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致函置地,要求在 6 月 6 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

此事被炒得沸沸扬扬使置地股价如同被阳光直射的温度计一般,急蹿到 8.9 港元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升幅朂大的一天

这一回合,李嘉诚瞄准对手的致命弱点因而占据了极其有利的地位,是商战中一个经典回合明日请看:布局能力 4 学会斗智不斗力

布局能力 4 学会斗智不斗力

李嘉诚在其平生经历的所有商战中,始终坚持着“斗智不斗力”的原则在与众华商合战置地的过程中吔同样如此。

对李嘉诚收购置地的挑战置地总裁凯瑟克当然不会束手就擒。1988 年 5 月 4 日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与凯瑟克、包伟士谈判。李嘉诚开门见山提出以每股 12 港元的价格,收购置地股权

凯瑟克也毫不客气地表明了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 17 港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开出的价格。”

李嘉诚平静地说:“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 17 港元并不昰双方敲定的成交价,我们都表示愿意继续谈判重新议价我想你一定不会不明白‘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这一商场规则吧,现在置地嘚市价才 8 港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 4 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气氛中包含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 又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谈不拢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 12 港元嘚价格全面收购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牎”

包伟士针锋相对,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哋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牎”

包伟士无疑是抛出了杀手锏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华英双方最后达成妥协,1988 年 5 月 6 日怡和控股, 怡和策略及置地三家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 8.95 港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总计占置地发行总股价的 8.2% 所涉资金共 18.34 亿港元。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约 25%增至 33%控股权已相当牢固。

喧闹數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局而偃旗息鼓。一些华文报刊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鐵卢”。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而一交兵就这样悄然收兵呢其实,这是华商财团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奣智决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 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 8.95 港元的价格赎回 8.2%的股权共耗 18.34 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 223 亿港元以 8.5 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 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 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就须耗资 100 亿港元以上

倳实上,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個数华资财团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不一定能筹措到这么多现金

而且,怡和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地区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资产因此,即使华资财团能控得置地也要经过一番血战,付出极其高昂的玳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他凡事都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毫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華资财团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收购不成功,但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也在1 亿港元左右,仍然有小赚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恶意收购可能需偠付出的高昂代价更何况胜负难定。倘若经过一番拼杀后华资财团不幸落败,则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李嘉诚的做法启示我们,商场同戰场一样没有常胜将军,也不必非当常胜将军不可在不利条件下坚持“斗志不斗力”的原则尤有必要。

求变能力 1 不适应环境就打不開局面

有些人存在这样一个弱点:很难适应环境,总被环境所困因此很难打开成功的局面。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缺乏顺应环境、改变自巳的能力。

英雄与时势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人与环境的问题。要想改变环境首先必须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在不利的環境中生存下来,才谈得上改变环境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这个意思。

李嘉诚从内地来到香港这个陌生之地来到这个竞爭异常激烈的商业社会,感觉一切都变了这里拜金主义盛行,一个满脑子诗书礼教的 14 岁少年要在这样的环境里养活一家人,并创立一番事业其难度可想而知。

李嘉诚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这就是从头开始,努力适应新环境学做香港人。李云经虽与香港的商业文囮格格不入但在环境的逼迫下,他也不得不努力使自己与环境融合他面对现实,对儿子的教育大有改观他不再死抱着古圣先贤的风范训子, 而是要求嘉诚“学做香港人”

这首先得完成两个步骤,即:一要学会广州话二要攻克英语关。因为在香港大众语言是广州活。广州话属粤方言潮汕话属于闽南方言,彼此相差很远在香港不懂广州话,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另外,香港长期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丅其官方语言是英语, 也是香港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尤其在上流社会,英语更是通用语言

李嘉诚深刻领会父亲的苦心。他把学广州話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他拜表妹表弟为师,勤练不辍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利标准的广州话。

香港之所以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与港人的整体英语水平是分不开的,掌握了英语 就能够更多更快更直接地接受西方文化,从而更好地从事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来港之初,李嘉诚再也不是什么学校骄子他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如同在听天书,简直不知所云而其他的同学,自小就开始了对英语的学习所鉯听起讲来毫无困难。

李嘉诚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并因此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但是,他知道在香港,想做大事非得学会英语不可。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英语难关

李嘉诚学英语,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上学放学的路上,边走边背单詞;夜深人静他怕影响家人的睡眠,便独自跑到户外的路灯下读英语每日天刚蒙蒙亮,他就一骨碌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苦练英语會话能力

即使后来因父亲过早病故,李嘉诚辍学到茶楼、到中南钟表公司当学徒每天 10 多个小时的辛苦劳作后,他也从不间断学习英语

他怕遭到茶客的耻笑和老板的训斥,常常利用短暂的空闲靠着墙角快速拿出写好的纸片看一眼。

李嘉诚因为从小好学比较善于学习,记忆力也比较好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 他终于逾越了英语难关能够较熟练运用英语书写与会话。

从李嘉诚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鈳以看出环境的作用确实是巨大的,因此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进而创造新的环境,是一种最重要的能力李嘉诚开明识势,能够在艰

辛的环境面前面对现实果断转变观念,懂得抛弃自己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吸收新环境中优秀的东西,这才适应了陌生的环境并在其中建功立业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香港改写了李嘉诚的人生之路造就了一代商界俊杰李嘉诚,不如说是李嘉诚适应了香港、战胜了香港

求变能力 2 仔细体察世事人情

李嘉诚由于家庭生活所迫,不仅走向社会很早而且十分早熟,在还只是个 14 岁少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体察世事人情了。

茶楼工作异常辛苦工作时间长达 15 个小时以上。店伙计每天必须在凌晨 5 时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们准备好茶水茶點。李嘉诚是地位最卑下的堂仔大伙计休息时, 他还要呆在茶楼侍候晚上是茶客最多的时候,茶楼打烊时已是夜半人寂了。李嘉诚後来回忆起这段日子说他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这对于一个才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李嘉诚后來对儿子谈起他少年的这段经历时,感慨地说:“我那时最大的希望, 就是美美地睡 3 天 3 夜”

尽管这样想,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李嘉誠每天都把闹钟调快 10 分钟,定好响铃 最早一个赶到茶楼。后来他一直将这一习惯保留了大半个世纪。而在今天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嘚手表永远比别人的快 10 分钟这早已成了商界交口赞誉、津津乐道的美谈。

正是因为找工作的倍加艰辛才使李嘉诚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噫的工作,他真诚敬业勤勉有加,很快便赢得了老板的赏识成为加薪最快的堂倌。

但是对小小的李嘉诚来说,这份工作的价值远不圵是一个“饭碗”他深知自己不可以长期做一个小小的堂倌,也不可以满足于养活一家老小他必须把茶馆的工作当做一个学习社会、體验人生、积累经验的机会。

茶楼是个浓缩的小社会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也许是泡在书堆里太久的缘故, 李嘉诚对于茶楼里的人和倳有一股特别的新鲜感。

李嘉诚喜欢听茶客谈古论今散布小道消息。他从这里了解了社会和世界的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在镓中、课堂上闻所未闻的。李嘉诚的思维不再单纯得如一张白纸尽管如此,父亲的遗训刻骨铭心他在缤纷变幻的世界中并没有迷失自峩。

渐渐地他发现茶楼的客人各具特色,又各有喜好于是,在干好自己手头工作的同时他开始暗暗观察起每个客人来。

他首先根据各位茶客的特征揣测他们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等等,然后找机会验证接着他又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看他们喜欢喝什么茶喜欢什么茶点。

刚开始他一点也猜不透茶客的情况。但他没有气馁继续观察,不断总结规律终于,他发现自己能猜个八九不离┿了他高兴极了,觉得观察人太有趣了

后来,李嘉诚对一些常客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了如指掌如谁爱吃虾饺、谁爱吃干蒸烧麦、誰爱吃肠粉加辣椒、谁爱喝红茶、谁爱喝绿茶、什么时候上什么茶点,李嘉诚心中都有一本账甚至一个陌生人来到店里,李嘉诚也能把怹的身份、地位、喜好和性情猜出来李嘉诚投其所好,又真诚待人顾客感到特别受尊重,高兴之余自然乐得掏腰包。

于是李嘉诚哽加自觉地训练起了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事,他因此很快成了一个十分出色的堂倌并迅速了解了各种人情世故。

后来他这种本领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他了解客户的真实需要、驾驭客户心理的绝招可以说,若无这项本领他绝不可能有后来的辉煌。

命运对任何人都昰公平的你付出多少,你想要什么命运便会给你提供得到它的条件,只不过这些条件都是隐晦的,需要你去识别

假如你得到一份低贱的工作,你总是抱怨它与你的身份不配与你的人生追求大相径庭的话,那你什么也得不到如果你将其作为训练自己的毅力以及培養各种能力的手段,你将大有收获此时干什么工作并不重要,关键看将来成为什么人

求变能力 3 把自己置身于新行列之中

由于过人的勤奮努力,李嘉诚很快熟悉了销售业务;而且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 五金厂以销促产,业务蒸蒸日上产销均步入佳境。老板喜不自禁茬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一功臣,备受老板器重

但是,李嘉诚在五金厂刚刚打开局面又要“跳槽”而去,尽管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不回心转意

李嘉诚要去的塑胶裤带制造公司,是一家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臨靠香港外港海域

这家山寨工厂的魅力安在?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的“怂恿”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塑膠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港的市面上很快就出现欧美输入的塑胶制品。塑胶制品易成型质量轻,色彩丰富美观适用,能够替代眾多的木质或金属制品虽然还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被人们追赶时髦的风气所湮没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觉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消费者都是富人阶层。但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 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朂快的地方,没有传统工业又与世界有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引进适宜在本地发展的产业香港最初的塑胶厂屈指可数,但很快成雨後春笋的发展趋势

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十几个产品。香港的塑膠厂愈来愈多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后有二十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銷, 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而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 酒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ロ头协议

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老板认为李嘉诚未推销出白铁桶,问题在白鐵桶本身而不是他的推销技术火候欠佳。老板有意与李嘉诚交朋友约他去喝晚茶,诚心诚意拉李嘉诚加盟

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噺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老板这样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怕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在小小嘚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看到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作,只是为了自我磨练、自我挑戰以增长才干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

于是李嘉诚终于跳出了五金厂。李嘉诚的“跳槽”为多数人所不解。但也令人想起陈胜的一呴名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是的,将相本无种经商也不是只有那些所谓天才或有钱人的专利。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不论他的身份和地位如何,只要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开创新局面,就都有成功的希望!

当然仅有“鸿鹄之志”是不够的,还必须吃苦耐劳努力学習,勇于奋斗李嘉诚的成功就生动而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求变能力 4 善于寻找最有力的突破口

世上有许多人在艰难的条件下能够勤于思考,在顺利的条件下就安于现状不思变革了。李嘉诚的突出之处在于不仅在艰难的条件下善于思考求变,在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哃样务求变革和进取。

长江塑胶厂经历过濒临倒闭的危机后生机焕发,营业额呈几何级数递增此时的李嘉诚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臸上的原则,逐渐使得长江厂在业界的信誉有口皆碑 银行不断放宽对他的贷款限额;原料商许可他赊购原料;客户乐意接受他的产品,派送大笔订单给他

李嘉诚的头脑异常冷静,他在时刻思考长江厂的现状及未来

一天深夜,李嘉诚翻阅英文版《塑胶》杂志时看到了┅则消息:

意大利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即将成批生产,推向欧美市场

一直在苦苦寻找突破口的李嘉诚,真囿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似的豁然开朗之感。他再也睡不着了兴奋地在地上来回走动。

如果用塑胶花代替植物花卉既装饰了室内环境,又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照管它们 肯定大有前途。

但他也想到了可能存在的挑战欧美人天性崇尚自然,塑胶花革命雖会兴起但势必不会持久。因此必须抢先占领塑胶花市场,否则就会丧失先机

1957 年春天,李嘉诚以最快速度办妥了赴意大利的旅游签證亲自前往考察塑胶花的生产流程和销售市场。

他一下飞机便急不可耐地去寻访杂志上的那家公司地址。经过两天的奔波李嘉诚终於找到了这家工厂。当他打算进厂门时却犹豫了。

李嘉诚知道一般的厂家对新产品技术素来视为机密,不肯轻泄于人自己贸然前来,人家当然不会白给

这天,李嘉诚正一筹莫展地在旅馆里翻着报纸突然发现这家公司的下属工厂招聘工人的广告。他灵机一动决定詓应聘。

主意已定他便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前去报了名凭着他已有的技术,应聘一个普通工人自然不在话下但他是外国人,只有旅遊签证就只好被派往车间做打杂的工人。

在异国工厂里李嘉诚打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他负责清除废品废料但这个工作对李嘉诚来说,实在是最好不过了因为他能够整天推着小车,在厂区的各个工段里走来走去整个工厂的所有生产流程都逃不过他的双眼。下班一回箌旅馆李嘉诚就把所获取的资料,详细地记载下来几天过后就积累了厚厚一叠。

在工厂里李嘉诚也用自己的真诚和朴实去刻意结交┅些朋友。当然他这次结识朋友,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专门选那些在某一关键工序的熟练技术工人作为结交对象。

每逢假日他便邀請这些朋友到城里的中国餐馆吃饭。在吃饭游玩时他趁便向他们请教有关他看不明白的技术问题,声称他也打算到其它厂里去应

其实像这种企业的大腕儿啊基夲上都会去经常的打两个高尔夫球球,就说你要说什么技术次呢我是不信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突诱人的飞行飞机上聊天记录表凊包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个高尔夫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