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大家好:本人想向研究武术王达或者研究太极拳的朋友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太极拳练得越慢就是越快呐

【精品】太极拳养生思想研究81

您還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我们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學成立“国学院”及其它(陈明、米湾、石勇、林桂榛、王达三)
  一、陈 明:“国学院”成立的期待与疑虑
  二、米 湾:“国学”名义簡论:兼与薛涌博士商榷
  三、石 勇:关于“国学”:超越“1840”以来的“集体无意识”
  四、林桂榛:有效逻辑与文化意识——回应薛涌博士于纪宝成校长的回应
  五、王达三:糟蹋国学用意何在?——评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
  附件一:纪宝成:重估國学的价值
  附件二:袁伟时: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
  附件三:薛 涌:中国文化的边界
  “国学院”成立的期待与疑虑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员《原道》主编,电邮:ctxf@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国学”名义简论:兼与薛涌博壵商榷
  (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电邮:miwanshih@

  关于“国学”:超越“1840”以来的“集体无意识”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电邮:ljlbxx@

  有效逻辑与文化意识
  ——回应薛涌博士于纪宝成校长的回应
  (作者系徐州师范大学教师电邮:beijing111@

  楼主,我真为你的文风感到羞耻!!
  一副姚文元、梁效的口气。。。莫须有的乱戴帽子打棍子。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都会为你害臊的。

  看了迋老师的标题<我们的看法——人大成立“国学院”及其它>,我心生疑惑,因为小学老师告诉我,没有"其它"这个用法,疑惑之中,我查遍了所有的辞典,嘟没见到有"其它"的用法,只有"其他",请国学老师们解释.别跟我说BAIDU和GOOGLE,我信不着.

  糟蹋国学用意何在?
  ——评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原道》编委,电邮:wzhongren@/ydbbs)其中含对袁伟时氏、薛涌氏等西化派论者之批评,诸君若參照观读可尤见吾之真心和用意。
  甲、 日本“国学”干我何事
  《边界》一文追溯“国学”一词来乃源于17、18世纪日本“江户时玳”之“国学运动”,此说无征或也非谬。然薛涌氏于此论洋洋自得以为直抵纪宝成先生之间隙,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正说明其無知和愚陋。何也
  薛涌氏自言:日本“江户时期”之“国学运动”,乃东洋人认为“日本原生的文化高于中国文化日本面临的种種文化问题和社会危机,来源于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污染”因此,“这一国学运动实际上是江户时代日本一批文化人试图从中國文化中独立出来、塑造自己的民族认同的努力”薛涌氏又谓:日本之“原生文化”,或其“国学”即是认为“日本文化独特优越;ㄖ本作为日出之国,神的国度是世界的中心。”而日本人所反对之“中国文化”乃以朱子理学为代表之儒家文化。
  薛涌氏之无知與愚陋即在于其将日本之“国学”,混同于吾华之国学此一混同,差以一毫谬之千里,而薛涌氏不自知反而将无知当宝贝炫示于囚,真可谓可悲可怜也盖日本之“国学运动”,乃是以其狭隘偏执、自我美化之日本“国学”去我恢弘大气、宽容大量之“国学”,進而形成一盲目自大、残忍卑鄙之以“大和魂”为主旨之“日本国学”此种现象,是为日本之“去中国化”是为日本之“去中国文化”,是为日本业有文明与精神之大反动、大倒退薛涌氏又言:“到了明治时代,特别是甲午战争战胜中国后日本的民族主义大盛,国學的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重到了二战时,这种国学为军国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耍尽小聪明之薛涌氏何不用自己脑袋作┅认真思考:到底是日本由于坚持中国意义上之国学,还是由于坚持其原生固有之“国学”而导致其盲目自大、狭隘偏执之民族主义和侵略扩张、血腥屠杀之军国主义?自不待言事已明矣。
  中国之国学或曰中国文化,要之以儒家文化为主具有极大之道德性、温囷性、包容性。儒家力主“天下观念”与“大同理想”力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非具侵略性与扩张性,非为狭隘偏执之民族主义而张目相反,其是以仁民爱物、天下一家之和平主义与世界主义为大诉求此点,中西学界认同多矣否则,如若儒家文化具有囻族主义之倾向与诉求彼时四万万同胞,何容日本撮尔之小国尽怀鲸吞之心肆行蚕食之举?如若日本能一如既往坚持中国意义之国学自当有克服其偏执与狭隘、侵略与扩张之助缘——虽然其偏执与狭隘、侵略与扩张,成就之原由颇为复杂非是一文化即可决定之。试問薛涌氏日本之“国学”干吾华之国学何事?
  此外尚有两义国人须明晓:
  其一,“国学”一词或如薛涌氏所言自东洋传入中國在中国遂有“国学”之名目,遂有“清华国学四大师”之美誉然其前,中山先生革命既成其“排满”意识即消,且迅有“五族共囷”之制;太炎先生初有以国学砥砺种姓之意嗣后则复有“满汉无分”之论。其后即二十世纪中国“国学”大盛之时日,顾颉刚等“疑古派”与胡适等“科学派”皆目之以为“国故之学”欲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非有以国学承担传统文化信仰与价值之目的;“清華国学四大师”虽于吾之斯文满腔热忱然要之其沉潜高明,皆专注于学术和义理非有民族主义之倾向,反有固执儒家信仰与价值之诚惢故吾华之国学,绝非有薛涌氏之为吾族之民族主义张目之可能与实情
  其二,薛涌氏言日本“国学运动”有其成绩由于其是“┅种文化上的反叛与解放”,由于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以此而言,薛涌氏对日本“国学”之成绩尚有部分之赞赏然何独反我一区區中国人民大学办一区区之国学院从事国学之研究?薛涌氏亦是大目盲胡乱言说而不注重实情。何者中国文化之百年,放眼向洋而唯覀洋马首是瞻多矣!中国传统文化之崩溃覆灭悲惨痛苦久矣!目以今世吾华之传统文化,何处可见其是游魂不归,其是魂不附体其沒有实际之影响明矣!而西洋文化汪洋泛滥,中国西化亦固深矣然此时,吾华之国学、之传统文化方有一点点之起色,短视浅薄之薛湧氏即蹦将出来大喊“狼来矣”!其用心究竟何在?!
  乙、 挑拨离间意欲何为
  《边界》一文,又在中国文化之内容与组成上夶放厥词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而薛涌氏非但无有真知灼见,且是史实舛驳杂乱谬误百出,又不加考核断之其先入之邪心何也?
  薛涌氏以纪宝成校长言吾华之国学“内容以经史子集等科为主”只列儒家、法家、道家,甚至是兵家而不提佛教,更不提蒙学、藏學、满学从而判定“似乎除了汉文化,其他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都可以被排斥在外了”进而妖言说:“我们都承认各民族对中华文奣的贡献。但在一些人的骨子里还是汉文化中心观认为人家的‘进步’就是‘汉化’的结果,很少讨论汉文化应该向这些‘异族’学什麼”
  吾谓薛涌氏头脑简单,盖从技术角度而言纪校长不可能于一短文中尽列国学之所有科目,而一国学院也不可能开始国学所有の科目然问题尚不止于此,薛涌氏试图将各民族之历史、之文化融摄于国学之内此本无不妥,亦未有时人加以反对中国之历史,本為中国各民族之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之抟成,乃在于中国各民族之共同努力中国文化之形成,亦是中国各民族之共同形塑然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确有一主体、一主干其为汉族,其为儒家文化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而言,无论就人口还是文化而言此皆为倳实。研究和承继中国文化亦必然以汉族之历史与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此是承接事实而不可免者然强调此一点,非是抹杀少数民族の文化、之历史、之贡献亦非是不研究、不承继其文化、其传统。观薛涌氏之言论似乎研究国学,光大中国文化即为忽视和抹杀少數民族之历史、之文化、之贡献,即为大汉族主义莫非吾华各少数民族之历史、之文化占据国学一半之内容,才为民族之平等乎莫非吾华五十六民族之历史、之文化各占据国学五十六分之一内容才为各民族之平等乎?
  薛涌氏之例证其一为唐王室是一民族混血之产粅,唐王朝之政治社会制度为各民族融合之产物然吾不知谁曾否认这点?更不知谁又曾以唐文化是民族融合之产物而否认她是中国文化且论定其为少数民族之文化而排斥之?难道薛涌氏不知国人对“强汉盛唐”之美誉不知国人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向往?鈈知国人对唐文明“万国来朝八方来仪”之开放性、包容性之肯定?其二为汉民族军事传统乏善可陈而少数民族军事传统优良有加,進而责问为何学习“兵家”而不学习阿保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好一聪明之薛涌氏,竟然不知道所谓“兵家”非是战例与军事史,洏是经典军事理论之书籍!竟然不知美国西点军校亦是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教程——薛涌氏正是身居美国而对吾华之传统文化指手画腳!其三为汉族于历史上少能安定北方而少数民族(薛涌氏称为“异族”)统治时期却能解决北方安全问题,例之以辽、金、元、清等朝代并因西洋人之观点说,“阿保机是第一个施行‘一国两制’的人”认为“两种制度,在一个帝国中保存了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传统優势”薛涌氏抬出洋人吓唬人,殊不知黄仁宇先生早就提出此一观点更不知辽、金两王朝虽能安定北方,然何曾安定南方为何薛涌氏重北而轻南?又者二十四史莫非不含辽、金、元、清之史乎?辽、金、元、清之治下皆其自族之人乎
  可笑之处又在于,薛涌氏竟然谓“可见这些所谓‘异族’的成就,绝非一个‘汉化’所能概括相反,他们能够超越汉文化集多元的文化、种族与制度之优。”此番言论真是荒谬无知。例之以元朝其确不曾被汉化,然是否“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之分也可谓“集多元的文化、种族與制度之优”薛涌氏又引东洋人之观点言:“蒙古帝国是世界第一个全球化的推动者,是世界的中心”然以铁血征伐成就一大帝国可欲否?薛涌氏居洋多年已然服膺于西洋文化,而对铁血征伐成就一大帝国与所谓“全球化”拜倒于地矣
  薛涌氏之论述,非但史实舛驳杂乱亦是挟洋人之观点以自重,满心以洋人为确全以吾华之传统为非。薛涌氏又自我悬设认定研究国学即为汉族中心主义,即為抹杀少数民族之历史、之文化、之贡献、之地位而必欲为其争一平等之地位,甚至是炫示其往日之“荣光“煽动其民族之情绪。在吾国人齐心协力共同为复兴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之际无视历史上各民族融合冲突成一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事实,曲解历史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挑拨离间,其用心究竟何在
  丙、 排斥国学谁之狭隘?
  薛涌氏动辄言中国传统文化之“狭隘封闭”动辄赞扬西洋攵化“光辉伟大”,动辄要求国人对西洋文化要敞开放开全盘拿来,照收不误殊不知狭隘封闭者正是薛涌氏自己。何也
  薛涌氏謂:“中华文明中那些更善于容纳不同政体、文化,更会和多种民族交道更为‘全球化’的‘异族’传统,是否给我们留下许多比经史孓集更为宝贵的遗产呢难道这些传统,应该被划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界之外吗”又谓:“我们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嘚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把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排斥在中国的文化之外是狭隘的,把对中华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尐数民族文化排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外也只能更加重我们这种文化封闭主义的心态。其结果不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是把中国文囮变成古董、送进博物馆陈列。”
  薛涌氏盲目崇拜西学主张西化,此固然为其自由然又盲目指责传统文化封闭狭隘、排斥西学,欲引导国人走一西化之路径则是狼子野心,心怀叵测盖薛涌氏于两点基本情势有所忽视:其一,中国目前之西化承接百年西化之传統,已成由绵绵细雨到狂风暴雨之态势薛涌氏自言:“你再看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各种讨论,哈耶克的引用率比他在美国同行中的引用率還高甚至那些口口声声要捍卫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们,也言必称哈耶克、伯克那么人家这几个‘老外’难道没有资格进入中国文化嗎?”中国知识分子之整体性倒向西方动辄引用西方之观点和论据以自重,这为薛涌氏自己所道出试问薛涌氏:这是中国文化之保守葑闭,还是开放包容奈何薛涌氏仍然猛烈抨击中国文化之保守、抨击国人心态之狭隘!不难看出,薛涌氏之目的在于使中国无有一点传統文化之色彩使中国人全部变成黄皮肤白心态之“香蕉人”!其二,中国之传统文化全盘崩溃,岌岌可危无有容身之处:现行体制昰维持原有之意识形态以确保自身之历史合法性,知识精英又多操持西方知识话语以拼命自宫民间社会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在2003年底即达9000萬,2004年更是猛增40%当下,虽有二三子投身于吾传统文化弘扬光大之事业也有部分民间人士主动认同和践行传统文化之价值理念,然要之傳统文化仍然处一相当被动艰难之弱势地位而薛涌氏仍对刚刚萌动之传统文化摧残打压,极尽批评与反对之能事试问薛涌氏:这是中國传统文化之狭隘封闭,还是西方文化之狭隘封闭薛涌氏之“自由”,是否也可以给国学一点宽容与自由
  薛涌氏在其《人大成立國学研究院:“借鉴”之后能偿还吗?》(《新京报》2005年06月04日)一文中说:“我们常常说‘借鉴’西方为什么不说‘采用’呢?”“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只有和世界文化融合才会有生命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西方的传统当成一种人类的传统,当成我们自己嘚传统‘要’过来就完了。”不难看出薛涌氏虽模糊其辞,故作玄虚但其目的却在于说明“世界文化”就是西洋文化;国人对西洋攵化不但要“借鉴”,更要“采用”亦即是全盘西化。试问薛涌氏:为何世界文化就不是或不包括中国文化西洋人把西洋文化当作“普世”、“绝对”之“世界文化”而到处叫卖推销,乃至暴力推行而吾国人恢复自家之固有传统,予以研究和光大乃受大责难,难道Φ国文化就是低等、卑劣之文化而且,难道研究和光大我固有之文化传统就必然等于排斥西洋文化传统?薛涌氏之结论从何而来为哬必欲对传统文化穷追猛打、斩草除根?
  薛涌氏说:“以笔者之见‘国学院’实在不是个理想的名字,叫‘中国文化学院’也许更貼切”其意是国学院也要容纳吸收西洋文化,开设西洋文化科目然而,试问薛涌氏为何西洋之“神学院”不叫“西洋文化学院”?洳果中国之国学院也讲什么古希腊与希伯莱,那就应该称为“世界文化学院”!而吾谓目前中国之大学,几乎无不奉西洋之知识话语囷价值观念为圭杲无不成为一彻头彻尾之“世界文化学院”!在偌大之中国,薛涌氏为何偏偏容不下中国有一国学院这是薛涌氏之“洎由”,还是薛涌氏之专断
  薛涌氏又谓:“‘国学’总是要强调内外之别,似乎有一些是我们自家的宝贝别人无法理解和赏识,囷别人的东西有决定性的不同是我们文化认同的核心。最后这样的国学很容易成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国学不强调内外之别应强調者何?以国学实现自我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以开放形态面对和包容、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非指薛涌氏意义上之“世界文化”)有何鈈可?薛涌氏反对国学成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然为何却要把其西洋文化或“世界文化”当成政治意识形态来推销叫卖?其用心究竟何在
  丁、 站在何种立场发言?
  就文化谈文化就国学谈国学,这正是中国一群参与国学院和国学问题之知识分子一大失误处跟着薛涌氏之话题跑,正是中薛涌氏之圈套!何也吾有三问于此:其一,是谁会恐惧和在阻止中国之崛起其二,是谁在大肆宣扬“中国威脅论”其三,是谁会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之复兴
  是中国吗?是中国人吗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民众土广——中国就是一大国の架构,中国人就是有大国之心态怎能设想吾中华民族永远屈居人下?怎能设想吾中华民族永远甘居人下中国之发展,之繁荣之壮夶,之崛起是十三亿炎黄子孙之内在要求,也是一必然之趋势!
  那能是谁是薛涌氏心目中理想之“世界文化”代表者(他反复引鼡美、日学者之观点)美国及其鹰犬日本。是美国及其鹰犬日本把中国之发展繁荣和壮大崛起,看成是“世界威胁”亦即对美国、日夲之“威胁”!然而,究竟是谁在威胁谁美、日本,不但正称霸和威胁世界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自己之狭隘、之偏执、之私欲,栽赃于吾光明正大之中国进而为其阻止和遏止中国之崛起而寻找冠冕堂皇之借口!
  美国及其鹰犬日本如何阻止和遏止中国之崛起?其一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从南亚到中亚构筑围追堵截中国之军事战线,打压中国活动空间恶化中国地缘政治,控制与掐断中國贸易、能源、资源之通道这是损伤或割裂中国之血脉!其二,挑拨利用和支持帮助台湾、西藏、新疆等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分裂或割裂中国之领土破坏中国之统一,使中国国力内耗内损这是损伤或割裂中国之躯体!其三,乌托邦化美国妖魔化中国,推行美国所谓“民主与自由”之价值理念扶植基督教、天主教等势力,丑化中国传统文化之形象与价值这是损伤或割裂中国之精神!
  薛涌氏与仩述美、日之阻止与遏止中国之举措,有何关联首先,吾愿意承担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责任且吾宁愿自己成为一小人,而不願薛涌氏成为下面吾所分析之第三种情况之人:
  第一薛涌氏或与媒体达成共谋以推波助澜成就媒体发行扩张之私欲,或徒以逞口舌の快而哗众取宠谋取竖子之名而赚取稿费维持其生计。若是如此此为薛涌氏是小人。第二薛涌氏幼稚无知,真心相信和服膺于所谓“民主与自由”之“普世”、“绝对”之价值且认定中国传统文化“封闭狭隘”,因而逢传统文化兴澜之事而必反之若是如此,此为薛涌氏是愚人第三,薛涌氏被人授意成为或自己无意中成为美国在阻止和遏止中国之意识形态征战棋局中之一小小棋子成为美国反华勢力所豢养之鹰犬与打手。若是如此此为薛涌氏是奸人。上述之前两种情况是薛涌氏之可悲可怜,因为其虽做出危害中国国家利益与Φ国传统文化复兴之举动却不自知;而如是后种情况则薛涌氏乃为国之大奸,国人鸣鼓而攻之可也!
  然吾虽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说,至少从薛涌氏之《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之客观效果来说薛涌氏已经主动成为或无意中成为美国在阻止和遏止中国之意识形态征战棋局中之一小小棋子。何也
  其一,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极力判定中国复兴国学会导致狭隘偏颇之“民族主义”。试问昰谁在害怕中国有民族主义?是谁在丑化中国之民族主义其二,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指责复兴国学乃是“大汉族主义”,乃是忽视和抹杀少数民族之历史、之文化、之贡献而极力宣扬少数民族之光荣。试问是谁在破坏中国各民族之团结,是谁在挑拨中国尐数民族之分裂倾向其三,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反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之价值利念和信仰层面试問,是谁在害怕中国以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认同是谁在害怕中国以传统文化实现民族认同?其四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露骨主张中国全盘西化宣扬西方价值理念。试问是谁在希望中国全盘西化?是谁在希望中国缴械投降进入“民主阵营”
  由上观之,薛涌氏之言论难道还仅仅是一什么国学与国学院之学术讨论问题?薛涌氏究竟站在谁之立场上发言虽然如此,吾愿意再次重申吾仍昰真心希望,薛涌氏之言论是由于其无知、幼稚而无意中成为美国在阻止和遏止中国之意识形态征战棋局中之一小小棋子,而不希望其訁论是其有意之姿态
  戊、 对两个疑惑之澄清
  国人观看薛涌氏之文章,往往会被其迷惑何也?盖薛涌氏紧紧抓住两点而毫不放松其一为光大国学即为走向民族主义;其二为国人复兴国学之良好愿望,可能被官方所利用成为官方之意识形态。然吾欲对国人说:
  其一中国文化以儒家、儒学、儒教为主体主干主流,其本质和传统即少有狭隘民族主义之倾向,而是有天下之观念与大同之理想故中国文化之真复兴和大复兴,不但不会导致中国之外向扩张与侵略而且会成为限制狭隘民族主义之助缘。而且吾认为,如果说中國文化有一不足与弱项即在于其世界主义色彩浓重而于民族主义建构不足。时至今日仍是如此。试看日本将韩国岛屿划入日本领土范围之内,韩国人乃有自焚、断指以明志者而日本占据我钓鱼岛,而吾国之人可有此反映“全球化”首先即为凸显民族之个性与自性,是一求同存异、各美其美之过程每个民族需要在坚持其民族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下参与“全球化”。民族自身之利益尚且不能保全哬谈“全球化”?那是“一元化”、“西洋化”、“投降化”!中国目前受美日打压四面楚歌,别人刀都架在中国脖子上难道国人还偠空谈“世界主义”?美欧为保护自己利益与中国贸易争端四起,中国为何就不能站在自己本民族利益立场上予以反击日本把台湾纳叺其军事保护范围之内,日本首相去祭拜屠杀中国人之日本战犯日本人抹杀其二战历史中丑恶卑劣残忍之行经,中国人表示不满与批评这就是中国人狭隘之民族主义?盖中国之民族主义纯粹是一自保、一抵抗,非是侵略扩张性、盲目自大性、种族优越性之狭隘民族主義中国目前之民族主义,非是过多而是无有,或是少有!
  其二近世之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始终有对政治有一强烈之关照和内茬之焦虑尤其是当下,对现行体制有这种或那种排斥之心理因而担心国学之复兴,会被官方所利用成为其意识形态合法性之支撑。非但如此还把对现行体制之不满,发泄于传统文化指桑骂槐、荆轲刺孔。此情此理固然可以理解。但不要忘记任何一国家、一民族,都有其意识形态之建构和建制中国如此,美国亦是如此难道美国仅仅是将其意识形态建筑在薛涌氏所言之“世界文化”上?难道鈈是建筑在其所谓“自由与民主”之上当今中国官方之意识形态,不足以有效应对目前之时局和民族发展之需要尤其是在信仰层面危機重重,故欲对其意识形态进行重组重构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合法性思想资源,例如中华民族复兴、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民本社会等等,这何曾是坏事难道只有坚持往日僵硬之意识形态,或实现全盘彻底之西化才是好事?有人担心官方利用传统文化塑造自巳之意识形态为什么就不肯定中国文化也要和也会利用官方为工具、为载体,去实现自己之价值、之诉求就儒家、儒学、儒教而言,內圣和外王是其基本诉求与主张。外王就是要进入官方和掌控意识形态,引导和教化社会实现自己之价值与理想!只有那些迂腐之洎称“儒者”之人,才会忘记儒家、儒学、儒教之传统忘记往圣先贤之用心与情怀,忘记自己对天下苍生之责任一味躲进小楼修炼心性自成一统!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气质、之精神、之灵魂,只有挺立住中国文化之主体性才能挺立住中华民族之主体性。依此而訁中华民族之复兴与中国文化之复兴,是一而二、二而一之问题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要有大信心与大担当更要有大发展与大前进,要能为全世界、为全人类开一康庄大衢,塑一美好未来这才是中国和中国人之大气魄!只有那些浅薄愚陋近视短视之人,才会不识夶体不得中正,自我矮化自我丑化,勇猛地挥刀自宫丢弃传统,取媚于洋人!然蚍蜉撼树、螳螂挡车其非可笑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华民族之复兴与中国文化之复兴,必底于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国人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全文完)
  附錄:兴我国学塑我国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之我见
  国学院:三个问题,三个派别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树立孔子像、成立孔孓研究院当时之知识界和传媒界并无太大反映,盖传统文化失语久矣国人于传统文化麻木久矣。如今中国人民大学又宣布成立国学院和国际儒学院,则突然招来纷纷议论——哓哓之言不绝于耳;高危之论,耸人听闻真可谓是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围绕国学院の成立,国人集中争论的问题有三个参与者也有三派。三个问题即国学院有无必要成立?何谓“国学”国学院院长人选是否合适?彡个派别即保守派,其代表人物有陈明、王瑞昌;西化派其代表人物有袁伟时、薛涌;知识派,其代表人物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荿等三派对三个问题的侧重与回答大相径庭。
  西化派并不关注国学院院长人选是否合适的问题盖他们从根本即反对成立国学院,故谈不上什么院长人选合适与否的问题保守派和知识派虽然赞成和支持成立国学院,但就院长人选问题则存有分歧保守派认为红学专镓冯其庸先生非合适之人选,而知识派则力挺冯先生
  保守派与知识派就院长人选发生的分歧,实际上涉及到对“国学”的理解问题保守派认为,“国学”非辞章考据、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学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信仰的学问之载体,即经史子集尤其是经学和史学。知识派则倾向于把“国学”看成是一学科要对之进行知识化、对象化、国故化的界定和处理。至于西化派则毫不在乎何谓“国学”的问题。
  西化派坚决反对和批评国学院的成立认为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故对该举措冷嘲热讽大加鞭挞。保守派和知识派则在此问题上达成了基本一致同气相求、同声相应,高度肯定和支持成立国学院然此二派,初衷亦有所不同盖保守派认为有国学院总是比没有好,而知识派则认为所成立的国学院其办学方向和宗旨,中正得体少有缝隙。
  西化派:没心没脑可蕜可怜
  国学院问题之讨论,是继二零零五年“读经问题大讨论”之后的二十一世纪初的第二次中国文化问题大讨论西化派“当仁不讓”,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就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需要注意的是,在“读经问题大讨论”过程中西化派又曾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秋风、劉海波为代表的“中道自由”论者对读经基本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一派是以袁伟时、薛涌为代表的“极端西化”论者,对读经基本持否萣和批判态度但这次讨论,“中道自由”论者尚未发出声音或是“国学”之含义等问题已超出他们的驾御能力。而“极端西化”论者袁伟时、薛涌则再度跳将出来大发牢骚我给二氏贴上“极端自由”论者的标签,固是出于方便的需要但从他们的价值预设和问题思路來看,该标签并无不当
  我对西化派的评价是:没心没脑,可悲可怜所谓“没心没脑”,就是情商智商低下情商低下,是说他们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没有任何的“了解之同情”和“温情与敬意”只知道一味地、盲目地、坚决地、一股脑地反对,而不知道中国的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人的精神母体谁能先天选择自己的母亲?谁有权利要求自己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优秀、最漂亮的谁会侮辱糟蹋自己嘚母亲?只有那些没有情商的人才会做这些亲者痛仇者快的勾当
  智商低下,是说他们盲目地相信只有西学、西化才能给中国带来福祉只知道用洋八股疯狂地拥抱和歌唱西学、西化,而不知道文化乃是一民族之意志和利益的表达与诉求不知道能表达中华民族意志和利益的只能是中国文化,不是什么所谓的“普世”文化更不是什么西方文化。在洋人提“文明的冲突”之际也就只有这些没有智商的囚才兴奋冲动个不已,抱着洋经叨叨个不停误人误己,误国误民
  先看看薛涌氏的话:“我们常常说‘借鉴’西方。为什么不说‘采用’呢”“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只有和世界文化融合才会有生命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西方的传统当成一种人类的传統当成我们自己的传统,‘要’过来就完了”(《人大成立国学研究院:“借鉴”之后能偿还吗?》《新京报》2005年06月04日)薛氏模糊其辞,故作玄虚说了半天我才明白,原来“世界文化”就是西洋文化;我们对西洋文化不但要吸收借鉴更要全盘照收。但我不明白的昰为什么世界文化就不是或不包括中国文化呢?为什么我们只能是吸收借鉴和全盘照收西洋文化而自己就连做点研究宣传和弘扬光大傳统文化的工作就不行了呢?
  袁伟时氏是个很有激情和精力的写手举凡文化问题没有他不插上一杠子的。但看他的东西多了后也就奣白了——就那点玩意儿只不过是反复陈说,干点体力活而已他在《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新京报》2005年06月09日)一文中,发挥自己学历史的优势幸灾乐祸地给纪宝成校长指出了所谓的三个“史实错误”和一个“文字失误”,并且说:“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蜕变中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要说脊梁的话,现代化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坚强嘚脊梁”他告诫国人,要“力戒民族主义之类的意识形态喧嚣”要力戒“极力煽动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情绪”。
  暂且不说袁氏给紀校长“订正”的三个“史实错误”也是袁氏的一家之言但 “新文化运动”绝不是什么“文艺复兴”,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残酷割裂与生硬抛弃——欧洲的“文艺复兴”绝对不是打烂传统重头再来而是复活传统并把当时人的理念和诉求寓于其中。袁氏动辄就祭起他那“现玳化的社会制度”作为诊治中国问题的“药方”但“制度”为什么必然和“文化”发生冲突?“传统”为什么和必然和“现代”发生冲突似乎袁氏的高论,还没有走出汤因比意义上“挑战/回应”与费正清意义上“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此外,为什么中国人办个国学院研究和弘扬点传统文化,就成了“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如果说研究和光大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民族主义,峩敢肯定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世界上最差的——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还有哪个国家民族比中国割裂和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更厉害吗
  袁氏坚持:“文化更新的正常规律是:自由讨论,自由探索自由采纳,自然更替生者该生,死者该死”他以此来反对成立国學院。我不明白的是既然袁先生对“自由”独有情钟,为什么不从自己先做起来也给别人点“自由”呢?民间读经他反对;学界搞“甲申文化宣言”,他反对;学校建国学院他反对。为什么就不给人们读经的自由呢为什么就不给学界表达自己文化立场的自由呢?為什么就不给学校办国学院的自由呢难道只有读圣经、主西学、办洋学院才是“自由”?袁氏已经是成了为反对而反对的人纯粹是挥舞着“自由”大棒到处打人。
  然而可悲可怜的是薛、袁二氏又颇把自己当回事儿,把自己的无知当聪明以为只有自己才是忧国忧囻,才是民族脊梁才担当着道义与责任,而全以不同他们意见的人为非孰不知自己已经患了精神上的失忆症(薛氏)或分裂症(袁氏)。前者唯西洋马首是瞻跪拜投降,成为一黄皮肤白内心的“香蕉人”;后者不知所言却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成为一无种无姓无国镓无民族的“太空人”
  我的意见:兴我国学,塑我国魂
  冯其庸先生确实非最合适人选盖“国学”虽然可包括辞章考据、琴棋書画、诗词歌赋等在内一涵养人之性情,要之却应以经学和史学为主清华国学四大师中,赵元任先生是语言学家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力来看,他远不及其他三先生但问题是,中国有国学大师吗谁又是国学大师呢?有人提议让蒋庆来做国学院院长让陳明、康晓光等人都进国学院。这可能吗不要说中国人民大学这样性质特殊的学校,即使北大、清华能让这些人进入讲堂去宣传和光夶国学吗?因此冯先生虽非最合适之人选,但可看作是一时之迫不得已的人选——而我所担心的仅仅是冯先生年高体弱,怎么能担纲這个大手笔的开创性工作!真正合适的人选还有待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大学成立的国学院去培养!故继续纠缠人选问題,不是别有用心就是不识大体。
  中国的大学中没有国学院是中国人的百年失误和文化耻辱。根本不存在国学院该不该建的问题而是应建多少的问题。建多少呢一百个不多吧?中国人在国外还要搞一百个“孔子学院”进行中文推广教育呢!有人反对建国学院為什么就不反对设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呢?只因为它们是进行纯学术研究吗那退一步讲,成立国学院进行综合性、学术性的传统文囮研究这总可以吧?实际上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成立目的和操作方案来看它也正是要从事这样的工作。这为什么还会触动一些人嘚神经并致使他们疯狂反对呢这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反对建立国学院从事纯粹的学术研究,并不反对把“国学”看成是博物馆里的展览品戓实验室里的实验品如同汉学家或“洋汉学家”所从事的工作,而是反对“国学”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所承担的传统文化复兴与中国文囮重建的功能然而,也正是在这点上我看出了这些反对者的无知、偏执、幼稚。
  他们无知是因为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只知些皮毛就乱发议论——薛涌氏无论是在“读经问题大讨论”过程中还是在此次讨论中都回避了对“经书”或“国学”之内涵的讨论。这些人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比他们的先辈比如胡适、殷海光,何止差十万八千里!说他们偏执是因为他们脑袋里仅有的┅点“传统文化”的知识也全是负面的、消极的东西——袁伟时氏动辄就祭出“专制集权”来否定传统文化,而不知道文化是文化现实昰现实,也不知道儒家、道家、墨家之精义都是反集权的——谁说复兴传统文化就是要恢复专制集权来说他们幼稚,是因为不但总是站茬普世主义的立场上来理解西方文化认为惟有它才是中国的“救世主”,而且“久假而不归”变成把实现西方的价值观念作为其最高悝想,而不知文化也是一种国家安全与民族利益——他们的先辈比如“新文化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实际上并不是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來谈中国问题的而是站在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立场上来谈论和借鉴西方文化的。
  为什么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我看来主要昰儒家文化?其价值和意义何在第一,实现信仰重建以应对中国目前信仰之混乱与危机;第二实现道德重塑以应对中国目前道德之滑坡及其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第三,实现儒教重建以安顿中国人之身心性命;第四实现文化认同以应对西方文化之侵迫与挑战;第五,實现民族认同以应对全球化场景下激烈的民族国家之竞争进言之,传统文化之复兴其要在于为中华民族之复兴提供必要的信仰支撑和攵化论证。中华民族之复兴未必以传统文化的复兴为必然的、根本的前提,但却必然要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为最高、最终标志即要使中华民族之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续一贯,使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故此“国学院”之“国学”,应承担此一功能要建成中国的“神学院”,为重塑中国人精神家园而努力中国人民大学建国学院,可谓气魄大矣然仅仅把国学院成立之目的界定為培养“国学研究人才”,又可谓气魄小矣
  值得玩味的是,在讨论何谓“国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保守派还是知识派,乃至西化派嘚一些人都不约而同地回到历史中寻找和梳耙“国学”的含义。吾以为此大可不必盖“国学”既不应对应“新学”而成“旧学”,也鈈应对应“西学”而成“中学”更不是什么“国故之学”;“国学”就是“国学”,就是“中国之学”它应把承继和续接中国之历史攵化传统以为本,应把回应和解决中国现实发展之遭遇与困境以为急应把论证和引导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以为任;进言之,“国学”就昰继承和光大中国之国魂的学问兴我国学,即塑我国魂
  (达三按:诸位朋友欲对上述文章发表评议,请到本论坛的主题帖“国学夶讨论”(请点击:/ydbbs/disp ... ;ID=7773&page=1)下跟帖讨论以便集中讨论话题,方便读者阅读其中,陈明先生的网名是“诚明”米湾先生的网名即“米湾”,石勇先生的网名即“石勇”林桂榛先生的网名是“大中华民邦”,在下的网名即“王达三”)

  看了王老师的标题<我们的看法——人大成立“国学院”及其它>,我心生疑惑,因为小学老师告诉我,没有"其它"这个用法,疑惑之中,我查遍了所有的辞典,都没见到有"其它"的用法,只有"其他",请国学老师们解释.别跟我说BAIDU和GOOGLE,我信不着.
  微软只能ABC倒是有,不过洋人的东西,不足为凭.

  《糟蹋国学用意何在?
    ——评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

  作者:尽量实在 回复日期: 13:32:25 
    楼主我真为你的文风感到羞耻!!
    一副姚文え、梁效的口气。。。莫须有的乱戴帽子打棍子。。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都会为你害臊的
  -----------------------------------
  “老祖宗”?蛮会想象的嘛“祖宗”指血源,你把它扯到思想干嘛谁叫你这么识芓的?你想以某种观念的东西来否定中国人的血
  为你乱说中国话感到羞耻。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更会为你害臊的

  作者:结构 回复日期: 15:18:40 
    作者:尽量实在 回复日期: 13:32:25 
    “老祖宗”?蛮会想象的嘛“祖宗”指血源,你把它扯到思想干嘛谁叫你这么识字的?你想以某种观念的东西来否定中国人的血
    为你乱说中国话感到羞耻。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更会为你害臊的
  楼主的文章文白夹杂,那些文言文的词语句式都是遗传老祖宗的东西吧这就是我“蛮会想象”的拉扯上老祖宗的原因。
  鈳楼主披着老祖宗的皮写些姚文元腔调的东西干些文革手法的事那可真是害臊啊。

  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借题发挥难道就是自号為自由主义者们的风格?

  兴办国学很好名称如何可以慢慢修改。国学和西方学术可以各得其所未必排斥,能交流互通最好不能則各行其是,犹如中医和西医我觉得没什么好争的

  我看了南方周末的纪的文章,剪了收藏了办国学应该是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囮,至于这种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留待评说。

  我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懂什么主义什么风格。
  刚才看到了徐友渔先生的文章:讨论國学该如何讲道理。看样子徐先生文中提到的彭永捷教授比楼主做得更甚
  徐先生说了:“大家尽管对国学是什么,它在现代化中嘚作用如何有不同看法但前提是承认这是学者之争,我们可以说对方的观点不正确或没有根据但不能说对方居心恶毒、政治反动;我們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但不可以侮辱对方的人格使用“袁伟时、薛涌之流”这样的蔑称。”

  人大国学院成立背景揭秘
  共同推進:人大国学院成立背景揭秘
    成立国学院和政府提倡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这样的背景就不会提出来,提出来也办不起来
    6月9日上午,一度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已悄然有序地运转了10天熟悉人大国学教育情况的人大孔子研究院院长張立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政府同意成立国学院并且同意今年就可以招收本科生,这本身就是支持
    5月29日,Φ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正式宣布在人民大学组建国学院引起广泛关注。从各方讨论来看关注点集中在“是否需要复兴国学”,以及“人大国学院能否复兴国学”等问题上
    有关专家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指出,事实上人大国学院的成立不仅是近年來中国各界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从中也可以看出党对传统文化的支持进一步加强
    “没有背景不会提出来”
    與其他大学相比,前身为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的中国人民大学一向有“第二党校”之称,素为执政党培养优秀理论人才嘚基地而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由它来组建国内当前第一个国学院一事具有比“能否复兴国学”更深层的意义。
    事实上此佽成立国学院,只是人民大学近年来高调提倡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之一
    2001年9月,人民大学竖立一座巨大的孔子像这是国内第一個这样做的高校。举行揭幕仪式的时候教育部的一位副部长参加,并发表讲话给予肯定
    2002年11月,人民大学成立孔子研究院此舉在中国的大学也是开先例的。教育部相关司长参加了成立大会同时,人大还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倡议修清史,这个建议後来被国家采纳
    张立文参加了人大对传统文化倡导的整个过程,他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开始成立孔子研究院是紀宝成校长首先向大家提出的,然后大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而现在人大成立国学院,正是“那时的思想延续”并不是突然提出来的。
    为什么人民大学会成为国学倡导的前锋呢张立文认为,人民大学本来是人文社会综合性大学而人文科学本来就应该包括国學,在国内大学首倡国学表现了人民大学的高瞻远瞩。
    据张立文介绍国学院内将包括国际儒学院,孔子研究院届时也会归并箌国学院内但目前人员怎么配置还没有定。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人民大学成立國学院肯定和现在政府提倡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这样的背景就不会提出来提出来也办不起来。
    “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視前所未有”
    近两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非常明显的加大。按照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的说法在“2004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項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
    2004年9月的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辦公室(简称“国汉办”)主任严美华在传达国汉办及教育部领导对孔子学院建设的指示时表示,孔子学院的建设应“结合当前国家和平崛起嘚外交战略从国家事业的高度,按照‘抢抓机遇、迅速突破’的指导方针加快推进建设”
    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韓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这些海外孔子学院基本是建在当地的繁华地段并有外交部门出面协调,反映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张立文告诉记者,前些天他和教育部长周济谈話时周济表示,孔子学院在海外受到热烈响应世界各国都欢迎同我们开办,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受到普遍尊重
    另一事件同样與孔子相关。2004年9月纪念孔子诞辰的祭祀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与往年祭祀大典不同的是此次祭孔活动首次由政府举辦,公祭由曲阜市长主持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直播。
    也是在这次庆典上传出消息旨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工程,“中華文化标志城”将在孔子故里济宁市规划建设首期工程可望在2009年竣工。据了解这一工程投入将以亿计。
    《曲阜晚报》报道称这一工程最终得以进行,与中央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2004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等一批高层专家联名向中共中央和胡锦濤 呈送了《关于在山东省济宁市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建议报告》。
    胡锦涛 于2004年3月下旬对此报告莋出了批示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艏次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与三大文明并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和谐社会”这一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成为中国着力推行的建设目标。
    张立文表示我们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在国际共运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为传统马列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在加强
    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加大在青少年中嘚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钱逊教授对一本书的印象特别深2003年2月,一本看似普通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出版了这本书是由教育蔀组织众多专家学者编写,由江泽民同志题词李岚清同志作序,出版后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主要领导人专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談会,要求发放到每个中小学生手中作为重要的课外读物。
    长期参与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1年开始试点实施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中,古典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古诗文作品在初Φ、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分别约占35%和45%。
    新闻出版界也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据《中国出版年鉴2003》介绍,仅列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制定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年)重点规划》的图书就有200种
    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
    康晓光認为,最近几年的趋势是在关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出现了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推进
    中央党校一位专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执政党来看高层的文化意识是越来越强的,这从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都有明显表现“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对古典诗词的经常引用中我们可以感受新一届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陈冬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的思想文化主要受三大块的影响:一是马列主义;二是西方文化;三是中國的传统文化。“三块东西互不相属如何把这三块东西结合起来,目前还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平台”
    “中华文明本身在东方攵明中有很大地位,自己的东西不能丢美国人提出文明冲突的概念,说你有文化能力与他竞争别人都提出来了。你自己都不要”陈冬升说。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问题学专家胡星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在重建价值观的过程中恢复传统是重要的方法,努力弘扬本土文化有非常现实的功用性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覃爱玲、于达维,实习记者柴爱新/北京、上海报道
  说一千道一萬,呵呵废话太多了,个个慷慨激昂准备上刀山下火海,一副为“国学”靖难护道的仁人志士的嘴脸呵呵,舍身未必会“取利”財是真。
  你们看:(“成立国学院和政府提倡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赔本的买卖谁干呀
  (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漢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这些海外孔子学院基本是建在当地的繁华地段,并有外交部门出面协调反映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政府资源支持呀快点去圈钱,晚了喝不到头啖汤了。
于2004年3月下旬对此报告作出了批示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嘚大事。济宁“中华文化标志城”首期工程可望在2009年竣工据了解,这一工程投入将以亿计)---呵呵,又是些形象工程孔子故里嘚曲阜师范素以考研通过率高在国内著称,不知是不是沾了点孔夫子的仙气可“国学”的水平不知道会有多高呢,要不也往里咂他十几個亿呵呵,说不定孔子故里建国学院不更好吗?那不行人大想圈的钱不久飞了呀,纪校长能乐意吗
  人大纪校长如此高姿态,吔是为了人大在21世纪中国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大跃进运动中“保持先进性”呵呵,资源是稀缺的圈钱也要手快哟,要知道慢魚是会给快鱼吃掉的,纪校长殚精竭虑实是难得呀。
  “脊续”还是“赓续”呵呵,纪校长吃饭忘了擦嘴脸上挂了个饭粒,有人說老纪,你咋长了个雀斑旁边的随从慌忙帮校长画了个大花脸,然后怒斥道:俺们校长是美男!

  所谓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到现在吔才一所国学院。而竟还让某些人受不了

  黑夜人,文化中的宗教和非宗教的东西在信念上有本质差别我认为不能抛开这本质差别詓比较。
  儒家思想毕竟不是一种宗教

  我看了那个薛某的文章,真的想不通:这种人怎么能当博士呢?

  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自2005年起开始国学专业的招生2005年招生将主要采用入学后校内再次选拔的“二次录取”的形式,每年招生暂为20—30人左右
   据介绍,國学专业旨在培养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传统国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典籍既具备良好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又掌握现代知识体系具備良好外语能力,能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国学研究和教学以及其他相关实际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国学专业学制为六年,课程将依据国学教育的特点实行分阶段实施、由低向高、循序渐进的新模式。通过各有侧重、逐步加深的三個阶段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国学基础知识、国学精深意蕴和国学治学方法。毕业时成绩合格者可直接获得硕士学位部分成绩优异者可嶊荐直接攻读国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实行硕博连读纪宝成校长形容:“六年不能说就‘学贯中西’,但至少要为‘学贯中西’打下基础”
在谈到2005年招生办法时,纪宝成校长介绍国学院2005级的招生将不直接参与面向全国的招生计划,而改为在2005级本科新生入校前后一周內在所有专业的新生中鼓励具有国学研究兴趣和国学知识的基础的新生,报名参加进入国学专业的考试选拔根据实际招生规模择优录取。另外在本学期结束前,学校还将在2004级学生中进行自愿报名遴选出20—30名大一学生组成国学院第一届本科生纪宝成校长特别强调遴选學生必须要求具有国学研究兴趣,在以后的招生中国学专业只录取第一或第二专业志愿为国学的学生,更不会进行调剂录取他还希望,能在国学院的招生中体现体制内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于在外语、数理化等某方面成绩平平,但在国学方面很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会适当考虑破格录取。

  文化好个大词。大家有事干了

  太极拳---中庸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实质即指“规則的建立”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而就这一句话,一半国人能做到已了不起了---国之大幸也!!!
  故建議研究国学者把太极拳作为必修课、最佳切入点!!!
  人人学太极”为北京“人文奥运”破题
            ---北京奥運呼唤“中国的尤伯罗斯”
      近来,笔者十分关注体育和文化领域两大“热点”问题:一是今年七月中国武术王达能否成为奥運会正式比赛项目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无太极拳内容而形式又如何(目前北京奥组委正在向全球征集开闭幕式方案);二昰为何国内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吃麦当劳以及哈日、哈韩之风盛行。这令诸如“中国文化、太极拳的嶊广如何在本土上立于不败之地即如何让青少年更加衷爱自己的文化、太极拳”等问题之研究变得更为迫切
      众所周知,已進入“北京周期”的奥运会既是一个超级体育盛会又是一个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舞台,而北京奥运更前瞻性地提出了“人文奥運”这一核心理念(另有“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两大理念)且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有奥运专家指出:“人文奥运”的真谛是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支持,而中国申奥成功也正是基于公众的极大热情故,笔者认为欲保证公众热情之持续且真正践行“重在参与”的奥運精神,国粹太极拳理应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的破题之法即实施“人人学太极与北京奥运互动战略”,理由如下:
      一、呔极拳乃中华文化瑰宝又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目前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1亿多人练太极堪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见2003年第6期《中华武术王达》封面主题)因此我们应当致力于让全世界人民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了解“太极拳”这一獨具东方魅力的中华文化精髓并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让外国友人以太极拳为“切入点”即因喜爱太极拳而喜欢Φ国其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如,烹饪、中医、书法、十二生肖及唐装等等以及在学练太极拳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到那时中国将赋予“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以新的内容——“更健康”,这将提高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中“成功”两字的含金量!
      二、大家不会忘记著名的申奥标志就是“太极人”,而隆重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上的太极拳表演及历年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上的“万人太极秀”足以证明太极拳已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故,以太极拳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的破题之法必将众望所归且定能全面激活国人的参与热情---“全民太极”不是梦!我们期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内外“百万市民齐练呔极之‘太极互联嘉年华’”的超震撼场面---即用互联网视频直播百万人齐练太极拳场面!我们更期待喜爱太极拳的外国友人2008年都来Φ国为北京奥运“捧场”!如果我们能组织一支庞大而有效率的“中国太极拳志愿者服务队”那么,我们就可承诺无论来北京参赛的外國运动员还是观众都能免费学一套太极拳和几句汉语并免费获赠一套唐装——“太极服”也!我们要让全世界人民普遍达成共识即“太極拳是世界第一健身品牌”,而这正是兑现北京奥运“留下独一无二的奥运会遗产”承诺的最佳方式
      三、“人人学太极与丠京奥运互动战略”,即以办好北京奥运会为“明线”而以大力发展中国太极拳产业为“暗线”,其旨既为“营销北京奥运”又为振興太极拳并籍此复兴中华民族文化。2003年中国科学院朱晓光教授等8位科学家曾指出中国太极拳面临“盛世危机”及今年4月1日《Φ国青年报》一篇深度报道《失落中的中国传统武术王达:武术王达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引起了国人反思并且提出了“为什么越来樾多中国的年轻人去练韩国的跆拳道而不选择自己的国粹---太极拳?”和“为什么太极拳离青少年越来越远”以及“如果中国的年輕人自己都不喜欢中国文化、太极拳,外国友人还会喜欢中国文化、太极拳吗他们何时才会哈中呢?!”等等一些较尖锐的问题因此,借力北京奥运勇于创造中国太极拳产业成功之奇迹已为严峻现实下的必然选择!
      中国太极拳产业成功意味着什么?
      北京奥运会成功对国人又有何益
      笔者的一切思考都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全民太极”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中国得忝独厚地拥有了“全民广播体操”推广的成功经验,而我们能否一方面借力于这种强大的“思维惯性”优势一方面走市场化之路,从而創造太极拳产业成功之奇迹呢比如,我们可在全国立项开展“花1元钱人人学会8式太极拳(国家初段位太极拳)的全民健身干预工程”可允许商家冠名而获得数亿元的冠名费用于成立“中国太极拳产业发展基金”(也可找慈善机构募捐),因为这事关中华民族文化之偉大复兴且势在必得相信海内外华人都会踊跃捐款当仁不让的!
      当然,要保证这一宏大“全民太极健身工程”的顺利实施苴让商家信服可得到公众“注意力”之回报以利于其自身品牌推广最关键的是该工程组织者要有极高的可信度和一支庞大且高效率推广呔极拳的教练团队。在此笔者建议北京志愿者协会在全国开风气之先,率先成立“北京太极拳志愿者服务队”并向商家征集冠名,一旦探索出成功模式即向全国倡议推广真正让“全民健身全民太极全民营销全民财富”之理念深入人心!也许,2008年“北京奥运周期”结束之际正是中国的太极拳志愿者们走出国门去实现“全球太极”伟大梦想之时而这也是“重在参与”的人文奥运题中应有之义。
      2008北京奥运呼唤“中国的尤伯罗斯”!
       广东佛山肖兵
                     13923164658 

  不能为“读经”而读经!!!
  也许你能真正践行“经”中的一句话已足够了,甚至就如人的“成名歌”(一辈子就唱红一首歌!)、“成名作”(一辈子就写好一本书!)一般------
  ------这是武术王达之“功”的概念(一个动作的多次重复)也如“和尚敲木鱼”------

  成立国学院是好事,就象一个人要去潜心研究自己中国这么大,历史這么长总不能都变成香蕉人吧,方方面面都要有人才才能百花齐放的,就算要吸收西洋某些文化也是在自己的基础上来吸收吧文化這个东西最好不要搞乱了!

  人大教授彭永捷驳斥徐友渔:国学院不是培养宗教徒
  彭永捷:国学院不是培养宗教徒
  国学院不是培养宗教徒
   读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在《新京报》发表的文章《讨论国学,该如何讲道理》(以下简称徐文)感到非常惊讶。
惊讶之一:国学院是为了“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徐文在谈到新近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时,话锋一转说:“洳果出发点和目的是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对于国立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而言,则是不合适的纪宝成校长的言论引起较大的反应,道理也茬这里这些言论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范围。”这番言论让人不能不感到惊讶。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是在总结过去培养通材的文史哲实验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有效打破当前文史哲分科培养人材的局限培养具有广博知识背景和世界眼光嘚专业人材。国学院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学术是其核心。人民大学是一所正规的高等院校人民大学嘚国学院,是一个纯粹的专业人材培养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人民大学根据学术发展和人材培养的需要,设立一个培养专业研究人材的国學院难道就是为某一宗教培养宗教徒?这一说法太骇人听闻丝毫不顾忌最基本的事实。人民大学提出要创办国学院后的确引起了很夶反响,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这些评论超越了关于国学院本身,正演变成一场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正像有的评论鍺所说的,国学是一场文化启蒙它引导我们从以往对待传统文化的偏狭中走出来,平和地、理性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徐友渔却把纪寶成校长的言论引起的反应,归结为对“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的反应同样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猜测。
惊讶之二:为国学呼吁是“类似宗教的”使命?徐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同样让我感到惊讶。文章说:“他(指纪宝成)固然有权在另外的时间和场合(例如在学术会议、學术刊物上)以学者身份表达他特定的思想文化立场,但不应该在他的职务工作中执行一种特定的、类似宗教的、有争议的使命”纪寶成是人民大学的校长,是一位教育家作为一位教育家,他呼吁全社会重视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应当继承囷发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他认为重建国学有助于恢复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有助于探索如何拆除文史哲老死不相往来的学科壁垒有助于解决人文学术存在已久的本土化与西方化的矛盾,有助于恢复中国人文学术的主体性和创造活力这些呼吁,难噵就是执行一种“特定的、类似宗教的、有争议的使命”纪宝成是人民大学的一校之长,在经过校内专家学者多次讨论、酝酿以及校长辦公会和党委办会会讨论通过的情况下宣布成立国学院,难道就是“在他的职务工作中执行一种特定的、类似宗教的、有争议的使命”根据需要设立一个学院,是人民大学办学自主权限内的事情成立一个国学院,就破坏了“行政中立原则”
惊讶之三:倡言国学,就昰“保守主义复古主义”徐文这样来为人大成立国学院一事定性:“如果问题基本上属于文化建设和教育,以及学术的研究和扩大对外茭流那应该没有争议。分歧出在在倡言国学时其目的、宗旨、方向应不应该和一种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文化立场联系在一起,甚至让這种立场支配、主导我们当前的全部努力”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本来就是文化建设和教育领域内的一件事人民大学早在成立国学院の前,就接受社会捐赠在校内竖立了孔子铜像建设了诸子百家廊,成立了孔子研究院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她一方面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重视扭转长期以来对待传统文化极端片面的态度。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诸子百镓廊刻有先秦诸子和希腊哲人各9人的名言,体现的是中西交汇、百家争鸣的学风实事求是和百家争鸣,是人民大学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態度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同样是坚持这样一种态度徐文把纪宝成校长倡言国学,扣个“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帽子是相当草率的。实际上给别人扣一顶“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帽子,成为一些人干扰别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做法民间兴起读经活动,囿人出来扣上一顶这样的帽子;由海内外著名文化界人士共同发起的《甲申文化宣言》一出来又是这些人马上出来扣“保守主义复古主義”另加“封闭主义”的帽子;人民大学成立一个国学院,也是这些人要强加给这样的帽子当代的中国人,在向外国开放的同时也要學会向我们自己开放。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会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可是一些人就把这些朂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弃之不顾。
   惊讶之四: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就是“儒生”?徐文中在谈到与袁伟时辨论的学者时,左一个“儒生”又一个“儒生”,似乎非要坐实作者把人民大学国学院视作“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的指责不可国学院的老师是“儒生”,那麼国学院里“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似乎也就容易被看成顺理成章的事了徐文用词真是讲究,处处留着陷阱可也处处背离着事实。
惊訝之五:是为己方狡辨还是在“讲道理”?徐文开篇似乎是要给“儒生”们说说“该如何讲道理”。按照一般的常识要给别人说“洳何讲道理”,首先就得自己讲道理可是徐文的全篇文字,却不免让人觉得滑稽--一方面煞有介事地指点别人“该如何讲道理”一方面自己却不吝去破坏这些道理:一方面要别人在学术争论中要学会严密的论证,一方面自己提不出像样的反驳理由然后把袁济喜教授關于“脊续”一词的严密论证说成是“虚张声势”;一方面自称这场讨论是思想争鸣,另一方面却要把人大成立国学院一事和纪宝成校长呼吁重振国学强制性地纳入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并且轻率任意地扣上“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帽子把人大成立国学院这样一个纯粹攵化教育领域内的事件,不负责任地说成是“培养某个宗教的教徒”如此这般,自己讲的那一堆道理对这教别人如何讲道理的人,岂鈈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本来是一个为己方辨护并批评对方的文章却要披上不偏不倚教别人“如何讲道理”的伪装,向读者隐瞒自己所谓洎由主义者的真实立场作为学者之间的争论,对错是非任由读者评判作为参与讨论的人,无论你的观点如何立场如何,无论正确或昰错误既然参加讨论,总要对读者负责要有点最起码的真诚,而不是伪装起来误导读者。
袁伟时教授的文章挑纪宝成文章中几个與自己理解不同的细节--如他把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硬说成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来整体否定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的必要性徐伖渔研究员的文章,更是草率任意地给纪宝成校长和人大成立国学院扣上一顶顶远离事实的帽子这些做法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昰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待传统文化极端片面的否定态度,在今天仍有影响包括在一些知识分子头脑中,仍然缺乏一个对待我们自己传統文化的理性态度;二是一些持自由主义立场的学者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追求民主自由和继承、弘扬傳统文化的关系容易简单化地、带着非文化色彩地去解读一个个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关的事件,也不能处理好自己谈论自由主义的洎由和尊重别人发展中国文化的自由之间的关系
   关于国学院的争论,已经逐渐演变成一场新的文化启蒙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大众应当通过这场共同参与的文化启蒙,从近现代特殊历史情境下产生的文化偏颇中走出来以开放的心灵、平囷的态度、汲取智慧的能力,更合情合理地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作者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国学院的人上班鼡不用穿青衫长袍拿把折扇呀?真不知是这帮人本身是低智人还是他们把所有中国人当作低智人我这有块嚼过的口香糖你们要不要接着嚼嚼?包准你们能吃出牛肉干味来

  顺便对王达三的文章提点意见:拽两句似是而非的文言并不代表你水平就很高深了国学中好东西佷多,就是全被你们这种臭屁的人糟蹋了

    国学院的人上班用不用穿青衫长袍拿把折扇呀真不知是这帮人本身是低智人还是他们紦所有中国人当作低智人,我这有块嚼过的口香糖你们要不要接着嚼嚼包准你们能吃出牛肉干味来
  --------------------------------

  徐有余不顾事实,乱发批评
  彭永捷的文章是对徐有余的有力的批驳。

  徐友渔如果你真的想讲道理,请你认真看看一些原始材料不要凭空想象。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一定要靠建个所谓的国学院才能实现依我看呮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理性的缺失和道德的迷茫 ———回应《中国文化的边界》
  针对人大国学院成立一事,6月9日《南方周末》發表了薛涌的《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我很是恶心
  我的第一感觉,该作者可能是刚从疯人院跑出来的一个可怜的孩子由于缺乏瑺人的思维和理性,以至于他“自说自话胡乱的表达”。
  后来了解到这人竟还是萨福克大学历史系的助理教授。传说中的薛涌薛博士。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先看看这个耶鲁大学博士的逻辑思维如何令人啼笑皆非:
  文章开始,先说自己无意反对振兴中国嘚传统文化,然后又要“界定一下中国文化的边界”
  这是混乱的开始,针对国学院的成立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界定“中國文化”嘛事
  接下来,薛博士用了1194个字(文章总共4168字)追溯了17、18世纪江户日本的“国学运动”仅为了说明中国沿用的国学的概念受到叻日本的影响。令人费解
  这种从大学教材里类似《日本通史》的书籍中拷贝的资料,我实在缺乏兴趣我只是奇怪:日本的这段历史和人大国学院成立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你想批评纪校长也没找到靶子。因为纪先生称“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所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然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年形成的”。这是在说中国的“国学”而非日本的“国学”你激动什么呢?
  我想請问薛博士:老婆询问她的脸蛋你回答裙子是哪里生产的和经过了几道工序,人家会当正常人看你吗当你叫妈妈的时候,你需要考虑這个词的来源和历史吗
  所以,不是纪校长谈“国学”时有意“漏掉日本的“国学”的影响”而是没那个必要:研究国学,不是研究概念和名词
  从薛助理对日本江户时期国学运动的叙述中,分明包藏着这样的用心:
  日本江户国学运动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国学運动
  把自己在中国的角色看成批评日本国学运动的田秋成。
  引用田秋成的“日本中心的学说简直是不自量力、让人家笑话”則是他内心对中国国学的直白。
  薛助理在第二大段的结尾说:加藤称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其实在中国,有纯粹的“中国文化”嗎
  这一问,等于不打自招了也证明了我上面对他的分析是正确的:他始终把中国的文化往日本文化上靠,日本的杂种了中国的吔杂种了。(日本搞国学失败了因此中国也失败?)
  接下来更为可笑的是,薛助理越扯越远了:
  还是那套路子他的作文又跑题了。他又用了1219个字论述了少数民族的成就大于汉族他得出的结论:辽是宋不可企及的帝国;少数民族跨文化的交流、融合能力,远茬汉文化之上;让我们学学阿保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诚然,中华文明是多个民族的共同结晶少数民族在某些方面有其优越所茬。但这是个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啊讨论国学,就事论事,扯这玩意干啥呢?难道这和人大国学院有什么关系?
  到这里,薛助理似乎连感念吔模糊不清了分明混肴了文化和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他认为这些似乎都是人大国学院应该考虑的内容(甚至哈耶克等囚的东西传到中国,也算现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不能落掉)。
  他说:“中华文明中那些更善于容纳不同政体、文化更会和多种囻族交道,更为“全球化”的“异族”传统是否给我们留下许多比经史子集更为宝贵的遗产呢?难道这些传统应该被划在中国传统文囮的边界之外吗?”
  看来作为史学博士的薛助理还不及中学历史课本的认识。我们什么时候把少数民族的传统“划在中国传统文化嘚边界之外”了
  做事情总要有选择性的,人大的国学院它不是个大杂烩,它不可能开设所有和中国文化有关的课程成吉思汗、努尔哈赤放在军校里讲好了。
  如果说薛博士不清楚人大国学院的教学内容,我们当他犯傻也罢可是他自己在引用《新京报》的消息时,分明知道了国学院“内容以经史子集等科为主”
  明知道一个姑娘名花有主了,还要说三道四建议人家裤子外面再罩条裙子,这绝对没按什么好心姑娘的男友会说你缺心眼,少数民族看你的文章也不会舒服.
  说到最后,这个薛博士已经走火入魔了:
  “我們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的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 这是一个明显的病句!一个萝卜一个坑,孩子的爹昰美国人就不能同时也是中国人,“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无异于说“以天下的老婆为自己的老婆” ,“以美国的历史为中国的曆史”!照薛博士的意思:中国人喝杯咖啡,咖啡就是中国的传统了? 外国人在中国撒泡尿,算不算中国的文化呢?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對薛涌的浅薄和无知明眼人一看即知。杏花不多说了让这个到处信口雌黄的人继续拽吧!

  程亚文:学术自主应成为问学者普遍的自覺意识
    作者:程亚文(北京学者)
    我们不妨放心大胆吸收利用外来知识,但前提是要有一个中国问题、中国关怀、中国视角的基本思考前提,要有一个注意考察其“所以然”、因而灵活汲取其思想方法而不是全盘照搬其知识体系的习惯
    在近期发生嘚“国学”与“传统”争论中,对文化保守主义持反对意见的一派借由“复兴传统”有碍“现代性”在中国的生长发育,继而对前者所說的本土知识与学术自主也表达了嗤之以鼻的感情,认为在中国自身文明传统中实在开发不出多少有用的“硬”知识,来为今天具体嘚中国实践服务
    笔者对此看法不同。实际上今天在中国谈论学术自主,已经不再如一些论者所说的那样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題,学术自主是国家自主的一部分无此一个国家就不能从精神上真正自立。
    我们需要关注和努力去做的也许应该是另外两件倳情:其一,适度恢复本土学术和知识传统的权威性不可继续奉行文化虚无主义;其二,改变引进外来学理和制度时不问具体情况、吂目照搬照套应用到中国现实的流弊,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前一件事情在此不想多说想说的是后一点。自一个半卋纪前林则徐放眼世界到如今外来知识在中国的受尊重及介入中国人生活的深度,早已毋庸置疑现在的问题其实已不是“外来和尚”能不能在中国念经,而是“外来和尚”飘洋过海到中国后该如何念经。恰恰在这方面一代代中国人都做得并不理想。
    笔者所茬的国际政治研究场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典型。这门学问是最近二十余年间才在中国大陆兴起,身在此一知识场域中的学者们按┅位同仁调侃说,所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西方思想在中国人头脑中轮番跑马”引入外来学理是为主流。最近一些年间也有一些人开始反思,认为要建设中国自己的国际政治学但普遍又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国际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现状今天还基本是直接引用外来知识,最近听说一些重要大学的国际政治教科书,索性都彻底就用英文原版书了其中意味可想而知。
    将外域知识照搬到中国来結果如何?当然不会一无是处但明显不过的事实是:经由中国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国际政治学学生,中国问题意识之缺乏、处理发生在非覀方世界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解释能力不足叫人不能不说是触目惊心。前些日子一位在某名牌大学就读的国际政治学年轻博士生给峩传来一篇关于主权让渡问题的文章相与交流。应该说文章写得不错可惜,怎么看它都像是一篇欧洲或者美国学生所写的关于西方国家間关系问题的文章而与中国的世界交往特别是与非西方国家交往,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却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及。
    以这个問题来论近些年来,中国一些学者一提到“让渡主权”就会想到西方对中国的“文化霸权”。实际上主权让渡对中国来说,已是不能不认真考虑的一大问题完全固执于现代而传统的民族国家概念,确实不利于中国的世界交往但是,在两种情况下谈论主权的让渡會有“霸权”之嫌:其一是,用纯粹西方的知识框架理解“让渡主权”;其二是只局限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往空间范畴来理解“让渡主权”。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具体化到中国与东亚世界交往的空间范畴在其中来谈主权让渡问题,是不是还会构成“霸权”呢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一方面中国与东亚世界之间越来越紧密的经济联系及因经济发展而使彼此间关系复杂性的提高,需要中国正视與这些国家间互相让渡主权以增大合作、减少摩擦、相互实现更大利益。另外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它也有可行性中国与东亚世界的傳统交往,与欧洲世界内部有着十分的不同这些不同当然不可能在今天完全复活,但东亚国家之间殊异的传统交往经验包括国家权利互动中的一些原有制度和框架,又未必不能为今人提供有益的启示
    “主权让渡”理念在西方出现,有其特定时空背景中国人洳果照单全收这一套理论,难免有时会生出抵触情绪而如果知其所以然,了解其中的知识源流则又可以“活学活用”、使它呈现出另┅番知识图景。所以有时想想外来知识与本土知识,在中国的争论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应该说与中国学者们的思想惰性,也不无关系照搬照套外来事物不仅知识上正确、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而且不致引来“保守”“封闭”的指责声反之,却很容易就背上这种名声洏这种名声在晚近以来的中国社会里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学术自主无非是要养成关注中国问题、将外来知识具体语境化的习慣,当然不等于排斥外来知识我们不妨放心大胆吸收利用外来知识,但前提是要有一个中国问题、中国关怀、中国视角的基本思考前提,要有一个注意考察其“所以然”、因而灵活汲取其思想方法而不是全盘照搬其知识体系的习惯令人遗撼的是,这样一个基本预设茬中国还实在没有普遍成为问学者的自觉意识。

  一个比一个刻薄 专找“要命”的地方招呼。

  国学院还是要成立的否则大学怎麼捞经费骗学生啊?拜托别阻了别人的财路好不好?

  应该将国学院改成“国体研究院”
  否则干脆直呼“筹安会理论策划院”。

    作者:galax 回复日期: 14:34:27 
      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
    用得着我来试吗
    作者:galax 回复日期: 15:08:51 
      用得着我来试吗
    那你怂恿谁去试啊?

  我们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及其它(陈明、米湾、石勇、林桂榛、王达三)
  是谁在提出问题? 国学院如果单独成立或者仅仅叫做国学研究所,恐怕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 可是在一个学科建制分奣的学校单独开辟出一个国学院来,那我就要问一问这是什么意思了. 国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作者:冼岩(闲言)
  自5月29日人大校长纪宝成向媒体宣布人大组建国内高校首个国学院以来“国学”即成为学术界及公共舆论关注、争论的焦点。
  当前国学界对国学蕴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国学主要是一种学术知识体系它包括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儒学只是其中一个单元雖然是很重要的单元;实际参与人大国学院运作的学者多持此一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学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体系,虽然诸子百家均茬其中但它有自己特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儒学为核心;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蒋庆、陈明
  上述第二种观点要求儒家在国學体系中占据核心主导位置,但是从学术精神价值来看,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各有其长至少儒、佛、道三家难分轩桎,法、兵、医诸镓也各擅胜长儒家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主要是政治权力赋予的,由于儒家在政治层面具有特殊的稳定功效因此被历代政权赋予道统正位。
  虽然在当下自由派知识分子中也不乏有人支持国学但历次抨击、非难国学的声音大多来自自由派阵营,其理据也主要源于自由主义思想库;在争论中反对之声最高的袁伟时被一些人尊为南方自由派的领袖人物。因此人大彭永捷提出了“自由主义者为何频频狙擊儒学?”的质问对国学尤其是儒家复兴持批评态度的人有一认识误区,以为国学复兴即主张原封不动回到古代原汁原样的礼教又要複辟。实际上除极个别原教旨主义者外,国学界大都主张依据现代性改造国学使其符合新的时代需要。在现代市场社会国学派主流應与“言必称圣人”的原教旨主义划清界限,否则难有真正的复兴、壮大这不仅仅是因为原教旨主义会增加外部阻力,更因为它还会阻撓国学内部的现代化改造
  儒家特殊的政治稳定功能决定了儒家复兴在当代有着特殊意义,但是国学没必要与儒学重合。笔者赞成仩述第一种国学观国学可以保持一种更开放的结构。即使国学不以儒家为核心价值取向它仍然是中国的,它在世界文化中仍然是独特嘚、可以被区别开来它仍然有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元素。只是这样一种开放体系未必表现为严谨的结构性,而可能表现为内含多元的非线性特征这又有什么不好?国学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一件结构主义的作品它应该更宏大、更包容,才能有更好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最近发生的“郑家栋事件”,并没有令国学或儒家蒙羞否则,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学说早就应该羞得抬不起头真正不带观念或利益偏执的学者都会支持当前的国学复兴,理由很简单在这个现代性充斥的时代,国学及儒家的精神元素所剩已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人の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原载《读书时报》

  期待与疑虑:从清华国学院看人大国学院
    如果说計划经济是低效的话计划学术就是弱智的
    期待与疑虑:从清华国学院看人大国学院
    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惢的时候,就声称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筹建北大国学研究院”,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不见有什么动静。高亢响亮的声音却来自中国人囻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今年秋天就要正式招生的宣示在各路媒体连篇累牍,不仅商业广告的市场诉求昭昭然文化情怀和理论追求的自期自许也十分显豁。这叫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八十年前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联想起清华国学研究院那风格独具影响深远的学生和导師、成果与思想。
    “国学”这个词在清季民初曾经是知识界的热门话题反映着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思想相遇时的尴尬境遇。大致說来清季以褒为主,作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模式里“中学”的同义语,“国学”被视为“国魂”之所系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则是貶多于褒,被视为阻碍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国渣”激进人士(如钱玄同等)要将它们扔进茅厕;平和一点的(如胡适等)则将它视为“国故學”的省略语,属于知识研究的对象和材料后来,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生根定型,经、史、子、集的中国文化有机体系结构被分别划归哲学、历史学和文学诸知识结构。
    如此这般是否丝丝入扣若合符节问题并不是习惯上所以为的那么简单与理所当然。作为工具性存在的文化其整体上乃是一个集应物(所谓器)、治事(所谓制)、立命安身(所谓道)诸功能为一体的複合系统,如西方文化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宗教神学三足鼎立支撑经史子集之经,即儒学是不是宗教另说,但千百年来主要是甴它作为民族生命之意义提供者、作为文化认同之标志则毋庸置疑将经学化约为哲学、文字学或者历史学、人类学,结果是造成方法的錯乱、意义的遮蔽
    清华国学院是另一种风气。
    四大导师除了语言学家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都属于“中体覀用”主义者,对于传统文化与民族生命的价值意义深有体认他们并没有因为近代军事政治上的挫折而失去文化上的信念,反而将文化命脉的维系视为民族振兴的途径和希望主张以历史激发爱国心的梁启超对国学教育的理解是,让学生懂得“中国历史的大概”和“中国嘚人生哲学”王国维昆明湖自沉后,陈寅恪反对“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的汹汹之论而高标其“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人”的人格以及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的志业。这其实也是陈寅恪本人的夫子自道他是主张吸收输入外来学说的,但更强调“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在清华国学院论述史学于民族之意义、大学于


  我们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學成立“国学院”及其它(陈明、米湾、石勇、林桂榛、王达三)
  一、陈 明:“国学院”成立的期待与疑虑
  二、米 湾:“国学”名义簡论:兼与薛涌博士商榷
  三、石 勇:关于“国学”:超越“1840”以来的“集体无意识”
  四、林桂榛:有效逻辑与文化意识——回应薛涌博士于纪宝成校长的回应
  五、王达三:糟蹋国学用意何在?——评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
  附件一:纪宝成:重估國学的价值
  附件二:袁伟时: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
  附件三:薛 涌:中国文化的边界
  “国学院”成立的期待与疑虑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员《原道》主编,电邮:ctxf@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国学”名义简论:兼与薛涌博壵商榷
  (作者系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电邮:miwanshih@

  关于“国学”:超越“1840”以来的“集体无意识”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电邮:ljlbxx@

  有效逻辑与文化意识
  ——回应薛涌博士于纪宝成校长的回应
  (作者系徐州师范大学教师电邮:beijing111@

  楼主,我真为你的文风感到羞耻!!
  一副姚文元、梁效的口气。。。莫须有的乱戴帽子打棍子。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都会为你害臊的。

  看了迋老师的标题<我们的看法——人大成立“国学院”及其它>,我心生疑惑,因为小学老师告诉我,没有"其它"这个用法,疑惑之中,我查遍了所有的辞典,嘟没见到有"其它"的用法,只有"其他",请国学老师们解释.别跟我说BAIDU和GOOGLE,我信不着.

  糟蹋国学用意何在?
  ——评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原道》编委,电邮:wzhongren@/ydbbs)其中含对袁伟时氏、薛涌氏等西化派论者之批评,诸君若參照观读可尤见吾之真心和用意。
  甲、 日本“国学”干我何事
  《边界》一文追溯“国学”一词来乃源于17、18世纪日本“江户时玳”之“国学运动”,此说无征或也非谬。然薛涌氏于此论洋洋自得以为直抵纪宝成先生之间隙,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正说明其無知和愚陋。何也
  薛涌氏自言:日本“江户时期”之“国学运动”,乃东洋人认为“日本原生的文化高于中国文化日本面临的种種文化问题和社会危机,来源于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污染”因此,“这一国学运动实际上是江户时代日本一批文化人试图从中國文化中独立出来、塑造自己的民族认同的努力”薛涌氏又谓:日本之“原生文化”,或其“国学”即是认为“日本文化独特优越;ㄖ本作为日出之国,神的国度是世界的中心。”而日本人所反对之“中国文化”乃以朱子理学为代表之儒家文化。
  薛涌氏之无知與愚陋即在于其将日本之“国学”,混同于吾华之国学此一混同,差以一毫谬之千里,而薛涌氏不自知反而将无知当宝贝炫示于囚,真可谓可悲可怜也盖日本之“国学运动”,乃是以其狭隘偏执、自我美化之日本“国学”去我恢弘大气、宽容大量之“国学”,進而形成一盲目自大、残忍卑鄙之以“大和魂”为主旨之“日本国学”此种现象,是为日本之“去中国化”是为日本之“去中国文化”,是为日本业有文明与精神之大反动、大倒退薛涌氏又言:“到了明治时代,特别是甲午战争战胜中国后日本的民族主义大盛,国學的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重到了二战时,这种国学为军国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耍尽小聪明之薛涌氏何不用自己脑袋作┅认真思考:到底是日本由于坚持中国意义上之国学,还是由于坚持其原生固有之“国学”而导致其盲目自大、狭隘偏执之民族主义和侵略扩张、血腥屠杀之军国主义?自不待言事已明矣。
  中国之国学或曰中国文化,要之以儒家文化为主具有极大之道德性、温囷性、包容性。儒家力主“天下观念”与“大同理想”力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非具侵略性与扩张性,非为狭隘偏执之民族主义而张目相反,其是以仁民爱物、天下一家之和平主义与世界主义为大诉求此点,中西学界认同多矣否则,如若儒家文化具有囻族主义之倾向与诉求彼时四万万同胞,何容日本撮尔之小国尽怀鲸吞之心肆行蚕食之举?如若日本能一如既往坚持中国意义之国学自当有克服其偏执与狭隘、侵略与扩张之助缘——虽然其偏执与狭隘、侵略与扩张,成就之原由颇为复杂非是一文化即可决定之。试問薛涌氏日本之“国学”干吾华之国学何事?
  此外尚有两义国人须明晓:
  其一,“国学”一词或如薛涌氏所言自东洋传入中國在中国遂有“国学”之名目,遂有“清华国学四大师”之美誉然其前,中山先生革命既成其“排满”意识即消,且迅有“五族共囷”之制;太炎先生初有以国学砥砺种姓之意嗣后则复有“满汉无分”之论。其后即二十世纪中国“国学”大盛之时日,顾颉刚等“疑古派”与胡适等“科学派”皆目之以为“国故之学”欲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非有以国学承担传统文化信仰与价值之目的;“清華国学四大师”虽于吾之斯文满腔热忱然要之其沉潜高明,皆专注于学术和义理非有民族主义之倾向,反有固执儒家信仰与价值之诚惢故吾华之国学,绝非有薛涌氏之为吾族之民族主义张目之可能与实情
  其二,薛涌氏言日本“国学运动”有其成绩由于其是“┅种文化上的反叛与解放”,由于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以此而言,薛涌氏对日本“国学”之成绩尚有部分之赞赏然何独反我一区區中国人民大学办一区区之国学院从事国学之研究?薛涌氏亦是大目盲胡乱言说而不注重实情。何者中国文化之百年,放眼向洋而唯覀洋马首是瞻多矣!中国传统文化之崩溃覆灭悲惨痛苦久矣!目以今世吾华之传统文化,何处可见其是游魂不归,其是魂不附体其沒有实际之影响明矣!而西洋文化汪洋泛滥,中国西化亦固深矣然此时,吾华之国学、之传统文化方有一点点之起色,短视浅薄之薛湧氏即蹦将出来大喊“狼来矣”!其用心究竟何在?!
  乙、 挑拨离间意欲何为
  《边界》一文,又在中国文化之内容与组成上夶放厥词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而薛涌氏非但无有真知灼见,且是史实舛驳杂乱谬误百出,又不加考核断之其先入之邪心何也?
  薛涌氏以纪宝成校长言吾华之国学“内容以经史子集等科为主”只列儒家、法家、道家,甚至是兵家而不提佛教,更不提蒙学、藏學、满学从而判定“似乎除了汉文化,其他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都可以被排斥在外了”进而妖言说:“我们都承认各民族对中华文奣的贡献。但在一些人的骨子里还是汉文化中心观认为人家的‘进步’就是‘汉化’的结果,很少讨论汉文化应该向这些‘异族’学什麼”
  吾谓薛涌氏头脑简单,盖从技术角度而言纪校长不可能于一短文中尽列国学之所有科目,而一国学院也不可能开始国学所有の科目然问题尚不止于此,薛涌氏试图将各民族之历史、之文化融摄于国学之内此本无不妥,亦未有时人加以反对中国之历史,本為中国各民族之共同创造中华民族之抟成,乃在于中国各民族之共同努力中国文化之形成,亦是中国各民族之共同形塑然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确有一主体、一主干其为汉族,其为儒家文化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而言,无论就人口还是文化而言此皆为倳实。研究和承继中国文化亦必然以汉族之历史与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此是承接事实而不可免者然强调此一点,非是抹杀少数民族の文化、之历史、之贡献亦非是不研究、不承继其文化、其传统。观薛涌氏之言论似乎研究国学,光大中国文化即为忽视和抹杀少數民族之历史、之文化、之贡献,即为大汉族主义莫非吾华各少数民族之历史、之文化占据国学一半之内容,才为民族之平等乎莫非吾华五十六民族之历史、之文化各占据国学五十六分之一内容才为各民族之平等乎?
  薛涌氏之例证其一为唐王室是一民族混血之产粅,唐王朝之政治社会制度为各民族融合之产物然吾不知谁曾否认这点?更不知谁又曾以唐文化是民族融合之产物而否认她是中国文化且论定其为少数民族之文化而排斥之?难道薛涌氏不知国人对“强汉盛唐”之美誉不知国人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向往?鈈知国人对唐文明“万国来朝八方来仪”之开放性、包容性之肯定?其二为汉民族军事传统乏善可陈而少数民族军事传统优良有加,進而责问为何学习“兵家”而不学习阿保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好一聪明之薛涌氏,竟然不知道所谓“兵家”非是战例与军事史,洏是经典军事理论之书籍!竟然不知美国西点军校亦是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教程——薛涌氏正是身居美国而对吾华之传统文化指手画腳!其三为汉族于历史上少能安定北方而少数民族(薛涌氏称为“异族”)统治时期却能解决北方安全问题,例之以辽、金、元、清等朝代并因西洋人之观点说,“阿保机是第一个施行‘一国两制’的人”认为“两种制度,在一个帝国中保存了不同文化和民族的传统優势”薛涌氏抬出洋人吓唬人,殊不知黄仁宇先生早就提出此一观点更不知辽、金两王朝虽能安定北方,然何曾安定南方为何薛涌氏重北而轻南?又者二十四史莫非不含辽、金、元、清之史乎?辽、金、元、清之治下皆其自族之人乎
  可笑之处又在于,薛涌氏竟然谓“可见这些所谓‘异族’的成就,绝非一个‘汉化’所能概括相反,他们能够超越汉文化集多元的文化、种族与制度之优。”此番言论真是荒谬无知。例之以元朝其确不曾被汉化,然是否“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之分也可谓“集多元的文化、种族與制度之优”薛涌氏又引东洋人之观点言:“蒙古帝国是世界第一个全球化的推动者,是世界的中心”然以铁血征伐成就一大帝国可欲否?薛涌氏居洋多年已然服膺于西洋文化,而对铁血征伐成就一大帝国与所谓“全球化”拜倒于地矣
  薛涌氏之论述,非但史实舛驳杂乱亦是挟洋人之观点以自重,满心以洋人为确全以吾华之传统为非。薛涌氏又自我悬设认定研究国学即为汉族中心主义,即為抹杀少数民族之历史、之文化、之贡献、之地位而必欲为其争一平等之地位,甚至是炫示其往日之“荣光“煽动其民族之情绪。在吾国人齐心协力共同为复兴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之际无视历史上各民族融合冲突成一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之事实,曲解历史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挑拨离间,其用心究竟何在
  丙、 排斥国学谁之狭隘?
  薛涌氏动辄言中国传统文化之“狭隘封闭”动辄赞扬西洋攵化“光辉伟大”,动辄要求国人对西洋文化要敞开放开全盘拿来,照收不误殊不知狭隘封闭者正是薛涌氏自己。何也
  薛涌氏謂:“中华文明中那些更善于容纳不同政体、文化,更会和多种民族交道更为‘全球化’的‘异族’传统,是否给我们留下许多比经史孓集更为宝贵的遗产呢难道这些传统,应该被划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界之外吗”又谓:“我们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嘚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把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排斥在中国的文化之外是狭隘的,把对中华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尐数民族文化排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外也只能更加重我们这种文化封闭主义的心态。其结果不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是把中国文囮变成古董、送进博物馆陈列。”
  薛涌氏盲目崇拜西学主张西化,此固然为其自由然又盲目指责传统文化封闭狭隘、排斥西学,欲引导国人走一西化之路径则是狼子野心,心怀叵测盖薛涌氏于两点基本情势有所忽视:其一,中国目前之西化承接百年西化之传統,已成由绵绵细雨到狂风暴雨之态势薛涌氏自言:“你再看看中国知识分子的各种讨论,哈耶克的引用率比他在美国同行中的引用率還高甚至那些口口声声要捍卫中国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们,也言必称哈耶克、伯克那么人家这几个‘老外’难道没有资格进入中国文化嗎?”中国知识分子之整体性倒向西方动辄引用西方之观点和论据以自重,这为薛涌氏自己所道出试问薛涌氏:这是中国文化之保守葑闭,还是开放包容奈何薛涌氏仍然猛烈抨击中国文化之保守、抨击国人心态之狭隘!不难看出,薛涌氏之目的在于使中国无有一点传統文化之色彩使中国人全部变成黄皮肤白心态之“香蕉人”!其二,中国之传统文化全盘崩溃,岌岌可危无有容身之处:现行体制昰维持原有之意识形态以确保自身之历史合法性,知识精英又多操持西方知识话语以拼命自宫民间社会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在2003年底即达9000萬,2004年更是猛增40%当下,虽有二三子投身于吾传统文化弘扬光大之事业也有部分民间人士主动认同和践行传统文化之价值理念,然要之傳统文化仍然处一相当被动艰难之弱势地位而薛涌氏仍对刚刚萌动之传统文化摧残打压,极尽批评与反对之能事试问薛涌氏:这是中國传统文化之狭隘封闭,还是西方文化之狭隘封闭薛涌氏之“自由”,是否也可以给国学一点宽容与自由
  薛涌氏在其《人大成立國学研究院:“借鉴”之后能偿还吗?》(《新京报》2005年06月04日)一文中说:“我们常常说‘借鉴’西方为什么不说‘采用’呢?”“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只有和世界文化融合才会有生命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西方的传统当成一种人类的传统,当成我们自己嘚传统‘要’过来就完了。”不难看出薛涌氏虽模糊其辞,故作玄虚但其目的却在于说明“世界文化”就是西洋文化;国人对西洋攵化不但要“借鉴”,更要“采用”亦即是全盘西化。试问薛涌氏:为何世界文化就不是或不包括中国文化西洋人把西洋文化当作“普世”、“绝对”之“世界文化”而到处叫卖推销,乃至暴力推行而吾国人恢复自家之固有传统,予以研究和光大乃受大责难,难道Φ国文化就是低等、卑劣之文化而且,难道研究和光大我固有之文化传统就必然等于排斥西洋文化传统?薛涌氏之结论从何而来为哬必欲对传统文化穷追猛打、斩草除根?
  薛涌氏说:“以笔者之见‘国学院’实在不是个理想的名字,叫‘中国文化学院’也许更貼切”其意是国学院也要容纳吸收西洋文化,开设西洋文化科目然而,试问薛涌氏为何西洋之“神学院”不叫“西洋文化学院”?洳果中国之国学院也讲什么古希腊与希伯莱,那就应该称为“世界文化学院”!而吾谓目前中国之大学,几乎无不奉西洋之知识话语囷价值观念为圭杲无不成为一彻头彻尾之“世界文化学院”!在偌大之中国,薛涌氏为何偏偏容不下中国有一国学院这是薛涌氏之“洎由”,还是薛涌氏之专断
  薛涌氏又谓:“‘国学’总是要强调内外之别,似乎有一些是我们自家的宝贝别人无法理解和赏识,囷别人的东西有决定性的不同是我们文化认同的核心。最后这样的国学很容易成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国学不强调内外之别应强調者何?以国学实现自我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以开放形态面对和包容、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非指薛涌氏意义上之“世界文化”)有何鈈可?薛涌氏反对国学成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然为何却要把其西洋文化或“世界文化”当成政治意识形态来推销叫卖?其用心究竟何在
  丁、 站在何种立场发言?
  就文化谈文化就国学谈国学,这正是中国一群参与国学院和国学问题之知识分子一大失误处跟着薛涌氏之话题跑,正是中薛涌氏之圈套!何也吾有三问于此:其一,是谁会恐惧和在阻止中国之崛起其二,是谁在大肆宣扬“中国威脅论”其三,是谁会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之复兴
  是中国吗?是中国人吗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民众土广——中国就是一大国の架构,中国人就是有大国之心态怎能设想吾中华民族永远屈居人下?怎能设想吾中华民族永远甘居人下中国之发展,之繁荣之壮夶,之崛起是十三亿炎黄子孙之内在要求,也是一必然之趋势!
  那能是谁是薛涌氏心目中理想之“世界文化”代表者(他反复引鼡美、日学者之观点)美国及其鹰犬日本。是美国及其鹰犬日本把中国之发展繁荣和壮大崛起,看成是“世界威胁”亦即对美国、日夲之“威胁”!然而,究竟是谁在威胁谁美、日本,不但正称霸和威胁世界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自己之狭隘、之偏执、之私欲,栽赃于吾光明正大之中国进而为其阻止和遏止中国之崛起而寻找冠冕堂皇之借口!
  美国及其鹰犬日本如何阻止和遏止中国之崛起?其一从东北亚到东南亚,从南亚到中亚构筑围追堵截中国之军事战线,打压中国活动空间恶化中国地缘政治,控制与掐断中國贸易、能源、资源之通道这是损伤或割裂中国之血脉!其二,挑拨利用和支持帮助台湾、西藏、新疆等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分裂或割裂中国之领土破坏中国之统一,使中国国力内耗内损这是损伤或割裂中国之躯体!其三,乌托邦化美国妖魔化中国,推行美国所谓“民主与自由”之价值理念扶植基督教、天主教等势力,丑化中国传统文化之形象与价值这是损伤或割裂中国之精神!
  薛涌氏与仩述美、日之阻止与遏止中国之举措,有何关联首先,吾愿意承担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责任且吾宁愿自己成为一小人,而不願薛涌氏成为下面吾所分析之第三种情况之人:
  第一薛涌氏或与媒体达成共谋以推波助澜成就媒体发行扩张之私欲,或徒以逞口舌の快而哗众取宠谋取竖子之名而赚取稿费维持其生计。若是如此此为薛涌氏是小人。第二薛涌氏幼稚无知,真心相信和服膺于所谓“民主与自由”之“普世”、“绝对”之价值且认定中国传统文化“封闭狭隘”,因而逢传统文化兴澜之事而必反之若是如此,此为薛涌氏是愚人第三,薛涌氏被人授意成为或自己无意中成为美国在阻止和遏止中国之意识形态征战棋局中之一小小棋子成为美国反华勢力所豢养之鹰犬与打手。若是如此此为薛涌氏是奸人。上述之前两种情况是薛涌氏之可悲可怜,因为其虽做出危害中国国家利益与Φ国传统文化复兴之举动却不自知;而如是后种情况则薛涌氏乃为国之大奸,国人鸣鼓而攻之可也!
  然吾虽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说,至少从薛涌氏之《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之客观效果来说薛涌氏已经主动成为或无意中成为美国在阻止和遏止中国之意识形态征战棋局中之一小小棋子。何也
  其一,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极力判定中国复兴国学会导致狭隘偏颇之“民族主义”。试问昰谁在害怕中国有民族主义?是谁在丑化中国之民族主义其二,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指责复兴国学乃是“大汉族主义”,乃是忽视和抹杀少数民族之历史、之文化、之贡献而极力宣扬少数民族之光荣。试问是谁在破坏中国各民族之团结,是谁在挑拨中国尐数民族之分裂倾向其三,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反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之价值利念和信仰层面试問,是谁在害怕中国以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认同是谁在害怕中国以传统文化实现民族认同?其四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露骨主张中国全盘西化宣扬西方价值理念。试问是谁在希望中国全盘西化?是谁在希望中国缴械投降进入“民主阵营”
  由上观之,薛涌氏之言论难道还仅仅是一什么国学与国学院之学术讨论问题?薛涌氏究竟站在谁之立场上发言虽然如此,吾愿意再次重申吾仍昰真心希望,薛涌氏之言论是由于其无知、幼稚而无意中成为美国在阻止和遏止中国之意识形态征战棋局中之一小小棋子,而不希望其訁论是其有意之姿态
  戊、 对两个疑惑之澄清
  国人观看薛涌氏之文章,往往会被其迷惑何也?盖薛涌氏紧紧抓住两点而毫不放松其一为光大国学即为走向民族主义;其二为国人复兴国学之良好愿望,可能被官方所利用成为官方之意识形态。然吾欲对国人说:
  其一中国文化以儒家、儒学、儒教为主体主干主流,其本质和传统即少有狭隘民族主义之倾向,而是有天下之观念与大同之理想故中国文化之真复兴和大复兴,不但不会导致中国之外向扩张与侵略而且会成为限制狭隘民族主义之助缘。而且吾认为,如果说中國文化有一不足与弱项即在于其世界主义色彩浓重而于民族主义建构不足。时至今日仍是如此。试看日本将韩国岛屿划入日本领土范围之内,韩国人乃有自焚、断指以明志者而日本占据我钓鱼岛,而吾国之人可有此反映“全球化”首先即为凸显民族之个性与自性,是一求同存异、各美其美之过程每个民族需要在坚持其民族主体性和文化主体性下参与“全球化”。民族自身之利益尚且不能保全哬谈“全球化”?那是“一元化”、“西洋化”、“投降化”!中国目前受美日打压四面楚歌,别人刀都架在中国脖子上难道国人还偠空谈“世界主义”?美欧为保护自己利益与中国贸易争端四起,中国为何就不能站在自己本民族利益立场上予以反击日本把台湾纳叺其军事保护范围之内,日本首相去祭拜屠杀中国人之日本战犯日本人抹杀其二战历史中丑恶卑劣残忍之行经,中国人表示不满与批评这就是中国人狭隘之民族主义?盖中国之民族主义纯粹是一自保、一抵抗,非是侵略扩张性、盲目自大性、种族优越性之狭隘民族主義中国目前之民族主义,非是过多而是无有,或是少有!
  其二近世之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始终有对政治有一强烈之关照和内茬之焦虑尤其是当下,对现行体制有这种或那种排斥之心理因而担心国学之复兴,会被官方所利用成为其意识形态合法性之支撑。非但如此还把对现行体制之不满,发泄于传统文化指桑骂槐、荆轲刺孔。此情此理固然可以理解。但不要忘记任何一国家、一民族,都有其意识形态之建构和建制中国如此,美国亦是如此难道美国仅仅是将其意识形态建筑在薛涌氏所言之“世界文化”上?难道鈈是建筑在其所谓“自由与民主”之上当今中国官方之意识形态,不足以有效应对目前之时局和民族发展之需要尤其是在信仰层面危機重重,故欲对其意识形态进行重组重构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其合法性思想资源,例如中华民族复兴、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民本社会等等,这何曾是坏事难道只有坚持往日僵硬之意识形态,或实现全盘彻底之西化才是好事?有人担心官方利用传统文化塑造自巳之意识形态为什么就不肯定中国文化也要和也会利用官方为工具、为载体,去实现自己之价值、之诉求就儒家、儒学、儒教而言,內圣和外王是其基本诉求与主张。外王就是要进入官方和掌控意识形态,引导和教化社会实现自己之价值与理想!只有那些迂腐之洎称“儒者”之人,才会忘记儒家、儒学、儒教之传统忘记往圣先贤之用心与情怀,忘记自己对天下苍生之责任一味躲进小楼修炼心性自成一统!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气质、之精神、之灵魂,只有挺立住中国文化之主体性才能挺立住中华民族之主体性。依此而訁中华民族之复兴与中国文化之复兴,是一而二、二而一之问题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要有大信心与大担当更要有大发展与大前进,要能为全世界、为全人类开一康庄大衢,塑一美好未来这才是中国和中国人之大气魄!只有那些浅薄愚陋近视短视之人,才会不识夶体不得中正,自我矮化自我丑化,勇猛地挥刀自宫丢弃传统,取媚于洋人!然蚍蜉撼树、螳螂挡车其非可笑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华民族之复兴与中国文化之复兴,必底于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国人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全文完)
  附錄:兴我国学塑我国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之我见
  国学院:三个问题,三个派别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树立孔子像、成立孔孓研究院当时之知识界和传媒界并无太大反映,盖传统文化失语久矣国人于传统文化麻木久矣。如今中国人民大学又宣布成立国学院和国际儒学院,则突然招来纷纷议论——哓哓之言不绝于耳;高危之论,耸人听闻真可谓是彼一时也,此一时也
  围绕国学院の成立,国人集中争论的问题有三个参与者也有三派。三个问题即国学院有无必要成立?何谓“国学”国学院院长人选是否合适?彡个派别即保守派,其代表人物有陈明、王瑞昌;西化派其代表人物有袁伟时、薛涌;知识派,其代表人物有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荿等三派对三个问题的侧重与回答大相径庭。
  西化派并不关注国学院院长人选是否合适的问题盖他们从根本即反对成立国学院,故谈不上什么院长人选合适与否的问题保守派和知识派虽然赞成和支持成立国学院,但就院长人选问题则存有分歧保守派认为红学专镓冯其庸先生非合适之人选,而知识派则力挺冯先生
  保守派与知识派就院长人选发生的分歧,实际上涉及到对“国学”的理解问题保守派认为,“国学”非辞章考据、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学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信仰的学问之载体,即经史子集尤其是经学和史学。知识派则倾向于把“国学”看成是一学科要对之进行知识化、对象化、国故化的界定和处理。至于西化派则毫不在乎何谓“国学”的问题。
  西化派坚决反对和批评国学院的成立认为这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故对该举措冷嘲热讽大加鞭挞。保守派和知识派则在此问题上达成了基本一致同气相求、同声相应,高度肯定和支持成立国学院然此二派,初衷亦有所不同盖保守派认为有国学院总是比没有好,而知识派则认为所成立的国学院其办学方向和宗旨,中正得体少有缝隙。
  西化派:没心没脑可蕜可怜
  国学院问题之讨论,是继二零零五年“读经问题大讨论”之后的二十一世纪初的第二次中国文化问题大讨论西化派“当仁不讓”,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内就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需要注意的是,在“读经问题大讨论”过程中西化派又曾分为两派,一派是以秋风、劉海波为代表的“中道自由”论者对读经基本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一派是以袁伟时、薛涌为代表的“极端西化”论者,对读经基本持否萣和批判态度但这次讨论,“中道自由”论者尚未发出声音或是“国学”之含义等问题已超出他们的驾御能力。而“极端西化”论者袁伟时、薛涌则再度跳将出来大发牢骚我给二氏贴上“极端自由”论者的标签,固是出于方便的需要但从他们的价值预设和问题思路來看,该标签并无不当
  我对西化派的评价是:没心没脑,可悲可怜所谓“没心没脑”,就是情商智商低下情商低下,是说他们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没有任何的“了解之同情”和“温情与敬意”只知道一味地、盲目地、坚决地、一股脑地反对,而不知道中国的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人的精神母体谁能先天选择自己的母亲?谁有权利要求自己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优秀、最漂亮的谁会侮辱糟蹋自己嘚母亲?只有那些没有情商的人才会做这些亲者痛仇者快的勾当
  智商低下,是说他们盲目地相信只有西学、西化才能给中国带来福祉只知道用洋八股疯狂地拥抱和歌唱西学、西化,而不知道文化乃是一民族之意志和利益的表达与诉求不知道能表达中华民族意志和利益的只能是中国文化,不是什么所谓的“普世”文化更不是什么西方文化。在洋人提“文明的冲突”之际也就只有这些没有智商的囚才兴奋冲动个不已,抱着洋经叨叨个不停误人误己,误国误民
  先看看薛涌氏的话:“我们常常说‘借鉴’西方。为什么不说‘采用’呢”“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文化只有和世界文化融合才会有生命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西方的传统当成一种人类的传統当成我们自己的传统,‘要’过来就完了”(《人大成立国学研究院:“借鉴”之后能偿还吗?》《新京报》2005年06月04日)薛氏模糊其辞,故作玄虚说了半天我才明白,原来“世界文化”就是西洋文化;我们对西洋文化不但要吸收借鉴更要全盘照收。但我不明白的昰为什么世界文化就不是或不包括中国文化呢?为什么我们只能是吸收借鉴和全盘照收西洋文化而自己就连做点研究宣传和弘扬光大傳统文化的工作就不行了呢?
  袁伟时氏是个很有激情和精力的写手举凡文化问题没有他不插上一杠子的。但看他的东西多了后也就奣白了——就那点玩意儿只不过是反复陈说,干点体力活而已他在《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新京报》2005年06月09日)一文中,发挥自己学历史的优势幸灾乐祸地给纪宝成校长指出了所谓的三个“史实错误”和一个“文字失误”,并且说:“新文化运动是什么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蜕变中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要说脊梁的话,现代化的社会制度才是最坚强嘚脊梁”他告诫国人,要“力戒民族主义之类的意识形态喧嚣”要力戒“极力煽动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情绪”。
  暂且不说袁氏给紀校长“订正”的三个“史实错误”也是袁氏的一家之言但 “新文化运动”绝不是什么“文艺复兴”,而是对传统文化的残酷割裂与生硬抛弃——欧洲的“文艺复兴”绝对不是打烂传统重头再来而是复活传统并把当时人的理念和诉求寓于其中。袁氏动辄就祭起他那“现玳化的社会制度”作为诊治中国问题的“药方”但“制度”为什么必然和“文化”发生冲突?“传统”为什么和必然和“现代”发生冲突似乎袁氏的高论,还没有走出汤因比意义上“挑战/回应”与费正清意义上“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此外,为什么中国人办个国学院研究和弘扬点传统文化,就成了“盲目自大的民族主义”如果说研究和光大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民族主义,峩敢肯定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是世界上最差的——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还有哪个国家民族比中国割裂和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更厉害吗
  袁氏坚持:“文化更新的正常规律是:自由讨论,自由探索自由采纳,自然更替生者该生,死者该死”他以此来反对成立国學院。我不明白的是既然袁先生对“自由”独有情钟,为什么不从自己先做起来也给别人点“自由”呢?民间读经他反对;学界搞“甲申文化宣言”,他反对;学校建国学院他反对。为什么就不给人们读经的自由呢为什么就不给学界表达自己文化立场的自由呢?為什么就不给学校办国学院的自由呢难道只有读圣经、主西学、办洋学院才是“自由”?袁氏已经是成了为反对而反对的人纯粹是挥舞着“自由”大棒到处打人。
  然而可悲可怜的是薛、袁二氏又颇把自己当回事儿,把自己的无知当聪明以为只有自己才是忧国忧囻,才是民族脊梁才担当着道义与责任,而全以不同他们意见的人为非孰不知自己已经患了精神上的失忆症(薛氏)或分裂症(袁氏)。前者唯西洋马首是瞻跪拜投降,成为一黄皮肤白内心的“香蕉人”;后者不知所言却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成为一无种无姓无国镓无民族的“太空人”
  我的意见:兴我国学,塑我国魂
  冯其庸先生确实非最合适人选盖“国学”虽然可包括辞章考据、琴棋書画、诗词歌赋等在内一涵养人之性情,要之却应以经学和史学为主清华国学四大师中,赵元任先生是语言学家从对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力来看,他远不及其他三先生但问题是,中国有国学大师吗谁又是国学大师呢?有人提议让蒋庆来做国学院院长让陳明、康晓光等人都进国学院。这可能吗不要说中国人民大学这样性质特殊的学校,即使北大、清华能让这些人进入讲堂去宣传和光夶国学吗?因此冯先生虽非最合适之人选,但可看作是一时之迫不得已的人选——而我所担心的仅仅是冯先生年高体弱,怎么能担纲這个大手笔的开创性工作!真正合适的人选还有待像中国人民大学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大学成立的国学院去培养!故继续纠缠人选问題,不是别有用心就是不识大体。
  中国的大学中没有国学院是中国人的百年失误和文化耻辱。根本不存在国学院该不该建的问题而是应建多少的问题。建多少呢一百个不多吧?中国人在国外还要搞一百个“孔子学院”进行中文推广教育呢!有人反对建国学院為什么就不反对设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呢?只因为它们是进行纯学术研究吗那退一步讲,成立国学院进行综合性、学术性的传统文囮研究这总可以吧?实际上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成立目的和操作方案来看它也正是要从事这样的工作。这为什么还会触动一些人嘚神经并致使他们疯狂反对呢这是因为他们并不是反对建立国学院从事纯粹的学术研究,并不反对把“国学”看成是博物馆里的展览品戓实验室里的实验品如同汉学家或“洋汉学家”所从事的工作,而是反对“国学”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和所承担的传统文化复兴与中国文囮重建的功能然而,也正是在这点上我看出了这些反对者的无知、偏执、幼稚。
  他们无知是因为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只知些皮毛就乱发议论——薛涌氏无论是在“读经问题大讨论”过程中还是在此次讨论中都回避了对“经书”或“国学”之内涵的讨论。这些人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比他们的先辈比如胡适、殷海光,何止差十万八千里!说他们偏执是因为他们脑袋里仅有的┅点“传统文化”的知识也全是负面的、消极的东西——袁伟时氏动辄就祭出“专制集权”来否定传统文化,而不知道文化是文化现实昰现实,也不知道儒家、道家、墨家之精义都是反集权的——谁说复兴传统文化就是要恢复专制集权来说他们幼稚,是因为不但总是站茬普世主义的立场上来理解西方文化认为惟有它才是中国的“救世主”,而且“久假而不归”变成把实现西方的价值观念作为其最高悝想,而不知文化也是一种国家安全与民族利益——他们的先辈比如“新文化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实际上并不是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來谈中国问题的而是站在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立场上来谈论和借鉴西方文化的。
  为什么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我看来主要昰儒家文化?其价值和意义何在第一,实现信仰重建以应对中国目前信仰之混乱与危机;第二实现道德重塑以应对中国目前道德之滑坡及其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第三,实现儒教重建以安顿中国人之身心性命;第四实现文化认同以应对西方文化之侵迫与挑战;第五,實现民族认同以应对全球化场景下激烈的民族国家之竞争进言之,传统文化之复兴其要在于为中华民族之复兴提供必要的信仰支撑和攵化论证。中华民族之复兴未必以传统文化的复兴为必然的、根本的前提,但却必然要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为最高、最终标志即要使中华民族之过去、现在和未来连续一贯,使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故此“国学院”之“国学”,应承担此一功能要建成中国的“神学院”,为重塑中国人精神家园而努力中国人民大学建国学院,可谓气魄大矣然仅仅把国学院成立之目的界定為培养“国学研究人才”,又可谓气魄小矣
  值得玩味的是,在讨论何谓“国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保守派还是知识派,乃至西化派嘚一些人都不约而同地回到历史中寻找和梳耙“国学”的含义。吾以为此大可不必盖“国学”既不应对应“新学”而成“旧学”,也鈈应对应“西学”而成“中学”更不是什么“国故之学”;“国学”就是“国学”,就是“中国之学”它应把承继和续接中国之历史攵化传统以为本,应把回应和解决中国现实发展之遭遇与困境以为急应把论证和引导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以为任;进言之,“国学”就昰继承和光大中国之国魂的学问兴我国学,即塑我国魂
  (达三按:诸位朋友欲对上述文章发表评议,请到本论坛的主题帖“国学夶讨论”(请点击:/ydbbs/disp ... ;ID=7773&page=1)下跟帖讨论以便集中讨论话题,方便读者阅读其中,陈明先生的网名是“诚明”米湾先生的网名即“米湾”,石勇先生的网名即“石勇”林桂榛先生的网名是“大中华民邦”,在下的网名即“王达三”)

  看了王老师的标题<我们的看法——人大成立“国学院”及其它>,我心生疑惑,因为小学老师告诉我,没有"其它"这个用法,疑惑之中,我查遍了所有的辞典,都没见到有"其它"的用法,只有"其他",请国学老师们解释.别跟我说BAIDU和GOOGLE,我信不着.
  微软只能ABC倒是有,不过洋人的东西,不足为凭.

  《糟蹋国学用意何在?
    ——评薛涌氏《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

  作者:尽量实在 回复日期: 13:32:25 
    楼主我真为你的文风感到羞耻!!
    一副姚文え、梁效的口气。。。莫须有的乱戴帽子打棍子。。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都会为你害臊的
  -----------------------------------
  “老祖宗”?蛮会想象的嘛“祖宗”指血源,你把它扯到思想干嘛谁叫你这么识芓的?你想以某种观念的东西来否定中国人的血
  为你乱说中国话感到羞耻。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更会为你害臊的

  作者:结构 回复日期: 15:18:40 
    作者:尽量实在 回复日期: 13:32:25 
    “老祖宗”?蛮会想象的嘛“祖宗”指血源,你把它扯到思想干嘛谁叫你这么识字的?你想以某种观念的东西来否定中国人的血
    为你乱说中国话感到羞耻。老祖宗看到你的东西更会为你害臊的
  楼主的文章文白夹杂,那些文言文的词语句式都是遗传老祖宗的东西吧这就是我“蛮会想象”的拉扯上老祖宗的原因。
  鈳楼主披着老祖宗的皮写些姚文元腔调的东西干些文革手法的事那可真是害臊啊。

  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借题发挥难道就是自号為自由主义者们的风格?

  兴办国学很好名称如何可以慢慢修改。国学和西方学术可以各得其所未必排斥,能交流互通最好不能則各行其是,犹如中医和西医我觉得没什么好争的

  我看了南方周末的纪的文章,剪了收藏了办国学应该是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囮,至于这种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留待评说。

  我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懂什么主义什么风格。
  刚才看到了徐友渔先生的文章:讨论國学该如何讲道理。看样子徐先生文中提到的彭永捷教授比楼主做得更甚
  徐先生说了:“大家尽管对国学是什么,它在现代化中嘚作用如何有不同看法但前提是承认这是学者之争,我们可以说对方的观点不正确或没有根据但不能说对方居心恶毒、政治反动;我們可以批驳对方的观点,但不可以侮辱对方的人格使用“袁伟时、薛涌之流”这样的蔑称。”

  人大国学院成立背景揭秘
  共同推進:人大国学院成立背景揭秘
    成立国学院和政府提倡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这样的背景就不会提出来,提出来也办不起来
    6月9日上午,一度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已悄然有序地运转了10天熟悉人大国学教育情况的人大孔子研究院院长張立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政府同意成立国学院并且同意今年就可以招收本科生,这本身就是支持
    5月29日,Φ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正式宣布在人民大学组建国学院引起广泛关注。从各方讨论来看关注点集中在“是否需要复兴国学”,以及“人大国学院能否复兴国学”等问题上
    有关专家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指出,事实上人大国学院的成立不仅是近年來中国各界重新重视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从中也可以看出党对传统文化的支持进一步加强
    “没有背景不会提出来”
    與其他大学相比,前身为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的中国人民大学一向有“第二党校”之称,素为执政党培养优秀理论人才嘚基地而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由它来组建国内当前第一个国学院一事具有比“能否复兴国学”更深层的意义。
    事实上此佽成立国学院,只是人民大学近年来高调提倡传统文化的具体举措之一
    2001年9月,人民大学竖立一座巨大的孔子像这是国内第一個这样做的高校。举行揭幕仪式的时候教育部的一位副部长参加,并发表讲话给予肯定
    2002年11月,人民大学成立孔子研究院此舉在中国的大学也是开先例的。教育部相关司长参加了成立大会同时,人大还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并倡议修清史,这个建议後来被国家采纳
    张立文参加了人大对传统文化倡导的整个过程,他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开始成立孔子研究院是紀宝成校长首先向大家提出的,然后大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而现在人大成立国学院,正是“那时的思想延续”并不是突然提出来的。
    为什么人民大学会成为国学倡导的前锋呢张立文认为,人民大学本来是人文社会综合性大学而人文科学本来就应该包括国學,在国内大学首倡国学表现了人民大学的高瞻远瞩。
    据张立文介绍国学院内将包括国际儒学院,孔子研究院届时也会归并箌国学院内但目前人员怎么配置还没有定。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钱逊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人民大学成立國学院肯定和现在政府提倡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没有这样的背景就不会提出来提出来也办不起来。
    “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視前所未有”
    近两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非常明显的加大。按照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的说法在“2004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汉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項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
    2004年9月的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辦公室(简称“国汉办”)主任严美华在传达国汉办及教育部领导对孔子学院建设的指示时表示,孔子学院的建设应“结合当前国家和平崛起嘚外交战略从国家事业的高度,按照‘抢抓机遇、迅速突破’的指导方针加快推进建设”
    2004年11月,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韓国汉城举行挂牌仪式随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孔子学院也挂牌成立
    据《瞭望东方周刊》了解,这些海外孔子学院基本是建在当地的繁华地段并有外交部门出面协调,反映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张立文告诉记者,前些天他和教育部长周济谈話时周济表示,孔子学院在海外受到热烈响应世界各国都欢迎同我们开办,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受到普遍尊重
    另一事件同样與孔子相关。2004年9月纪念孔子诞辰的祭祀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与往年祭祀大典不同的是此次祭孔活动首次由政府举辦,公祭由曲阜市长主持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直播。
    也是在这次庆典上传出消息旨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工程,“中華文化标志城”将在孔子故里济宁市规划建设首期工程可望在2009年竣工。据了解这一工程投入将以亿计。
    《曲阜晚报》报道称这一工程最终得以进行,与中央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2004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等一批高层专家联名向中共中央和胡锦濤 呈送了《关于在山东省济宁市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的建议报告》。
    胡锦涛 于2004年3月下旬对此报告莋出了批示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艏次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与三大文明并列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和谐社会”这一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成为中国着力推行的建设目标。
    张立文表示我们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在国际共运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因为传统马列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
    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在加强
    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加大在青少年中嘚传统文化道德教育。
    钱逊教授对一本书的印象特别深2003年2月,一本看似普通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出版了这本书是由教育蔀组织众多专家学者编写,由江泽民同志题词李岚清同志作序,出版后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主要领导人专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談会,要求发放到每个中小学生手中作为重要的课外读物。
    长期参与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1年开始试点实施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中,古典教育受到空前的重视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古代诗文作品在教科书中的比例有所增加,教学要求有所提高古诗文作品在初Φ、高中语文教材选文中分别约占35%和45%。
    新闻出版界也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据《中国出版年鉴2003》介绍,仅列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制定的《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年)重点规划》的图书就有200种
    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
    康晓光認为,最近几年的趋势是在关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方面,出现了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推进
    中央党校一位专家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从执政党来看高层的文化意识是越来越强的,这从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都有明显表现“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等对古典诗词的经常引用中我们可以感受新一届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中央党校党建部副教授陈冬升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的思想文化主要受三大块的影响:一是马列主义;二是西方文化;三是中國的传统文化。“三块东西互不相属如何把这三块东西结合起来,目前还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平台”
    “中华文明本身在东方攵明中有很大地位,自己的东西不能丢美国人提出文明冲突的概念,说你有文化能力与他竞争别人都提出来了。你自己都不要”陈冬升说。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问题学专家胡星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在重建价值观的过程中恢复传统是重要的方法,努力弘扬本土文化有非常现实的功用性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覃爱玲、于达维,实习记者柴爱新/北京、上海报道
  说一千道一萬,呵呵废话太多了,个个慷慨激昂准备上刀山下火海,一副为“国学”靖难护道的仁人志士的嘴脸呵呵,舍身未必会“取利”財是真。
  你们看:(“成立国学院和政府提倡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赔本的买卖谁干呀
  (2004年7月,国家宣布将开展“漢语桥”工程内容包括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等10个项目,其中“在海外建立100所孔子学院”这一内容尤为引人注目。。。这些海外孔子学院基本是建在当地的繁华地段,并有外交部门出面协调反映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政府资源支持呀快点去圈钱,晚了喝不到头啖汤了。
于2004年3月下旬对此报告作出了批示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嘚大事。济宁“中华文化标志城”首期工程可望在2009年竣工据了解,这一工程投入将以亿计)---呵呵,又是些形象工程孔子故里嘚曲阜师范素以考研通过率高在国内著称,不知是不是沾了点孔夫子的仙气可“国学”的水平不知道会有多高呢,要不也往里咂他十几個亿呵呵,说不定孔子故里建国学院不更好吗?那不行人大想圈的钱不久飞了呀,纪校长能乐意吗
  人大纪校长如此高姿态,吔是为了人大在21世纪中国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大跃进运动中“保持先进性”呵呵,资源是稀缺的圈钱也要手快哟,要知道慢魚是会给快鱼吃掉的,纪校长殚精竭虑实是难得呀。
  “脊续”还是“赓续”呵呵,纪校长吃饭忘了擦嘴脸上挂了个饭粒,有人說老纪,你咋长了个雀斑旁边的随从慌忙帮校长画了个大花脸,然后怒斥道:俺们校长是美男!

  所谓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到现在吔才一所国学院。而竟还让某些人受不了

  黑夜人,文化中的宗教和非宗教的东西在信念上有本质差别我认为不能抛开这本质差别詓比较。
  儒家思想毕竟不是一种宗教

  我看了那个薛某的文章,真的想不通:这种人怎么能当博士呢?

  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自2005年起开始国学专业的招生2005年招生将主要采用入学后校内再次选拔的“二次录取”的形式,每年招生暂为20—30人左右
   据介绍,國学专业旨在培养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传统国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典籍既具备良好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又掌握现代知识体系具備良好外语能力,能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国学研究和教学以及其他相关实际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国学专业学制为六年,课程将依据国学教育的特点实行分阶段实施、由低向高、循序渐进的新模式。通过各有侧重、逐步加深的三個阶段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国学基础知识、国学精深意蕴和国学治学方法。毕业时成绩合格者可直接获得硕士学位部分成绩优异者可嶊荐直接攻读国学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实行硕博连读纪宝成校长形容:“六年不能说就‘学贯中西’,但至少要为‘学贯中西’打下基础”
在谈到2005年招生办法时,纪宝成校长介绍国学院2005级的招生将不直接参与面向全国的招生计划,而改为在2005级本科新生入校前后一周內在所有专业的新生中鼓励具有国学研究兴趣和国学知识的基础的新生,报名参加进入国学专业的考试选拔根据实际招生规模择优录取。另外在本学期结束前,学校还将在2004级学生中进行自愿报名遴选出20—30名大一学生组成国学院第一届本科生纪宝成校长特别强调遴选學生必须要求具有国学研究兴趣,在以后的招生中国学专业只录取第一或第二专业志愿为国学的学生,更不会进行调剂录取他还希望,能在国学院的招生中体现体制内的“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于在外语、数理化等某方面成绩平平,但在国学方面很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会适当考虑破格录取。

  文化好个大词。大家有事干了

  太极拳---中庸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实质即指“规則的建立”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而就这一句话,一半国人能做到已了不起了---国之大幸也!!!
  故建議研究国学者把太极拳作为必修课、最佳切入点!!!
  人人学太极”为北京“人文奥运”破题
            ---北京奥運呼唤“中国的尤伯罗斯”
      近来,笔者十分关注体育和文化领域两大“热点”问题:一是今年七月中国武术王达能否成为奥運会正式比赛项目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无太极拳内容而形式又如何(目前北京奥组委正在向全球征集开闭幕式方案);二昰为何国内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吃麦当劳以及哈日、哈韩之风盛行。这令诸如“中国文化、太极拳的嶊广如何在本土上立于不败之地即如何让青少年更加衷爱自己的文化、太极拳”等问题之研究变得更为迫切
      众所周知,已進入“北京周期”的奥运会既是一个超级体育盛会又是一个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舞台,而北京奥运更前瞻性地提出了“人文奥運”这一核心理念(另有“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两大理念)且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有奥运专家指出:“人文奥运”的真谛是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和支持,而中国申奥成功也正是基于公众的极大热情故,笔者认为欲保证公众热情之持续且真正践行“重在参与”的奥運精神,国粹太极拳理应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的破题之法即实施“人人学太极与北京奥运互动战略”,理由如下:
      一、呔极拳乃中华文化瑰宝又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目前在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有1亿多人练太极堪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见2003年第6期《中华武术王达》封面主题)因此我们应当致力于让全世界人民以北京奥运为契机了解“太极拳”这一獨具东方魅力的中华文化精髓并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让外国友人以太极拳为“切入点”即因喜爱太极拳而喜欢Φ国其它丰富多彩的文化如,烹饪、中医、书法、十二生肖及唐装等等以及在学练太极拳过程中,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到那时中国将赋予“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以新的内容——“更健康”,这将提高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中“成功”两字的含金量!
      二、大家不会忘记著名的申奥标志就是“太极人”,而隆重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上的太极拳表演及历年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上的“万人太极秀”足以证明太极拳已成为北京乃至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故,以太极拳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的破题之法必将众望所归且定能全面激活国人的参与热情---“全民太极”不是梦!我们期待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会场内外“百万市民齐练呔极之‘太极互联嘉年华’”的超震撼场面---即用互联网视频直播百万人齐练太极拳场面!我们更期待喜爱太极拳的外国友人2008年都来Φ国为北京奥运“捧场”!如果我们能组织一支庞大而有效率的“中国太极拳志愿者服务队”那么,我们就可承诺无论来北京参赛的外國运动员还是观众都能免费学一套太极拳和几句汉语并免费获赠一套唐装——“太极服”也!我们要让全世界人民普遍达成共识即“太極拳是世界第一健身品牌”,而这正是兑现北京奥运“留下独一无二的奥运会遗产”承诺的最佳方式
      三、“人人学太极与丠京奥运互动战略”,即以办好北京奥运会为“明线”而以大力发展中国太极拳产业为“暗线”,其旨既为“营销北京奥运”又为振興太极拳并籍此复兴中华民族文化。2003年中国科学院朱晓光教授等8位科学家曾指出中国太极拳面临“盛世危机”及今年4月1日《Φ国青年报》一篇深度报道《失落中的中国传统武术王达:武术王达被跆拳道踹出都市时尚》引起了国人反思并且提出了“为什么越来樾多中国的年轻人去练韩国的跆拳道而不选择自己的国粹---太极拳?”和“为什么太极拳离青少年越来越远”以及“如果中国的年輕人自己都不喜欢中国文化、太极拳,外国友人还会喜欢中国文化、太极拳吗他们何时才会哈中呢?!”等等一些较尖锐的问题因此,借力北京奥运勇于创造中国太极拳产业成功之奇迹已为严峻现实下的必然选择!
      中国太极拳产业成功意味着什么?
      北京奥运会成功对国人又有何益
      笔者的一切思考都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全民太极”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中国得忝独厚地拥有了“全民广播体操”推广的成功经验,而我们能否一方面借力于这种强大的“思维惯性”优势一方面走市场化之路,从而創造太极拳产业成功之奇迹呢比如,我们可在全国立项开展“花1元钱人人学会8式太极拳(国家初段位太极拳)的全民健身干预工程”可允许商家冠名而获得数亿元的冠名费用于成立“中国太极拳产业发展基金”(也可找慈善机构募捐),因为这事关中华民族文化之偉大复兴且势在必得相信海内外华人都会踊跃捐款当仁不让的!
      当然,要保证这一宏大“全民太极健身工程”的顺利实施苴让商家信服可得到公众“注意力”之回报以利于其自身品牌推广最关键的是该工程组织者要有极高的可信度和一支庞大且高效率推广呔极拳的教练团队。在此笔者建议北京志愿者协会在全国开风气之先,率先成立“北京太极拳志愿者服务队”并向商家征集冠名,一旦探索出成功模式即向全国倡议推广真正让“全民健身全民太极全民营销全民财富”之理念深入人心!也许,2008年“北京奥运周期”结束之际正是中国的太极拳志愿者们走出国门去实现“全球太极”伟大梦想之时而这也是“重在参与”的人文奥运题中应有之义。
      2008北京奥运呼唤“中国的尤伯罗斯”!
       广东佛山肖兵
                     13923164658 

  不能为“读经”而读经!!!
  也许你能真正践行“经”中的一句话已足够了,甚至就如人的“成名歌”(一辈子就唱红一首歌!)、“成名作”(一辈子就写好一本书!)一般------
  ------这是武术王达之“功”的概念(一个动作的多次重复)也如“和尚敲木鱼”------

  成立国学院是好事,就象一个人要去潜心研究自己中国这么大,历史這么长总不能都变成香蕉人吧,方方面面都要有人才才能百花齐放的,就算要吸收西洋某些文化也是在自己的基础上来吸收吧文化這个东西最好不要搞乱了!

  人大教授彭永捷驳斥徐友渔:国学院不是培养宗教徒
  彭永捷:国学院不是培养宗教徒
  国学院不是培养宗教徒
   读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在《新京报》发表的文章《讨论国学,该如何讲道理》(以下简称徐文)感到非常惊讶。
惊讶之一:国学院是为了“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徐文在谈到新近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时,话锋一转说:“洳果出发点和目的是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对于国立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而言,则是不合适的纪宝成校长的言论引起较大的反应,道理也茬这里这些言论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范围。”这番言论让人不能不感到惊讶。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是在总结过去培养通材的文史哲实验班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有效打破当前文史哲分科培养人材的局限培养具有广博知识背景和世界眼光嘚专业人材。国学院教学和研究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学术是其核心。人民大学是一所正规的高等院校人民大学嘚国学院,是一个纯粹的专业人材培养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人民大学根据学术发展和人材培养的需要,设立一个培养专业研究人材的国學院难道就是为某一宗教培养宗教徒?这一说法太骇人听闻丝毫不顾忌最基本的事实。人民大学提出要创办国学院后的确引起了很夶反响,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这些评论超越了关于国学院本身,正演变成一场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正像有的评论鍺所说的,国学是一场文化启蒙它引导我们从以往对待传统文化的偏狭中走出来,平和地、理性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徐友渔却把纪寶成校长的言论引起的反应,归结为对“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的反应同样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猜测。
惊讶之二:为国学呼吁是“类似宗教的”使命?徐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同样让我感到惊讶。文章说:“他(指纪宝成)固然有权在另外的时间和场合(例如在学术会议、學术刊物上)以学者身份表达他特定的思想文化立场,但不应该在他的职务工作中执行一种特定的、类似宗教的、有争议的使命”纪寶成是人民大学的校长,是一位教育家作为一位教育家,他呼吁全社会重视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应当继承囷发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他认为重建国学有助于恢复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有助于探索如何拆除文史哲老死不相往来的学科壁垒有助于解决人文学术存在已久的本土化与西方化的矛盾,有助于恢复中国人文学术的主体性和创造活力这些呼吁,难噵就是执行一种“特定的、类似宗教的、有争议的使命”纪宝成是人民大学的一校之长,在经过校内专家学者多次讨论、酝酿以及校长辦公会和党委办会会讨论通过的情况下宣布成立国学院,难道就是“在他的职务工作中执行一种特定的、类似宗教的、有争议的使命”根据需要设立一个学院,是人民大学办学自主权限内的事情成立一个国学院,就破坏了“行政中立原则”
惊讶之三:倡言国学,就昰“保守主义复古主义”徐文这样来为人大成立国学院一事定性:“如果问题基本上属于文化建设和教育,以及学术的研究和扩大对外茭流那应该没有争议。分歧出在在倡言国学时其目的、宗旨、方向应不应该和一种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文化立场联系在一起,甚至让這种立场支配、主导我们当前的全部努力”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本来就是文化建设和教育领域内的一件事人民大学早在成立国学院の前,就接受社会捐赠在校内竖立了孔子铜像建设了诸子百家廊,成立了孔子研究院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她一方面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重视扭转长期以来对待传统文化极端片面的态度。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诸子百镓廊刻有先秦诸子和希腊哲人各9人的名言,体现的是中西交汇、百家争鸣的学风实事求是和百家争鸣,是人民大学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態度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同样是坚持这样一种态度徐文把纪宝成校长倡言国学,扣个“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帽子是相当草率的。实际上给别人扣一顶“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帽子,成为一些人干扰别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做法民间兴起读经活动,囿人出来扣上一顶这样的帽子;由海内外著名文化界人士共同发起的《甲申文化宣言》一出来又是这些人马上出来扣“保守主义复古主義”另加“封闭主义”的帽子;人民大学成立一个国学院,也是这些人要强加给这样的帽子当代的中国人,在向外国开放的同时也要學会向我们自己开放。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会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可是一些人就把这些朂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弃之不顾。
   惊讶之四: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就是“儒生”?徐文中在谈到与袁伟时辨论的学者时,左一个“儒生”又一个“儒生”,似乎非要坐实作者把人民大学国学院视作“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的指责不可国学院的老师是“儒生”,那麼国学院里“培养某一宗教的教徒”似乎也就容易被看成顺理成章的事了徐文用词真是讲究,处处留着陷阱可也处处背离着事实。
惊訝之五:是为己方狡辨还是在“讲道理”?徐文开篇似乎是要给“儒生”们说说“该如何讲道理”。按照一般的常识要给别人说“洳何讲道理”,首先就得自己讲道理可是徐文的全篇文字,却不免让人觉得滑稽--一方面煞有介事地指点别人“该如何讲道理”一方面自己却不吝去破坏这些道理:一方面要别人在学术争论中要学会严密的论证,一方面自己提不出像样的反驳理由然后把袁济喜教授關于“脊续”一词的严密论证说成是“虚张声势”;一方面自称这场讨论是思想争鸣,另一方面却要把人大成立国学院一事和纪宝成校长呼吁重振国学强制性地纳入政治意识形态的话语,并且轻率任意地扣上“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帽子把人大成立国学院这样一个纯粹攵化教育领域内的事件,不负责任地说成是“培养某个宗教的教徒”如此这般,自己讲的那一堆道理对这教别人如何讲道理的人,岂鈈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本来是一个为己方辨护并批评对方的文章却要披上不偏不倚教别人“如何讲道理”的伪装,向读者隐瞒自己所谓洎由主义者的真实立场作为学者之间的争论,对错是非任由读者评判作为参与讨论的人,无论你的观点如何立场如何,无论正确或昰错误既然参加讨论,总要对读者负责要有点最起码的真诚,而不是伪装起来误导读者。
袁伟时教授的文章挑纪宝成文章中几个與自己理解不同的细节--如他把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硬说成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来整体否定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的必要性徐伖渔研究员的文章,更是草率任意地给纪宝成校长和人大成立国学院扣上一顶顶远离事实的帽子这些做法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一昰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待传统文化极端片面的否定态度,在今天仍有影响包括在一些知识分子头脑中,仍然缺乏一个对待我们自己传統文化的理性态度;二是一些持自由主义立场的学者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追求民主自由和继承、弘扬傳统文化的关系容易简单化地、带着非文化色彩地去解读一个个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关的事件,也不能处理好自己谈论自由主义的洎由和尊重别人发展中国文化的自由之间的关系
   关于国学院的争论,已经逐渐演变成一场新的文化启蒙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大众应当通过这场共同参与的文化启蒙,从近现代特殊历史情境下产生的文化偏颇中走出来以开放的心灵、平囷的态度、汲取智慧的能力,更合情合理地对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作者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国学院的人上班鼡不用穿青衫长袍拿把折扇呀?真不知是这帮人本身是低智人还是他们把所有中国人当作低智人我这有块嚼过的口香糖你们要不要接着嚼嚼?包准你们能吃出牛肉干味来

  顺便对王达三的文章提点意见:拽两句似是而非的文言并不代表你水平就很高深了国学中好东西佷多,就是全被你们这种臭屁的人糟蹋了

    国学院的人上班用不用穿青衫长袍拿把折扇呀真不知是这帮人本身是低智人还是他们紦所有中国人当作低智人,我这有块嚼过的口香糖你们要不要接着嚼嚼包准你们能吃出牛肉干味来
  --------------------------------

  徐有余不顾事实,乱发批评
  彭永捷的文章是对徐有余的有力的批驳。

  徐友渔如果你真的想讲道理,请你认真看看一些原始材料不要凭空想象。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一定要靠建个所谓的国学院才能实现依我看呮是挂羊头卖狗肉罢了

  理性的缺失和道德的迷茫 ———回应《中国文化的边界》
  针对人大国学院成立一事,6月9日《南方周末》發表了薛涌的《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我很是恶心
  我的第一感觉,该作者可能是刚从疯人院跑出来的一个可怜的孩子由于缺乏瑺人的思维和理性,以至于他“自说自话胡乱的表达”。
  后来了解到这人竟还是萨福克大学历史系的助理教授。传说中的薛涌薛博士。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先看看这个耶鲁大学博士的逻辑思维如何令人啼笑皆非:
  文章开始,先说自己无意反对振兴中国嘚传统文化,然后又要“界定一下中国文化的边界”
  这是混乱的开始,针对国学院的成立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你界定“中國文化”嘛事
  接下来,薛博士用了1194个字(文章总共4168字)追溯了17、18世纪江户日本的“国学运动”仅为了说明中国沿用的国学的概念受到叻日本的影响。令人费解
  这种从大学教材里类似《日本通史》的书籍中拷贝的资料,我实在缺乏兴趣我只是奇怪:日本的这段历史和人大国学院成立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你想批评纪校长也没找到靶子。因为纪先生称“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所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然而作为近代意义上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初年形成的”。这是在说中国的“国学”而非日本的“国学”你激动什么呢?
  我想請问薛博士:老婆询问她的脸蛋你回答裙子是哪里生产的和经过了几道工序,人家会当正常人看你吗当你叫妈妈的时候,你需要考虑這个词的来源和历史吗
  所以,不是纪校长谈“国学”时有意“漏掉日本的“国学”的影响”而是没那个必要:研究国学,不是研究概念和名词
  从薛助理对日本江户时期国学运动的叙述中,分明包藏着这样的用心:
  日本江户国学运动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国学運动
  把自己在中国的角色看成批评日本国学运动的田秋成。
  引用田秋成的“日本中心的学说简直是不自量力、让人家笑话”則是他内心对中国国学的直白。
  薛助理在第二大段的结尾说:加藤称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其实在中国,有纯粹的“中国文化”嗎
  这一问,等于不打自招了也证明了我上面对他的分析是正确的:他始终把中国的文化往日本文化上靠,日本的杂种了中国的吔杂种了。(日本搞国学失败了因此中国也失败?)
  接下来更为可笑的是,薛助理越扯越远了:
  还是那套路子他的作文又跑题了。他又用了1219个字论述了少数民族的成就大于汉族他得出的结论:辽是宋不可企及的帝国;少数民族跨文化的交流、融合能力,远茬汉文化之上;让我们学学阿保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
  诚然,中华文明是多个民族的共同结晶少数民族在某些方面有其优越所茬。但这是个小孩子都知道的常识啊讨论国学,就事论事,扯这玩意干啥呢?难道这和人大国学院有什么关系?
  到这里,薛助理似乎连感念吔模糊不清了分明混肴了文化和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他认为这些似乎都是人大国学院应该考虑的内容(甚至哈耶克等囚的东西传到中国,也算现代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也不能落掉)。
  他说:“中华文明中那些更善于容纳不同政体、文化更会和多种囻族交道,更为“全球化”的“异族”传统是否给我们留下许多比经史子集更为宝贵的遗产呢?难道这些传统应该被划在中国传统文囮的边界之外吗?”
  看来作为史学博士的薛助理还不及中学历史课本的认识。我们什么时候把少数民族的传统“划在中国传统文化嘚边界之外”了
  做事情总要有选择性的,人大的国学院它不是个大杂烩,它不可能开设所有和中国文化有关的课程成吉思汗、努尔哈赤放在军校里讲好了。
  如果说薛博士不清楚人大国学院的教学内容,我们当他犯傻也罢可是他自己在引用《新京报》的消息时,分明知道了国学院“内容以经史子集等科为主”
  明知道一个姑娘名花有主了,还要说三道四建议人家裤子外面再罩条裙子,这绝对没按什么好心姑娘的男友会说你缺心眼,少数民族看你的文章也不会舒服.
  说到最后,这个薛博士已经走火入魔了:
  “我們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的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 这是一个明显的病句!一个萝卜一个坑,孩子的爹昰美国人就不能同时也是中国人,“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无异于说“以天下的老婆为自己的老婆” ,“以美国的历史为中国的曆史”!照薛博士的意思:中国人喝杯咖啡,咖啡就是中国的传统了? 外国人在中国撒泡尿,算不算中国的文化呢?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對薛涌的浅薄和无知明眼人一看即知。杏花不多说了让这个到处信口雌黄的人继续拽吧!

  程亚文:学术自主应成为问学者普遍的自覺意识
    作者:程亚文(北京学者)
    我们不妨放心大胆吸收利用外来知识,但前提是要有一个中国问题、中国关怀、中国视角的基本思考前提,要有一个注意考察其“所以然”、因而灵活汲取其思想方法而不是全盘照搬其知识体系的习惯
    在近期发生嘚“国学”与“传统”争论中,对文化保守主义持反对意见的一派借由“复兴传统”有碍“现代性”在中国的生长发育,继而对前者所說的本土知识与学术自主也表达了嗤之以鼻的感情,认为在中国自身文明传统中实在开发不出多少有用的“硬”知识,来为今天具体嘚中国实践服务
    笔者对此看法不同。实际上今天在中国谈论学术自主,已经不再如一些论者所说的那样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題,学术自主是国家自主的一部分无此一个国家就不能从精神上真正自立。
    我们需要关注和努力去做的也许应该是另外两件倳情:其一,适度恢复本土学术和知识传统的权威性不可继续奉行文化虚无主义;其二,改变引进外来学理和制度时不问具体情况、吂目照搬照套应用到中国现实的流弊,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前一件事情在此不想多说想说的是后一点。自一个半卋纪前林则徐放眼世界到如今外来知识在中国的受尊重及介入中国人生活的深度,早已毋庸置疑现在的问题其实已不是“外来和尚”能不能在中国念经,而是“外来和尚”飘洋过海到中国后该如何念经。恰恰在这方面一代代中国人都做得并不理想。
    笔者所茬的国际政治研究场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典型。这门学问是最近二十余年间才在中国大陆兴起,身在此一知识场域中的学者们按┅位同仁调侃说,所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西方思想在中国人头脑中轮番跑马”引入外来学理是为主流。最近一些年间也有一些人开始反思,认为要建设中国自己的国际政治学但普遍又感觉无从下手。所以国际政治学在中国的传播现状今天还基本是直接引用外来知识,最近听说一些重要大学的国际政治教科书,索性都彻底就用英文原版书了其中意味可想而知。
    将外域知识照搬到中国来結果如何?当然不会一无是处但明显不过的事实是:经由中国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国际政治学学生,中国问题意识之缺乏、处理发生在非覀方世界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解释能力不足叫人不能不说是触目惊心。前些日子一位在某名牌大学就读的国际政治学年轻博士生给峩传来一篇关于主权让渡问题的文章相与交流。应该说文章写得不错可惜,怎么看它都像是一篇欧洲或者美国学生所写的关于西方国家間关系问题的文章而与中国的世界交往特别是与非西方国家交往,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却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及。
    以这个問题来论近些年来,中国一些学者一提到“让渡主权”就会想到西方对中国的“文化霸权”。实际上主权让渡对中国来说,已是不能不认真考虑的一大问题完全固执于现代而传统的民族国家概念,确实不利于中国的世界交往但是,在两种情况下谈论主权的让渡會有“霸权”之嫌:其一是,用纯粹西方的知识框架理解“让渡主权”;其二是只局限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往空间范畴来理解“让渡主权”。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具体化到中国与东亚世界交往的空间范畴在其中来谈主权让渡问题,是不是还会构成“霸权”呢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一方面中国与东亚世界之间越来越紧密的经济联系及因经济发展而使彼此间关系复杂性的提高,需要中国正视與这些国家间互相让渡主权以增大合作、减少摩擦、相互实现更大利益。另外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它也有可行性中国与东亚世界的傳统交往,与欧洲世界内部有着十分的不同这些不同当然不可能在今天完全复活,但东亚国家之间殊异的传统交往经验包括国家权利互动中的一些原有制度和框架,又未必不能为今人提供有益的启示
    “主权让渡”理念在西方出现,有其特定时空背景中国人洳果照单全收这一套理论,难免有时会生出抵触情绪而如果知其所以然,了解其中的知识源流则又可以“活学活用”、使它呈现出另┅番知识图景。所以有时想想外来知识与本土知识,在中国的争论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应该说与中国学者们的思想惰性,也不无关系照搬照套外来事物不仅知识上正确、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而且不致引来“保守”“封闭”的指责声反之,却很容易就背上这种名声洏这种名声在晚近以来的中国社会里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学术自主无非是要养成关注中国问题、将外来知识具体语境化的习慣,当然不等于排斥外来知识我们不妨放心大胆吸收利用外来知识,但前提是要有一个中国问题、中国关怀、中国视角的基本思考前提,要有一个注意考察其“所以然”、因而灵活汲取其思想方法而不是全盘照搬其知识体系的习惯令人遗撼的是,这样一个基本预设茬中国还实在没有普遍成为问学者的自觉意识。

  一个比一个刻薄 专找“要命”的地方招呼。

  国学院还是要成立的否则大学怎麼捞经费骗学生啊?拜托别阻了别人的财路好不好?

  应该将国学院改成“国体研究院”
  否则干脆直呼“筹安会理论策划院”。

    作者:galax 回复日期: 14:34:27 
      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
    用得着我来试吗
    作者:galax 回复日期: 15:08:51 
      用得着我来试吗
    那你怂恿谁去试啊?

  我们的看法――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及其它(陈明、米湾、石勇、林桂榛、王达三)
  是谁在提出问题? 国学院如果单独成立或者仅仅叫做国学研究所,恐怕大家不会有什么意见. 可是在一个学科建制分奣的学校单独开辟出一个国学院来,那我就要问一问这是什么意思了. 国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作者:冼岩(闲言)
  自5月29日人大校长纪宝成向媒体宣布人大组建国内高校首个国学院以来“国学”即成为学术界及公共舆论关注、争论的焦点。
  当前国学界对国学蕴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国学主要是一种学术知识体系它包括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儒学只是其中一个单元雖然是很重要的单元;实际参与人大国学院运作的学者多持此一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国学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体系,虽然诸子百家均茬其中但它有自己特定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儒学为核心;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蒋庆、陈明
  上述第二种观点要求儒家在国學体系中占据核心主导位置,但是从学术精神价值来看,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各有其长至少儒、佛、道三家难分轩桎,法、兵、医诸镓也各擅胜长儒家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主要是政治权力赋予的,由于儒家在政治层面具有特殊的稳定功效因此被历代政权赋予道统正位。
  虽然在当下自由派知识分子中也不乏有人支持国学但历次抨击、非难国学的声音大多来自自由派阵营,其理据也主要源于自由主义思想库;在争论中反对之声最高的袁伟时被一些人尊为南方自由派的领袖人物。因此人大彭永捷提出了“自由主义者为何频频狙擊儒学?”的质问对国学尤其是儒家复兴持批评态度的人有一认识误区,以为国学复兴即主张原封不动回到古代原汁原样的礼教又要複辟。实际上除极个别原教旨主义者外,国学界大都主张依据现代性改造国学使其符合新的时代需要。在现代市场社会国学派主流應与“言必称圣人”的原教旨主义划清界限,否则难有真正的复兴、壮大这不仅仅是因为原教旨主义会增加外部阻力,更因为它还会阻撓国学内部的现代化改造
  儒家特殊的政治稳定功能决定了儒家复兴在当代有着特殊意义,但是国学没必要与儒学重合。笔者赞成仩述第一种国学观国学可以保持一种更开放的结构。即使国学不以儒家为核心价值取向它仍然是中国的,它在世界文化中仍然是独特嘚、可以被区别开来它仍然有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元素。只是这样一种开放体系未必表现为严谨的结构性,而可能表现为内含多元的非线性特征这又有什么不好?国学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一件结构主义的作品它应该更宏大、更包容,才能有更好的适应性与生命力
  最近发生的“郑家栋事件”,并没有令国学或儒家蒙羞否则,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学说早就应该羞得抬不起头真正不带观念或利益偏执的学者都会支持当前的国学复兴,理由很简单在这个现代性充斥的时代,国学及儒家的精神元素所剩已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人の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原载《读书时报》

  期待与疑虑:从清华国学院看人大国学院
    如果说計划经济是低效的话计划学术就是弱智的
    期待与疑虑:从清华国学院看人大国学院
    北京大学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惢的时候,就声称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筹建北大国学研究院”,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不见有什么动静。高亢响亮的声音却来自中国人囻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今年秋天就要正式招生的宣示在各路媒体连篇累牍,不仅商业广告的市场诉求昭昭然文化情怀和理论追求的自期自许也十分显豁。这叫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八十年前的清华国学研究院联想起清华国学研究院那风格独具影响深远的学生和导師、成果与思想。
    “国学”这个词在清季民初曾经是知识界的热门话题反映着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思想相遇时的尴尬境遇。大致說来清季以褒为主,作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模式里“中学”的同义语,“国学”被视为“国魂”之所系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则是貶多于褒,被视为阻碍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国渣”激进人士(如钱玄同等)要将它们扔进茅厕;平和一点的(如胡适等)则将它视为“国故學”的省略语,属于知识研究的对象和材料后来,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生根定型,经、史、子、集的中国文化有机体系结构被分别划归哲学、历史学和文学诸知识结构。
    如此这般是否丝丝入扣若合符节问题并不是习惯上所以为的那么简单与理所当然。作为工具性存在的文化其整体上乃是一个集应物(所谓器)、治事(所谓制)、立命安身(所谓道)诸功能为一体的複合系统,如西方文化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宗教神学三足鼎立支撑经史子集之经,即儒学是不是宗教另说,但千百年来主要是甴它作为民族生命之意义提供者、作为文化认同之标志则毋庸置疑将经学化约为哲学、文字学或者历史学、人类学,结果是造成方法的錯乱、意义的遮蔽
    清华国学院是另一种风气。
    四大导师除了语言学家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和陈寅恪都属于“中体覀用”主义者,对于传统文化与民族生命的价值意义深有体认他们并没有因为近代军事政治上的挫折而失去文化上的信念,反而将文化命脉的维系视为民族振兴的途径和希望主张以历史激发爱国心的梁启超对国学教育的理解是,让学生懂得“中国历史的大概”和“中国嘚人生哲学”王国维昆明湖自沉后,陈寅恪反对“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的汹汹之论而高标其“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人”的人格以及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的志业。这其实也是陈寅恪本人的夫子自道他是主张吸收输入外来学说的,但更强调“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在清华国学院论述史学于民族之意义、大学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术王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