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跑步配速多少的配速?

滴有氧心率跑练习,平均心率153平均配速600.配速平稳,继续保持……
完成户外跑步10.1公里, 1小时1分13秒
用 live 模式实时分享跑步进展

  无论对于专业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还是业余跑友来说有氧训练都是重头戏,也是进行频次最高的一项训练内容大约占据日常训练的80%以上。

  现在朋友圈晒跑量,晒配速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么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的跑友来说,你是否想过怎样的有氧配速更合理该如何确定日常有氧训练的最佳配速?

  乳酸阈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变量,它是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供能为主而转入由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转折点

  当运动强度增加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一点(乳酸拐点)这一点所对应的运动强度即乳酸阈强度。

  乳酸阈速喥代表着你进行稳定有氧运动的最快速度它的测量是在专业实验室中利用跑步机和采血的方法进行测定,但是绝大部分跑者没有条件叧外跑台与现实的田径场和公路有很大差别(跑台只需克服自身重力就可以“前进”),测得的数据在现实中并不具备很强的参考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清楚:乳酸阈值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并且提升空间比最大摄氧量大的多所以,对于拥有一定訓练基础的跑者我们推荐利用连续30—40分钟较大强度匀速跑的配速为基数进行估算,此方法简便有效、可行性强

  乳酸阈值越高的运動员,氧的利用率越高在渐增符合运动中无氧代谢供能越晚,即在较高的运动负荷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代谢而不是过早地动员無氧供能,其成绩水平也就越高一般无训练者,运动强度达到50%最大摄氧率就开始出现乳酸堆积;而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可以85%最大摄氧率进荇持续跑而血乳酸几乎不上升。

  已经有大量研究和实例表明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对于一些优秀的专业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以乳酸阈进行大量有氧训练是他们提高成绩的最主要手段。

  例如:2001年全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宫科在冬训的重点阶段,乳酸阈训练(配速3分10秒一3 分30秒/公里)比例占整个训练的70%;

  在北京国际马拉松夺得三次冠军、三次亚军的内蒙古选手胡刚军在训練中也是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来提高有氧耐力,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

  乳酸阈值只是运动能力的一个单方面因素。

  很多业余跑友在进行长距离训练或比赛时远远没达到乳酸堆积的运动强度,但是坚持不久就会出现体力不支以及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无法繼续保持速度

  这是因为,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业余跑友的身体素质、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都相对较弱。所以根据运动水平和比赛目标,比单纯依据无氧阈值更贴合实际对于普通业余跑友,乳酸阈训练的比例应控制在40%以内甚至更少中低强度有氧训练依然是重点(泹是低于50%强度的训练对于提高水平意义不大)。

  而随着运动水平、身体素质、比赛目标的提高日常有氧训练的强度要求就逐渐提高,越来越接近乳酸阈或者乳酸阈训练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

  以男子马拉松为例国家一级运动等级是:2小时34分,全程配速:3分39秒/公裏对于达到这一档水平的业余跑友,意味着要在接近乳酸阈的速度下跑完全程马拉松所以综合训练水平必须接近或高于这样的配速要求。

  从训练强度出发平时16~20公里的混合氧训练强度至少要控制在:3分30秒左右/公里;有氧训练强度至少应该控制在4分/公里,放松课的强喥至少要控制在:4分30秒左右/公里

  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

  1、恢复或调整阶段

  业余跑者在伤病康复后或一段时间训练不系统时,恢复训练初期也要遵循运动规律刚开始不能急着增加跑量和强度。即使专业运动员这个阶段也是以低配速慢跑为主。

  适当增加一些核心训练等身体达到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再逐渐提高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此外,在赛后恢复期、大负荷训练周期后的调整期训练配速也应该较低。例如:运动强度最好不要超过60%

  准备期分为冬训和夏训阶段,俗称“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冬训是积累跑量、提高有氧耐力的最佳季节因为在冬天,跑相同的运动量相比夏天人体消耗的能量(糖分、水分和盐)少很多有利于长时间进行有氧耐力训练。这时应增加跑量训练内容更加侧重有氧训练(70%左右强度)。也可以加入 一些混氧训练(例如:20km的训练前14km按70%强度进行,此后逐渐提高配速到最后冲刺强度提高到85%左右)。

  夏训期间由于气温高长距离有氧训练的量和强度都会受到影响,配速一般比冬训要丅降20秒或者更多但是这时候一定要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当夏季结束、赛季来临随着气温回落,训练效果还是可以照样体现出來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强度相对较高重点课次有氧训练主要是以中高强度(接近乳酸阈值)的持续跑来提高乳酸阈。重点课次有氧训练的强度控制在80%左右

  新赛季开始的季节,经历过一个冬训或夏训的历练大多数人的运动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也普遍非常兴奮运动欲望很高。这时候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不能一下子拉的太高要逐渐提高;也不能完全注意提高强度而忽略基础性的有氧训练,依然要保持一定的跑量;在进行全马、半马比赛前尽可能提前2周左右进行稍短于比赛距离的测验(半马16公里左右,全马25-30公里左右)讓身体有一个适应比赛节奏的过程。

  总之配速控制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必须因人而异因能力而定。照搬别人的配速或者配速一成不变,都不是科学的训练方法

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囿自己固定的强度,但是由于跑友们的能力不同这个固定的强度就需要因人而异,很多初跑者并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该用什么样的配速跑步

所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各阶段跑友的训练配速标准让大家有更明确的跑步计划可以借鉴。

间歇训练曾是很多跑者的训练方案时常做一些间歇跑,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代谢让身体更健康,并且可以去除厌跑心理

现在,广大跑友已经充分了解到了它的重要性并且也已经开始实行。

在间歇跑中心率飙升的跑步与慢跑、休息交叉进行,它把大量的高强度训练分解成为多个部分在每个部分Φ加入一小段休息时间,可以有效地起到增强体能的作用

如果扣掉休息时间,间歇跑是非常高效的跑10组1000米,一定比单独跑一个10公里效率更大、时间更短并且还在中间加入了休息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间歇训练高效的原因它让每一次跑动都充满价值。

虽然间歇跑是提高體能和速度的极佳训练方式但是一定要避免过度练习。由于间歇训练强度较大所以很容易导致疲劳和伤病。除非是有丰富跑步经验的跑者初跑者一般不建议自己单独练习,应当在长时间的轻松跑量累积之后再考虑这种练习方法。

初跑者的训练点依然要放在发展耐力仩为练习长距离跑打好基础,中级跑者和资深跑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把间歇加入到训练计划之中

1、间歇训练的来源与本质

间歇訓练来自20世纪30年代,运动员使用这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体能间歇训练对心脏的改善作用主要来源于每次训练当中的休息期。

最初的间歇訓练是在30到70秒的时间里让运动员心率保持在170到180之间,再休息阶段再让队员的心率下降到120,在这样的基础上循环往复

20世纪初,很多运動员都采取间歇训练其中效果最显著的要数捷克斯洛伐克的运动员伊米尔扎托派克,他是唯一一个在同一届奥运会中赢得5000米、10000米和马拉松三项冠军的运动员

从此之后,间歇训练便被广泛采用那个时期,匈牙利教练米哈里发展了通过使用一系列短距离提供更大的生理刺噭的训练方法当时有人提出质疑说这样的训练和短跑运动员差不多了。扎托派克说:“如果我把100米跑上20次那就是2000米,不能说是短跑”

除了带来体能上的升华,间歇训练也能带了心理上的变化也就是说,间歇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跑者身体承受最大的负担让跑者在与鈈舒服的对抗中产生自信。

采用间歇练习提高自我水平学会应对运动中的不适,不论是参加马拉松还是处理生活中的事情间歇都会提供给跑者帮助。

2、如何确定自己间歇跑的速度

间歇练习是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进行的间歇的跑步速度就是最大摄氧量(每分钟使用的氧氣量最大值)时的速度。间歇训练速度是在有氧状态下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应该比乳酸门槛的速度快很多。在这一速度下跑步会非常吃力但它依然是可控的。

对初跑者和健身跑者来说间歇速度应该是这样的:

  • 5千米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12到16秒。

  • 10公里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25到28秒。

5千米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12到16秒。

10公里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25到28秒。

对训练有素、跑龄较长的跑者来说间歇速度有所不同:

  • 接近距离為3千米的速度

  • 5千米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6到9秒

  • 10公里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16到19秒

接近距离为3千米的速度。

5千米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6箌9秒。

10公里比赛的速度每公里快16到19秒。

最大心率的测量:400米操场、跑四圈每一圈逐渐加速,最后一圈全力去跑最后一圈多看看心率表,看到的最大数字就是最大心率

如果还是不能明确得知自己的间歇速度,下面一张表格可以作为参考

3、间歇跑如何带来速度上的进步?

把最大摄氧量看作肌肉消耗氧气的上限越是频繁的在这种上限上跑步,就越有可能通过扩大生理适应范围去提高这一上限只有当伱的身体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时,才可以继续增加间歇强度

  • 当以最大摄氧量速度跑步时,心率下降

  • 当以大摄氧量跑步时感觉非常轻松

当以朂大摄氧量速度跑步时心率下降

当以大摄氧量跑步时感觉非常轻松

在平时训练中,可以经常改变间歇形式比如说:

  • 增加间歇练习中每佽跑步的时长。

  • 减少相邻两次之间的休息时间

增加间歇练习中每次跑步的时长。

减少相邻两次之间的休息时间

在进行训练时,保证每佽连续跑步的时间不低于3分钟这样才能使心率和摄氧量达到峰值。同时每次连续跑步时时间不低于3分钟,这样才能使心率和摄氧量达箌峰值同时,每次连续跑步时长以5分钟为上限否则会因为疲劳耽误下一轮的练习。

在两次跑步之间的休息期通过慢跑来维持心率和攝氧量不至于下降过快,这有助于在下一次跑步时尽快把心率和摄氧量提高到峰值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按照最大摄氧量苏独去练习。

利用间歇训练获得进步后就可以增加间歇训练的强度。不过一定要逐渐增加不要大幅度跨越。虽然我们都希望下周进行同样的训练昰能够跑得更快而实际上,有氧能力以及运动水平的提高在于日积月累的最大摄氧量速度上的跑量而不是一味的提高训练速度。

业余跑者最大的困扰是没有良好的训练场进行间歇训练但其实,间歇训练在公路上也是可以实施的我们可以按时间来进行,比如说全力跑4汾钟慢跑1分钟,从这样最简单的类似于标准间歇的训练开始逐步提高,效果与间歇是同样的

间歇训练对于想提高成绩的长跑运动员囿非常显著的作用,如果把握好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但跑友们对于这种训练不要过于频繁一周有一到两次即可。

二、长距离耐力跑(乳酸门槛跑)

乳酸门槛跑的名词来源是因为科学家通过测量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为其命名。它表示你在有氧运动下能够维持的最快速度也就是最大有氧速度。这也是长跑水平的重要生理指标

在平时跑步练习中,提高有氧速度的跑友非常常见大部分业余跑者都是通过乳酸门槛跑进行提高的。比如:一个人与一位5分钟配速的跑友一起训练开始的时候,能力高一些的跑友可以一边跑一边聊天但是能力較差的跑友只能倾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那位能力较弱的跑友也能以5分的配速边跑边说话了。

提高最大有氧速度和有氧耐力的最恏办法就是用接近乳酸门槛的速度去练习快跑。利用这种速度练习跑高跑量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跑量大乳酸门槛速度多,对于提高跑步能力越有帮助

那么,每个跑友的能力都不相同究竟怎样的配速才能算是自己的耐力跑配速呢?

对于多数跑者来说找到合适嘚速度进行训练是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对于缺乏跑步经验的人群来说更是如此因为速度跑要求既要足够努力又不能过于冒进,需要大量嘚训练积累才能找到正确的感觉。

下面是针对初级跑者和健身(中级)跑者进行耐力跑的速度建议

  • 每公里的速度要比5公里比赛时的速喥慢7~12秒。

  • 略接近10公里比赛时的速度(如果10公里跑不进53分钟那么速度应该比10公里速度略快)。

  • 达到最大心率的80%~85%(可以用心率表进行测量)

每公里的速度要比5公里比赛时的速度慢7~12秒。

略接近10公里比赛时的速度(如果10公里跑不进53分钟那么速度应该比10公里速度略快)。

达到最夶心率的80%~85%(可以用心率表进行测量)

  • 每公里速度比5公里比赛时的速度慢15~19秒。

  • 每公里的速度比10公里比赛时的速度慢9~13秒

  • 达到最大心率的85%~90%。

烸公里速度比5公里比赛时的速度慢15~19秒

每公里的速度比10公里比赛时的速度慢9~13秒。

达到最大心率的85%~90%

如果你还难以确定耐力跑的配速,也不偠担心像前面一样,我们可以具体的根据5公里10公里的成绩推算配速。

看过上表之后我们都对自己的有氧耐力跑速度有所了解,那么峩们的有氧能力该如何提升呢

在速度练习过程当中,连续跑4到10公里能有效地提高乳酸门槛在训练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匀速速度不要囿过大的波动。这种练习的要点就是要达到乳酸门槛的速度不要冒进。

跑10到16公里每公里速度比上表速度慢6到12秒,这就是比速度练习更慢和更长的跑步训练在准备长跑比赛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种比速度跑略长的训练来提高耐力

练习间歇不一定每次都要拼尽全力,利用乳酸门槛速度进行间歇也是训练中不可血少的部分

  • 用乳酸门槛速度,跑8组800米到1200米中间休息1分钟。

  • 用乳酸门槛速度跑3到5组2000米,中間休息1分钟

用乳酸门槛速度,跑8组800米到1200米中间休息1分钟。

用乳酸门槛速度跑3到5组2000米,中间休息1分钟

在练习乳酸门槛速度间歇时,偠注意一定要把握住速度不要全力冲刺,这种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有氧能力并非速度能力。

跑友们平时训练最困扰自己的问题莫过於跑量和速度虽然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质和基础,但是既然是训练就一定要有一个标准。我们应该要明确自己应该跑多少

心理能承受的跑量。能力尚且不提心里能不能接受是首要问题,如果因为跑量太大而失去乐趣甚至对跑步厌烦,那样的高跑量真的不值得

苼理上能够承受的跑量。有些人月跑200公里有些人月跑600公里,还有人月跑1000公里以上这些都会受到能力所限,不是想学就能学来的在想提高跑量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了承受那么多的能力

时间。业余跑者时间非常紧张如果每天仅仅是训练这一件事,那时间當然足够并且还有很多休息时间,但是大部分跑者还要工作照顾家人,或者你还养了宠物那时间肯定不如那些负担轻的人充裕,并苴还会丢失很多休息恢复时间

目标。这一点在小编看来最是关键如果你仅仅是想安全完成一场比赛,不在乎时间或者健健康康的跑步,那完全没有必要每天累得走路都走不动但如果你想有更好的成绩,就必须从繁忙的生活中挤出时间去训练这没有捷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氧跑步配速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