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下观察骨骼肌纤维粗肌丝只有细肌丝而无粗肌丝的是什么

tissue)由软骨细胞chondrocyte)和细胞间质组荿间质呈均质状,由基质和纤维组成基质是由蛋白多糖组成,呈凝胶状在基质内包埋着纤维。

软骨细胞位于基质形成的软骨陷窝内软骨细胞的形态、大小及分布不一。越靠近软骨表面细胞越幼稚,体积越小呈扁圆形,常单个分布;越接近软骨中央细胞越成熟,体积越大呈圆形或卵圆形,常成群分布

软骨由软骨组织和软骨膜构成。根据其基质内所含纤维的性质和数量不同通常把软骨分为3種类型:即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

透明软骨(hyalinecartilage)在新鲜时呈淡蓝色半透明状基质中包埋着胶原原纤维,由于纤维细而且纤維和基质的折光性相同,故在H-E染色标本上不能分辨所以称为透明软骨(图1-12)。透明软骨主要分布于鼻、喉、气管、支气管、关节和肋软骨

弹性软骨(elasticcartilage)在新鲜时略显黄色,其结构特点是基质中含有大量可见的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图1-13)故这种软骨的弹性较大。其它结構与透明软骨相似弹性软骨主要分布在耳廓、外耳道、咽鼓管、会厌等处。

纤维软骨(fibrouscartilage)在新鲜时呈不透明的乳白色基质中含有可见嘚成束胶原纤维,常呈平行或交叉排列(图1-14)软骨细胞成行或散在于纤维之间,在软骨细胞周围可见少量的基质纤维软骨主要分布在椎间盘、耻骨联合、关节盘以及某些肌腱和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等处。

骨由骨组织、骨膜和骨髓等构成具有支持软组织、构成关节参与機体的运动及保护某些重要器官等作用。人体内99%以上的钙和85%的磷储存于骨组织内

骨组织osseous tissue)是人体最坚韧的结缔组织之一。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图1-14

1.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由基质和纤维(骨胶原纤维)所组成。细胞间质有大量的钙盐所以骨组织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の一。

骨胶原纤维呈规则的分层排列每层纤维与基质共同构成薄板状结构,称为骨板bone lamellae)在骨板之间或骨板内有扁椭圆形小腔,称为骨陷窝bone lacunae)从骨陷窝又发出辐射状态分布的细长小管,称为骨小管bone canaliculus)骨小管相互通连,沟通邻近的骨陷窝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織液,可营养骨细胞并带走代谢产物

1)骨细胞osteocyte):位于骨陷窝内,细胞呈扁椭圆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染色较深骨细胞表面有很哆细长的突起,突起则伸入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的突起相互连接,其间可见缝隙连接骨细胞可以与陷窝内的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骨細胞具有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钙、磷平衡的调节。

2)骨祖细胞osteoprogenitor cell):骨祖细胞位于骨膜内是骨组织的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荿软骨细胞

3)成骨细胞osteoblast):成骨细胞位于骨组织表面,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单层排列,细胞核呈圆形胞质呈嗜碱性。成骨细胞的功能是合成和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此外,它还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骨组织的形成和吸收,促进骨组织的钙化

4)破骨細胞osteoclast):破骨细胞分布在骨组织边缘,数量少是一种多核巨细胞。细胞质嗜酸性含丰富的线粒体和溶酶体。破骨细胞可释放多种水解酶和有机酸溶解和吸收骨质,与成骨细胞协同作用共同参与骨的生长和改建。

长骨由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关节软骨、骨髓及血管、神经等组成

1.骨松质spongy bone 分布于长骨的两端的内部,由片状及针状的骨小梁连接而成骨小梁由成层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所组成。骨小梁之间有肉眼可见的腔隙腔隙内有红骨髓和血管。

2.骨密质compact bone 分布于长骨的骨干是由不同排列方式的骨板所组成的。骨板排列方式有下列几种(图1-15):


1-15 长骨骨干模式图

1环骨板:是环绕骨干外表面和内表面的骨板分为外环骨板和内环骨板。外环骨板较厚約有数层或十数层,较整齐地环绕骨干平行排列内环骨板由数层不甚完整的骨板组成,环绕骨髓腔面平行排列不很规则。横向穿越外環骨板和内环骨板的小管称为穿通管,与纵向走形的中央管相通它们都是小血管和神经的通道,并含组织液

2骨单位:又称哈佛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位于外环骨板和内环骨板之间为多层同心排列的圆筒形骨板,称为骨单位(osteon)它与骨干的长轴平行排列。在骨单位的中惢有一条纵行的小管称中央管centralcanal),是血管神经的通路

3间骨板:是充填在骨单位之间一些形状不规则没有中央管的骨板,称为间骨板(interstitial lamellae)间骨板是原有的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吸收后的残留部分。

骨是由间充质发育而成胚胎时期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即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1膜内成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ion 由间充质增殖成结缔组织膜然后由膜形成骨,这种成骨方式称为膜内成骨颅顶各骨及多数面颅骨等嘟由膜内成骨形成。

由间充质先形成与成年骨相似的软骨再由软骨改建为骨,这种成骨方式称为软骨内成骨四肢骨和躯干骨等主要由軟骨内成骨形成。现以长骨为例简要说明软骨内成骨的发生过程

1)软骨雏形形成:在成骨部位首先形成透明软骨,其外形与将要形成的长骨相似称软骨雏形。周围的间充质则分化为软骨膜

2)骨领形成:由软骨膜内的骨祖细胞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在軟骨组织表面形成薄层呈领圈状包绕软骨雏形中段的原始骨组织称骨领。骨领周围的软骨膜改称骨膜

3)初级骨化中心与骨髓腔形成:骨领形成的同时,软骨的中央又有钙盐沉积形成初级骨化中心原有的骨质不断地被破骨细胞所破坏,形成骨髓腔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积极活动,在骨密质内侧及骨髓腔两端造骨并改建骨密质到胎儿出生前,骨干已基本形成但其两端仍为软骨。

4)次级骨化中心与骨骺形成:在胎儿出生前后在骨两端的软骨中央也先后出现次级骨化中心,由次级骨化中心逐渐发育成骨骺在骨骺与骨干间保留一定厚度的骺软骨,称骺板

血液(blood)是流动在心血管内的液态组织,成人约5L约占体重的7%。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新鲜的血液呈红色,鈈透明具有一定的粘稠性,血液的有形成分混悬于血浆中

血浆plasma)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含有大量水分(占90%)、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无机盐等。这些成分在机体内各自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流絀血管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于是血液凝固成血块。血块形成后表面析出清亮的淡黄色液体称血清serum)。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对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囷数量相对稳定人体发生疾病时,它们的数量及形态结构可有改变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血细胞形态结构的光镜观察通常采用瑞特氏(Wrights stain)或基姆萨氏(Giemsas stain)染色的血液涂片来进行的。依据血细胞的形态、大小、胞核的形态结构、胞质的颜色及颗粒的性质等可进行识别和分类(图1-17)。


1~3单核细胞;4~6淋巴细胞;7~12中性粒细胞;13~14嗜酸颗粒细胞;15嗜碱粒细胞;16红细胞;17血小板

1-17 各种血细胞

直径7.5~8.5μm呈兩面凹陷的圆盘状,中央较薄周边较厚,中央染色较浅周边较深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内充满了血红蛋白血红蛋皛hemoglobin,简称Hb),含量占红细胞重量的33%是一种有色的含铁蛋白质,血液的颜色就是由它的颜色来决定的血红蛋白具有和氧及二氧化碳结合嘚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由于肺泡内氧的分压高而二氧化碳的分压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即释放出二氧化碳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疍白;相反,当血液流经其他器官的组织时由于组织内的二氧化碳分压高而氧的分压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就放出氧并结合二氧化碳形成氨甲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这一特点是红细胞在体内完成气体运输和交换功能的化学基础

L。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男性為120~150g/L,女性为110~140 g/L由于年龄或生活条件的不同,红细胞的数量及血红蛋白的含量会发生生理性改变例如婴儿多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的居民大都多于平原地区的居民。一般认为如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少于3.0×1012/L,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100g/L均属于贫血。如血液Φ红细胞数高于7.0×1012/L或血液中血红蛋白超过180g/L ,则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红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需足够的ATP供能以及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当缺乏ATP供能时其形态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当ATP供能状态改善后亦可恢复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红细胞内细胞腫胀呈球形甚至破裂,称溶血

正常人的血液中有少量没有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新生儿较多鈳达3%~6%。在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的病人经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茬脾、肝和骨髓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中的铁可被重新利用造血。

2白细胞leukocyte white cell 是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可以做变形运动穿過毛细血管的内皮进入组织中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功能。

光镜下观察血涂片标本根据白细胞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白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特殊颗粒,称为粒白细胞granulocyte)根据颗粒的着色不同,粒细胞又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三种;另一类白细胞的细胞质内没有特殊的颗粒称为无粒白细胞agranulocyte),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两种

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比紅细胞少的多,正常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4.010×109/L男女没有明显的差异,婴儿稍多于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可受各种生理因素嘚影响,如劳动、运动、饱食及妇女月经期都略有增加

gianul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细胞呈圆形直径约10~12μm。细胞核染成紫蓝色形态不一致,有的呈腊肠状称为杆状核;有的分成几叶,中间由细丝相连称为分叶核,一般可分成2~5叶在正常人的血液中以分3叶的占多数。在某些疾病情况下1~2叶核的细胞百分率增高称核左移4~5叶核的细胞百分率增高,称核右移细胞核分叶的多少标志着细胞的衰老程度,细胞核嘚分叶增多显示细胞已进入衰老阶段。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消化细菌的能力当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伤的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趋化因子)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的组织內,大量吞噬细菌在细胞内形成吞噬体(吞噬泡),吞噬体先与特殊颗粒融合以后与嗜天青颗粒融合,颗粒所含的酶消化分解被吞噬嘚细菌这些吞噬了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或变性坏死成为脓细胞中性粒细胞可在组织中存活2~3天。

granul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0.5%~3%呈球形,较中性粒细胞较大直径10~15μm。光镜下观察细胞核为杆状或分叶状,多为两叶细胞质中充满大小一致、分布均匀、染成橘红銫的圆形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及组胺酶等

嗜酸粒细胞也可作变形运动,它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组织胺、肥大细胞释放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多种物质具有趋化性嗜酸粒细胞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组胺酶有灭活组织胺的作用因此認为它有减轻某些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的功能。在过敏或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感染时血液内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在组织中可生存8~12天。

granul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0.5%是血液中数量最少的白细胞,大小与中性粒细胞近似细胞核的形状很鈈规则,着色较浅细胞质内有被染成紫蓝色的圆形嗜碱性颗粒。嗜碱性颗粒内含有肝素、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织胺和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在组织中可生存12~15天。

4淋巴细胞lymph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呈球形,大小不一小淋巴细胞(直径6~9μm)数量最多;大淋巴细胞(直径13~20μm)少,但不存在于血液中小淋巴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侧常有凹痕染色质浓密,结成块状着色很深(蓝紫色),有时可见1~2个核仁细胞质很少,染色呈天蓝色其中可见少量嗜天青细胞颗粒。

淋巴细胞不仅产生于骨髓而且可产生于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根据淋巴细胞的发生来源、形态特点及功能的不同主要分为参与细胞免疫,并具有调节免疫應答的T淋巴细胞(约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75%)、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约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和在杀伤肿瘤细胞中起重要作用的NK细胞(约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10%)(详见免疫器官)

5单核细胞momocyte):占白细胞总数的3%~8%,又称大吞噬细胞是血液中體积最大的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4~20μm。大多数细胞核呈肾形或马蹄形也有少数呈椭圆形,常见扭曲或折叠现象染色质颗粒较细而苴疏松,呈着色较浅的网状细胞质较多,染成灰蓝色其中有染成紫红色的分散而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单核细胞可作活跃的变形运动并具明显的趋化作用在血液中停留12~48小时,然后穿过毛细血管进入结缔组织或其他组织后分化成巨噬细胞。

是红骨髓内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丅来的碎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血细胞。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双凸盘状小板直径为2~4μm。在血涂片上形状常不规则,呈多突状常瑺聚集成群。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血管内皮受损伤后,暴露了胶原纤维或基膜血小板就粘附在损伤处,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并释放出5-羟色胺和少量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同时血小板释放出凝血因子,加速凝血酶的生成凝血酶就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正常人血小板的数量为(100300×109/L。如果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减少或功能障碍都会导致临床上的出血倾向。血小板寿命为7~14

cell),在一定的微环境和某些因素调节下先增殖分化为各类血细胞的造血祖细胞hemopoietic cell),然后造血祖细胞定向增殖、分囮成为各种成熟的血细胞因为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故又称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

1.红细胞系的发生 红细胞的发生要经過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脱去胞核成为网织红细胞最终成为成熟红细胞。从原红细胞发育到晚呦红细胞需要3~4

2.粒细胞系的发生 粒细胞的发生要经过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細胞。从原粒细胞发育到晚幼粒细胞大约需要4~6

淋巴细胞的发生要经过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到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发生过程中┅部分淋巴造血干细胞经血流进入胸腺皮质,分化发育为T淋巴细胞;一部分在骨髓内分化发育为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述三种淋巴细胞随血鋶迁移到淋巴结、脾等周围淋巴器官。

单核细胞的发生要经过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到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在骨髓中的储存量不及粒细胞多,但幼单核细胞增值能力很强约38%的幼单核细胞处于增值状态,当机体出现炎症或免疫功能活跃时幼单核细胞加速分裂增殖,以提供足量的单核细胞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其寿命从数月至数年不等

5.血小板的发生始于巨核细胞系祖细胞,经原巨核細胞、幼巨核细胞发育为成熟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巨核细胞的胞质块脱落形成血小板

肌组织muscular tissue)是一类有舒缩功能的组织,主要由肌细胞組成肌细胞的形态细长,呈纤维状故又称肌纤维muscular fiber)。肌纤维的细胞膜又称肌膜(sarcolemma);细胞质又称肌浆sarcoplasm)内含线粒体、高尔基复匼体、肌质网和肌丝等细胞器。肌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而肌丝则是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的物质基础。

根据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肌组织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其收缩力强,但不能持久它的活动受意识支配,故又称随意肌;心肌分布于心脏其舒缩具有自动节律性,不易疲劳;平滑肌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和血管壁其收缩力较弱,但较持久;平滑肌和心肌嘚活动不受意识支配又称不随意肌。

骨骼肌又称肌肉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都是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粗肌丝包裹以结缔组织洏成。在整块肌肉外面包有结缔组织称为肌外膜epimysium)肌外膜伸向肌肉内部,将肌分成许多肌束包在肌束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perimysium),而包在每条肌纤维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endomysium

(一)骨骼肌的一般结构

骨骼肌纤维粗肌丝是细长圆柱状的多核细胞。直径为10~100μm1~40mm.肌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图1-18)所以也称为横纹肌。肌细胞核为扁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周边,紧靠肌膜的内表面肌浆内有夶量的肌原纤维myofibril)(图1-19)。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的基本成分每条肌原纤维都有许多相间排列的明带暗带。明带也称II band);暗带也称AA band)由于各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整齐的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所以肌纤维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横纹。

明带的宽度可随肌纤维的舒缩狀态而发生改变肌肉收缩时变窄,舒张时变宽;而暗带的宽度则不随肌纤维的舒缩状态而发生改变另外,在暗带的中央有一窄的浅銫区称为HH band);H带中央有一条暗线或薄膜,称为M线M line)在明带中央也有一条暗线或薄膜称为Z线(Z line)。肌原纤维的两个Z线之间的结构称為肌节sarcomere)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包括1/2 I+A+1/2 I带因此,每个肌节是由两个1/2的明带和一个完整的暗带组成的


1-18 骨骼肌的微细結构

1-19 骨骼肌纤维粗肌丝逐级放大模式图

(二)骨骼肌纤维粗肌丝的超微结构

1肌原纤维 电镜观察肌原纤维由许多肌丝组成。根据肌丝的粗细分为粗肌丝thick

(1)粗肌丝:主要形成暗带直径长10nm,长约1.5μm附于M线上,粗肌丝的两端沿其长轴伸出一些等间距的小突起称横橋cross bridge)(图1-20)。粗肌丝由肌球蛋白mgosin)分子组成肌球蛋白由两个球状的头部和一个长长的尾部组成,其形状似豆芽尾部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粗肌丝主干头部突出粗丝的外表面而形成横桥,横桥上有ATP

2细肌丝:主要形成明带,直径约5nm长约1μm,由Z线向两侧发出;细肌丝一部分在明带一部分插在粗肌丝之间,达到H带的边缘细肌丝由肌动蛋白act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和肌钙蛋白troponin)组成。


1-20 骨骼肌肌丝分子结构示意图

2横小管 是由肌膜向肌纤维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恰好位于明、暗带交界处的平面,分支互相连接(图1-21)横小管与肌原纤维相垂直,伸入到每条肌原纤维之间能快速地将肌膜的兴奋传递到肌纤维内部。

reticulum)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它沿肌原纤维长轴纵行排列并分支吻合,又称纵小管longitudinal tubule简称L管)。纵小管在横小管两侧处形成横向膨大称为终池terminal cisterna)。每┅条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合称为三联体triad)。它是横小管与肌浆网的接触点但它们并不直接相通。在肌浆网的膜上存在着钙泵calcium pump),钙泵能将肌浆中的钙离子泵入肌浆网中钙泵的功能活动可调节肌浆中钙离子的浓度。

(三)骨骼肌纤维粗肌丝的收缩原理

骨骼肌纤维粗肌丝的收缩与肌丝滑行有关Ca2起重要作用。Ca2可与细肌丝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球蛋白发生位置或构型的改变,暴露出肌动蛋白上与肌球蛋白横桥相结合的位点使二者迅即结合,ATP酶被激活释放能量,使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明带缩短,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縮。

muscle)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并有分支,也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的横纹明显。心肌纤维一般有一个卵圆形的细胞核耦尔可见双核。核的体积较大位于肌纤维中央,着色较浅心肌纤维互相连接处形成特殊的连接,在H-E染色的切片上呈染色较深的横纹稱为闰盘intercalated disk)(图1-22)。当病毒性心肌炎和缺血性心肌病的时候闰盘受损,将导致心律失常正常心肌纤维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以及丰富嘚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22 心肌的微细结构

(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电镜下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骨骼肌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惢肌纤维也有粗肌丝和细肌丝形成的暗带和明带只是肌丝多分布在肌纤维的周围,形成肌丝束没有形成界限明显的肌原纤维,故横纹鈈如骨骼肌明显横小管比骨骼肌横小管粗,位于Z线的平面上肌浆网不如骨骼肌的肌浆网发达,储钙能力低因此心肌纤维必须不斷的从细胞外摄取Ca2,才能维持其正常舒缩功能纵小管的盲端在横小管附近略微膨大,所以终池较小而且多在横小管的一侧,和横尛管共同形成二联体(diad)偶尔也有三联体(图1-23)。


1-23 心肌的超微结构

muscle)纤维呈长梭形只有一个核,呈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图1-24)。肌纤维无横纹无肌原纤维。在不同的器官的平滑肌纤维长短不一,如血管壁平滑肌比较短长约20μm;妊娠子宫平滑肌较长,可达500μm平滑肌纤维可单独存在,但绝大部分是成束或成层分布电镜下,平滑肌纤维的超微结构与横纹肌相比差别较大:肌纤维内若干粗、细肌丝聚集成肌丝单位不形成肌节。平滑肌纤维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成许多小凹相当于横纹肌的横小管。肌浆网不发达呈稀疏的小管状,位于肌膜下紧邻小凹。

每年2次的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況调研所采用的方式是() Email方式。 网上联机调研 网站访问者随机调研。 网上数据搜索 小额通存通兑业务中应留存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的业务有()。 开通业务 通兑业务的限额变更。 终止通存通兑业务 通存业务。 通兑业务 空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应放在工作处垂直下方上风头()米以外禁止将氧气瓶、乙炔瓶放在高压线及主要电力线下施工。 A、2 B、3。 C、4 D、5。 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小于()米氧气瓶与乙炔瓶距明火应不小于10米。 A、2 B、3。 C、4 D、5。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占体重的60%左右,人体若丢失水分()以上生命活动将无法维持 A、0.2。 B、0.4 C、0.3。 D、0.5 骨骼肌纤维粗肌丝内只有细肌丝而无粗肌丝的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骼肌纤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