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运动上瘾能上瘾?

在这个每天要坐办公室的年代,运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坚持每日锻炼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当你也想练出八块腹肌的时候,却总是会因为坚持不下来而中途放弃。与此同时,你可能会无比羡慕另外一些人,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地去健身房,即使生病了也坚持锻炼。在你看来,他们真是有惊人的毅力,实际上,也许这些人只是运动成瘾。

心理学上,运动成瘾指的是一些人对有规律的锻炼活动产生依赖,哪天不锻炼就会觉得不舒服。一旦对运动上瘾了,这些人会产生一种类似洁癖症的强迫运动行为,将运动变成一种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我们知道,让人上瘾的东西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像毒品、烟酒、网络等等,这些物质会刺激快乐物质——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产生兴奋点和快感,一旦哪天突然戒了,会导致多巴胺的分泌降低,让人产生严重抑郁、极端消极厌世的心态,这种痛苦的体验,会直接导致再次强迫性用药。

实际上,虽然一个爱好运动的人给人的印象是积极阳光的,但和毒品、酒精的作用原理一样,运动也会刺激“快乐物质”——多巴胺的分泌,让人产生快感。运动后,人们的情绪会高涨,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幸福激素”会喷发,这种兴奋感远大于吃饭、解渴、爱情、性行为等带来的兴奋。一旦不运动,运动瘾君子就像那些突然没有了酒精或毒品的人一样,也会沮丧失落、情绪消极,而一旦恢复运动,紊乱现象减轻或消失,进入一种非运动不可的恶性循环。

正所谓过之则不及,与适度运动带来的健康福利相比,运动成瘾会产生许多消极后果。

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这些人往往会运动过度。研究者发现,运动成瘾者往往曾遭受过心理伤害,他们为了改变消极情绪,会依赖运动让注意力转移,训练变成了一种机械性的活动。久而久之,兴奋的阈值就会逐渐提高,身体也能忍耐更高强度的训练,为了达到原来的刺激程度,这些人只能增加运动量,导致过度运动。过度运动会使韧带、肌腱、关节、心脏和骨骼处于紧绷状态,结果使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加。

不仅仅是身体机能受损,运动成瘾也有负面的社会影响。瘾君子们会逃避社交,因为比起家人、朋友和工作,运动更吸引他们。在缺乏社会交往活动后,这些人会越来越内向和抑郁。研究者还发现那些运动量过度的人,睡眠周期和饮食规律也会紊乱,有些人甚至会患上厌食症。所以,运动固然是一项有益运动,但如果过度依赖,反而会对身心产生巨大伤害。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上瘾呢?

衡量一个人是否是运动瘾君子们有许多指标,比如主观上讲,如果一个人整天想着锻炼,将锻炼看得比家庭、工作以及和朋友的交往还重要,他们甚至在身体有伤病或者很累的时候,也不愿意停止运动。在停止锻炼后,会非常抑郁,重新运动才能恢复活力,这就是运动上瘾的表现。那么我们又怎么客观判断自己运动过度呢?美国《男性健身》杂志给出了一些关于过度运动的迹象:

1、心脏静息率出现异常高或异常低的情况。静息心率是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每分钟60~80次是正常的,但超出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你运动量过大,因为静息率的改变是由于代谢率改变导致的,而运动会影响代谢率。这一指标可以由运动手环测出。

2、经常性地口渴。在你运动量增加期间,你常常感觉到口渴,不管喝什么都不解渴。

3、肌肉酸痛。运动过后,在1~2天里,肌肉可能会出现酸痛,这是正常情况。但如果72小时后,你仍感觉到酸痛,则属于运动过度。

4、运动后,体质变差。比如睡眠紊乱、食欲减退、受伤的频率增多,经常生病。

5、即使你增加运动,身材也没有变好。一般,运动会消耗身体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但过度运动后,身体会处于饥饿状态,这时,身体会转而消耗肌肉组织,导致肌肉萎缩。同时,身体的皮质醇含量上升,太多的皮质醇会增加脂肪的堆积,尤其是腹部周围,肌肉被消耗了,脂肪却增加了,自然你的体重没有什么改观。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迹象,就要小心了,因为你有可能运动过度,也有可能正在变成一个疯狂的运动瘾君子。

本文源自大科技 2017年第2期杂志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虽然我既懒、又馋、还有晚期拖延症,但是我有一颗想减肥的心呐! ”经常有心宽体胖的朋友这样对我说。这种童鞋呢,打打嘴炮而已,大家都懂。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童鞋,与前者正好相反。他们有着或苗条或健硕的外形,重要的是blingbling的外形下还包裹着更加blingbling的24k纯金CPU——一颗不健身就会死的心!

然而物极必反,这可能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哦~

1/注意!过度锻炼会得病!

顾名思义,这种不健身会死星人呢,就是天天想健身,一天不健身就不舒坦。他们会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健身任务,雨刮不停,雷打不动,甚至受伤或是生理期也不停止。

你可能会说,这还不好?请上帝也赐我一颗这样的心吧,我想瘦好多年了,可是就是没有以上童鞋的那种觉悟呀。

唉唉,别光顾着羡慕了,这可不是件好事,虽然目前学界还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有专家已经表示过了:它确实是一种病,一种成瘾症——锻炼成瘾(Exercise Addiction)

有心理学家说,“锻炼成瘾可以占据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这样的人身体受了伤,脑子却还成天想着锻炼”。

看到这里,有童鞋可能慌了:我自从信了斌卡你的邪,就爱上锻炼了,我难道得病啦?

你还别说,那可不一定呢,是不是中了奖,测一测便知:

锻炼成瘾的建议诊断标准

1、活动单一,导致每日运动的刻板模式和固定时间表,比如喜欢跑步的人,到固定时间就要跑步,就算身体不适也会坚持;

2、个体为保证运动,日一把体育活动放在优先于其他活动的突出地位,甚至导致生活的其它方面一团糟;

3、日益表现出对大量运动量承受能力的增加,越练越嗨,通过不断增加重量来提升自我满足感;

4、规律性的运动一旦停止,表现出心境状态紊乱的信号,一天不练就有罪恶感,甚至一组动作没有做满,都会不舒服;

5、一旦恢复运动,紊乱现象减轻或消失,所以很多成瘾者一旦停止就想要马上回复运动模式;

6、主观意识到自己非要运动不行,也就是说运动上瘾者一般自己是知道的;

1、不顾医务人员、家人、朋友、同事的告诫:运动会引起、加重或拖延身体的不良状况而继续从事体育活动;

2、为提高运动成绩而减体重,并以解释的方式进行。

做完测试的童鞋,结果如何呢?

前六条诊断标准建议是核心特征,后两条相关特征因情况不同,存在个体差异。供童鞋们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参考。

看到这里,有童鞋说,奇了,我听说过喝酒上瘾、赌博上瘾、吸毒上瘾,还没听说过锻炼上瘾的,斌卡,你没忽悠我们吧?

2/为什么过度锻炼是一种病?

我想说,童鞋你虽然读书少(开玩笑的),但我还真没忽悠你!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可能有很多童鞋已经有所耳闻。另外,全球锻炼成瘾者的比例也正在升高。

首先,不停的运动,肌肉得不到适当的休息,会损伤到肌肉,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容易受伤,还会导致各器官功能都有所下降,从而增加运动性贫血的发生率。

其次,在剧烈运动时,可产生免疫抑制蛋白,也可引起免疫细胞凋亡,是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最终损伤机体免疫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而且过度的锻炼以至于超过了身体的承受范围,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包括疲惫、过度损伤、长期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血管问题等。以及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等。

看吧,虽然适度的锻炼可以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好处。但是一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而他们还不会因此停下来,这不正是上瘾的表现吗?

3/为什么有人得这种病呢?

既然是一种病,那为什么有人会得这种病呢?锻炼成瘾的成因机制还比较复杂的,既包含了心理学也和生理学有关,在这里我就列举一二:

? 运动激活脑中的奖赏机制

南加州医科大学的内科教授指出,锻炼成瘾和酒瘾毒瘾什么的不一样,他们的成瘾行为会招来许多正面的社会强化,而这又会使他们越发追求完美。

研究还发现,脑中存在着一个奖赏系统(Reward Mechanism)。每当我们从事了某种有利于生存及繁衍的活动,奖赏系统就会激活,通过多巴胺、内啡肽等神经递质产生欣快感。

这种奖赏系统是他们更加停不下来。

有研究表明,运动成瘾与神经性厌食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不记得厌食症的童鞋,可以翻回去看看,很多厌食症患者同样有锻炼成瘾症。

《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一篇文章指出,锻炼成瘾者和厌食症患者有相似的心理特征,比如追求完美,轻度压抑等。

另外,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的学生或专业运动员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运动成瘾症。所以说,哪些自律性较高,经常锻炼的人,有厌食症的人都是锻炼成瘾症的高发人群。

所以这部分童鞋应该格外注意,请坚持正确的锻炼模式,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有所提及。

4/锻炼成瘾如何避免?

既然锻炼成瘾危害多,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1、要去选择多种形式的运动,不要过分依赖一种形式;比如跑步跑嗨了的,可以试试游泳或者跳操,举铁举高潮了的童鞋,可以换跑步试试;

2、选择的运动项目最好带有一些技术和难度,需要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这一点是对喜欢简单锻炼的童鞋说的,健身大牛们请自动忽略;

3、选择的项目最好具有竞争性,并且需要与别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的时候更容易走极端,多和其他人配合锻炼,如打篮球,羽毛球等配合性运动;

4、要努力培养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使自己感觉除了运动,还有其他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记住,生命在于运动,但不只在于运动;

5、如果以上方法都试过还是不能帮助到你,那么你的情况就严重了,要谨慎对待,该看医生看医生,该吃药吃药。

最后说一句,锻炼成瘾要避免,锻炼过度也要避免,毕竟锻炼一旦过度,估计离锻炼成瘾也不远了,锻炼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

所以一图总结——锻炼过度危害多,注意锻炼要适度~

在21世纪的生活里,运动随处可见,它具有规范性,且有利健康,鼓励自律,促进品格和团队合作。其积极的生理和心理效应以及活跃的生活方式,是众所周知的科学事实:改善心肺和肌肉健康,降低骨质疏松和抑郁的风险,以及增加预期寿命。

这些都是好消息,但人们可能会想知道运动是否有任何缺点。

“运动瘾” 听起来有点矛盾,因为我们通常把“上瘾”和不良爱好联系起来,如吸毒或酗酒,但你真的会有一种锻炼上瘾的感觉。

哪怕是适量运动的运动员,在锻炼后也会有“嗨”的感觉,这种感觉由多巴胺和内啡肽这类“幸福激素”的释放引起,它们可以影响情绪。

正如那些由非法毒品和酒精产生的影响一样,这些影响会导致上瘾。因为在任何成瘾中,“嗨”对沉迷很重要,但是成瘾也取决于许多外部因素。

然而,没有人认真对待运动瘾。嘲笑运动成瘾的人认为,“有更糟糕的东西可供成瘾。”仿佛上瘾一词仅是个比喻。

运动瘾并非比喻,它切实存在,而且有害。

运动成瘾者与其他各种成瘾者具有相似的症状。他们伤害自己的身体:这是因为他们不给身体恢复的机会,而这又经常是因为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造成。如此痴迷于体育的人不花时间去从伤病中恢复过来。

在运动中,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会增加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运动成瘾者会把自己置于有着严重风险的危害中。

但这不只是身体损伤的问题:运动成瘾者也遭受心理上的危害。他们变得依赖于通过运动来感觉良好,而运动之外的生活会变得灰暗。他们还提升了对 “嗨”的耐受性,所以需要更多锻炼来获得相同的结果。不锻炼时,他们体验退行性影响,抑郁和焦虑。

运动瘾也有负面的社会影响:成瘾者疏于与人见面,因为他们喜欢运动胜于朋友、家庭和工作,或与其他人同在时思绪游离,他们在精神上专注于下一次“嗨”起来的运动安排。

运动瘾的复杂性在于,适量的运动和锻炼并无坏处,但过量运动极其有害。然而,这种有害的影响不被理解,也不被广泛承认,社会对运动瘾的认可明显区别于其他类型的上瘾。

但就这么简单吗?运动瘾是什么值得羞愧,需要治疗或克服的东西吗?在体育运动技能的其他领域,重大伤害因杰出的成果而被容忍,甚至被视为追求卓越可能付出的代价。例如许多芭蕾舞演员毁了脚,许多音乐家在因过度练习或重复演出而受伤。

同样,很多职业拳击手由于反复的对打患上脑损伤,以及田径运动员、足球运动员和橄榄球运动员在高级别运动训练过程中严重受伤。

但这些都是天赋异禀的、能做出美丽、令人兴奋、有时甚至是危险的事情的人啊。普通人将永远不能够做到这些。他们都成瘾?也许不是。

然而,其中许多人就踩在奉献与成瘾之间的那条边界上,展示着如何执著的追求,超出普通级别,有着伟大成就和重大自我伤害的双重潜力。如果我们重视运动的成就,也许我们将不得不接受这条路上一些附带的损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授权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262636.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动上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