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南关小学武术队校长叫什么名字

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

,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区域。地处中国山东省西南部,东经114°48’—116°24’,北纬34°39’—35°52’之间,与

、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

、东明八县一区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南北长157公里,东西宽140 公里,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人口925万。菏泽市历史悠久,号称戏曲、牡丹、书画、武术之乡。

  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区域。古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故名“菏泽”。唐代更名为龙池,又名九卿波,清称夏月湖,今湮,遗址在菏泽市牡丹区东南15公里处。以菏泽用作地名称县始于清初。据清

二十一年本《曹州府志》记载:清“

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设附郭县,疆域仍州之旧,赐名菏泽”。自此,“菏泽”作为一个县、市、区的专名一直沿用至今。


  全市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辖8县1区, 162 个乡(镇、办事处),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16.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1.37万人。人口出生率12.56‰,死亡率6.57‰,自然增长率5.99‰ 。有少数民族 40 个,7.39 万人。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659.9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15.90 亿元,增长23.80%;第三产业增加值162亿元,增长22.90%。三次产业比例为27.60:47.80:24.60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28.70 亿元,增长25.10%。实现财政总收入110.30 亿元,增长34.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2.10 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40.21%。税收总收入62.14亿元,增长41.5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70 亿元,比年初增加73.60 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7.10 亿元,比年初增加55.80 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4.70 亿元,比年初增加47.20 亿元。


  中文名称:  菏泽市(hézé)


  别名:  中国牡丹城、曹州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下辖地区:  牡丹区、郓城、鄄城、曹县、定陶、成武、单县、东明、巨野


  气候条件:  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  尧王墓、百狮坊、孙滨旅游城、仿山遗址

  菏泽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年以前的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渔猎耕种,创造着古代人类文明。至今,

大地仍保留着许多原始社会的历史遗迹,比较著名的有牡丹区安邱堌堆、曹县安陵堌堆、郓城县肖堌堆、东明县窦堌堆、定陶县官堌堆、鄄城县历山堌堆等等。


  夏代,分属于兖、徐、豫三州。商代,境内中部有三鬷国,定陶与曹县之间有莘国,鄄城与郓城之间有顾国、黎国。西周,今境中部属曹国,东部属鲁国和茅国,西北部属卫国,南部属宋国,东南部有郜国,东北部有须句国,西南有贯国。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分属宋、鲁、卫国。秦,境内中部、北部属东郡,南部和东部属砀郡。汉,境内分属东郡、山阳郡、济阴郡及豫州之梁国。三国时期,境内属曹魏的兖州。西晋时,境域分属兖州济阴郡、濮阳国、高平国、东平国、陈留国和豫州梁国。东晋十六国时期,境域先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据有,后属东晋之济阴、濮阳、高平、北济阴郡。

  南北朝初期,境内东部属刘宋,西部属北魏。公元 527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置西兖州,济阴郡改属西兖州,州、郡同治定陶。不久,州郡同迁左城(今定陶县西力本屯一带)。公元534年(天平元年),北魏分为东、西魏,境内属东魏西兖州的济阴郡、濮阳郡。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北周灭北齐,改西兖州为曹州,仍治左城,是为曹州得名之始。隋,境内中部属曹州,北部属濮州,东北部属郓州,东南部属戴州,南部属宋州。唐代,境内属河南道。

时期,境域分属曹州、濮州、郓州、宋州、单州。北宋,境内初属京东路。元代属

。明代,境内大部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所辖的兖州府,西部和北部各有一部分,个别属京师大名府和山东布政使司所辖的东昌府。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将曹州迁徙安陵镇(今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集),次年又迁至盘石镇(今曹县城)。1371年(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1445年(明正统十年),复置曹州,领两县。1724年(清雍正二年)曹州升为直隶州。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为府,辖1州10县 (濮州、菏泽县、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范县、观城县、朝城县)。此时辖区面积略大于今菏泽市。


  中华民国初期,境内除东明县属直隶省外,其他全属山东省。 1914年(民国三年)省、县之间增设道,境内大多数县属济宁道。1925年10月22日,山东省将原4道增为11道,境内大部分县属曹濮道,东明县属直隶省大名道。1928年废道制,东明县属直属河北省,其余县直属山东省。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省下设行政督察区,于菏泽设立山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除东明县属河北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区外,其余各县皆属之。1938年夏至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建立了冀鲁豫第八、第十、第十一3个专区。解放战争时期,第八专区改为第二专区,第十专区改为第五专区,第十一专区改为第三专区,新建了冀鲁豫第七专区。


  1948年9月,菏泽全境解放。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菏泽建立的冀鲁豫第二、三、五、七专区分别更名为临河、湖西、鲁西南、运西专区。同年8月,平原省建立,将临河、鲁西南、运西专区的部分县合并为菏泽专区,与湖西专区同属平原省。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菏泽、湖西专区归属山东省。原菏泽专区所辖的东明县划归河南省郑州专区。1953年8月20日,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复程、成武、巨野划归菏泽专区,嘉祥、金乡、鱼台划归济宁专区,同时撤销南旺县,析入梁山和嘉祥县。至1953年底,菏泽专区共辖10县:菏泽、鄄城、郓城、梁山、巨野、成武、定陶、曹县、单县、复程,菏泽市的区域基本形成。1956年3月6日撤销复程县,析入曹县和单县。1958年12月,撤销定陶县,析入成武和菏泽县;同时撤销菏泽专区,其所辖菏泽、鄄城、郓城、梁山、巨野、成武、曹县、单县等8县划归济宁专区。1959年9月,菏泽专区恢复,仍领原8县。1960年10月,改菏泽县为菏泽市,同时将济南市的平阴县划归菏泽专区。1961年3月,平阴县划归泰安专区。10月,恢复定陶县。1963年3月16日,改菏泽市为菏泽县。4月,东明县由河南省开封专区划归菏泽专区。同年底,菏泽专区共辖10县: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梁山、郓城、鄄城、东明。1967年3月改菏泽专区为菏泽地区。1983年9 月,菏泽县再次改为菏泽市(县级)。1989年12月22日,梁山县划归济宁市。2000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改菏泽地区为菏泽市(地级),原菏泽市(县级)更名为牡丹区。2008年12月,全市下辖8县1区,158处乡镇,行政村、居委会6106个,自然村13478个。

西南部,古称曹州,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牡丹区、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郓城、鄄城、东明八县一区 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人口925万。


  牡丹区 面积1415平方千米,人口137万。邮政编码274009。区人民政府驻牡丹工业园区公务大厦。


  曹县 面积1969平方千米,人口142万。邮政编码274400。县人民政府驻曹城街道办事处。


  定陶 面积 846平方千米,人口 61万。邮政编码274100。县人民政府驻定陶镇。


  成武 面积 949平方千米,人口 63万。邮政编码274200。县人民政府驻成武镇。


  单县 面积1702平方千米,人口117万。邮政编码274300。县人民政府驻北城街道办事处。


  巨野 面积1303平方千米,人口 93万。邮政编码274900。县人民政府驻凤凰街道办事处。


  郓城 面积1643平方千米,人口109万。邮政编码274700。县人民政府驻郓城镇。


  鄄城 面积1401平方千米,人口 78万。邮政编码274600。县人民政府驻鄄城镇。


  东明 面积1370平方千米,人口 74万。邮政编码274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开发区 面积 1486 平方千米,人口 23万。


  截止2008年底,菏泽市总人口925万人,总面积12238.6平方公里。


  其中,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县是曹县,面积1974平方公里,人口140万人。


  地 貌 菏泽市地处黄河下游,境内除巨野县有 10平方公里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自西南向东北呈簸萁形逐渐降低,海拔高度为 68~37米,平均坡降为1/4700。微地貌形态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决口扇形地、垄岗高地、碟形洼地、沙质河槽地和背河槽洼地,以缓平坡地面积最大。黄河自河南省兰考县入境,流经辖区内的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四县区,境内全长157公里。南境沿曹县、单县边界有黄河故道,菏泽市地处古今黄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内。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便于发展陆运水运、水利设施、工业项目的建设和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开发利用。


  气 候 气温 全市年平均气温14.7℃,比历年(1971~2000年)平均偏高0.9℃,比上年偏低0.2℃。全市各县,去年平均气温在14.3℃(东明、鄄城)~15.3℃(单县、成武)之间,其气温的距平在0.6℃(东明)~1.4℃(成武)之间。全市月平均气温(见下表)2月和5月异常偏高,3月和12 月偏高,7月偏低,其他月份正常,年总评价为异常偏高。全市极端最高气温在36.3℃(单县)~38.1℃(鄄城)之间,东明和成武出现在5月,其他县、区出现在6月份;最高气温≥35℃的日数平均7.7天,其中牡丹区最多为14天,巨野县最少为4天。区域差别较大,高温天气≥35℃的出现在5~8月,6 月份出现次数较多,其次是5月份,7、8月份较少。全市极端最低气温在-6.1℃(成武)~-8℃(定陶)之间,均出现在1月份。


  降水 年度内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98.4毫米,比常年(1971~2000年)偏多10.5%,比上年偏少6.8%,全市各县、区降水量在606.5毫米(鄄城)~788.0毫米(定陶)之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3%。从下表可以看出:各月降水分布不均,1、9、11月份异常偏少,6、8 月显著偏多,2月份偏多,3月异常偏多,其他月份正常,年度评价为正常年份。


  冬季: ( 2006年12月~2007年2月,下同)全市平均气温为2.6℃,比常年同期偏高1.9℃,比上年同期偏高1.9℃,全市各县区平均气温在1.9℃(巨野)~3.3℃(单县)之间,成武、郓城出现在2006年12月份,其他县区出现在2007年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7.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 5.0%,比上年同期偏多18.9%,全市各县区降水量在18.2毫米(鄄城)~43.4毫米(曹县、单县)之间,共出现7次降水过程,曹县偏多,东明、巨野偏少,其他县、区降水量正常。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398.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59.5小时,比上年同期偏多29.0小时,全市各县、区日照时数在 341.2小时(郓城)~466.3小时(巨野)之间。

3~5月,下同),全市平均气温在15.5℃,较常年同期偏高1.4℃,比上年同期偏高0.1℃,全市各县、区平均温度在14.9℃(东明)~16.3℃(单县)之间,春季的气温比较异常,3月6日全市普遍有一次降温过程,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曹县出现了霜冻,5月25日~27日全市气温偏高,除郓城最高气温未达到35℃以外其他县区均达到35℃以上,东明县最高,达到37.4℃。春季平均气温的气候诊断结果为:东明正常,曹县偏高,鄄城、定陶、巨野显著偏高,郓城、牡丹区、成武、单县异常偏高,全市总体诊断为显著偏高。季极端最高气温在32.4℃(郓城)~37.4℃(东明)之间,均出现在5月27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31.4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8%,比上年偏多84%,全市各县、区降水量在106.8毫米(单县)~161.5 毫米之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3月上旬和5月下旬,共有4次降水过程。鄄城、郓城、巨野降水显著偏多,东明偏多,其他县区为正常。全市春季平均日照时数为 631.1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8.7小时,比上年同期偏少23.7小时,全市各县、区日照时数在556.0小时(鄄城)~681.9小时(牡丹区)之间。

6~8月,下同)全市平均气温为25.5℃,较常年同期偏低0.5℃,比上年同期偏低0.9℃。全市各县、区平均气温在25.2℃(东明)~26℃(牡丹区)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6.3℃(成武、单县)~38.1℃(鄄城)之间,均出现在6月份。6月份出现35℃以上酷暑天气,全市平均3、4天,其中牡丹区、东明最多为5天,定陶、曹县、成武为4天,鄄城为3天,其他县2天。7月份全市平均出现1.4天,其中,牡丹区为最多,出现5天,定陶、巨野没有出现高温天气,其他县各出现1天,8月份除郓城未出现酷暑天气外,其他县、区各出现1天,与上年相比,2007年6月≥35℃的酷暑天气日数明显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06.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39%,比上年同期偏多4.9%。全市各县、区降水量在290.3毫米(鄄城)~617.0毫米(定陶)之间,平均降雨日数为33.9天,共出现暴雨22次,日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1次, 8月30日出现在定陶。全市总体降水偏多,鄄城、郓城为正常,牡丹区、定陶显著偏多,其他县偏多,全市平均日照时数为438.2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 180.3小时,各县、区日照时数在354.4小时(鄄城)~515.6小时(牡丹区)之间。

9~11月,下同)全市平均气温为15.0℃,较常年同期偏高0.7℃,比上年同期偏低1.3℃。各县、区平均温度在14.2℃(鄄城)~15.8℃(成武)之间,气候异常诊断结果是郓城、单县偏高,成武显著偏高,其他县、区为正常;总体诊断为正常。极端最高气温在32.4℃(牡丹区、曹县)~30.6℃(郓城)之间,均出现在9月份,地域差别不大。极端最低气温在-1.8℃(成武)~-4.0℃(东明、巨野)之间,东西部偏低,中部偏高。全市降水量为34.2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73.3%,比上年同期偏少59.3%。全市各县、区降水量在25.3毫米(东明)~44.3毫米(单县)之间,均为显著偏少。全市季日照时数平均为456.7小时,较常年同期偏少69.3小时,比上年同期偏多15.1小时,全市各县、区日照时数在421.1 小时(鄄城)~519.1小时(单县)之间。


  自然灾害 年度自然灾害较多,主要是干旱、干热风、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雷击和阴霾天气。干旱、干热风 5月1日开始仅牡丹区、曹县、定陶开始出现干旱,受灾面积为7万公顷,成灾面积1万公顷,虽然5月下旬有一定量降水,只能起到缓解干旱作用,而尚未彻底解除旱情。6月份除以上三县、区持续干旱外,又增加了巨野县,总受灾面积达122666公顷,其中牡丹区53333公顷,巨野2万公顷,定陶2.6万公顷,曹县23333公顷。总成灾面积59333公顷,其中牡丹区26667公顷,巨野6666公顷,定陶2.6万公顷。巨野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其他县受旱面积未具体统计。在干旱的同时,牡丹区出现干热风,受灾面积75333公顷。


  暴雨洪涝 年度出现暴雨(≥ 50毫米/日)37县次,3月3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其中牡丹区、东明、曹县、定陶、单县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5月下旬全市有一次强降水过程,郓城、东明、巨野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毫米以上。以上2次暴雨过程均未造成灾害,只是对旱情起到缓解作用。7月中旬定陶县出现2次暴雨过程造成洪涝灾害。受灾面积达10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8月9日下午与10日上午8时,牡丹区普降大到暴雨,全区平均将水量120.5毫米,最大降水点(西城)124.2毫米。雨量超过50毫米的有何楼、马岭岗、吕陵、万福、高庄、吴店、黄罡、王浩屯、牡丹城13个乡镇办事处,其中王浩屯、马岭岗还伴有龙卷风、冰雹。全区大田积水面积16.3万亩,成灾面积9.7万亩,龙卷风、冰雹损坏农作物面积2.8万亩,绝产面积1.3万亩,折倒树木9.836万棵,房屋受损335间,倒塌66间,受损桥梁84座,道路54处,损坏高压线路5处,直接经济损失9180万元。


  大风、冰雹 7月12日17时至18时,巨野、定陶、开发区三县区10个乡镇(办事处)遭大风、冰雹袭击,持续时间约20分钟,冰雹最大直径2厘米。巨野县的巨野镇、麒麟镇、大义镇受灾较重,定陶县定陶镇黄店镇,开发区的佃户屯办事处也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发生。三县区受灾人口12.5万人,受伤1人,损坏房屋1725 间,倒塌房屋101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8万公顷,倒折树木24万余棵,损坏大棚43个,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雷击 2007年6月29日21时左右,成武县白浮镇遭雷击致使一高压电线击落,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7月27日18时至28日凌晨3时,中共东明县委办公楼顶层局部及机要局通讯设备受雷击,4台交换机、1台加密机,10余台电脑被击坏,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间接损失20余万元。8月9日16时至10 日,菏泽市南华商城住宅小区B区8栋消防监控系统受雷击瘫痪,8块主板和1000余个感应探头损坏,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间接损失60万元。同日牡丹区刘寨工业园菏泽经和木业有限公司一台710KW电机遭雷击,致使电力中断,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间接损失20万元。8月14日东明县沙沃乡尚庄行政村四合自然村一民宅遭雷击,房屋西南角被击一大洞,1名7岁小孩背部有明显雷击痕迹,有明显树枝状淤血。


  阴霾 2007年6月11日~13日连续3天上午出现霾天气,当时天空浑浊,气味刺鼻,眼睛酸涩流泪,能见度2000~4000米之间,是20年来出现的第一次霾天气,引起市民的较大反映。


  大雾 2007年全市平均大雾日数为21.1天,总体低于历年(23.7天)平均,但雾日比较集中,主要发生在12月份,平均6.8天。曹县全年出现37天大雾,比历年平均值多15.4天,东明出现25天,比历年平均多0.2天。


  土地资源 据2007年度调查统计,全市土地总面积为亩。其中:农用地亩(耕地亩,园地305020亩,林地 865852亩,牧草地2202亩,其他农用地90492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80.17%;建设用地2869055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490132亩,交通用地亩,水利设施用地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46%;未利用地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37%。全市人均耕地1.41亩。

菏泽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主要有能源矿产(煤、石油、

、地热)、金属矿产(铁、砂金)、非金属矿产(水泥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水泥配料用页岩、

、方解石)、水气矿产(地下水、矿泉水)四类十六种。其中局部探明储量的矿种六种,为煤、石油、天然气、地热、地下水、

。已探明境内石油储量为 5265万吨,控制储量9000万吨,天然气可开发储量3000亿立方米,占全省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在总量的12.49%。煤炭地质储量55.71亿吨,是华东地区发现储量最多、煤质最好的煤田。


  水资源 菏泽淡水资源丰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39.37亿立方米,黄河入境水量为25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7亿立方米,地下水18.63亿立方米,引黄客水1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水量1.1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74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可利用量381立方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动物资源 全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鸟类 200余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鸟20余种,对人类有益的食虫益鸟100余种,经济鸟类20余种;从居留状况分,留鸟有30余种,夏侯鸟50余种,冬候鸟20余种,其余为旅鸟;兽类19种,分属于食虫目、翼手目、食肉目、兔形目、

等5个目,两栖类有9种,爬行类10种,主要有

、蜘蛛、蚯蚓、青蛙等等。

  主要水生动物有:鲤鱼、草鱼、

、似鳊、团头鲂、三角鲂、鲶鱼、黄鳝、乌鳢、

、大鳞泥鳅、刺鳅、黄 鱼桑 、光泽黄鱼桑 、红鳍鮊、翘嘴红鮊、细鳞斜颌鲴、花鱼骨、麦穗鱼、棒花鱼、餐条、

、中华鰟鲏 、高体鰟鲏 、大鳍刺鰟鲏、 兴凯刺 鰟鲏、 栉虾虎、克氏虾虎、鳜鱼、马口鱼、赤眼鳟、鱤鱼、圆尾斗鱼,其中,经济价值比较大的鱼类有:鲤鱼、鲫鱼、

、草鱼、鳙鱼、鳊鱼、团头鲂、泥鳅、黄鳝、乌鳢、鲶鱼、黄 鱼桑 、青虾、中华

、蛙、螺、蚌。药材动物有30科,32种。主要动物性药材有蜂蜜、蜂蜡、土元、蝉蜕、鳖甲、刺猬皮、猪胆汁、


  植物资源 境内林果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以蔷薇科为主,其次为鼠李棵、葡萄棵、柿科、石榴科、胡桃科芸香科等共16属,25种,252个品种。全市现有树木51 科,106属,228种,其中被子植物46科,92属,205种;裸子植物5科,14属,23种。乔木主要有杨、柳、榆、槐、泡桐、臭椿、苦楝、白腊、桑、柏等,灌木主要有杞柳、紫穗槐、怪柳等。域内桐木品种优良,种植面积大,为桐木加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主要水生植物有:莲藕、芦苇、蒲子、芡实、菱角、芦苇、蒲子、芡实、菱角等。


  药材植物有 81科,265种。较为有名的有丹皮、白芍、半夏、地黄、红花、枸杞、木瓜、山药、草决明、麦冬、香附、槐米等。著名的中草药曹丹、郓半夏,均是以菏泽市地名而得名的。

年初,为缩小山东省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山东省委提出了“突破菏泽”的战略决策,从而揭开了菏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在省委的扶持与关怀下,菏泽市自2004年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五年来,菏泽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具体工作指导上,坚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重点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08年,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亿元,增长15.6%,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0.4亿元,增长19.8%。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704亿元、贷款余额48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34亿元和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84元,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3.8:50.5:25.7,二三产业比重提高2.7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81家,增加176家;完成增加值352亿元,增长2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6亿元,增长41.4%;利税 128.5亿元,增长48.5%。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家,达到1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69亿元,增长50%。达驰电气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服务业发展迅速,完成增加值211亿元,增长20.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亿元,增长23.5%;完成进出口总额9.94亿美元,增长 16.6%。


  "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初见成效。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 完成投资249亿元,占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投资的83%。铁雄新沙一期150万吨焦化、圣世化工60万吨MCC、达驰电气500千伏超高压节能变压器和洪业化工14万吨己二酸等72个过亿元项目竣工投产;华润电厂一期、东明石化120万吨高硫重油综合利用、巨润优质浮法玻璃、舜亦新能源等110个过亿元项目开工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取得显著成效。在"四大基地一大产业"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00亿元,增长2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0个,完成投资180亿元,分别增长28%和25%。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总产101亿斤,增产2.75亿斤,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 5.77亿斤,略有增加。营造片林23.9万亩。肉类总产52.4万吨,增长6.6%。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家,达到540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04个,达到907个。农田水利会战成效显著,洙赵新河上游清淤圆满完成,东鱼河截蓄导工程进展顺利,4大灌区改造全面实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5 亿元。改造农村公路1230公里,新建沼气池1.5万个,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100万人。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兑付各类补贴资金9.7亿元。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建设工程多、投入大、标准高、速度快,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区开工城建工程70余项,完成投资33.8亿元。大剧院、演武楼、市垃圾处理厂等工程已经或即将投用;赵王河南段景观建设、新世纪公园建设等工程进展加快; 新改建城区道路42公里,菏泽监狱搬迁工作顺利启动,长江路高标准改造基本完工;洙水河、外护堤河、赵王河等河道清淤截污全面竣工。市区冬季新植树木30万棵。全市新开工房地产面积190万平方米,花城经济适用房交付使用,全市4477户低收入家庭获得政府住房补贴。城区供水、供热、供气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单县千干山公园、巨野县人民路改造等一批县城重点建设项目完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卫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城乡环境明显改观。327国道改造已经完工,德商高速南段正式通车,鄄城黄河公路大桥、洙水河航道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


  2003年,根据菏泽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城建工程计划,市建设局承担了由市政府直接投资的市政工程29项,经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程实施顺利,完成资金总额 3000多万元(未决算)。广福北街、利民路、华西街、一中前街、夹斜路、解放南街、解放北街、胜利路、八一西街、刘民路、水洼街、东顺城街、南顺城街、东方红大街东段、丹阳路中段、新丰路、句阳路、双井街中段、府东街、府西街共22条城市道路相继得到翻修改造或挖补罩面,重修或新配了下水道12条;中华路西段、八一街东段、北环路东段、北三环路共4条交通干道,新建高标准排水管道8063米;中华路、康庄路2条道路人行道进行了统一铺装,完成铺装面积 7.5万平方米;三角闸改造工程得到63000平方米,清挖下水道7500米,完成维修城投资500万元。通过以上建设,大体完成城区路网和排水系统的修复完善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了方便、舒适的城市环境。

  2003年,菏泽城市引黄供水、污水处理、天然气输配三项城建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至年底,引黄供水工程实际完成投资总量1.7亿元,其中净水厂的厂区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二级泵房、配水井等构筑物全部竣工,正在进行自动化控制、工艺管道、电气设备安装;城区管网铺设62公里,完成招标工程量的 95.4%;水库部分完成征地4300余亩,进行了地质勘探、初步设计、环库区隔离排水沟开挖、工程招标等多项工作。污水处理工程实际完成投资总量 7100万元,其中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南平路、成阳路和牡丹路污水提升泵站正在建设,铺设截污主干管26.6公里,环城公园截污支管5000 米,配套建设检查井362座。天然气输配工程实际完成总投资2500万元,敷设中华路、人民路、南平路等10余条道路中压输气管网,衷情长度27.1公里,建设支管线8675米,开户供气1200户。

  菏泽市国民经济正在持续健康发展。五年来,菏泽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具体工作指导上,坚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重点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90.1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9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2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为326.7亿元和 292.6亿元;


  三次产业40:36: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1.3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7亿元;全进出口总额3.12亿美元,其中出口2.9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29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投资过千万元的在建项目489个。


  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较快,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经济在困境中实现较快增长,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企业总体效益明显提高。“商贸兴城、三产兴区”战略成效显著,商贸流通日趋活跃,专业市场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总量膨胀,支撑作用日益显现,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24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72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33元和413元,比1997年增长29.9%和68.5%,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64.14亿元,比1997年增长89.9%。


  村税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农村形势日趋稳定。机构改革稳步推进,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任务得到较好落实。顺利实施了乡镇规模调整,合乡并镇工作圆满完成。积极推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劳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政府提速初见成效。大力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了住房商品化进程。人民生活水平在稳步上升。

  近年来,菏泽市交通系统大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突破菏泽”为己任,以“和谐交通”建设为抓手,突出好中求快,着眼改善民生,全市交通事业呈现出强劲势头,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突破。截至 2008 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8917.4 公里。日东高速菏泽段、菏关高速、济菏高速菏泽段、德商高速菏泽至曹县段相继竣工通车,德商高速菏泽至鄄城段、鄄城黄河公路大桥进展顺利,与正做前期工作的东新、菏枣高速构成菏泽市“米”字型高速公路架构;一大批国省道相继改建, 327 国道菏泽至巨野段、东丰路东明至菏泽段、临商路菏泽至定陶段改建成一级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通车里程 1571 公里,路网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 2003 年以来,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沿黄“以桥代渡”等工程,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 17346 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 96.58% ,基本满足了农民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需要,农村交通资源优势进一步显现;新建、改造了一大批客货运场站和农村客运站,菏泽口岸与青岛港实现直通,场站体系日趋完善,菏泽市被批复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配合巨野煤田开发,洙水河航道工程开工建设,菏泽市将与京杭运河、东部沿海、长江流域实现水上连通,成为菏泽市航运发展史新的里程碑。京九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日照—新乡铁路)在菏泽市呈“十”字交汇。菏泽市交通更便捷,区位优势更明显,菏泽距郑州机场、济南机场仅需 2 小时的路程,更好地融入了省会城市“两个小时生活圈”。


  (二)交通运输服务业得到了新发展。车船数量持续增长,运输生产保持高位增长,物流化程度不断提高,运输企业发展势头喜人。积极发展高、中档客车,鼓励发展专用、集装箱、厢式、重型货车,全市营运汽车 25267 辆,运输船舶发展到 699 余艘。全市公路客货运量、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菏泽交通集团总公司集群优势凸显,跨入了中国道路运输企业百强之列。


  (三)行业管理上了新台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行业监管的有效途径,正确履行政府部门职能,努力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取缔城区非法客运站点,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车辆,打击超限超载行为,超限超载率下降到 10 %以下,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较好地控制了工程质量,菏泽市公路建设市场监管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突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出台了《菏泽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开展了专题调研、试点工作,大力整治路域环境,清除“脏、乱、差”现象,路容路貌明显改观,通达深度明显提高,周边环境明显优化,县乡道综合好路率达到 75 %以上;围绕“平安菏泽”建设,强化落实安全责任,健全“一岗双责”,开展了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年”、“百日安全整治”、危险品运输、水上运输等专项治理活动,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四)文明程度有了新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用制度管人,抓作风,建政风,促行风,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层层分解任务,量化考核,严格奖惩,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坚持“一岗双责”,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继续与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联手预防职务犯罪、治理商业贿赂,推进预防职务犯罪由交通重点工程向全行业延伸、由预防职务犯罪向预防职务违纪延伸“两个延伸”,防微杜渐,堵塞漏洞,基本形成了覆盖全行业的惩防体系;大力纠风治乱,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五项禁令”、“十个不准”、治理公路“三乱”五项规定,快处和督察网络进一步健全,举报投诉案件大幅下降,巩固了纠风治乱成果,增强了交通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全面实施“阳光工程”,与服务对象有直接关系的交通政务,除涉密事项以外,一律全面公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大力倡导交通特色文化,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涵,提高档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了菏泽交通品牌效应;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 “学先进、树新风、建和谐、创一流”为总抓手,大力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提升了创建水平。全系统创建为省级文明交通行业,涌现出省级文明单位 14 个、市级以上青年文明号 52 个,涌现出以养路工王青云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和以菏泽交通集团总公司“爱心互动、真情交通”、菏泽汽车总站“小红帽”、日东高速菏泽管理处“时代高速”、出租车“雷锋车队”、公交车“彩虹七路”为代表的服务品牌。

  年末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29.56%。自来水供水能力达到4.70 万吨/日,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用气人口38 万人。新建、扩建城市道路面积17.33万平方米,公交营运车辆达到146标台,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500吨/日,城市园林绿地4429 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6.90%。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7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亿元,增长18%;实现利税2.50亿元,增长 31%。已建成污水处理厂 9 座,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4 %。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1个,完成投资额31 642.70万元,增长44 %。城市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 92.10%。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14%。实现进出口总值85 187万美元,增长30.60%,其中出口总值72 332万美元,增长29.30%。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4项,合同外资额18 388万美元,增长-20.20 %;实际利用外资10 383万美元,增长46.40 %。新批准境外企业(机构)4 家,协议投资总额478万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 5881万美元,增长14.82%;完成营业额2334万美元,增长44.60%;外派人员1821人次,增长59.04%;年末在外人数5458人次,增长50.10%。主要旅游景点:曹州牡丹景区、环城公园、曹州书画院、赵王河公园、冀鲁豫纪念馆、天香公园、单县浮龙潭水库、安丘堌堆遗址、定陶仿山旅游区、巨野金山旅游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04.70万人次,增长23.83%;实现旅游总收入14.87亿元,增长23.83%,其中外汇收入

  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 2.32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77所,在校生9.70万人。普通高中69所,在校生 19.20万人。普通初中 328 所,在生41.90万人。小学1776所,在校生83.2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所,在校生1467人。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98项,其中获得省科技奖励6项。专利申请量965件,授权专利350件。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2个,公共图书馆 9 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 处,档案馆12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0%。有卫生机构281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25 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 10 所,妇幼保健机构10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5 579张,卫生技术人员28 348人,其中,执业医师10 001人,注册护士10 515 人。有体育馆2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06 枚,其中金牌114枚。


  2008年,菏泽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


  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 74项,其中35项列入省级以上计划,争取无偿资金841万元,广源铜带的“耐腐蚀高强高精黄铜带”列入省重大专项; 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3亿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80项,省科技奖励9项,赵步长、余洪勇获菏泽市重大科技贡献奖;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


  创新型企业建设深入推进。首批 12家试点企业全部制定了创新战略和发展规划,10家企业进行了产业核心技术研发,19个项目先后进入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科技计划,争取无偿支持资金 2755万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3项,专利申请135件,授权108件;拥有省级以上技术中心7个;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全年研究与试验经费列支2.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 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82.58亿元,同比增长50.27%,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了20%,比年初增长了2.4个百分点,进一步优化菏泽市产业结构。

  自古至今位于多个行政区划接合部的地方,与历史文献中的三皇五帝、尧舜禹汤结下不解之缘,其三百多个古文化遗址又满载仰韶、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商周等不间断的历史文化器物予以证明。菏泽之名,出自《禹贡》。在《禹贡》中,菏泽大部属济水、濮水流域的古兖州,东部属徐州,南部属豫州;《职方》中说其东部还曾一度属青州。

  史籍记载的菏泽境内的山、丘、陵,就有历山、涂山、景山、文亭山、箕山、大陵山、巩山、富春山、

、千干山、金山、菏山、凤咀山、曹南山、左山、仿山,犬丘、陶丘、清丘、青丘、咸丘、谷丘、乘丘、廪丘、楚丘、梁丘、莘丘、安丘、葵丘;安陵、桂陵、马陵、荆陵等百余处。据调查考证,现菏泽境内尚有三百余处上古先民的生活遗址。这些崮堆也就是上古岗丘布野的最好佐证。丘呈灰黑土质,一般高出地面五六米,地下深埋四五米,说明古人生活的丘顶,距今地表在五米左右,而丘下平原,则可能在今地表十米上下。至于湖泽底部则应在数十米不等。前几年,定陶县杜堂乡打井,在30米处掏出大量黑淤泥层,并杂以贝壳、河蚌、藕莲子之类,说明宋以前菏泽湖的湖底在30米深左右。

等书记载,菏泽之域有名的较大湖泽是菏泽、雷泽、大野泽、孟渚泽,有名的河流是济水、濮水、沮水、雍水、菏水和汴水、黄枝水、弥水。

中,对所见菏泽之域四泽八水及十多条河流情况作了详尽记述,后世又有很多学者为疏作考,使我们了解到这些湖泽、河流的一些基本情况。古文献研究和考古发掘将会证明,菏泽是延续三千年仰韶文化的东边缘,又是延续二千年大汶口文化的西边缘。两种文化在这里撞击、融合,诞生了先进的龙山文化,又陆续传播四海。

用 “尚矣”二字避之,对先祖五帝,司马公作《本纪》记之。随着考古学不断发展和地下文物佐证,距今六千年前后的上古文明不断被发现。中国传说古史三皇五帝之存在,越来越接近史实。在地下考古未能佐证之前,古文献记载不失为研究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重要基础和考证脉络。结合“经”、“纬”书载,华胥氏、伏羲氏,第一代炎帝神农氏,蚩尤、帝挚、帝尧、帝舜、

、太戊,无不生于斯长于斯,活动、立国于斯。


  华胥是中华先民见诸史籍的第一位有姓名的始祖母,是距今6400年前后,母系风姓氏族的领袖,带领先民在雷泽周围渔猎、采集、生息。当时为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先民以为华胥姑娘踏了雷泽岸边雷神的脚印而怀孕,并在雷泽岸边“成”这个地方生下伏羲。“成”,在雷泽东岸,即今鄄城县东南红船镇至牡丹区胡集乡之间。伏羲成了龙的儿子,其氏族图腾变成了龙。伏羲氏最主要的贡献是“结网罟”。他能在人口繁多难以果腹的情况下,创造发明了网,用以捕鱼、捕兽、擒鸟、缚龙(鳄鱼),解决当时民众的饥荒。古籍记载中国最早的伏羲陵和女娲陵在巨野县东境。

五世而鲧,鲧生禹。颛顼氏族长期生活在濮水流域的鄄城县雷泽、历山一带。现代学者沈长云教授研究认为,夏后氏源于雷泽、历山。鲧之妻族是有莘氏,史书上著名的“有莘之墟”,即在今曹县之莘冢集。大禹就生在有莘氏族,长大后在陶丘和舜相识。

  亘古以来,菏泽之雨水、客水,东流至汶上、嘉祥、滕县等泰蒙山区二级岗台高地,或南下入淮,或东北流至大野泽,经济水、过梁山、济南而入海。倘若境内沟河淤塞,每遇黄河涨水或天雨大作,则四泽八水泛滥。帝尧时,连降天雨十三年,命鲧治水不成而放之羽山。复命禹治水,敷土浚川,疏通八水而入四泽,再入泗(江)、入淮、入海,使人民“降丘宅土”,安居乐业。《禹贡》字不满二千,而四处提到位于菏泽市境内的十三个地名、水名,足以说明这里是大禹治水的中心地区。对此,沈长云教授已有翔实之论述。

功大,受舜禅让而为帝;禹子启杀治水有功的伯益而自立为王,建中国第一个家天下的夏后王朝,共传十九王。

  自上古至两汉的数千年间,菏泽为先民生息圣地、天下之中。至南北朝时已经衰退,金元时彻底衰落。天下很少有人知道菏泽过去还曾有过灿烂的文明。菏泽失去古代历史文明和交通优势的主要原因有四:黄河的冲击及泥沙的掩埋、长期战乱的摧残、历史典籍的亡散和失去口传历史文化。两汉四百年,黄河决口达16次之多,尤以两汉之交为甚,使菏泽天下之中的交通地位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东汉以来,河、济、汴三水交流,菏泽全境在黄泛之中达60年之久,人民流离失所。直到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才解决了菏泽水患,使河、济归流,土地涸出,人民始为生计。金、元、明三代二百年,洪水把菏泽的四泽八水全部淤塞填埋地下,在地表已无任何痕迹可寻。高原黄土随黄河水一次又一次地掩埋着菏泽之域的上古文化,使两汉遗迹埋在地表以下8-10米处;使唐宋遗迹埋在地表6-8米以下;就连很多明清遗迹也掩埋在二米黄沙之下。探测表明,古陶丘在地下10米处,汉成阳在地下8米处,唐曹州在地下6米,宋南华、冤句两城在地下5米,就连1855年单县黄河决口,有数十村庄竟在今地表3米之下。这样一次次的掩埋使四泽八水完好的水系全部毁灭,菏泽终于在金、元、明三代被黄河彻底送上黄泛灾区。但尧舜禹汤时的居民遗址,却反呈现在地表之上,皆因其是避水高台之故。遗址之下究竟还有什么文化,不得而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菏泽之域先是官兵与黄巾军的争战之地,后是曹操、吕布、张绣、袁绍等军阀的混战之所。古城定陶、廪丘、兖州(鄄城)、昌邑、成阳、巨野、乘氏成了军阀争夺厮杀的战场,十几座汉城毁于三国混战。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菏泽又成了争战之地。《文献通考?曹州》条称:“西晋之末,争战之地,三百年间,伤夷特甚。自宇内平一,又如近古之风。”查谭其骧编《中国历史地图册》,就会看到,自三国至隋统一中国,菏泽之域被瓜分得四分五裂,版图归属、政权变更皆像走马灯一样,又何谈两汉盛世时菏泽农业的辉煌。隋末唐初,唐末五代,宋末金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菏泽每一次都是农民战争或政权更替的重要战场。这无疑都是对菏泽农业、商业经济的一次次毁灭。

  对于古陶、济濮之间、雷泽周围的历史文化沉积,从春秋、战国、两汉,到唐宋元明清,都有人关注、记述。民国以来,更有许多学者把研究的目光关注于此。孙星衍、

、顾颉刚,付斯年、蒙文通、吕思勉、杨向奎、

等史学界的著名人物都有著述问世,都在努力寻觅上古先民失落的历史。

  1945年8月,定陶、菏泽、鄄城三个县的残余汉奸队,仍龟缩在菏泽城。 鄄城县汉奸头子王文宪被国民党委任为山东省保安第五师师长,兼菏泽城防司令,妄图抵抗受降。


  1945年10月中旬,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指挥部,在5分区驻地菏泽大张集举行军事会议,决定打下菏泽城,消灭王文宪。 

闻报后,登南门城楼,呼“程老五”(14团团长程书勋)名字向城外叫骂,气焰嚣张,程书勋也在城外掩体内对王文宪指名怒斥,并发誓定破敌城。


  当晚,5分区18团杨光义团长(1947.5在安阳战役牺牲、时任1纵20旅62团团长),让炮手试用迫击炮平射,但因城墙坚固,故采取攻坚战术。攻城指挥部立即命令四关各部挖掘地道。在南关担任此项任务的是5分区工兵排和18团3营2连,作战参谋张梓玉担任技术指导,张梓玉选好坑道口,定好方向,测出长度:60米。坑道中间要经过一丈多深的护城河,随时都有塌方漏水的危险,作业必须慎而又慎。


  自21日到23日凌晨6点时,掘进30米。当坑道已穿过河底,全长有45米时,出现了缺氧现象。张梓玉马上在地道上方制作了通风眼,故障排除。地道挖到50米处,突然塌方,泥土堵塞了坑道,一个战士被砸在下面,经过紧张抢险,战士获救,止住了塌方。


  东西两关地道均因多种原因失败,使南关坑道的成败,更为关键。5分区赵基梅司令员亲自下坑道参加并指挥挖掘,28日晚饭前按预定计划完成了坑道掘进任务。


  在往坑道填充炸药时,14团程书勋团长命令战士们找来两个棺材,抬进南门下的坑道里,然后往里面装满数百公斤炸药,为确保一举成功,后另加了两布袋炸药。29日凌晨4点,一营突击班把一捆集束炸弹和一个很大的炸药包,放在距城门20米处的木栅门下,然后拖出牵引导火索的绳子,将木栅与铁丝网铁蒺藜被炸得稀烂。


  29日凌晨5点,负责坑道引爆的战士迅速启动了手摇小发电机,电流冲进了地道的药室,随着一道耀眼的闪光和“轰隆”一声巨响,南城楼和城门掀到半空中。战士们奋勇前冲。接着东门、西门围城的部队开始了总攻。


  七时许,北城东段城墙上突然抛下许多绳子,敌人顺着绳子下滑,守候北门的二分区三团二营三连的战士们乘机发起攻击,敌人四处乱窜,很多人掉入护城河、被击毙、淹死。国民党菏泽专员崔立三的尸体也浮在护城河里。激战在北城外进行了2个多小时,最后有两股敌人分别往东、西两方向逃跑。西逃敌人跑出20里被全歼。东逃的敌人也被消灭大半。剩下的不到百人与龙固、田桥据点的敌军一起往济宁窜去。匪首王文宪也在这伙逃敌中,被我军击伤于桑堤口,伪装成伤兵匍匐而逃。战斗至黄昏前全部结束。


  此役,共击毙敌专员崔立三、敌旅长赵兴汉等以下官兵450名,击伤敌营长冯心阁以下官兵390人,俘虏敌旅长孙连科、团长田根溪、李耀东、董子祥,原伪县长陈华亭等以下官兵3524人;缴获迫击炮1门,掷弹筒68个、手榴弹3000余颗、各种枪支4233支、汽车9辆、摩托车1辆、战马300匹、电台2部、电话机45部、粮食30余万斤,军用物资一大宗。


  菏泽城解放了。1945年10月29日,中共菏泽市委和市政府成立。这就是菏泽历史上的第一次解放。市委、市政府成立之后,加强城市经济建设,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时刻不忘消灭共产党。 时至1947年12月,我第二野战军首长决定向占据菏泽、东明、考城的敌人发起攻击,打通黄河南北我军交通线。根据上级作战指示精神,12月28日24小时完成对敌包围。29日6时前肃清护城堤内及四关之敌,占领其阵地。


  28日晚,我第八纵队由定陶地区向菏泽挺进,于22时与菏泽城外围敌人警戒部队接触,22师、 23师、24师都占领了敌人外围阵地,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29日白天,我军对菏泽城及城关的敌人进行侦察,晚17时发起了攻城战斗。29日我军22师的 65团当即占领秦海,并协同64团向东关冲击,占领东关大部。因部队冲击动作不够迅速,火力支援不力,致使我军架于壕沟上的大桥被敌破坏,冲击受挫。我第 23师67团歼灭了城南关外火柴公司之敌后,当部队冲击第三道堑壕时,受敌密集火力压制、攻击没成功。68团向城西南角进行钳制性冲击、也不奏效。24师向北关冲击,仅摧毁了城外三个据点。71团向西关进攻也没大进展。

,怀着对人民群众的仇恨,张奎生大施淫威,抬着被杀害的革命志士和无辜群众的头颅,向国民党军献媚,取宠邀功。之后,我菏泽县公安局局长曹智民等18人,被敌人堵于定陶县力本屯村(城西南10公里,距马集正西四公里)地道内,火烧烟薰,全部牺牲。我五分区副司令员周柱安、菏泽县县长杨芳江不幸牺牲。6月,张奎生率部袭击南华县北部,临河区委书记李文轩被捕英勇就义。


  1948年9月,解放军围攻济南,王耀武被俘、济南解放。在菏泽的国民党军政界人员,如坐针毡,惴惴不安,已预感灭顶之灾将至。9月30日冒雨弃城仓皇逃遁。

  菏泽历史上名人辈出,著名的有

(汤的重要谋臣,与伊尹同列),曹叔振铎(曹国开国君主,

六子,后曹国历555年,传25世),氾胜之(作中国第一部农作物书籍《

的大将,封梁王,后被处以醢刑),

,满宠(曹操谋臣,官至太尉),吕后,

,李典,凉茂,王叔和,

、三边总督,封太子少保衔),王禹偁(北宋文学家),晁公溯,晁补之(苏门学士),晁冲之,晁说之,晁公武,郭英,宋沧,徐鸿儒,刘藻,田在田,马新贻,张春桥等人。

  相传尧、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领主要活动在这一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等大批圣贤,都出生在这里,“商界鼻祖”

聚义等都发生在菏泽。秦末汉初大将彭越,三国曹魏大将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苏门学士晁补之,春秋时期的伯乐孙阳,清末武状元张宪周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详见:《菏泽县志》(光绪本)),乾隆年间出生在单县城西南刘老家的刘峨,官至直隶总督、兵部尚书,马新贻(清代两江总督) 。

  政治舞台上有何思远,何鲁丽,张茅,张成义,王三运,王道玉,张广兴,李建国,张建启,马兴瑞,李育材,邓理,杨海滨,孙继先,王良,石文礼,白化岭,尚勇,杜子端,武清海,苗春亭,徐雷健,张向善,王尚宇,刘光磊,陈进行,傅华亭,魏钦公,刘兴胜,刘儒林,张光强,李坚,张龙之,王志成,黄献中,傅家祥,周自齐,王崇仁,李居昌,李云川,张铁夫,马清明。军事家有刘成军等历史学家何兹全,水利学家张含英,还有文艺明星

,刘和刚等等,著名画家

、徐翎超、李荣海、赵新建等等, 体育名人穆铁柱,马文广,马文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菏泽选项目分别是:

传说(巨野县、嘉祥县)、山东古筝乐(菏泽市)、商羊舞(鄄城县),传统戏剧类的两夹弦(定陶县)、山东梆子(菏泽市、泰安市、嘉祥县)、枣梆(菏泽市),曲艺类的莺歌柳书(菏泽市)、山东落子(单县),传统美术类的面人(菏泽市牡丹区、曹县)、鄄城砖塑(鄄城县),传统技艺类的鲁锦织造技艺(鄄城县、嘉祥县)登录


  传统体育与竞技、民间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专家从全省各地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366个项目中评审认定的,有关菏泽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一、民间文学(2项)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陶朱公的传说 菏泽市定陶县


  麒麟传说 济宁市 菏泽市


  二、民间美术(3项)


  曹州面人 菏泽市牡丹区


  曹县江米人 菏泽市曹县


  鄄城砖塑 菏泽市鄄城县


  三、民间音乐(4项)


  鲁西南鼓吹乐 济宁市 菏泽市


  山东古筝乐 菏泽市


  菏泽弦索乐 菏泽市


  包楞调 菏泽市成武县


  四、民间舞蹈(1项)


  商羊舞 菏泽市鄄城县


  两夹弦 菏泽市定陶县


  四平调 菏泽市 济宁市


  定陶皮影 菏泽市定陶县


  山东琴书 山东省文化厅 济南市 菏泽市


  七、民间杂技(1项)


  孔楼杂技 菏泽市巨野县


  八、民间手工技艺(3项)


  郓城水浒纸牌及雕版印刷工艺 菏泽市


  郓城古筝制作工艺 菏泽市郓城县


  鲁西南民间织锦技艺 菏泽市

  一、民间文学(共计2项): 麒麟传说(巨野县)、陶朱公传说(定陶县)。


  二、民间音乐(共计7项):山东古筝乐(市艺术馆申报)、菏泽弦索乐(市艺术馆申报)、鲁西南鼓吹乐(牡丹区市艺术馆申报)、单县鼓吹乐(单县)、牛屯鼓乐(定陶县)、成武大鼓(成武县)、包楞调(成武县)。


  三、民间舞蹈(共计5项):羊抵头鼓舞(东明县)、撅老囚舞(东明县)、商羊舞(鄄城县)、抬阁舞(鄄城县)、担经(鄄城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7项):山东梆子(市戏剧院)、枣梆(市戏剧院)、大弦子戏(市戏剧院市艺研所)、大平调(牡丹区、东明县)、两夹弦(定陶县)、四平调(成武县)、柳子戏(定陶县、鄄城县)。


  五、曲艺(共计5项):南路山东琴书(市艺术研究所)、山东花鼓(市艺术研究所)、山东落子(市艺研所、单县、巨野县)、莺歌柳书(市艺术研究所)、定陶皮影(定陶县)。


  六、杂技与竞技(共计4项):孔楼杂技(巨野县)、斗鸡(成武县、鄄城县)、水浒拳(鄄城县)、马叉(鄄城县)。


  七、民间美术(共计3项):曹州面人(牡丹区市文物处)、砖塑(鄄城县)、旋木(鄄城县)。


  八、传统手工技艺(共计9项):鲁西南织锦(鄄城县)、单县羊肉汤(单县)、鄄城水浒纸牌(鄄城县)、鄄城古筝制作(鄄城县)、鄄城泥塑(鄄城县)、纸扎(东明县)、成武酱菜(成武县)、手制糖果饯(鄄城县)、江米人制作(曹县)。


  九、民俗(共计1项):仿山山会(定陶县)。

  鲁西黄牛,小尾寒羊,菏泽青山羊,牡丹 曹州镜面柿 耿饼 条编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中国牡丹之乡”之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一香学会、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自1992年起,菏泽市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是继洛阳牡丹花会后的全国第二大牡丹节会。每至花会,各种商贸活动、文艺活动珠联璧合,游客如织,商家云集,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牡丹产业已成为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花随人意,四季常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并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牡丹已成为菏泽人的骄傲,并为菏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菏泽牡丹黑、红、黄等九大花色1156个品种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源产地标记注册认证!


  菏泽牡丹园是菏泽牡丹最多的地方,来菏泽不可不去牡丹园。2000年,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2006年,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城”。 我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舒同曾为菏泽牡丹挥毫题下“曹州牡丹甲天下”。溥杰先生也曾经为菏泽牡丹留下过“天下第一香”的墨宝。菏泽牡丹还曾经被新闻界拍成电视、电影。新闻记录片《泰山南北》中盛赞:“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每年4月中旬,牡丹花盛开时,菏泽都要举办“国际牡丹旅游文化节”。

  菏泽市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较知名的近代书画家有牛千古、李眉川等,现代有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五、鲁风等。真正群众性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 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目前,菏泽的书画产业已形成城市、乡村于一体的网络,如菏泽城内的马海书画产销一条街、曹县邵庄农民书画之乡已初具规模,巨野县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的称号,该县农民书画作者近2000人,年书画产值达2000多万元。曹州书画院作为全国地市级最大的书画院,建院以来已举办书画展览200多次。

  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是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四平调的发祥地,现有传统地方戏剧种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四平调和豫剧;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等。其中枣梆系全国仅有的,有“天下第一团”之称。


  菏泽戏剧历史辉煌,五彩缤纷 。1954年郓城县工农剧社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出演剧目《黄桑店》等获演出奖,主要演员也分获演员奖。同年,郓城县工农剧社调菏泽为地区柳子剧团。1959年又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


  菏泽是山东梆子前身曹州梆子的故乡,巨野大姚班和定陶大兴班等古老山东梆子科班都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大兴班解放后来到菏泽,定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社”,1958年调省,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


  牡丹区(原菏泽市)大平调剧团先后被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全省先进剧团”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剧团创作演出《张三李四》、《法魂》等大型现代戏在全省全国荣获多项大奖,特别是《张三李四》进京汇报演出后,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戏剧界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荣获“全国人口文化奖”;《法魂》在1995年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填补了菏泽地区没有“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的空白。


  1959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观看了定陶两夹弦《三拉房》剧目,1964年春,朱德委员长观看了柳子戏《向阳人家》等剧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过菏泽的地方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些剧目如山东梆子《老羊山》、《墙头记》、柳子戏《孙安动本》等,还被拍摄成电视、电影。地方戏曲在历届全国、全省戏剧汇演评比中,多次捧回大奖。


  九十年代,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于1995年参加了省第五届艺术节戏曲汇演获9项奖;1996年排演的现代戏《龙门渡口》(马家振编剧)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并在全省地方戏邀请赛上获12项奖,同时摄制成电视艺术片;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改编、排演的传统剧目《老羊山》,被山东省电视台摄制成电视艺术片,并在全国发行。


  菏泽市戏剧院创作演出的山东梆子现代戏《山东汉子》,取材于菏泽单县农民孟昭良脚蹬三轮车行程三千里,义送土家族残疾女返回湖南老家的真实事迹。2003年8月进京汇报演出,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戏曲金奖及最佳编剧、导演、 音乐、舞美、男、女最佳演员6个单项奖;2004年9月参加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获文华新剧目奖及文华剧作、导演、音乐设计、表演奖;10月,赴京参加庆祝建国55周年献礼演出;2006年,参加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展演。《山东汉子》还曾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第八届山东文化艺术节大奖及导演、编剧、音乐设计等8个单项一等奖;2005年该剧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初选剧目。


  菏泽市枣梆剧团演出的《包公卖官》参加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并获得九项大奖。戏剧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社会认可、颇有影响的著名演员,如任心才、刘君秋、刘桂荣、刘桂松、李京华、张文英、朱桂芹、王凤云、何西良、马金凤、崔兰田等。


  山东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任心才先生1956年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他在《闯幽州》中饰杨继业,荣获演员一等奖。此外他还多次在省市会演中获奖。中年演员朱桂芹还夺得了第十六届全国戏剧“梅花奖”。青年演员刘翠芳夺得河南“香玉杯”戏剧大赛金奖。孙鸿雁、李俊山等9名青年戏剧工作者勇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剧擂台赛,并多次捧回大奖。目前,全市现有县区剧团11个,各类民间演出团体200多个。

  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菏泽市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清朝科举中武状元2人,武进士30多人。流传的武术拳种如梅花拳、洪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等达39个之多。解放前菏泽各县大都建有国术馆。 建国后,优秀传统武术艺术得到了弘扬,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的武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家、集体办、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及社团1828个,其中学员在百人以上的武术馆校36处,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等招生都在千人以上。单县、郓城、巨野、牡丹区 、鄄城等五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郓城宋江武术院、单县民族武术馆、东明东方武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群众武术活动遍布城乡,全市有80%的乡镇,40%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 近年来,武术馆(校)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优秀人才成批涌现。


  从菏泽走出较有影响的武术、体育明星有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中国武状元陈超、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和篮球健将穆铁柱等。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还有 曾获得过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 第一名的薛飞。


  目前,菏泽现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处:曹州牡丹园、金山旅游区、水浒文化旅游城,国家AA级旅游景区5处:曹州百花园、古今园、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仿山旅游区、孙膑旅游城,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一处:曹州牡丹园,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一处:艺达菏泽工业园。


  浮龙湖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 50 平方公里,核心区 25 平方公里,由黄河故道湿地景观区、浮龙湖水上休闲娱乐区、森林公园生态体验区三部分组成。是集游览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定陶仿山旅游开发区是以儒商文化和曹姓起源为重点,集宗教文化、休闲、娱乐、农业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项目
孙膑旅游城,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鄄城县城东北 20 公里的吉山镇境内,占地 978 亩,合同总投资为 2500 万美元,现已累计完成投资 1500 万美元,主要建筑有孙膑纪念馆、九宫八卦阵、膑公湖、天王殿、圆通殿、药师殿、大雄宝殿等。


  水浒文化旅游城,分为“武术教学交流区”、“武术修学演艺区”和“历史文化旅游区”三大功能区,是一处集宋江武校的武术教学、狗娃艺术团精彩表演和水浒文化街风情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文景区。


  曹州牡丹园现有牡丹栽培面积 1200 亩,牡丹品种 1100 多个,其它花木 140 多种。园内牡丹以花大、型美、色艳、香浓而成为国内著名的牡丹观赏园,现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及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曹州百花园,现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园内面积 100 余亩,培植精品牡丹 20 万余株,观赏芍药 10 万余株,拥有牡丹、芍药种苗繁育基地 2300 余亩,是集菏泽牡丹、芍药观赏、培育、科研和商品化生产、销售的主要基地,被誉为“菏泽牡丹精品园”。


  古今园是以松编造型独具特色的牡丹主题园林,主要景观除牡丹外,另有芍药、孜诵坊、松狮、松猴、松鹤、线柏、金丝吊蝴蝶等 10 多个景点。现为国家 AA 级旅游景区

  曹州书画院、大剧院、演武楼
  百花园、曹州牡丹园、古今园、晋冀鲁豫纪念馆、穆李村
  百寿坊、浮龙湖旅游度假区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黄河森林公园


为了贯彻国家体育总局的精神,由桂平市委员会、桂平市人民政府主办,桂平市文化和体育局承办、桂平市武术协会协办,2013年11月13日晚上 8:00 在桂平市文化广场举行了一次桂平武术界的盛会:武术展演,全市共十五支代表队数百名习武爱好者参与了这一次盛会,为更大的观众展现了一次高水平的难得一见的武术表演。
桂平民间向来有习武健身的传统。清道光年间,洪秀全、冯云山在秘密组织“拜上帝会”的同时,还在紫荆、金田、江口等地开设“功夫馆”,教群众练拳使棒,为反清武装起义做好军事上的准备。1976年桂平县(今桂平市)业余体校成立后,便设置武术教练,把武术项目作为重点来抓。
武术(murtial arts such as Shadow-boxing,Swordpluy,atc),又叫功夫(Kuny fu),是以打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的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桂平的群众性武术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套路多、品种全、技艺高、功效奇,世界闻名。
桂平“三江一平”的地理环境——黔江、郁江、浔江三江交汇于依山傍水的浔郁平原,造就了“三大一太”的革命武术历史——也就是从十四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持续200多年,基本贯穿了整个朱明王朝的大藤峡瑶民起义;1855年8月16日建都于桂平的大成国农民起义;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西江两岸大革命桂平农民运动;以及1851年11月11日,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菏泽南关小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