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要做到哪些网红们,是怎么做到月入十万的

当过医生,做过金融,从健身网红变身CEO,他的FitTime居然是靠卖视频赚钱
稿源:新芽NewSeed
头图就是创始人本人,爱流鼻血的迷妹备好纸巾:)
人鱼线、狗公腰、蝴蝶谷......这些看起来奇葩的名词我们还没完全搞明白,一波波新的名词又向我们袭来,A4腰、iPad腰、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各种各样的奇葩玩法简直是层出不穷。这背后的原因,是消费升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形体的美。男男女女都渴望着让同性眼红异性眼馋的身材。在这样的前提下,健身App的崛起也是大势所趋了。
如今市面上健身App不少,今天我们谈的不是Keep,而是另一个人气App&&FitTime即刻运动。在与FitTime的创始人凌云沟通后,我就想,这似是而非的差异或许是因为两者从一开始就带有了截然不同的DNA。
创业原点:从管理咨询顾问到原创健身视频第一人
FitTime即刻运动的创始人中文名凌云,不过更知名的是其作为&健身自媒体网红&使用的名字Mike。面对一身运动休闲装扮,有着一身黝黑肌肉的Mike,你很难想象他曾是名医生,又曾一身西装革履在美国德勤工作,以管理咨询顾问的身份处理着各种复杂项目。3年前的一天,为了舒缓工作压力,Mike请了长假。闲极无聊的Mike开始健身,并且在微博上晒健身过程,想来心态和现在大家在朋友圈晒照片也差不了太多。
Mike很快发现网上所有的高质量健身视频几乎都来自国外,很少有说中文的健身视频。所以Mike决定开始在自家的地下室录制视频,并发布到微博上。其中他的&4分钟家庭健身&的视频获得众多粉丝认可。2年后,深谙管理及专业医学知识的他,通过粉丝运营及专业内容输出,让他一跃成为微博粉丝最多的健身网红,同时也是中文原创健身视频第一作者。
FitTime诞生时只是一个计时器。Mike在他最初的健身视频中用到了一个国外的计时器软件,并推荐给了粉丝,但很多粉丝希望有一个适合健身的中文计时器。本着服务粉丝的心态,中文计时器FitTime由此诞生。随着FitTime的用户和Mike的粉丝越来越多,在众多粉丝的要求下,Mike对FitTime进行了升级,把计时器和视频融合起来,以一款完整的产品呈现给大家。
至此,FitTime与其他健身App看似十分接近,但在深度研究后,以Keep为例,我发现其产品形态与业务逻辑还是存在巨大的区别。
产品形态:组合视频片段 vs 拍摄真人视频
Keep的训练视频是将演示者的动作拍摄下来,经过精准的剪辑形成一段段灵活的短视频片段。然后,通过程序对这些片段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健身过程。再配上人声、计时器和动作解说页面,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所以Keep的视频里,教练永远是初始的HP满格状态,这样可以为用户呈现标准的动作。模版化的动作组合,也能大大节省生产成本。FitTime的目标是在线上尽可能呈现接近私教的健身体验。
对于视频,一直自己拍摄视频的Mike有自己的看法。Mike认为健身最重要的是过程,单纯的动作解析很难让用户有足够的参与感,需要有感情和交流来带动健身的过程。FitTime对完整的真人健身教学课程很执着,因为这样的视频能让教练与用户产生更多的互动,比如可以进行同步的要点讲解、教练可以与用户共同运动、鼓励用户坚持下去,这样的视频有更强的参与感。除了参与感之外,Mike坚持完整视频拍摄的原因还有一点。像运动舞蹈、瑜伽等整体性的运动,用完整拍摄的方式才能传达这些运动的乐趣。
产品形态的差异,归根结底是因为Mike和王宁在创立App时的不同出发点,所以他们对于健身App的功能需求实现有差异。王宁作为健身小白想要帮助自己和其他健身小白学会健身,Mike作为健身教练想要帮助他的粉丝达到健身效果。如果说&方法&和&过程&是确保健身效果的两大要素,那Keep相对重视方法的正确性,而FitTime则重视过程的代入性。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大风号出品
我是一名健身网红,为了维持人设我活得很不健康
原标题:我是一名健身网红,为了维持人设我活得很不健康本文是Craigslist忏悔系列故事之一。作者海伦娜·巴拉(Helena Bala)通过Craigslist网站和人们见面约谈,并记录自己这两年多的所见所闻。每篇文章都是真人真事。巴拉表示,她希望能够通过聆听会见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来见证他们的生活。自己的角色是一个不带任何偏见和情感倾向的聆听者,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会见者提供一个宣泄感情的出口。同时,她也希望将这些故事分享出来,促进人们接受和理解那些很少在社会上公开讨论的禁忌话题。为了保护会见者的个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我是一个拥有上万粉丝的著名Instagram健身博主。每天都在健身房锻炼,做健康餐,吃健康食物,培训客户,打造我自己的网络形象。在Instagram上,我每天会更新五到八次,且都是在特定的高流量时段。我和一个摄影师长期合作,偶尔我会付钱让他为我拍一些专业的健身照片。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卖健身产品,以及为人们制定膳食健身计划。Instagram Stories是一个做原生视频广告的绝佳平台,我每天都会在自己锻炼或做健身餐的过程中录一些短视频发布。除了Instagram, 我还会在YouTube上更新,每周发帖两次,内容主要是食谱或锻炼计划。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健康自律的形象。所有这一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后展现出来的。在我的生活中,没有人知道维持这样一个形象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也没有人知晓,为了维持好这样的“健康”形象,我已经变得多么不健康了。我是在初中时期开始自己的健身生涯,当时的我饱受着校园霸凌的折磨。初中的我十分瘦小,也不擅长运动,而且一紧张就会口吃。这些似乎都成为了我被人欺负的理由,在学校的经历对我来说很不愉快。在父亲的帮助下,我从这些糟糕回忆中脱身,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健身上。我记得曾和他一起看过《钢铁时代》(Pumping Iron),讲述健美圈故事的纪实大片。摄制组追踪纪录了一些职业健美巨星备战2012年奥林匹亚先生赛的过程。在那之后我决定了要进入健身行业。在这部纪实片中,每个人都在为卢·弗里基诺(Lou Ferrigno),弗朗哥·哥伦布(Franco Columbu)或者迈克·卡茨(Mike Katz)加油打气,因为他们是劣势的一方。但我却正好相反,当我第一次在片中看到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是赢家。 他无比自信,充满力量。这样的一个人对于像我这样的孩子来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于是,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的粉丝。施瓦辛格在纪录片中说,健身者就像是一个艺术家和雕塑家,他仔细雕塑自己的身体,增加和减少必要的部分,以达到理想的完美形态。他还说,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有条不紊的计划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都是很重要的。我很认真的记下了这句话,并在自己的健身道路上严格执行。我很认真,因为我想成为一个像是施瓦辛格的赢家,而不是弱小的失败者。一开始,健身带给我的感觉非常棒,它帮助我变得自律,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受害者了,健身带给我反击的力量。我每天健身两次,身板渐渐地变得厚实,自信心也随之飞涨。再也没有人把我当做取笑和欺负的对象。我开始更加注重饮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健身训练,所有的努力也都收获了成效。这种完全掌控自己身体的感觉太好了——你知道,当生活中的其他一切都是一团糟的时候,我还可以去健身,在健身中我的目标永远明确,且付出就能收获回报。就像施瓦辛格说的那样,我在塑造自己的美学。后来,健身成为了我的事业和生活方式,我还会去参加健身比赛,也能拿到名次。但是当我在健身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我发现自己已经将自我价值与我的身体对等了。只要我在比赛中表现的不好,我都会惩罚自己。我做了许多不健康的事情:服用类固醇、利尿剂甚至催吐等。我想尽一切办法减肥。为了保持良好的形态,在比赛开始前我会一整天都不喝水。每次吃饭前,我都会给食物称重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严格遵循自己的饮食计划,从没吃过欺骗餐(cheat meal),一旦多吃了点,我就会去健身房呆上几个小时来消耗掉这些热量。我对自己太苛刻了。每一周,我站在镜子前裸体拍照,好完整地记录下自己的身体形态,以便制定下一步健身计划。这样混乱的生活让我很难和别人发展一段亲密的关系,所以我从来没有真正的朋友或是爱人。人们只是看到只是网络中的我,他们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是一个有着粉丝上万的迷人家伙,他真是个人生赢家”——但他们不知道这只是假象。我在网上发布的一切是为了维持自己完美形象的表演,甚至包括我的肌肉。不要被Ins上那些博主贴的所谓“真实无P图”的照片所迷惑,他们那么说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更接地气,让你觉得自己能够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Instafit社区里的那些博主,他们的健身和饮食方式其实都不健康,这种生活方式都是失衡的,像我自己,我已经记不清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身体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延展阅读:美国健身补剂市场乱象:网红代言的增肌神药其实是款兴奋剂我现在感觉自己的心理状态十分混乱。好像我仍然是那个十几岁的想要被爱和被接受的小孩子,但在我的生命里从未能如愿过。所以我将健身和完美的肌肉当作盔甲来保护自己免受其他人的伤害,完美的身材和所谓的健康生活塑造了我完美的外在形象,但却从没有人真正地了解我。我看到Instagram上粉丝不断地点赞和赞美,这些东西带给我的是一种肤浅的虚荣感,因为他们喜欢和赞美的那个人甚至都不是真正的我,但我仍然每天坐在那里翻看这些点赞和评论。如果没有了这些,那么我就是真的一无所有了。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继续这样的生活。如果出现我的形象有了一丁点裂缝,都会被人么挖掘和放大。特别是在网上,藏在网络背后的人都是恶毒无情的,非常可怕。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看完靠身材月入10万的健身网红,才知道自己胖的原因...
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她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晒身材、晒日常
顺带着手把广告给做了
动不动就月入几万、10万...
这些人像是夺得了上帝的恩宠
一个个如同行走的印钞机
每天发发照片就能吸引数百万的粉丝
广告接到手软
生活过得令不少人羡慕
难道他们天生就有好身材吗?
难道就靠PP图赚银子吗?
他们付出的
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
CHESSIE KING
今年 24 岁的 Cheesie King
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主持人和健身教练
在 Instagram 上有 30 多万粉丝
虽然颜值相对来说不算惊艳
但身材绝对好到让人喷血
感受一下平时的画风
Cheesie 每次在健身房锻炼
都是刻苦又认真
别看人前风光
在健身房里
也有累到吐血的时候
为了360度无死角的拍照
全身都要精细带雕琢、用心打磨
不仅自己练
她还会每天拉上男票一起练
专门给单身狗撒狗粮
当打开她家的冰箱
里面是这样的
基本上都是蔬菜、全麦面包
她说自己可能会管不住嘴
所以从来不买垃圾食品。
“我吃鱼、豆腐,还有很多水果蔬菜。
如果时间来不及我就直接吃香蕉、燕麦牛奶
花生酱、可可粉、蛋白粉等等。”
STEPH ELSWOOD
颜值爆表的 Steph
不仅是模特、健康博主
还是一位舞蹈家
对于她来说随处都可以健身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健身房
到处都能看到她疯狂锻炼的样子
从来都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女人不撸铁
哪来什么美感线条
再去看看她的冰箱
从侧面了解一下她的饮食控制
各种蔬菜水果
牛油果西兰花都是她的最爱
你也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垃圾食品
Steph 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她每天的主食就是水果、蔬菜、豆类
不吃任何的肉类、鸡蛋
身体必需的蛋白质
则主要来自于牛油果、豆类、花生酱、米饭等
GEORGE LLOYD
这位小哥是刚出道的模特
身材也是极具视觉冲击力
这样完美的身材
必定少不了自律
他自己的身材要求很严格
撸铁是他每天必须做的事
练的苦吗?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你的点滴努力
将来都会有答案
打开冰箱,同样毫无意外
各种新鲜的健康食材
George 坚持高蛋白、低脂肪
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他会根据不同的训练计划来调整食谱
在主食方面选择全麦的食物
VICKY HADLEY
这位妹子有多重身份
是一位健身教练
是一位健身博主
还是一名记者
身为健身教练
没有一副好身材
怎么说的过去呢?
业余时间基本是健身房度过的
各种撸铁各种练
饮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她的冰箱里
全是超市采购的新鲜蔬果
Vicky 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于豆类
偶尔吃一些鸡蛋和鱼。
她平时会吃很多的蔬菜,嘴馋得受不了
就喝巧克力味道的蛋白粉加上脫脂奶
或者把香蕉冻成冰淇淋的口感
自律给你身材
一点也不假
我们总是羡慕健身网红的惬意生活,
却不了解别人背后的克制和努力!
光环之下,流过的汗水、舍弃的欲望,
绝不止我们看到的那一点!
如果是好吃懒做
有一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
生活过的邋遢而没有活力
健康的财富将会越来越少
健身,是一种投资
哪怕将来你穷的身无分文
也依然会有无价的健康财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健身网红:身体偶像与他的信徒们_网易女人
健身网红:身体偶像与他的信徒们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健身网红:身体偶像与他的信徒们)
钱伟峰:性、尊严与健身教父钱伟峰:健身网红,微博名“体态大师”,粉丝数量252万&“他疯狂地和身体较劲,从孱弱无力的宅男,变成拥有两百万粉丝的网红。身体曾让他屈辱,又赋予他自尊,如今,他称自己为“躺在床上的教父”。“26岁时还是个处男”  我26岁时还是个”,钱伟峰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他曾经以为,那是因为身体不够强壮。  他天生是个排骨精。他从小就很清楚,身材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痛苦。6岁那年,父亲入狱了,终于没有人再讽刺他“瘦得一点味道都没有”。但有个坐牢的爸爸让他在学校抬不起头。他在班里最瘦弱,却喜欢挑事,惹得成群的人打他。  四年之后,父亲回来了,随之回来的是对儿子变本加厉的不满:“你怎么一点儿都不像我?”父亲过去是当地有名的“村霸”,练过拳、举过重,挂着一身引以为傲的肌肉。  钱伟峰不服气,趁父亲不在家,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父亲练举重的杠铃,使劲向上提——举不起来。碰巧父亲突然回来,他看着眼前的小子,迈步过来轻而易举地拎起了杠铃。  “这都举不起来?”父亲当年的语气钱伟峰记不清了,但在他心里,这就是嘲讽、就是鄙视。  他偷偷练着引体向上,跟着电视里李小龙比画功夫,父亲的冷嘲热讽和学校的拳打脚踢不时扑入脑海,转眼到了18岁,一切依然很晦暗。他上了中专,2004年毕业后赶上互联网大潮,便宅在家里制作网页。  “贼头贼脑”,他妈妈喜欢这样说他。许多年后当他成了一名拥有200多万粉丝的健身网红,他记起自己那时确实成天驼着背,头连着脖子整个往前伸,“给人一种老态猥琐的样子,电影里面汉奸头就是这样的”。  也谈过两三段,但都无疾而终。变得强壮的愿望日益强烈起来。“起码身材是可以改变的啊”,钱伟峰想。他开始混健身论坛,最常去的是“大斌健美论坛”和“肌肉工程”,那里有很多健身爱好者分享知识,钱伟峰每天都要上去看几眼。  他买来一堆器械,杠铃、哑铃,在家里练。父亲看见了,没说什么。钱伟峰不管他了,就要明目张胆地练。每天练1-2小时,举杠铃、推杠铃、深蹲、引体向上。腹肌、背阔肌、三角肌的轮廓渐渐清晰,“变强壮了”。每个阶段的体重数字他都记得非常清楚,他买了个秤,每天一定要站上去,看指针一右偏。在外头看到体重秤,他也会立马跳上去。1米78,68公斤。  身材上有底气了。他剃了光头,晒一身黑,文身。朋友约他吃宵夜,他打着赤膊就去了。  他安慰自己:“把身材练好了,女孩子会自动送上门的。”  父亲渐渐老了,在钱伟峰最卖力的时候,有时也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很受挫,甚至愤怒,但不过想想也算了,反正我已经比他强壮了。”  他决心把傲人的身材展示出去。他用30万像素的手机,对着镜子自拍,“背景乱糟糟的,灯光也一塌糊涂,穿着一条老年人才会穿的裤衩,就这么拍”。裸背,或者露腹肌,总之秀一些满意的部位,发在当地论坛“绍兴E网”上。只发照片怕秀得太明显,他还会故意配上一些“莫名其妙、文不关题的话”,“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  “哇,有腹肌啊。”这就是他印象里最好的评论了。遇到夸赞的评论,他会点进资料看一下性别。但没有人进一步来搭讪.他终于意识到,女孩子“不会自动送上门”,自己“太天真了”。  钱伟峰的社交恐惧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幻觉。有一次坐公交车,感觉好像全车人都盯着自己,围着自己转了起来,他坐了两站,气喘吁吁地逃下车。  他把自己封闭起来,玩游戏发泄。在《传奇》里,名字的颜色对应杀人的数量。杀一个人,名字变黄;再杀两三个,名字就变成红色。红色名字相当于杀人惯犯,会被其他玩家追杀。钱伟峰不想污染自己的账号,他盗来一个等级很高的号,杀人,杀人,杀人。颜色越来越深,染成了红色。  被盗号的主人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找到钱伟峰。对方没有气急败坏,反而来跟他聊天,互加了QQ。钱伟峰后来才知道,这个人是一名心理学者。对方发给他有关青春期心理问题的资料,还推荐了心理学论坛、网站。钱伟峰理清了自己最主要的困扰:为什么我不开心?为什么不会和女生相处?为什么和家人关系不好?  后来他去看心理医生,测验报告出来:中度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  没有同情,父亲劈头盖脸又是一顿骂:这种事情自己调节就好,看什么医生。他和父亲闹翻,离家出走。“练出第一个女友”  钱伟峰决定强迫自己面对这个世界。他住进朋友的宿舍,请朋友介绍他在酒店做前台接待,强迫自己不断和人接触。他把家里的器械搬来了宿舍,每天6点起床就健身。  同事们不能理解一个人对健身如此迷恋。他也明白,对于男人来说,身材不是吸引力最重要的资本。“但不健身的话,不就什么资本都没有了?”他紧紧攥着健身这个爱好,“当时已经相当痴迷,不练不行”。  他喜欢练腿,下半身的粗壮是力量的象征,代表“一种骑士精神”。做负重深蹲时,把几十公斤的杠铃扛上肩,每一次蹲下起身,精力必须集中,身体尽量保持中立位。青筋突起,呼吸深长而均匀,血液涌进肌肉,这充胀的感觉能维持几天不散。  等待肌肉真正变大是很考验耐心的过程,一两个月才能看到一点切实变化。这时候起安抚作用的是第二天醒来的酸痛感,它立竿见影,代表肌肉损伤到位,损伤、修复、再损伤,反复刺激下肌肉缓慢增长。他享受摧毁肌肉的痛苦,“痛并快乐着”。  上班一个月之后,他开始跑健身房,除上班八小时之外,几乎天天泡里面,自己练完也继续待在里面。他发现在健身房结交朋友很容易,可以和人聊健身、聊锻炼技能,“除了健身以外,我跟别人没话可以说,在健身房才有归属感”。  在26岁那年,他终于发现健身是自己最擅长的事,为了方便天天健身,他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健身房上班。他常在QQ空间里发自己的照片,最好的状态是74公斤,朋友们纷纷留言称赞。一个女孩回复“啧”,一个字足以让他暗喜,她成了他第一个女朋友。  但在健身房里,教练最大的任务不是教课,而是推销。他卖不出课,业绩一直不理想,他主动打赌:月底不达标就裸奔。结果差了三百块。他在当地论坛“台州19楼”发帖,预告自己的裸奔行动。  2011年4月2日晚上6点半,天已经暗了,但公园开着路灯,还算敞亮。他来到台州市灵湖公园,一个同事跟着拍照。“脱之前有点紧张,但脱光之后整个世界轻松一片,”他说,“甚至有点渴望。”  围观的人不多,而且“出奇的淡定”,只有小孩子欢呼。过了灵湖广场,他跑进一条小路,迎面走来一对情侣,假装没看见他。比起惊讶,人群更多表现出躲避。他感到失望,“跟想象完全不一样”。  他围着公园跑,“有栏杆的地方我还跑过去做个引体向上”。他对身材有了足够的自信,这场和身体的战争,他大获全胜。“米兰达·可儿“  2014年5月,钱伟峰失恋了,虽然身材让他有了自信,也有了吸引力,但女友还是和他分了手,说他“不懂爱,简直是个法海”。钱伟峰伤心又恼怒,一气之下开通了微博,起名“法海教你去健身”,仿佛身体才是他最大的依靠。  他在淘宝上买了眉毛、胡子、帽子,把自己装扮成法海的样子,出现在各种场合,去健身工作室、坐地铁,甚至混进颁奖典礼跟明星合照。“这是一种符号化的行为,就是你一直重复做一件事情的话,特别能被人记住。”  当时的健身圈已经有不少知名网红,他的入场时间算晚了。为了快速融入,他频繁和健身圈的人互动,在微博上互相转发。健身人士说他不够强壮,他加大自己的健身强度,练到82公斤。  钱伟峰摸索着微博传播的规律。他发现传统健身传播力很有局限,健身圈追求的翘臀、大围度、肌肉,普通大众根本不需要。器械训练不受欢迎,一旦讲到怎么瘦身,阅读量、转发量才会上涨。“她们根本不会想要多大的屁股,她们只想知道怎么瘦。”钱伟峰说。  2015年2月,所有健身号都在讨论维秘天使,“太火了,整个健身圈都在疯狂转发”。钱伟峰研究维秘天使的身材,发布长文《中国女性定制版维秘天使训练指南》,获得点赞五千、转发九千。  拥有细长线条的维秘天使非常符合中国女人的审美标准,成为最有效的传播符号。“人们就觉得维秘天使那一定是好的,其实我是打了一个太极,也是没办法。”他放弃了“法海”的形象,改名“维秘大师”。  89%的粉丝是女性。“现在人都注重身材,因为物质条件饱和了。”钱伟峰认为,从择偶的角度看,男人的身材只是附属价值;而对女人来说,身材太重要了,财富、地位都相对弱化。  他把性别资料改为“女”,公众号简介是“我是你的闺蜜米兰达·可儿”。他发现,受欢迎的网红性别角色都偏中性化。而且要有情感共鸣,不能做居高临下的老师,要做一个跟她们有类似经历的网友,“因为现在的人特别地讨厌说教”。  他紧接着推出“维秘瘦腰完全手册”,这是最简易的锻炼方法,无需大幅度运动,只要每天花几分钟坐着就能练,大受欢迎,后来被粉丝称为“瘦腰大法”。一年过去了,每天依然有网友在#瘦腰大法#话题下“打卡”,汇报自己瘦了几公分,话题阅读量高达2.3亿。瘦腰大法给他带来了超过一百万粉丝。  “(现在的人)懒出极限了,懒出能躺着就不要站着。我这个瘦腰大法,一开始推出来的是跪在那里练的,后来发现跪爬还是挺难的,然后把它改成坐着练。”论懒,钱伟峰自己是极限。如果没必要出门,他会一直躺在床上,除了吃喝拉撒,最长纪录躺了一礼拜。  钱伟峰相信“瘦腰大法”行之有效,是因为它帮助“找到腹部收缩的感觉”。“但是我不会去解释这么专业的东西,特别是免费的东西,不能讲得太专业,要简洁的干货,粉丝就是所谓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维秘大师的粉丝很多就是不动脑子,就是你给他发一堆原理性的,他不会看的。”另一位健身网红张景琦说,只要迎合贪求速效的人性弱点,想红很容易。气场大法、瘦腿大法陆续出来了,每一个涨粉效果都很好。  像以往一样,钱伟峰很快又变成了圈里的另类,彻底和健身圈决裂。他自称“搅屎棍”,反对器械训练,经常告诫女粉丝“先把举铁戒了”。他改  名叫“体态大师”,专注研究形体,看进化心理学。书架上摆满类似《欲望的演化》的书,讲哪些形体特征最能引起性欲望,在书页上方折角,划线标记重点,比如“女性最佳腰臀比0.7”、“肩膀宽度的黄金分割比”。  “之前健身圈里有一句流行话叫:去他妈的娘炮。”他在朋友圈里宣布,“作为一个资深娘炮,我们的口号是,去他妈的直男癌。”“完全信仰”  我必须像女生一样去运动,生活和思考,才能更好地为女生服务。”那时钱伟峰已经不是缺乏异性缘的男人,他做了一个决定——亲自练出女生的身材。“如果我能把一个男人练成像一个女人一样,那还有什么说的。”  化身为“体态大师”的钱伟峰告诉几个合作网红,要把自己练成维秘天使。同为网红的“京城郎叔”记得,他当时认为这不太现实,而且“男的练成女孩子的身材来说,不一定好看”。  当钱伟峰下定了决心,他停止了吃饭,去超市里买来各种豆子,混在一起熬成粥,放一点油,实在饿了就喝一碗,“饱腹感非常强,热量也很低”。一段时间下来,整个人变得暴躁,血糖低、头晕,基本处于营养不良。  身体实验坚持了一个多月,大腿围少了6公分。他满怀期待地把照片发上网,评论涌进来:“变态!”“好变态啊。”  他吓得赶紧删掉。“这本来是一条非常棒的主意,我是很认真地要练成女孩子的身材。”他很失望,想不通哪里出了问题。  好在追随者热情不减。钱伟峰在微信里建立一个个粉丝群,在朋友圈写:“入群要求:完全信仰维秘审美和训练体系。”他又在评论里补写一句:“确实有点 邪教 的感觉,一个组织价值观必须统一,宁缺毋滥。”  很快便遭遇了打假。2015年7月,湖南卫视科普节目《新闻大求真》打假“瘦腰大法”,用三个人做实验,试练三天,得出结论是毫无效果。第二天,体态大师发微博控诉,图文详细分析了实验的不合理性,还贴出湖南卫视捧红伪专家张悟本的历史,以证明它的“不靠谱”。最后他写道,“别忘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他的粉丝也冲进这个节目的微博里留言,要求停播、道歉,表达他们的愤怒。一位粉丝评论:“一个不卖广告不收费用的微博博主,无私地教给大家许多修饰身形的动作,无数人练过都有效果(包括我本人),请问这样的方法有什么谎言需要你来揭穿?”另一位粉丝干脆在评论里贴出自己的三张对比照,裸着的小腹一个比一个平坦,“反正这是我做了不到一个月的效果”。后来钱伟峰统计,这档节目让他涨了一万多粉丝。  钱伟峰的涨粉速度把其他人远远甩在身后,成为粉丝最多的健身网红之一。但同行不认可,也总有人留言骂他“忽悠”“骗子”。他回应:“我认为营销与忽悠的界限是,是否为群众创造价值。小孩子才重视真理,商人重视利益,伟人重视群众利益。”  如今“钱伟峰”已经习惯生活在社交网络上,“一天用手机会超过15个小时”。他常常懒得下床,整天躺着,用手机运营微博和两个公众号。他知道这样“很不健康”,也抽不出时间锻炼,身材的焦虑重新蔓延。他和合伙人一起到楼下的健身房看过,对方办了卡,他想了想还是算了,“越来越理解不去健身的人,等闲一点再说吧”。合伙人说他是在“吃老本”。  他被粉丝包围着,每天拎着两个手机,交替着解答他们的疑惑,哪里姿势不对了、怎么练找感觉,“最奇怪的是还有人问我怎么穿衣服”。  两个月前,他开设了收费课程:体态学院。他把租来的房子布置了一下:一张蓝色按摩椅,几个握力器,墙上贴着方格状的体态评估表。和两个康复师合作,给粉丝订制体态鉴定和矫正方法。他试过很多变现方法,发广告、开淘宝店、做健康食品,效果都不理想。这次的反响出乎意料地好,甚至有个女孩坚持要从洛杉矶飞回国,接受线下指导。  “专家达人的身份”为钱伟峰建立了新的自尊。和异性相处已经变成很自然的技能,他不再被当成怪人,而是“挺有个性的人”。一些熟悉的粉丝和他私下有来往,她们不掩饰对他的崇拜。“做出成绩以后,她们会觉得我很厉害,这个厉害也是一种吸引力。”  钱伟峰把自己定位为“躺在床上的教父”。他想起自己从前健身的时候,就总想鼓动身边的人一起,现在终于做到了。“我这个人既要追求独特性,有了独特性后又会很孤独,想要群众认可。”钱伟峰说。  他曾经有许多年一直做着和父亲吵架的梦,现在他已经不再做了。上一次梦到还是几年前,他在朋友圈里写:“其实我好想跟年轻时候的他干一架,打的(得)他认熊求饶。”  至于情感生活,钱伟峰只是淡淡地说,他最近又失恋了。李浩轩:健身是种身份象征李浩轩:健身教练,微博名“淡定的李浩轩,因学员袁姗姗的马甲线而为人熟知&  2015年4月,袁姗姗凭借一条展示马甲线的微博,从无故被黑、人气不佳的女演员,摇身一变成了健身励志女神。人们纷纷留言“路人转粉”,一年后的现在还不断有人评论,转赞人数超过30万。&她的健身教练李浩轩成了“网红”,微博粉丝近40万。他开了家健身工作室,位置隐蔽,不挂招牌,怕人找上门——主做明星模特,很少接收普通人。  一个女大学生找到李浩轩微博定位的小区,里里外外来回地转,转了三天,最终敲开了工作室的门。那是冬天,“她每次来上课的时候穿同一条裤子,一件羽绒服,一双鞋”,李浩轩推测,“家里应该是没啥钱”。她含胸驼背,神情呆滞,“腿特别粗,六十几的腿围,戴一个酒瓶底厚的眼镜,脸上一脸的青春痘,穿着一条特别宽松的裤子,不是腰带,是裤腰带。”  李浩轩收下了这个学员。他自己的身体也并非天生出众,最开始健身,恰恰是因为天生体弱。  李浩轩曾很长时间在儿童医院度过,患过肾炎、肺炎,肌肉和皮肤松弛,极度嗜睡。从小因为“体能跟不上”,他干看着其他男生在一旁踢球,只能和女生一起过家家。  从小学开始,每天抽一小时锻炼身体,从常规项目开始,跳绳、跑步、引体向上。从前干瘪的身材渐渐练得饱满,“大四的时候去买了Techfit的紧身衣,穿着在学校里面走,突然觉得某一天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为了研究人体发力习惯,他分别在北京、杭州、青岛,支起单反,拍人腿。北京选在国贸地铁口,“那儿的女性穿裙子几率最大,一半高跟鞋、一半平底鞋,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走路姿势”。录四十分钟视频,回去看了三个月。  他在微博上发布通过日常走路瘦小腿的方法,知名度逐渐累积。但同时,这些新鲜的提法在健身圈饱受争议。采访时没聊几句,李浩轩就宣布:“我先往谦虚了说,现在健身界其他人的技术只有我的1%,剩下的99%是我独家的。”他给一众明星上课,用现实成果争夺话语权。  健身运动铺天盖地展开。李浩轩记得2014年时,全北京有资质的工作室还不超过20家,“现在去大众点评上搜,全是工作室,都是跟风”。  李浩轩有各类土豪学员,一位家有“大几十亿”的学员,目标是杰森·斯坦森的身材。“已经不差钱了,就差人格魅力。挣钱、买房、买车,在他眼里已经没有任何成就感,”李浩轩说,“他需要的是花钱不能直接得到,但又对自身有好处的东西,健身。”  他发现,就像西装一样,健身已经变成一种身份的象征。“要是农民,每天割麦子还不够累,谁没事去学器械”。  李浩轩野心勃勃地要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教出袁姗姗只是“盖了一栋楼”,而他需要“一栋摩天大厦”,就得教出更多明星。他总想重重出击,让人无可置疑。邹杉:健身之后女朋友一个比一个漂亮邹杉:健身网红,微博健身博主&  邹杉常去的健身房里有45面镜子,他侧身站在镜子前,举着十公斤的哑铃。每一次弯折手臂,长长的青筋突起,呼吸深长而均匀,感受血液涌进肌肉。肌肉慢慢膨胀,一个,两个......十二个,做到力竭,立马换上五公斤的哑铃,接下一组,直到筋疲力尽。脱掉上衣,他对着镜子按下一张自拍,宽阔的肩膀把上半身拉成一个倒三角,壮实的肩膀和脸一样大。  2015年10月,他以健身爱好者的身份开通微博,很快有了几万粉丝。传播得最好的一条微博,讲述他的身材如何从一个230斤的胖子锻造而成的,获得点赞六千。  每天睡前、起床后、换衣服,他都会照一会儿镜子。“健身后就只关注自己了,”相比过去,他不再焦虑于比较。  他一度怀疑人生全凭运气,但健身给予他安慰,“从来没有一件事可以付出多少收获多少”。他还发现,健身之后,女朋友一个比一个漂亮,“很现实,但发现是这样”。  邹杉是在美国留学时开始健身的,健身网红JosefRakich的一张照片给他动力,“第一眼看到这照片的时候,我当时就想太了,一年后我也要练成这样”。  全球化的浪潮下,健身文化也跟着蔓延到中国,肌肉成为一种新型性感。2015年初,23岁的邹杉回国创业,开发健身食品。“以前大家觉得没有赘肉就是健康,现在不一样了,”邹杉说,“有肌肉肯定比瘦骨嶙峋健康,大家对于什么是好身材的定义更加正确了,所以会追求这种东西。”  健身不仅是一种行为,更被擢升为身份象征。另一位网红“京城郎叔”说:“在美国,什么是中产阶级?首先要黑,说明经常度假;然后身材好,代表有时间锻炼,太忙,吃肯德基,人就胖了。”  别人眼里同为肌肉男,邹杉可以“分成100多个档次”。他最不能忍受自己的肩。完美肌肉的标准是“大、饱满、分离度好”,肩部的三块肌肉里,他的后束总是练不起来,在浑圆的肩膀上像是塌陷了一小块,“极度不满意”。这和天赋有关,他有傲人的手臂,几乎不怎么练,练手臂的时间都让给了肩,为了让那块肌肉凸起来一点,他用了七个月。
  肌肉不保持练习将会退化。外出旅游前,邹杉会疯狂健身,旅游之后再疯狂补上。心理上的焦虑超过了身体本身,“如果今天没练,实际上身材是一点变化都没有,但我会感觉到自己身材变差了,会不断迫使自己,明天一定要去”。撰文:李慕琰
本文来源:时尚先生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身要做到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