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拜单车为什么难骑这么重,好难骑

摩拜单车为什么骑着这么重?
现在马路边经常看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一元骑行半小时,已经成为很多小伙伴上下班的首选。可是很多小伙伴对摩拜单车的骑行体验却不是很好,都在抱怨摩拜单车骑着很重,非常地吃力。作为一个从事多年产品设计的工程师,接下来我通过摩拜单车的的结构设计来解释什么原因导致了骑着很重。
1. 车身较重
单车为了降低骑行过程中的爆胎风险,采用了橡胶实心轮胎,并且车身采用了航空铝材料,使其重量达到25公斤,是普通自行车的2倍。这个是第一个原因。
摩拜单车实心轮胎
2.增加了发电装置
摩拜采用传动轴的方式驱动,理论上来说,这种方式的传动效率比链传动的效率更好,不会造成骑行困难。轴传动不会产生链条脱落问题,耐用性比链传动好很多,但轴传动的制造成本比链传动高很多,之所以选择这种传动方式,是为了降低运营的维修成本。
轴传动自行车
车辆拥有互联网功能,能将GPS信息和车辆信息发送到云端,需要使用电能。如果仅仅是自行车自带的电池,那么后续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充电,这个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所以在传动部分增加了一个小型发电机。在我们骑行单车的过程中,将会耗费一部分体力来产生电能为蓄电池充电。这就是摩拜单车骑行比较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摩拜单车发电装置
任何产品都是由人设计,设计中难免会有缺点,不可能完美。但作为一名工程师,要有一颗追求完美的态度,尽量让自己设计的产品更好。产品设计不是闭门造车,需要打开自己的眼界,多观察市场上已有的设计,学习别人的设计优点,不犯别人的设计错误。我们可以从摩拜单车的设计中学到2点。
1.优点:设计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前期充分考虑了后续的维护工作,大大地降低了投入市场后的运营维护成本。在做设计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售后维修成本。
2.缺点:骑行较重,这是用户体验的一个很重要部分。产品设计用户体验较差,这个应该是为了让设计工作尽快完成,没有进行用户使用测试所导致。设计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去与用户沟通,倾听顾客的声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听说摩拜单车不好骑,那你可以试试它
日06时02分来源:
导语在这个青春靓丽时尚横行的年代里,要什么奔驰宝马,要什么自行车!?年轻的小伙子们都是骑着城市锂电跨骑车上路的! 下面这款SOCO TS1200R 城市锂电跨骑车,带你从外观到性能,360度,无死角围观它!
顺丰送达后,割胶带去纸箱拆钉子卸木架,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见到真车了 !
开始锁孔不太好找。
找到锁孔后,打开电池仓盖并打开空开,遥控解锁一键启动,橙色背光的仪表盘和日间行车灯伴着启动音效亮起。
随车附件一共3盒(抱歉这样简单粗暴的抹去了APP中车辆绑定用的二维码),全部塞在电池仓里。
黑色的盒子内有备用机械钥匙和电子钥匙及安装反光镜用的开口扳手,纸片的话只有非常简约的说明书和质保卡。
备用机械钥匙和电子钥匙,及安装反光镜用的开口扳手。
充电器规格69.7V 4A,并且有四颗绿色LED显示充电进度。充电器线缆设计为不可拆卸形式,并且侧面设计有散热风扇,在散热风扇和表面鳍片共同努力下,充电时发热控制还是比较理想的,人肉测试并不烫手。But,风扇的声音不算小。
反光镜镜片有左右标识和提示语,外壳设计有皮质纹路和碳纤纹路(虽然塑料质感还挺强),并且有螺丝可以调整阻尼。反光镜是一定要有的,要做一个安全出行的好少年。
整车外观设计犀利前卫,比较符合主打智能互联的企业风格,但是整体感官上略显单薄,尤其是作为主打跨骑风格的车体略乏厚重感,也就是看上去还是个电动车。。。
虽然SOCO介绍很多团队核心成员来自本田体系,但是,感觉整体造型并不像本田,反倒很像KTM的DUKE200这款小街车,尤其是后半部分非常类似。
头灯内部分三部分,左右为分体式日间行车灯,中部分别为近光灯和远光灯,光源均为LED。
尾灯内部为左右分体的两条导光带,同样是LED光源。
转向灯内部为三颗橙色LED灯珠,与车体柔性链接,一般的小嗑小碰并不会导致损坏。
具体的灯光效果可以参见后面的夜拍图。
标称35mm管径,110mm行程的双肩避震前叉,不锈钢本色内管,银灰色横纹外筒(甚至有点CNC工艺的感觉,好评),倒冲设计。35mm的管径对山地车玩家来说真心不算粗壮(PIKE表示洒家身为ENDURO前叉也是35mm管径,隔壁FOX36和40捂嘴笑),而110mm的避震行程在城市骑行中感觉够用了。双色设计的挡泥板,其实还是得经常擦才能保持干净。
后续给前叉内管处设计保护套,倒冲设计加上裸露的内管,国内的电动车生存环境还是比较堪忧的,时间长了内管难免会被磕伤。要加保护套并不难,挡泥板前部的两颗螺丝完全可以兼顾固定保护套。
实际骑行感受,前叉的避震效果比后避震好太多了,小冲击不敏感,大冲击吸收柔和不震手,回弹偏慢,面对连续冲击的极端情况下会无法及时回弹行程导致避震效果大幅度下降,当然日常城市骑行是很难遇到这样的情况啦。
前叉右后侧是前叉锁,全车钥匙通用。不过没有前叉防撞胶之类的设计,每次前叉和车体在最大转向角度时的撞击声听的人肝颤,这样一个很容易实现并且比较影响细节感官的设计为什么没有考虑到呢?
轮胎来自CST正新轮胎,口碑还是比较不错的,轮胎规格:前轮70/100-17(真空胎),后轮100/70-17(真空胎),鸟头纹面对城市路况基本无压力,滚阻小,骑行平顺。
前刹车为单侧220mm镂空单层碟片,三钉固定,双活塞浮动液压卡钳,碟片造型要给好评,不低调也不浮夸,契合整体风格。
车体前侧整体设计感不错,双色挡泥板,银色前叉外筒,黑色蜂窝状仿进气口设计,银黑抛光中控外壳,两侧的银色装饰件及底部的浅灰色饰板配合白色车体。
按官方介绍,这里面就是整车的控制核心(造型做的还是蛮不错的)。
下部的仿蜂窝进气格栅的组件,甚至看起来有点星战喷气摩托的感觉。另外车体组件的缝隙有些大。。。
白色的漆面非常类似一些高端汽车品牌可以选装的珠光漆,迎着阳光透出淡淡的浅绿色,这个绝对要给好评,实在是美美美!
But,各处能塞小拇指的缝隙,不提也罢,看了SOCO官网论坛,车身各组件接合度不行是通病,应该不是外观组件模具的问题,而是内部固定件的精度问题,比如电池仓上盖,如果锁具固定位置向下5mm,或者锁具尺寸再略小一点,电池仓盖,完美。
位置三段可调节的脚踏,以及可以联动驻车档的车撑,放下车撑自动转入驻车P档。
整车后三角设计设计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骑行感受来说,都是中规中矩比较合理的。
博世电机哦,TS1200的精髓之一,额定功率1200W,峰值功率1950W,扭矩120N.m,据说是国内首款博世17寸大轮经电机。
后刹车为单侧180mm镂空单层碟片,同样是三钉固定,单活塞浮动卡钳,碟片造型同样好评。
后摆臂上左右均有反光片,右侧贴有轮胎规格和胎压标准。
后刹车油管在后摆臂下部的部分包裹有金属弹簧保护,不过这点弹簧真有磕碰基本保护不了内部油管,主要还是起到在后摆臂运动时尽量固定住形状,不容易在一个位置反复弯折导致油管损坏。
后避震为中置设计,这点很跑车很运动,并且软硬可调,不过实际效果嘛只能说舒适度方面聊胜于无,好在支撑性不错,简单地说就是避震硬但是也没有多余动作干扰骑行。
右侧坐垫下部是充电接口,有橡胶密封盖,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而且位置隐蔽不容易意外打开。
侧面的线条还有部件的质感还是可以的。
左侧坐垫下部是锁孔,左右双向,分别打开坐垫和电池仓盖。
左侧把手有远近光切换,转向灯拨杆,喇叭。
右侧把手有驻车/启动按钮,经济/普通/运动档位切换,灯光开关,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油门转把,据称油门转把使用了霍尔传感技术,这种技术基于磁电感应,理论上使用寿命和控制精度要远远好于一般的电位器之流,实际使用确实比较灵敏,尤其是3档时可以明显感觉到手上轻微的转动就可以体现在时速上。
而为什么没有设计双闪开关,这点比较不解。
刹车油缸是透明的,标有最高和最低刻度,上盖标明只能使用DOT 3或者DOT 4刹车油。
全液晶仪表盘,从左向右自上而下分别显示:单次里程,累计里程,剩余电量,模拟转速,时速,温度,时间,档位。下方为远光灯、驻车档和转向灯的指示灯。橙色背光只要开启车辆就一直有,亮度始终如一。
设计感不错的一键启动按键,一圈红色背光,只是按键手感略显松垮。
一些SOCO品牌的小细节,作为品牌旗下的第一款车有这样的小细节还是不错的。
用钥匙打开电池仓盖,内部用植绒隔板分成两层,上层空间不错。仓盖内侧贴纸介绍了取出电池的步骤,方便易懂。
取出隔板,露出电池锁的钥匙孔和内部结构。
整车电路的总空开,目测这些部位是绝对不能见水的,官方给定的涉水深度是280mm,基本也就是一半轮子吧。
内部电池插头,和充电器插头完全一样。
电池锁的锁扣位于电池仓底部,关闭车辆电源以后,拧动钥匙,向前侧提出电池即可。
电池体积不小,官方介绍内部为来自松下/三星/LG的进口18650规格锂电池,寿命五年,充电时间6小时,规格60V 26Ah,航空铝制外壳(航空铝材虽然在铝镁碳钛满天飞的自行车届已经抬不上席面了,但是对于电动车电池组算是不错了)。
坐垫可拆卸,我表示,造型虽然很赞,填充物弹性也不错,但是确实偏薄了。
拆下坐垫看内部。
JOLLY ROGERS forever,TOMCAT forever。
转向灯内部为3颗橙色LED,亮度不错,打开转向灯会有卡塔卡塔的音效,自带BGM的感觉。
下面是头灯亮度和照射范围测试。
近光灯切线清晰,照射高度基本在腰部,不会干扰迎面车辆的视线,而远光灯基本就是直射光了,不但距离更远,左右照射范围也更大,但是迎面也会感到刺眼。
尾灯分体式导光带和LED光源,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使用效果都非常赞。
虽然是跨骑车,骑行姿势并不会低趴,相反倒是类似于巡航车的感觉,身高175cm,77cm的座垫高度在停车时可以非常舒服的伸出双腿撑地,整个背部也可以自然挺直,整体感觉舒展。刹把距离不可调,左刹把距离明显感觉长一点,左手捏后刹车明显比右手费劲,建议后续车型可以改成可调刹把,这样面对不同人群时骑行安全也更有保障。
时速大约18-20km/h的时候,骑行姿势最放松。
时速接近30km/h,侧倾更大,肩膀更耸,注意力也更集中。
骑行感受总的来说,车很整体,不松垮,支撑感强,无论是加速、过弯还是急刹车都能给你很强的信心。无论是自行车还是摩托车,两轮车控制的都是人和车的重心,重心超限了必然得扑街,跨骑车种对比踏板,天生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首先人体接触车辆的部位不仅仅是双手和屁股,还有非常有力的腿部肌肉,夹紧车辆的双腿对控车帮助非常大,整车的极限比一般的踏板车真的高太多了。
整车动力分1、2、3三个档位,就是官方宣传照上的ECO(经济)、NORMAL(普通)、SPORT(运动),对应时速上限为20km/h、30km/h、60km/h,3档时满油加速,瞬间劈掉路上一般的电动车简直太随意。车辆未解除限速时所有档位都是限速20km/h,解除限速就是按照官方论坛给的方法:放下车撑,刹车满油捏住,解锁车辆至亮灯状态,坚持十秒后放开,再刹车满油十秒,即可解除封印,释放洪荒之力。
车辆制动效果在前四后二液压卡钳和220、180碟片的加持下,异常给力,40km/h时速接近全力制动大概3m左右就能完全停止,整个过程没有抱死没有打滑。而且前刹车很难出现刹车抱死的情况,比较安全,后刹车为了骑行乐趣是可以完全抱死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安全的路面玩后轮漂移。
首先要给这个APP目前的现状总结为,非常不稳定。功能完善程度先不表,短短十几天,在软件版本两次更新的情况下,定位闪退,解锁闪退,车检闪退,甚至在屏幕空白处乱戳都有可能闪退,这一点厂家真的要继续努力了。
扫描说明书上二维码下载的APP 速珂电动车,被iPhone6提示为止来源软件,然后我在APP store搜索到了官方APP 速珂电动车,下载打开后第一步新用户顺利注册成功,然后第二步绑定车辆,无论是用APP扫描二维码还是自行输入编码,结果都是一脸懵逼。。。
电话联系客服,他们也没说个所以然,只是说让多试一试。另外,车内车体是用SIM卡来实现定位和数据传输的,并不是通过wifi或者蓝牙或者其他近场通讯技术与手机APP进行数据通讯的。试了一整天,终于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绑定成功了。
绑定成功之后的APP主页是这样的,可以显示定位、电池电量和预计剩余里程,中间是大大的解锁加锁键,并且右上角可以即时刷新数据。加锁解锁键实际成功率较低,加锁的话成功率差不多有一半,然而解锁的话,我几乎没有从APP端成功解锁过。
定位其实显示的是手机所在位置,并不是车辆实时位置。
而且在最新一个版本更新后,定位功能也挂了。
第二个页面显示车辆状态,正常启动状态下车检均为正常。
如果车辆处于锁车状态,动力系统和显示系统是无法正常检测的,会显示车检异常。然而偶尔也会出现车检失败的情况。
另外右上角图表样式按钮,打开是一个数据统计页面,可以显示当日或者近期的里程、耗电量、排放减少量等数据,结果又是版本更新导致彻底无法打开了。
第三个页面是个人中心,可以显示、更改个人信息或者查看消息等等。
轨迹可以显示指定日期的骑行轨迹,不过只有文字信息显示地址,并没有关联内置的地图显示轨迹,不够直观。
爱车可以显示当前绑定车辆的相应信息。
修改密码可以通过手机验证码更改用户登录密码,然而登录APP时从来没有任何身份验证过程,无论是密码还是指纹,感觉密码保护功能目前依然鸡肋。
消息可以查看一些系统提示消息,比如车辆异常移动之类消息。
车辆防盗报警这点APP做的不错,非常及时,在APP和手机状态栏均有提示,系统消息内也有相应记录。车辆防盗系统灵敏度较高,锁车状态下有2m的位移就会报警。但是目前此项功能并非完美,消息点开仅仅是报警,并不能查看车辆实时位置。
设置和服务比较实在的功能就是在线升级车辆、联系客服、查找服务网点。
都说四轮载物,两轮载魂,SOCO锂电跨骑车在硬件上基本做到了有范儿有乐趣,是一台让人忍不住想跨上去追风而去的车。每每停在路边,都有好奇的人来围观(吃瓜群众表示这车好帅),大家的关心的都是:这车是油的还是电的、这车能跑多快、这车多钱之类的问题,可见目前国内对电动车的普遍认知还停留在满大街乱糟糟横冲直撞的电驴,对这台车可以跟手机连接,可以用手机软件可以锁车之类的智联功能一无所知。
虽然在国内,大多数电动车车主都是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快递小哥,外卖师傅,装修大叔,还有很多每天为了生计奔波劳累的人们,但是并不代表高端电动车没有市场需求。相反京东众筹2472万元的总金额说明,这片市场还是很大的,市场上能代表未来趋势的除了牛电科技的小牛系列之外,SOCO速珂算是这片新市场的开拓者。
而SOCO速珂的这台作品也并没有让期待者和支持者失望,无论是车体造型,还是加速、制动、避震、转向,确实是对得起SOCO速珂高端电动车定位了,虽然车体和APP都有一些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问题,发货速度在官方论坛也饱受诟病,但是眼光还是要看长远,给予SOCO速珂信心、理解和支持,当然SOCO方面在面对用户的质疑和建议时也应该尽可能做好公关,和SOCO速珂客服电话沟通时这点做的不错,没能当场解答的技术问题也有工程师后续给予答复。
最后是对目前车辆和APP有一些建议:
车辆整体不错,后续可以给前叉设计防撞胶避免最大转向角时和车体硬碰撞,可以按照最新众筹的终结者版本后轮后盾挡泥板在官方商城上架适合普通车型的挡泥板解决后轮甩泥水的问题,如果上架后盾挡泥板,也可以把原车后挡泥板和转向灯改成终结者版本的样子,明显比目前那个长长的后挡泥板视觉效果好,而起目前后挡泥板在颠簸路面震动太大了。
另外车体各组件缝隙较大的问题希望SOCO速珂官方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后期车辆上能够解决,据观察这是目前官方论坛里意见最大最多的问题。
最后,也是最大的问题,赶紧解决APP的稳定性问题吧,在两个版本更新之后,个别功能反倒无法使用了,而且闪退现象更加严重。希望下一个版本,稳定的版本尽快到来。好在app这类东西只要厂商愿意随时可以更新修复,不算特别大的问题,期待厂商尽快更新。
以上就是对SOCO速珂TS1200R锂电智能跨骑车的感受,欢迎各位看官们留言探讨。
WWW.SMZDM.COM戳阅读原文,看老司机详细介绍~WWW.SMZDM.COM
↓↓↓想买不会买,就上什么值得买摩拜单车为什么这么难骑,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改进了
摩拜单车为什么这么难骑,用了哪些技术手段改进了
踩脚踏板,带动安装轴系301(锥齿轮安装在上面)转动,通过锥齿轮传动,带动轴601转动,轴601再通过一组锥齿轮带动轴系401转动,这样就把脚踏的动作传递到后轮。
摩拜单车传动结构是没有传统自行车链条的,传动系统是隐藏在车架内部的,这无疑增加了使用的寿命, 然后,一体的轮毂以及实心胎,不可调节的坐垫等等原因,摩拜是想把他家的自行车做成超级耐用的一款公共自行车,这无疑大大减少了后续维护的成本,这些耐用的加成点满以后,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个问题,死沉,相信作为一个正常只是拿来代步的人来说,25公斤的重量据说爬坡,就算在平路上都会很吃力,也就是通俗的说这个车踩下去好重。
内置传动的问题,牙盘与曲柄之间的距离过大,这会导致两个问题,一个是非常不好发力,第二个就是由于两脚间距太大,骑行时两腿外八会有造成膝盖磨损的隐患,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然后,我们来看不可调节的座高,对于女生来说,可能会比较适应,但是对于170+的人来说,就可能有些吃力了,在踩踏中,脚踏在最高的位置时,力臂相对最短,输出力量自然比较大,但是此时由于坐垫过矮,你的膝盖太靠前,此时对膝盖的压迫是显而易见的
这个车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从公交,地铁站到家门口的最后一段打车太近,走路太远的路程的。至少从它的设计上还是能看出作为一个短程代步工具的初衷。只是实在太难骑了一点,难骑到让人感觉那点路其实走走也不算太远。骑完摩拜单车没锁好就离开
导读:市民陈先生上周三骑了一次摩拜单车,用完后,没锁好车。陈先生说,上周三,他从民意四路骑摩拜单车去硚口区汉桥工商所。摩拜公司工作人员说,用户遇到陈先生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只需通过客户端上“骑行未上锁”选项,向后台反馈。
本报讯(记者张全录)市民陈先生上周三骑了一次摩拜单车,用完后,没锁好车。昨天,他想起这件事时,发现这辆车一直被人骑行,共计骑行了100多个小时,摩拜账户欠费200多元。他立即向摩拜客服反馈,但一直没等到结果。
陈先生说,上周三,他从民意四路骑摩拜单车去硚口区汉桥工商所。十几分钟路程结束后,陈先生下车把锁一拉,听到响了一声,他以为锁上了,便离开了。之后的几天里,陈先生到外地出差,没有再使用摩拜单车。昨天,陈先生回到武汉后,打开摩拜客户端查看,他惊呆了,他上周三骑的那辆车没锁住,这几天一直被人骑,共计骑行了100多个小时,花费了200多元。
记者联系了摩拜公司武汉公关人员,对方核实后表示,这种情况骑车人也有错,所以,将对其扣除15个积分,但会根据GPS信息,只扣除他本人骑行所需的1元。摩拜公司工作人员说,用户遇到陈先生这种情况,不要惊慌,只需通过客户端上“骑行未上锁”选项,向后台反馈。后台会根据GPS及时确认并上锁。
昨天下午,陈先生向记者反馈,问题已解决,只扣了1元。
编辑: 小娜
重庆手机台摩拜单车太重了?这次推了新版车:更轻还更便宜_网易科技
摩拜单车太重了?这次推了新版车:更轻还更便宜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科技讯 10月19日消息,被质疑模式太重的摩拜单车,终于要变轻了。摩拜今日推出轻骑版“mobike lite”,lite有一个意思是轻便的,该车重量17公斤,相比较小橙车25公斤的确轻了不少,每辆单车造价1000元以下,费用降低为每半小时0.5元,第一批将在北京和上海推出。目前,mobike lite已经悄然出现在街上,采用了和小橙车同样的专利、智能锁和系统。配置了一体轮、橙色蜂窝状实心轮胎、银色车筐、座椅可调节(但需要扳手)。值得注意的是,摩拜创始人胡玮炜介绍道,相比较小橙车需要依靠轴传动发电的方式,lite采用了太阳能的发电技术,并将太阳能面板放置在了车篮里。太阳能面板设置在了车篮里一体轮网易科技记者根据网上公开资料、并询问了在自行车领域都多年经验的专业人士,整理出在各个参数方面,小橙车、lite版和传统公共自行车的差异对比表:在新车面世后,用户打开APP,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车型,用车界面将会变成这样:胡玮炜向网易科技记者表示,小橙车和mobike lite各自拥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将会在各个地段同步推出,系统会根据用户的需求实时优化不同车型的投放。摩拜的新车mobike lite尽管更加轻便,但相比较小橙车的外形,显得没有那么酷。CCbike张进在接受网易科技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在自行车行业,美、耐用、成本这三者基本上是对立的。共享单车领域在近一个月来密集获得融资,摩拜先后在9月30日、10月13日分别获得亿级美元的融资,腾讯及美团王兴个人也纷纷入局;而摩拜的最大竞争对手ofo,继滴滴出行的数千万美元C1轮战略投资之后,又在10月10日获得C2轮融资,合计1.3亿美元。除此之外,小鸣单车、优拜单车也都在单车未上线前都获得了巨额融资。此前,作为摩拜单车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ofo以每辆仅200元的低成本优势,铺设势头颇为猛烈,这一优势被其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认为是在共享单车大战活下去的最重要一点。
但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表示,ofo单车的无故障运营寿命在六个月左右,如果ofo不能像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所说的在90天内快速结束战斗,将会给其他共享单车玩家反扑的机会。因此ofo宣布进入“3.0时代”之后,对小黄车进行了全面的硬件升级,升级后ofo单车每辆造价超过了500元。与此同时,在mobile lite全面投入使用后,其原本3000元的高造价劣势将被迅速缓解,而ofo的低成本优势也会被稀释。据悉,ofo目前也正准备推出体验更好的智能单车,一位共享单车领域创业者表示,目前关键是速度,时机转瞬即逝。共享单车的大战,正变得越来越像,也越来越激烈。(韦青青青)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摩拜单车没有锁被骑走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