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是什么意思

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如何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如何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8:56:5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何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关注微信公众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当前位置: >
作者:虎玉芳
  摘 要: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一门课程。要想让小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学生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将数学知识做到活学活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探讨,望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一、培养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思维
  1.设计互逆式问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传递给学生应有的知识以外,还要不断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互逆因素,以便更好地设计互逆问题,彻底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逐步增加逆向思维意识。如在讲解数学“小数点位置移动能引起小数变化”这一章节时候,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小数,依次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等,同学们发现原数就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根据这个结论,我又让学生反过来想这个问题,如果把小数点向左依次移动位数,又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样的逆向问题,既可以让学生对原来的知识掌握得透彻,还能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意识,一举两得。
  2.引导学生会用逆向思维解题
  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往往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思考。从反面去思考问题比正面更容易找到思路。例如在解答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学生感到例题比较难解或者找不到解题思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解题,一边提示,一边引导,发现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很快就解答出来了,这样不但减少了运算的时间,而且还能优化解题的过程,从而激发了学生逆向思维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一空多填
  教师在讲解填空的时候,可以把唯一的填空改成一空多填。例如在教完了分数的加法之后,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计算分数的加法,然后可以出一组填空,让填空多一些,尽量让学生多填写,使得等式两边都成立。
  (2)一问多答
  在教学中,在讲解数学相关概念、相关运算法则和定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3)一题多问
  在讲解某一例题的时候,可以给出已知的条件,,让学生探求结果的可能性。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多种问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充分扩展自己的思维。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下保底,上不封顶”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师教学思维的充分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下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思想。“下保底”就是坚持学校大纲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学目标。“不封顶”就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出问题,思维越活跃越好,要敢于对老师的讲课提出质疑。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并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也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我会学”
  创新思维是在熟练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连基本的知识都学不会,更别谈什么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更提倡学生“我会学”。“学会”主要是指学生可以接受和掌握教师所講解的内容,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会学”注重的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新方法和新思想,更注重探索新知的能力。同时要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和提出新的问题,以及解决新的问题。“学会”是“会学”的前提,“会学”是“学会”的创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我会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敢于大胆想象、主动探究、不断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3.在设计练习题时,时刻体现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一步步形成的。而创新意识的提高,是在平常不断练习试题的过程中得到的。所以,教师应该注重练习题的设计。在给学生出练习题的时候,一方面要体现出基础知识的考验,另一方面还要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可以发散思维去思考、去追求创新。
  在国家提倡全面实施素质的今天,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始终贯穿创新的教学思想,将它落实到每处,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的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欣欣.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6(32).
  [2]谷玉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4(35).
  [3]姜玲玲,王亚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45).
  [4]周丽.培养数学创新思维的认识与尝试[J].数学教学通讯,2005.
  编辑 张珍珍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本文标题: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前网址:
其他人正在浏览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从一成不变到灵活多变——浅谈利用变式教学,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年06期
从一成不变到灵活多变——浅谈利用变式教学,提高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摘要】:正教师的智慧渗透在其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中.一堂生动、有趣、充满艺术力和感染力的课,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灵活多变的教学设计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妙趣横生,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升华.笔者在进行(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第七章内容(可能性)总复习时,遇到了一道有趣
【作者单位】:
【分类号】:G633.6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明荣;;[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06期
邵晓明;吴宁成;;[J];物理通报;2000年05期
韦德奉;;[J];高中数理化;2011年10期
张曙辉;;[J];中学生物教学;2008年11期
陈绩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李平龙;[J];中学数学;1997年09期
耿纪三;[J];河南教育;1998年01期
李华;;[J];新职教;2000年05期
雷晓锋;;[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陈文丽;;[J];初中生世界;2006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晓光;;[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刘凯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龚玲;张嵘;谷政;张建;禄秀兰;吴俊;;[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张代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邢淑兰;;[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刘炜;谭永昌;;[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陶友红;;[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韦金凤;郑小莉;韦柏才;;[A];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韦立松;;[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罗晓燕;周福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惠民县石庙镇第二中学
巩林梅;[N];学知报;2010年
广西柳州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
曹正兴;[N];中国渔业报;2008年
何慧波 ;[N];人民公安报;2004年
叶小静;[N];温州日报;2008年
英杰;[N];北京日报;2000年
孙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陈晓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刘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李建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鲍东明;[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慧斌;[D];吉林大学;2005年
马焕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黄黎明;[D];西南大学;2008年
李艺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赵俊波;[D];四川大学;2004年
杨贵仁;[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郑文军;[D];重庆大学;2002年
陈曼君;[D];暨南大学;2005年
李东来;[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利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易兴华;[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李俊玲;[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杨喜凤;[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滕玉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程昭伦;[D];武汉大学;2005年
张少辉;[D];天津大学;2005年
岳丽娜;[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孙云;[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柳广云;[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小学数学中逆向思维训练浅析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小学数学中逆向思维训练浅析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小学数学中逆向思维训练浅析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小学数学中逆向思维训练浅析  摘要:思维能力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发展智力的有效保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互逆因素,积极培养的逆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方向思维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作用 方法捷径  引言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新知识,还能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加强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在思考过程中实现求同存异。通过逆向思维的培养,学生懂得从不同层面去分析问题,从整体上解决问题,并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1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⑴运用反证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反证法是通过命题给数学提出一个问题,要知道它是对是错,只需要找出满足这个命题的条件即可,就是找出使答案不成立的例子,就足以否定这个命题,而这样的例子通常是反例子。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入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还能纠正常见错误,这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这种反证法让学生对某一问题豁然明白,以最深入的方式了解其不成立的真正原因,锻炼了学生的主观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⑵运用分析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很多数学题目都要求我们从条件出发,找到其必要条件,并得出最后结论。而逆向思维就是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逐步追溯充分条件,指导追溯到问题提出的条件为止,这就是分析法。分析法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有很积极的作用,例如,将100个球放成一排,从1起查数,凡是奇数球就将其拿开,把留下的再从1起数,一样,再将奇数球拿开,这样反复下去,直到最后剩下一个球,问这个球是第一次查数时为多少?分析:如果根据第一轮的程序走,第一轮数后划掉:第二轮数后又划掉,这样下去,会因为涉及的数字太多而找出混乱,现在我们反过来是思考,最后被留下的小球在倒数第1轮必数2,倒数第2轮必数4,在倒数第3轮必数8,……。于是,倒推过去此球是16,32,64,而第一轮数是64。  ⑶逆用公式  小学数学中的公式主要是求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主要是对解题起到一个便捷作用,它是一个规律,数学公式都是双向性的,所以,在正向使用公式时,还应加强其逆向使用,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公式的使用,做到灵活的运用公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公式过程中,我提出以下练习题:一块三角形物体的面积是90平方厘米,高10平方厘米,那么这块三角形的底边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在思考后,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的公式,逆推出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最后得出90×2÷10=18(厘米)的答案,这就是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⑷倒推练习  倒推法(还原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通过题目说阐述事情的最后结果出发,经过对已知条件的倒推,追根究底,直到问题解决。倒推法的训练,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促进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  2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并引导学生开展逆向思维,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还能够运用逆向思维,全范围的解决数学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岳.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J].教学研究,2007,(04):21  2、姚海洋.逆向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27):619  3、丁文敏.逆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2001,(03):118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相关教学资料:
没有相关资料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最新教学资料
推荐教学资料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