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那里有蒺藜苜蓿R108和A17区别a17和r108的种子,谢谢!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蒺藜苜蓿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MtRop6功能的初步研究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是一种重要的豆科模式植物,广泛用于研究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互作。植物遗传转化是阐明基因的表达机制、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所不可缺少的技术。因此,建立高效的遗传转化和再生系统是研究蒺藜苜蓿基因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选择高体胚发生品系R108-1作为研究材料,通过优化遗传转化条件,建立了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以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体胚发生途径得到了完整的再生植株。在转化过程中,再生苗的生根仍然是一个难题,本实验中利用发根农杆菌MSU440刺激生成毛状根的方法较大的提高了生根频率,从原先的5~7%提高到了35%以上。此外,发现M3培养基对于R108-1的生根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生根频率最高可达60%以上,并且生成的根系有较多的侧根,非常有利于移栽的成活。ROP蛋白可以调控多种植物细胞应答反应,包括植物抗病防卫反应。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关系建立的早期需要对宿主植物的防卫反&
(本文共92页)
权威出处:
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豆科苜蓿属一年生植物,也被称为截形苜蓿或截叶苜蓿。是继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进行基因组序列测定之后第3个基因组完整测序的模式植物[1-2]。蒺藜苜蓿之所以被选为豆科模式植物,是因为它具有生长期短(80~100d)、染色体组小(2n=16)、基因组小(454~526Mb)、遗传转化效率高、自花授粉和固氮等特点[3]。蒺藜苜蓿与紫花苜蓿(M.sativa)的亲缘关系很近,两者基因组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4-5],因而借鉴蒺藜苜蓿的研究结果及其基因资源对促进紫花苜蓿和其它豆类作物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6-7]。在研究蒺藜苜蓿基因表达模式和功能的过程中,转基因技术是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1989年,Nolan等[8]首次运用诱导体胚发生的方法成功得到蒺藜苜蓿再生植株。随后在1992年,Thomas等[9]通过根癌农杆菌(Agr...&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豆科植物中的大豆、紫花苜蓿、豌豆和蚕豆等是现代农业系统发展的基础。豆科植物不但是人类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重要的饲料和油料作物。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固氮系统,是生物圈中氮循环的一个主要氮源。另外,豆科植物与广宿主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可促进植物吸收磷和其它矿物质。为了加快对豆科植物学的理解和合理应用,人们选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作为研究豆科植物的生物和农业性状的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之所以被选为豆科模式植物,是由于其具有其它豆科植物无法比拟的遗传特性。蒺藜苜蓿与紫花苜蓿的亲缘关系很近,是二倍体(2n=16条染色体),基因组为454~526Mb,遗传学简单。而且,蒺藜苜蓿的植株再生时间较短,有大量的突变体和多种生态型,并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Barker等1990)。蒺藜苜蓿和大部分豆科植物(如紫花苜蓿、大豆、豌豆、三叶草等)有遗传上的相似性,因而从蒺藜苜蓿获得的信息可以用于其它豆科植物。因此...&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地球上有1/3以上的陆地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而中国是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水分是植物生存所必需的,干旱胁迫会严重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1]。干旱对农业和社会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他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之和[2]。日益加剧的水资源短缺与植物的正常生长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因此,通过揭示抗旱植物抵抗胁迫的机理,以寻找提高植物抗旱能力的途径势在必行。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是一种具有突出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在我国分布广泛,内蒙古、新疆分布较多[3]。黄花苜蓿属于耐寒的旱中生植物,抗旱、耐寒、耐盐碱、耐风沙、耐贫瘠、抗病虫害。由于黄花苜蓿具有优异的抗逆性,所以在苜蓿的育种实践中,黄花苜蓿常常作为父本与高产的紫花苜蓿杂交,来培育苜蓿新品种[4-6]。Pennycooke等[7]对黄花苜蓿和蒺藜苜蓿(Medicag...&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蒺藜苜蓿作为豆科模式植物,成为继拟南芥、水稻之后的又一个大规模测序的植物。蒺藜苜蓿与大部分豆科植物(紫花苜蓿、大豆、豌豆、三叶草等)具有遗传上的相似性,尤其与紫花苜蓿亲缘关系很近,与其基因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而从蒺藜苜蓿获得的信息可以用于其它豆科植物,这对于挖掘我国豆科植物遗传资源,促进豆类作物和苜蓿等牧草的育种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形态特征和SSR标记从分子上对一年生苜蓿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和筛选,选取了两个差异较大的蒺藜苜蓿亲本W5160和Jemalong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组合W5160×Jemalong,进而构建了蒺藜苜蓿的F2群体,并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法对该群体的侧枝长度进行了多个世代的联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设计和完全随机试验优化了适合于模式植物蒺藜苜蓿和一年生苜蓿SSR-PCR反应的最优反应体系:该体系为10μL的反应体系,其中Taq酶用量为1U,dNTP浓度0.20 mmol/L...&
(本文共73页)
权威出处:
1蒺藜苜蓿作为豆科模式植物的依据禾本科与豆科植物是人类和动物食物来源的两个最重要的科,尤其是豆科作为重要的作物和牧草资源,为人类和动物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质。人类蛋白质营养中33%由豆类提供,同时豆科植物是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的重要资源。豆科牧草具有优良的饲草品质,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共生固氮作用是豆科植物的特征,美国科学基金会(NSF,2002)[1]的报告指出,仅在美国,每年8000万英亩的豆科植物固定了大约6百万吨氮,价值45亿美元。植物基因组研究从模式植物入手,对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Heynh·]、水稻(Oryza sativaL·)已作了大量研究[2~4],对比较基因组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豆科有其独特性,尤其共生固氮体系,虽然也曾选用百脉根(Lotus japonicusL·)作为豆科模式植物,但是由于百脉根与豆科作物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远[5~7],近年来西方科学家改向用蒺藜苜...&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蒺藜苜蓿生态型A17和R108对缺铁响应的比较研究——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蒺藜苜蓿生态型A17和R108对缺铁响应的比较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蒺藜苜蓿E2F/DP基因鉴定及盐胁迫表达分析--《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蒺藜苜蓿E2F/DP基因鉴定及盐胁迫表达分析
【摘要】: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依赖于细胞分裂,而细胞分裂是由细胞周期精确调控的。细胞周期蛋白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形成的复合物推动进行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其核心是Rb/E2F/DP通路。植物在盐胁迫下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来维持生长和发育,但其调控机制尚未研究透彻。本研究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的E2F/DP基因作为参考序列,通过在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基因组中搜索和比对鉴定出5个E2F/DP基因,包含3个E2F基因、1个DP基因和1个DEL基因。蛋白质氨基酸结构分析显示,蒺藜苜蓿的E2F/DP蛋白质序列和拟南芥、水稻的E2F/DP蛋白在进化上保守。外显子和内含子的组成分析显示,在进化过程中,在ME2Fc和MDPa基因中的内含子分别有所增加和丢失。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E2F/DP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显示,各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不一致,说明这些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这些基因响应NaCl处理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在Jemalong A17盐耐受基因型响应盐胁迫时,E2F/DP复合物与DEL基因在其根和叶中可能发挥作用,但108-R盐敏感基因型应对盐胁迫时,E2F/DP复合物的功能有所丢失而由DEL基因进行补偿。本研究将有助于对E2F/DP转录因子的认识,并为进一步分析E2F/DP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下调控植物细胞周期的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Q943.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延吉;张蕾;田晓艳;陈丹;;[J];草业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伟;[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廉佳杰;张凤;毛培胜;路永强;;[J];草地学报;2010年02期
田晓艳;刘延吉;郭迎春;任大明;;[J];草业科学;2008年08期
田晓艳;刘延吉;郭迎春;;[J];草业科学;2008年10期
田晓艳;刘延吉;郭迎春;任大明;;[J];草业科学;2008年11期
刘建新;王鑫;李博萍;;[J];草业学报;2010年02期
任伟;王志峰;徐安凯;;[J];草业学报;2010年05期
樊瑞苹;周琴;周波;江海东;;[J];草业学报;2012年01期
张玉红;安志刚;;[J];草业科学;2013年02期
於丽华;韩晓日;耿贵;赵慧杰;孙学伟;崔平;陈丽;马亚怀;李彦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张丽;贾志国;马庆华;王贵禧;;[J];林业科学研究;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麻冬梅;[D];宁夏大学;2014年
燕飞;[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徐安凯;[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丽涛;[D];西南大学;2010年
苏丽艳;[D];重庆大学;2010年
袁陵;[D];重庆大学;2010年
刘宇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张海南;[D];青海大学;2014年
李婷婷;[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侯蕾;陈龙俊;;[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张川红,尹伟伦,沈应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戴松香;陈少良;Eberhard FAndrea OChristine KAndrea PAloys Hü;[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孟凡娟;王建中;黄凤兰;王彦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周宜君;刘玉;赵丹华;程文静;赵竹;张根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范华;董宽虎;侯燕平;方志红;;[J];草地学报;2011年03期
李西,毛凯,廖心北;[J];草业科学;2003年04期
谢振宇,杨光穗;[J];草业科学;2003年08期
郑文菊,徐兰义,王勋陵;[J];草业学报;1993年01期
孔令安,郭洪海,董晓霞;[J];草业学报;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存拴,袁金云,韩鸿鹏,常翠芳,李文强,杨柯金,赵利峰,李玉昌,张会勇,Salman R[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5年02期
庄远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6年03期
谭德勇,罗兰,赖建华,舒坤贤,李鹂,昝瑞光;[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S4期
袁伟;万红建;杨悦俭;;[J];植物学报;2012年04期
郭无瑕;李洪清;梁山;;[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袁运生;张夕原;严德珺;杨婷旭;郜尽;俞雁;;[J];Agricultural Science & T2009年02期
梅洋;;[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年02期
程金平;袁涛;冀秀玲;郑敏;王宇;王文华;张庆华;;[J];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张冬杰;;[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闾军,许望翔,汪思应,詹轶群,江岩,蔡卫民,杨晓明;[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勇;赵如冰;陈星;;[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张家平;黄跃生;杨宗城;;[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伍亚民;刘媛;王正国;;[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马慧敏;吕晓迎;陆慧琴;;[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张继红;梁力建;黄洁夫;;[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李玲;邬利娅-伊明;赵蕾;于永生;李冬洁;苏定冯;;[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朱莹莹;倪道凤;许彩民;;[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黄文芳;杨永长;刘华;曾娅莉;周定安;胥国强;刘文;;[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衣晓峰;[N];中国医药报;2007年
杨骏;[N];医药经济报;2004年
程守勤;[N];健康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红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董燕妮;[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任艳萍;[D];广西大学;2014年
齐帮若;[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朱国志;[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霍晓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袁灿;[D];中南大学;2003年
余红秀;[D];复旦大学;2005年
孙立峰;[D];浙江大学;2004年
朱明姬;[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紫薇;[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栗振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陈凯丽;[D];石河子大学;2015年
翟曼君;[D];石河子大学;2015年
任晓宇;[D];山西大学;2014年
刘恒生;[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谢向;[D];山东大学;2015年
王芸;[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董晓丽;[D];扬州大学;2009年
李德彬;[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蒺藜苜蓿生态型A17和R108对缺铁响应的比较研究——所有资料文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蒺藜苜蓿生态型A17和R108对缺铁响应的比较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error[.NH-CMFD-],文章不存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蒺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