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QQ最近删除在 QQ上结识了一个陕西男生 他说他喜欢拳击 于是我就说想叫几个武术教练跟他切磋一下

&b&我认为没有胜算&/b&&br&我练习格斗已经12年了,其中还包括三年半的中国式摔跤,所以我对现代格斗和传统武术都了解一些,就以我的认识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br&其实这个问题在原来国内最大的专业格斗论坛“新华山论剑”上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br&这是1954年,澳门白鹤拳掌门陈克夫与吴式太极拳掌门吴公仪的比武录像&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qiyi.com/w_19rsx99p2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陈克夫大战吴公仪&/a&&br&没接触过格斗的人都能看出来,这场面非常不好看,但是接触过格斗的人能看出问题所在,那就是这两个人平时实战打的都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打过真正的实战,所以身体和精神上都完全不适应。仰头是因为没有克服对拳头的恐惧,抡打是因为动作没有定型,打着打着转身逃跑是因为害怕,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b&缺乏真正的实践。&/b&&br&我的一个同事很喜欢拳击,我们平时工作不忙的时候就在博物馆里打一打,他第一次打实战的时候和这视频里的武术大师一样,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平时练过千百遍的直摆勾一个都没用出来,整个实战过程中也出现过仰头和转身逃跑的事,但是我每周有时间都和他打一打,现在打了大概二十场实战了,他的技术水平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实战的时候从容淡定,拳法规范,进退有据,甚至还有额外精力搞点战术,这说明他的身体在一次次的实战中适应了。&br&我想说的是,&b&对于任何格斗技术而言,不在真正的实战中实践自己的技术,就跟完全没练过一样&/b&&br&19世纪的时候,日本的柔术也有同样的问题,当时的不少柔术练习者,非常迷信那些“一击必杀”,“挖眼掏裆”啊之类的凶狠技术,而他们练习这些技术的方式就像中国的很多武术大师做的那样,俩人面对面站好了,然后进行那种“哎,你就好比他从这个方向打过来,我这么这么一反击,他就倒了”的练习,完全没有实战对抗。&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3b136d379a446e8bee32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3b136d379a446e8bee32_r.jpg&&&/figure&&br&后来有一位名叫嘉纳治五郎的先生觉得这样是磨炼不出真正的技艺的,于是就对柔术进行了体育化的改革,剔除了那些在平时练习时没有可行性的技术,保留了一些相对温和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实用)技术,并且在平时练习时大量地实践。当然,嘉纳治五郎先生的这种改革也被当时的日本武林视为旁门左道,为武林所不齿。&br&后来日本的警察部门为了提升警员的业务技能,决定选取一门武艺作为警员的训练科目,柔术和柔道两方阵营为了争夺这个荣誉,都表示自己才堪大任并且对对方进行了各种诋毁,警察部门为了公平起见,组织了一场柔道和柔术之间的比武,胜利者将成为警察部门的训练科目&br&最后怎么样了呢?凶狠的柔术被相对温和的柔道虐出屎来了&br&柔术家发现自己平时配合练习时的那些狠招在真正格斗时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而柔道家却以压倒性的实战经验完成了对柔术的碾压&br&“&b&在全力反抗的对手身上反复实践可行性高的技术,要远远好于在配合的对手身上练习致命但可行性低的技术&/b&”&br&这是日本人大概100年前认识到的真理,现在很多武术练习者甚至武术大师还没认清这个逻辑,依然进行着那种:“你就好比说泰森这么一拳打过来,哎,我这么一让,他不就过去了吗?”的练习&br&今天这个世界上的主流格斗技技术,无一例外地都遵循那个真理,这其实是个方法论的问题,格斗是非常务实和朴素的一件事,掺不得半点假,要想变强,只有一个途径,就是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而科学的方式,恰恰是很多武术大师所没有的。&br&有一部漫画说的就是柔道和柔术之间的恩怨,虽然有不少杜撰的情节,但是大体脉络和历史还是相符的,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只有两集而已,不长&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4ca04ab6aeb32cd6c882f9f922f2830d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4ca04ab6aeb32cd6c882f9f922f2830d_r.jpg&&&/figure&&br&最后再补充一点,格斗这事不是说越古老就越厉害,它也是随着时间不断地进步发展的,你看看上个世纪90年代的UFC比赛,就那水平,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候的冠军要搁今天连参赛资格都没有。&br&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训练方式,营养水平都在进步,只有一代比一代强才说明这个项目在向上发展,如果总是把目光投向过去,那说明这个项目正在走向衰老和死亡,正如今天的武术所面临的困境一样
我认为没有胜算 我练习格斗已经12年了,其中还包括三年半的中国式摔跤,所以我对现代格斗和传统武术都了解一些,就以我的认识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其实这个问题在原来国内最大的专业格斗论坛“新华山论剑”上已经讨论过无数次了 这是1954年,澳门白鹤拳掌…
&blockquote&&b&对赵道新先生的访谈 &/b&&br&&br&第一天 &br&&br&黄:(在简短的问候之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声音很刺武术家的耳朵。比如问:李连杰是不是“花架子”?依霍元甲当时的功夫真能打败现代的拳王或搏击冠军吗?等等,你怎么看? &br&&br&赵:我早就没有精力和兴致去验证或判断某个人的格斗实力了。其实,几百年来,偌大个中国拳界就已经无力对拳手的技击本领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与比较了,宣传已代替了较量。但问题是,李连杰先生是学院武星的典范,霍元甲先生是民间拳师的象征,对这两位人物的议论可以引申为目前社会对学院武术和传统拳术所包含技击性的不信任。或者说,对现存的中国功夫的现代社会价值的怀疑。正因为我们的武士和武术界久已习惯于只能听到一种声音,故而,异己的观点便习以为常地觉得“刺耳”而不假思索地一律抵制和压制了。 &br&&br&黄:可是,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乃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瑰宝。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已经得到了中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公认。 &br&&br&赵;这一观点,你可能是从书上看来的,也可能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而你看的那本书也是从其它的书上抄来的,告诉你的那个人也是从另一个别人那儿听来的。对于这些诸如此类长期人云亦云的说法,有的人觉得天经地义,有的人因畏惧某种无形的恶势力而“难得糊涂”,但是,真理却不一定在多数人手中。如果你没有在世界范围进行过普查或民意测验,怎么能说“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公认”了呢?在你那个“不容质疑”讲出来以前,怎么能够肯定我不会说出完全相反的例证呢? &br&&br&黄:难道中国的武艺不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吗?不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承脉吗? &br&&br&赵:这要看历史上的武艺与现实的武术到底是不是一回事。让我们考察一下十三世纪以前中国流行的手搏、角抵、相扑等技,再来观察一下现今大陆时兴的少林、武当、长拳等术。可以看出,中国拳术的名称未改,承载她的土地未动,传袭她的人种未变。但是,整个拳术体系的模式、内容、观念和方法,除了那套传抄的阴阳五行八卦说,早已背离了自我,面目全非了。说她发展了也好,退化了也罢。原始的祖国格斗文化遗产与其说被她的后裔所继承,倒不如说与今天国外盛行的各种搏击术很近似。那么,谁更有资格追本穷源号称“源远流长”呢?再者,格斗是人类原始生存的本能。中国嘉峪关黑山湖附近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上画有30人练武的场面,而公元前两千年埃及墓穴的墙壁上同样画着扭打的情景。就是说,“历史悠久”也不是唯有中华武术才能炫耀的专利。可是,武术为什么总爱炫耀她的历史呢? 一个二五眼的拳徒总爱把“当年我师傅怎样”挂在嘴边;国际市场上的“力巴头”也爱不厌其烦地向洋人讲解“我们古代的四大发明”。实际上,昨天的贡献代表不了今天的优越。年幼的计算机是古老的算盘所不能匹敌的。然而,这似乎显露出一种心态。以昔日的荣耀来掩盖今日的空虚,以过去的强盛来弥补现在的缺陷。一位衰微、垂死的老人会频频想恋和絮叨着他或往日美好的时光,中华武术多年来的怀旧、寻根又说明了什么? &br&&br&黄:中国历代都有数不清的人从事武术,人才济济。而且中国有成百上千十拳种,各具特色。您总不能说中华武术的内含不够“博大”吧? &br&&br&赵:古时鲁国人举国都穿儒服,可只有一个儒者。现代的中国有千百万人各自拜倒在如林的门墙之下,可谓详洋大现,可有多少人能够学以致用、在一生的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世界上绝大多数运动,尤其是像足球那样达到全盛的运动,参与者是由比例很小的运动员和比例极大的球迷所构成的,而中华武术人员倒挂,习武者多而观众少,可习武者的一般水平又够不上运动员。那些家中摆放着刀枪剑戟的人;那些在公园里一边转着腰一边海阔天空的人;那些在武馆或操场闻教头的口令而起舞的人,他们究竟算是拳手还是拳迷?他们有多少人能划入你的那个“博大”圈子之内呢?值得忧虑的是,这个圈子内的人数正在急剧地减少,因为现在的社会能使青年人发泄活力的方式明显增多了。好了,我别无所求,只请你在每次“博大之梦”醒来时清点一下人数,看一看青年人在武馆的多还是在舞厅的多?是观看套路表演的多还是看足球的多?另外,中国千百个拳派都宣称自己是独特的,有效的,但有几十拳种及其拳技能够称得上在人体格斗运动领域内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创造? 有几种训练能够革命性地改善人体搏斗本能的发挥?由于中国的版图远大于拳术交流的范围,况且拳士多祟尚保守、隐居,以闭塞信息的流通来维持神秘感。长此以往,拳术中同一种概念、原理和方法就会有许多让人记忆不住的叫法,就会有许多被生搬硬套上的哲学道理,就会有许多与攻防无关的门派内稀奇古怪的仪式动作。假如能刨除这些固封闭、宗派等因素所孳生出来的“重复发明”,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归纳,中国的武术就立刻不显得那么宏大了。而“不那么宏大了”的国术的修持者们,一旦遇强敌决战,便千篇一律地变成了“拳击+侧踹+抱摔”,甚至变成了村夫打野架。此时此刻,中华民族上千种拳术哪里去了?这虽不敢说我们的“ 瑰宝盒”内装殓着“空虚”,但起码不该说是如此的“博大”了吧? &br&&br&黄:如此说来,中华武术也不那么“精深”吧? &br&&br&赵:不,武术与中医学都在运用先秦的哲学,这些东方神秘主义的哲理对自然与人生都产生过意想不到的启示,不能说不够精探。但是,从古至今,混迹拳术这一行当的人,其平均文化修养、素质和水平是否超过常人?如果不是这样,那如此“精深”的文化遗产怎么能被长期地理解和传袭呢?两千年来,儒学在常人中变成了儒救,“精深”的武术在武夫手中怎能保证不被庸俗化呢?此外,能集中体现武术精深的拳术理论在中国拳坛的地位如何呢?一个不学无术的斗拳老手,一个弱不禁风的武学专家,他俩你如何看待?无疑,前者是宗师,后者是牙婆。曾记得,体育强国苏联的优秀选手身边总要有力学家、生物学家、营养学家等专家来亲临指导。而我们的勇士则爱挥拳宣言:“不懂什么拳理照样能揍人。”原因只有一个:我们武术中的那些来自古东方哲学和初等物理教程的支言片语已经“精探”得不食人间烟火了,它是一面使人颇感深邃,耗毕生精力亦不能穷尽的广告招牌,但条件是只有借拳脚暴力的庇护才得以信口开河。 &br&&br&黄:您所说的太偏激了,也许还有点片面。不知道这是来自您对中华武术的失望、鄙视,还是逆反心理?我们看待中华武术应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而不是只提取其阴暗面。 &br&&br&赵:准确地说,这来自我对中华武术的热爱。请问,爱武术的人就一定要全盘肯定武术吗?医生指明严重的疾病是不是对病人的爱呢? &br&&br&黄:这要看病人是不是患的不治之症。 &br&&br&赵:难道今天的中华武术已患上绝症了吗?不可救药了吗?要么,干嘛这么忌讳听到自己的弱点和病因?于嘛那么害怕摘掉假面具呢?爱,至少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对父母的爱,即忠顺、自谦和体谅,另一种是对儿女的爱,这需要直率的训导和剖心的点拨。关键是,你把武术当成你的家长和偶像,还是拿来用作提高人体某种能力的工具?中华武术她今天需要奉承还是批评?倘若两者她都需要,我想地听过太多的信徒太多的“拜年用语”了。为了全面起见,她也该听听偏激而又片面的初诊了。 &br&&br&黄:但是,有许许多多的武林人士很难接受与忍受您这种表达爱的奇怪方式,他们不会理解您为什么“作为中国人还骂中国拳术”,他们会认为您是个怪人、叛逆或危险分子,有些人可能还会来找麻烦。 &br&&br&赵:是啊,或许中国武林最大的缺陷就是从来不承认自己有缺陷,一场学术争论很快会转变成一次人身的攻击和迫害。然而,一名拳术高手或其它运动项目的优秀选手在全国或国际大赛上失利后,会向一个斥责他的观众、评论员或指导者提出挑战或进行较量吗?不会,只有那些不开化的善男信女才会以行动疯狂地铲除异教徒。虽然这股长期游荡在中国疆域内的无形恶势力远不及中世纪罗马教廷那般威风,但中国许多拳师和武术工作者,忧惧1600年意大利鲜花广场烧死布鲁诺的那把火在当今的中国武坛上会重新点燃。所有这些只说明了一个事实,目前,中华武术的主体已经脱离了技击术、脱离了艺术,脱离了哲学,只留存下了信仰,走入了宗教。 &br&&br&黄:传统的拳术体制确带有宗派色彩,但并不是宗教。这毕竟不同于佛教、道教、儒教,也不似基督教、伊斯兰教、东正教。 &br&&br&赵:你所提到的这些著名的古教毕竟与近代的宗教不同了。近代宗教的一个特点是趋于小型化。自清代以来自莲教、八卦教、一柱香教、天理会、一贯道、义和拳等等袖珍教派如雨后春笋。同时,也是武术派系多分化、小型化的高峰时期。而近代宗教的另一个特征是它不像以往的宗教那样以神话,历史和哲学观念作为经典,以人或人格化的神作为偶像。近代宗教崇拜无形自然的神秘,并喜爱与某种实用的技艺相结合,这样,某种信仰与格斗术结合便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拳术;某种信仰与养生术结合便形成了气功。同样,武术被枪炮取代了军事舞台的主角地位,还未转化为充分发泄人类某种情绪的竞技体育的空虚、迷茫时期也非常需要信仰的支持。实际上,学者们已不必为“像少林寺这样的佛门净土怎么会孕育出徒手杀生的拳术”而大伤脑筋了。林清的八卦教血刃紫禁城,就是“五女传道”书与梅花拳结合的产物吧。义和团席卷华北,也是靠神符和拳术拼凑起来的“神拳”来聚众的呀。再者,传统拳术哪一门派没有自己的偶像,仪式和清规戒律呢? &br&&br&黄:宗教也是社会的需要,武术即使变为宗教的一种又有什么流弊呢 &br&&br&赵:是的,宗教可作为人类信仰的栖息地,可作为受生活重压及心灵创伤之人的救治所,可作为重新得到保护感和关怀感的大家庭。然而,一种强烈的信念和愿望,如果是超越尘世的,那它最好进入一种纯粹的宗教。否则,如果长期萦绕在某种实用的技术之上就会使人像吸毒一样,溟溟蒙蒙地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就会使人在正义和神圣的感觉下去干蠢事。中国武术界的愚忠、保守、浮夸、宗派、排异、国粹主义;武术门派间的内争、相互轻视、勾心斗角,以及令武道内外人士蔑视、厌恶、敢怒不敢言的一切丑陋现象全都与此有关。依我的浅见,中国武术的当务之急是摆脱宗教性,真正进入科学和体育运动。不要等到打一场拳术界的“鸦片战争 ”后再来反思,也不要待到“八国联军”在擂台上叫阵才刚猛醒。好了,我曾写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你有兴趣就拿去看看,咱们明天再谈 &br&&br&黄:明天请您谈谈有关武术的技击性和艺术性方面的问题。 &br&&br&&br&&br&第二天 &br&&br&黄:昨天,您好像在摇动着古往今来我们对中华武术的信仰基础,可对我来说,即使中国武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辉煌也无关紧要,因为我们年轻人,从灵魂的底层所极度渴求的对武术的痴爱,粗俗点讲,却是那些能够用来“打人”的学问,也就是用体能征服他人的格斗和格斗训练所包涵在拳术中的“技击性”,仅此而已。 &br&&br&赵:这是实话,你不像其它拳师一边虚伪地把“打人”划为肤浅和罪孽,一边冠冕堂皇地谈什么武术技击,谈什么哲学大道。假设有一门拳术,内含十几个功法和几十个套路,自称有天下最深奥、最厉害且说不尽的东西,但却没有培养出任何人材,每个门徒都不敢对所学有丝毫的怀疑,而是怀抱着自矜和狂想乐融融地练拳终生,请问:你对这门拳派作何感想? &br&&br&黄:我觉得那是在欺骗! &br&&br&赵:可你不觉得在今日的中华武功内暗藏的欺骗是不是太多了吗?有人留着仙传异术、古庙秘技之类的旧把戏,有人玩着现代科学最前沿或名人遗物、笔墨、照片的新花招。 &br&&br&黄:那些卖狗皮膏药的大师就由他去吧,“中国的武术具有很强的技击性”这就满足了,让我们深信,我们的祖先留传下来的技艺在世界来讲是最好的。 &br&&br&赵:且慢,历史上的事情我不敢妄言。只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武术中最大的骗局,我认为就是所谓的“有技击性”。真不知有多少青年入受到了引诱,走入了歧途而不能自拔。 &br&&br&黄:如果我设听错,您是在谈中国功夫根本没有技击性。 &br&&br&赵:也没那么绝对,有些技法还是包含着较高的技击性和潜在技击性的。但可以肯定,当今中国武术在整体上是极度缺乏技击性的。以全球格斗界的战略眼光看,可以说已丧失了技击的竞争能力。 &br&&br&黄:真难以接受,先让我们看看武术表演赛,那些体育学院武术系所学的,专业或业余武术队所练的,武术观摩表演所赛的,武打电影电视所演的各种中国功夫这么说来都是些“花拳绣腿”了? &br&&br&赵:在公开发表和宣传的媒介内可能还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公然宣称:学院武术是“花架子”,但那些“正宗”的传统武师也没有人承认它有“技击性”。甚至武术队中练传统拳术的人也难免被讥为“披着传统拳术外衣的长拳”。 &br&&br&黄:学院武术是以套路为主,然而,套路练习也能提高身体各项运动素质,从而也间接地增强了技击能力。同时,套路动作来源于格斗的模仿,只要精熟套略的单练与对练,在实用时将招式“拆散”,不是同样也能应付格斗吗?所以,不能说学院武术套路没有技击性。 &br&&br&赵:如果说能够提高运动素质的锻炼方式都含有技击性,那蓝球,游泳,登山等大多数体育运动也都应算作技击术了。我以为只有完全针对格斗需要,特意发展那些直接专用于格斗的素质和技术,才称得上是技击训练。而套路和一些功法和打法并不属于这一范围。至于“拆招”,或称拆手、散手等,只不过是套路家和幻想家的托词和借口,它在师徒“说手“、同门“喂手’、同道“听劲”等友善的场合还能派上用场,可一旦遇到生死、荣辱悠关的角斗,持续十几个钟头的对奕尚不能照搬棋谱的“套路”行事,在瞬间的强力冲撞中,有谁能把套路中的招数“串珠”拆散,并挑选出最合适的一个来呢?其实,实搏与套路对练用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神经,一种神经的磨练不能促使另一种神经的改善。再者,每天把百余十招式连起来过上几遍能有什么效果。 &br&&br&黄:当然了,真正的中国武术的技击精华是在民间,在传统拳术中。当前,广大民间武术家高喊“重视技击”,“重视挖掘传统”,就是要重新振兴中华武术的技击雄威。 &br&&br&赵:“文化大革命”前后,以长拳为主的学院武术作为破旧立新的革命行动由官方强制推行,而其它拳术遭到了中世纪式的压制。像我们这样的人如果谈论技击就成了“扰乱社会治安的教唆犯”,后来,由于禁令的宽松,老拳师开始为技击叫屈了。学院派好像也放下些架子,不耻到民间去挖掘些什么了,但他们“挖”出了什么?被“神化’的死尸,发霉的手抄本,信口雌黄并倚老卖老的庸人。结果,技击真被重视真被提高了吗?我不否认挖掘者们害怕招贤纳士会危及自己地位等因素的存在,但我感到更主要的原因是,那些来到中华武术的传统之地的淘金者所能见到的只是昔日豪华宫殿的陈迹和焦土。 &br&&br&黄:传统拳术也缺少技击性吗? &br&&br&赵:传统拳术责怪学院武术是“花架于”,并不等于谈自己就是“真功夫”。不错,学院武术回避技击,传统拳术追求技击,但追求并不意味着富有。“重视传统技击”的潜台词是:重视他们自己。今天的传统拳术与学院武术一样以套路为主,并混入了冒充古拳法的套路新作品。从打法上看,在攻防技术中曰经掺杂了大量象征性动作和门派仪式动作。这些动作与技击无关。从功法上看,仍保留着很原始、低效的操习,与其说是增长格斗实力,倒不如说是在祈祷、苦行和磨炼耐心。现在,我说不清有多少万中国人正在苦练传统拳术,可我也说不出有谁敢站出来向国际拳坛挑战并称王世界。倘若我们不承认我们的人种先天不济事,那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引以为荣的民间传统拳术在技击方面已经是老牛破车、干疮百孔了。 &br&&br&黄:可是,当外国的拳术家、大力士和冒险者到中国叫阵,老一辈国术大师们以传统拳法大败洋人,大振国威和拳威,假如没有技击性怎么能行呢? &br&&br&赵:既然有这么多打败洋人的壮举,我们怎么只听到了胜利者这边的传闻,却看不到失败者那边的报道呢?可能是外邦也忌讳提起他们所走过的麦城。那么,中国人是不是也很难启齿许多被洋人打败的“耻辱”呢?所以,几十年间中外较拳的胜负比例至今仍不明朗。况且,如若说武松在景阳冈上打死了只猫或许就不能成为千古英雄了,而我们的拳手都遇到些什么水平的洋人呢?我的师父遇上了俄国“大力士”,我本人也遇到过丹麦“拳击家”。还有一些同道遇见了各种冒险者。其实,我们的对手—击即溃,根本未形成真正的格斗。中国传统的拳术并没有遇上“真老虎”。那时,打败洋人后虽很出名,但真正的对手还是本国人。在杭州和上海的“ 拼命擂台”上,没有外国人敢报名参赛,而练着正统的传统拳术的那些正宗的传人,不管是凡人不理的高僧仙道,还是前呼后拥着的地方武圣,不是被打破了头就是被吓破了胆。可优胜者虽然在自报家门时都是五花八门的传统拳派,但他们无—例外地在传统拳术之外“另吃小灶”,暗地里另搞一套自己特有的格斗训练。 &br&&br&黄:可掌握中国功夫技击真髓的人从来不愿抛头露面、显山露水。 &br&&br&赵:不一定。他们是虚怀若谷呢,还是色厉内荏?多灾多难的老百姓如果感觉“清官”也靠不住时,他们只好祈求菩萨和侠客来作最后靠山,一个是人模样的仙,一个是仙模样的人。两者不必真的拥有法力和技击真髓,只要东躲西藏,保持住玄妙的泡影不被戳破,就能使百姓安心去崇拜了。 &br&&br&黄:您是否有证据来证明这一观点,来否定中华绝技失传或秘而不宣的可能性呢? &br&&br&赵;我的证据是没有人能够拿出菩萨和侠客令人信服的证据。另外,在那些与世隔绝的不毛之地,消息闭塞,交流不便,物质贫脊,隐 士们如何能启发悟性,拓展眼界,避免徒劳创作呢?又怎样能通过大量“见手”来交流技术,衡量自己?否则,又是怎么知道他们技高一筹,掌握精髓呢?生活问题怎样解决,营养哪里补给,资金、器具谁来提供?如果自食其力,花大量精力安排衣食住行,训练效果怎能提高?至于武术的失传我倒觉得不一定都是坏事,虽然某些技巧的失传或濒于失传令人惋惜,但这毕竟是自然的清洁工,通过失传更多地淘汰掉无生命力的、不实用的、低效率的和繁琐零乱的东西。 &br&&br&黄:是不是我们所说的“技击性”是两种不同的理解,指的不是一回事。 &br&&br&赵:很可能.“技击性”本身就很含糊。那么,你所指的“技击性”是什么呢? &br&&br&黄:说不好,仿佛是讲“很厉害”,“总能赢”等等。 &br&&br&赵:是的,但应明确技击性对拳不对人。在格斗中,一个人获胜只能说他当时的状态好,一个人总能获胜也只能说他实力强,只有练同种拳术的许多人在许多较量中胜利的比例明显高,技击性在统计中才显露了出来。而用“未遇敌手”之类来标榜有技击性则是白费口舌。 &br&&br&黄:您是说技击性就是格斗获胜的概率。可是,在拳击赛上,摔跤手会失败;在摔跤赛上,拳击手会吃亏,那这两种拳击哪个技击性强? &br&&br&赵:这恰恰说明“技击性”都是相对于固定的较量方式而言的。不论是公开的比赛,还是私下的争斗都有一条公认的或默许的规矩贯穿其中,拳技越适合这一规矩,它在这种较量中的“技击性”就越强。然而,也存在着这样一种“规矩”,它除了要求只可借助人体自身的能量外,没有任何规矩束缚,它常见于仇杀、决斗- 等极端暴力的较量形式上的自由搏斗,拳术在这一较量形式下的技击性似乎是一种“绝对技击性”。在理论上我们所神住的拳术都应具有较高的“绝对技击性”,可实际上却极难确认、衡量这种技击性。因为这样做不但伤亡大,而且使观众感到残酷、恐怖且毫无“技术”可言。其实,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技击性”并非完全指拳术的杀伤力,而是要满足一种“以雄健、精巧的技艺来征服他人”的心理需要。这是格斗中文雅与粗暴之间的中庸之道。像现在的散打、推手和套路表演那样“文稚 ”得过分,就很难引起人民的热心;而像远古的相搏和角斗那样“粗暴”得过火,也很难不使大众心冷。 &br&&br&黄:我们梦寐以求的武术技击竟是一种主观上的满足,或许观众和拳迷如此,但中国的武术爱好者都想亲手把自己变成宗师和侠士,虽然他们的希望很小,可他们除了有时抱怨得不到“真传”外一生锲而不舍。假如技击性不是客观实在,那他们追求武术的动机是什么呢? &br&&br&赵:对于喜欢观看武术的人来说,他是为了借运动员作为自己的替身来发泄本能的好斗愿望;而对于喜欢练习武术的人来说,他是出自于本能的恐惧。恐惧有多种,看见死人与看见活虎时的害怕是不一样的,站在高处、当众演说等不安感也各不相同。不要以为恐惧只是懦夫和窃贼的行为而与勇士和豪侠无缘,恐惧也是健康的动物或人类面临各种危险的自我保护本能。那么,人生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是对未知神秘的恐惧。在“可怕的情形”到来之前,比如:死亡将近,罪犯在逃,在上赛场或上战场之前,对吉凶未卜的命运面临抉择时往往处于恐惧的高峰。另外,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也会拜倒在神龛的脚下,假如他对神的一切了如指掌还会下跪吗? 青年人从熟悉的家庭走向未知而神秘的社会,他迫切需要某种“力量”来充实自己,来驱赶恐惧。他需要些什么“力量”呢?是法律,是道德,是宗教等等,然人类最原初的本性要求首先是对自身肌体的崇拜。人们总愿无条件地选择自己的拳脚来充当最可靠、最应手的武器,于是敬佩搏斗的胜者自然成为安慰心悸的法宝,这也许就是练习武术追求技击性的动机。 &br&&br&黄:人的这种动机不是很荒唐吗?现代人类对抗的致胜法宝早已让位给枪炮和原子弹,武术的出路是不是从“技击性”转移到“艺术美”,通过人体“动”与“劲”的操练和观赏使人享受美的体验和遐想。 &br&&br&赵:也可以说:今天武术的价值就是能给人带来美感。但这种美感却不像我们通常想得那么简单,设想—名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对他来说写诗、钻研科学是享乐,而攻击别人、挑逗异性也可能是享乐。进取与犯罪皆出自人自动寻找生理上快乐的感受,而各种人与动物没什么两样的快感经过长期的社会搅扰,逐渐被抽取出经络,再根据时代的需要雕刻成我们活着的人所喜欢的样子。这样,低级的欲念便摇身一变成为高层次的美感了。武术的美类似一种群居社会对雄性美的折服。它能使脱离父母关照的人感到了能继续得到某种强大势力的卫护和宠爱。所以,武术中那些情随事迁、因人而异的“艺术美”也是以统一而永恒的“技击性”作为基础的。套路只能是技击的寄生物,假若硬性独立出来,则立刻会找到其它寄居地,比如,依附舞蹈,成为一种权仿格斗和格斗故事的舞蹈。当然,也可能像学院武术那样变成体操,像古寺绝技那样变成杂技,像气功武术那样变成魔术,像民间拳派那样变成宗教。 &br&&br&黄:如此说来,武术朝着套路和技击双向发展也是错误的了。 &br&&br&赵:即使套路与技击能够分离,目前它们已被分开了吗?武术界为什么总想哄骗初学者,让他们以为套路练习是未来技击的根基,预先安排好的对打和推揉是技击的样板,而奇式怪招、搏人丈远是技击的目标?武术中套路与技击一直关系暖昧,它们往往根据拳师的需要时即时离。技击家虽蔑视套路,却时常用套路来掩饰技击的单调;套路家虽像叶公于那样见不了“真龙”,却常常以技击来装门面。好,时间不早了,明天再谈怎样? &br&&br&黄:到时请您着重谈谈中国武术的内容。 &br&&br&&br&&br&第三天 &br&&br&黄:您独到的武学思维令我心里时常涌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您对当今中华武术的技击威力的怀疑和否定又使我心中忐忑,当然,我知道少数拳法和高手即使再 “厉害”也救不了中国武术。但是,如果真正叫人心服,恐怕还得更具体地对中国拳术的主要“经络”的结构进行剖析,指出其中的弱点来。其实,我也曾很讨人嫌地向许多拳术家请教过他们本门拳法及整个武术的不足何在,可“回答’只有三种:第一种拳师自称才疏学浅,不具备指责拳术的资格,并劝我老实学拳,勿胡思乱想;第二种拳师借此痛骂旁门或旁人,其中多为对某个人或某件事的私怨,而与学术无关;第三种拳师则表示不满,好象说:“呸!你这叛徒,大不敬,大逆不道之流。我的拳术中国第一,中国的拳术世界第一。” &br&&br&赵:可他们都在对你说:“我们都很害怕”。害怕触犯了那个东西,害怕看清了那个东西,害怕得罪了其他的害怕者。实际上,那个东西不是现实中的国术,而是幻想中的国术。拳术在幻想中越传神,在现实中就越失真;而拳术在现实中越贫乏,就越想用更神圣的幻想来弥补。中国武术理论和技术的破裂由此与日俱增了。 &br&&br&黄:您愿意具体分析一下中国的拳术吗? &br&&br&赵:只是时间不够。这样吧,这里只谈主要的轮廓,每一方面也只是“点到为止”,且不受条理层次的拘束,另外,国术的优点你我已经听得够多的了,这里只谈缺点。 &br&&br&黄:好。首先您对武术分内、外家或按地区分类怎么看? &br&&br&赵:中国技击若想发展,现在试行的拳术分类法必须全部打破。这倒不是说这些分类很不合理,而是说这些分类只能部分地划分拳术的演练特色,而丝毫不能说明拳术的技击特点。拳术类型的分割应该是“打”出来的,而不是“练”出来或“编”出来的。它应该反映人体和不断翻新的技术,而不是千百年一成不变的宗教式的门派习俗。少林、武当、峨媚、终南等分类恰说明了古时交通不便所带来的交流障碍,今天早该成为陈迹了。而内家,外家来源于尚武的书生为抬高身价而妙笔生花,然而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是“外家”。其实,在荣辱生死悠关之时,谁的拳脚都是“无家可归”的。 &br&&br&黄:可内外家的划分至少代表了拳术的刚与柔。 &br&&br&赵:“刚柔”的意思更加含混和泛泛,它只能作为拳师对其他门派品头论足的口头禅,一旦用到自家的拳技便都“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好象自己总是站在 “刚”与“柔”的居中点上来评审别人是“偏刚”还是“偏柔”。太极拳等柔技真的靠“四两拨千斤”来闯荡江湖吗?“以搏人为主”的形意拳为什么属于“内家” 呢?西洋拳击也是人的创造,那它是“刚”是“柔”呢? &br&&br&黄:但“内外”和“刚柔”的学说毕竟导致了深奥的内功练法,即由意到气再到劲贯通法术的发明。 &br&&br&赵:“意、气、力”,“精、气,神”等等和与之相应的内功修炼是很难用正常的语言说清楚的。它似乎是自己暗示自己产生种种舒适和强壮感觉的方法,也可以说是某种宗教符号式的召唤。但在技击上都不大灵验,至少有许多新的理论同它一样有效,甚至比它更实际。 &br&&br&黄:那么,您认为中国武术在打法上有什么欠缺? &br&&br&赵:国术的打法忌讳太多,除了避讳某些不约而同的东西外,各门各派还有各自的禁忌,譬如,每门拳法总忌讳与其它的拳法雷同,于是追求奇异,冷僻成风,说一个练八卦的很像太极会使他难堪,说一个练形意的很像拳击他会觉得耻辱,要知道最能表现拳派风格的并不是打法,而是故意摆出的门派礼节性招式。这类招式在表演和对峙中还算有用,但在短兵相接时则完全是多余的,笨拙的。另一个忌讳是怕摔倒。在中国民间的徒手格斗较量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除两脚之外身体任何部位着地都意味着失败、屈服和“栽跟头”。所以南方器重“马”,北方推崇“桩”。国术也多要求步距大、重心低、上身中正,殊不知这种四平八稳的技巧实用的代价是什么?其一,在“抬腿半边空”等影响下,失去了下肢的进攻,特别是极富杀伤力的高踢和高膝强击。其二,中国最优秀拳种中的“蛙劲”只不过是力求使动量沿人体某一路线尽可能低损耗、长距离的传输。还没有自觉地利用不平衡所产生的大质量部位的惯性运动来发力。其三,时时提防“失重”必阻碍步法与身法的闪动和灵巧。上述我们所丢弃的东西也正是现在国际搏坛最宝贵的东西。传统拳术是“老人拳术”,“老”是圣贤、权威和高深的同义词,而老年人当然是抬腿艰难,倒地危险了。这样,在授拳时掩盖“圣人”弱点的托辞自然就是拳术忌讳“不平衡”了。但是,拳术并不仅仅是摔跤赛。以失稳换来凌厉的一击,即使倒地也值得。打法我就先说这点吧。 &br&&br&黄:下面您谈一谈练法好吗? &br&&br&赵:我们的拳师总喜欢在招数和打法上寻求独创和隐秘。其实,真正独特的、能保密得住的是训练,俗称功法。训练方法决定着拳术的优劣。而中国现存的传统功法基本上是低效的。表现为“功夫上身”所花费的时间太长,即使有了“功夫”也不完全在某种格斗中顶用,并易出现伤害、劳损和疾病。训练是一门庞大的综合学问,决不是几十年如一日、起三更、练三九就能成功的。在这儿我不多说了,我只谈几个“错位”:首先是练法与用法的错位,不管哪门拳法都以不能散打为耻,可哪门拳法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散打上呢?国术大师们在练功上有两个很可笑的错觉,一是认为真搏实打是拳术的最后一课,只有“功力”精纯后才能试着临敌;二是认为精熟了推手、对练等近似格斗的技能就等于提高了真正格斗的水平。当然,在低陋的条件和训练术下很难实现肉搏,业余拳迷也不愿总是肿脸瘸腿去上班。但拳术想上高层次,“错位”就必须弥补,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另一个“错位”是疲劳和强度,民间拳手只知天天长时间埋头苦练,实行低体力消耗战术,自身的肌肉,神经等格斗所需要发育的组织并未被充分刺激。他们对更新训练器具、设备或请助手陪练有一种天然的憎恶,他们更愿意在黑暗或无人的角落里独自比划和默想。我真搞不清武士们是为了人生而借助中国武术,还是为了乞求“中国武术”的怜悯而苦行。此外,理沦与实践有错位,技术与素质有错位,公开性操练与闭门秘练有错位……我就只举这几例吧 &br&&br&黄:那武术界的体制又如何呢? &br&&br&赵:我们先不谈官方武坛的组织方式。仅就民间拳界而言,学生藏在心底的选择明师的标准是什么,历史不明的神秘老头儿为最佳;能椎推搡搡,会高谈阔论的居中;不能打,不会聊,只在拳术某一方面有研究的则很勉强。虽然人人都说这样不科学,可某“大师”到临时却人人都动心。另外,一师多徒制的“牧羊式教拳”能培养出高材吗?授拳不同于中小学,它需要师生更密切的接触,科学到了高水准也需一师一徒制,拳术则应更进一步,施行“多师一徒”制,只有各派拳师,体育专家,医学家,营养师等等与技击有瓜葛的领域的方家通力合作,才可能造就出中国真正的高手。 &br&&br&黄:这些天咱们的话题总是围绕着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武术,您乐意更进一步对传统拳术的具体门派进行批判性的评价吗?我知道过分具体有时会伤害某些人的信仰和自尊,我不想在无情地解剖拳学时造成人际摩擦。所以,只想请您将中国名的不足之处列举一二。 &br&&br&赵:咱们先谈形意拳和八卦掌怎样? &br&&br&黄:好,从传统上讲您是形意八卦嫡传,您和韩慕侠是张占魁门下最有名气的学生,从自己的门派“开刀”令人敬佩。 &br&&br&赵:别那么说。咱们先谈谈形意拳,如果说二、三十年代全国擂台上的优胜者中形意拳手居多,那现在的形意就“差劲”多了。原因是最讲究“合一”的形意拳除染有国术的通病外,还有“不合”之处。首先,“招”与“劲”不合,形意是“打人”的招“推人”的劲,用在击打上吧,拳掌发出只能打动对方,力量少有破坏性;用在推揉上吧,伸掌伸拳又难以将对手远掷。其实,形意拳家至今未搞清形意拳是专用于“散手”还是“推手”的技术。此外,“形”与“意”不合。都在高唱 “形意并重”,都在走极端。一些人讲求“形骸”成癖,一些人追寻“意念”成疯。前者被三节、四梢、五行、六合……捆成了五花大绑,后者则躲在幽处独享精神激战。还有“拳法”与“功法”不合。谁要是想终生若练五行拳、十二形、杂式捶或直接用拳招来格斗就能“升堂入室”那就太天真了。人们喜欢把形意拳与西方拳击比较,但人们也害怕这种比较。中国事就非要纯而又纯地“走自己的道路”,哪怕是与洋人的拳技有一点偶然的巧合也要立刻删去。可依我看仅就训练方法和比赛制度而言,形意拳就该好好向拳击学习。 &br&&br&黄:形意八卦的出现是不是想用八卦掌来弥补形意拳的不足呢? &br&&br&赵:形意八卦的互补最初来源于董海川、郭云深及门徒间良好的私人关系,后由张占魁创拳,但形意的欠缺不是八卦都能补上的,八卦掌也有不少缺点,同样也不是形意能补的。例如,八卦掌有层很厚很厚的“皮”,不易看穿,外观却给人以复杂和神秘的感受。使人着迷,也使人上当。第一层画皮,是董海川和继承者们的侠义故事,“水分”极大。第二层表皮,是八卦学说往八卦掌上硬套。历代八卦拳师谈掌法必言易理,但没人真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一丝必要的关系。除了哲学启发外,在格斗中推敲阴阳八卦,就像点穴、气功、轻功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和麻醉法。第三层真皮,是基本掌法与实搏打法混为一谈。就连八卦大师也在苦思冥想:这些变化莫测的换掌游动究竟怎么“用”呢?那些用“蹚泥步”来绕对手飞转,以八个方位来打击“中心点”或凭抽身穿掌来绕到对手身后的妄想是教唆自己和他人当“炮灰”。在三层“皮”之外的爱好者撑着双掌,在精确的小圆圈上,像初学滑冰的人蹑手蹑脚地蹒跚着,不时地换掌亮出了几乎人体所能达到的最别扭的姿式。这难道就是传奇、圣典、怪招三位一体通向“雪花山”的捷径吗? &br&&br&黄:大极拳在理论上和健身上是最受世人青睐的,但人们仍怀疑如此软慢的拳法怎么能应付暴力呢,而太极拳手则笑话人们的无知,他们有一套刚柔转化的深奥道理。 &br&&br&赵:一个外行,由于没有成见,他的印象往往是正确的。太极拳有自己的较量方式——推手。干嘛不仅此引以为荣呢?非得是专门用于你死我活的决斗的技术才算是拳术吗?民国时期,大极拳家曾公开辩解:太极拳手之所以在各类技击赛上成绩不佳,是因为太极拳太高深,人们难以掌握的缘故……这是掩饰,还是坦白?太极拳理论文辞瑰玮,堪称传统拳谱楷模。其主线为一绝顶的阴阳辩证关系。你要“刚”吗,那就尽量地“柔”,柔到莫此为甚处,突然变成纯粹的“刚”;你要“快” 吗,那就尽量地“慢”……且慢,这套“物极必反”的哲理很诱人,但有谁灵验过吗?不,你若能偷窥到那些发劲放人脆快的太极大师关在庭院内都秘练些什么就会明白的。 &br&&br&黄:您是说太极说在某种程度上哄骗了那些渴望技击术的年轻人。那么,少林拳是否就很直率呢?它讲究刚、快、猛,也是拳打脚踢并用。在人们的心目中,少林武僧是中国拳坛的实权派和最后王牌。 &br&&br&赵:明代的将军就是以你这种心情去拜谒少林的,但是他们失望了。今天许多少年逃学离家奔向少林,他们也同样灰心了。千百午来各地少林人总向往着练出这种或那种常人难以达到,甚至常人难以想到的功夫。其实,这类惊人高功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某种杂技。插砂、拍树、跳坑,踢桩、卸骨、点穴、一指禅等等等等,对格斗训练而言是落后的“土”办法,但加上点魔术在表演开石、上吊、挨棒打、手指倒立等倒颇为引人入胜。我记得,马良的“新武术”和现在的“武术”,这些连传统的花拳绣腿们都责骂的“花架子”,是脱胎于少林拳术的。我记得,二、三十年代,那国术的“最后王牌”军在拳台上被乳臭未干的后生追得抱头鼠窜的场面。少林门少有文人的参与,处于理论真空下的放任自流,它的轮廓很实际,但细节很不科学。 &br&&br&黄:您对南方的拳种怎么看? &br&&br&赵:南拳各派从外表上看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的肌肉较劲的拳术。对于内部细节恕我未学肤受。但从二十年代末国术游艺会上看,南拳手一般是南风不竞、一触即溃的。 &br&&br&黄:最后,您能谈淡您自己创造的拳术吗? &br&&br&赵:我的“东西”是从错误和失败中泡出来的。我年轻时争强好胜,总爱充当一些名家的“打手”来和另一些名家争个高低。漠视他人,特别是失败者的长处,这不但阻碍交流而且伤害感情。另外,由于与中国武道的意识主流分歧悬殊,故始终与武术界保持着距离。至今有人叹我怪癖执拗、不识时务。起初,为解释传统劲法编了一趟“心会掌”,其实它只是个套路,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人的格斗能力。现在才着手把给我带来益处和我认为较有效的训练术和交手术总结起来,补充“心会掌 ”。但是,世界徒手竞技的方式在不断变化,我的“东西”也在不断被淘汰掉,不会自己“找岔”,自己更新,就谈不上先进。最近,我对“心会掌”中下肢爆发力的训练就很忧虑,至今还未解决。我更希望有后生对我批评。 &br&&br&黄:可以看得出来,除此之外,您还为中国武术的现状和前途而担忧。今天,已有许多人对中华武术的未来进行过种种预言,您对这些预言抱什么态度,您认为哪个可能实现,或者您对中国拳术的何去何从作些什么推断呢? &br&&br&赵:我不是算命先生,自然不能推测国术哪年能称雄世界,哪年消亡。但咱们能试着分析一下国术的前景。明天再谈怎样。 &br&&br&&br&第四天 &br&&br&黄:几天来,您站在另一个高度,把武术血淋淋地剖开,使我们这班乐知天命的人感觉到一阵阵地颤抖,我想会有人说咱们这是在无事生非、自寻烦恼的。但是,您很像隐居在武林深处的一位痛苦的先觉者,自然会先天下之忧而忧,不断向人们发出危急警告的呼号。今天,您是否愿作为一个明师为我们年轻人,为我们的武术的未来指明发展的方向呢? &br&&br&赵:你知道当今中国武术界最危险、最丑恶、量强大的“拦路虎”是什么吗?是独裁,是武道内部已经司空见惯了的专制。这是一套从上到下复杂的关系网。其中关键人物有两个:其一,门派中的头人,包括祖师爷、老师父等,谓之“拳霸”。其二,与武术有关各部门的某些政府官员,可谓“官霸”。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嗜好 ——发号施令,教导徒弟或下级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br&&br&黄:这有什么危害吗? &br&&br&赵:拳术是人的文化,人是最关键的因素。而这“两霸”最出色的能耐恰恰正是压制人,尤其擅长迫害那些比自己更有才华,而又不怎么俯首贴耳的人。另外,作为副业,他们也不时地杷别人的成果和功劳窃为已有。请你特别注意:哪个地区的武术界死气沉沉,一盘散沙,那里头就一定有拳霸官霸。让“花架子”肆虐,而不敢真搏实打,是因为“官霸”不敢担责任,“拳霸”害怕栽跟头。 &br&&br&黄:那么,谁是“拳霸官霸”呢? &br&&br&赵:你应该问:“谁不是拳霸官霸”?我们这帮老头都或多或少地有些“霸”气,只是多数人自己不觉得罢了。当然了,谁也不想当恶霸,但在这个武术体系下,不管多么善良、谦虚的人,一旦被捧到了某个高度立即便身不由己了。有一种伟大、正义的感觉推着飘飘然渐入化境,看每一个武术爱好者都欠自己的情,看他们都处在蒙昧的状态等待着自己的教化。于是,把自己那点经验一滴一滴地挤出来,调追随者的胃口,并尽可能多地换取崇拜者的钱财和赞颂。结果怎么样,青少年、叛道者、创新家……这一群最容易出现拳术英雄的人,也是最脆弱、最没地位的人被一“网”打尽了,变得温顺、圆滑了,其中的宠儿慢慢地也熬成霸业,再进一步压制他的后辈。总之,武术遭殃。所以,那些宗师、权威、武术家还是闭嘴吧,除了就某些问题进行一番平等的讨论外,最好不要以天然的坛祖和领袖的面目为拳国的子民指点迷津了。 &br&&br&黄:那么好的传统怎样继承?老一代人怎样用经验来扶植下一代呢? &br&&br&赵:庸师往往把年纪当成经验,用来驯服徒子徒孙。而明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尽快超过自己创造外围环境。“经验”应放手让徒弟去闯、去干、去创。干出来的经验使师徒俩都受教育,这才是正常的扶植。但绝大多数老拳师却觉得这样做不合算。因此,你们年轻人不要上当,如果你的老师真要把你培养出来,或许他在人格上和生活上需要尊严,需要你的尊敬,但在学问上在技术上他决不能作你的家长,而应作你的伙伴、你的随从。如果他觉得这样作师父吃亏,那你就不要再理睬他,应远离他。最多他也只能搬出那套“武德”来咒骂你,可你却保住了事业和青春。 &br&&br&黄:可是,武德一直是侠士风度的标准,中国人高层次的道德法典。 &br&&br&赵:过去可能是的,但现在的实际效果是什么?“武德”在中国的半空中悬了千年,谁也没有看清它的全部内容。“杀富济贫”之类的豪言的现代解释是:先进的事物不许冒尖,腐朽的东西也不要死亡。“替天行道”现在也可翻译成:年轻后生不得“犯上”,以保障拳坛独夫作威作福。现在,捧着这套过时的“武德”来整人,挑别人的不是,则是最最缺德的。 &br&&br&黄:其实,我想说的是假如有一天中国武术的现存体系真的如您所愿被彻底摧毁了,而全新的体系又未来得及建立,我怕武术若走入这种“破旧而未立新”的境地会面临一场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混乱。所以,在旧武术未去之前,我很想听到您对中国及世界武术前途的构想。 &br&&br&赵:“中国武术”是没有前途的。当然,整个世界武术的日子也不好过,你不要看那一时的辉煌、热闹。武术若今后没有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就会被那个伴在它身边的 “千古难题”逐渐地困死。而“中华武术”若照此下去便等不到那个时候,早就自身腐烂了,在快要咽气的时候再挨上“外国拳术”致命的一击。 &br&&br&黄:“千古难题”指什么? &br&&br&赵:什么是武术?武术是“尽量安全地表现残酷”。可这是一个矛盾,想安全就不能残酷,想残酷就不会安全。自古以来,有人用金钱和奴役来淡化安全,从而提高了残酷的表现:有人创造出拳击、摔跤、推手等项目,以护具和技术约束来降低残酷,从而加强了人身安全。然而,武术要求“安全”与“残酷”这两方面同时提高。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只能做到以牺牲一方来补足另一方。武术缺乏安全会让人畏惧,缺乏残酷会让人厌倦。这是几千年地球上生来死去的多少聪明人未能解决的难题。而武术想活下去,我们或我们的后人就要赶快解决它。&br&&br&黄;怎样解决它呢? &br&&br&赵:在这里我只是提出问题,提醒你注意它。而解决它恐怕不是一个人、一个拳派的工作,甚至不是武术界自己能够承担得了的,它需要新科学、新技术的帮忙。 &br&&br&黄:在这里,我们中国的武术家该做些什么呢? &br&&br&赵:我看中国拳手还是先别管什么“难题”吧。叫中国拳界大难临头的是他们那套陈旧的体制,而砸碎这一顽固体系的关键不在于某个伟大拳术家的出山,而在于让“小字辈”们在世界的大范围去打去拼、用事实重新告诉那帮老家伙、老脑筋什么是武术。 &br&&br&黄:现在,国家不正是努力使武术走向世界吗? &br&&br&赵:我曾说过,政府就没有真正重视过武术。他们瞧不起武术,觉得它远不能与田径、足球、体操相比。有些人害怕武术,怕聚众搞迷信、怕小青年打架,怕摆擂台出事。咱们再看看怎么个“走向世界”:培养几个洋“花架子”在国内观摩观摩;找几个初学乍练的老外带上中国的“行头”让中国选手尝尝赢的滋味;派几个“ 嘴把式”到国外把东方的“实战术”传给西方的养生爱好者,或者引海外崇拜者“朝圣”,再高薪教几个大鼻子徒弟……说这是“卖国”有点夸张,但至少是在“卖拳”,在廉价出售。 &br&&br&黄:依您之见,中国武术怎样走向世界? &br&&br&赵:必须推翻“三座大山”,第一座山是老人和官僚对各拳派的专横统冶;第二座山是把中国武术凌驾于世界格斗术之上,搞宗教式崇拜;第三座山是过分追求安全,不顾观众的情趣。&br&&br&黄:在中国推倒这“三座山”恐怕是太艰难了,不知要有多少事情要做,而且会不断碰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br&&br&赵:不,只要抓住一个问题,其它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那就是要“打”,参加竞技,只有把武术在全人类中间“打”个热火朝天,老人才会自动变得谦虚,官僚才能被自然淘汰,人们才可真正知道中国功夫在世界上倒底“算老几”,安全与残酷的比重才会被恰当地把握。但是,“打”不是儿戏,它要求我们中国人再多拿出些胆量和度量来。就是说,首先必须有“敢输”以及“敢死”的精神准备。然后,请国外真正的搏斗高手到国内来叫阵,并请国内的功夫好手去征泰、征日、征美、征战欧洲。 &br&&br&黄:我们的拳手输了怎么办?怎么向国民交代? &br&&br&赵:就是要敢输,只要我们的拳手尽力了,就再也没有比惨败而归更好的事了。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武术的内幕后,劝武术还是不要走向世界为好。可我认为国术还是走出国门,去亮一亮丑,挨一挨揍更好。虽然这样做会使广大的外行心里感到耻辱,我们也会有汉奸、卖国贼之嫌,但这会打破国人心中的中国功夫不可战胜的神话,彻底使旧武术体系“休克”然后“重新启动”。只有这样,武术才有希望。 &br&&br&黄:可是这样的话,国术会不会被湮没,年轻人会不会由此认为中国功夫不顶用了,而转向学习拳击,柔道、泰式拳击呢? &br&&br&赵:会有许多人这么做,谁先进就向谁学习嘛。但这无关大局。中国武士难道就那么不经打?打倒了再爬起来,我想会有更多的人借此反省自己和自己的拳术,中国人才能反败为胜,使国术产生飞跃式的发展。 &br&&br&黄:真的要把中国功夫与世界各种搏击术冲撞,是按他们的规则比呢,还是按我们的规矩打? &br&&br&赵:这是实质性的问题,我们的武术工作者整天忙于编几趟拳术,创几招打法,搞几套训练等等,其实这并非振兴武术的关键,真想闯出“有中国特色”的武术就要悉心研究出几套或十几套比赛的形式。不要只在“散打”、“推手”这两个干巴巴的赛制上打转,应该先学学人家的职业化,人家的奥林匹克,人家的拳击柔道,然后自己搞更新的竞斗方式。最终把各式各样的格斗赛亮出来,打一打,让观众来取舍,让人民来评点。一个能唤起观众极度狂热的比赛方式一旦定型,拳手和他们的指导者就会拼命地寻找在这个赛制上更实用的技术。于是,更具实战价值的拳术就会自然而然地不断涌现。中国武术的技击性才能真正被加强。 &br&&br&黄:要想唤起观众的狂热就必须回到中国古代的“相搏”和西方角斗士的那种血腥厮杀,我们怎么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 &br&&br&赵:这又回到了那个“难题”,它虽然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我不相信中国人就那么缺乏冒险精神,现代人敢登雪山,敢潜海洋,敢只身去北极,敢在飞机翅膀上跳舞,总之,连大自然的破坏力都不怕,人的拳脚的那点能量又算得了什么。其实,骑摩托车摔死是意外,而被对手用脚踢死却是故意的,所以感情上过不去罢了。当然一名拳手无论他如何伟大也只不过为广大拳迷的快乐而充当牺牲品,为武术事业的进步而充当实验品,但作这样的人值得。话说回来,人不是那么容易被打死的,我一生好“动手”,与名家、选手、挑衅者都有遭遇,其中不乏生死决斗,但几十年来连一颗牙都没被打掉。在武术圈中,作为一名勇敢的选手我想他会有一些 “敢死”的精神的。 &br&&br&黄:现在的人都在向“钱”看,都愿意相信神乎其神的东西,把武术搞成一种血肉横飞的肉搏,观众会有兴趣吗?资金从哪里来? &br&&br&赵:你见过马路上为一点小事而吵嘴和打架的吧,近年来是不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劝架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呢?是我们的格斗文化贫乏得已经逼使人们不得不去欣赏那些低层次的街头殴斗,而且一些人起哄、流连忘返、尽力鼓励打斗继续下去。另外,在电影、戏剧、小说里人们也渴望看到真实、激烈的武打场面。故此,人们需要格斗,需要亲眼看到格斗或亲身体验格斗。我想,在这个时代,如果格斗比赛的形式恰当,选手训练科学,武术是会超过足球而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众的热情就等于金钱,通过广告、资助、门票、电视转播等等渠道可积累丰厚的资金,资金反过来又促进武术水平的提高。而武术水准提高了会使其明星们更加耀眼,使拳迷们的信仰更容易寄托,更好地享受神秘。 &br&&br&黄:假如中国人真的在全世界摆擂台,那他们将凭借什么拳术作战呢?少林拳、八卦掌等拳法是否还会派上用场? &br&&br&赵:中国人干吗非要追求某种独特怪异的拳术呢?使用什么样的拳术要按比赛的规则而定,传统拳术在新型的比赛中虽有可借鉴的地方,但其主体,上至形意、太极等名拳,下到裘先生的螺旋拳和我的心会掌,恐怕都免不了要进博物馆。今天对我们来说至高无上的东西,那时可能一文不值了。但是,这并不等于我在完全否定中国武术的价值。泰式拳击之所以能够称雄今日世界,空手道、跆拳道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除了它们都有赏金制等比较恰当的比赛形式这个重要因素外,不要忘记它们也都脱胎于东方古老的拳术,而这种古老的拳术中国大陆有得是,母庸说那些响当当的名牌拳种,仅就我的那套心会掌中的部分技术而言,一旦能配合优良的竞斗秩序,我敢说它亦能与世界最厉害的搏斗术抗衡,我想其它许多拳派也能如此。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不是我们学习人家的赛制,而是我们忙于教人家那点“国粹 ”。搞不好,中国的这些“玩艺儿”又得丢给外国人去发扬光大,然后再借鉴回来,瞄准人家的尾巴穷追猛赶。 &br&&br&黄:我们的拳术走出中国,熔入世界之后,中国武术还有何作为呢? &br&&br&赵:我说过,中国武术将不复存在,它只能作为一种地方特色罢了。中国人欲在世界格斗领域内有所作为,就应创建出多个有特色的格斗比赛,并在此类比赛中保持优势,而这类比赛的最低标准是不能让观众抱怨说:“这不是真打”,或说“这不公平”。当然解决那个“千古难题”中国人应义不容辞。其实,让我预言更遥远的事情是极不现实的,当今中国武术所走的每一步都踏在一个十字路口上,谁知它朝哪个方向拐弯,即使有个预言指出了灾难,而武术听从了预言结果避免了灾难,你说这个预言准确还是不准确? &br&&br&黄:明天,我要到无锡等地出差,咱们的谈话恐怕要耽搁些时间了。以后,我期望能在更多的感兴趣的地方听到您不凡的见解。 &br&&br&赵:不过,我向你提个意见,这几天的闲聊中显然是你问的多,我谈的多,比较起来我就“专横”多了。以后,你不要客气,不要因面子阻碍学术。我既讨厌别人强迫我承认他的正确,同时也讨厌强迫别人承认我正确,对任何人都是如此。好了,让我们暂时抛开武术。你出差时,在扛浙一带请帮我打听一下我的学生薛恒源和吴天甲的下落…… &br&&br&&br&(泣告:赵道新先生巳于1990年逝于千里山) &/blockquote&
对赵道新先生的访谈
第一天 黄:(在简短的问候之后)现在,社会上的一些声音很刺武术家的耳朵。比如问:李连杰是不是“花架子”?依霍元甲当时的功夫真能打败现代的拳王或搏击冠军吗?等等,你怎么看? 赵:我早就没有精力和兴致去验证或判断某个人的格斗实力…
有次看网络武侠小说,结果评论区里面一群练武的人在讨论,说实话,我觉得这看小说的人讨论的内容要比上面很多人回答的清楚多了,起码没有动不动就得出现代比古代强得多的结论来,我就大概转述一下意思吧。&br&--------------------------------------------------------------------------------------------------------------------------------------------&br&首先呢,古代练武的人打输了就没命,打赢了升官发财,最不济能抢劫好多东西,相比之下,现代人打赢了拿点儿奖金和奖牌,你说哪个更努力?要是现代人打死人了无所谓,打赢了能当个团级干部,你看看现代格斗会发展成什么样子?&br&&br&不同的环境下,发展出不同的格斗方式来。现在格斗一挑一,你能看见很多地面技,放到古代战场上,早被踩死了。&br&&br&当时这群人讨论认为古代武术有两个起源,其中一个是战场,现在内家拳从动作上来说大部分类似于战场上的动作,比如太极,应该是个刀盾兵练的(我读大学时,体育老师是个练家子,而且他自诉以前还在乡下挥着锄头打过上百人的群架,他也说太极里面的靠,应该是带着盾靠的),八极拳应该是个枪兵,而且是枪骑兵。&br&&br&刀盾兵在战场上是怎么作战的呢?是拿着盾往对方阵型里挤,要把对方挤散,还要保持自己一方的阵型不乱,这个过程中,踩死的比拿刀捅死的还多。因为都是人挤人,所以马步不会蹲得那么低,因为腿展不开,而且蹲太低了就没法动了,也就没法挤了。好吧,现在把任何搞地面技的放到这个场合下,毫无疑问被踩死了,拳击那种蹦蹦跳跳的也被推倒踩死了。&br&&br&而这时候的步伐,其实很多动作也是针对这种场合的,脚下一堆刀、盾、断了的圆滚滚的枪杆子,还有高低不平的死人,你要怎么下脚才踩得稳?那些打拳击的,你往拳击台上撒一把玻璃珠子,你看他敢跳么?&br&&br&这些因素都在后来的太极拳上留下了痕迹。&br&&br&至于八极拳,原型则应该是枪骑兵。而当时这群人就提到,骑兵大将就该拿几十斤重的武器。很多人说的一般武器应该只有几斤重,否则挥不了几次就没力气了。但古代骑兵大将冲锋的时候是有亲卫的,真正要自己动手的时候并不多,而真正需要动手的时候,威力就体现出来了。你我对冲,你拿个几斤重的马刀,我拿个几十斤重的武器,借着马力冲过来,你觉得谁占便宜,至于重兵器不挥舞的问题,本来就是一锤子买卖,难道骑兵冲锋的时候,有个对手没打死,还会回过马来再捅一下?其他时候,兵器要么是挂在专门的挂钩上,要么是在地上拖着走的,并不是要反复挥舞。对于这种场合,现代哪种武术能适合?&br&&br&而后来,对于身体的保养,各种练习手段之类的,古代的武将世家自然会去研究,打了那么多年仗,落下了一堆病根,难道不会去总结原因?不会去研究怎么锻炼?而早期的宗教往往伴随着行医,同时自己到处游荡也需要学一些武艺防身,这些宗教人士碰到武将世家后一拍即合,然后就诞生了后来的内家拳。而内家拳的特点就是大开大合,没有那么多阴招,原因是战场上对手都着甲呢,你光凭手指能抓啥戳啥?&br&&br&后来我看到过一个国外的研究,好像是发现频道的。里面就找了几个不同武术流派的人来测试,里面有巴西的,有泰国的,也有中国一个练内家拳的。外国那几个都是二三十岁的,中国那个有四五十岁了。当时让几个人打靶子测试拳击的力量,力量最高的是巴西那个,中国那个人反而是力量最低的,只有巴西那个人的一半,当时那个中国人觉得不可思议,他认为自己的力量不可能那么小。后来工作人员拿着垫子让他们分别打,被打的那个工作人员发现被中国人打了之后特别难受,后来用凝脂做人体模型,内置了个加速器,分别测试后,发现中国人打的时候,假人内部的受力只有那个巴西人打击时的一半,但那个巴西人打的时候,假人内部的加速计显示受力是个尖峰,然后迅速下降,而中国人打的时候,虽然峰值只有巴西人的一半,但加速计受力的时间却比巴西人长了几倍。因此得出结论,认为那个中国人打击人体的时候,对人体造成的内脏位移更大,因此实际破坏力更大。&br&&br&后来那个中国人说,以前练武的时候,他师傅告诉他以后会遇到一个时期,力量会越练越小,当时他不理解,还认为自己力量一直在增长,这次测试才发现自己力量真的偏小,他认为这是联系特殊的发力方式造成的。但要注意的是,真正打在人身上,那个巴西人早就把人骨头都踢碎了,那这个中国人练内家拳反而把力气练小了,有什么意义呢,而且这个中国人都四五十岁了,练了几十年,相比之下,巴西的、泰国的,这些人都比他年轻得多,杀伤力甚至高于他。但如果换个场景,他们的对手是穿了铠甲的的,特别是中国古代大将那种喜欢用鳞甲,里面还要垫几层软甲的对手呢?&br&-------------------------------------------------------------------------------------------------------------------------------------------&br&而武术的另一个起源,是黑帮,还有南方的造反派。这些人平时就是小商小贩,农民等,自己是无甲的,主要对手是其他帮派,还有捕快,也是无甲的,他们自己也不可能拿什么重武器,不可能拿着刀盾练习,更不可能拿着一丈多长的长枪,骑着马练习。而且也绝对不可能和那些军队的大将比谁的伙食开得好,他们只能一个人悄悄的练习,你觉得他们会选什么样的武术,当然是一击致命,最好是一指头戳死的那种功夫,也不考虑怎么保养身体,威力怎么大怎么来,还会练习一些抗打击的功夫。相比之下,战场上穿着盔甲的人哪用考虑什么抗打击?身上中了几箭活蹦乱跳的大有人在,至于战场上没穿盔甲的,嗯,再怎么练也扛不住开了锋的兵器。&br&&br&因此,看看咏春拳,典型的帮派拳法,它假设的作战环境是南方城市的小巷里,当面直端端的来一串人,甚至可能是在小船上和人打一场。这时候你是不可能用什么大开大合的拳法的。&br&&br&另一种场景,你被捕快追了,捕快压根儿就不会和你打,直接扑上来,铁链子往你身上一缠,这时候你该怎么办?赶紧掐他啊,练的什么铁砂掌,鹰抓功,直接往要害抓啊,甚至一招掐断根肋骨,对方就疼得放开你了,不用担心对方肌肉太结实掐不动,对方也就是个捕快不会出现某个肌肉兄贵来拥抱你,肌肉最发达,肉最厚的都在战场上(你看传统画像上关羽那腰身,你能掐到啥?大肥肉?)。你要是看到对方扑上来,你用个什么锁技,完蛋了,十秒钟内,你身上能压上七八个捕快,等他们把你从人堆下面拖出来时,你已经被铁链子捆成粽子了。&br&&br&所以,为啥古代的什么大侠那么多,帮派吹嘘的那么厉害,真正造反的时候,遇到精锐的官兵就萎了?你看他们那些招式,面对队形紧密,还穿了甲的,能起什么作用?特别是自己还没什么重兵器的情况下。&br&&br&这一类往往被称为外家拳,很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有没有系统的养身手段,以及打击目标的方式。有意思的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团体,也有自己的养身手段,其流传的武术往往被认为是外家拳,为啥呢?看看历朝历代佛教寺庙两项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就知道了,分别是地租和高利贷,明白了他们的作战目标是什么了吧?&br&&br&黑帮和造反派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拳种,是八卦掌,而且还是内家拳,据说这种拳法早期缺少杀伤力,很多练八卦拳的都会练点儿别的拳法里的杀招,后来据说又对八卦掌修改过。但八卦掌的作战场景是什么呢?应该是山林里面,手持两把镰刀,绕着树和人打。镰刀既有割伤,又有穿刺效果,是可以破甲的,手持两把镰刀,你还怕缺杀伤力?这种战斗场景,压根儿就是农民游击队对抗正规军的背景。说白了就是造反派的军队用的武术,还是战场上的武术。我手持两把镰刀,你拿柔道或者拳击来试试?&br&-----------------------------------------------------------------------------------------------------------------------------------------&br&每一种武术,都有其实用的场合,好比古代的大将,穿着厚甲,拿着重兵器,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但到了江南水乡的小船上试试?别人都不用打,把你摇下船就行了,你自己就淹死了。&br&&br&所以,传统武术,脱离了当初预定的环境,放到擂台上,自然打不过现代武术,因为现代武术毕竟是专门为了擂台而发展来的。但现代武术,放到古代战场上,大多逃不过被踩死的命;而放到古代城市里群殴,捕快来了,别人练习外家拳的抓住手指一拧,或者一个猴子摘桃,就跑掉了,而现代格斗家大多逃不掉被捆成粽子扔进大牢的下场。&br&------------------------------------------------------------------------------------------------------------------&br&有人提到步法的问题,阵型里人挤人的,当然还是有步伐,比如前面提到的刀盾兵往前挤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也算是步法吧,当然肯定没单打独斗那么灵活,但这个怎么说呢,就像那位同志提到的,有些剑士自主活动的,对应其他人的长枪兵队列,这些人很灵活。但这属于小规模战斗,大规模战斗里,人要是一个一个撒出去,基本上就不指望能收得回来了,而且人多了,战场上的单个人也没办法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这种情况下还能起到多大作用就值得怀疑了。至于说小规模战斗,以前戚继光打倭寇的时候,几个人编一组,要说没步法,我是不信的,就算自己这方没步法,对面的日本武士总是有步法的嘛,战斗规模小的时候,个人的灵活机动才能体现出效果来。&br&&br&说道这里,我倒是想用游戏和电影来说说(虽然十之八九会遭到嘲笑吧)。第一个是《斯巴达》那部电影,里面斯巴达是一手持枪,一手持盾的,作战时依然是先挤,把对方挤得失衡了,再捅的,为啥不直接捅呢?我猜测可能是怕枪捅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太极拳有几个动作,有人说是抢对方枪杆的动作,可见战场上抢枪杆是标准做法,以前大学学太极拳的时候(当然,我们就是为了学分的水货,但老师是正儿八经的练家子),老师说你想象对手一拳打过来,你抓住对手的胳膊一拧,当时我就在想,要是对方胳膊够粗,我手抓上去都握不住,拧什么拧啊,而且我们这些根本就没训练过的人,要多强的神反应,才能在对方一拳打过来这么短的时间内,抓牢了还能有时间拧一下?后来那次看那些练武的讨论时,才明白,这好像是个抓枪杆子的动作。有意思的是,当时这些人讨论的时候,曾经提到刀盾兵在往前挤时候是侧着身子的,而且背后也是人挤人,所以刀根本递不出去,就算往前捅,长度也不够,所以实际上刀是往斜下方扎的,专门扎被挤倒了的人。&br&&br&在《罗马全面战争》里,罗马人的方阵其实就是刀盾兵,在对抗长矛兵的时候,一挑一毫无难度,只是拖的时间长,一直拖到罗马方阵的士兵蔓延到长矛兵的队形两侧时,才会取胜。但当时那些人讨论时,提到刀盾兵是往对方阵型的中心挤的,目的是把对方挤散,挤散了怎么打都容易。但大战场上一般不会从两侧包抄,因为包抄后就意味着自己的队形散了,虽然对抗长枪方阵时好用了,但难保不被其他队伍攻击,这时候包在别人方阵外面的部队基本上是一触即溃,相反,如果把长枪兵挤到外面去了,那不管对方调来多少支援,都只能在外侧等着,反倒是对方很容易被我方的支援部队攻击。
有次看网络武侠小说,结果评论区里面一群练武的人在讨论,说实话,我觉得这看小说的人讨论的内容要比上面很多人回答的清楚多了,起码没有动不动就得出现代比古代强得多的结论来,我就大概转述一下意思吧。 -----------------------------------------------…
空手道十几年的老运动员告诉你,跆拳道世界冠军能做到的事情,大众一定做不到,是的,一定做不到,因为大众根本不了解跆拳道世界冠军背后的训练是什么样子。这就好像那个笑话:狐狸在悬崖上立了个石碑:“不勇敢的向前一步,纵身飞跃。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鹰呢?”然后……然后……狐狸每天在悬崖底下,吃着新鲜的鸡肉。&br&我(身高178,体重68kg,女子大级别选手)不是世界冠军,在队里的时候却常常和世界冠军交手,有一次,和一个小级别(身高161,体重48kg)的世界冠军级的队友打,确实她反应快,我确实打不过她,但她后来下场和我说:“和大级别打就是难受,够不着,击打力量也不够致命,被打一下却疼得要死,打半天你没反应。”我当时的感觉也确实是这样,她能多次打到我,但击打效果真心一般,我还以为她手下留情,却没想到是身体本身能力的限制。&br&女性专业格斗运动员,每天不仅要打无数拳、踢无数腿,也要挨无数顿揍,人家已经把这一招一式融入到血液中,能随心所欲的去发挥;而且专业的女运动员,能达到世界级水平的,基础力量绝对超强,深蹲至少1.5倍体重,各项力量指标一般比普通男性都要强,这样才能保证在对抗中的击打效果,所以在面对更加强壮的男性时,能够很随意的击倒制胜。&br&而一般的没有格斗基础的姑娘,去上兴趣班的跆拳道或者空手道课,每周可能之上一次课,自己估计还觉得出了一身汗挺累,但真的只是学了招式,但是,真正限制你的或许并不是这一招一式,而是你的力量以及你的反应,你打的棉花拳、踢的麻杆腿,你的步伐笨重粘滞,恨不得脚步一动都要把自己绊倒,怎么可能有任何攻击性,怎么可能起到防卫效果。&br&题主,我想告诉你的是,所谓跆拳道或其他各种防身术,学学是很好的,但要是觉得自己每周一练就能对抗男性,在有机会逃跑的时候却选择对抗,这简直就太傻了,所以题主你朋友的思路还是很对的,三十六计,走为上,遇到不好的事情,保命为先,能跑就跑,能逃就逃,实在不行了再选择对抗。&br&ps:我之前抓了个小偷,一生气踹了人家一脚,然后就吓得疯跑差点吓哭,不要觉得我懦弱,要是有个团伙啥的拿刀给我捅了,找谁说理去,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啊,亡命之徒惹不起只能躲。&br&如果你执着的想要通过格斗训练提高自己的武力值,那请做到,&b&每周至少三次格斗训练&/b&,还要配合基础力量训练以及灵敏反应训练等体能训练内容,&b&多打实战多对抗,不要光练习招式&/b&。&br&还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技术训练之外,&b&体能训练不要忘,体能训练不要忘,体能训练不要忘。&/b&&br&&figure&&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https://pic3.zhimg.com/50/54dc6104aa2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4dc6104aa20_r.jpg&&&/figure&&br&自恋一下,我真是&b&炫酷 &/b&&br&&br&&br&&b&******&/b&看到评论里有很多说,&u&学格斗不如学跑步的&/u&,哈哈哈,关于这个,个人愚见就是&b&,跑是最明智的选择,打是无奈之下的抵抗,但既然跑不掉只能打的时候,如果击打无效,你觉得会怎样呢&/b&。
空手道十几年的老运动员告诉你,跆拳道世界冠军能做到的事情,大众一定做不到,是的,一定做不到,因为大众根本不了解跆拳道世界冠军背后的训练是什么样子。这就好像那个笑话:狐狸在悬崖上立了个石碑:“不勇敢的向前一步,纵身飞跃。 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
&p&撸主你身高184,体重120斤,真心不算非常轻...我能告诉你,我也差不多184,健身前体重只有100斤嘛?这才叫非常非常非常轻,曾经光天化日在路上被巡警查过身份证,他问我:你吸过毒吗?&br&What the fuck! =_=凸&/p&&p&&br&&/p&&p&&b&然后经过不足一年半的健身训练,从100斤涨到现在140斤!40%UP!&/b&&br&还差10斤就达到目标的标准体重了。&i&(已超过150斤——2015年底)&/i&&/p&&p&所以这次我会写一篇&b&针对瘦子新手&/b&的全面、细致的和姨妈巾一样不侧漏的大长篇,也会有详细的训练参考计划,以及平时收到的私信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帮到广大瘦子重返人间——你尝试了网上各种增重方式却毫无进展的时候,跟着我练就好了。&/p&&p&&b&没耐心读又需要励志对比图的,可以直接拉到最下面看。&/b&&/p&&p&&br&&/p&&p&----------正文---------&/p&&p&增重计划分为五部分依次讲解:&b&原因→饮食计划→训练计划→休息恢复→心理&/b&&br&尽量避免专业术语讲通俗易理解一点。&/p&&p&&br&&/p&&h2&一、原因&/h2&&p&你为什么瘦?为什么“怎么吃都胖不起来”?&br&原因主要可能是&b&遗传&/b&和&b&生活习惯,&/b&如果你从小在家吃好喝好也没胖过,家人也偏瘦,那主要就是基因问题了。&/p&&p&基因决定你的身体类型属于(或偏向)外胚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link%3Furl%3DuufZ37OTiUn8TPIs-9K8mu53e047KNTq0Erqm72LskqKWi4gSTJckWdN0c6Frh09D3z12-yIV_3ohDBFaVosJ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外胚层体型_百度百科&/a&),这种类型的身体,基础代谢率极高,增肌速度很慢,基本让人绝望,瘦的像条狗,人称卓瘦狗,和楼下的李狗蛋是好伙伴,打小时候开始就被常邻居的女汉子一巴掌甩到十公里开外。&/p&&p&&br&&/p&&p&当然这种体型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脂肪增长的也很慢,体脂很低,所以瘦子通常“天生有腹肌”,因为没有多余脂肪盖在你的腹部上;低体脂意味着你不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对于油脂较多的食物可以稍微随意一些,这个优势在你健身有一定成果的时候,非常有意义——你不用太亏待自己的嘴,也可以保持较高分离度的优美肌肉线条,就像《基战》彭于晏那样,是其他体型的人不易获得的。&/p&&p&&br&&/p&&p&&br&&/p&&h2&二、饮食计划&/h2&&p&饮食我放在训练前面写,是因为&b&饮食比训练更重要&/b&,虽然这部分看着比较无趣,也不像训练计划那样激动人心。三分练七分吃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而大多数人却想着怎么训练才能有效增肌,忽略了饮食,导致效果始终不佳。&/p&&p&&br&&/p&&p&&b&为什么要吃?&/b&&br&人的身体需要摄入热量,也需要代谢热量。宏观来说,当你&b&摄入的热量大于你代谢的热量时,你的体重就会增加&/b&,反之则减少。&br&也就是说,只要你吃的&b&真的&/b&足够多,体重一定会上涨。但你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吃了很多”,实际上还没抵得过你外胚型高代谢消耗的热量,所以还是有热量缺口。&/p&&p&&br&&/p&&p&&b&怎么吃?&/b&&br&摄入的热量,基本来源于食物;而代谢的热量分为两方面:基础代谢量和运动、日常活动产生的代谢。&br&首先你要学会粗略计算上述代谢值(&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cpo.nccu.edu.tw/show/part1/b/B2/bmr.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計算基礎代謝率&/a&),例如我现在每天会代谢掉的热量是3000出头,那我就需要吃够接近4000卡的热量,才能增重。&/p&&p&而这4000卡的热量里,各种营养是必须合理分配的。最重要的几个,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水。大家会比较重视蛋白质,因为蛋白质是增长肌肉的基础,但对于需要增重的人来说,更重要的是碳水化合物,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热量去增重,同时提供足够的能源让你有力气去训练,所以要尽量多吃饭;脂肪可以随意些,不用严格控制,但也别比前两样还多;比例大概是:蛋白质30~40%,碳水50~60%,脂肪10~20%,水多喝些,一天八杯。&/p&&p&按这个比例去吃进足够的热量,就能够比较合理健康地增重。&/p&&p&&br&&/p&&p&&b&吃什么?&/b&&br&理论都懂了,实战中应该怎么吃呢。&br&&b&少食多餐&/b&是王道——当然我们增重可能需要多食多餐。&br&多餐的意思是,一日三餐可以分为5~6餐:早餐、早午餐、午餐、下午餐、晚餐、宵夜。&br&这样你可以更均匀地摄入你的热量,摄入更多的热量,摄入你平时吃撑了也吃不够的热量。&/p&&p&&br&&/p&&p&我目前是这么吃的,大家可以参考下:&/p&&blockquote&1、早餐&br&早餐最最重要,经过一晚上睡眠,身体急需营养,此时摄入的营养能很好的吸收,所以必须有足够蛋白质和碳水。(不吃早餐就等死吧还健毛身啊&br&睡醒一大杯水,然后煮早餐吃几个肉包+自磨豆浆(含花生、核桃、芝麻等)+三个鸡蛋(只吃一个蛋黄)。&br&2、午餐&br&尽量多吃,但别吃撑。就我在深圳上班的情况,会去自选式快餐店吃,例如两碗米饭+一大块鸡扒+一份常规炒菜+一份素菜+一碗汤,20元以内解决;其他城市不知道你们的餐饮情况如何,实在不行可以自己带盒饭回公司,在校学生有万能的饭堂。&br&3、上午、下午加餐&br&我一般会带一个便当作为加餐,早上十点和下午两三点左右吃,里面有鸡蛋、土豆、圣女果、干果等货,详细可以参考我这个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上班族如何能「少食多餐」?&/a& (当时这个量是两顿加餐的量)&br&有人说这个便当的淀粉太多,吃完也容易腹胀,这个我建议大家自己尝试,选择适合自己的加餐,我需要增重,吃了也没不舒服,所以这个对我来说是合理的。&br&(大学里加餐看这个→&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大学里要增肥如何做到多吃东西?&/a&)&br&4、晚餐&br&和午餐几乎一样,鸡扒换鱼排,炒菜换点口味,一般5点半去吃,然后回公司加班到7点,出发去健身,到健身房也消化的差不多了。&br&5、夜宵&br&也就是健身完回到家,9点左右了,会先吃一根香蕉和一份增肌粉,然后自己下碗饺子吃。&/blockquote&&p&&b&这是我的食谱,算是个有效的参考,但每个人情况不同,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调整。&/b&&/p&&p&&br&&/p&&p&对上面我的食谱,大家肯定会有疑问,先解释一些常见的。&/p&&p&&br&&/p&&p&&b&怎么知道吃这么多是否吃够我需要的4000卡热量?&/b&&br&结合&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boohee.com/foo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食物热量查询,食物卡路里大全&/a&这个,粗略估算一下就好,不用太精准。&/p&&p&&br&&/p&&p&&b&太多吃不下怎么办?&/b&&br&循序渐进,一开始吃不了这么多,可以尝试每周比上周多吃点,很快就越吃越多了。另外运动量足够大的话,胃口会明显提升。&/p&&p&&br&&/p&&p&&b&会不会吃太多吃坏胃?&/b&&br&所以我建议每一顿都别吃撑,吃9分饱就好,现在6顿9分饱,吃下去的热量也远远大于你原来的三餐吃撑了。&br&按照上面的吃法,定时吃饭、营养全面、不吃撑、不吃烧烤和腌制食品,比起那些睡到上班前10分钟来不及吃早餐赶回公司、经常加班忘了吃饭、晚上回家随便吃顿烧烤当晚饭还吃撑的上班族,你觉得哪个伤胃呢?&/p&&p&&br&&/p&&p&&b&这样一天不停进食好不好?&/b&&br&据说,在人类出现文明初期,饮食上没保证,随时可能饿着,所以身边有什么食物就会随时吃下去了,为了生存也是一天不停吃的状态。而目前也只是一天定时定量的六顿,少食多餐也是很多人提倡的健康饮食方法,别真的每时每刻不停嘴吃零食就好了。&/p&&p&&br&&/p&&p&&b&维生素、矿物质怎么算?&/b&&br&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增重的直接影响没那么大,按正常量吃够就行,按上面这么吃一般差不多了。另外可以额外补充维生素B2B6,因为肌肉合成需要消耗较多B族维生素容易不足,还可以额外补充锌和钙,维持体力,避免痉挛。&/p&&p&&br&&/p&&p&&b&鸡蛋一天能吃多少?蛋黄怎么处理?&/b&&br&鸡蛋主要是蛋黄胆固醇高,虽然已经有证明蛋黄不会影响人体胆固醇,不放心的话一天两个以内是OK的,蛋白就主要是蛋白质,很健康,很多健身人士对蛋白质需求量大,一天吃十多二十个蛋白,自己看情况。至于蛋黄嘛,扔了就扔了,觉得可惜的装个小盆子放楼下喂流浪喵(有爱心好男人形象倍增)&/p&&p&&br&&/p&&p&&b&对于如何验证吃的是否合理,还有个简单粗暴的方法:&/b& &b&先制定一个量中等的饮食计划,固定吃上两周,如果两周内体重没变化,就增加食物;如果体重一直在上升,就等体重不再上升的时候,再增加食物;如此循环。&/b&&/p&&p&&br&&/p&&p&&b&蛋白粉/增肌粉是否需要吃?每天吃多少勺?&/b&&br&最多新手关心这个问题,其实蛋白粉/增肌粉是【补剂】。&br&&/p&&p&&b&什么叫补剂?基础饮食再努力也达不到目标的时候,做补充用的。&/b&&br&例如你一天需要摄入140g蛋白质和360g碳水化合物,结果你吃到吐了,也只摄入了120g蛋白和300g碳水,那剩下的20g蛋白质和60g碳水怎么办?一杯增肌粉搞定。&br&如果你基础饮食没合理计划好,上来就问能不能吃两勺蛋白粉就有效果了,没门。&br&另外有些在校学生会觉得蛋白粉贵,平时省着吃,这样其实也没啥效果,吃蛋白质就是为了让摄入量达标,你省着吃,总量不达标,没效果的,不要舍不得。实在经济上困难,就多吃几个鸡蛋代替呗。&/p&&p&你们看我说明白了么?&b&关键是营养的摄入总量要达标&/b&,粉和鸡蛋只是手段而已。&br&(蛋白粉:主要是提供大量蛋白质,低脂低碳水,适合体型正常练肌肉同时需要控制脂肪的人士;增肌粉:提供大量蛋白质和碳水,特别是碳水化合物,也容易长脂肪,非常适合瘦子增重补充)&/p&&p&&br&&/p&&p&&b&蛋白粉/增肌粉这种合成粉是否对身体有害?&/b&&br&我觉得国内的奶粉更有害...可以参考&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健身吃蛋白粉对身体是否有损害?&/a&&/p&&p&&br&&/p&&p&&b&蛋白粉/增肌粉选什么牌子?&/b&&br&我吃过BSN的、美瑞克斯、MuscleMeds、MHP、肌肉科技、GNC的。&br&其实这些粉效果没那么神奇,都大同小异,我一般都是选味道比较好的那款...&br&对新手来说肌肉科技的比较推荐,提供的碳水和热量确实够大,而瘦子增重的核心是碳水化合物;口味也还算可以,也自带适当的肌酸和BCAA,很全面。&br&(为什么增重核心是碳水化合物?→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瘦人增肌增重需要补充碳水化合物? - 卓恒的回答&/a& )&/p&&p&&br&另外最好别买什么汤臣倍健、安利、康比特这几种国产货,口碑差不说,而且很多更是以植物蛋白冒充动物蛋白,掺粉什么的,不想谈呵呵。&/p&&p&&br&&/p&&p&&b&还需要其他补剂嘛?&/b&&br&其他补剂我目前还没开始用,不玩健美没必要用,需要的话像谷氨酰胺、肌酸这些可以尝试,激素类的类固醇等千万别碰就是。&br&等你炼成一个肌肉男再考虑这些花样补剂吧。&/p&&p&&br&&/p&&p&饮食计划大概就这么多,合理的饮食计划,严格的执行,增重的根基就打好了!万事俱备,只差训练了→_→&/p&&p&&br&&/p&&p&&br&&/p&&h2&三、训练计划&/h2&&p&训练哪里容易快速显壮?&br&对健身来说,可以将需要训练的肌肉分为大肌群和小肌群两个部分。&/p&&p&其中大肌群有:胸、背、腿&br&小肌群有:肩、手臂、小腿、腰腹&/p&&p&要壮起来,当然是优先把大肌群练起来。先把胸练大了,身板马上变厚,把肩练起来了,人马上变宽,胸和肩有点型之后,你马上就会从小伙伴那收到“你最近壮了诶”的赞美。&/p&&p&背和腿长远来说更重要,但较难入门;而胸肌是最容易入门的,所以前期可以在优先训练胸肩背腿的同时,让胸肌更优先一些,感受控制阻力和肌肉增长的过程,方便运用到其他肌群中。&br&有人会比较关注手臂,肱二头肌通常都被认为是健身的象征,而实际上,这是一块很小的肌肉,健身前期,特别是增重前期,投入过多的精力在手臂上,对你整体的发展帮助并不大。&/p&&p&&br&&/p&&p&而一身肌肉,不可能一天全套练完,需要分几天时间练完。&br&所以我一般一周去四天健身房,以胸背腿为主,附带手臂小腿腰腹。&/p&&p&&br&&/p&&blockquote&周一:胸部+背部&br&周三:腿部+肩部&br&周五:胸部+背部&br&周日:腿部+手臂&/blockquote&&p&&br&&/p&&p&训练方式主要是,&b&大重量,高组数,复合动作,自由重量为主&/b&。&/p&&p&&br&&/p&&p&&b&大重量&/b&:充分热身后,做&b&6~8RM的强度,组间休息90秒&/b&&br&(这个RM意思是力竭数,例如8RM意味着,这个重量如果你用尽抓奶的力气,一组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陈新平QQ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