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足球强队大家都支持强队

您好, []|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连续4届进四强 德国为什么强
德国足球10年卧薪尝胆 中国为何无法借鉴
danzizhang
v_chenzzhu
日凌晨,世界杯1/4决赛,胡梅尔斯打入全场唯一进球,德国1-0淘汰法国,成为第一支连续四届世界杯进入四强的球队。除了2000年和2004年欧洲杯小组赛没出线,近年来德国队的大赛成绩一直稳居前列,德国足球为什么强,他们是怎么做到无缝换代的
撰稿:赵宇连续四届世界杯杀入四强,德国人哪怕最后无法登顶,也足以笑傲。2000年的欧洲杯,德国人被葡萄牙3-0扫地出门,到这届世界杯4-0复仇,14年走过来,德国人是如何从谷底走到巅峰?哪怕如巴西、阿根廷这样从来不缺人才的足球国家,也需要赶上个“好年景”才可能凑齐一支漂亮的球队。而德国人可以几乎无缝换血,他们是现在世界上注册球员最多的国家。德国人是如何做到的?当年留学德国的谢晖、周宁、杨晨和邵佳一,都有自己的见解。但很遗憾,中国足球走过这些年,出去回来这么多人,无一能够派上用场。‘天才培训’计划坚持了十多年1998年法国世界杯,37岁高龄的马特乌斯仍是德国队主力1998年世界杯,德国队在1/4决赛中被克罗地亚队3比0横扫。当时有德国媒体这样评论:“我们已经耗尽了所有资源”。德国队是那届世界杯赛上平均年龄最大的球队。两年后的欧洲杯,年迈的德国队连小组赛都没有出线。2000年6月的鹿特丹德国队0比3不敌葡萄牙,《南德意志报》曾经将2000年的欧洲杯称为“鹿特丹大爆炸”,创造的是德国足球的新世界。“那个时候的德国队新老代谢太慢了,一直指望着马特乌斯这帮老队员,年轻球员成长不起来。”周宁当年正好在德国曼海姆俱乐部踢球,对于德国足球当时的现状,有着深刻认识。接连的失败让德国足协痛下决心,他们制定了“天才培养计划”,将更多精力放在了青少年球员培养上,每年投资2000万欧元。德国国家队在2000年和2004年前后有低谷(数据来源FIFA官网)“德国足球的培训系统当时已经很好了,他们这样改进,只不过是想再加强一步,让自己重新回到最巅峰的状态。”据当时效力于亚琛俱乐部的谢晖介绍,德国当时总共有72个职业俱乐部,17万个非职业俱乐部,“为了不漏掉这些小俱乐部有潜力的球员,德国足协在全国铺设了261个点,每周都会往这些点上派遣专门的教练,让那些业余俱乐部的球员也可以加入到培训点的训练当中,然后这些教练挖掘有天赋的球员。”德国各职业足球俱乐部和专门的足球培训机构把参加培训的小球员按照年龄分为不同的梯队,这些小球员的年龄在8~19岁这个区间,每个年龄段单独组队。经过七八年时间的磨练后,德国足协的“天才培养”计划开始显现成果,德国U21、U19、U17三支青年队分别获得了2009年自己所属年龄段欧洲青年锦标赛冠军。德国国家队本届世界杯参赛名单中,穆勒、诺伊尔、博阿滕、胡梅尔斯、赫迪拉、厄齐尔、格策、克罗斯、罗伊斯、德拉克斯勒等人,都是“天才培养”计划的硕果。2006年,德国足协又建立起了更高一层的 “精英足球学校”。这是参照了德国2002年建立起的 “体育精英学校”制度,这个制度在德国大获成功,39所学校培养着超过1万名运动员,2006年都灵冬运会,德国代表团的参赛运动员中有58%来自这些学校,北京奥运会,德国有29%的运动员来自 “精英学校”。德国足协希望,”精英足球学校 “也能为德国足球输送同样多的人才”。基层教练是英格兰的16倍拜仁青年梯队参加德国第三级别联赛一个良好的青训体系只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不是绝对的。这些参加青训的孩子,需要高水平的教练员进行辅导。据谢晖介绍,当时德国足协每周都要往下面的培训网点派1000多名教练员,平均每个培训网点两、三名名教练,这些教练员都在德国足协举办的培训班中上过课,持有教练员资格证书,“在中国,你派谁下去教孩子们踢球?你连踢球的孩子都没有,派下去又能教谁?”提到中国足球现在的青训,谢晖这样说。据杨晨介绍,很多自己当年在法兰克福效力时的队友现在都成了青少年梯队的教练。他现在也经常会回到法兰克福,见到自己队友时还会交流一下培训心得。“这里的小球员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还都要上学。我当年在法兰克福踢球时,俱乐部拿出三块标准场地专门用于青训,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七块。”杨晨说。对比之下,杨晨认为中国在鼓励更多孩子踢球的同时,也应该增加、增强青训教练员的数量和水平,“国内现在很多职业球员即便拿到教练员证书了,也不想去搞青训。所以也希望中国足协能把这些人都召唤回来,给大家相对较好的待遇,这些有水平的教练员对于青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欧足联的统计,德国拥有28400个持有欧足联B牌照的足球教练,而英格兰仅有1759个,只有德国的1/16。德国持有A牌照的教练有5500人,英格兰为895人。德国持有专业教练牌照的有1070人,英格兰115人。德甲联赛稳步向前走德甲联赛近年进步明显,2013年欧冠决赛成了德甲“内战”和德国足球一样,德甲联赛在2003年之后也曾进入过一段低潮。德甲联赛那些年无论从关注度,还是大牌球星数量上,都无法同英超、西甲、意甲联赛相提并论。周宁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德国经济在那个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低潮,另外还跟德国联赛特殊的政策有关系,“德甲足协不允许外资注入德甲俱乐部,而且一直倡导理性的投资方式,相关部门每年会很严格检查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如果一个俱乐部财政如果出现严重状况,那么就会影响到你参加下赛季德甲联赛的资格。”正是这种相对理性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德甲联赛那些年没什么大牌球星加盟,联赛质量也曾一度受到影响。在德国踢球十年的邵佳一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在德甲,你永远也不可能看到梅西、C罗这样的球员。有的人会说里贝里、罗本的价值不逊于这两个人,但必须要说的是,这两人去德甲之前,还没有达到巅峰的高度。”不从外面购买大牌外援,德甲联赛更多时候是靠自己培训出来的球员进行比赛。很多在德国踢过球的中国球员都有一种感受:如果你在球队当中不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俱乐部在同样水平、同样位置上,更愿意用自己本国培养的球员。“德甲联赛的水平在逐渐提高,他们现在又重新回到了欧洲最高水平行列。”德国联赛最让邵佳一佩服的就是自己内部挖掘高水平球员的能力,“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变德国足球的现状,事实证明也是非常成功的,他们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这也是成功的关键。”不过邵佳一也表示,德国俱乐部重点培养的本土球员基本上都是有水平的,“如果你的年轻球员没什么水平,那么他们也不会给你在联赛中锻炼的机会。”与此同时,杨晨在接受采访时还谈到了德国足球的文化,他当年在法兰克福队效力时,经常会看到全家人一起到赛场看球,哪怕是自己支持的球队成绩不好,“主场球票是爷爷传给爸爸、爸爸再传给儿子,永远都是那个座位。有些人去世了,也要把自己的骨灰安葬在球场边上。这种足球文化,我们现在还差很远。”中国无法借鉴德国足球?发展中国足球的前提是让更多的小孩去踢球杨晨认为,德国足球之所以能够成功,跟他们的坚持和执着也很大关系,“他们一直都在按照统一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且有很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性。他们的青训在没搞‘天才培训’计划之前其实也不错,但就是在目标和方向性方面有所欠缺。”和杨晨的温和相比,自称满脑子都是欧洲足球思维的谢晖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法跟德国学,“德国足球即便陷入低谷时,他们也有很雄厚的基础。我们呢?人家认准一条正确的道路,就一直坚持下去,不动摇。我们呢?中国社会就是这样,没有人真正会去做对今后有利的事情。四年一届,都想赶快出成绩,只管自己现在的,不管将来。”这几年,中国足球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也曾有一段时间提倡学习德国足球风格。对于足球风格的问题,谢晖很不认同,他说:“一提风格我就来气,风格跟中国足球有什么关系?你现在连踢球的人都没有,还谈什么风格?疯了吧!”“(打个比方)中国足球就是‘乡下人’,你首先要保暖,得先把棉袄穿上,再谈时装风格!”谢晖这样吐槽道。在谢晖看来,中国足球摇摆不定跟足球决策者有很大关系,“足球跟下棋一样,也需要段位的。有人会说我在中国足球圈混了十年。我要说,你在中国这个足球圈子里混了十年,有个X用?我去了德国后发现我之前对足球的认识都应该整理之后放在一起,扔进垃圾堆,全是废料!”和谢晖相比,邵佳一在德国生活、踢球的时间更长,他在接受采访时显得更加理性,“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足球基础。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就很难再去谈质量了。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去做一件事,而不是急功近利。如果能够踏下心来打基础二十年时间我们也是可以等的。同时也需要社会给大家营造一个健康的踢球环境和舆论环境。”邵佳一说。
谢晖的牢骚,话糙理不糙,更多的是无力的抱怨。他是中国职业联赛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球员,也曾有过长达五年的留德经历。他对于中国和德国足球的认知,比很多人都要深刻。他发这样的牢骚,无非也就是对于中国足球现状的不满。或许有人会说,德国足球本来就基础雄厚,他们的低谷也是暂时的。但别忘了,在雄厚的家底放到一个败家子手里,也迟早有一天会挥霍一空。我们从未苛求中国足球能够在世界足坛有像德国足球一样的地位,我们只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在亚洲找回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NBA球迷为什么更多是球星或强队导向型的,足球迷更多是球队导向型的?
身边NBA球迷多,一般自己喜欢球星去到哪队,哪队变成自己主队。例如,10年后的突然变成了很多人的主队,詹姆斯前东家哪怕之后选了欧文都无人问津。之后詹姆斯回到,骑士立马火了起来,喜欢热火的骤降,不过还有球迷撑着,现在韦德走了后,热火瞬间遇冷。其实说球星导向型也未必正确,NBA球迷更多甚至是强队导向型。哪队强,就喜欢哪队。例如07-08赛季绿军组了三巨头,球迷立刻多了很多,哪里还是07年无人问津的绿军。之后类似的保罗,,,,热火,骑士。也不是NBA没有忠诚的球迷的,例如马刺,一直以来战绩好战绩差,好像球迷都挺忠诚的。马刺没得说了,一直战绩那么好,球迷能保持热度也理所当然。火箭其实有三个赛季还没进季后赛,不过有耐的余威,还有之后不久就有了的到来。可能也算一队吧,不过始终小牛在他辉煌或者现在落魄时期也不算多球迷,最多中上。所以NBA要保证球迷始终支持一队,不求年年争冠,起码能保持强队行列。譬如绿军就是这么一队,三巨头走后,加上战绩差,球迷流失了不少。当然死忠粉还是有的,例如我见过球迷也有,不过在国内毕竟少量,还是哪队火支持哪队。在美国就不同了,如果自己地区有球队,无论战绩好战绩差,始终自己主队。而足球迷好像不计较成绩好坏,一般很少换主队。例如以前强的米兰双雄,现在两队已经多年没什么好成绩了,不过依然他们的球迷在。然后英超各队也是支持了一队就不会变了,利物浦多年无冠,阿森纳多年第三第四,切尔西上年更是掉到第十,不过足球迷都没转过自己的主队。
足球里个人的作用起不到颠覆效果,梅罗也靠队友体系,篮球大不一样,76人有勒布朗保底二轮
这说的是指美国以外的球迷 当地球迷肯定90%是自己当地球队的球迷
篮球更凸显个人实力,足球人数多,更倚重团队
对比的话,足球是一场战役,篮球是一场斗殴。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2楼 @ 发表的:这说的是指美国以外的球迷 当地球迷肯定90%是自己当地球队的球迷是的,本身就是说中国球迷,没标明清楚,不好意思
足球人多吧,走了某个人影响不大
引用1楼 @ 发表的:足球里个人的作用起不到颠覆效果,梅罗也靠队友体系,篮球大不一样,76人有勒布朗保底二轮你说空降过去吗?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4楼 @ 发表的:对比的话,足球是一场战役,篮球是一场斗殴。曾经这么在篮球队说过,然后就再也没打上首发
凯密、巴萨密低调撸过~~~~
没有人喜欢看输球。
与其说蜜的是球队,倒不如说是情怀吧。比如你去问问有多少人支持曼联是因为弗格森,支持阿森纳是因为温格,支持米兰是因为曾经的辉煌。你要说他们有多少新球迷我是不信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哪怕C罗走了曼联也是他们第一主队。而篮球历史不够,篮球迷没有这样的代入感很正常,不存在谁更高贵。另外这些人蜜的难道不也是曾经和现在的强队?二十年莱斯特城蜜就忘了?英超这么多只队称得上有球迷的有几只?
大概是足球人数多吧。像我,举个篮球例子。本来只密詹,但是热火时期我很难不喜欢韦德真的。所以即使詹走后我还是关注热火,当然韦德走后关注红牛就是。像热火时期其他人即使不密,但看到新闻标题有他们也会去看一下近况如何。足球就更广了,总会因为a爱上b,c之类,即使a走了,b,c还在然后又让你喜欢h,g之类的一个死循环。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一个人能左右比赛吧,比如科比的湖人
就我自己来说,对马刺和米兰俩主队都挺忠诚的,无论谁走都还是会喜欢。马刺是因为波波一直在,GDP也没离开过,就是温暖大家庭,回想一下曾经的米兰也是这样……圆桌骑士,30+俱乐部什么的,后来打散重建,成绩也就这样了…… 不过说实话,足球圈一个老牌豪门俱乐部的底蕴,氛围,各种文化积淀,真是NBA球队完全不能比的,球迷自然更忠诚。我看足球的时候对某些队伍讨厌的要命,篮球反而很看得开,都在一个联盟,基本哪队都不想黑
因为球类体系的差距
篮球是个人能力和球队实力的完美结合。
足球队的文化底蕴更深,本身也是一个队一个集体互相竞争因此文化特点鲜明,而不像NBA联盟自己是一个集体球队是会员互相平衡让大家都有钱赚。
足球队大多有队歌,退役的名宿经常能进入球队管理层,球队动辄百年的历史而且一直在一个城市,使得很多爷辈,父辈都是一个队的球迷,人情味方面也更强。
足球迷对一个队有感情是对一批人的感情,所以不会因为某一两个球员退役就马上换队,相反还会继续关注这个队新一批的球员。比如我毛都成这样了现在粉丝还是不少,身边以前的米兰球迷说到足球还是会首先关注米兰,把当年从对因扎吉,马尔蒂尼,舍甫情科到皮尔洛,加图索,卡卡这批,再到帕托,弟媳,博阿滕,伊布再到现在唐纳鲁马,罗马尼奥利,小德,苏神。强了关注拿不拿冠军,下滑了关注进不进欧冠,弱了看这些年轻人的成长各有各的滋味。即使现在弱的穷的不行了,伴随着米兰米兰的队歌,看看三剑客和21世纪前7年的比赛集锦,照样心潮澎湃自豪感满满,没觉得一定就要当皇马和巴才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029人参加团购118.00元&239.00元
48人参加团购160.00元&249.00元
202人参加团购269.00元&499.00元
433人参加团购249.00元&499.00元
422人参加团购109.00元&299.00元
289人参加团购139.00元&499.00元
1129人参加团购289.00元&599.00元
81人参加团购288.00元&699.00元
439人参加团购189.00元&249.00元
76人参加团购239.00元&499.00元
758人参加团购338.00元&1299.00元
311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0.00元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爱看足球直播了?
周末,七点半,我们一家人围在电视机旁,进行晚饭后的例行闲聊,父亲在看一档健康节目,母亲正在教我一岁出头的女儿学说话。
此时,妻子问我今晚要看哪场球赛。我打开肆客足球app的赛事讯息,随即告诉父亲,昨天鲁能赢了,国安今晚比赛。
父亲仔细聆听着电视中讲述的内容,然后有些不以为然的说了一声“哦,我知道。”
我父亲八十年代开始看球,见证过马拉多纳的无敌天下,也曾目睹法国铁三角的妙到毫巅,AC米兰、尤文图斯是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
在90年代甲A大幕开启后,我父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错过山东队任何一场比赛,在无法去现场观战的时候,他总是准时守在电视旁,为山东队加油。
“你现在不很喜欢足球了。”我对父亲说道。
父亲用一个斩钉截铁的“不”字,否认了我这个观点,“我只是不像以前那么爱看比赛直播了。”
之后,他告诉我他如何默默的关注那些他曾经喜欢的球队,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浏览足球消息,也会看看精彩集锦之类的内容。
我在思考,不看足球赛事直播是否就等于不看足球。
其实,不仅是我父亲,很多老球迷们观看足球直播的频率逐渐减少。细思之,似乎终归与信息化时代的生活方式有关。
八十年代,高水平的足球比赛转播刚刚涌进中国,九十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职业联赛,那段时间,中国人的看球热情空前高涨。
98年夏天,生命之杯的悦动旋律响彻大街小巷,早上父亲送我上学,吃个早饭的功夫,身边无数谈论世界杯比赛的人们,阔论球事,眉飞色舞,好生热闹。
放学回来,上楼时,邻居家叔叔询问父亲,当晚比赛两队孰强孰弱,各自阵中都有哪些好手。
我回忆那时,总在思绪间嗅到生活中浸染着足够浓烈的气氛。
而如今,我和同好者说起这些时,总是感觉生活周边足球的氛围淡了许多。
从上世纪末到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信息时代,我们所能了解的东西愈发多样。我们对生活中娱乐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很多曾经关注足球的人们,在前行的时光中找到了其他一些爱好,来分立他们的精神世界。
比如游戏、电影、书法......种种乐趣,均是各有乾坤,值得爱好者花心思和时间来琢磨
就拿游戏举例,这个历史不长的娱乐方式,经历了十多年构建后,以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
我当年大学的一名室友,喜欢玩实况足球,他几乎不看足球比赛,但是对各队球员如数家珍,我们半夜爬起来看世界杯的时候,他鼾声震天,当在他玩游戏时,嘴里确总在念叨着哪名球员是什么特点。
如今在中国3800亿元的娱乐产业市场,游戏就能占到1600亿。
自2015年起,电子竞技火爆异常,同时各大游戏直播崛起,电竞选手百万以上的天价合同诠释这一行业的价值所在,“WCG”“CPL”和“ESWC等专业赛事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而且随着科技化设备的普及,像电子游戏这样,即时性、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娱乐方式很容易渗透到大众的日常中去,闲暇时光,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聊天之余一同打一把游戏,嬉笑怒骂,曼妙的感觉让心情愉快。
在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始终都喜欢干“时髦”的事,让时髦贯穿生活,是逼格的一种体现。
看足球赛事直播,曾经是个很“时髦”的事,足球这个充满戏剧性的运动在曾经娱乐相对匮乏的年代成为很多人在周末休闲时的第一选择。
我听父亲说过,九十年代不看意甲和甲A,和朋友聊天时就感觉自己很土。
而如今,中国的娱乐产业呈现蓬勃盛景,更多的娱乐元素具备了潜移默化的文化输出。
看球这个名次不在是“时髦”的体现,我们口中可交谈的话题多之又多,我们可以在周末的影院中共度良宵,第二天像先知一样将剧透告诉朋友们,何必在黄金时间去看一场水平并不那么高的中超联赛。
当然,足球这种极富魅力的运动肯定会有无数拥趸准时收看直播。但是收看直播的人数比例确实在下降。
其实,像欧冠和五大联赛这种高水平赛事还是很吸引人的,但是转播时间的问题,又成为影响收视率的一大因素。
欧洲高水平赛事大部分都在北京时间22点之后,熬夜对于年青的大学生们还好,但对于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上班族和中年人群来说,总会权衡,因一场足球比赛打破作息放弃睡眠是否真的有必要?
当今很注意养生,在饮食中“大鱼大肉生活好”的理念已经被素食主义所取代,人们开始杜绝碳酸饮料,茶的受众年龄更加宽泛,保温杯加枸杞是健康生活的表现,健身房的人们将出汗视作快乐。
从这种角度讲,熬夜看球归根结底还是有伤身体的一件事,即使比赛再精彩,c罗梅西再牛逼,当下人们还是更注重健康。
看球是精神世界的享受,但是我们日常还必须要在物质世界中奔波,这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迫于无奈。
谁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一点、宽裕一些?
社会压力与日俱增,我们的神经愈发紧绷,在单位加班是家常便饭,自主创业的人们为了打开市场,夜以继日的苦思冥想,酒桌上推杯换盏背后,是种种酸楚涌上心头。
人们的精力已经被散尽在生活的路途中,回家之后,连洗澡的精神都没有了,更何况去看足球赛事的直播呢?
时代的确是变了,当年热衷于看足球赛事直播的人变老了,新一代的球迷理解接受足球的方式日新月异。
死忠球迷当然还是在很多个不眠之夜,陪着自己的主队或喜或悲。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足球梦,他随着成长埋在心里,却也会因一刻间情感奔涌涌上心头,也许是在旅途中休憩的时候,也许是在异乡神伤的时候,也许是在和小伙伴们欢聚的时候,也许是陪着父亲说起往事的时候。
如今,很多人不能守着比赛直播,为足球疯狂,但其实那份含蓄的爱始终在心里,不与言说。
文:荷洛大叔
点击展开全文5881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1K18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赵旭日:大比分看到差距 过招强队可以增加经验教训_国内足球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赵旭日:大比分看到差距 过招强队可以增加经验教训
赵旭日:大比分看到差距 过招强队可以增加经验教训
  3月22日,在2018年中国杯的首场比赛中,东道主中国队以0-6不敌威尔士队,这也是里皮执教以来的最惨重失利,赛后中国队球员也承认与对手存在实力上的差距。
  在本场比赛中,威尔士队三名前场进攻全部破门得分,而且包揽了所有六粒进球,贝尔上演帽子戏法,沃克斯独中两元,威尔森打入一球。比赛结束后,对于这样的结果,中国队老将赵旭日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大比分输掉比赛,确实说明了与对手的实力差距。对手的个人能力在那摆着,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防守困难。
  谈到大比分失利是否会打击信心时,赵旭日说到:对方的领先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在把握机会能力上,包括逼抢方面做得很好,对手的节奏比较快一些,这都让我们很不适应。所以,与这样强队进行比赛还是有好处的,一方面能看到差距,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我们的经验与适应能力,相信下一场我们的表现就会更好一些,我们也会从这场比赛吸取教训。
  中国队在大比分落后时依旧在全力追赶,试图打入一球。对此赵旭日也说到:虽然连续丢球,但我们没有放弃,大家一直在在积极的投入比赛,希望能进一个球,其实我们做得也不错。也获得了进球的机会,但还是把握机会能力不如对手。(于静)
阅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美足球强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