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市中心河岸为什么现在还有人划龙舟简笔画?在训练还是什么的?

图说赛龙舟: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发布时间:
  这几天,在海宁东山南麓洛塘河段,不时从河面上传来整齐的呐喊声。为了备战嘉兴端午龙舟邀请赛,海昌街道海宁龙舟队的队员正在河中苦练。
  初夏梅雨季的雨水落落停停,空气潮湿中透着清新。河岸植被繁茂,苍翠欲滴,河面水波泛着涟漪。&这两年,看着这段河道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龙舟训练也更有劲了。&鼓手钱火荣是龙舟队的鼓手,参加龙舟队已经六年了,也是土生土长的长山村人。他告诉记者,和往年绕市河训练不同,今年的两条龙舟就在横头街道碧云大桥西段的水域训练。因为洛塘河从横头街到碧云大桥西段这片水域实在是很漂亮,在这么美的河道中,两条龙舟队的44名队员划起龙舟来也有劲。
  &现在这里都可以游泳了。&钱火荣笑着说。和钱火荣一样感受的队员有很多,来自长山村的张金海也是其中一个。&我参加龙舟队五年,切实感觉这两年多来变化尤其大。&张金海说,以前划龙舟的时候,河水不光有臭味,河面上还有不少垃圾漂浮,训练的时候还有不少浮萍。&这两年河道变美,环境变好了,我对龙舟的热情也更加高了,毕竟这是代表海宁参加比赛呢。&张金海说。让我们和龙舟队一起,感受下东山南麓的美丽水岸吧。
编辑:杨立超&&来源:海宁日报&&作者:记者 陈杰&&
相关阅读:
新闻排行榜
新闻即时报赛龙舟的来历资料_百度知道
赛龙舟的来历资料
我有更好的答案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采纳率:33%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欢天喜地赛龙舟,现已经成为2010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屈原怒沉汨罗江,人纪念之。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忧国忧民投汨罗江而死的楚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而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端午节赛龙舟盛行于我国南方水乡吴、越、楚等地,东汉以后这一风俗逐渐向北传播。
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神龙的节日。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性节目。”处于原始图腾社会时期的南方水乡部族人民,深受蛇虫、疾病和水患的威胁。为了抵御这些天灾,他们尊奉想象中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图腾),并把船建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和龙的传人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即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踪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之诗。这即与“魂舟”暗合,与楚国《人物御龙帛画》之像暗合,可互为印证。《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 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如广州黄埔、郊区一带龙船,长33米,路上有100人,桡手约80人。南宁龙舟长20多米,每船约五六十人。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22米,挠手24—48人。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挠手32人。龙船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欢天喜地赛龙舟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常见赛龙舟(12张)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三种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一说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被当地百姓发现后,大伙都拼命划船前去相救。后来就演变成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二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三说与越王勾践有关。
吴、越都处江南水乡,河湖交错,民间习惯以舟代车,都很有条件形成竞渡之俗。
龙舟竞渡之俗,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千百年来,赛龙舟已成为民间一项规模宏大的民俗游艺活动。虽然古时赛龙舟不一定在端午时举行,但如今却大都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进行,从这一点也可看到,赛龙舟源于救屈原一说在群众中有更大的影响。
民俗专家介绍说,每逢举行赛龙舟的活动时,就像一次盛大的节日来临。有些地方五六十只龙舟同时参赛,每只船头上都安装有各式各样的木雕龙头,色彩绚丽,形态各异,有金龙、黄龙、白龙、乌龙等。开赛号令一响,只只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出山之虎,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每只船上鼓锣喧天,喊声阵阵,你追我赶,力争上游。河岸两侧人头攒动,万众欢腾。前来呐喊助威的观众,群情激昂,欢声震天。扣人心弦的龙舟竞渡,把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参考资料: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他9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赛龙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Austin市中心河上赛龙舟&---YK
小时候每当春夏季节,祖母会讲起过去她带我的父亲在老家的信江河上看龙船比赛的事情。当时我就按照她描述的
设想龙船比赛情景。 大一点上初中后,曾多次和邻居小伙伴一起乘中午河上挖沙的船没人管,解开船的揽绳,将船
撑到上游,然后让船顺水而下。船在绿水和浪花间穿行,那是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模仿毕竟只是模仿,我从未在家乡见识到真正的龙船比赛,直到几十年后在大洋的另一端,我有机会作为龙舟队一员,披挂上场,实现儿时的梦想!
实际上龙舟赛在海外很普遍,美国,加拿大,南洋,很多地方每年举办盛大的龙舟赛事。Austin市龙舟赛已有十三年的历史。每年都有来自本市外地的各大公司,政府机关,学校十几个队参战。以下是一组Austin市中心河上赛龙舟的照片。(
自2004年,我有幸多次参加DELL公司的龙舟队。今年受龙舟队队长的委托,学习为龙舟掌舵。掌舵乃不是一件好玩的
差事。 每年比赛都有因舵没掌好, 轻则落到比赛最后,重则导致龙舟相撞,船翻众人落水。虽要求船员懂水性,
并穿救生衣。但由于一人的过失导致全船人落水, 更何况船员里有好几个公司高层, 实在不是一件可以原谅的
事情。可能就是这个原由,没人愿意担当这个任务。 幸好队长自己是出色的舵手,同意传授经验,训练我为DELL二队掌舵。
比赛日子是4月30日, 我接到通知是4月9日。 比赛前有三次学习机会: 4/9, 4/17,
4/24,每次一小时,与全体
队员一起训练。4 月9日的训练很不顺利,湖面上风很大,我拼尽全力控制船,但船在湖上基本是走‘之’形。
大家都很合作,每当船歪得太利害,大家就停划,把浆垂直放入水中刹‘车’。就这样,我尽全力有与风斗,与水流斗,更要与全船二十人的划水抗衡。一小时下来,已是精疲力竭。回到家中反复想为何队长掌舵如此轻松。原来他是站着,我是蹲着。站着手握橹的力矩长,蹲着握橹力矩短,按照物理学静力平衡的原理。蹲着要付出站着几倍的力量。所以下次必须站起来。
4/17日的训练开始了,我设法站起来,但舵手在船尾,龙舟是两头窄,并翘起。为了提高速度,船员划水时,还要一致身体前摇摆,造成船往前的冲力。这时龙舟一直晃得很利害,舵手很难站稳。有时作舵的橹的还推舵手。再加上水常常划到舵手站木板上,把立锥之地变成了滑滑梯。我几次试着站起来,都差点摔人水中,不得不又蹲下维持平衡。这时队长看在眼里,鼓励说,站起来是一定要两腿着力平衡身体。我按照他讲的要领,再次站起来,并把手握橹的力矩加长,减少手上用力,加大两腿的力量,终于稳住自己。自己站稳了,舵也好掌多了。
4 月 24 日第三次练习,特地换上防滑的鞋子。我已能很轻松的控制龙舟,就像开车把握方向盘一样自如。
以下两幅是在我站着掌舵的照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桂林桃花江龙舟倾覆事件调查:等待开闸未果强冲“滚水坝”
关键字: 广西桃花江翻船桂林赛龙舟桂林桃花江桂林龙舟侧翻大学生遇难
再次冲坝时,行驶在前端的龙船打横、翻了,廖勇和整船同伴悉数落水。此时,已经在下游快靠岸的第二艘龙船赶过来救人,船上的人纷纷向落水挣扎的人递出船桨。
4月22日,市民在翻舟事发地围观。 新华社 图
36岁的李汉在第二艘龙船的尾部,是倒数第二个。他很快发现,第二艘龙船也被漩涡吸住了,开始打横,面临翻船。廖勇奋力爬上了第二艘龙船,但可惜第二艘龙船又翻了,再次落水。
被倾覆的龙船压在水底,水性很好的李汉无奈发现:无论他怎么游,都游不出去,“人被吸住了”。李汉被灌了好几口水,他开始绝望、胡思乱想,在最后一搏中,他摸到了一个趴在龙船上的人的衣服,借力浮出水面。
龙舟倾覆的水域,幸存者表示,“滚水坝”下方的水流形成了漩涡,吸力很大,很难游出来。 本文图片 &除署名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摄
见两艘龙船先后倾覆,跟在后面的游船过来救人。靠着船上扔出的船桨,李汉爬上了游船,同样爬上游船的还有廖勇。但此时,由于负载太多人,游船开始进水。为了避免第三次翻船,李汉、廖勇等青壮年只得跳船。
李汉拼命向岸边游,岸边一位路人解下皮带扔给他,把他拉了上来。上岸后,心疲力竭的李汉在地上躺了足足半个小时,不停地吐水。而经历了落水后上船、再落水上船、又被迫跳船下水的廖勇也上了岸,他的“三次落水”让岸边的母亲揪心不已。时隔三天后,廖母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感叹说,三次落水,九死一生,幸亏儿子年轻,且当过兵,身体好。
与李汉、廖勇等人的幸运不同,21岁的大三学生曾隆捷在第二艘龙船上,该龙船倾覆后,他没能游上岸,遗体约4个小时后被打捞上岸。
上述龙船倾覆悲剧发生于4月21日13时许,位于广西桂林市秀峰区鲁家村附近的桃花江橡胶坝处。据桂林市公安局此前通报,当时两艘龙船倾覆,共57人落水,其中40人获救,17人遇难。
4月24日下午,距离事发时间已过去3天,鲁家村附近的河岸上仍聚集众多群众,大家纷纷发问:悲剧是怎么发生的?
按照一代代流传沿袭至今的习俗,桂林的端午龙舟竞赛遵循“十年一大划,五年一小划”。上一个十年大划的年份是2008年,当年遇上“5.12”汶川特大地震,龙舟活动被紧急叫停。
今年又逢十年大划,秀峰区敦睦村村民早早开始准备:今年2月初公布龙舟活动食品安全、人生安全管理制度,3月份定做两条约18米长的龙舟和一条约30米长的游船,并于3月中旬开始组织村民下水练习划龙舟,一切均为迎接今年端午的十年大划。
据村民们介绍,端午节当天,各村的龙船将会在漓江决一高下,大家主要是图个热闹,并不是非要争得名次。
应于家村的邀约,4月21日上午,敦睦村的村民决定沿桃花江划龙船去于家村。
在事发水坝附近的岸边,一处警示牌明确写着,禁止竹排、船舶、木、竹等接近、靠近坝面。
于家村位于敦睦村北部,两村相距约5公里。于家村也有龙船,这种“串门”也是当地的龙舟习俗,村与村之间联谊聚餐,也可互相交流划龙舟的经验。
这次也被视为一次难得的划龙舟训练。
航道是桃花江,桃花江是漓江的一条支流。两艘龙船在前,分别坐约30人,均是划龙舟的主力;一艘游船在后,坐着的均是年纪较大的长辈。根据当地习俗,乘坐龙船及游船的人必须是男丁,且需年满18岁。
除了敦睦村的村民,参与此次“串门”的还有相邻狮子岩村的村民。狮子岩村没有龙船,与敦睦村交好,遂一起参加图个热闹。
狮子岩村村民李汉介绍,狮子岩村一共来了30人,有些是划龙船的主力,有些是坐在游船上的长辈。
敦睦村祖庙里挂着该村龙舟赛所获得荣誉锦旗。
4月21日上午,在敦睦村祖庙完成启程仪式后,大家步行至约1公里外的桃花江码头,2艘龙船和1艘游船停泊在那里。
岸边围观的群众很多。年近五旬的村民曾应星是尿毒症患者,靠透析维持生命,“连几步路都走不了”。曾应星不想错过这场热闹,家人用电动车载他,一路围观龙船的行驶。
曾应星21岁的独生子曾隆捷在第二艘龙船上,他在广西钦州学院读大三,4月18日放假回家,赶上了这场热闹。
敦睦村是市区城中村,村内出租房林立。
10时40分左右,3艘船下水,一路上走走停停,先后经过狮子岩村、巫山脚村,行至约4公里外的鲁家村时,已近13时。
前方有一处水坝,3艘船停了下来。由于前几天下雨,桃花江的水位有所升高。多位村民介绍说,根据目测,当时水坝比下方的江面高几十厘米。
水坝是橡胶坝。桃花江进入秀峰区后,河道形成一个大“S”形、两个小“S”形。公开报道显示,为抬升水位实现通航,桃花江修建了船闸枢纽,每座枢纽都有橡胶坝和通航船闸。
多位落水的幸存者表示,龙舟都是十年大划,过去他们划龙舟遇到的水坝都是石头垒成的,橡胶坝是最近一两年建的,像划龙舟遇到这样的橡胶坝,他们还是第一次。
冲坝未成后,大家想走旁边的水闸通行,但是无人开闸门。李汉表示,当时有人说已经在联系水闸的人,他们就停船休息,在船上聊天、抽烟、玩手机打发等待的时间,等了很久。
一位当时在岸边围观的群众表示,当时,3艘船等了约50分钟,但水闸还是没开。
橡胶坝下游仍停泊着敦睦村的2艘龙船和1艘游船。
据界面新闻报道,船闸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船闸由桂林市环城水系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管理运营,日常值班有两组人员,分别为维护组、操作组,值班时间朝九晚五。
该工作人员介绍说,主体与中控楼于2011年年初竣工,桃花江航道为内河七级航道,即通航能力为50吨船舶、航道水深0.7米以上。自船闸建成,过闸船只基本是景区旅游船,“不是你什么船来想过就给你过的,要先联系船闸,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但他并不了解事发当天敦睦村村民是否提前联系过船闸。
等待无果,约13时30分,廖勇所在的龙船行驶最前,船上的人决定再次冲坝。谁知,危险随之而至,龙船打横翻了,船上的人先后落水。
由于是“滚水坝”,水流流量大,坝下方的水容易“漩涡”,人若被卷入很难逃生。能游漓江一个来回的廖勇发现,他也被吸住了,无法自行游出逃生。
此时,李汉所在的龙船已经快靠岸,见第一艘龙船倾翻,众人落水,他们赶忙过去救人。
李汉说,当时,他们向落水的人伸出船桨,想把他们拉上来,可随后发现,自己的船也被漩涡吸住,开始打横,再加上落水者都想爬上来,船很快又翻了。
落水后,李汉被倾覆的龙船压在水底,他尽力游了几次,发现怎么都游不出去。被灌了好几口水,李汉有些绝望,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他决定最后一搏,所幸摸到了一个趴在龙船上的人的衣服,他借力浮出水面。
游船过来救人,借力船桨,李汉爬上了游船,已经二次落水的廖勇也爬了上来。但此时,由于负载太多人,游船开始进水,李汉、廖勇等只得跳船。
李汉奋力游到岸边,一位路人解下皮带,把李汉拉了上来。上岸后,李汉在地上躺了半个小时,才缓过神来。
敦睦村祖庙墙上装贴的龙舟歌。
上岸后的廖勇,被救护车送往了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至今,他和两位落水受伤的同伴仍在同一间病房里住院。
搜救至当日22时许才结束,落水的57人中,有17人遇难,遗体均被打捞上岸。多位敦睦村村民表示,多数遗体都是从橡胶坝下方的漩涡水流中打捞出来的。
龙舟倾覆约四个小时后,曾隆捷的遗体也被从漩涡水流中打捞上岸。父亲曾应星在岸边亲眼目睹了儿子的“死亡过程”:“我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在水面沉浮、挣扎,到最后不见了踪影。”
在17名遇难者中,14人来自敦睦村,3人来自狮子岩村。4月24日下午,狮子岩村的3位遇难者下葬,李汉送了他们最后一程。
曾隆捷是遇难者中第二小的人。其堂姐曾敏介绍,最小遇难者比曾隆捷还小一岁,在南宁读大二,他和曾隆捷都毕业于桂林中学,属于村里读书较好的年轻人。
21岁曾隆捷是17名遇难者年龄第二小的人,他是家中独子,本想下半年应征入伍。
如果没有这次悲剧,曾隆捷会于4月22日返校,并于今年下半年准备应征入伍。曾敏说,堂弟想当兵,在学校天天跑步,就是为了锻炼好身体。
曾隆捷是独生子,父亲曾应星患尿毒症多年,母亲靠打散工为生。事发后,曾隆捷的父母陷入悲痛中,几乎无法和外人交流。曾敏表示,在村里,曾隆捷一家属于比较困难的家庭,盖房的钱至今欠着。
亲戚为曾家发动了轻松筹,筹款金额为60万元。截至4月23日上午,已筹31万余元,网页显示该项目已结束。然而,该轻松筹引发了争议,部分网友认为,敦睦村较为富裕。
曾敏回应称,目前,该轻松筹确实暂停了,钱尚未拿到,相关工作人员也来家里核实了情况,他们“不怕被核查”。
一次划龙舟导致17人遇难,这样的惨剧让附近的多数人都觉得离奇。时隔3天后,鲁家村附近的桃花江岸边仍聚集众多群众,大家纷纷指着水坝,提出自己的见解。
事发后,众多网友追问,为何划龙舟不穿救生衣?敦睦村村民及多位当时身在龙船的幸存者表示,划龙舟的人都会游泳,当地划龙舟都不穿救生衣,穿救生衣也会增加身体负荷,不利于使劲、运动。
敦睦村于今年2月出台的龙舟活动管理制度。
悲剧催生的龙舟活动管理办法
从小在河边长大的李汉表示,如果是过去用石头垒成的水坝,龙船就算冲不过去,也会退回来,不会翻船;就算翻船落水,大家都会游泳,也不会有事。
在李汉看来,橡胶坝是第一次遇到,没有应对经验,而“滚水坝”形成的漩涡,吸力很大,就算再会游泳的人,也非常危险。
在橡胶坝附近的岸边,一块警示牌写着,“严禁竹排、船舶及竹、木等接近或通过坝面......”对此,有村民称,警示牌在岸上,离得远,他们当时并没有发现。
对此,桂林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安桂林”4月22日发布的文章指出,近日,桂林市普降大雨,河流水位上涨,位于桃花江的橡胶坝下游水流加急。滚水坝的落差虽然不大,但水从高处流下时会形成漩涡且具倒吸力,而翻船水域位于一个漩涡水流,船翻覆后人一旦被倒吸力吸入水里便很难挣脱。落水者在没有救生衣的情况下,沸腾线脱险的可能性较低,当被卷入流区时,还有可能进入翻覆的船体,增加脱困的难度,几分钟时间就会耗尽体能,即便潜意识要游出来换气也会被水流拉回去,体力不好的人就更加危险了。更何况这次事件的落水者都没有穿救生衣,这也增加了伤亡的风险。
据媒体报道,桂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龙舟演习系村民私自组织,此前曾报备但并未通过,事发前一天还进行了相关安全警示,结果发生意外,现警方已对牵头组织活动的2名人员进行控制。
4月24日,桂林市体育局官网发布《关于&桂林市民间划龙舟活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该管理办法指出,申请举办民间划龙舟活动,龙舟活动承办方需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向县(区)公安机关提交材料报备。此外,在民间划龙舟活动举行前,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安全保卫措施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排除或者责令整改;经整改仍存在安全隐患的,龙舟不得下水。
事实上,在筹划这次十年大划龙舟活动时,敦睦村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并于今年2月发布了《戊戌年敦睦村龙舟活动食品安全、人生安全管理制度》,要求18岁的男丁不会游泳的必须学会游泳,否则不能上龙船;70岁以上的男丁,不能上龙船,除特殊原因外,老前辈要上龙船必须经过龙舟小组研究决定后,方可上船。
(应受访者要求,廖勇、李汉、曾敏均为化名)
(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池玉杏)
原标题:桂林桃花江龙舟倾覆事件调查:等待开闸未果强冲“滚水坝”
责任编辑:尹哲
小编最近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划龙舟简笔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