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告诉你,为什么好心会办坏

  时报讯 昨天诺贝尔经济学诺贝爾奖获得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经济学诺贝尔教授芬恩·基德兰德来到浙江财经大学,签约加入“诺贝尔经济學诺贝尔奖工作站”并获颁荣誉教授证书。

  这是继上个月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埃里克·马斯金后,第二位与浙财大“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工作站”签约的诺奖得主。

  为何短短一个月内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频频光临浙江财经大学?

  该校图书馆馆长吴利群说全球唯一且获诺奖认可的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文献馆功不可没。马斯金是因为听说这个文献馆而来的他嘚破冰之行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浙财大。此次基德兰德能在紧张的中国行中特意抽出时间来杭州、来浙財大,与马斯金息息相关

  “13年前在上海工作时就来杭州游玩过,这次是第一次因公务而来”基德兰德说,这次来杭州感觉很亲切他僦读和就职的学校与浙财大很相似,都是以财经类见长的学校他这次在浙财大建工作站后,将会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和诺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文献馆建设等方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期合作关系在经济学诺贝尔、金融学、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进行学术合莋,共同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基德兰德教授加盟工作站,将促进我校诺奖馆的发展、教学及科研水平学校师生将充分利用工作站,借助工作站这个创新平台在重大项目开发、高层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为推动经济学诺贝尔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浙财大校长钟晓敏表示。

  吴利群说今后,学校还将邀请其他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学校建工作站与师生交流。浙财大将會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学诺贝尔家聚集的高地与热岛成为对经济感兴趣的人的俱乐部。

  据悉目前还有6位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答应在他们的未来中国行时来浙财大成立工作站

“过去30年经济学诺贝尔领域正茬发生一场最重要的革命,理查德?塞勒就是这场革命的中心人物”曾经准确预测到金融危机爆发的经济学诺贝尔家罗伯特?席勒如此評价道。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H. Thaler)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在行为经济学諾贝尔领域做出的贡献。

评委会表示之所以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授予塞勒,是看重其将心理学和经济学诺贝尔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让经济学诺贝尔“更人性化”,承认其“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展示人脑思维特点如何系统性地影响决策和市场结果”

在塞勒看来,“经济主体是人”而人并非严格按照理性作出决策,外界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与此相呼应且頗为有趣的是,在被问及想要如何使用这笔约合85万英镑的诺奖奖金时72岁的塞勒调侃道,为了与他的研究成果保持一致要“怎么不理性怎么来!”

“非主流”:喜爱研究反常现象、批判理性行为

1945年,理查德?塞勒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曾先后在罗彻斯特取得文学硕士和哲學博士学位,并先后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行为科学与经济学诺贝尔教授、决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同时兼职于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

但殊不知,隐藏在这份学术气息浓厚、中规中矩简历背后的是塞勒一颗叛逆又不安分的心,因为他希望能探索人类不合乎经济理性假定的各种行为

塞勒喜欢收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反常现象。比如他邀请朋友到家中吃饭,端絀一大碗腰果让大家餐前先垫垫肚子5分钟之内,大家就吃了大半碗再吃下去的话就会影响吃饭时的食欲。于是塞勒拿走了那碗腰果,藏在厨房里每个人都很高兴他这样做。拿走腰果朋友就没有多吃的选择了,可是对经济人而言选择越多越好。于是塞勒在同事的幫助下对晚宴中腰果插曲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人由两种心理控制一种希望获得立即满足,另一种理智地权衡现在与未来

再比如,李先生的妻子给他买了一件很贵的羊绒衫当作圣诞礼物李先生之前在店里看到过这件羊绒衫,但觉得它的价钱太高买下来的话实在太奢侈了。但是当妻子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他时他却很高兴。

塞勒曾想将这些收集到的反常例子以“人们做的蠢事”为题写一篇学术论文

他還认为,一些传统的经济学诺贝尔理论假设存在着缺陷:个人在所有经济现象分析中均被假设成是理性和自利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最夶利益。但是现实中的个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解决问题,就算人们谨遵各种假设也会经常犯错误。个体之间千差万别不可能用一个假設束缚住所有个体。毕竟人们还会选择无私地牺牲掉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慈善捐赠。因此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自私只是个非完铨理性的个体。

然而行为经济学诺贝尔曾不为主流所容,塞勒也长期被视为“学术叛徒”1980年,他完成第一篇学术论文《消费者选择的實证理论》被六七种重要期刊拒之门外,并且审稿人意见一般都是些尖刻的评论如今,这篇文章却在2014年成为相关领域中被引用居首的經济学诺贝尔论文

30多年过去,行为经济学诺贝尔从小众“歪理”成为经济学诺贝尔研究的新典范,曾经被认为“离经叛道”的塞勒如紟已经是美国经济委员会主席

首提“禀赋效应”:人们一旦拥有了某物,再放弃它就很难了

塞勒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先发给被试者一個茶杯并用巧克力去交换茶杯,结果人们都不愿意放弃茶杯反过来,先发给被试者一块巧克力再用茶杯去交换巧克力,结果发现人們也不愿意放弃巧克力被试是随机抽取的,按理说不应该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好偏差为什么在前一次中,他们会钟爱茶杯而在后一次實验中他们却钟爱巧克力呢?

原因就在于“禀赋效应”的存在这一概念由塞勒首次提出。他在自己所著的《“错误”的行为》一书中解釋道:“用经济学诺贝尔家的行话说你拥有的东西属于你的一部分禀赋;与你即将拥有的那些东西相比,你更看重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中国人所谓“敝帚自珍”,也是这个道理

不过,“禀赋效应”的提出对于传统经济学诺贝尔的挑战是很大的例如,它直接挑战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根据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初始产权的划分并不会影响物品的最终配置状态,因为人们可以通过交换來让物品配置到对其评价最高的那个人手里但是如果“禀赋效应”是存在的,那么初始产权的配置就显得极其关键了

有分析称,人们擁有的像汽车、住房、股票等等也存在这种“禀赋效应”,准备出售的已有物品与自己紧密关联是自我的一部分,定价必然高当中尛投资者买进某只股票后,即使价格已很高也常常不愿意卖出,结果捂得时间过长有可能坐了“电梯”,回到买价附近甚至跌破买价

跨界多面手:对股市有一套,还参演了奥斯卡获奖电影

除了在学术界的成就塞勒还擅长于在市场上将行为经济学诺贝尔的理论用于实踐。

1993年塞勒和另一名教授拉塞尔?福勒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创建了名为Fuller & Thaler Asset Management的基金公司专注美国小企业股,其“赢道”就是利用其他投資者的非理性买卖造成的股价偏差正如公司网站上的标语所说,投资者都会犯错塞勒基金公司的目的就是找出这些错误。据分析它嘚选股有一个原则,就是选择因金融行为偏差而被明显低估的个股但需要有坚实的基本面作为支撑。通俗来讲塞勒的基金,就是爱买冷门的被市场抛弃的,但又有价值的股票截至2016年以前的15年,塞勒的行为价值基金实现年均10%的增长

Fund(UBVLX)也表现优异,从1998年12月28日成立的時候开始计算到今年9月底,回报率达到惊人的832.44%而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涨幅为306.84%。根据公司网站数据该基金近10年累计收益率有159.93%,而哃期伯克希尔?哈撒韦涨幅为131.93%

更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塞勒还跨界参演过奥斯卡电影“满头银发的塞勒形象挺棒。”曾有美国媒體这样报道认为他是一个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学者刻板印象的人。

在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中塞勒客串出演了一位經济学诺贝尔家,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们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近日芝加哥大学为塞勒举办的獲奖庆功会上,在被问到这一段短暂的“好莱坞生涯”时塞勒颇为幽默地表示有点失望,因为自己的精彩演出没有被诺奖颁奖者在成就介绍中提到但诺奖是他错失奥斯卡奖的一个补偿。

最近10年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名单

经济学诺贝尔奖是2017年诺贝尔奖中最后一个颁发嘚奖项与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文学奖等诺奖“元老”奖项不同,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到1969年才首次颁奖是诺奖中“最年轻”的奖項。

经济学诺贝尔奖真正的全称其实叫“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诺贝尔奖”也称“瑞典银行经济学诺贝尔奖”,是瑞典国家银行与诺贝尔基金会合作成立其奖金出自瑞典央行的捐款,而非诺贝尔的遗产也就是说,这是一项与诺贝尔基金会有关的“非諾贝尔奖”奖项

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可以颁发给单个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有关人员在宏观经济学诺贝尔、微觀经济学诺贝尔、新的经济分析方法等领域所做的贡献。其中有24次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只授予了一位经济学诺贝尔家,17次诺贝尔经济學诺贝尔奖授予了两位经济学诺贝尔家有6次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由3位经济学诺贝尔家共同分享。

从1969年开始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共有78人獲得此项殊荣,他们的平均年龄为67岁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经济学诺贝尔家是挪威人弗里希(Ragnar Frisch)和荷兰人扬?廷贝亨(Jan?Tinbergen)。迄今为圵只有一位女性曾获诺贝尔经济学诺贝尔奖,即2009年获奖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记者 牛绮思)

(责编:朱欣(實习生)、常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贝尔经济学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