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纲源教授解题技巧,不会,求教!!

看不懂这个解题方法!求教!【龙岩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4,212贴子:
看不懂这个解题方法!求教!收藏
1.10、一质点做半径为0.1m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SI),则切线加速度为 = ?
1.18、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 (SI),则该质点作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单摆的运动
(B)匀速率圆周运动(C)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抛物运动(E)圆锥摆运动为什么是抛物运动啊!??求解释!
1.24、设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式中R、w 皆为常量, 和 为方向矢量)则质点的 =?
LIAN连符号都不懂 我上不起啊!
14.质量为2kg的物体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为F=6t(SI)。则在头3s内,此力对物体作的功W=
。t=2s时Ek=
。这个有作对么!!
求解啊 不懂!!!!!!!!!
各位大侠救命啊!
登录百度帐号三题不会做,求教详细解题过程-
三题不会做,求教详细解题过程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日期:
我来 我是文科小王子
老师,第三题能请教一下吗,最好有讲解过程,或者解题步骤,谢谢:
1)令g(x)=|f(x)-2|=|2x-2|=2x?2, x≥1?2x+2, x&1,方程|f(x...
高数 第三题求定积分 求具体解题过程及运用了的知识点 用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怎么做的:
不定积分=-(1/2) x Cos[2 x] + 1/4 Sin[2 x] 定积分=1/4 (π +...
第三题 是想让我求什么东西?求详细的解题过程、:
就是让你求x,y里面较大的那个大于零的概率,很明显是一,数学不能光运算,要先思考,望采纳
老师,第三题能请教一下吗,最好有讲解过程,或者解题步骤,谢谢:
图片打不开!
高中数学,请问第三题怎么做啊?看不懂~高手请进,要详细解答过程,万分感谢:
红笔快写出来了
这三题求解答,过程详细,谢谢!:
性质1.1 行列式与它的转置行列式相等 性质1.2 互换行列的任意两行(两列)行列式变号 性质1.3...
求导数及微分,求第三题的详细解答过程,答案里第一步第二联不明白是怎么求出来的:
划线处复合函数求导 可以看成a=1/x b=sina c=b? 然后把三个求导相乘
请问第二题和第三题的解答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做?求解,谢谢。:
概率论,简单题基础题,第三题,答案是65/72,求详细解答过程,随便答一两句的不采纳,谢谢:
(编辑:qq网友)
3小题:x界于(1)和(-3)之间时,有最小值:4 于是:4题:b在(-3)与(2)之间------...
自己做的望采纳,不懂问我 设定价为x,这时候每件的利润就是100-x,因为每降价两元,可多售出10件...
(ss)=3000h,(sp)=200h, (ax)=785ah, (bx)=1234h, 先执行p...
首先打个招呼,你好,我的高中生物方面知识还是比较擅长的。 这道题与平常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有点不同,就是...
你是鹿晗粉?天啊 ,这么多行星粉啊
做题死板可能在于两个原因;1题目太难2你的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多,不能形成解题的思维。 要想解决第二个问...
要求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7.5,稠度为70--100mm。现场有325号及425号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可供...
&|&&|&&|&&|&&|&nbsp&|&求教大神解题,因为自己忘得差不多啦,其实很简单的样子,【高等数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2,564贴子:
求教大神解题,因为自己忘得差不多啦,其实很简单的样子,收藏
就是图片求极限的第一题!!!
大神帮忙呀
为啥不用洛必达
这不是有答案吗?
登录百度帐号求教下二次函数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思路!!!不会哇!!求老师帮忙!例:说租赁公司拥有20-
求教下二次函数销售中最大利润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思路!!!不会哇!!求老师帮忙!例:说租赁公司拥有20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日期:
解:(1)∵某汽车租赁公司拥有20辆汽车.据统计,当每辆车的日租金为400元时,可全部租出; 当每辆车的日租金每增加50元,未租出的车将增加1辆;∴当全部未租出时,每辆租金为:400+20×50=1400元,∴公司每日租出x辆车时,每辆车的日租金为:1400-50x; 故答案为:1400-50x;(2)根据题意得出:y=x(﹣50x+1400)-4800,=﹣50x²+1400x-4800,=﹣50(x-14﹚²+5000当x=14时,在范围内,y有最大值5000.∴当日租出14辆时,租赁公司日收益最大,最大值为5000元(3)要使租赁公司日收益不盈也不亏,即:y=0.即:50(x-14﹚²+5000=0,解得x1=24,x2=4,∵x=24不合题意,舍去.∴当日租出4辆时,租赁公司日收益不盈也不亏.
<img alt="二次函数与实际问题2" src="http://pic.chinawenben.com/upload/qaa3d8b3j28oqrvj8jqqk32oa818rd183o8babxr_1.png" />
<img alt="二次函数中考考点训练" src="http://s10.cdn.deahu.com/show/lfile/CCABC9A762.jpg" />
<img alt="二次函数全章导学案" src="http://chinadmd.zyexhibition.com/upload/11_77kodv8kdbkrra5kr888br25.jpg" />
<img alt="二次函数精选知识点" src="http://img2.7wenta.com/upload/wti/79.png" />
二次函数的实际问题中最大利润的问题,怎么求:
①列出利润y与售价(或销量)x的函数关系式,y=ax?+bx+c (一般a&0),并确定定义域。 ②...
二次函数的最大利润怎么办:
最好搞个题过来,有一个最牛的公式,就是: 利润 = 销售价格 - 成本价格 一般就是先列方程 设利润...
怎样利用二次函数解决销售中的最大利润问题:
最大利润对应的图像的最高点,相应的x取值也可以确定
二次函数利润问题怎么解:
最好搞个题过来,有一个最牛的公式,就是: 利润 = 销售价格 - 成本价格 一般就是先列方程 设利润...
二次函数利润最大化问题:
一般通过列函数解析式, 求抛物线顶点坐标的方法来确定利润的最大化, 当对称轴不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时,...
在二次函数中怎样确定X的取值范围 初三利润问题中:
实际问题通常根据x代表的实际意义来确定,同时要考虑用它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例如:长方形的长为x,宽是...
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没有实例,比较难以详细阐述。 泛泛地说吧: 1、通过每上涨一元少卖多少,建立销售量与售价的关系函数;...
应用于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问题时,需注意什么?步骤是什么?:
首先从函数的基本性质开始分析,定义域是关键,还有就是函数的连续性。涉及到实际问题的二次函数还需要考虑...
二次函数利润问题:
1、解:设50以上涨价的金额为X元,得出下面的方程: (50-40+X)×(500-10X)=800...
(编辑:qq网友)
二次函数,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f(x)=ax^2+bx+c(a...
高中教材中没有判别式的讲解 它是在初中学习的 高中只是对判别式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
就要考试了,如果你平时二次函数的题就做不下来的话,我建议你先不要研究它了。前两问会做就可以了。剩下的...
一、教材研读与剖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基础上的学习. 本章...
要学会配方法,这样就容易得出顶点及对称轴。 1)y=-3(x?-4x)-3 =-3(x?-4x+4-...
&|&&|&&|&&|&&|&nbsp&|&&求教历史答题方法
悬赏点:0&|
问题关闭还有:XX天XX时XX分XX秒&|&提问人:&|
回答/浏览:3/572
马上高考历史不会答题方法
答: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与应用
近年来历史高考选择题已一改以往只是教科书原文“搬家”的单一形式,注重了结合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新问题,考查学生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独立地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使选择题的考查功能囊括了除直接的文字表述外的所有《考试说明》中的学科能力,而成为能全方位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题型。
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分为材料式、组合式、排列式、最佳、概念型,逆向式这六种基本类型。
一、材料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如下表:
类别/国别 英国 法国 日本
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整产业结构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命题意图】此题以统计材料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材料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解题技巧】对于表格型的材料选择题,首先要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数字反映的问题,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确定正确的选项。以此题为例,第一步:读懂表格,通过表格的数字,理解题干所问的“这种变化”是指什么变化。很明显,表格的数字反映出来的是三个国家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上升。第二步:探究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这就需要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之一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经这一分析,最后可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举一反三】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由于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的试题特点主要是:“选材于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结合学科的主干设置新情景、新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提供数据、图表等信息让考生进行分析判断,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式选择题的特点正好与试题特点吻合,所以此类题型会是考试的重点、重点戏。此类题型解题的基础是读懂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获取有效信息与备选项和材料的历史背景结合,挂靠课本,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二、组合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思想建设而采取过重大举措的会议有:①中共“三大”②中共“七大”③遵义会议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④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以及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历史阐释能力。
【解题技巧】从题型特征看,大多数组合式选择题 是由题目要求、备选内容和内容组合三部分构成。解题第一步,审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词:“为加强思想建设”,在这限制词下,对备选内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这是解题的第二步,备选内容①中共三大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所以不符合题目要求;备选内容②中共“七大”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符合题目要求;备选内容③迷惑性最大,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但只是局限在军事上和组织上,长征途中没来得及从思想上清算“左”倾错误,所以备选内容③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备选内容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由于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方针,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开始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所以④符合题意。解题的最后一步是根据以上分析,对给出的内容组合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答案为D。
【举一反三】组合式选择题每个选项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合而成。实际上是多选变成单选的一种构题方式,随着多项选择题被取消,组合式选择题的测试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此类题型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信息范围广,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可以是异同比较,这便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推理等能力,特别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典型题例就是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一纵向小专题。解题的思路是将备选内容置于这一线索中观察,根据题目要求对这些会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由此启示我们在复习中,对知识加以梳理的专题史、阶段史心须加以重视。当然,解答好这类型的题目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以增强应试答题的准确率和加快解题速度。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技巧之一是学会观察和分析选项,重视选项组合规律,上述的典型题例我们对四个备选项均进行逐一分析是故意采用一种“愚蠢”的解题方法,是想让同学们通过比较,加深对此类题型解题技巧的认识,其实,这种保守方法只是对极个别的难题适用,此题最快捷的方法是当否定了备选内容①后,不要急于对备选内容②进行分析,而是观察选项组合,把含有备选内容①的选项A和C排除,缩少选择的对象,然后再观察选项B和D,因均含有②和④,这时运用“存同解异”法,确定②和④必选,只需对备选内容③进行分析判断便可得出答案。所以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最好采用“选基法”,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备选内容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便可快捷正确作答,少走弯路。
三、排列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按因果关系排列内容:
①天京变乱②清军重建江北、江南大营③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④太平天国领导人腐朽思想的日益增长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解题意图】本题不仅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天京变乱”这一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考查理解、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解题技巧】题目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考查“天京变乱”的内容,但熟悉课本的同学会发现备选内容①②③④均与“天京变乱”这一历史事件有关。备选内容④是事件的背景,备选内容②和③是事件的影响,经上述分析,根据题目要求“按因果关系排列”,备选内容④必排第一,观察四个备选项,只有D是把背景要素的④放在首位,所以正确答案是D。
【举一反三】排列式选择题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历史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针对此类题型既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它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方面必须牢固掌握时间、空间概念,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对历史事实、概念的分析理解,强调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避免死记硬背现象发生,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解题技巧上,此类题型可以采用“首位判断法”,即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然后找出选项中以这一史实的序号为首的选项,便可用“直选法”选出正确答案。上面的典型题例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的。除了“首位判断法”外,还有“尾端判断法”、“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先两头,后中间”的判断法等等,并请注意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最佳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是:
A.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
B.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经济冷战对手
C.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D.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失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
【命题意图】此题除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的能力外,重点是考查学生“历史阐释”能力,即“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把历史事件、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尤其是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现象和历史人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做到“史论结合”的能力。
【解题技巧】第一步是认真审题干,找出限定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时间限定,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是影响范围的限定,并注意题干的特殊要求,即求答词“影响”后面有一个表示程度的词“最重大”作为限定条件。第二步审备选项,发现四个备选项均与题干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经上述两步可推断出此题属于最佳选择题,因此第三步是比较四个选项在程度上的差距,从中鉴别出“最重大”的一项:选项A,虽然“各大国是更加重视发展经济,”此句表述正确,但联系时事,可知“核战争威胁消失”这句有明显错误,当今美国就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选项A只是部分符合题意;选项B,虽然讲的是国际关系,符合题干的范围限定,但由于没有把握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际关系特征,张冠李戴地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特征答上。排除A、B选项后,联系课本知识,发现选项C、D表述均正确,且都是题干揭示结论的证据,如何取舍?这时就需要运用解答最佳选择题的要诀之一:运用基础的史学理论,建立史与论的最佳关系,正确地阐述历史,选项D在这点上明显比不上C项好。因为选项D只反映出局部的、表面的现象,仅局限于两极格局结束后对社会主义和西方的近期的影响,没有反映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会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正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其实在考虑此题时,如果我们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历史的方法论,坚持全面的、发展的观点,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便可以较快选出正确的答案C。
【举一反三】历史最佳选择题可以考查除文字表述外的所有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并重点考查“历史阐释”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此类题的设计理论含量肯定较高,能力要求层次也较高,难度颇大,此类题型与一般选择题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题干与选项之间一般都不是一种正与误,有与无的关系,而是一种质与量的关系或者说程度的关系。所以在题干中的求答词的前面或后面,往往有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最重大的”、“根本的”、“最突出的”等等,区别题干中若干相关概念的内涵很重要(详见专题四、五《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最佳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平时学习中,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成因背景要素、结果影响要素、性质特征要素的主次轻重要进行思考鉴别,如分辨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本质、实质等等。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一方面不要被此类题目所迷惑,形成“项项似乎都可入选”的错觉,另方面对几个备选项进行判断时,不要着眼于谁对谁错,而是要坚持只去鉴别程度,谁主谁次,谁轻谁重,看那一项完全符合题目要求,属最佳的选项,在这个比较判断过程中,往往要根据题目选好基本的史学观点,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和上层建筑等等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于解决这类题型是很有帮助。其实,把史实、史论、史法有机地结合,这不仅是解此类题的关键,它还是把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的关键。
五、概念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
A.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设想
B.首先提出于中英关于香港的谈判
C.最先发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D.最先发表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命题意图】此题以“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检测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时空观的把握的程度。
【解题技巧】此题若单从时间上对备选项出现的四个“最”进行比较筛选,会很困难,且很可能由于对这一概念不理解而错选了C项。解题的关键是把教材“一国两制”构想的相关内容,从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这 角度来理解思考,即对教材如下所述:“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同时,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谈判并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进行分析,“一国两制”构想作为一个历史概念,选项A是这一概念的目的要素,选项C只是说明这一目的要素中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的具体报告,不那么扣题了。选项B、D均是关于这一概念的影响要素,经上述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分析后,对备选项中出现的四个“最”,谁符合题干要求,就不难判断了。正确的答案是A。
【举一反三】历史概念是根据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概括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概念是史实的抽象和概括,它上承史实,下联规律,反映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它既能考查知识水平的高低,又能考查出考生学科能力的强弱,所以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加强历史概念学习要注意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背景要素,内涵要素,评价要素)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分析。结构化的知识容易抗拒遗忘,便于迁移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的典型题例便是一个例证。当然,在解答概念选择题时还要注意对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所谓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在量度上的界定;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只有在对历史概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识记后,才能灵活自如地应对概念选择题的考查。
六、逆向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以下关于中国官僚资本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四大家族为代表
B.凭借国家政权积累财富
C.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
D.依附英美帝国主义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国官僚资本这一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的能力,由于逆向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所以此类题型还可以达到考查学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势,是否具有较强的比较、分辨能力的目的。
【解题技巧】第一步:审题,明确此题涉及中国官僚资本这历史概念的内容,但选择方向是逆向。第二步:因备选项涉及到官僚资本的含义和它形成的时间,所以要作出选择判断,就必须对官僚资本这一历史概念进行简单梳理回忆: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抗战期间膨胀,解放战争时期恶化,解放以后消失。第三步,根据以上对知识的简单梳理回忆,用直接逆向判断法,中国官僚资本不是形成于抗战时期,选项C表述错误,正好符合题目要求,故此题答案为C。也可用正向思维,选出对官僚资本表述正确的A、B、D项,然后才排除它们而得出此题答案。
【举一反三】逆向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题干常用“表述错误”、“不正确”、“不是”、“不属于”、“无关”、“不符合”、“不包括”等词语来提示或限制,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凡是多项选择题有3个是正确选项的,都可以变为单项选择题中的逆向选择题,所以,在取消多项选择题的历史高考中,此类题型也是不可忽视的。针对此类题型除了可达到一般选择题的能力考查目的外,还可以用来考查学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势的这一特点,在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此类题型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中,对问题的分析要注意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要受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思路限制,要注意坚持一分为二,运用重点论与两点论结合的分析方法,如对美国西进运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中国的洋务运动、殖民主义等问题的评价,既要看到肖极一面,又要看到其积极的地方。总之,重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对于解答此类题型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解题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使用,如上面所举的典型题例,解法可以是直接逆向思维法,也可以用正向思维排除法,先排除 正确的的三项,选出剩下的一项,还可以采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用的肯定与否定结合法。
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材料解析题的应试策略
材料解析题解题通常有三个环节: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
1.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
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
(1)细读材料时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如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像语文课上分析古文一样,进行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句子的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等其它修饰成分。
正确阅读理解材料虽然与语文阅读水平有关,但在阅读理解时必须具有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
(2)阅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
(3)阅读材料时,除读懂材料正文外,还要特别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
这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肯定有用。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
另外,阅读材料时,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导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找:解题的关键
(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在一起,挂*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解答过程中避免大的失误。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1.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
(2)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力。因此,在回答时,要克服思维定势,对材料作具体分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4)要认真书写。
2.各种类型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
(1)递进式材料题。答好第一问是解题的关键。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2)归纳式材料题。可采用划分段落的办法: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别找出各段段意;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这样层层分析,有助于将材的有效信息全部提取出来。
(3)小论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题。这种着眼于“文字表达”的命题方问方面,第一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时还了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解答这类题,除了对材料题的一般要求外,更应注意:
①由于小论文式的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因此,不可能用设问来提示阅读。所以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息。
②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人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才能形成正确结论。
③回答此类解析题时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表述成文。它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
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历史小论文不管是评述题,还是论证题,都应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
第三,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观点要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
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文章中主体要明确,时间、空间要清楚,层次要分明。因为此类题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所以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了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打草稿,或列腹稿后,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简练、抓住要害。
三、问答题解题技巧
1.首先明确问答题的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问答题是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四部分构成。提示项是对考生回答方式的提示,限定项是对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和情景内涵的规定,中心项则规定了解答所依据的对象和内容,求答项是对回答内容和项目的规定和要求。中心项是问答题的核心部分,提示项、限定项从属、服务于中心项,中心项决定求答项。
四大项共处于一道问答题中,但先后位置和出现的次序不定,四者相互依存、合理统一,共同服务于问答题的考查功效。
2.细心审题
审题对问答题来说,尤其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通常憎况下,审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要求。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类别和基本结构,要正确地找出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和要求。
第二,确定题型。随着高考问答题综合性增强的态势,其复合性加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基本思路和答题基本方法。
第三,挖掘题意。根据要求,确定好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如1995年“建国后生产关系题”,题目涉及回答的内容有:生产关系变革的步骤、每次变革的原因和内容及结果、理论依据等三方面。考生必须综合建国以来生产关系的三次变革来回答,但有不少考生仅答出一、二次变革。对材料问答题,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并搞清观点与试题论证的关系。针对一题多间和分值分布的规定,搞清重点与非重点,并据此确定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时间的分配。
第四,审明材料的观点。目前来说,不少问答题是通过材料来创设答题情景的。这就需要搞清所引历史材料的观点,特别是有关材料类的论证题,其观点。结论,多是需要考生论证的论点。否则就会文不及意,离题万里了。
3.筛选要点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组织好史实,确定住观点。但是,问答题的特性,并不要求全部罗列史实。因此,必须根据题目的指向,对史实作认真的筛选,确定好要点。切忌不分主次的堆砌、移植史料。
4.简列提纲
高考命题的发展,是绝难碰上成题的。因此,编列好提纲,尤显重要。在明确解题思路,组织好材料的基础上,可根据题目要求,迅速编列解答提纲。提纲力求简约,不必详列,自己明了即可。
5.解决难点
考生对问答题的回答,深感困难的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高度概括的方法、评论方法、理论认识。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难点和重点。
第一,关于高度概括的题目。这类题目跨度大、涉及史实多,突出“归纳、比较、概括”能力的考查。对此应按照题目指向和要求,可用把散见于教材的史实加以筛选。提炼、运用将史实浓缩的提炼式概括法,或采用以时间顺序为纲括法,还可以用逻辑关系为主的概括法,进行概括时,力求概括精炼、全面、准确。
第二,关于评论性的题目。通过提出观点和提供材料,要求给予评论,如“杨贵妃题”。历史评论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按照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能离开具体历史条件从抽象原则出发进行空洞评价。一般情况下,根据题目要求和历史要素,运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对材料式问答题,首先据题目的有效信息,从隐含的观点进行评论。
第三,理论认识方面的题目。这方面的要求主要包含在问答题的最高层次“说明了什么”中。目前来说,多数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隐含在题目之中。可紧扣题目要求,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史论结合,去论证、示题目的结论。
6.规范准确
一切努力都必须落脚于答案之中,这是取分的关键。制定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回答人:&&|
&回答时间:
一、问答题的种类
  问答题按照题的性质和要求,可分为叙述、综合、分析、比较、评述、材料式问答题等不同种类。
  1.叙述题: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活动的原因(或背景)、经过、意义(或性质、影响、作用、评价)按一定顺序直接叙述出来。
  2.综合题:将分散在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系统归纳,贯穿融会,进行表述,并得出适当结论。难度较大。
  3.分析题: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现象或内容分解成几个方面:背景、原因、性质、特点、结果、意义、作用、经验教训等,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如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示等等。
  4.比较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可比点加以比较,求同析异,以加深对历史事件本质的理解。这是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常用方法。
  5.评述题:先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人物的活动,给以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地评述。可先叙后评或边述边评,夹叙夹议。
  6.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二、问答题的结构及其作用
  1.问答题的结构。任何一道题意明确、表述完整的问题都有四项基本构题成分,即: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求答项。选例并图解如下:
  [例题]根据史实说明近、现代史上日本对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原因。中国各种主要政治势力对两次战争的态度如何?中国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高考试题均由提示项、限定项、中心项和求答项构成。但在题文中有时有合理省略的情况,合理的省略无损于题意。
  2.问答题结构的作用。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中心项千变万化,无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人物、国际关系等各种知识领域。中心项是构题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项都从属于中心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 “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这四项结构共存于题目之中,它们出现的次数不一,先后位置多变。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统一,共同发挥考查能力的作用。
  3.解问答题的读、审、答
  (1)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多读,领会材料题意。
  (2)审题是解答问答题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许多考生答题情况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识和思维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审明题意和抓住思路,答题乱了套,甚至答非所问,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审好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考生临试审题是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在短时间内综合、灵活的运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题目要问什么,要你回答什么,能不能对试题进行深入地发掘,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处理能力。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要求。审题首先明确试题的具体要求,要学会分析试题的结构成分。一道完整的、题意明确的历史问答题在一般情况下由提示语、限定语、主干语(也叫中心项)、答项语四种成分构成。分析清楚试题的结构成分,就可完整准确把握题意。
  第二,深入发掘题意,突破重点难点。
  第三,审题型。审题时还应判定该题属于何种题型。如前所述,历史问答题大致分为叙述题、综合题、分析题、比较题、评述题、材料式问答题五种题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题形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判定题型对加强答题的针对性是有帮助的。另外,一道试题如有几问,那就要注意这几问是否属于同一题型。因为一道有几问的试题,不同问属于不同题型的情况并不鲜见。
  第四,审求答重点。试题的问法,提问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题的重点也就不同。确定答题的重点,有利于详略得当地组织材料,科学分配答题时间。
  (3)答案规范化。
  第一,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第二,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第三,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这就是要答题“要点化”。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第四,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编写形式上,要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条理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例1: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时间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内容。时间是近代前期,内容是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的构成及教育、科技五个方面。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变化体现在:从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现为封建君主专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体。从生产方式来看,从封建的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从阶级结构来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从教育来看,教育内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集中体现为新式学堂的出现。科技方面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参考答案:
  (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2)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4)出现了新式学堂。
  (5)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例2:中国近代化是指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对中国近代化演进层次的论述,史学界有多种观点。一位著名史学家认为:中国近代化先后经历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三个时期,并沿着三个层面向纵深延伸。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以上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观念转变”“器物变革”“制度变革”分别指什么?
  (2)以上变革对中国社会各产生了什么重要的积极影响?
  解析:本题从近代化的层次性立意,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对史实的运用能力,解题时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个层次,其关键在于利用时间限制筛选事件,“鸦片战争后”的“观念转变”,应指新思想的萌发:19世纪中后期的“器物变革”,指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制度变革”涉及的事件较多,要考虑全面。第二问答题比较简单,注意语言要简炼,条理要清楚。
  参考答案:
  (1)“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
  (2)影响:①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②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扩张。③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对中国的近代化在客观上起了一定作用,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貌。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发挥出自己的答题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技巧的运用要靠平时去练、去实践。笔者浅谈旨在说明考生如何把掌握的知识充分发挥出来,取得好的成绩。
(此信息来自爱学网江苏在线http://js.istudy.com.cn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答人:&&|&&回答时间: 17:21:51
仔细审题,按要求回答,劲量用材料或者课文中原话,多角度回答问题
回答人:&&|&&回答时间: 8:38:57
上月学问之星nostalgia
精彩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教我解题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