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对梅西的身体素质质的影响

爵士舞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作用,舞蹈论文_学术堂
您当前的位置: >
爵士舞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作用时间: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男 本文字数:2515字
  爵士舞作为新型的运动项目[1],如今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运动之一,它因具有时尚健康、展现女性魅力、塑造理想形体的特点,深受女大学生的喜爱和追捧.有研究显示,爵士舞能够充分锻炼身体各部位,有效增强练习者的心肺机能[2].因此,本文以爵士舞为锻炼手段,分析爵士舞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为更好的指导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健身意识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辽宁大学健身俱乐部、沈阳师范大学街舞社团、东北大学街舞协会、NDS 街舞工作室、SQ 舞蹈工作室、凤舞天舞蹈培训学校、五线谱舞蹈工作室 195 名参与爵士舞练习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平均年龄为(20.47&1.44)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运动计划
  将每次运动分为三部分,包括准备部分 10min(韵律弹动与拉伸练习)、基本部分 50min(基本动作练习10min、动作组合练习 15min、成套舞蹈练习 25min)、结束部分 10min(韵律拉伸),共计 70min,每周练习 2 次,共 8 次,实验周期为四周.通过桡动脉监测心率,控制运动强度.热身部分 110 次/min 以上,基本部分最高心率控制在 160~180 次/min,放松部分 100 次/min 以下.
  1.2.2 运动能力测试
  根据日本国民体质测试办法,综合考虑爵士舞运动项目特点,选取 30s 仰卧起坐、立定跳远、20s 反复横跨、坐位体前屈四项指标为测试内容,借助体质测试全国统一器材,对被试者运动能力进行测试.测定受试者练习爵士舞实验前与实验后的上述指标,同时根据测试办法中各项测试评分标准对被试者进行评分.两次测试均由相同人员完成.
  1.2.3 数理统计法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并以 X&SD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以 P&0.05 为具有显着性水平.
  2 结果
  由表 1 可见,四周的爵士舞练习后女大学生的体重、BMI 指数较实验前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此外,腹部力量(30s 仰卧起坐)、下肢爆发力(立定跳远)、灵敏素质(20s 反复横跨)、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也较实验前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
  3 讨论
  3.1 爵士舞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女大学生经有氧运动干预后,体重、胸围、腰围、臀围、BMI 等指标发生显着性变化,皮褶厚度明显减小,腹部最明显,其次为大腿部和肩胛部.可见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身体形态,使身体向匀称型发展[3].有研究显示,通过阶段性爵士舞练习,女生瘦体重增加,体重减轻,体脂率减少[2],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爵士舞属典型有氧运动,完成一套爵士舞需要在 2min~3min内不断重复下肢的弹动、腰部的摆动和上肢的屈伸,使身体各关节不停地交换运动.每次课基本部分练习通常为 50min,长时间的有氧韵律练习,有助体内多余脂肪燃烧.此项运动符合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的,每周跳3~5 次爵士舞,每次舞蹈时间在 30min~50min,会塑造出魔鬼身材的建议.
  3.2 爵士舞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3.2.1 对力量素质的影响
  30s 仰卧起坐是反映腰腹力量的有效评价指标,研究结果发现,爵士舞练习后女大学生的实测值较实验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原因在于,爵士舞对力度要求特别高,尤其是腹部的力量,它是肌肉发力的基础[5].腰腹肌控制骨盆与躯干,形成稳定姿态,为上下肢运动创造支点,使肌肉力量得以产生、传递和控制,腹部力量决定中段稳定性.而中段稳定性是舞蹈技术正确完成和发挥的保障[6].可见,爵士舞练习过程中,辅助性腹部力量练习对提升爵士舞水平十分重要.
  爵士舞最大的特点是在练习过程中必须保持低重心,下肢微弯曲并具有弹性,使身体快速水平移动,并能迅速发力完成动作[7].而在爵士舞发展分化的过程中衍生出多种不同风格,Reggae 风格中大部分动作都是在深蹲或半蹲的基础上完成,在音乐的特效部分加入很多瞬间蹲起或深蹲弹动的动作[8].本实验在每次课的基本动作练习和动作组合练习部分加入了多种不同风格动作的教学,这种低重心、高频度的运动可有效提高下肢爆发力[9].
  3.2.2 对灵敏素质的影响
  爵士舞是在有动感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的舞蹈,经常需要练习者在一拍之内完成 2 个动作后紧接着在 2拍内完成一个动作,步伐灵活,重心变化频繁[10].需要练习者在熟悉音乐节奏的情况下,做出快速的动作反映,瞬间快速反应、快速移动对提升灵敏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在爵士舞分化出的风格中,LA 风格爵士舞融合了更多节奏上的突变,动作上的瞬间静止和移动.本实验所采用 LA 风格的高频爵士动作对发展灵敏素质作用显着.
  3.2.3 对柔韧素质的影响
  通过测定坐位体前屈来反映女大学生柔韧素质,结果发现,爵士舞练习后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较实验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爵士舞是展现女性美的舞蹈,而美是通过身体的延展和扭动得到体现,如 Shake、Wave、Rolling 等动作.一套舞蹈由多个单独的爵士动作组合而成,要很好的完成一段舞蹈的前提就是能够独立完美的展示每个单动作.女大学生在练习爵士舞单动作的过程中,需辅助拉伸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展柔韧素质对掌握正确动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实验在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和基本动作练习部分都会有针对性的拉伸练习,这种辅助性练习不但可以提高技术规范性,还可有效改善各关节的可动域,进一步发展柔韧素质.
  4 结论
  周期性爵士舞运动可有效地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使之身材更加匀称.同时,也可显着提高练习者的力量素质、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是符合女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可适用于高校公共体育课,这也符合&健康第一&的课程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13 年全国街舞教练普及课程培训爵士舞专业理论[C].内部资料,2013.
  [2] 郑华玲.爵士舞对女大学生体重及心肺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73-75.
  [3] 张斌南,郭义军,刘晓东.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女大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72-74.
  [4] 美国医学会.爵士舞对身体形态的影响[EB/OL].[]..
  [5] 高 云&.核心稳定&理论在舞蹈训练中的应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52.
  [6] 颜耀春,邢积洲.核心力量在舞蹈力量训练中的意义[J].艺术教育,5.
  [7] 中华舞蹈网.爵士舞[EB/OL].[].
  [8] 雷鬼舞基本元素[EB/OL].[]..
  [9] 杨 光,白翠瑾.太极拳运动对弱体质老年人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97-99.
  [10] 刘明燕.当代爵士舞基础动作技术类型及其内容[J].当代体育科技,):26-27.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分类:
上一篇: 下一篇: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舞蹈武功教学中的身体素质训练[权威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对体育舞蹈摩登舞专项选手身体素质训练的分析与研究--《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对体育舞蹈摩登舞专项选手身体素质训练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体育舞蹈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两项,其中摩登舞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快,深受广大舞者的喜爱。从近几年的体育舞蹈比赛来看,摩登舞专项选手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对于专项选手来说,提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对提高选手自身的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选手自身的基本情况,训练情况,教练员对身体素质训练情况的反馈等,对北京市3所高校的摩登舞专项选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促进摩登舞选手运动成绩的提高和发展与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对北京市3所高校摩登舞专项选手的调查,各高校选手间的运动成绩有差异,运动成绩越高的选手越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运动成绩相对较差的选手,试图通过技术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忽略了身体素质的发展。
2在训练过程中,身体素质训练时间少,不能充分安排训练时间,与运动成绩较高的选手相比较,身体素质训练没能与专项技术训练很好的结合。
3从调查的3所高校来看,选手们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其训练内容与方法都很相似,而且大都是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和专项结合的不紧密,选手对于身体素质的认知不够充分,对身体素质训练的抵触多,很多选手对身体素质训练还不够重视。从上述情况看我们建议:
1组织高校教练员培训班,加强高校教练员对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视程度,提高教练员对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认识,学习与摩登舞相关的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的重点和方向。
2在关于身体素质方面多与选手沟通,要让选手认识到身体素质训练对于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性,提高选手自身对身体素质训练的积极性。
3教练员制定科学的身体素质训练的计划,能够有效的将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为培养出更高水平的选手提供有力的借鉴与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J722.8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观云;[J];福建体育科技;2001年06期
高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1期
何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杨绅;王晓丹;刘小军;;[J];大舞台;2009年04期
符运猛;;[J];考试周刊;2011年70期
贾建秋;陈华;;[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年03期
刘伟校;;[J];科技视界;2012年31期
黄竞;;[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习寿华;[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袁毅;郑东霞;;[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桂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占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韩学民;申海军;郑兵;;[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叶菁;周志辉;冷波;;[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周伟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宫兵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宋元平,储庆桂,王淑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夏燕波;赵英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鲁建仁;曹宜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王艺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李永峰;;[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唐光旭;;[A];2009全国运动生理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吕新颖;种焕朝;田麦久;汪鸿;赵焕彬;郝选明;王培勇;邓树勋;黄力平;;[A];2009全国运动生理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霍子文;郭义军;;[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谢云;;[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张莉清;刘大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王三保;刘大庆;;[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林莹晓雪;;[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李竹青;;[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郭义军;刘大庆;张莉清;张斌南;;[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胡法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阮青松;[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崔冬冬;[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舒盛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漆振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韩夫苓;[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冯瑞;[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郭芳;[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袁芳;[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张莹;[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松;[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邓雪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解进;[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杨青;[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张苗;[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杨文明;[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刘涛;[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周国魁;[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赵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宋志杰;[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叶艳;;[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宁振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马迅,缑小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柳喜鲜,邝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熊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郑重,马鸿韬,孟宪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郭秀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姚明焰,李燕,李轶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单亚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董新军;刁在箴;姜铁军;李红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晓东;刘怀金;;[J];艺术教育;2012年12期
冯娜;;[J];音乐大观;2012年08期
熊文;[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4期
胡君美;[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姚志宏;;[J];舞蹈;2003年01期
邓晓东;;[J];艺术教育;2013年10期
余勋;;[J];职教论坛;2009年S1期
肖月虹;;[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赵明;;[J];舞蹈;2009年05期
庞庆军;张蔚明;李银萍;;[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3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明;[N];中国艺术报;2012年
吕永超?余莉琼;[N];黄石日报;2007年
胡春田 世界舞蹈理事会(WDC)国际评审 国际舞蹈教师协会(IDTA)高级教师 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N];中国艺术报;2011年
;[N];中国艺术报;2011年
曹洪 杨威;[N];中国艺术报;2012年
王书军;[N];中国艺术报;2012年
皮特·苏巴 英国;[N];中国艺术报;2013年
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摩登舞专职教师
李利;[N];中国艺术报;2011年
刘敏;[N];中国体育报;2003年
杨东风;[N];连云港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恒;[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郑吉刚;[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左志云;[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闫爽爽;[D];首都体育学院;2015年
潘敏;[D];山西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素质对就业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